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於康城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香港聯合時報】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率領香港電影業代表團出訪法國康城參與第77屆康城影展的活動。楊潤雄五月十六日(康城時間)出席由文體旅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代表創意香港與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儀式。楊潤雄表示:「這份備忘錄標誌着香港和法國進一步加強兩地的合作,並為促進影視藝術文化領域上的合作與交流提供框架,將有助於加強雙方緊密的聯繫及增進了解。備忘錄亦將為香港和法國就電影合拍、影視人才及文化交流揭開新一頁,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項目開展。」康城電影市場香港館開幕禮亦於五月十五日(康城時間)舉行,並由楊潤雄擔任主禮嘉賓。楊潤雄亦出席了第77屆康城影展的活動,包括電影研討會、「午夜展映單元」香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放映場次、「香港之夜」招待會、「中國青年電影之夜」,以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業界見面交流。楊潤雄分別在香港館開幕禮及「香港之夜」招待會致辭,表示特區政府大力支持香港電影業的發展,除了自二○○五年起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約30億元,亦支持業界更多參與國際影展,增加香港電影的知名度。他亦介紹繼「亞洲文化交流電影製作資助計劃」後推出的「歐亞文化交流電影製作資助計劃」,目的為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立法會考察團於印尼繼續職務考察

【香港聯合時報】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率領的考察團今日繼續在印尼的職務考察。   考察團早上到訪印尼國會,分別禮節性拜會人民代表會議副議長Rachmat Gobel和地方代表理事會副議長Nono Sampono。在會見印尼國會議員時,考察團強調香港有完備的金融市場,亦正積極吸引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或擴展業務,鼓勵印尼企業和投資者把握在香港的機遇。議員亦關注印尼遷都計劃的進展,探討該計劃能否為兩地在基礎建設、物業服務等方面帶來合作機會。   考察團又分享立法會運用科技提升議會效率的經驗,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協助提供會議的逐字紀錄本;並與印尼國會代表交流應用數碼平台和科技提供公共服務。   此外,考察團亦藉此機會推廣香港的旅遊發展,透過舉辦大型盛事和旅遊活動積極吸引旅客來港。雙方亦就地區治理、土地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等議題作交流。   香港和印尼是長期商貿夥伴,考察團中午與香港印度尼西亞商會的代表餐敘交流,了解港商在印尼投資和營商的情況。議員指出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動下,香港正致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和創新科技發展,能提供極具吸引力的營商和投資機遇。   考察團下午與印尼工商會的代表會面,討論如何加強兩地在商貿、投資和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考察團亦向商會介紹香港在金融貿易、物流和創新科技等不同領域的優勢,可以進一步優化區域供應鏈和產業鏈,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作出獨特貢獻,達致與東盟成員國互惠共贏。   考察團於傍晚轉赴新加坡,明日(五月十七日)展開在新加坡的職務考察。

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交流醫療新知

【香港聯合時報】 「2024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研討大會」今明兩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以實體及線上形式舉行,超過7000名醫療專業人員及學者,與約160位海外、內地和本港的專家講者一同就不同醫療專題交流專業意見、醫療新知和經驗。   今年研討大會的內容環繞醫管局的核心價值:「以人為先、專業為本、敬業樂業、群策群力」,旨在促進醫療新知及經驗交流、推廣現代化醫療服務模式,一同探索和討論當代醫療服務理念。   研討大會開幕典禮今日上午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衞健委)副主任曹雪濤、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和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   范鴻齡致歡迎辭時表示,醫管局去年起加強從全球各地招攬醫護人才,並取得重大進展,醫管局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由二○二二年的40多位增至目前約150位,他說:「我們去年成立『醫管局環球醫療人才招聘中心』為有意應徵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所收到的查詢及申請亦與日俱增。我們有信心在今年底前,將會有超過250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醫管局工作。」   他提到醫管局與大灣區內外的多個城市合作,展開多元化的交流計劃,目前有逾百名內地醫護人員透過「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於公立醫院工作,醫管局未來將推動本港醫護人員到內地交流。范鴻齡又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面對公共財政壓力下,仍然增加醫管局的撥款。二○二四至二五年度醫管局的年度撥款將增至954億元。醫管局將繼續促進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他指:「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越趨普及和社會期望持續增長,醫管局除了更新醫院硬件,更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應對服務需求持續上升的結構性問題,當中包括重整服務模式及加強日間醫療服務的發展。」   高拔陞醫生於開幕禮上發表題為「邁向持續發展 追求醫療卓越」的主題演講,分享對推動公營醫療系統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醫療發展日新月異,未來的服務模式也面臨重大轉變。我們深明一方面需要提升硬件設施以擴大服務容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新一代富活力的工作團隊及重整服務模式。我們亦透過應用大數據、先進科技和人工智能以提升治療效果和運作效率。」高拔陞醫生強調醫管局已透過多管齊下的人力資源策略,在鞏固現有醫護團隊之餘,不斷從本地及世界各地吸納人才,並會透過去年成立的「醫管局環球人才招聘中心」統籌各地醫療人才的招聘工作。他說:「我們在招募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成功基礎上,進一步羅致其他合適的非本地培訓醫護人才,包括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等,並由指定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全面的諮詢。」   他提到醫管局正推展不同的人才交流項目,推動本港成為國際醫療人才中心,會有約3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透過「環球醫療人才匯聚計劃」於10間公立醫院展開中期交流,涉及九個專科,藉此接觸最先進的醫療科技和累積科研經驗。在過去一年,約有100名來自內地的醫生、護士、放射師和中醫師在一系列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下來港交流。另外,還有13位不同專科的大灣區資深中醫專家來港分享專業知識和心得,以「師帶徒」形式為超過100位本地中醫師提供進階臨床培訓。   「面對人手短缺,醫管局一直積極投入擴充人力資源,加強員工培訓及發展措施,以組成豐富多元而團結幹練的醫護人才團隊。此外,我們亦不斷招募新晉、吸納不同地區的人才,繼續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人才樞紐,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發展良機。」在硬件方面,醫管局會繼續更新醫院設施,以提升設施容量和服務能力。高拔陞醫生指:「醫管局現正推行涉資約2000億元的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合共可增加約6 000個醫院床位和90個手術室。與此同時,我們亦正就預算約2700億元的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進行規劃。」同時,醫管局會積極採納各種先進資訊科技、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基建,以推動智慧醫療及提升效率。他以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為例,指出善用科技有助大幅改善病人體驗。「使用者可透過HA Go查詢醫院或診所預約情況、支付醫管局的醫藥費用,以及預約普通科門診及專科門診新症服務等。現時HA Go已有超過250萬名登記用戶,讓病人在彈指之間掌管自己的健康。」此外,醫管局會繼續推動中西醫協作發展,去年初已將中西醫協作服務常規化,擴展至七個醫院聯網轄下26間公立醫院,指定服務點亦由原本八個增加至53個。   「在有關服務框架下,由中醫師與西醫共同就選定病種制訂臨床治療方案,共同評估個別住院病人是否適合接受中醫治療,並參與巡房和會診。為增強協作,中醫師可以經醫管局的臨床管理系統查看病人的臨床紀錄並記錄中醫臨床資料。」   高拔陞醫生在總結時表示:「我們正著力推動未來的醫療轉型,由服務提供者為本到病人為本、由傳統運作到智慧數碼化,也由醫院範圍以內伸延到醫院以外。」他有信心憑藉醫管局全體的堅毅決心和社會的支持下,醫管局定能促進公營醫療可持續發展,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立法會考察團在印尼與東盟成員國代表交流

【香港聯合時報】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率領的考察團昨日繼續在印尼進行職務考察。考察團下午在印尼舉辦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共同體交流會,與東盟成員國常駐代表、觀察員國和對話伙伴國的代表會晤。   主持交流會的梁君彥致辭時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獨特優勢,可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讓東盟國透過香港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梁君彥又指,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和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均可助力東盟各國更便利進入內地市場和開拓商機。加上維護國家安全法例已在香港實施,為營商投資提供穩定安全的環境。   考察團成員亦向各代表分享香港在商貿、金融及創新科技及旅遊等方面的最新發展,又感謝東盟成員國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相信加入RCEP後,香港可在金融、基礎建設、創新科技、旅遊、教育等多個領域與東盟國加強合作,彼此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與繁榮。   考察團其後禮節性拜會東盟副秘書長Satvinder Singh,就香港加入RCEP的相關議題交換意見。鑒於香港在數碼科技融資及債券市場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礎建設,相信可配合東盟開拓新巿場。   考察團又與中國駐東盟使團團長侯艷琪大使餐敘交流,衷心感謝她的支持與協助,令考察團能夠就地區經貿合作、深化香港與東盟關係,以至爭取香港盡早加入RCEP直接向各國代表交流,說好香港故事。   考察團早上亦與中國駐印尼大使陸慷會面,討論如何加強香港與印尼等東盟成員國的經貿和文化聯繫。考察團亦感謝中央政府及陸慷大使一直支持香港加入RCEP,期望可推動整個亞太區的經濟發展。   此外,考察團早上乘坐雅萬高鐵,了解其營運情況及未來發展。雅萬高鐵去年十月開通,連接雅加達和西爪哇省省會兼印尼第三大城市萬隆,是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同時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項目。議員了解到該項目對推動當地經濟和創造就業機會深有禆益,也分享了香港營運和管理高鐵的經驗,並探討香港和印尼在「一帶一路」交通基建方面可共同開拓的機遇。   考察團今日(五月十六日)將繼續在印尼的職務考察,傍晚啓程前往新加坡。

警隊「HKSOS – RescueAI」於「2024世界關鍵通訊大會」摘「先進技術最佳應用奬」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警務處於五月十四至十七日首次參加由「世界關鍵通訊協會」在杜拜舉辦的「2024世界關鍵通訊大會」,並以警隊全球首個專門執行救援工作的人工智能緊急救援應用程式「HKSOS - RescueAI」獲得「先進技術最佳應用奬」。 警務處資訊系統部助理處長關翠貞說:「是次奬項將警隊數碼警政發展帶進新的國際領域,研發團隊深受鼓舞。」 大會為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通訊國際展會,今年的主題為「保障社會與產業安全」。來自全球約8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30個參展單位和數以千計的通訊業界精英聚首一堂作交流及討論,共同體驗最前瞻的關鍵通訊設備和應用。 大會主辦的「世界關鍵通訊獎」是業內最具權威的獎項,旨在表彰在該領域的創新技術、產品、以及作出卓越貢獻的企業和單位,而今年大會更錄得破紀錄的參賽項目數量。 警隊共有三個參賽項目,全都取得入圍資格,分別是「HKSOS緊急救援應用程式和智慧搜救系統」入圍「公共安全最佳應用獎」;以及「HKSOS - RescueAI」和「Signal Radar 搜救無人機」入圍「先進技術最佳應用獎」。 作為唯一入選的香港代表,警隊跟一眾國際知名的企業巨擘角逐殊榮。 最後「HKSOS - Rescue AI」憑重塑傳統救援工作模式的先進技術在九名決賽名單中脫穎而出,成功奪得「先進技術最佳應用獎」,確認本港創新科技的應用和發展,並獲得國際肯定,成功說好香港故事。 「HKSOS – RescueAI」 的獨特設計旨在與HKSOS相互合作,透過提供即時動態的救援情報來加速搜救任務,與其他傳統救援模式相比,特別在複雜的地形環境中,大大縮短了到達求助人位置所需的時間。「HKSOS - RescueAI」精簡了搜救工作流程,大大減少救援時間,增加拯救生命的機會。 至今,上述三項發明已合共獲得九項國際奬項。

​立法會考察團於馬來西亞進行第三天職務考察

【香港聯合時報】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率領的立法會考察團今日繼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職務訪問。 考察團早上與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盧成全會面,雙方就推動新型工業化和支援青年企業家等議題交流,亦期望兩地企業繼續推動產業交流和知識分享,以助兩地經濟發展。 議員隨後與馬來西亞全國工商總會的代表共晉午餐,席間介紹香港商貿和投資的最新發展,並闡述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將有助加強區域合作。考察團並就「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商會交流,冀進一步促進雙邊關係,在投資、貿易、航運和物流等領域上做到互惠共贏。 考察團下午到訪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以了解馬來西亞創新科技的最新發展,並探討如何深化合作。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是馬來西亞政府部門轄下機構,負責領導馬來西亞數碼經濟轉型。議員亦與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的代表分享在電子商貿、電子支付、金融科技、數碼基建,以及網絡和數據安全等領域的經驗。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去年與香港大專院校合作,推動香港和馬來西亞的創新與創業生態圈的發展。 考察團傍晚結束在馬來西亞的行程,啓程前往印尼雅加達,明日(五月十五日)將展開在雅加達的職務考察。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就香港旅遊業發展與業界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與旅遊業、酒店業、航空業、餐飲業、零售業等界別代表會面,就如何推動香港旅遊業的提速和提質發展進行交流,並討論「個人遊」計劃擴展再增加八個城市後的市場策略及旅遊推廣方向。 楊潤雄在會上轉達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對香港旅遊業的關心,並與各代表深入討論如何推動業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如何多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面臨的挑戰,走高質量特色之路,在變革中實現大提升。大家都認同必須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不斷提升服務質素、促進旅遊及相關界別的進一步協作和開發全新旅遊產品及推廣活動,着力提升服務質素,以鞏固及加強香港作為「最佳旅遊目的地」的地位。   楊潤雄亦在會上再次衷心感謝中央對香港的殷切關顧,將「個人遊」計劃擴展,增加八個城市,全力支持香港,並在會議上與業界集思廣益,探討如何因應新增的八個城市提振旅遊服務,增加經濟效益。他在會上感謝業界過去一直的努力,並鼓勵各界繼續積極為香港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推陳出新,出謀獻策。   楊潤雄表示:「政府十分重視旅遊業的發展,以及對經濟的貢獻。推動香港的旅遊發展是需要各界別的努力及支持。我們會與業界攜手,共同提升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充分發掘香港豐富旅遊資源,並借鑑各地成功經驗,創新思維,優化政策。面對旅客習慣轉變及周邊城市競爭,香港旅遊及相關界別需要靈活應變,敢於創新,發掘更多具香港特色的景點,並加強推廣,務求為旅客製造更多元、豐富、獨特的旅遊體驗,努力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我們亦會積極推動業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並鼓勵市民大眾一同發揮熱情好客之道,讓旅客感到賓至如歸。」   楊潤雄亦於會上預告政府將公布下半年的盛事項目名單,並鼓勵業界好好把握盛事帶來的商機,及早作出準備及部署。

立法會考察團於馬來西亞繼續職務考察

【香港聯合時報】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率領的立法會考察團,今日繼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職務考察。考察團早上到訪馬來西亞國會,禮節性拜會下議院議長YB Tan Sri Dato'(Dr.)Johari Bin Abdul,以及與部分國會議員會面,了解馬來西亞議會制度和現況。考察團亦藉此機會介紹香港在不同領域的最新發展和分享第七屆立法會的工作,雙方並就議會事務、經貿合作和促進社會凝聚力等議題作交流。其後,考察團獲安排參觀國會大廈。此外,考察團與馬來西亞聯邦農業銷售局的代表會晤,討論清真認證和馬來西亞食品入口香港等議題。下午,考察團禮節性拜會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馬來西亞是香港第九大貿易夥伴,在東盟十國中排名第三。考察團感謝馬來西亞支持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並期望香港與馬來西亞在商貿投資上有更緊密合作。考察團晚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特命全權大使歐陽玉靖餐敘交流。雙方在席間探討香港如何善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加強與馬來西亞的合作。考察團明日(五月十四日)繼續在吉隆坡的職務考察,將與當地商會交流和到訪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並於明日傍晚啓程前往印尼雅加達。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展開北京訪問行程

【香港聯合時報】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5月9日抵達北京隨即展開行程,首先拜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並在會面交流時介紹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最新工作情況,夏寶龍主任對於文體旅局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希望香港旅遊業不斷開拓創新,實現更好發展。 楊潤雄今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出席「故宮香港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並見證「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合作協議簽署。   故宮博物院得到香港賽馬會支持,共同推行 「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為期五年,目標希望透過融合藝術與科技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藉此增強内地與香港年輕一代對國家歷史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提升文化藝術、科技從業者的專業水平,促進業界人才培養和交流,從而凝聚社會,並向世界弘揚中華文化。   楊潤雄今日下午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局長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高政會面交流,並探討文化和旅遊發展的合作方向。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將香港定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亦一直依循「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方向,實踐香港成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和「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楊潤雄說:「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一直以來支持特區政府的工作,在文化和旅遊發展方面給予政策支援,並提供適切協助落實項目。透過今次會面交流,我期望深化內地與香港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   楊潤雄明日返港。

衞生署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轄下的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簽署《關於中藥標準研究、中藥標本館領域的合作安排》

【香港聯合時報】 衞生署今日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簽署《關於中藥標準研究、中藥標本館領域的合作安排》(《合作安排》),加強雙方在技術、人才和學術交流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推進中藥傳承創新的現代化工作。中檢院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監局)的直屬機構。《合作安排》在藥監局局長李利見證下,由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和中檢院院長安撫東簽署。合作內容包括開展中藥材標準化技術交流、建立中藥標本領域合作機制,以及人才和學術交流等。《合作安排》亦有助進一步推進中藥傳承創新的現代化工作,提升中藥質量及安全以保障市民的健康。簽署儀式後,李利代表藥監局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送贈二十一種中藥材標本。其中一套冬蟲夏草標本除呈現其不同的生長階段外,亦展示內地不同產地的冬蟲夏草,對加強中藥材鑑別有重要作用。  林文健醫生於致辭時說:「感謝藥監局和中檢院一直以來支持特區政府的中醫藥發展,以及進一步深化與衞生署的規管策略及工作上的合作。今天特別感謝藥監局及中檢院再次贈送珍貴的中藥標本予特區政府,這對我們的中藥檢測、研究、教育,以及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工作十分重要。」同日,李利和安撫東在林文健醫生陪同下,率領代表團到訪衞生署轄下位於香港科學園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檢測中心),參觀檢測中心的實驗室和中藥標本館等設施,並聽取衞生署人員講解由檢測中心構建的「數碼中藥標本館」網站,了解本港中藥檢測科研工作的最新進展。衞生署一直與藥監局及中檢院緊密合作,積極推動在中藥檢測、參考標準研究及中藥標本館等領域的交流。衞生署於二○一七年成立政府中藥檢測中心,藥監局和中檢院當時就中藥標本館的籌建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及寶貴意見,又送贈珍貴及具代表性的常用中藥材標本予特區政府,以完善中藥標本館的館藏,並為香港的中藥科研及產業提供有用的實物參考對照,有助香港中藥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首批標本已於二○一九年起在檢測中心展出。此外,檢測中心自成立至今,已完成12個研究及專題項目,並已上載至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網站。   檢測中心永久大樓預期於二○二五年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永久大樓將設立中藥標本實驗室,收集中藥材及其原動植物標本,並開放予公眾、業界和國際科研機構參觀。檢測中心將繼續致力利用先進科技並通過科研,研發一系列國際認可的中藥及相關產品的參考標準,並透過技術轉移予中藥業界,加強業界對中藥及相關產品的品質控制,推動中藥的高質量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訪問北京

【香港聯合時報】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創科及工業局)孫東教授今日在北京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 他上午拜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匯報香港創科及新型工業發展的最新情況,以及創科及工業局主要範疇的工作進展,包括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推動「新型工業化」、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發展數字經濟、引進重點創科企業和人才落戶等。夏寶龍主任對創科及工業局的工作表現給予高度的評價,以及充分的肯定。 夏寶龍主任表示,本屆香港特區政府把推動創科發展擺在施政重要位置,不斷完善創科生態圈,大力引進創科企業和人才,取得積極成效,值得充分肯定。中央將一如既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鞏固發揮獨特地位和優勢,加快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孫東教授感謝夏寶龍主任的鼓勵。國家大力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區政府定當不負國家給予香港的使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繼續加強與內地不同省市的創科合作,優勢互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宏偉願景貢獻香港力量。 孫東教授下午到科技部與副部長陳家昌和相關主事官員舉行工作會議。他感謝中央和科技部多年來對香港創科發展的大力支持,並出台了不少重要惠港科技舉措,包括擴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港開放和促進科研要素跨境流動。在會上,雙方就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建設工作,探索合作區的專屬政策建議等進行交流,以促進人員、物資、數據等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讓香港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他們亦就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工作和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的安排進行討論。 孫東教授將於明日(五月十日)返港。他在結束北京的訪問行程前,將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領導會面。

香港海關出席第六屆全球「經認証的經營者」(AEO)大會並加強與世界各地海關的合作

【香港聯合時報】 海關關長何珮珊今日率領香港海關代表團出席由世界海關組織及國家海關總署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球「經認証的經營者」(AEO)大會。會議為期三日,於五月八日至十日在深圳舉行。 本次全球會議以「發揮AEO制度優勢,促進包容和可持續的全球貿易」為主題,重點討論「經認証的經營者」(AEO)計劃(香港稱作「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AEO))和互認安排如何保障全球貿易和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為約1 200名來自世界各地海關組織、國際組織、AEO企業及其他主要持份者提供平台,以深入探討AEO計劃的變革潛力。 會議期間,海關助理關長(稅務及策略支援)許劍與南非稅務署認可經濟營運商主管Rae Vivier在何珮珊及南非稅務署署長兼世界海關組織理事會主席Edward Kieswetter見證下,簽署AEO互認安排行動計劃,標誌着香港海關將互認安排網絡拓展至非洲邁出重要一步。 另外,何珮珊與國家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會面和探討多項合作議題,包括智慧海關建設、AEO互認安排、風險管理和執法合作。她亦分別與新西蘭海關副關長Richard Bargh、柬埔寨海關總署副署長Pha Eng Veng和馬來西亞皇家海關關長Dato' Anis Rizana Mohd Zainudin舉辦雙邊會議,商討加強雙方協作和探討更多合作機會。 「香港AEO計劃」於二○一二年正式推行。香港現時已經與十五個海關組織簽訂互認安排,包括中國內地、印度、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澳洲、新西蘭、以色列、加拿大、墨西哥、印尼、中國澳門和巴林。在互認安排下,簽訂國家或地區的AEO可享有互惠貿易便利,包括減少查驗和優先清關。香港海關會繼續積極擴展AEO網絡,為企業締造更優質營商環境,促進互利共贏。

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發揮國際人才力量 推廣香港樞紐地位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今日起一連兩日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是本屆政府首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國際級論壇和展覽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為高峰會主禮並致開幕辭。他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源動力。具策略視野的專才能以創新思維,開發和提升新產品、服務和技術。人才渴求個人增值,努力在各自領域盡展所長,力求超越自我。這不但是專才與相關行業成功的要素,更是整體經濟成功的關鍵。全球各地在疫後努力恢復經濟增長,加上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吸納人才已成為環球現象和持續挑戰。」李家超指出,香港是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能孕育全球人才茁壯成長。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多方面制度優勢,包括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簡單低稅制、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市場,以及資訊、資本、貨物和人員自由流動。香港亦是亞洲區內最宜居城市之一,中西文化匯聚,擁有遠足徑、沙灘和世界地質公園等自然美景,高質、高效、可靠的醫療服務,而且是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這些都是吸引人才來港尋求世界級工作機會和美好生活的要素。李家超強調,政府投放大量資源以吸引、發展和留住人才。香港是亞洲唯一擁有五間全球百強大學的城市,而根據最新的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的大學亦擁有世界排名頭10的大學學科,涵蓋不同專業。香港自二○二二年底推出一系列人才入境計劃,至今已吸引超過12萬名全球人才來港。他指出,吸引企業和人才來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協作,攜手壯大人才庫。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在主旨致辭說:「特區政府緊扣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面向全球『築巢引鳳』,成立專門的人才服務機構,密集出台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引才計劃,為各類人才『遷港』『知港』『留港』提供全方位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為香港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2023年世界人才報告》中,香港人才競爭力水平在亞洲地區高居第二,也表明香港是全球人才奮鬥逐夢的理想之城。」 「我們相信,特區政府一定會繼續用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做好『發揮自身所長、對接國家所需』這篇大文章,吸引更多海內外英才在港大展宏圖、興業樂業,為建設更加美好的香港增智賦能,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我們期待,海內外各行各業的人才,以及工商界、學界等各界的朋友,更多走進中國特別是走進香港,抓住並充分利用中國內地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香港繁榮穩定帶來的機遇,幹事創業、成就夢想,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首日的「國際人才論壇」主題為「國際人才的力量」,旨在從宏觀角度探討國際人才競逐和流動的大趨勢,分析多元人才對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角色。高峰會匯聚世界各地和內地政界、學術、商界及其他界別超過1 200位領袖,交流人才發展趨勢和經驗,推廣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和國家人才門戶的雙重角色和優勢。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如何透過吸引、培育和發展人才以推動業務發展,並為香港及所服務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隨後,英國劍橋大學副校長(策略及規劃)David Cardwell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何達基教授和領英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洪雍華一同主持專題討論,探討成為和維持全球人才樞紐地位所需的要素和策略,以及香港應如何用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此外,羅兵咸永道全球人才和組織諮詢主管合夥人Peter Brown、業務流程外判服務公司IBT行政總裁Jai Mulani、東南亞超市集團BigC Supercent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行政總裁兼主席Aswin Techajareonvikul,以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化斌主持另一節專題討論,探討如何培養企業文化以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以及對香港作為活力和多元共融人才樞紐的影響。 下午三場研討會分別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經濟部投資和人才吸引司司長Fatima Al Hajri分享阿聯酋招攬和留住人才策略的實踐經驗、專業服務公司10,000 Hours聯合創辦人Chris Maxwell博士探討如何培育新一代領導人才,以及宏利亞洲區多元、公平及共融主管Sudesh Thevasenabathy分析如何以創新、多元和融合的企業文化吸引和留住人才。 另外,人才辦於高峰會開幕環節首播最新宣傳片,由九位世界各地不同專業和背景的人才分享在港發展的體會,以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等,並有簡單稅制、頂尖教育和醫療服務等,以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盛事之都、宜居城市和亞洲國際都會的優勢和機遇。 高峰會開幕前,王曉萍部長在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陪同下,視察同步舉行的「機遇匯人才博覽展」,先後參觀廣東省、香港人才辦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展區。王曉萍部長昨日(五月六日)先後考察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和勞工處建造業招聘中心,分別了解香港退休保障制度和就業服務的最新情況。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晚設宴歡迎訪港的王曉萍部長及與會官員、嘉賓和講者。嘉賓在晚宴前到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觀「圓明園──清代皇家園居文化」和「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展覽,親身感受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魅力。 高峰會明日(五月八日)將舉行「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博覽展明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繼續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3F舉行,歡迎有意來港或在港發展的人才、關心人才發展的各界持份者、非本地大學生和市民參觀。

行政長官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會面,就特區政府吸引全球人才和深化內地與香港人才協作等議題交換意見。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亦有出席。   李家超歡迎王曉萍部長率團訪港,出席「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一系列活動。他表示,「搶人才、留人才」是本屆特區政府施政重點之一。明日(五月七日)起一連兩日舉行的高峰會由特區政府去年成立的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主辦,是本屆政府首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國際級論壇和展覽會,推廣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和國家人才門戶的雙重角色和優勢。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一直積極通過不同政策措施吸納海內外人才來港。截至上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29萬份申請,當中近18萬份獲批,逾12萬人才已抵港。他感謝中央支持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推出多項挺港人才措施。其中,國家移民管理局今日起實施的多項便民利企來港措施,包括延長持商務簽注人士逗留期限,以及擴展人才簽注適用範圍至北京和上海,將便利內地商貿人員訪港,促進香港與內地的商貿往來。   李家超說,特區政府會繼續深化內地與香港人才合作,推動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及資格互認;同時會繼續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保持緊密溝通,促進內地和香港人才互聯互通,吸引更多世界各地頂尖人才和企業匯聚香港,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政務司副司長主持地區治理專組第四次會議

【香港聯合時報】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主持「地區治理專組」第四次會議,跟進「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交付的工作,包括檢視各決策局及部門有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的籌備工作,以及就七個地區議題的落實進度。卓永興表示:「今年十一國慶的意義非凡,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亦是特區重塑區議會及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後的首個國慶。我會協助政務司司長,帶領各決策局和部門做好各項慶祝活動和宣傳項目的籌備工作。」 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領導委員會」已在首兩次會議,為七個地區議題制訂策略方針涵蓋兒童和長者支援、環境衞生、治安、道路安全,以至行人設施和屋邨環境等範疇。「專組」在是次會議繼續跟進有關項目的實施細節及進度,詳情如下:(一)擴大課後託管、加強支援家長負責提供課後託管服務的非政府機構已陸續於去年九月開始投入服務。截至今年二月底,共有59間小學參與「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合共提供約2 900個服務名額。(二)關愛長者、加強社區支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已在18個康樂場地增設適合長者的健身設施,亦會於本年度舉辦約5 700項專為長者而設的免費康體活動。康文署已於今年二月推出「借遮遊園計劃」。社會福利署(社署)已於今年三月推出先導計劃,以荃灣區及南區作為試點,由「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於家訪時協助辨識有需要幫助的隱蔽長者、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轉介至社署和社福單位跟進支援。(三)打造潔淨街市、起動全城滅鼠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正繼續優化公眾街市和熟食市場的衞生潔淨情況,包括陸續加強各街市的清潔頻次,以及於今年二月於皇后街熟食市場開展試行優化攤檔。食環署亦正持續加強防治鼠患,包括增加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擴展食肆在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暫存垃圾的試驗計劃等。(四)提升治安水平、全面打擊罪案警方計劃在各區罪案數字較高的615個位置安裝閉路電視,對街頭罪案發揮阻嚇及偵查作用,當中已率先於今年四月在旺角完成安裝15組鏡頭作技術測試。(五)改善行人設施、確保道路安全路政署正擴大重鋪行人路路面,其中18段的工程已經完成。運輸署正在各區行人過路處黑點,安裝投射紅光的新型輔助行人過路裝置,首17個地點的裝置已完成安裝並投入運作。(六)提升市民步行體驗、打造行人友善環境路政署已於全港18區選定36條行人天橋及隧道,並會設計及進行翻新和美化工程。路政署亦已選定10個合適地點及完成初步設計,以期試行增設可讓市民坐下稍為歇息的欄杆。目標在今年年中開展工程。(七)優化公共屋邨環境、締造舒適家園房屋署已於今年第一季為轄下10條公共屋邨開展屋邨環境改善工程,並會於第二季開始在另外五條屋邨進行具主題改善工程的設計。卓永興聽取了相關部門首長的工作報告,並敦促各部門及區議會用好完善地區治理架構的優勢,做好市民關心的各項地區工作,持續提升地區治理效能,切實回應市民所需。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舉行首次會議

【香港聯合時報】 「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今日舉行首次會議,就全方位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策略、方向和計劃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主席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在今日會議上,工作小組定下清晰目標,就是要使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的主流核心價值,讓愛國精神紮根社會、深入民心,令市民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就在港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工作小組確立明確方向,既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對接,同時要因地制宜,切合香港實際情況。工作小組會相應地就有效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政策措施,提出建議。」   陳國基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細水長流、深耕細作的工作。工作小組會因應社會上不同群體,通過多元合適的方式,助力『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全方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以全面建立並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指出,工作小組決定設立四個分組,分別從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傳媒宣傳四個範疇,開展相關統籌和調研工作。此外,工作小組會開展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為切入點,並以「愛國愛港愛社區」為主題,與政府決策局和部門緊密合作,在今年不同的國慶活動中注入並突顯愛國主義精神,以提高全社會的愛國意識;及   (二)進行整合統籌和調研工作,包括今日已在《基本法》網頁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網頁,公布設立專用電子郵箱地址patrioticeducation@cmab.gov.hk,廣邀社會各界就更有效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提出意見和建議。   工作小組本月初成立,旨在協調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對接,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工作小組由政府相關決策局局長和部門首長,以及來自社會相關界別的翹楚組成。

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在香港舉行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代表團與上海市市長龔正率領的上海市代表團,今日在香港舉行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三局局長鄒勁松及上海市副市長華源亦有出席會議。參與會議的特區政府官員包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等。李家超表示,「滬港合作會議」一直得到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自二○○三年召開首次會議以來,兩地交往日益頻繁,香港成為上海其中一個主要出口市場,也是上海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上海是長三角城市群的引領城市,而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 他續說,今天召開的第六次會議,是滬港合作又一個重要里程碑,為兩地未來合作確立了清晰的路向,進一步拓展雙方在不同領域的合作。展望未來,香港會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與上海持續深化合作,攜手發展彼此新質生產力,共同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滬港雙方在會議上就以下15個範疇的合作方向達成共識:共建「一帶一路」和商貿投資支持香港企業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與上海企業開展貿易對接。發揮香港國際商貿平台作用,推動兩地企業拓展市場。推動雙方高層互訪,加大組織經貿代表團交流互訪頻次。鼓勵上海企業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框架下通過香港尋找海外新商機,推動更多香港企業開拓上海市場,融入國內供應鏈和創新鏈。加強兩地共建「一帶一路」工作,鼓勵上海企業積極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以及鼓勵上海企業積極參加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內地企業伙伴交流對接會」,促進與香港專業服務界直接對接。創新及科技 進一步鼓勵支持兩地高校、院所、研發機構和企業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重點產業等方面的合作。加速優秀科技成果在滬港的雙向轉化、共同培育的優質科技類企業在港上市融資。加強在技術、人才和資本方面的合作,促進更多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推動滬港在產業部門、社會組織、高校機構、行業企業等層面的深度合作,積極打造滬港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實踐高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推進兩地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推動數字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合作、應用層數字基礎設施跨境合作、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素養提升培育,以及產業空間和交流平台合作。推進滬港數據合作。推動電子認證互認、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金融支付領域合作,以及數據共享開放。 金融鼓勵港資金融機構把握國家金融對外開放機遇,到上海設立或參股銀行、保險、證券、基金類機構,依法擴大在滬分支機構業務範圍。有序推進兩地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研究擴大股票市場互聯互通目標範圍,推動完善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深化「北向通」和「南向通」渠道建設,豐富產品和機制。支持兩地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產品研發、服務、創新等方面加強合作。加強兩地在綠色金融相關標準方面的研究合作和標準互認。航空、航運和物流上海航運交易所將加強與在港的上海航運指數編委單位的互動聯繫;在船舶融資推介服務方面加強滬港合作。持續推進兩地機場在快線建設、快速通關、流程簡化、新技術應用、創新拓展等方面先行先試。文化及創意產業進一步推進香港的持牌廣播影視機構及香港電台與上海影視機構在紀錄片、電視劇、動畫片以及廣播影視節目領域的交流合作。支持兩地廣告產業交流發展。組織開展兩地廣告創意賽事。歡迎滬港廣告企業雙向開展跨境貿易服務。推動滬港文化創意園區合作,促進滬港行業企業和優秀設計師開展合作交流,打造滬港融合共生的時尚消費品產業生態。教育及人才培養支持「滬港大學聯盟」建設發展,支持兩地更多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繼續推動和深化兩地公務員交流,並在中央港澳辦指導下,研究制定新一輪交流計劃和具體安排。建立上海市人才工作局與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定期會商交流機制,推動人才培養聯動、人才服務協作。青年發展加強兩地青年在城市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工作方面的交流。支持舉辦短期創新創業基地的體驗項目。不斷優化香港青年內地交流和實習計劃;上海將積極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實習機會。法律服務支持和促進兩地法律服務業擴大業務合作,繼續積極支持香港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上海開展合夥聯營、香港法律執業者受聘擔任上海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兩地律師事務所分別在對方設立分支機構等。支持和促進兩地法律、仲裁、調解等專業服務拓展交流平台,開展服務人才的合作、培訓和交流。環境治理加強兩地在大氣環境深度治理與健康效應問題方面的科研合作。加強兩地在城市噪聲污染防治工程與管理技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兩地在生態環境產業的合作,推動兩地生態及環保企業的市場對接與合作。城市規劃管理全面加強兩地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的交流合作,在城市更新、工程招投標管理、綠色建築等領域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推動並支持兩地在文物建築保護活化和利用、考古及文物建築資源信息及研究成果、展覽交流和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醫療衞生促進兩地開展中醫藥學術、人才及專家交流,推進實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香港醫務衞生局關於中醫高級臨床人才培訓計劃及相關項目,加強兩地在中醫藥國際標準化領域的合作。積極推動兩地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合作。加強雙方在傳染病防控、衞生應急、健康促進、輸血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深化兩地藥品領域監管制度、監管措施、安全體系建設等領域的合作。體育通過協會間及精英體育學院間的合作,推動高水平體育人才的培養,共同提高專項訓練、運動康復、行政管理的水平。社會福利服務推動兩地開展社會福利機構、社會組織或慈善機構的聯繫與合作,為有意向與香港加強交流合作的上海社會組織牽線搭橋。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進一步擴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在滬各項政務、公共服務事項上的便利化應用;為在滬就業的香港人才提供海外人才居住證、公共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勞動權益等便利,助力香港人士到滬就業創業。合作文件簽署儀式行政長官李家超與上海市市長龔正於會上簽署《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合作備忘錄》。 此外,兩地政府部門、法定機構和有關組織亦簽署二十份合作文件: (一)《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與華東政法大學法律交流和合作安排》;(二)《關於深化滬港金融合作的協議》;(三)《上海市衞生健康委員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衞生局關於衞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四)《加強滬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合作意向書》;(五)《加強滬港水務合作意向書》;(六)《關於在香港2024年「中華文化節」期間舉辦「上海文化周」系列活動的合作備忘錄》;(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關於深化滬港創新及科技合作備忘錄》;(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與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物局)關於深化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九)《上海廣播電視台與香港電台合作備忘錄》;(十)《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創意香港合作協議書》;(十一)《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關於共同促進滬港企業創新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十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推動滬港兩地經貿高質量合作備忘錄》;(十三)《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與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戰略合作框架諒解備忘錄》;(十四)《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滬港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十五)《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大學戰略合作意向書》;(十六)《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大學戰略合作意向書》;(十七)《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與香港大學戰略合作意向書》;(十八)《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國際商會)與香港中華總商會關於促進雙方經貿合作的意向書》;(十九)《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之合作備忘錄》;及(二十)《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與香港海事博物館館際友好合作備忘錄》。

行政長官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長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在禮賓府與到訪香港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秘書長賈西姆·布代維會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亦有出席。   李家超歡迎賈西姆·布代維秘書長率團訪港,並表示很高興繼去年二月訪問沙特阿拉伯時會面後,再次與賈西姆·布代維秘書長在香港會面,就進一步加強香港與海合會成員國在貿易、投資、金融和科技等多方面合作交換意見。   李家超指出,海合會成員國是香港重要的貿易及投資夥伴,特區政府積極與海合會成員國建立緊密聯繫,以促進多方面交流。其中,特區政府在去年九月舉辦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增設「中東專場」,聚焦中東市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發展和新機遇;今年一月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亦獲不少海合會成員國政商界領袖出席。此外,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亦先後訪問海合會成員國,了解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最新發展,並向當地政商和專業界別領袖介紹香港的發展機遇。同時,特區政府計劃於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設立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以繼續拓展與海合會成員國的經貿關係。   李家超歡迎海合會成員國的企業和投資者善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作為中國內地門戶的戰略位置、世界級的金融基建和豐富的人才庫,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龐大機遇。   海合會共有六個成員國,分別為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逾6 000名傑出學生於二○二三/二四學年獲政府頒發獎學金

【香港聯合時報】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於2024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及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獎學金頒獎典禮頒授獎狀予兩項基金在二○二三/二四學年的得主。 逾6 000名優秀專上學生獲頒獎學金和獎項,涉及獎學金額約為一億八千萬元。兩項基金亦設有「展毅表現獎」和「展毅獎學金」,以嘉許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優秀專上學生。而今年共約58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獲獎。 蔡若蓮博士表示,兩個獎學金不但彰顯政府在培育人才方面的承擔和努力,更能有效地配合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大方向,發揮積極的作用。 政府於二○○八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目的是吸引更多優秀本地學生留港升學和出色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就學。政府獎學基金下共有五項獎學金及獎項,分別為「卓越表現獎學金」、「特定地區獎學金」、「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和「展毅表現獎」,頒發予修讀全日制公帑資助副學位、學士學位及以上程度課程的學生。二○二三/二四學年的獲獎者有逾1 900名,包括逾1 200名本地及約700名非本地學生獲獎;按修課程度劃分,則有約1 300名學生修讀學士學位及以上程度課程,其餘約600名則修讀副學位課程。 而「特定地區獎學金」計劃下設有「一帶一路獎學金」,以鼓勵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學生來港升讀大學。二○二三/二四學年共有100名來自21個「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學生首次獲獎。 至於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則由政府於二○一一年起透過自資專上教育基金設立,以推動本港自資專上界別優質及持續的發展。計劃共有五項獎學金及獎項,分別為「卓越表現獎學金」、「最佳進步獎」、「才藝發展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展毅獎學金」,頒發予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自資副學位或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二○二三/二四學年的獲獎者有約3 800名本地學生及約300名非本地學生;按修課程度劃分,則有約2 300名學生修讀學士學位課程,其餘約1 800名修讀副學位課程。 

公務員學院舉辦「世界經濟巨變與國家安全」講座

【香港聯合時報】 公務員事務局公務員學院今日舉辦「總體國家安全觀」系列講座,主題為「世界經濟巨變與國家安全」,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運成主講。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之際,張運成在講座上回顧中國過去10年維護塑造國家安全取得的成就,並分享當前世界經濟金融安全形勢和如何運用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經濟金融安全,讓公務員反思香港如何在協調發展和安全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公務員學院院長郭蔭庶在講座致辭時強調,國家安全培訓一直是國情培訓的重點。配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公務員培訓的內容已適時更新。除了加強公務員對國家安全法律條文的基本認識,學院更強調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提升公務員對「國家安全」概念的深入了解、全面認識,配合特區政府履行國家安全責任。香港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下,公務員須了解國家在經濟金融安全的發展與挑戰,並有效防範化解風險。超過200名特區政府人員參與今日的講座,包括中高級公務員及政治委任官員,當中部分人員透過視像形式參與。整個講座系列共有七講,主題涵蓋國家安全與大國興衰的關係、科技發展對維護國家安全的機遇與挑戰等,全面及多角度分析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發展脈絡、主要內容、維護國安面對的挑戰和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各講座均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或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的專家主講。

行政長官與深圳市委書記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在禮賓府與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會面,就進一步加強港深合作和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亦有出席。   李家超歡迎孟凡利書記率團訪港。他表示,香港和深圳關係密切,兩地人員往來頻繁。在港深合作機制下,香港和深圳設立了不同合作專班,涵蓋北部都會區、創新科技、金融、商貿、青年就業創業、前海等重點合作領域。兩地政府正穩步推進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讓港深合作邁向更高台階。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在今年二月初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召開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專班首次會議,就更有效推進落實《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和深化港深合作進行交流。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市政府保持緊密溝通、加強聯動,同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建設。   另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交匯點,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李家超說,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即將進入營運階段,香港會繼續與深圳緊密合作,協同推動合作區在「一國兩制」下「一區兩園」的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李家超表示,香港會繼續發揮在基礎科研、金融、人才和專業服務及國際化等優勢,在大灣區建設中擔當重要的引領帶動角色,並與深圳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共同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行政長官歡迎逾200位代表在香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二○二四年第二次會議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為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理事會)二○二四年第二次會議的代表設歡迎晚宴。會議於四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在香港舉行。 逾200位來自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經濟體的理事會成員及其幕僚出席會議。理事會二○二四年以「人民、商貿、繁榮」為主題,並由秘魯理事會代表擔任主席,會議聚焦討論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數碼轉型、可持續發展和包容等商界關注的議題。 李家超在歡迎晚宴致辭時強調,中國香港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他說:「我們堅定支持區域經濟融合,更相信全方位合作對克服全球共同面對的各種挑戰至關重要。」 「亞太經合組織的各個經濟體除了是優良的商貿夥伴外,也是培育創新意念的搖籃,推動亞太區包容、創新和可持續增長。我們重視理事會和其商界領袖在實現這些共同目標過程中所提供的真知灼見。」 李家超又向理事會代表分享中國香港透過創新、共融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增長的策略,並表示他期待與理事會所代表的商界攜手合作,貢獻區內發展。 二○二四年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今日上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展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開幕典禮致辭時強調,香港堅定支持更緊密的區域合作。他說:「作為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中國香港致力為區域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我們積極與其他成員經濟體溝通和合作,推進亞太經合組織和理事會的目標,為區内的企業和民眾帶來裨益。」 陳茂波表示,期望與理事會共同努力,加強在三個方面的合作,包括推進國際自由貿易,克服供應鏈和物流鏈的障礙;推動區域的綠色轉型,以及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 是次會議為期四日,理事會成員將繼續就區域經濟融合、可持續發展、人力發展和創新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除了參加會議,出席會議的代表亦會參觀香港不同地方,體驗香港的文化景觀、體育運動、最新科技發展、初創生態圈、智慧醫療、保育工作和世界頂級的物流基建。 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一九八九年,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論壇,供官員討論貿易與經濟事務。亞太經合組織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 理事會於一九九六年成立,是常設的商界諮詢組織,就商界特別重視的課題向亞太經合組織提供意見。中國香港理事會代表由行政長官委任,現任代表為楊敏德、禤惠儀和梁頴宇,而替補代表為馮裕鈞和邱達根。

政府完成「全政府動員」級別第二次演練 鞏固提升應變能力

【香港聯合時報】 公務員事務局今日舉行代號為「達陣II」的「全政府動員」級別第二次演練,測試政策局和部門當動員機制啓動時,在短時間內動員輪值人員和提供運輸物流支援的能力。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到粉嶺祥華社區會堂視察行動演練情況。陳國基表示,優化動員機制是本屆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完善體系建設、增強政府應變能力的重要舉措,以確保當有重大事故發生時,能更有組織性、系統性和更有效率地動員政府人手,達致「早部署、早介入」的目標。他囑咐所有同事做好應對重大或突發事故的部署,全力配合動員機制的運作,本着「以民為先、急民所急」的精神,在面對不同挑戰時團結一致,克盡所能服務市民。楊何蓓茵表示,「達陣II」讓各參與政策局和部門進一步熟習啓動動員機制的流程和安排。公務員事務局會繼續適時進行演練,鞏固提升政府人員的機動性和應變能力,建設靈活高效的組織文化。政府會繼續強化動員機制下各參與政策局和部門的執行力,並提醒輪值指定人員必須保持警覺,當有重大事故時迅速組成應急隊伍,果斷應對。是次演練模擬香港受到超強颱風來襲,環流帶來的暴雨可能令部分低窪地區出現嚴重水浸,因此政府有需要迅速動員跨部門人手,組成應急隊伍作出支援。所有政策局和部門先收到公務員事務局通知,約10 000名指定人員隨即進入戒備狀態。其中,46個政策局和部門需盡快派出共約700名人員,於指定時間前往指定地點。約260名人員需前往粉嶺祥華社區會堂集合,其餘人員則需前往所屬政策局或部門的指定地點集合並聽取簡報。政府物流服務署亦參與是次演練,安排車輛和指定物資到祥華社區會堂。整個演練歷時約四小時。行政長官於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公布優化動員機制,各政策局和部門預先備妥指定人員名單,確保當需要大量人手處理的重大事故出現時能立即動員人手,組成應急隊伍提供支援。二○二三年二月十六日,政府進行首次演練。同年九月,在超強颱風蘇拉和世紀暴雨襲港後,來自16個政策局和部門的超過600名政府人員參與動員行動,到多區支援善後工作。

香港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展示創新項目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駐柏林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柏林經貿辦)四月十九日(日內瓦時間)舉辦酒會,支持參加第四十九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香港代表。 香港代表團在是次發明展共展示逾360個項目,共有近700名成員,分別來自大學、研發中心、實驗室、科技公司、政府部門以及中小學等40間機構。在今年超過1 000項發明中,獲頒28個評審團嘉許金獎和114個金獎,共獲得歷屆最多的超過350個獎項。 政府視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為重點工作,努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駐柏林經貿辦處長司徒加敏在酒會發言時,表示政府致力創造有利創新的發展環境,近年不少政策均支持科研活動和將成果商品化。 司徒加敏解釋:「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我們把每所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的資助上限增加一倍,並提供補貼以培育大學內的初創企業發展。去年,我們推出了『產學研1+計劃』,以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該計劃旨在促進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並將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本地大學研究團隊。」 此外,政府亦致力吸引創科人才。為了加快壯大人才庫,政府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透過快速處理安排,讓公司申請輸入非本地科技人才到香港從事研發工作。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始創於一九七二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發明展覽會。今年展覽會展示來自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 000項發明,創下歷屆新高。 關於駐柏林經貿辦 駐柏林經貿辦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瑞士、奧地利、捷克共和國、德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共和國和斯洛文尼亞,負責商業關係和其他經貿事務上的官方代表機構。

香港與沙特阿拉伯簽署有關爭議避免及解決的合作諒解備忘錄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律政司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司法部今日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兩地在有關爭議避免及解決事宜上的合作。簽署儀式在香港法律樞紐舉行,由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和沙特阿拉伯王國司法大臣Waleed Mohammed Alsmani博士共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提供框架,加強香港特區與沙特阿拉伯在有關爭議避免及解決事宜上的交流、溝通和合作,並推動兩地相關服務的發展。預期兩地根據備忘錄提升合作後,可為雙方帶來利益。這是香港特區首次與中東地區簽署相類的備忘錄,標誌雙方致力加強兩地日益緊密的聯繫,並促進雙方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業之間的密切關係。這亦是香港特區繼與日本、韓國、泰國和文萊所簽署的第五份備忘錄,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及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交流。律政司將繼續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和國際組織磋商和簽訂合作或夥伴安排,並計劃於下月出訪中東,包括沙特阿拉伯,與當地法律界和商界代表會面,並推廣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 林定國表示,律政司現正推動成立的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將為香港特區與沙特阿拉伯在備忘錄下的合作交流提供多一個平台。同日,沙特阿拉伯王國司法大臣和其訪問團亦到訪了設於香港法律樞紐的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及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

第九屆全港運動會開幕

【香港聯合時報】 第九屆全港運動會(港運會)開幕典禮今日下午在香港體育館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禮嘉賓,與來自十八區的運動員及市民一同見證第九屆港運會正式揭幕。 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體育委員會每兩年舉辦港運會,讓運動員展現實力、一較高下。他鼓勵市民入場觀看比賽,為運動員打氣,並踴躍參加多項社區參與活動,投入「全港運動 全城躍動」的氛圍。 陳國基宣布第九屆港運會開幕,隨後第七屆港運會全場總冠軍的元朗區運動員代表本屆港運會全體運動員宣誓。 國家奧運金牌運動員王懿律(羽毛球)和丁寧(乒乓球)與香港獎牌運動員許得恩和蘇慧音手持火炬進場,一同參與燃點聖火儀式。 開幕典禮節目豐富,十八區啦啦隊比賽勝出隊伍在前奏節目中演出,展示所屬地區的特色和活力。其他精彩節目包括龍獅表演、霹靂舞、滑板、武術和拉丁舞表演、精英運動員綜藝表演及歌星獻唱等。開幕典禮的精華片段於今晚十時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 出席開幕典禮的其他主禮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和鄭泳舜、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署長劉明光、體育專員黃德森、第九屆港運會籌備委員會(籌委會)主席容樹恒教授、籌委會策劃顧問湯偉倫和葉永成。 第九屆港運會區際體育比賽由今日起至六月九日舉行,共設有八個體育比賽項目,包括田徑、羽毛球、三人籃球、五人足球、游泳、乒乓球、網球和排球。殘疾人士體育比賽設有四個比賽項目,包括輪椅三人籃球、硬地滾球、智障人士游泳及乒乓球。還有四項「城市運動」示範項目比賽,包括女子五人足球、霹靂舞、滑板及運動攀登。 為營造熱鬧氣氛,除安排網上直播所有決賽外,香港電台亦會在港台電視32台直播七個體育項目的決賽,包括女子五人足球及五人足球比賽(五月二十五日)、乒乓球及智障人士乒乓球比賽(五月二十六日)、羽毛球比賽(六月一及二日)和三人籃球及輪椅三人籃球比賽(六月二日),讓更多觀眾觀看緊湊的賽事。 市民亦可參加港運會「活力動感攝影比賽」及投票和競猜活動。 第九屆港運會由體育委員會主辦,並由其轄下的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統籌,協辦單位包括民政事務總署、康文署、港協暨奧委會和各項體育比賽相關的體育總會,香港賽馬會為主要貢獻機構。

首屆「香港悅讀周」今日揭幕

【香港聯合時報】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香港公共圖書館今日聯同香港出版總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香港悅讀周」暨「2024香港閱讀+」開幕禮,為今日至四月二十八日期間舉行的「香港悅讀周」一連串閱讀推廣活動揭開序幕。開幕禮在香港管弦樂團為「4.23香港全民閱讀日」製作的主題音樂短片播放後展開。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開幕禮以視像方式致辭時表示,政府自今年起將每年四月二十三日定為「香港全民閱讀日」,香港出版總會在創意香港的資助下推出大型計劃「2024香港閱讀+」,響應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並作為政府舉辦的第一屆「香港悅讀周」和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節目之一,將全城閱讀氣氛推上高峰。他又指,憑着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支持,加上社會各界的努力,香港正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政府會繼續全力以赴,集合政、商、民三方力量,籌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說好香港的文化故事。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致辭時表示,閱讀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渠道,而知識是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的泉源動力。為進一步推動全城閱讀,政府聯同多個持份者於「香港悅讀周」透過在公共圖書館、康文場地、學校和商場等舉辦多元化的閱讀活動,讓廣大市民沉浸在閱讀的喜悅當中。首屆「香港悅讀周」以「閱讀/探索無限空間」為活動主題,推出一系列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與的線上和線下活動。香港出版總會由今日至四月二十三日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2024香港閱讀+」嘉年華,以「閱讀的n種理由」為題舉辦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推動全城閱讀。香港公共圖書館將在場內的電子閱讀體驗區向市民介紹公共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服務,並舉辦親子工作坊,透過閱讀、遊戲和做手工,培養參加者的多元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技能。深圳市委宣傳部亦應邀在場內的「共讀雙城:深圳專區」展出精選的深圳親子讀物,推動深港共讀。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更率領多名市委宣傳部及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官員、深圳出版界代表等出席今日的開幕禮,以示對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的支持。由今日至五月十九日,市民可在指定公共圖書館收集四款不同設計的印章印在卡片上,組合成一幅精美圖畫。公共圖書館亦設計了多款Instagram濾鏡供市民自拍成精美照片留念。公共圖書館與香港電台攜手製作電台節目《一分鐘閱讀》,邀請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作家、運動員和名人分享閱讀心得及推介書籍。節目影片亦會陸續上載至「香港悅讀周」專題網頁。為配合本月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的成立,香港公共圖書館在「香港悅讀周」的閱讀焦點將為有關中國歷史、人物故事和傳統美德的書籍,以宣揚中華文化。公共圖書館亦會配合今年「香港流行文化節」主題「也文也武」,舉辦「俠義無雙:我喜愛的武俠小說人物」學界徵文活動。同時,為響應「也文也武」主題,香港出版總會安排在「2024香港閱讀+」的閱讀活動巡禮中,舉辦兩場以「經典人物—黃霑」及「談金庸武俠以外的文化寫作」為題的講座,分別於四月二十七日在PMQ元創方及五月五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在四月二十三日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香港公共圖書館將聯同持份者舉辦多項活動。除香港中央圖書館的主會場外,康文署會在部分轄下場地和圖書館設置「共讀點」,舉行「共讀半小時」活動。教育局會邀請學校參與「中小學聯校共讀半小時」活動,提升校園閱讀氛圍。香港出版總會則會在「2024香港閱讀+」嘉年華場內舉行共讀半小時。香港中央圖書館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在展覽館舉辦「4‧23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頒奬典禮暨同樂日,展出粵港澳三地學生以題目「閱讀愛‧愛閱讀」創作的優勝作品,並安排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劇場、中國雜技表演和攤位活動等。各區指定圖書館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加入中華文化特色的布置,並舉辦專題書籍展覽、攤位遊戲和中華文化工作坊,提升市民閱讀的興趣。「香港悅讀周」尚有更多豐富活動,請瀏覽專題網頁獲得最新資訊及詳情。去年康文署主辦第一屆香港流行文化節,大受歡迎。今年第二屆以「也文也武」為主題,帶領大家穿梭古今、縱橫文武,展示香港流行文化如何傳承、流轉、融和、突破。節目包括專題展覽、電影放映、舞台節目和外展活動,內容涵蓋文學、各式藝術以至武術,全方位呈現香港活潑多元的流行文化如何能文能武。

天文台台長當選世界氣象組織技術委員會聯合副主席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天文台台長陳栢緯博士昨日(日內瓦時間四月十八日)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觀測、基礎設施與信息系統委員會(基礎設施委員會)第三次屆會上,高票當選為基礎設施委員會其中一位聯合副主席。他是首位在基礎設施委員會擔任領導職位的亞洲人。基礎設施委員會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兩個技術委員會之一,協助開發及實施全球協調的地球系統觀測、資料和預測系統。基礎設施委員會亦會就氣象和水文業務的方法、程序、技術與作業模式的國際標準,向執行理事會以及世界氣象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世界氣象大會提出建議,以納入技術規則、指南和手冊。陳栢緯博士表示:「我深感榮幸出任基礎設施委員會的聯合副主席,為國際氣象界作出貢獻。我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我在基礎設施委員會工作的支持。我亦希望感謝委員會成員給我機會擔任這重要職位,以及他們的信任和合作。展望將來,我會竭盡所能,與技術委員會各專家携手努力,透過科學和創新實現保護生命和財產的共同目標。」世界氣象組織為聯合國轄下專責天氣、氣候、水及相關環境事務的專門機構。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有187個成員國和六個成員地區,包括中國香港。香港天文台多年來積極參與世界氣象組織的工作,並獲世界氣象組織各成員及秘書處高度認可。香港天文台人員一直在世界氣象組織轄下多個技術委員會、常設委員會、研究組和專家組擔任不同職務。陳栢緯博士現時是中國香港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常任代表,他亦曾擔任世界氣象組織基礎設施委員會測量、儀器和溯源性常設委員會的聯合副主席,負責促進氣象及相關觀測的標準化。

康文署六月至九月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 以光影韻律展現華夏文化之盛

【香港聯合時報】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國民身分認同,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中華文化節2024」節目巡禮今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致辭時表示,香港有中西文化薈萃的優勢和廣闊的國際網絡,「中華文化節」將是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成立後首個重要品牌項目,以推動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藝術文化愛好者及旅客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多樣特色為目標,並帶動旅遊和相關行業的生意,達到品牌效應。首屆「中華文化節」節目內容豐富,包括「中國戲曲節」節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全方位欣賞和領略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文化節」特設「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和學校巡演,開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新天地。「中華文化節」開幕節目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舞劇《五星出東方》。此舞劇的靈感源於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漢代織錦護臂。北京歌劇舞劇院透過精彩的舞蹈、音樂、服飾和舞台設計,重塑漢代美學和西域人文風情,讓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深厚中華文化底蘊在舞台上展現出來,表達中華民族延綿千年、互融共生的團結精神。康文署的品牌項目「中國戲曲節」今年起將成為「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八台文武雙全的舞台演出涵蓋粵劇、北路梆子、潮劇、柳子戲、越劇、崑劇、婺劇和京劇,讓來自大江南北的優秀劇團和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雲集香江,展示中國戲曲的獨特魅力。戲曲節頭炮節目為新編粵劇《大鼻子情聖》,該劇以法國同名劇作為藍本重新編成,突顯粵劇中西兼容的特性。此外,忻州文化研究院、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福建芳華越劇院、北方崑曲劇院和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亦將精英盡出,上演各自的首本名劇和折子戲,彰顯國家戲曲文化軟實力。「中國戲曲節」亦會舉辦多場免費藝人談、大師班和講座,讓劇迷深入了解中國戲曲的底蘊。「中華文化節」每年會設定一個焦點城市,首屆聚焦上海,以三個別具特色的項目展示海派文化魅力。其中上海京劇院將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陳少雲聯同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和一眾優秀青年演員上演經典劇目《烏龍院》和連台本戲《七俠五義》上、下本;上海民族樂團在著名指揮湯沐海的帶領下,將在香港獻奏兩場精心編創的海派民樂《海上生民樂》。「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則透過展示上海博物館與香港藝術館館藏陶瓷、竹刻、繪畫、青銅器等不同品類的珍品,與觀眾展開一段跨越千年的尋香之旅。此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今年的文化節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合作籌辦多項舞台演出節目,包括《中華頌》音樂會、《舞韻華章》、《鼓博群雄‧地動山搖》絳州大鼓與其承傳者鼓樂演奏會和《中華魔法奇藝之旅》,發揮本地文化界的團結力量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蓬勃創意。康文署亦會於「中華文化節」期間邀請藝團獻演部分入圍國家藝術基金的本地優秀項目。首屆「中華文化節」共有三個本地優秀作品上演,包括香港城市中樂團的《香港當代民族管弦樂經典音樂作品薈萃》音樂會、竹韻小集的《香江雅韻‧絃歌不絕》音樂會和香港靈宵劇團的新編粵劇《馬湘蘭》。此外,文化節期間亦推介來自不同省市以至本地的高水平舞台精品節目,包括明月耀香江—寧波市演藝集團的舞劇《花木蘭》、同為國際綜藝合家歡2024開幕節目的中國雜技團《青春ing》、香港中樂團的《茶馬古道行》和香港舞蹈團的《鬍鬚爺爺之詩遊記2.0》。除了舞台演出,一眾戲迷亦可在「中華文化節」期間重溫多部精選本地電影和珍貴的中國戲曲電影,包括放映16部銀都機構及其前身(長城、鳳凰、新聯)電影作品的《影以載道——銀都作品回顧》;重溫粵劇經典的「再看《紫釵》、《蝶影》、唐滌生」;亦有多齣粵語戲曲電影和中國戲曲電影放映,展示各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講座系列有《絲竹吹打:樂韻尋根本地遊》和《大師傳藝‧尋古知新》,內容涵蓋中國樂韻、中國美學、傳統文化、美術、書法、粵劇、戲劇、視覺藝術、文化產業等。上述各項節目的舉行日期和地點請參閱附件,門票明日(四月十九日)起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國際綜藝合家歡2024《青春ing》、「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影以載道——銀都作品回顧》和「再看《紫釵》、《蝶影》、唐滌生」節目除外),電話購票請致電3166 1288。由明日起至五月三日期間購買指定的「中華文化節」舞台演出節目可享閃購優惠。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致電2268 7321/2268 7323/2268 7325,或瀏覽www.ccf.gov.hk。 為加強推動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除上述演藝節目外,今年「中華文化節」同時推出多項免費展覽和活動,與眾同樂,包括《香港水墨新時代》展覽、《藝述紅樓》書畫作品展及紅學講壇和《龍承九子》中華文化藝術設計展覽、講座、IP文創新產品開發計劃。康文署亦將於六月九日在沙田大會堂廣場及大堂舉行《多彩華藝》嘉年華,為大家帶來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舞台演出,另有「喜」動圖書館、文化攤位、大堂中樂表演等一系列活動,讓公眾在戶外戶內都感受到中華文化藝術的繽紛多彩;九月舉行的甲辰年中秋綵燈會除展示不同主題的璀璨綵燈和光影裝置,亦會安排內地藝團來港演出,向大眾展示豐富多樣的中國民族風采和傳統文化。以上節目的詳情,將容後公布。「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及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特區政府歡迎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公司舉辦港深創科園合作夥伴啟動禮

【香港聯合時報】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港深創科園公司)今日舉辦港深創科園合作夥伴啟動禮,與約60家來自九個經濟體的合作夥伴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 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以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見證下,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與約60家企業代表在啟動儀式上簽署備忘錄,正式成為港深創科園的合作夥伴,標誌着園區即將踏入營運階段的重要里程碑。 李家超表示:「港深創科園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合作區)的香港園區,憑藉其地理優勢,將成為與內地創科合作的重要平台。港深創科園將進入營運階段,有助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我們會繼續與深圳緊密合作,爭取落實各項創新的跨境便利措施,惠及港深創科園的合作夥伴以至整個創科界。」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享有法治和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世界級的基建設施、穩健的金融體系,以及知名大專院校備受肯定的科研能力。我們會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孫東教授表示:「今天與港深創科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創科公司中,約四分之一來自海外,有24間企業更是首次在港落戶或擴展業務。合作夥伴企業的多元化背景彰顯了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至香港的創科產業發展投下了信心的一票。」 「要實現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目標,政、產、學、研、投的合作至關重要。今天的儀式標誌着我們為實現共同願景而作出的努力。」 合作區是「十四五」規劃下其中一個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包括87公頃的香港園區(即港深創科園)及300公頃的深圳園區。港深創科園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行政長官在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提出研究加快發展港深創科園,並優化其功能。第一期規劃已完成,總樓面面積可達100萬平方米,會劃分成不同產業主題的片區,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產學研等,以建立多元的創科生態圈。第一批次的首三座大樓可於二○二四年年底起陸續落成。特區政府會繼續支持推動港深創科園的建設,支持港深創科園公司努力推進相關的招租和招商工作,與深圳協同推動合作區在「一國兩制」下「一區兩園」的優勢。

行政長官與新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在禮賓府與新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會面。   李家超歡迎崔建春特派員來港履新,並感謝外交部和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公署)對特區政府的長期支持,以及為在外港人求助方面提供支援和照顧。李家超說,特區政府和特派員公署的工作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和合作,特區政府在組織香港特區代表團到外地推廣香港和拓展商機、爭取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以至安排特區青年公務人員以中國人員身分到聯合國系統任職等事宜上,均得到特派員公署的大力協助和推動。   李家超感謝外交部和特派員公署在香港特區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本地立法的過程給予的支持,對外國政府和政客針對香港的抹黑和攻擊作出及時、有力的反駁。他說,隨着《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三月二十三日生效,香港特區終於完成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特區政府將全力聚焦拼經濟、謀發展,積極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把握好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做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向世界展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聯同工商、專業界的領袖和代表組織外訪團,積極開拓東盟、中東和其他潛力大的市場商機,推動香港與外地的商貿、旅遊及人文交流。   他相信特派員公署在崔建春特派員領導下,會繼續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和提升國際化優勢,對外開拓更多發展空間,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一國兩制」的故事。

保安局及轄下紀律部隊全力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香港聯合時報】 今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及轄下八支紀律部隊和輔助部隊配合今年「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的主題舉辦多項活動,讓市民認識各部隊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提升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上午,保安局及轄下紀律部隊在香港警察學院聯合舉行升旗儀式,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禮。警察樂隊表演多首樂曲,為儀式揭開序幕。在紀律部隊儀仗隊步操進場後,警察護旗方隊進場進行升旗儀式,現場奏唱國歌。整個升旗儀式在港台電視32、保安局及轄下各支紀律部隊和輔助部隊的社交媒體平台等直播。 陳國基主禮時表示,國家安全是社會繁榮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香港國安法》的出台實施,效果立竿見影,止暴制亂,讓香港社會迅速回復穩定;憑着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連同立法會及社會各界的努力,香港特區切實履行憲制責任,今年成功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陳國基又指,國家安全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一脈相承,特區政府會與由他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新設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通力合作,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通過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傳媒宣傳四大範疇,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增強廣大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 升旗儀式後,陳國基為「維護國家安全盃」主持頒獎典禮,嘉許保安局及轄下各支紀律部隊和輔助部隊在所屬單位舉辦「維護國家安全盃」運動競技比賽,讓參加者透過運動競技,包括羽毛球、拔河、籃球、三項鐵人、地板冰壺等活動,展現活力、團結,同時增強推動國家安全的意識。 除了升旗儀式外,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亦出席多項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暨主題講座;他亦在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國家安全教育宣講會」和民建聯「認識法例 守護家園」——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線上講座發表專題演講,並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主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4」活動主禮,支持社區推廣國家安全教育的工作。 此外,保安局與律政司、教育局和善德基金會首次合辦的「全港學界國家安全常識挑戰賽」獲得老師和同學熱烈響應,共有超過102 000名來自585所中、小學的學生參與,總決賽及頒獎典禮精華片段今晚九時三十分於HOY資訊台的半小時節目中播出。 為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轄下各支紀律部隊和輔助部隊均於剛過去的周末舉行開放日,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精彩多元活動包括中式步操演示、戰術和救援演練、槍械和器材展示、攤位遊戲等。鄧炳強亦逐一到訪各部隊的開放日,勉勵部隊人員繼續努力,堅定不移維護國家安全。

本港多部門全力支持和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

【香港聯合時報 綜合報道】 消防處全力支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為響應和支持「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消防處四月十四日在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舉行開放日,讓市民加深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並了解消防處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及安全的工作。活動吸引超過11 000名市民參與。 開放日設置了多個介紹國家安全的展板及攤位遊戲,以互動方式讓市民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開放日亦舉行了升旗儀式,並由消防處儀仗隊表演中式步操。此外,學院內多個模擬訓練設施、百勝角模擬鐵路站、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和國家安全教育暨資源中心亦開放予市民參觀,市民亦可透過參觀活動,獲取消防入職資訊並體驗入職體能測試。 其間,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到訪學院,並在消防處處長楊恩健陪同下,與市民一起參觀展覽及觀賞表演。 民眾安全服務隊舉行開放日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為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民眾安全服務隊(民安隊)四月十四日在民安隊總部舉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民眾安全服務隊開放日」,以提高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並展示民安隊的工作成果。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為開放日主持啓動儀式,並為民安隊的「國家安全教育展覽廳」揭幕。他致辭時表示,國家安全是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大家的共同義務。他感謝民安隊在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方面一直不遺餘力,包括着力培訓少年團員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公民教育及紀律訓練,培育他們成為未來領袖和負責任的公民,並安排少年團員到訪內地不同城市,與當地青年交流,親身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成就。 是次開放日節目內容十分豐富,吸引超過三千名市民參與,現場氣氛熱鬧。 入場人士除了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外,亦可欣賞民安隊隊員的山嶺搜救示範,以及步操、軍樂和花式單車表演。民安隊更特別舉辦兩場講座,向市民講解國家安全對香港的繁榮穩定是何其重要,講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的顧敏康教授和民安隊高級助理處長(發展)黃江天博士。 民安隊今後定當繼續在「救急扶危、服務社會」的同時,致力維護「一國兩制」和國家安全,為香港市民締造美好家園。 香港海關全力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作為維護國家安全重要一員,香港海關全力響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籌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並於四月十四日在香港海關學院舉行開放日,透過一系列互動活動向社會大眾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並讓市民從多角度了解香港海關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開放日節目豐富,特設國家安全教育展覽,加強市民大眾對國家安全和海關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認識。海關人員向入場參與活動人士贈送寓意維護國家安全的「國安家安平安包」和「國安奶茶」,以宣揚維護國家安全的精神。場內亦設有攤位遊戲,以互動方式介紹海關肩負的「把關」重任。入場人士不單可以欣賞海關樂隊、儀仗隊、龍獅隊、搜查犬隊以及不同地區學校和青年組織的精彩表演,還可以觀看國家安全盃三人籃球比賽。其他節目包括X光車輛檢查系統展示、專業發展訓練大樓導賞、「洞穴式自動虛擬實境」體驗和槍械展覽等。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亦有分別到場參觀。 此外,海關儀仗隊四月十五日亦參與由保安局及轄下紀律部隊和輔助部隊於香港警察學院聯合舉行的升旗儀式。海關關長何珮珊、海關副關長(管理及策略發展)陳子達和海關副關長(管制及執法)胡偉軍亦會出席儀式。 懲教署舉行開放日推廣國家安全 為響應四月十五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懲教署四月十三日在香港懲教學院舉行開放日,提高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以及讓市民了解懲教署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開放日節目豐富,場內設有以國家安全、《憲法》、《基本法》為主題的攤位遊戲及相關展覽,以互動方式讓市民了解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及懲教署致力防範和抵禦國家安全風險的工作。市民亦可欣賞多項精彩節目,包括儀仗隊中式步操表演、步操樂隊表演、警衛犬隊表演及區域應變隊演練示範。 此外,香港懲教博物館、社區教育體驗館、「更生速遞」教育宣傳車及學院「智慧訓練」設施亦開放予市民參觀,以加深他們對懲教工作的認識及了解懲教署在推動社區教育的努力。社區教育體驗館以「家‧國‧懲」為主題,館內設有互動遊戲及多媒體項目,向社會大眾,尤其是年青人,推廣國家安全、國民教育、奉公守法、遠離毒品及支持更生等信息。「更生速遞」教育宣傳車每月到訪各區小學,透過車上的多個互動電子遊戲進行教育推廣,加強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及確立正確價值觀,教導他們成為一個愛護家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亦有分別到場參觀。他們在懲教署署長黃國興陪同下,欣賞表演及參觀不同主題的攤位遊戲及展覽。 懲教署作為刑事司法體系的最後一環,會一如既往竭力維持監獄穩定,以維護國家根本利益。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香港警隊180周年警察學院開放日」舉行 為響應四月十五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及慶祝警隊成立180周年,警務處四月十三日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香港警隊180周年警察學院開放日」,以提高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加強培養國民身份認同,並促進警民之間的溝通,與民同樂。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在啟動禮上致歡迎辭時提及總體國家安全觀,表示警隊將繼續肩負重任,堅守維護國家安全的防線。他又深信警隊在成立180周年的重要時刻,會繼續團結一致,履行使命,追求卓越,守護我城,跨越180。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提到,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十周年,而今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更是香港特區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後的第一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對香港有特別重大的意義。他指警隊是守護香港、維護國安的重要力量,警隊自1844年成立以來,一直全力維護法紀和守護市民。他代表特區政府和全港市民感謝警隊為香港的繁榮安定作出貢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致辭時表示,完成《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是香港特區履行憲制責任的重大成果,標誌着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有了「銅牆鐵壁」,達致眾志成城,從此可以推動由治及興。他又提到香港警察忠誠勇毅、心繫社會,是極具專業素養的警察隊伍。他期望警隊牢記使命,堅定維護國家安全,護航「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建設法治香港貢獻力量。  出席啟動禮的主禮嘉賓還包括行政長官夫人李林麗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董經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方建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鄭國躍少將、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簡啟恩及警務處副處長(管理)陳俊燊。  開放日以警察大匯演揭開序幕,精彩內容包括音樂表演、駕駛表演、警犬服從表演以及由飛虎隊、反恐特勤隊和無人機隊參與的反恐演練。此外,為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大會舉行時間囊封存儀式,警隊管理層及各職方協會代表將具有紀念價值、別具意義的物品,包括警隊防騙吉祥物「提子」、國家安全處徽章木盾、警隊在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的金獎證書,以及各警察協會的照片,放入時間囊內封存,讓大家一同見證警隊專業精神的傳承,並計劃在二十年後開啟。  開放日設有「國安守城」、「跨越180」、「警伴同趣」及「專業新警界」四個主題區,內容包括升級版「國安號」展覽、回顧警隊180周年歷史的虛擬實境影片,以及特別部門的精銳裝備和現役警察車輛展示。警隊各單位、兼任職務隊、體育和藝術屬會亦透過互動遊戲,讓市民進一步認識警隊,體驗其專業精神。此外,警隊17隻主要吉祥物亦首次同場與市民見面「打卡」,與眾同樂。 政府飛行服務隊開放日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為全力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政府飛行服務隊(飛行服務隊)四月十三日在啟德分部舉辦開放日,提升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同時加深他們對飛行服務隊的認識,並了解其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和成果。 開放日透過不同的精彩活動,包括互動展板、國家安全主題遊戲攤位以及透過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體驗活動,讓市民對飛行服務隊運作有更深入了解。開放日亦是香港航空青年團(航青團)成為飛行服務隊資助的青少年制服團隊後首次正式出席的活動,航青團隊員在開放日表演中式步操和風笛吹奏。搜救飛行表演是開放日的壓軸環節,直升機即場模擬海上救援操作,展示部門在緊急救援任務中所扮演的角色。 開放日吸引超過1 600人參加,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和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亦到場參觀,並肯定飛行服務隊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努力和貢獻。 飛行服務隊總監胡偉雄機長說:「我們對於市民熱烈參與開放日活動感到高興,並期望透過舉辦開放日與市民接觸,加深公眾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及對飛行服務隊的了解。是次活動展現了飛行服務隊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努力。飛行服務隊將繼續致力提供全方位空中支援服務,並就維護國家安全及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入境事務學院開放日 為響應「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入境事務學院(學院)四月十三日舉行開放日,吸引超過4 000名市民參與。入境事務處(入境處)透過開放日活動,包括講解和演示入境處的日常工作、展覽導賞、互動體驗及攤位遊戲等,提高市民的國家安全和守法意識,同時亦展現其信念及使命,竭力防範國家安全風險,堅守國家南大門。  學院設置了不同的展覽及攤位遊戲,與市民互動,向他們介紹偵測懷疑假證件的技術、反恐工作、戰術裝備等;又讓市民體驗不同訓練設施,例如模擬出入境大堂及機艙等,使他們了解入境處多方面的工作與成效。一系列活動都展示入境處在維護國家安全,保障香港穩定繁榮方面不遺餘力,有效地推動市民一同負起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共同義務。  入境處青少年領袖團(領袖團)亦設置攤位向市民推廣文化安全,領袖團隊員明白維護文化安全必須強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他們即場示範中國茶藝和推廣香港本土特色小食,又表演粵劇基本功,並制作短片介紹中國舞蹈,希望從不同層面向市民推廣多元的中國文化,和展示維護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出席了開放日,在入境處首長級人員陪同下,與市民一起參觀展覽和觀賞表演。表演中,入境處樂隊先演奏了多首澎湃昂揚的樂曲,並進行精彩的花式表演。適逢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周年,入境處儀仗隊成員隨後手持印有「總體國家安全觀」五大要素的旗幟展示中式步操,並在步操時排列成一個五角形,象徵「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五個重點統籌任務。此外,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的緊急應變隊則示範如何利用不同槍械及防暴裝備,專業迅速地處理緊急情況,展示入境處應對破壞社會安全事件的決心。  同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有到場參觀展覽攤位,與市民交流互動,並為入境事務隊成員打氣。 (香港聯合時報)

數字經濟峰會成就可持續未來

【香港聯合時報】 以「智創無限 成就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2024數字經濟峰會,今日(四月十二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揭幕。為期兩天的峰會雲集過百位來自海內外和香港的知名創科界翹楚、業界先驅和商界領袖,從可持續性、連通性和韌性等多元⻆度,探索尖端科技和創新應用如何重塑城市面貌和現代數字經濟,預計吸引多達40個國家/地區超過4 000人次參與。   承接上屆佳績,今屆數字經濟峰會共設八場專題論壇,剖析一系列熱門創科議題,包括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商業創新、智能工業化與供應鏈、智慧出行、新能源、智慧金融、第三代互聯網、智慧生活及共融等領域的未來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為峰會致開幕辭,其他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崧、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以及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秀軍。   在上午舉行的透視遠景論壇上,來自各地的科技領袖和行業專家就創新科技如何助力城市快速轉型、構建數碼優先和數據驅動型經濟,以及打造以人為本的創新生態系統交流前瞻性的真知灼見。其中,合肥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黨組書記羅雲峰剖析合肥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華為公司網絡安全與用戶隱私保護官楊曉寧聚焦如何構建協作及可信賴的數字世界;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發展部總裁董本洪分享了如何利用雲端科技和人工智能構建更美好未來;思科亞太區、日本及大中華區首席營運官Fernando Gil de Bernabe則解構創新引領安全互聯的未來。其他出席透視遠景論壇的主題演講嘉賓還包括AirAsia MOVE行政總裁Nadia Omer、京東物流集團副總裁者文明、智慧城市理事會東盟執行董事Tay Kok-chin、阿布扎比馬斯達爾城總規劃主管Lukas Sokol、Visa亞太區副總裁及創新主管Kunal Chatterjee等。   下午的峰會設有三場分組論壇,分別是由香港多個主要商會合辦的智慧經濟與商業創新論壇、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合辦的智能工業化與供應鏈論壇,以及由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與智慧城市聯盟合辦的能源、環境與出行論壇。三場論壇分別探討企業可如何為迎接下一波的科技創新做好準備、如何提高製造業的效率和優化供應鏈營運,以及如何利用創新科技為智慧出行釋放更大潛力。   峰會翌日(四月十三日)舉行的智慧金融論壇將會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致開幕辭。頂尖行業專家將圍繞數碼支付、人工智能、綠色金融及央行數位貨幣的最新顛覆性發展進行討論,並分享對政策、監管框架、綠色投資機會等領域的真知灼見。   翌日下午同樣會同步舉行三場論壇。其中,人工智能與Web3論壇,和生活與共融論壇將分別剖析有關人工智能、區塊鏈和Web3.0的協作所帶來的科技發展,以及智慧生活和共融科技如何強化社區發展;而精英創新者論壇將探索數據應用的多元潛力,並將舉行「數據要素 x 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4」開幕典禮。   今年峰會更首次開放予大專生及中學生,讓他們參與第二日下午的活動,從而令年輕人可透過這項亞洲創科旗艦盛事,深入了解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的最新發展及機遇。   數字經濟峰會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及工業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和香港數碼港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為支持機構。   創科及工業局於四月舉辦國際創科營商周,多項創科盛會在香港舉行,當中包括旗艦活動數字經濟峰會和香港國際創科展,以及首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香港國際創科展會於四月十三至十六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示各項新世代智慧解決方案及顛覆性創新科技,當中,資科辦更會設立大型「智慧香港展館」,展出過百項包括由不同政府部門開發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方案。

行政長官與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四月十二日)與到訪香港的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會面。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和新加坡駐香港總領事王首毅亦有出席。   李家超表示很高興繼去年七月訪問新加坡時會面後,再次與王瑞杰在香港會面。他說香港和新加坡關係密切,新加坡一直是香港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兩地的雙邊貨物貿易額達3,947億港元。香港會繼續全力加強與新加坡的多元合作,特別是在綠色和數字經濟,以及其他新興產業領域。   李家超亦感謝新加坡一直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為區域合作作出更大貢獻,為香港增添發展動能。 李家超指出,中國和新加坡的雙邊關係在去年提升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將發揮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助力國家與新加坡推動互利共贏的經濟增長。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舉行全國兩會對香港的啓示座談會

【香港聯合時報】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全國兩會)在今年三月圓滿舉行。特首政策組今日(四月十日)舉辦特首政策組專家組全國兩會對香港的啓示座談會,與各專家組成員就今年全國兩會的重要內容及其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啓示作深入交流和互動研討。 座談會由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博士主持,並邀請到四位身兼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的專家組成員主講,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黃玉山教授、全國人大代表陳曉峰和楊德斌,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吳宏偉教授。 黃元山博士在座談會上指出,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其政府工作報告的涉港內容以及其他不同事務的發展建議皆有重大亮點,社會各界正在積極學習、宣傳和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他希望通過舉行是次座談會,細心聆聽專家組成員的意見和建議,以探索香港的機遇和探討具體的政策措施。四位主講嘉賓分享了全國兩會的重要內容及他們的心得體會。是次座談會以線上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共有超過30位專家組成員出席。與會者在問答環節期間積極向四位主講嘉賓提問,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氣氛熱烈。 黃元山博士說:「我非常感謝黃玉山教授、吳宏偉教授、陳曉峰和楊德斌與專家組同仁分享他們對兩會內容的領會和真知灼見。今次全國兩會訂下的許多發展方向都對香港有着重要意義和啓示,包括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定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貿易規則等等。專家組成員都同意香港須思考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利用好在金融、創新科技、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實力,擔當『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並把握好其中的發展機遇。」 作為一個內部研究機構,特首政策組會梳理分析是次座談會上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繼續做好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為行政長官提供多方面的觀點和研究基礎。 特首政策組於二○二三年五月公布成立特首政策組專家組,匯聚商業和金融界別、專業人士、智庫及學術界等不同背景的人士,就各項專題向特首政策組提供專業意見和嶄新構思。專家組成員名單可參閱特首政策組的網站。

新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

【香港聯合時報】 林美秀明日(四月十一日)接替朱敏健出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林美秀今日(四月十日)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監誓下作出誓言,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 政府發言人表示:「新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體現『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和責任。」

行政長官歡迎崔建春獲任命為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四月十日)對中央政府任命崔建春為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表示歡迎。 李家超表示,在外交部和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公署)的支持下,香港特區一直依照《基本法》發展對外事務,擴大香港對外交往與合作,提升香港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特派員公署也為在海外遇事港人提供領事保護和適切協助。近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派員公署的協助下,香港特區多名青年公務人員以中國人員身分到聯合國系統任職,在國際舞台發揮所長,貢獻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李家超說,崔建春是資深外交官,駐外經驗豐富,深信在他的領導下,特派員公署會繼續與特區政府緊密合作,推展各項工作。特區政府會繼續配合外交部的整體策略,就香港最新發展情況向海外作出正確解說,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一國兩制」的故事。

特區政府舉辦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座談會

【香港聯合時報】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全國兩會)在今年三月成功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今日(四月九日)在政府總部舉辦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座談會,讓與會者更深入了解全國兩會的重要內容及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意義。座談會由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應邀出席,並作分享發言。約200多人出席座談會,包括司局長等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常任秘書長及部門首長等。鄭雁雄主任在座談會上指出,香港特區需要從七個方面重點把握全國兩會精神,包括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過去一年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定信心、把握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把握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把握全國兩會對做好今年工作的各項部署、把握全國兩會對香港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重要部署。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到金融工作、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與香港關係密切的重大部署,尤其是高質量發展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要發展路徑,值得香港高度重視。李家超代表特區政府感謝鄭雁雄主任的發言,讓與會者對全國兩會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和體會。他衷心感謝中央對特區政府的工作充分肯定和堅定支持。李家超指出,中央堅定不移支持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香港發展帶來重大歷史機遇。他鼓勵特區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團結一致,在工作中好好實踐,發揮好「一國兩制」重大優勢,更好把握國家高質量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政務司副司長主持垃圾收費「先行先試」問卷調查簡介會

【香港聯合時報】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與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舉行垃圾收費「先行先試」問卷調查簡介會,向參與有關問卷調查的區議員講解工作的背景、目的和細節。卓永興表示,垃圾收費直接影響到700萬市民的生活日常,所以政府必須謹慎行事,測試清楚在垃圾收費下,在不同場景涉及不同參與者的流程和實際操作,以及要了解各持份者、參與者面對甚麼問題或難處。「先行先試」問卷調查會於「先行先試」開始後第三個星期以不記名方式在計劃的14個試點進行,收集不同持份者(包括住戶、清潔工人、物業管理和商業營運者等)的意見和試行經驗,好讓政府深入掌握推行垃圾收費的落地情況及不同相關群組的準備就緒程度,以作出務實部署和處理。他說:「邀請當區區議員參與問卷調查的工作,是希望他們能較政府人員更有效、更獨立客觀地收集到民間的意見,如實向政府反映。這個工作亦正正是貫徹落實重塑後區議會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宗旨,是重要且光榮的任務。」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跨部門小組負責監察和審視「先行先試」涉及的所有情況。會議早前決定,由民青局/民政事務總署和環境及生態局/環境保護署共同進行意見調查。民青局會安排相關區議員到試點處所以面對面方式訪問部分受訪者。「先行先試」計劃已於四月一日起在14個地方展開,涵蓋公私營住宅樓宇、食肆、院舍、商場和政府大樓。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跨部門小組會總結「先行先試」計劃的結果,以使團隊能在今年五至六月向立法會作出交代。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展開紐約訪問行程

【香港聯合時報】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紐約時間四月八日)在美國紐約展開訪問行程。除了與金融和商業機構的領袖會面外,許正宇亦出席由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主辦、紐約香港協會協辦,為香港各界人士而設的酒會。他在酒會上致辭,並了解當地商界人士和學生的生活情況。 許正宇昨日首先與標準普爾全球評級環球巿場首席經濟學家Paul Gruenwald會面,闡述維持香港金融體系健全和財政狀況穩健的措施。他其後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兼行政總裁 John Williams見面,雙方討論環球經濟及利率走勢。 許正宇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圓桌午餐會時,與委員會會長歐倫斯及主要來自金融界的與會者就中國和香港的經濟發展對談。他亦談及香港如何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下午,許正宇到訪紐約證券交易所,與該交易所副總裁及全球諮詢主管Chris Taylor和營運董事兼學院院長Will Goodwin會面。許正宇與他們分享香港在外圍環境挑戰下,為增強股票市場流動性和競爭力所實施的措施。 許正宇亦與紐約市經濟發展局負責夥伴關係的高級副總裁Justin Kreamer會面,就加強兩地經濟合作和發展交換意見。 許正宇晚上在紐約出席為香港各界人士而設的酒會。他致辭時指出,香港仍然是吸引全球商業、投資和人才的理想地。 以金融服務業為例,許正宇表示:「香港是亞洲領先的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截至二○二二年年底,香港管理的資產總規模接近四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非香港投資者。香港擁有超過 12 500名超高淨值人士,數目超越全球其他城市。根據最近一項研究估算,香港有超過 2 7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 他續指:「全球經濟重心將繼續東移,香港將從中獲益。我們不僅是『超級聯繫人』,也是『超級增值人』,推動中西方交流合作,共同把握機遇。」 許正宇四月九日(紐約時間)將繼續訪問紐約。他將與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及彭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彭博會面和參加有關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圓桌討論。他也會在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及亞洲協會合辦的午餐會上致辭,以及與金融機構領袖會面。 

世界各國領導人齊聚盧旺達,紀念針對圖西族的種族滅絕 30 週年

【香港聯合時報】 過去和現在的世界領導人齊聚盧旺達基加利,緬懷 1994 年針對圖西族的種族滅絕的受害者。十多位現任和前任國家元首出席了會議。他們與保羅•卡加梅總統一起向基加利種族滅絕紀念碑敬獻了花圈並點燃了紀念火焰,隨後參加了在 BK 競技場舉行的國家儀式,這標誌著 Kwibuka30 正式開始。Kwibuka 在盧旺達語(盧旺達國語)中的意思是「記住」。 1994 年 4 月7日,一場針對盧旺達圖西少數民族的種族滅絕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之下爆發,在短短 100 天內造成 100 多萬人死亡。在安全理事會決定撤出大部分維和人員之後,一支人數極少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著種族滅絕事件的發生。 最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四座盧旺達種族滅絕紀念碑將在紀念週期間每晚亮燈。作為盧旺達-教科文組織聯合倡議的一部分,世界各地城市的標誌性紀念碑將用盧旺達國旗的顏色點亮,以示國際團結。 今年的歷史性週年日為盧旺達人和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緬懷受害者,安慰倖存者,反思盧旺達在國家穩定和進步的核心--民族團結基礎上所走過的恢復、和解和復原之路。 卡加梅總統在談到盧旺達的歷史時說:「我們在盧旺達已經扭轉了局面,但在我們這個地區,為對圖西族的種族滅絕辯護的同一種意識形態依然存在。與 1994 年一樣,我們看到整個世界對此漠不關心。那些昂貴的教訓好像總是被遺忘,我們盲目地盯著類似的悲劇一次又一次發生。」 紀念周結束時將在Rebero種族滅絕紀念碑前舉行儀式,緬懷那些因反對政府消滅圖西族人口的計劃而被殺害的勇敢的盧旺達官員和政治家。

香港海關檢獲約二百二十萬元懷疑毒品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海關昨日(四月六日)在元朗檢獲約九點五公斤懷疑大麻花及約三十克懷疑霹靂可卡因,估計市值共約二百二十萬元,並拘捕一名懷疑涉案男子。 海關人員昨日晚上在元朗一帶進行緝毒行動,截查一名四十七歲男子時,在其手持的兩個膠袋內檢獲約二點八公斤懷疑大麻花,遂把他拘捕。其後,海關人員押解該名男子到他於附近租住的單位進行搜查,在單位內再檢獲約六點七公斤懷疑大麻花、三十克懷疑霹靂可卡因及一批毒品包裝工具。 跟進調查後,海關人員再於上述男子在元朗的另一個租住單位內檢獲約二十克懷疑大麻花。 該名被捕人士已被控以三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明日(四月八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五百萬元及終身監禁。

警務處第三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

【香港聯合時報】 警務處今日(四月六日)舉行第三屆禁毒領袖學院啟動禮,展開新一屆青年禁毒領袖培訓計劃。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說,學院自二○二一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培育200名青年禁毒領袖,並向超過五萬名學生及市民傳遞「毒品?咪制!」的信息。同期,涉及毒品罪行被捕的21歲以下青少年人數持續下降,由二○二一年的624人,跌至二○二三年的297人,累計跌幅達百分之52.4,當中涉及嚴重毒品罪行的青少年減至178人,包括48名學生,涉及學生個案的累積跌幅比非學生更大。 蕭澤頤又提到今屆學員報名人數再創新高,並感謝學院的贊助機構、執行委員會成員、專業顧問、導師及20間參與中學校長的支持,讓學院得以持續發展,達致薪火相傳。   蕭澤頤表示,香港理工大學為第二屆學院的效能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計劃卓有成效,不但提高學員的禁毒意識,更提升其溝通能力、領導才能和自信心。第三屆禁毒領袖學院將增設多個課程,課題涵蓋壓力管理、網絡媒體宣傳、創意思維、短片拍攝和剪接技巧等,以進一步啟發學員潛能。   第二屆畢業學員亦在典禮上分享參加海外交流的見聞。他們透過活動說好香港的禁毒故事,認識毒品的禍害以及各國的禁毒政策,得以擴闊視野。啟動禮上更首播由警務處及懲教處合作推出的全新影片,因製毒被判監的一名在囚少女在片中以自己的經歷,警惕青少年切勿誤入歧途。   禁毒領袖學院於二○二一年由警務處毒品調查科成立,凝聚社會各界力量,透過毒品知識工作坊、領袖才能訓練營、內地和海外交流團及校園抗毒活動等,每年培訓80名中學生及20名大學生成為禁毒領袖,在社區宣揚禁毒信息。警方會繼續做好執法工作,與市民同行禁毒路,保護年輕人免受毒害,共建「毒品咪制」的社會。

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今日揭幕 呈現多元流行文化

【香港聯合時報】 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文化節)今日(四月六日)在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揭幕,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與市民互動,一同探索香港流行文化的多元魅力。文化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主辦,今年以「也文也武」為主題,帶領大家穿梭古今,縱橫文武,展示香港流行文化如何傳承、流轉、融和、突破。 出席今日開幕式的主禮嘉賓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及霍啟剛、康文署署長劉明光,以及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開幕式由著名時裝設計師何國鉦策劃,演出融合時裝、電影、武術、漫畫、音樂、舞蹈等元素。歌手李幸倪演唱重新編曲的電影歌曲,配以人工智能時裝表演,展現不一樣的時尚感。三位武術運動員劉子龍、沈曉榆、許得恩則化身成金庸小說角色,與其他年輕武術精英在LED漫畫背景下作武術示範,為經典文學作品注入新活力。 開幕節目「天空草地」在典禮後隨即舉行。這個大型戶外音樂嘉年華獲「創意香港」贊助,今、明兩日(四月六日和七日)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十時於維多利亞公園舉行。日間節目包括「唱作世代音樂會」,五十組來自不同地區的唱作歌手輪流獻唱,包括日本音樂巨匠坂本龍一女兒坂本美雨、來自日本/澳洲的RHYME SO、南韓的Meaningful Stone,以及中國內地的Taiga;還有不同年代的實力派唱作歌手盧冠廷、林志美、江海迦、張進翹等,跨代合作突顯流行音樂薪火相傳的精神。日間另設以布景、角色扮演及戲服打造的「超時空打卡廊」,讓市民猶如置身《功夫》、《毒舌大狀》等經典電影場景;「藝術部落」則讓一家大小親身參與有關音樂、藝術科技、美術工藝的攤位活動。市民亦可一連兩晚免費進入「星空電影院」,在綠茵上分別欣賞香港電影資料館精選的《新蜀山劍俠》(最新4K數碼修復版,1983)和《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1995)。 除了「天空草地」外,第二屆文化節尚有多項精彩節目,形式包括舞台節目、專題展覽、電影放映、圖書館活動及外展活動,內容涵蓋文學、各式藝術以至武術,全方位呈現香港活潑多元的流行文化如何能文能武。 多個節目分別以文壇巨匠金庸、著名填詞人黃霑和作曲家顧嘉煇三位大師為主題,包括:「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文又得武又得」經典武俠劇服飾道具展覽、「滄海一聲笑——黃霑」展覽、「三俠四義」流行音樂會、「樂壇教父貝多『煇』」和「武俠.英雄」中樂音樂會,以及「顧嘉煇與黃霑音樂文獻選粹」及「俠骨文心——查良鏞博士藏品展及金庸作品講座」等圖書館活動。 其他重點節目還有「武影江湖——香港電影武林盛會」、「萬象之華——香港電影預告片珍藏展」、「做一分鐘巨星——雅旺錄音室導賞團」,以及「文又得武又得」系列的「文歌起武」音樂會和「武.影.『非』凡」武術示範。 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節目豐富,有動有靜、有中有西、有新有舊。

新任申訴專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

【香港聯合時報】 新任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四月五日)在行政長官辦公室進行宣誓。申訴專員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監誓下作出誓言,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政府發言人說:「新任申訴專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體現『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和責任。」

教育局局長在昆明出席「共創明『Teen』計劃」雲南文化體驗學習團閉幕典禮

【香港聯合時報】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四月二日)晚上在雲南昆明出席「共創明『Teen』計劃」雲南文化體驗學習團閉幕典禮。蔡若蓮博士在典禮致辭時表示,「共創明『Teen』計劃」旨在通過政、商、民三方協作,精準幫助初中學生自強自信,裝備他們向上流動的能力。透過計劃,同學可以廣泛接觸社會賢達與專業精英,開闊眼界,提高社交能力,建立正向人生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她表示,年輕一代成長成才,不但關係個人的向上流動機會,家庭的幸福,還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命運。她希望同學好好裝備自己,錘煉本領,成為才德兼備的終身學習者;深刻認識國家及世界發展大勢,把握「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成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的貢獻者。她亦代表特區政府衷心感謝雲南省各領導及有關部門和機構的支持、九龍東區各界聯會的贊助,以及香港九龍潮州公會青年委員會的安排,讓是次學習團能夠順利舉行。今次學習團是第二期「共創明『Teen』計劃」中行程最遠的學習團,共有90名學員參與,到訪昆明、大理和麗江古城,參訪著名企業、與當地青年交流,以及與省領導和官員會面,從不同角度了解國情和國家經濟發展。蔡若蓮博士今日中午與雲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官員會面;下午到訪雲南師範大學,了解該校與香港教育大學共同製作的「一帶一路」多語教育資源,並在期間與雲南省教育廳官員會面。蔡若蓮博士明日(四月三日)結束訪問行程,下午返抵香港。

教育局局長率領中史教師考察團參訪延安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一連兩日(三月三十一日及四月一日)率領中國歷史教師考察團參訪延安,考察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歷史遺跡。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及配合近年教育局致力推動的「文物學歷史」教學策略,教育局舉辦「重尋革命先輩足跡:從延安到西安——中國歷史教師考察團」,讓教師透過在陝西西安和延安實地考察和分享交流,體會長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內涵和意義,並將考察所得回饋課堂。 蔡若蓮博士率領考察團參訪多個歷史遺跡,當中包括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了解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及延安時期的發展和經驗,並從中探討如何透過紀念館內的文物和史料,深化歷史探究學習。 蔡若蓮博士表示,教育局首次舉辦延安革命歷史考察團,具有開創性意義。除了重尋革命先輩足跡,認識中國共產黨建國的艱辛歷程外,教師在行程中亦有機會親眼細賞陝西省重要考古發現和學習文物的科學保護與修復,深化「文物學歷史」的體會。 她期望教師將學習成果帶回香港,融入教學現場,幫助學生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建國的艱辛歷程,珍惜今天得來不易的幸福日子。她亦希望這次考察可凝聚教師成為推動中國歷史教育的同行者,砥礪前行,讓學生找到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與意義。 蔡若蓮博士感謝陝西省教育廳、延安市教育局和多個單位對交流工作的大力支持,令考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是次考察團共有超過20位中學中國歷史教師參與,除考察歷史遺跡外,考察團還到訪陝西考古博物館和西北大學,並到延安一所中學進行觀課及教材分享交流。 蔡若蓮博士明日(四月二日)轉往雲南昆明繼續訪問行程。

發展局局長考察深圳市羅湖區和坪山區片區發展情況

【香港聯合時報】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三月二十八日)前往深圳市羅湖區及坪山區考察,了解當地片區開發的經驗,特別是其發展模式及產業引進經驗,作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參考 。  甯漢豪先後聽取了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羅湖區和坪山區人民政府,就羅湖區筍崗片區和清水河片區,及坪山區和大鵬新區壩光片區的開發經驗分享,當中包括規劃和開發過程、企業遴選等範疇,並實地參觀了部分項目。  羅湖區筍崗片區以現代化商業作為片區發展方向,而鄰近的清水河片區則是以「數字經濟總部經濟集聚區」為布局的人工智慧產業基地。坪山區內的生命健康科技園和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器園區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重點產業的平台,而大鵬新區壩光片區則以海洋產業、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為發展重點。 甯漢豪表示,落實北部都會區願景需要政策創新。過去一般的發展模式是先由政府進行土地平整,再招標出售個別用地,道路和社區設施一般也由政府興建。政府會積極探討「片區開發」模式,在北部都會區一些新發展區揀選具規模和商業回報發展土地,再加上社區設施的片區,由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和建設。這模式有助減輕政府前期的財政負擔,亦可使片區發展的設計更為協調,並借助市場力量加快提供公共設施。 隨同訪問的政府官員包括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

政務司司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 並與瓊港企業家交流

【香港聯合時報】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三月二十八日)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和瓊港企業家交流午餐會。 早上,陳國基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今屆年會主題為「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下午,陳國基出席瓊港企業家交流午餐會,了解兩地企業家的最新發展和合作情況,並與他們交流意見。他致辭時說,香港與海南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連,並不時組織代表團互訪,招商引資,深化雙邊關係。他又指,香港是海南省最大的外資來源地,而海南省近年積極擴大開放,為香港企業提供不少商機。 他續指,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全力協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包括支持香港貿易發展局在海南舉行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設立香港館,並組織港商參與展會,以更好把握國家內循環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時支持落實海南在去年年會公布的《全球自由貿易區(港)伙伴關係倡議》,以進一步推動國內國際市場的聯動效應,為港企帶來更多商機。 他期望瓊港企業家繼續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推動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共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陳國基總結海南行程時表示,香港現在有了更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現正是爭分奪秒謀發展、拼經濟的黃金時間,與亞洲以至世界各地做好交流合作、講好香港故事。他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凝聚政、商、民三方力量,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推動香港在亞洲以至國際舞台上,既擔當好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的橋樑,亦發揮好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角色。 陳國基今日完成海南行程回港。

行政長官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三月二十八日)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席列斯特.紹羅教授會面。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環境)謝小華和香港天文台台長陳栢緯博士亦有出席。李家超祝賀席列斯特.紹羅教授今年一月就任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成為首位女秘書長。他歡迎席列斯特.紹羅教授首次訪港,出席香港天文台與世界氣象組織更新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儀式。李家超指出,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情況越趨頻繁,全球各地都有實際需要強化天氣預警能力,更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香港天文台與世界氣象組織於二○一八年簽訂首份諒解備忘錄,支援全球天氣信息服務,這次簽署更新備忘錄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為落實聯合國全民預警倡議作出貢獻。他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與世界氣象組織保持密切的專業交流,拓闊香港天文台人員的國際視野和豐富他們的專業發展。香港天文台會繼續支持世界氣象組織促進區域和國際氣象合作的倡議,具體工作包括於今年內成立「一帶一路國家氣象培訓中心」,支持組織的自願合作計劃,為「一帶一路」地區的氣象人員提供培訓。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視察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處所了解準備情況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三月二十七日)視察實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的處所,了解場地的準備情況。 謝展寰在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博士和政府產業署署長馮建業陪同下,視察西九龍政府合署南座樓層的指定垃圾收集點和回收區域,以及地庫中央垃圾收集房,並聽取人員簡介「先行先試」的準備工作進展,包括與大樓內其他部門的協調和宣傳工作等。 謝展寰又到訪位於金鐘海富中心的大家樂快餐店,視察廚房處理垃圾的過程,聽取餐廳負責人對垃圾收費的看法、實行時可能會遇上的問題及各項執行的實際安排和需要。謝展寰感謝大家樂集團對環保署推行「先行先試」的支持。 謝展寰說:「今天我們到訪的『先行先試』處所表示已經準備就緒。我衷心感謝所有為『先行先試』出力的政府部門、機構及人士,特別是各參與處所的支持及配合。我們相信『先行先試』的經驗和結果會協助政府更好掌握整體情況。」 此外,徐浩光博士今日亦聯同環保署人員前往位於九龍城的成龍居,實地觀察該單幢式住宅大廈的準備情況,包括物業管理公司及清潔前線員工如何作出配合,並與到管理處領取垃圾收費指定袋的居民傾談,了解大廈附近的回收配套。徐浩光博士為衆人打氣,感謝他們參與「先行先試」,與政府攜手踏出這關鍵一步。 環保署於今年一月已開始為「先行先試」進行準備,包括聯絡相關決策局和部門物色合適處所、與處所管理人員磋商、協調並制定執行計劃框架和具體工作流程。首批「先行先試」的群組將包括公私營住宅、「三無」大廈、商場、食肆及院舍。就每個試點處所的情況,環保署提供相關的垃圾收費良好作業指引及培訓材料供參考,向管理人員或相關代表說明他們的責任。 署方人員較早前已到訪相關處所實地考察,調整執行計劃的安排,協助相關人員為實行「先行先試」做好準備。署方亦已為試點處所準備了海報、標語、短片等宣傳品,讓相關處所在計劃開始前於公眾地方及所有樓層張貼相關告示通知居民或業戶有關安排,環保署人員隨後亦會就試驗探訪住戶或業戶,了解他們的意見、經驗和遇到的問題等。 「先行先試」四月一日展開,各參與處所當天才開始使用指定袋,因此預料大多數場所四月二日才會收集到用指定袋棄置的垃圾。除了試行技術方面的安排,政府亦會透過意見調查收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和試行的經驗,以更好掌握整體情況。

​政務司司長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專題論壇 並與海南省領導和香港青年志願者會面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三月二十七日)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的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與海南省省長劉小明及世界各地領袖交流看法。 陳國基在專題論壇上表示,香港堅定支持自由貿易,在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等多邊和區域層面,推動自由貿易,消除貿易障礙,促進經濟增長。二○二二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商品貿易經濟體系,外來直接投資流入和向外直接投資流出金額分別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七,可見本港在全球貿易擔當重要角色。 陳國基又指,香港享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正通過兩大方向,即積極開拓環球合作關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提升自身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策略定位。他強調,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會繼續把握全球經濟重心東移和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致力強化香港作為國家與世界各地之間的「超級連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兩大角色,尤其是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從而提升國家及香港在國際經貿上的戰略地位。在出席專題論壇前,陳國基與海南省省長劉小明會面。陳國基表示,香港與海南的經貿關係素來密切,不少港資企業在海南開展業務,香港亦是海南最大外資來源地和重要貿易夥伴。他期望瓊港兩地繼續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利用香港高度國際化的獨特優勢,把握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機遇,協助海南企業走向全球。陳國基又稱,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及駐各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招商引才專組」一直主動積極為香港招商引資引才,至今成果豐碩。他歡迎海南更多企業、人才和青年來港發展,並指特區政府會繼續拓展瓊港兩地在經貿、金融、文化和青年發展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此外,陳國基與香港菁英會主席林智彬和常務副主席黃進達,以及多位擔任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志願者的香港青年交談,了解他們的工作和感受。他欣悉香港菁英會過去多次組織香港青年到海南參與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發揮所長並增廣見聞。他亦欣悉各位香港青年志願者在今年年會取得豐富工作經驗,並加深對海南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認識。陳國基鼓勵香港青年結合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多到內地不同省市交流和實習,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與現實國情,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陳國基明日(三月二十八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同日回港。

​守關護國促合作 智領亞太譜新章

香港海關關長何珮珊今日(三月二十七日)於香港海關總部大樓主持部門二○二三年工作回顧記者會,總結過往一年香港海關的執法成效,以及於促進便商利貿、通關便利方面的持續發展,並闡述部門在深化與舊有合作伙伴的承諾協定的同時,亦積極開拓與新伙伴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以達「守關護國促合作 智領亞太譜新章」的目標。 總體執法情況 海關於二○二三年的執法案件有19 120宗,較二○二二年上升1.7倍。執法案件中,約62%涉及私煙活動,其次為毒品案件,以及侵犯知識產權案件。 毒品案件 海關於二○二三年偵破1 362宗毒品案件,較二○二二年數字上升46%,檢獲毒品約9.5噸,較二○二二年上升37%。 年內檢獲最主要的五類毒品依次為大麻2 423.2公斤,按年上升兩倍;甲基安非他命(冰毒)2 212.4公斤,按年減少29%;可卡因2 057.9公斤,按年上升一倍;氯胺酮1 809.3公斤,按年上升1.9倍;海洛英檢獲量為332.5公斤,較二○二二年上升2.6倍。 海關留意到最新販毒模式已變為雙軌道模式,即販毒集團僱用旅客以「螞蟻搬家」模式以及大規模貨運並行販運毒品。全球毒品的生產量不斷上升,特別是可卡因和冰毒,以至海關查獲重大案件的數量明顯上升。海關因應毒品走私的最新趨勢,已作出針對性部署,並與內地及海外執法機關合作,提升執法成效。 走私 海關去年偵破221宗走私案件,較二○二二年下跌2%,檢獲總值31.65億元貨物,較二○二二年上升1.4倍。 海關留意到走私集團以不同方式將大量高價值的貨物走私到內地,因此去年積極加強與內地海關緝私局的協作,成功偵破多宗大型海路走私案件。 全面通關後,水貨活動大致受控。兩地海關設有聯合行動機制,除通報懷疑水客走私活動情況以加大對水客的查緝力度外,亦加強與内地海關針對團夥式水客活動採取聯合行動。 私煙 於打擊私煙案件方面,二○二三年共有11 805宗案件,較二○二二年上升2.4倍;檢獲私煙6.52億支,較二○二二年下跌11%。 隨着去年初內港兩地恢全面通關,跨境旅客人次及車輛架次相繼回升,加上財政預算案調高煙草稅,海關加強打擊過關旅客攜帶超額免稅煙及市內販賣及購買私煙的活動,令去年的私煙案件數目大幅上升。私煙集團仍以海路走私香煙為主,但平均每次走私香煙數量已減少,改以「螞蟻搬家」形式將私煙分批偷運入境,以減低被海關截獲私煙所招致的經濟損失,因此去年整體檢獲私煙數量減少。 知識產權 去年海關共偵破703宗侵犯知識產權案件,較二○二二年上升34%,檢獲總值約2.88億元(73萬件)的侵權物品,較二○二二年上升60%。 涉及網上侵權的案件有101宗,較二○二二年上升26%。海關亦將161個海外侵權網站的資料轉交國際刑警組織及歐洲刑警組織,以作跟進和協助移除相關網站。  因應去年實施的《2022年版權(修訂)條例》,海關去年十月首次引用「傳播權利」採取行動,打擊涉及非法串流裝置侵權活動。  洗黑錢 海關於去年偵破10宗洗黑錢案件,涉款約122.8億元,較二○二二年分別上升11%及1.4倍。 消費者權益 海關於去年接獲18 982宗懷疑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條例》)的投訴,較二○二二年上升2.1倍,已完成處理18 063宗投訴︰ (一)其中就14 892宗投訴,經整合後共開立96宗詳細調查個案,主要涉及虛假商品說明、不當地接受付款及誤導性遺漏等指控; (二)餘下的3 171宗投訴因不涉及違反《條例》,已予結案;或已轉介予其他相關執法部門或機構跟進。 去年涉及貨品的舉報數字較二○二二年大幅上升,主因是一間網上尿片零售商就涉及不當地接受付款引發的大規模舉報導致。海關去年成功檢控40宗涉及違反《條例》的個案,而不少案件法庭亦判處較重而具阻嚇力的監禁刑罰。  隨着全面通關,涉及藥店關於參茸海味或中藥材價格單位標示不清(俗稱「斤両錢」手法)或影射藥物的舉報大幅增加,總共有535宗,當中84%來自內地遊客。海關已調派「快速行動隊」盡速處理及跟進來自短期留港旅客所提出的舉報,去年共處理201宗投訴。海關亦致力透過多渠道推行宣傳教育,向內地旅客揭示藥店常見的不良營商行為;亦於節日期間出動流動宣傳車,走訪多個旅客購物熱點;以及與旅遊業監管局巡查店鋪,向商戶進行合規推廣。 疫後通關情況 自去年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各口岸的出入境人次和車輛架次與二○一九年疫情前同期相比,已回復大約六成半。在各重要節慶期間,粵港澳三地海關一直緊密合作,適時進行通報及應變,確保口岸運作暢順。為免市民和內地旅客因誤帶違禁品進出香港而墮入法網,海關亦透過多元渠道加強宣傳相關進出口規定。  「港車北上」計劃廣受香港市民歡迎,計劃自去年七月一日推出至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共錄58萬2千架次私家車使用該計劃進出香港。  便利商貿 通關便利 海關在促進便商利貿、通關便利方面持續發展,並推行各項相關措施。  (一)香港海關聯同機場管理局、內地海關和珠海市政府積極利用香港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的優勢,推動「空陸貨物多式聯運」,透過創新模式及科技應用,加快清關流程,打造一條「空陸鮮活產品專屬快線」,協助內地優質食品輸出海外市場,同時將外地的鮮活產品引進內地。有關計劃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內推出。  (二)截至去年,香港海關已與14個經濟體簽訂「香港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AEO)互認安排,其中8個是「一帶一路」經濟體。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國家方面,香港海關已與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海關簽訂互認安排,亦將於今年上半年與巴林簽訂互認安排,而與柬埔寨、菲律賓和沙特阿拉伯海關亦簽署了「互認安排行動計劃」,為日後落實AEO互認安排邁出重要一步。  (三)海關於去年將「跨境一鎖計劃」延伸至湖南省,使湖南省成為首個廣東省以外參與計劃的省份,未來亦部署延伸至江西省、河南省和四川省。而粵港澳「三地一鎖計劃」亦於今年二月正式啓動,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物流互聯互通。  (四)粵港去年積極推進「一單兩報」,並於今年二月一日在港珠澳大橋口岸正式推行,為企業提供一次錄入、雙向共用的便捷服務,從而提高兩地通關便利水平。香港海關正與深圳海關探索推展「一單兩報」至與深圳相連的其他陸路口岸,促進兩地經濟發展。  (五)粵港澳三地海關去年積極構建「粵港澳海關通關資訊平台」。資訊平台將以互聯網及手機應用程式等方式為公眾服務,提供的資訊包括:三地海關法規、公告、通關指南、執法案例、口岸通關情況及在線智能聊天機械人解答公眾查詢,為三地旅客及運輸業界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大灣區的人流和物流的通關效率。三地海關將於今年上半年內簽訂合作協議,正式推出平台。  (六)為配合全球電商行業高速發展,海關去年積極推進「跨境快件清關便利安排」,向合資格的物流商提供「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創新清關模式,透過對物流商的預報貨物資料預先進行風險評估,並利用「科技監控」確保快件在運輸期間不受干擾,減省快件在香港口岸被抽查時涉及裝卸及查找快件的時間。現時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內就從內地經陸路口岸轉運到香港的國際快件率先試行,其後再分階段擴展。  智慧海關 海關去年繼續推進智慧海關發展。部門先後引入「智能車底機械人」及「智慧證物管理系統」。前者透過運用人工智能進行高清影像比對,進一步便利海關人員查驗跨境車輛及防止走私活動;後者透過應用科技協助管理案件中緝獲的大量物品,提升證物管理的安全性及優化證物倉庫的整體儲存量及管理效率。  另外,海關於去年推出「智慧海關互動式答問系統」,包括線上聊天機械人和「虛擬海關服務大使──小慧」,透過人工智能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加上龐大的海關中央知識庫的支持,以即時及準確地回答公眾和旅客的查詢。系統由推出至今,先後處理了16 000多個查詢,減輕海關人員工作量。  「貿易單一窗口」二○一八年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海關除了擔任營運者,亦積極參與發展「貿易單一窗口」第三階段資訊科技系統的建設,建立一套全新及高度自動化的貨物清關模組,為海關提供一個高效能的貨物風險評估系統,目標於二○二六年起分批推出。  人力資源及培訓 人手招聘方面,部門去年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招聘策略。除了固有的招聘宣傳,包括參與大型的職業博覽會和舉辦職業講座,亦新設招聘宣傳車走訪各大專院校接受即場申請。在去年督察招聘共收到超過7 500份申請,較二○二二年上升74%,關員招聘收到約8 500份申請,上升21%。部門去年透過公開招聘和內部聘任計劃共聘請約80名海關督察,亦透過全年招聘計劃聘請了超過190名關員。  部門計劃於二○二四年度聘請約90名督察和200名關員填補退休空缺及為其他服務提供相應的人手,以配合部門的工作及發展需要。新一輪海關督察公開招聘將於今年第二季接受申請。  此外,部門今年四月將與職業訓練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加深雙方在人才培訓和招生就業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國安教育 今年正值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海關會繼續深化所有人員對維護國家安全及國情的認識。  海關亦致力培訓青少年的民族感和愛國情操。「香港海關青年發展計劃」(「Customs YES」)去年舉辦一系列考察團,包括考察大灣區、到訪西安、敦煌及絲綢之路和湖南省韶山市,踏足毛澤東主席故居及遺物館,提高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  海關亦全力響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籌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加深市民對海關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和成效的了解。  國際合作 香港海關與世界各地海關機構及執法機關的合作由來已久,而海關合作安排(安排)是建立並維繫合作關係的基石。截至去年,海關先後與全球31個海關機構簽訂安排,亦已經與東盟的五個成員國簽訂安排,同時積極與東盟其他成員國,包括文萊、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及菲律賓的海關機構進行合作商討。同時,海關亦正與海合會成員國,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及卡塔爾的海關機構商討簽訂安排事宜。  去年,海關舉辦了多項大型國際活動,包括區域海關組織緝毒高峰論壇、區域緝毒能力建設工作坊和東盟及中國香港AEO專家交流會及論壇。今年,海關本月初成功主辦首次在亞洲舉行的世界海關組織第六屆全球犬隻論壇,標誌香港海關在亞太地區犬隻訓練上所擔當的領導角色。海關亦舉辦區域保護知識產權高峰會議,與由國家商務部主管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工作委員會簽訂保護知識產權的合作備忘錄,深化雙方於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合作。  去年六月,香港海關成功取得亞太區內其他33個成員一致提名,今年七月起將擔任世界海關組織下一屆亞太區副主席。香港海關將會設立秘書處,以支援亞太區副主席的工作。在未來兩年的任期,香港海關計劃籌辦大約20個全球性或地區性的國際會議、工作坊以及其他執法行動或能力建設計劃。同時,海關亦計劃籌辦關於「智慧海關」及「認可經濟營運商」等方面的會議或合作計劃,以提升便商利貿的效率。 何珮珊表示,部門將繼續上下一心,竭力維護國家安全,銳意推動國際貿易,營造有利進行合法貿易的環境。

印尼罕派軍艦專門監視中國海警船

【香港聯合時報】 印尼海軍總司令14日報告,已向印尼海岸北納土納海域部署一艘軍艦,用來監視中國海警船。中國海警船被報告一直活躍在當地海域,而該海域勘探出豐富資源。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均申索這一海域主權。 據路透社今天報道稱,印尼派軍艦監視中國海警船。印度尼西亞“海洋正義倡議”告訴路透社,船舶跟蹤數據顯示,CCG 5901 號船隻自 12 月 30 日以來一直在納土納海航行,該船主要在金槍魚區塊氣田和越南 Chim Sao 油氣田附近航弋。 CCG 5901 號船被指是中國海警船。 印度尼西亞海軍總司令拉克薩馬納穆罕默德阿里告訴路透社,已經部署了一艘軍艦、用海上巡邏機和無人機來監視這艘船。該司令官稱,“中國船隻沒有做任何可疑活動,但是,我們需要對該船進行監控,因為中國船已經在印度尼西亞的專屬經濟區(EEZ)游弋了一段時間了。” 該報道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賦予船隻通過他國專屬經濟區的航行權。 該中國海警船的海上航行活動是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簽署專屬經濟區協議以及印度尼西亞批准開發納土納海金槍魚氣田之後發生的,印尼與越南海域開發預計產前總投資將超過 30 億美元。 2021 年,來自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船隻在當地海域Tuna區塊的一個潛水石油鑽井平台附近互相跟蹤了幾個月,該鑽井平台一直在進行油井評估。當時,中國敦促印度尼西亞停止鑽探,稱這些活動是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 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尼表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南端是其專屬經濟區。印尼並於 2017 年將該區域命名為北納土納海。 中國對此表示反對,稱該海域位於其在南海以 U 形“九段線”為標誌的廣闊領土主張範圍內。 路透社說,但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在 2016 年認定這一邊界沒有法律依據。

俄軍導彈再轟炸基輔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軍隊今天清早再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射導彈襲擊,打擊目標針對首都基礎設施。烏克蘭一名總統府官員和其他官員證實說,俄羅斯導彈襲擊星期六早上襲擊了基輔的關鍵基礎設施,基輔第聶伯羅夫斯基區發生爆炸。目前爆炸引發後果尚且沒有細節報告。 周六上午在基輔響起了幾聲爆炸,烏克蘭官員說,導彈襲擊打擊的目標是烏克蘭首都的關鍵基礎設施。 烏克蘭總統顧問Kyrylo Tymoshenko在電報群上說,基輔正在遭受 "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導彈攻擊",而該市市長Vitali Klitschko報告說,Dniprovskiy區發生了爆炸,他呼籲居民 "留在庇護所"。 路透社新消息稱,烏克蘭總統府一名高級官員和其他官員說,俄羅斯導彈襲擊星期六早上針對基輔的關鍵基礎設施,首都第聶伯羅夫斯基區發生爆炸。 在基輔響起空襲警報之前,路透社記者在基輔聽到了一系列爆炸聲。官員呼籲居民緊急避難。 總統府官員稱,“俄軍是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導彈襲擊。損毀情況正在檢查中。” 烏克蘭軍方報告,基輔一個基礎設施遭到襲擊,但沒有說明是哪一個。 基輔市長稱,一些導彈的碎片落在了基輔西部 Holosiivskiy 區的一個非居民區。 該報道稱,自去年10 月以來,俄羅斯一直在用導彈和無人機轟炸烏克蘭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導致大範圍停電,並在冬季來臨之際轟炸烏克蘭中央供暖和自來水系統。

日美首腦會談:拜登保證美國將以獻身精神全力保衛日本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月13日訪問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腦會談,這是他2021年上任以來首次訪問美國。兩國首腦發表了聯合聲明,稱全球進入“戰略競爭新時代”。 在會談中,他們討論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的海洋擴張以及朝鮮的彈道導彈發射等問題。 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有必要促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加強以法治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他們還討論了將於5月在廣島舉行的 G7 峰會。 岸田首相作為輪值主席對該會議將討論“無核武世界”一事向拜登尋求理解。 岸田首相和拜登總統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 聲明譴責了中國、朝鮮和俄羅斯。 聲明指出:“我們強烈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世界任何地方的現狀的任何企圖。” 聲明明確記載了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對於日本三份安保文件的修改,聲明指出:“這將加強印太地區和整個國際社會的安全,是使日美關係面向21世紀走向現代化”。 拜登總統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我高度評價日本在從根本上增強防衛能力和加強外交努力方面的領導能力。” 聲明說:兩國領導人還指示他們的部長加強合作,要有效實施和發展日本的多項能力,包括反擊能力。 拜登總統還重申了他對日本防務的承諾。拜登在會談前說: “有件事需要明確說明”,“美國將以獻身精神完全徹底地致力於保衛日本。” 在隨後的聯合聲明中,關於日美同盟,聲明重申“美國堅定不移地承諾根據《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力量保衛日本。” 並再次確認《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適用於釣魚島。 日本和美國領導人在聲明中將不遵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中國、朝鮮的持續挑釁和發動殘酷侵略戰爭的俄羅斯視為威脅, 為此,拜登總統評價此次會晤不僅對印太地區,而且對世界來說都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談。 這一天,拜登總統在白宮前院的南草坪歡迎就職後首次訪問華盛頓的岸田首相。 在正式會晤之前,兩位領導人坐在橢圓形辦公室里交換了意見。 首先,拜登總統提到了日本在俄烏戰爭中的合作,稱岸田首相是“真正的領袖和真正的朋友”。 岸田首相也表達了感謝之意,稱“我珍重的朋友喬”。 拜登說:“我們在同盟層面的一個驚人的時刻會面,”他還說,“我們似乎從未如此親密過。” 岸田較早時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會談,討論太空合作等議題。 日美首腦會談後沒有舉行通常在會談後會舉行的聯合記者會。日美兩國政府沒有明確說明原因,但有可能是拜登總統拿出機密材料的問題造成的影響。 現已查明,拜登將他擔任副總統期間的機密文件帶到了他的家中和私人辦公室。 特別檢察官已經着手調查,這件事在美國引起輿論大嘩。 在會談開始時設定的可以讓攝影記者等採訪的時間裡,美國記者們紛紛提出機密管理的問題, 但拜登沒有回應。

日本決定春季起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 台灣高度戒備

日本內閣13日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廢水,將在今年春季到夏季前後開始排放入海;日本政府並通過設置500億日圓的基金,為日本漁業可能受到的影響提供支持。不過擔憂遭負面觀感影響生計的日本漁業界堅決反對。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導致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爐爐芯熔毀,放射性物質外泄,持續冷卻爐芯的作業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應爐設施,產生了大量核廢水。 核廢水的排放時間取決於站區的上千個儲存槽什麼時候滿載,目前已累計130萬噸。原先預估去年夏天滿載,後來延到今年春天。最新的預估是,今年夏天到秋天之間,排放時間因此調整到今年春夏之際。 儘管一延再延,日本當地漁民和周邊國家的憂慮並沒有因此降低。台灣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三年前由原子能委員會邀集各部會研商因應之道,去年底已完成「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整備計畫」,建置海域氚輻射背景數據庫及生物氚實驗室等,未來將持續與日方交流。 台灣原能會則表示,已做好準備,將在日本開始排放後,提供每日預報,進行海域生態影響評估。台灣農委會漁業署也說,將持續檢測,搜集過去國際案例,結合漁業經濟影響模擬情境,作為因應。 台灣民間組成的「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儲存的污染水具有高放射性,雖然經過稀釋,但這類水體仍然具有大量的放射性氚和碳十四,與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鍶九○,可能累積在骨骼並導致骨癌及血癌,日本向太平洋傾倒放射性水,已經違反國際法。 廢核行動平台表示,日本政府此舉無視國際社會,甚至是日本國內一直以來的反對與質疑,該平台表達強烈遺憾與抗議,除將持續串聯國際組織要求撤回計畫,也呼籲台灣官方嚴正表達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未來必須公開排放的相關信息,並開始進行海洋與漁業的長期監測研究。 廢核平台強調,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洋只是降低核災成本、便宜行事的做法,國際從沒有這種前例,影響性更是全球都須共同面對的問題。日本官方的決定也已經引發日本國內反彈,尤其是福島當地農林漁業以及消費者合作社的強烈反對。 到目前為止,中國外交部還沒有響應。南韓外交部則表示,將確保日本從客觀和科學角度,以安全與符合國際法及國際標準的方式處理核廢水。 日本外務省去年七月曾宣布,監管機構認為核廢水排放入海安全無虞,這些水在凈化後,將去除其中大多數的放射性同位素,但仍含「微量的氚」。

秘魯新總統拒絕辭職 示威者安營紮寨對抗

秘魯總統迪納-博盧阿爾特持續遭到抗議,秘魯陷入激烈動蕩,在五個星期內已造成約40人死亡。抗議要求總統下台。秘魯總統排除了辭職的可能性。不過,由於抗議者對政府普遍不滿,最近幾天已經有幾位部長受抗議壓力而引咎辭職。 儘管抗議者憤怒,但總統迪納-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排除了辭職的可能性。1月13日星期五,在庫斯科市中心的圖帕克-阿馬魯廣場,抗議者顯示持久戰決心。一些帳篷和烹飪鍋被搭建起來,民眾與示威者紛紛為經過十天動員和無限期罷工的抗議者提供食物。有些人從幾小時車程外的農村社區趕來,要在抗議現場過夜。 26歲的農民羅莎從卡爾卡趕來。她說,"有些人已經在這裡呆了兩、三天或更多天了……。他們來到這裡,在城市裡抗議。她向本台在庫斯科的特約記者朱麗葉-沙尼翁解釋說:“他們希望總統辭職,解散國會並制定新憲法。” 除了國家層面的政治訴求,農村社區的農民還要求更多的社會正義。正如農民Jade憤憤不平解釋的那樣:“領導人並不關心我們,我們這些安第斯人,為他們工作的人。" 抗議者不滿抱怨,“旅遊業的錢給他們拿走了。來自農業的錢,也給他們拿走了。我們從未得到任何報答。他們不聽我們的要求。彷彿這是一個沒有我們的國家。” 而秘魯警方的鎮壓則擴大了示威者被當局鄙視的感覺。一個月的抗議造成約有40人死亡。示威者埃德加說:“不能讓這些死亡數字繼續擴大下去。我們對這些腐敗的人感到厭惡和痛恨。讓他們下台吧!” 但是,周五,總統迪納-博盧瓦特排除了辭職的可能性。博盧阿爾特在國家電視台播出的致全國人民的信息中說,"一些來自暴力支持者和激進分子的聲音要求我辭職,煽動民眾進行混亂、無序和破壞。我負責任地對他們說:我不會辭職,我的承諾是與秘魯在一起。" 不過,總統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政府的三名成員在兩天內辭職:勞動部長Eduardo Garcia,他不同意政府對抗議活動的處理方式,內政部長Victor Rojas和婦女和弱勢群體部長Grecia Rojas也隨之辭職。 新一波示威抗議已經進行了十天。抗議活動是在12月7日左派總統佩德羅-卡斯蒂略被解職和逮捕後爆發的,他被指控試圖解散準備彈劾他下台的議會,從而企圖發動政變。曾任佩德羅-卡斯蒂略副總統的迪納-博盧阿爾特根據憲法規定接替了他。但是,將她視為 "叛徒 "的示威者要求她離開並立即進行提前選舉。而且他們說他們準備繼續無限期地抗議下去。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稱對在新疆侵權保持警惕 許諾將親自與中國交涉

【香港聯合時報】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今天表示,他將對一份關於中國新疆地區的 "非常重要 "的報告採取後續行動,由他的前任所完成對新疆問題調查報告,指稱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可能犯下反人類罪表。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今天稱將對新疆的侵權行為保持警惕。 今年10月17日在日內瓦就任新職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奧地利人沃爾克-蒂爾克在9日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該報告 "強調了非常嚴重的人權問題,我正專註於跟進報告中的建議。 當被問及他將如何處理時,他說他將 "親自 "與中國當局交涉。沃爾克-蒂爾克說:“我將非常堅定地要這樣做。” 沃爾克-蒂爾克的前任,智利前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在8月底極端爭議與困難情況下發表了外界期待已久的聯合國人權關於新疆報告。儘管來自北京的巨大壓力要求她將該報告“埋葬”,巴切萊特仍然在她任期結束前幾分鐘發表了該報告。 在這份聯合國報告中,聯合國沒有談到種族滅絕,但提到了可能的 "反人類罪 "以及酷刑和性暴力的 "可靠證據",並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 該報告沒有任何新的揭露內容,但它確實使聯合國充分重視人權非政府組織等其他方面的長期指控,這些指控指責北京在新疆有一連串的虐待行為,包括拘留100多萬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以及強迫婦女絕育。 中國斷然拒絕這些指控,並將這些新疆營地說成是旨在打擊宗教極端主義的 "職業培訓中心"。北京指責聯合國成為 "美國和西方的走狗和幫兇",並在10月挫敗了美國及其盟友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巴切萊特的新疆問題報告進行辯論的企圖。

美國因西藏問題制裁中國官員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財政部周五宣布,對幾名在西藏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公告中宣布,對北京在2016年至2021年間任命的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Wu Yingjie)和自2018年以來可能一直在西藏擔任公安局局長張洪波(Zhang Hongbo)在美國的資產給與凍結,原因是,他們對囚犯實施酷刑,法外處決囚犯並強迫絕育。 美國財政部在其通報中指責道,吳英傑在西藏奉行的“穩定”政策,演變成“嚴重侵犯人權,包括法外處決、人身暴力、任意逮捕和大規模的拘留”。 美國財政部還補充說,“吳英傑在任期期間的其他侵權行為還有強制絕育、強制墮胎、限制政治和宗教自由以及對囚犯實施酷刑”。 這些措施是在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上個月在巴厘島舉行會晤後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係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做出的。拜登和習近平兩位領導人在巴厘島同意加強兩國之間的對話。 中國在1951年對西藏進行軍事干預。此前,在中華帝國垮台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事實上獨立了四十年。北京聲稱為該地區帶來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但許多藏人指責北京政府進行宗教和文化鎮壓,並譴責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移民來到藏人居住的地區。

美國政府宣布今年第六次對台軍售 布林肯重申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日前宣布2項新的對台軍售計畫,包含空軍“航材標準零附件”及“航材非標準零附件”,總額為4.28億美元,DSCA已通知國會。這是拜登政府今年第六次對台軍售。 DSCA新聞稿表示,擬議的軍售將能助台灣維持空中機隊,強化並應對當前及未來威脅的能力,同時提供對區域安全至關重要的防禦與運輸能力。 DSCA表示,這項擬議的軍售將能使台灣軍隊持續現代化並保持可靠的防禦能力,符合美國國家、經濟與安全利益,有助於提升台灣安全,維持區域政治穩定、軍事平衡與經濟進步。 新聞稿指出,台灣能毫不費力將相關軍售設備納入軍隊武力之中;此次軍售不會改變區域基本軍事平衡。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幾十年來,美國一直致力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他強調對烏克蘭的支持將有所助益而非阻礙這一目標。 報導說,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日前在一封寫給布林肯的信中提到“有關美國向烏克蘭的軍售阻礙旨在避免亞洲戰爭而向台灣提供防止中國入侵的武器的相關報導讓我感到擔憂”,美澳6日舉行外長防長“2+2”會議,布林肯在當天的記者會上給予了部分回應。 布林肯說:“關於台灣,我不能談論武器系統,等等。但我認為事實上恰恰相反,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正在非常仔細地觀察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非常仔細地觀察美國和世界各國對俄羅斯侵略的反應”,並表示北京當局已看到各國以非凡的方式團結在一起,一面確保烏克蘭擁有自衛所需的東西,一面向俄羅斯施加巨大壓力來結束其侵略,同時確保北約加強自身的防衛能力,以防侵略蔓延。 布林肯說:“我認為這肯定對中國對未來的思考產生影響,以及對它在台灣方面可能考慮的東西產生影響。” 他強調稱:“維護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對我們來說有重大的利害關係。這已經是幾十年來的現狀;我們決心維護它。” 布林肯說,“這當然是拜登總統幾周前與習主席進行的重要討論中提到的問題之一。但是,我們當然歡迎國防部長回答有關武器系統的具體問題。”

日本擬將中國定位為“挑戰” 外國導彈落入日本海域就算“威脅”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當局正在考慮於下周將修訂的《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tiy Strategy)中,把中國定位為對國際秩序以及對日本和志同道合國家的“挑戰”。中國對日本修訂《國家安全戰略》表示強烈關切。敦促日本“要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上重信守諾,並加強管控涉海及軍事安全等敏感問題。 新頭殼署名洪聖斐引述消息報道,日本擬將中國定位為“挑戰”,並定導彈落入日本海域算“威脅”。據《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稍早消息,日本當局正在考慮於下周將修訂的《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tiy Strategy)中,把中國定位為對國際秩序以及對日本和志同道合國家的“挑戰”。 但日本的《國家防衛政策》(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可能將中國 8 月向日本專屬經濟區發射彈道導彈稱為“威脅”。消息指出,自民黨今年4月提議,岸田文雄政府應在國安戰略中將其稱為“威脅”。然而聯合執政的公明黨擔心此舉可能對日中關係帶來負面衝擊。 2013 年安倍晉三政府採用第一版《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描述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 該報道稱,美國於今年 10 月發布的最新國家安全戰略中,則將中國定位為“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 據共同社今天報道稱,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8日在日中兩國政經界人士和專家就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展開討論的“東京-北京論壇”上,考慮到日本政府12月將修改的3份安保相關文件,表示“一些人公然鼓吹將中國定位為威脅或者是挑戰,中方對此表示強烈關切”。他還稱“要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上重信守諾,加強管控涉海及軍事安全等敏感問題”。 據共同社說,該論壇由日本民間非營利團體“言論NPO”和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主辦。此次通過網絡連線東京和北京的2個會場,7日開幕、8日閉幕。

中國外長熱門人選秦剛罕見公開自認是戰狼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傳是下屆中國外交部長熱門人選,他近日在美國一場演講中以詼諧語調自認是“戰狼”,另提到在美工作500天來收穫了很多友誼,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似乎暗示將卸任返國。 秦剛在10月的中共20大當選中央委員,是中國外交系統唯一躋身中央委員的副部級官員,也是首名在任期內躋身中央委員的駐美大使,並且是外界眼中下屆中國外交部長熱門人選。據中央社今天報道稱,秦剛演講自認“戰狼”暗示將卸任返國。 該報道引述香港星島日報今日消息,秦剛6日應邀出席美中貿委會年度晚宴,並獲頒“傑出貢獻獎”。他在演講表示感謝,並說:“感謝(美中貿委會)葛士柏主席對我的熱情介紹。但你忘記了一點,你沒有說秦剛大使是‘戰狼’。” 報道稱秦剛的話引起鬨堂大笑。 秦剛在演說中表示這個獎項是對他的信任和榮譽,“天下沒有免費的晚餐,看來是美中貿委會希望我在促進兩國經貿關係方面做得更多吧。我也願意這麼做。在美工作這500天來我同美工商界保持了密切交往,收穫了很多友誼,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

中國準備向非洲國家出售 SY-400 導彈系統

【香港聯合時報】 12月6號,在卡塔爾世界盃足球賽八分之一決賽中,摩洛哥隊靠點球以三比零淘汰“奪冠熱門”的西班牙隊,為非洲球隊在八強中佔據了一席。對於阿拉伯世界和北非馬格裡布世界,這是一次歷史性勝利,也是非洲球隊自2010年加納隊後再次晉級四分之一決賽。賽後,一張現場圖片在推特廣傳,圖片上是來自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的三位女性手舉各自國家國旗在球場相擁歡呼摩洛哥球隊勝利。要知道,想讓北非這三個國家為一件事統一立場是件相當困難的事。尤其是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因西撒哈拉歸屬問題一直處於相互敵對狀態,邊境重兵把守,而西撒哈拉又是原西班牙的殖民地。摩洛哥一向親美國,又剛與以色列建交,阿爾及利亞則是俄羅斯中國的傳統盟友。今年6月,美國在非洲組織的年度軍演“非洲雄獅”在摩洛哥境內舉行,以色列北約首次受邀參加。作為回應,四個月後,也就是11月中下旬,阿爾及利亞就與俄羅斯在據摩洛哥一百公里,距西班牙飛地梅利利亞七百公里的阿爾及利亞貝沙爾省組織了一場代號為“沙漠之盾”的聯合軍演,這場演習動員了大約一百名阿爾及利亞士兵和同樣多的俄羅斯傘兵,當然,從演習規模與參與國家數量來看,遠小於摩洛哥美國以色列聯合軍演,“非洲雄獅”年度軍演動員了 7,500 名士兵、13 個國家參與、80 架飛機支援,軍演開支近 3600 萬美元。 事實上,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兩國的任何軍事部署都會引發雙方的嚴重關注。比如,阿爾及利亞國民議會於11月22號通過的年度財政法案,將該國軍事預算增加 127%,達到 227 億美元。緊接着,11月29日一則來自俄羅斯國防問題專業網站頂級戰爭網(Top War)披露的消息立即引發摩洛哥的高度關注,消息指出,阿爾及利亞正在與中國就採購SY-400短程彈道導彈系統進行談判。幾家阿爾及利亞和歐洲媒體也轉發了這一信息,指阿爾及利亞代表團在 11 月 7 日至 13 日中國珠海航展期間,與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Norinco)接洽,以獲得這種彈道導彈系統。短程彈道導彈是射程在1000公里或以下的導彈。 因國家之間的距離較短且易於部署,這些導彈主要用於區域衝突。 SY-400系統項目設計參與者曾經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介紹過該系統的一些細節,指該系統發射車自帶定位定向系統,可以實現單車無依託發射;系統的日常測試和發射都高度自動化。日常檢測無需開箱,一年進行一次通電測試即可。整車採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只要按一個鍵,從確定目標、測試,到點火以及發射都是一鍵完成,在十分鐘以內全部搞定。這樣簡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既提高了系統反應速度,縮短了打擊時間,也降低了對人員素質的要求,適於出口第三世界國家。 這則信息首先從俄羅斯軍事網站披露,是因為俄羅斯是阿爾及利亞的傳統軍火商,中國軍火商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過俄羅斯同行的觀察。據俄羅斯頂級戰爭網稱,儘管阿爾及利亞多年來一直是俄羅斯武器的買家,但北京有時也能成功地出售其系統。 例如,僅今年一年,阿爾及利亞就從中國購買了五架CH-5偵察攻擊機,以及一架中國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2020 年,阿爾及利亞還獲得了中國紅箭 12 反坦克系統。 2018 年,中國向這個北非國家出售了五架 CH-3 和五架 CH-4偵查攻擊機。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提供的數據,阿爾及利亞是全球第三大俄羅斯武器進口國,幾年前開始從中國採購武器裝備。 這個北非國家在 2021 年的軍費開支在非洲大陸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 26 位,阿爾及利亞已經從中國購置了攻擊和偵察無人機以及反坦克系統。 阿爾及利亞政府制定的 2023 年財政法案,將軍費預算增加127%。根據9月發布的總統令,該預算於11月底由議會不經辯論通過。自2004年以來,阿爾及利亞的軍事預算平均每年達到100億美元。2023年財政法案中出現的軍事預算明細顯示,88億美元將用於“一般管理”,85億美元將分配給“國防”,這就意味着簽署大型武器採購合同應該發生在明年。 根據馬格裡布國防門戶網站Menadefense披露的信息,預算中估計超過 50 億美元將畫撥給“後勤和多方支持”部門,這項撥款旨在為阿爾及利亞境外軍事行動提供資金。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阿爾及利亞的軍費開支已位居非洲第一,去年軍費開支達91億美元,占該國國民生產總值的5.6%。

德國經濟部機密文件視中國為威脅

【香港聯合時報】 據德國電視二台報道,在一份秘密文件中,德國聯邦經濟部反對與北京和睦相處,而是將中國描繪成一種威脅。這將給德國企業帶來嚴重後果。但德國綠黨聯邦議員特里廷稱文件為“現實主義文件”,並為之做了辯護。 記者米歇爾布羅克(Michael Broecker)獲得得了聯邦經濟部一份長達100頁的機密文件,它包含了綠黨籍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構想的新中國戰略。 布羅克在一個電視對話節目了公開了他對機密文件的研究結果。他說,這份文件的對華政策導向是,“我們不必在中國奉行基於價值的外交政策,而是強硬的、基於利益的外交政策。” 文件“事實上是在與中國決裂。” 布羅克是新聞網站先鋒的總編。日前,該網站獨家曝光經濟部對華新戰略文件,引起轟動,經濟界對文件非常不滿。哈貝克領導的經濟部或多或少建議德國經濟與中國脫鉤,“剪斷臍帶”。 布羅克表示,該文件不在政治上支持德中經濟關係,並迫使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中引入特殊報告要求。“這些公司的中國業務如果太佔優勢,就必須透明化。” 這位記者還透露說,在該機密文件的附件中,有一本真正的中國行為風格指南,它解釋了中國談判者使用的詞語的真正含義。布羅克的讀後感是,“你真地可以讀出,我們在談判中是如何被中國欺騙敲詐的。” 布羅克稱,文件“使用了一種全新的語言,它甚至是一種強硬的文件”,是一份對中國不信任的文件。 但參加電視對話節目的綠黨籍聯邦議員於爾根特里廷不同意這位記者的說法,而認為這是一份現實的文件。該文件“考慮到了在中國發生的變化,特別是在過去的20年裡。然後,這些變化也必須反映在我們與中國的交往中。”他說,文件試圖減少對市場的依賴。很多公司也已經明白了這一點。 布羅克還提到文件里概述了一個中國入侵台灣的具體場景, 說最遲在2027年會發生。布羅克強調說,“在經濟部的這份文件中看到這個數字,我非常驚訝。” 但特里廷解釋說,強迫台灣與大陸統一的嚴重威脅是存在,人們必須對這一點有一個現實的把握。國家必須能對這種危險做出快速反應,。 《南德意志報》報道說,哈貝克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因此想打非洲牌。德國與非洲的業務跟德國與匈牙利的貿易往來差不多,發展空間是存在的。

中國結束清零政策,恐引發新一波染疫潮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鬆綁清零政策後,疫情炸開,民眾恐慌性屯藥。英媒披露,中國正面臨醫療資源擠兌現象,發燒門診大排長龍,退燒藥被掃光。與此同時,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警告,中國退出清零政策,恐引發一波染疫潮,為新變種病毒創造條件,禍害全球。 據自由時報今天引述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疫情炸開,北京退燒藥都被掃光。《金融時報》消息稱,中國北京疫情迅速擴散,北京的醫療用品即將告罄,民眾清空藥局的退燒藥和快篩劑。 北京林姓居民說,家裡有個孩子發高燒,所有藥局都買不到退燒藥,“疫情來得太快了,我們來不及準備”。一位北京市民亦稱,妻子發燒買不到藥,查看了所有的配送平台-美團、餓了么、京東,若非沒有庫存,就是無法在當天送達,最後透過朋友接濟,才找到藥物及快篩試劑。 不僅退燒藥短缺,新冠病毒疫情指定醫療診所也爆滿。北京民航總醫院的發燒門診,從診間排到停車場,一位發燒民眾說:“我們已經等了2個小時”。北京醫生直言,發燒門診亂成一團,建議患者先待在家裡,不要就醫。一位醫生表示,由於醫護短缺,醫院只好指派其他科的醫生到發燒門診輪班,每個人都連續工作 24 小時,休息 24 小時,然後再回來換班。 金融時報根據新模型估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可能有多達 100 萬人死於這波疫情浪潮。尤其數千萬民眾將在農曆新年假期返家,增加了病毒從大城市擴散到未受保護的農村。 英國金融時報消息還引述美國首席防疫專家、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警告,中國逐漸退出清零政策,恐引發一波染疫潮,給中國衛生體系帶來壓力,並為新變種病毒創造條件。一旦出現全新的變種病毒,將對世界產生影響。 佛奇呼籲中國進口基於mRNA技術的西方武肺疫苗,這種疫苗比中國製造的疫苗更有效,以提高疫苗接種率,同時增強公眾免疫力。 據佛奇指出,新一波染疫潮將襲擊中國龐大的老年人口,尤其,中國逾60歲人口中,約8500萬人未接種第3劑疫苗,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所受的影響最嚴重。佛奇說,如果中國不積極推動疫苗接種行動,一旦他們重新開放,就會出現一波染疫潮;中國若爆發大規模染疫潮,就會給予冠狀病毒突變成新變種病毒的機會。佛奇表示:“當有大量的病毒傳播時,就會給病毒充足的突變機會。給病毒機會突變時,病毒就會形成潛在的新變種。一旦出現全新的變種病毒,就會對世界其他地方產生影響。” 該報引述加州Scripps轉譯醫學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創辦人托波爾(Eruc Topol)表示,中國各地出現不受控制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為新變種病毒的滋長創造條件的風險是可以想像的,但相當低。據托波爾說,最大的隱憂在於,除非中國在整個人口中有更快和更好的疫苗接種率,包括更有效的疫苗,否則將會有無數的死亡和發病數。

閃電拿下烏克蘭夢碎 普京承認陷入戰爭泥淖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認俄羅斯軍隊可能會在烏克蘭長期作戰,他表示目前不會再次徵召士兵。 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可能是一場漫長的戰爭。普京很少談論他在九個多月前開始的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持續時間,但在7日的電視會議上告訴效忠者,戰爭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俄羅斯在 2 月發起了它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稱烏克蘭與西方不斷加深的關係構成了安全威脅。烏克蘭及其盟友稱這次入侵相當於帝國主義的土地掠奪。自 7 月以來,面對烏克蘭的反攻,俄羅斯被迫在東部和南部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撤退。 據路透社報道稱,普京在昨天的講話中表示,核戰爭的風險正在增加,但俄羅斯不會肆無忌憚地威脅使用此類武器。普京說,“我們沒有發瘋,我們知道核武器是什麼,”普京說。“我們擁有比任何其他核國家都更先進和現代的這些核手段……但我們不會像拿剃刀一樣揮舞着核武器在世界各地奔跑。” 儘管最近在烏克蘭戰場上有所撤退,包括失去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省會赫爾松,但普京表示,他對發動一場成為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具破壞性的戰爭並不後悔。 普京說,俄羅斯在獲得“新領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俄羅斯9 月份吞併了四個部分被佔領的烏克蘭地區。

朔爾茨:“中國的崛起不是孤立北京的理由”

【香港聯合時報】 德國總理朔爾茨對孤立中國以及世界上新陣營的形成提出了警告。與此同時,朔爾茨也對中國的權力要求提出了警告。 據德國電視一台和《法蘭克福彙報》報道,朔爾茨在政治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用德文和英文發表文章,反駁了世界正在進入美中兩極化新時代的評估。他寫道,“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冷戰後的全球化階段,中國也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參與者”,象它在世界歷史上早期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那樣。他警告不要孤立中國。“中國的崛起既不是孤立北京的理由,也不是限制合作的理由。” 他補充說,但同時,中國不斷增長的實力並不能成為在亞洲和其他地區提出霸權主義主張的理由。因此,在訪問北京期間,他對南中國海和台灣海峽日益嚴重的不安全狀況表示了關切,並提到了中國在人權和個人自由方面的立場。他寫道:“尊重基本權利和自由永遠不可能是一個國家的’內政’,因為聯合國的所有成員國都承諾維護這些權利和自由。” 這位社民黨籍總理還敦促中國遵守聯合國的規則,為歐洲公司和中國公司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他批評說,“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太少了,而且明顯地走上了一條孤立和遠離開放的道路。” 他還指出,世界上其他地區現在正在發展,這些地區完全有權利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也有權利要求在全球問題上有更大的發言權。德國和歐盟正在投資於與非洲、亞洲、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國家的新夥伴關係,其背景也是試圖使德國和歐洲經濟更獨立於中國。

歐盟公布對俄第九輪制裁措施:正讓俄羅斯為其殘忍行為付出代價

【香港聯合時報】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2月7日公布了歐盟擬對俄羅斯採取的第九輪制裁措施,包括將近200名個人和實體追加至制裁名單當中,同時將對三家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包括全面禁止與俄羅斯地區開發銀行之間的交易等。馮德萊恩表示:“俄羅斯繼續給烏克蘭帶來死亡和破壞。我們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我們正在讓俄羅斯為其殘忍行為付出代價。” 馮德萊恩周三通過視頻講話表示,“俄羅斯繼續給烏克蘭帶來死亡和破壞。它故意以平民和民用基礎設施為目標,試圖在冬季開始時使烏克蘭癱瘓。我們站在烏克蘭一邊,我們正在讓俄羅斯為其殘忍行為付出代價。迄今為止,我們推出的八輪制裁措施已經在產生巨大作用。而今天,我們正在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推出第九輪制裁措施。” 據馮德萊恩介紹,“首先,我們提議在我們的制裁名單上增加近200名個人和實體。這包括俄羅斯武裝部隊,以及特定軍官和國防工業公司,國家杜馬和聯邦委員會成員,部長、州長和政黨,等等。這份名單涵蓋了俄羅斯對平民進行野蠻和蓄意的導彈襲擊,綁架烏克蘭兒童到俄羅斯,以及盜竊烏克蘭農產品的關鍵人物。” 馮德萊恩補充說:“第二,我們建議對另外三家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包括對俄羅斯地區開發銀行實施全面的交易禁令,以進一步癱瘓普京的提款機。第三,我們還希望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和限制,特別是對軍民兩用產品。這包括可能被俄羅斯戰爭機器使用的關鍵化學品、神經毒劑、電子產品和IT組件。” 馮德萊恩說,“第四,我們將切斷俄羅斯獲得各種無人機和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渠道。我們建議禁止向俄羅斯直接出口無人機發動機,禁止向任何第三國,如伊朗,出口可能向俄羅斯供應無人機。我們還將針對俄羅斯的宣傳機器,取消另外四個頻道和所有其他傳播平台。” 馮德萊恩表示,“而且我們提議對俄羅斯能源和採礦業採取進一步的經濟措施,包括禁止在俄羅斯進行新的採礦投資。這套方案是在本周生效的歐盟對俄羅斯海運石油的全面進口禁令之上提出的,以及七國集團(G7)之間達成的全球石油價格上限”。 馮德萊恩強調:“反對俄羅斯戰爭的國際合作從未如此強大。我們團結一致,立場堅定。” 據悉,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及歐盟峰會將分布於下周一和周四召開,屆時第九輪制裁措施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審議批准後才能正式生效。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周三通過推特表示,“在糧食和饑餓之後,普京現在決定將冬天武器化。他想破壞烏克蘭各地數百萬平民的電力、暖氣和水供應。我們正在對那些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起作用的人進行第9輪制裁”。博雷利重申,“只要需要,我們決心為支持烏克蘭而採取行動。”

習近平到訪沙特 中國在波斯灣布局

【香港聯合時報】 習近平今天周三到訪沙特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並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經貿投資是本次到訪的重點。分析指出中國繼續在阿拉伯國家布局,擴展中國的影響力。沙特尋求多元性戰略關係,引發美國關注。 簽署多份經貿協議 習近平今天達到沙特首都利雅得,到訪這個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要加強與中國石油供應國的關係,受到沙特隆重接待。 習近平與沙特國王薩勒曼舉行雙邊會晤,沙特王儲穆罕默德 本 薩勒曼參加,他掌握該國實權。薩勒曼國王與習近平共同主持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有14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元首參加,或將討論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問題。 20多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在沙特投資力度,主要購買石油,多年來是沙特最大的石油買家,1/4沙特石油出口中國。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夥伴,現在在沙特直接投資高達1065億美元。 本次雙方預計會簽署十多項協議,預計高達292億美元的經貿協議,涉及安全,能源領域的投資備忘錄和協議,包括在沙特進行基礎建設,汽車製造,旅遊和武器等行業。 此前習近平在2016年到訪沙特和伊朗,顯示中國外交進入傳統上與西方交流更多的國家。6年後的今天習近平再次到訪沙特,進一步在海灣地區布局,受到最近幾年對西方心存戒心沙特王國的歡迎。 沙特尋求多元化關係 目前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尋求夥伴關係的多元化,與中國和俄羅斯加大互動和經貿交往,對此美國保持保留態度,一些海灣國家與中國在5G技術等敏感領域合作,讓美國表示關注。 最近20年來中國與沙特在戰略領域合作加深。在新疆維吾爾人權、香港國安法等議題上,沙特阿拉伯為中國辯護。而中國對沙特阿拉伯入侵也門、與卡塔爾斷交、暗殺記者卡舒吉等問題上也沒有公開發表評論。 與美國關係緊張 分析指出本次習近平到訪沙特,正值沙特與美國關係進入低谷時期,就是在今年10月沙特和俄羅斯帶頭堅持減少原油生產,以保持高油價。曾經期望沙特增加石油生產的美國對沙特與俄羅斯在該問題上的步調一致表示失望,美國指責利雅得繼續保持原油高價格從而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此利雅得否認,表示這主要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 此前沙特流亡記者卡舒吉被殺,美國情報部門認為沙特王儲涉嫌參與謀畫,這引發美國與沙特關係緊張,沙特也受到國際社會譴責。 雖然今年7月美國總拜登到訪沙特,表示美國不會離開該地區而讓中國,俄羅斯或者伊朗勢力進入,但是越來越多的海灣國家不再相信該承諾,尋求多元化,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 而本次習近平到訪沙特或讓美國不滿,主要是沙特是美國在該地區的有長期特殊關係,就是從二戰之後執行“石油換取安全”。 中國沙特問題專家塔米米(Naser al-Tamimi)分析認為沙特靠近中國,尋求加深兩國經貿關係,但也不會遠離美國,畢竟沙特離不開美國的安全保護,這是中國無法提供的。更何況中國與伊朗關係密切,而伊朗是沙特的頭號敵人。沙特主要尋求在經濟和外交領域的更加多元化關係發展。 在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中國外交政策研究員馬安洲(Andrew Small)表示,中國出於經濟這戰略考量加強與其主要能源供應國友好關係,沙特王儲薩勒曼歡迎中國企業參加其NEOM這個巨大的未來智能城市建設,尋求在監控技術方面的合作。

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精神”當選《時代》雜誌2022年度風雲人物

【香港聯合時報】 《時代》雜誌12月7日宣布,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烏克蘭精神”評為該雜誌2022年年度風雲人物,以表彰烏克蘭在面對俄羅斯入侵時展現出的精神。該雜誌此前表示,他們評選年度風雲人物的標準是“對新聞或我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人,不管是好是壞”。《時代》雜誌指出,澤連斯基作為戰時領導人的成功依靠的是勇氣具有傳染性這一事實。 俄羅斯今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澤連斯基帶領他的國家進行了反入侵戰爭。儘管戰爭爆發時,多國政要建議這位44歲的烏克蘭總統攜家人疏散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但澤連斯基本人卻選擇與政府和軍隊留在了首都基輔,並強調“我需要的是彈藥,而不是搭車”。 依照澤連斯基的話說,他“沒有躲藏”,也“不懼怕任何人”,並於之後的數月中領導了烏克蘭的抵抗。《時代》雜誌主編費爾森塔爾(Edward Felsenthal)談到評選澤連斯基為年度風雲人物時表示,該雜誌的決定是“記憶中最明確的”。他補充說:“無論烏克蘭之戰讓人充滿希望還是恐懼,世界都在2022年跟隨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的節拍前進。” 費爾森塔爾指出,澤連斯基在戰爭開始時的決定“不是逃離基輔,而是留下並爭取支持,這是決定性的”。他補充說:“由於證明了勇氣可以像恐懼一樣具有傳染性,由於激勵人民和國家團結起來捍衛自由,由於提醒世界民主的脆弱性,以及和平的脆弱性——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精神’是《時代》雜誌的2022年度風雲人物。” 費爾森塔爾說:“他(澤連斯基)的信息攻勢改變了地緣政治氣候,引發了一波席捲全球的行動”。澤連斯基將與“烏克蘭精神”共享這一榮譽。費爾森塔爾談道,“烏克蘭精神”代表了在這場衝突背後進行戰鬥的“(烏克蘭)國內外的無數人”,包括廚師、外科醫生等普通大眾。他們中包括幫助烏克蘭保持通信暢通的工程師庫特科夫(Oleg Kutkov)、《基輔獨立報》的編輯魯登科(Olga Rudenko)和援烏英國戰地醫生諾特(David Nott)。 《時代》雜誌記者舒斯特(Simon Shuster)說,澤連斯基“作為戰時領導人的成功有賴於勇氣是可以傳染的”,而且它“在入侵的頭幾天就在烏克蘭的政治領導層中傳播”。澤連斯基則向該雜誌表示:“我還沒有完成這個對我們國家來說偉大而重要的行動。還沒有(完成)。” 《時代》雜誌的年底總結封面是澤連斯基身穿經典的軍綠色毛衣的側身照,周圍是個別人物和抗議者的人群。他們中間穿插着亮黃色的向日葵和藍黃相間的烏克蘭國旗。過去一年中,澤連斯基身穿軍綠色T恤在全球各種會議上在線參會,呼籲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在教育機構發表演講,並與外國領導人和具有影響力的名流會面,他的身影令人印象深刻。 《時代》雜誌指出,這位44歲的前喜劇演員在電視節目中扮演了一個總統後,於2019年當選烏克蘭總統,他依靠獨特的背景和一系列技能來應對當前的時刻。記者舒斯特寫道:“(澤連斯基)適應性強,受過訓練,不會在壓力下失去勇氣。他知道如何解讀人群,並對其情緒和期望作出反應。現在他的聽眾是整個世界。他決心不讓他們失望。” 文章指出,但戰爭也改變了澤連斯基,不僅僅是因為戰爭間過度勞累對身體的傷害。一位軍事顧問阿雷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告訴《時代》雜誌,澤連斯基不再有着以往快速的動作、玩笑和聊天,轉而採取更有氣勢的姿態。阿雷斯托維奇說:“他(澤連斯基)已經失去了那種演員的素質,他變成了一個領導(Boss)。” 兩天前,英國《金融時報》同樣將澤連斯基評為年度風雲人物。在那次採訪中,他告訴該報,他不認為自己是勇敢的。澤連斯基說:“我的責任心比我的勇氣更強。我只是討厭讓人失望。”

北京隆重追悼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

【香港聯合時報】 北京當局6日在人大會堂為11月30日去世的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舉行隆重追悼大會。全國默哀三分鐘,汽笛長鳴三分鐘,防空警報鳴響三分鐘,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一天。債券市場、外彙市場等也暫停交易三分鐘……其葬禮規模堪輿25年前中共元老鄧小平相比。 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追悼會上致悼詞。在近一個小時的講話中,習近平以大量篇幅 肯定江澤民的功績及歷史地位。 江澤民在1989年震驚中外的六四天安門鎮壓事件後,取代因同情學生民主運動而被罷免的趙紫陽,成為中共新任總書記,並於1993年3月起擔任國家主席,直到2003年3月。 這十年間,中國逐漸走出八九六四後的國際孤立,並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得以借全球化之力,邁入迅速起飛的進程,但相伴而行的國企改革也造成大量工人下崗。他提出的“三個代表”思想後來寫入《黨章》及《憲法》,為企業家入黨打開了大門。面對1999年法輪功學員在中南海集會抗議,他下令大規模抓捕,開始一輪持續不斷的針對法輪功的打壓行動。評論認為,對法輪功的打壓也是當局此後在全國範圍的維穩安保體制的開端。 江澤民在2003年起逐漸退出政治前台後,雖然一度仍然對中國政治生活,尤其是對其接任者胡錦濤的任期產生影響, 但這種影響力逐漸削弱。在民間他更一度成為網民嘲笑奚落的對象。但江澤民逝世消息傳出時,恰逢中國各地接連爆發反抗持續三年的新冠清零封控政策的活動,民間對江澤民的評論似乎出現某種變化,不少網民借悼念江澤民,暗諷習近平政權的種種政策。因此有評論認為,北京高調悼念江澤民可能也是想藉此轉移輿論對民間反抗運動的關注。 江澤民的遺體於5日在八寶山火化。在此之前,習近平等現任國家領導人均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向江澤民遺體告別。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出席了告別儀式。這是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上,在眾目睽睽至之下被架離會場後,首次公開露面。

烏俄戰爭背景下,歐盟與西巴爾幹地區舉行峰會 提振夥伴關係

【香港聯合時報】 歐盟27國周二(12月6日)將與6個西巴爾幹國家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舉行峰會,會議旨在重振在俄烏戰爭背景下雙方更顯重要的夥伴關係,預計峰會將涉及加入歐盟談判、打擊非法移民、貿易合作及應對能源危機等議題。 巴爾幹國家多年來對加入歐盟進程的漫長而苛刻感到失望,尤其是在最近歐盟快速給與了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兩國入盟候選國地位之後。而烏俄戰爭也突顯了歐洲穩定東南歐這一脆弱地區的重要,以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對該地區的影響。 觀察指,此次峰會挑戰之一正是要 "確認歐盟與西巴爾幹地區關係的新階段”。歐盟專員Oliver Varhelyi周五表示,歐盟成員國擴大問題近幾個月來已回到議程首位,他呼籲歐盟 "保持勢頭 ", "不辜負期望"。 今年7月,歐盟終於與早在2005年和2014年就已提出申請的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開啟入盟談判。與黑山和塞爾維亞的談判也歷經數年。 10月,歐盟建議給予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候選國地位,歐洲理事會將最終在12月15作出決定。此外,由於有六個歐盟國家沒有承認2008年宣布獨立的科索沃,因而其加入歐盟進程就更為複雜。 據峰會最後宣言的草稿內容,歐盟將在峰會上 "重申其對西巴爾幹國家成員資格前景的充分和明確的承諾,並呼籲加快談判"。 此外,峰會也將關注具體的合作議題,包括協助西巴爾幹國家應對能源危機。作為該地區最大最大貿易夥伴,歐盟將確認一項10億歐元的補貼計畫,吸引公共和私人投資,並調動總計至少25億歐元資金。峰會還將討論電信及網絡安全合作,包括與該地區電信運營商簽署一項協議,降低低歐盟和巴爾幹六國間的漫遊費,逐步實現在2027年之前取消收費。 峰會另一大優先議題是打擊非法移民,巴爾幹是通往歐盟的主要移民路線。今年前十個月,通過該線路入境人數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70%,這促使歐盟在周一提出一項行動計畫,特別是建議在這些國家部署邊境管理機構Frontex,以協助它們控制邊界。同時 歐盟正在向巴爾幹國家施壓,促其在在簽證政策上保持與歐盟協調一致。 此外歐盟在峰會之際也將要求與俄羅斯有密切關係的塞爾維亞,在對莫斯科制裁中與歐盟保持一致。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之前始終表示抵制此次峰會,但據法新社報道,武契奇最終講出席周二的峰會。

習近平出訪沙特出席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峰會 中國地區角色引關注

【香港聯合時報】 因2018年持不同政見記者賈邁勒·卡舒吉被謀殺而被國際社會側目的沙特阿拉伯本周會成為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中國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7日抵達利雅得,出席由沙特阿拉伯組織的12月9日的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稱這次峰會將成為中阿關係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路透社引述三名熟悉計畫的阿拉伯地區外交官評論說,習近平定於12月7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沙特已經向中東和北非的領導人發出了參加中國-阿拉伯峰會的邀請。 一名阿拉伯國家的外交官透露,各國派出的代表級別取決於每個國家,但預計許多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會出席,其他國家至少會派出他們的外交部長。 預計中國代表團將與海灣國家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簽署幾十項涉及能源、安全和投資的協議和諒解備忘錄,但沒有詳細說明這些備忘錄的詳情。 據沙特外交大臣阿德爾(Adel Al-Jubeir)透露,加強貿易關係和地區安全將是習近平此次訪問的優先事項。 習近平此次出訪,正值華盛頓與北京和利雅得在人權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而關係緊張,在過去的幾年中,海灣阿拉伯國家一直在加強與中國和俄羅斯的聯繫。 沙特薩勒曼王儲今年三月曾表示,沙特可以選擇減少對美國的投資。 沙特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並且正在深化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華盛頓此前對海灣國家使用中國的5G技術以及讓中國投資港口等敏感基礎設施表達了憂慮。 儘管美國是沙特等海灣國家在安全領域的首選合作夥伴,利雅得和阿布紮比正從北京購買軍事裝備。沙特一家公司與中國的一家公司簽署了一項在沙特製造武裝無人機的協議。 此前英國《衛報》報道指出,預計沙特阿拉伯將高規格接待習近平,規格可相當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以來首次訪問該國,這與現總統拜登在沙特阿拉伯所受到的冷遇形成鮮明的對比。拜登在沙特阿拉伯受到低調的接待,拜登未能說服沙特阿拉伯增加對美國的石油出口,這顯示出拜登與沙特實際領導人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關係出現了裂痕,而與中國的關係逐漸升溫。 近20年來中國與沙特的關係日益密切,特別是2016年以後穆罕默德成為王子掌握大權以來,沙特阿拉伯同中國的關係進一步深化。在新疆維吾爾人權、香港國安法等議題上,沙特阿拉伯為中國辯護。而中國對沙特阿拉伯入侵也門、與卡塔爾斷交、暗殺記者卡舒吉等問題上也沒有公開發表評論。 批評人士指出,儘管拜登訪問沙特阿拉伯沒有得到多少收益,王儲穆罕默德卻在卡舒吉被暗殺四年後,得以走出被歐美各國孤立的陰影,重回國際舞台。

京官要求香港「去殖化」 港府擴大委員會推廣憲法

【香港聯合時報】 香港政府已把原有的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簡稱基廣會)改為「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以便將中國《憲法》精神廣泛植入民心;不過,中國政府在港主要官員駱惠寧表示,香港人的愛國精神有待加強,而若要中國憲法真正深入民心,香港須「完全徹底擺脫殖民統治的影響」。中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這是中央官員首次坦言去殖化的重要性,顯示中央視國民教育和強化民族為最重要的工作。 中央政府駐港四大機構之一的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昨(4日)在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上視頻致辭時表示,要發揮中國憲法對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就要做到三個「必須」,包括必須自覺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的國家主體,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上述說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的香港回歸慶典講話中亦有提及。 駱惠寧接着指出,另一個「必須」是必須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他指出,擁護和信仰中國憲法離不開對國家與民族的情感認同,中共第二十次黨代表大會的報告提出要發展和壯大「愛國愛港」力量,這必須將愛國精神牢固確立、發揚光大,「完全徹底擺脫殖民統治的影響,憲法意識才能在香港真正深入民心」。他又讚揚港府把基廣會改為「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是一種有承擔的表現,促請各界不斷加強憲法、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的教育和推廣,並與國情及國史教育結合。 駱惠寧沒有談及具體如何「去殖民化」,事實上,中共官員過往一直避談去殖化,即使卸任後亦絕少公開談論,翻查資料,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退休並轉任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後,曾於2015年一個論壇上批評港府沒有依法「去殖民化」,導致經濟民生髮展「差強人意」。但他會後未能交代依什麼法「去殖民化」,而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則呼籲京官對香港多點包容,「無謂的政治爭議可以挪開一邊」;而時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則期望淡化爭議,指在港有殖民心態的人,為數「很少很少」。 而港府的反應亦與之前大不相同,作為港府第二把手的政務司長陳國基下午在其臉書上發文,指已把基廣會改名為「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將聚焦三大主題,包括中國《憲法》先於香港《基本法》、香港的高度自治權源於中央授權,以及「國家安全,你我有責」,目標是將《憲法》精神廣泛植入各界民心。 基廣會在香港回歸中國半年後的1998年1月成立,被指成績不彰,特首李家超10月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即將把基廣會改為「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但在未有宣傳的情況下,由駱惠寧公布,已經改名。 「國家憲法日」座談會由港府和中聯辦聯合舉行,共有約600多人出席。

加拿大計畫派更多軍艦通過台灣海峽

【香港聯合時報】 在加拿大發布其印太戰略、將北京描述為"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大國"後,加拿大計畫派更多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以證明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台海水域是國際水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一再次宣稱中國"在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中央社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台灣海峽問題,我們需要清楚確認它仍是國際海峽。" 她說,"在台灣海峽問題上,我們將繼續執行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這就是為什麼今年夏季我們也有一艘巡防艦和美國人一起穿越台灣海峽,(而且)我們希望派更多巡防艦通過台海。" 中國官員今年稍早曾告訴美方官員,中國不承認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 趙美蘭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參加北約外長會議時稱,加拿大正在印太地區"致力投入新的軍事資產",以協助確保該地區和平與穩定。她在加拿大公布第一個印太地區戰略後作這項發言,該戰略要求做出"一代人僅見一次的轉變"。 在布加勒斯特,北約外長們就中國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美國呼籲北約更關注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後果。 趙美蘭說,加拿大將投資4億加元作為對印太地區的軍事支援。加拿大外交部長稱,渥太華將把部署在印太地區的巡防艦從1艘增加至3艘。她說,除了派遣更多外交人員前往該地區外,加拿大還將在印太地區派駐更多武官。 趙美蘭發表上述談話前,美國國防部剛發布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該報告預估,到2035年,中國將擁有1500枚核彈頭,較目前約400枚高出甚多。被問及加拿大對中國快速擴張核武器有多關注時,趙美蘭說加拿大"當然注意到了"。 她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在這一地區的安全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我們需要對威懾力量進行投資,因為我們相信這是尊重國際規範最好的方式。" 趙美蘭稱加拿大還將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情報共享網絡"五眼聯盟"(Five Eyes)作更多投資,但她拒絕提供任何具體計畫相關細節。 加拿大和日本最近宣布將就一項情報共享協議進行談判,趙美蘭拒絕提供相關細節,但表示"與日本建立非常緊密的情報關係"符合渥太華的利益。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稱,這也將使加拿大公司更容易取得有助於他們競標日本國防相關合約所需的敏感資訊。 她說,加拿大還希望加強與日本和韓國的關係,部分原因是加拿大向他們出口能源,兩國也是加國礦業的潛在投資者。趙美蘭說這番話前數周,渥太華才下令3家中國集團自加拿大的礦業公司撤資,這是為了確定外國對加拿大重要產業的投資是否威脅到加國國家安全。 儘管加拿大的新戰略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從中方壓迫維吾爾人到鎮壓香港民主不一而足,趙美蘭說,渥太華也認為有必要與北京接觸。 趙美蘭宣稱,加拿大將在必要時"挑戰"中國,但在氣候變遷、禁止核擴散以及預防流行病等議題上,"當我們必須時進行合作"。 針對加拿大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並計畫派更多軍艦通過台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一再次宣稱中國"在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但表示尊重各國的航行權。

布林肯將訪問中國 深化美中溝通避免競爭變衝突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向媒體談及明年初對華訪問表示,他的訪華行程將會深化彼此的溝通,避免競爭關係變成衝突。討論議題將包括美中兩國之間的議題、亞太地區國家關心的議題以及全球關心的議題如氣候、健康和經濟等。而荷蘭法院裁定馬航MH17航班是被俄羅斯製造的導彈擊落,美國對這一判決結果表示歡迎,布林肯稱這是伸張正義的“重要一步”。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經濟領導人周(APEC Economic Leaders' Week)14日到19日舉行,15和16日為資深官員會議,17日為APEC部長級會議,18和19日為經濟領導人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場APEC領導人線下實體會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貿易代表戴琪周四晚間在APEC會場的媒體中心舉行記者會,說明此行的目的和成果。 媒體詢問布林肯明年即將訪問中國的行程,以及布林肯對這次行程的目標和期待,布林肯表示,正如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強調,如果雙方要負責任地處理彼此的關係和競爭,雙方必須保持公開且持續加深彼此的溝通,這樣才不會變成衝突。 布林肯表示,與此同時,雙方要找到可以合作的領域,特別是那些不只對雙方人民有影響而是攸關全球民眾福祉的議題。 布林肯指出,拜習會面之後,不管是這次在曼谷參與APEC或是剛落幕的20國集團(G20)峰會,他聽到許多國家樂見兩國領導人的會面,各國都希望美中兩國負責任地處理彼此的關係,因此他的訪中行程將會繼續討論拜習會談及的多項議題,並深化彼此的溝通。 布林肯說,這些議題包括美中兩國之間的議題、亞太地區國家關心的議題以及全球關心的議題如氣候、健康和經濟等。至於何時訪中,布林肯表示還在討論當中。 另外,荷蘭法院周四裁定馬航MH17航班是被俄羅斯製造的導彈擊落,並對3名涉案男子定罪,美國對這一判決結果表示歡迎, 稱這一決定是伸張正義的“重要一步”。 布林肯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海牙法院的裁決標誌着為2014年7月17日遇難的298人伸張正義的努力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對於日前一枚導彈落入波蘭的事件,布林肯在記者會中表示,他和烏克蘭方討論過相關的調查,但不管結果如何,各界都清楚,俄羅斯要承擔最後的責任。布林肯表示,大家每天看到的是俄羅斯用導彈襲擊烏克蘭,試圖摧毀烏克蘭的基礎設施,烏克蘭有權自我捍衛,美國會堅定地支持烏克蘭。

緬甸軍政府釋放近6000名囚犯 包括昂山素季前顧問等4名外國人

【香港聯合時報】 緬甸軍政府11月17日在國慶節宣布特赦近6000名囚犯 ,包括4名外國人,曾擔任前國務咨政昂山素季顧問的澳大利亞經濟學者特內爾(Sean Turnell)是其中之一。特內爾在去年2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被捕,軍政府以違反國家機密法和移民法為由,把他判監3年。 緬甸軍政府周四通過國營的廣播電視台宣布,近6000人將從該國的監獄中獲釋,包括澳大利亞經濟學者特內爾、前英國駐緬甸大使鮑曼(Vicky Bowman)、日本紀錄片記者久保田徹和美國植物學家泰烏(Kyaw Htay Oo)。 據追蹤相關數字的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介紹,自緬甸軍方奪取政權以來,至少有16200人被逮捕。該協會發言人說,其中超過13000人是政治犯,每天仍有數十人被軍政府逮捕或殺害。 日本紀錄片記者久保田徹7月在仰光的一次反政府集會中採訪時被捕,其後被判入獄10年。日本外務省確認,已經收到通知久保田徹可以獲釋,他目前健康狀況良好。日方被告知,久保田徹將於周四晚間被驅逐,最早可能於周五到達日本。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議員丹尼爾(Zoe Daniel)周四通過推特表示,她收到了關於特內爾被釋放的“可靠報告和確鑿信息”。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也對特內爾獲釋的報道表示歡迎。她在一份聲明中說:“特內爾仍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因此,我們在現階段不會作進一步評論”。 緬甸官媒聲稱,這些外國人被赦免是“為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也是為了人道主義目的”,並被要求離開該國。兩名目擊者說,他們看到一輛巴士在周四下午離開該國經濟首都仰光臭名昭著的永盛監獄,車上有一些在大赦令中被點名的囚犯。 緬甸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NUG)回應稱,對大赦發生感到振奮,但指國際社會不應該被軍政府欺騙。民族團結政府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部長兼發言人廷林昂(Htin Linn Aung)說:“軍政府的這些類型的人質策略不應該欺騙國際社會,讓他們相信軍方已經改變本色。” 去年4月政變發生不久後,東盟領導人就緬甸問題召開特別會議,並就緬甸局勢達成5點五識。共識內容包括各方應立即停止暴力活動,保持最大程度的剋制;各方應展開建設性對話,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尋求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東盟(輪值)主席國特使應在東盟秘書長協助下推動對話進程;東盟應通過東盟災害管理人道主義援助協調中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東盟特使和代表團應訪問緬甸,與有關各方舉行會晤等。

聯合國秘書長歡迎黑海穀物倡議延長120天

【香港聯合時報】 聯合國秘書長周四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歡迎各方同意繼續實施黑海穀物倡議,以促進烏克蘭生產的糧食、食品和化肥能夠安全地通過海運出口。 古特雷斯表示全力支持由土耳其、烏克蘭、俄羅斯和聯合國四方代表組成的聯合協調中心,使這條重要的補給線繼續順利運作。 與此同時,聯合國還全力致力於消除俄羅斯出口糧食和化肥的剩餘障礙。 他指出,四個月前在伊斯坦布爾簽署的這兩項協議對於降低糧食和化肥價格以及避免全球糧食危機至關重要。 古特雷斯說:“黑海穀物倡議繼續表明,謹慎外交在尋求多邊解決方案方面的重要性。” 黑海穀物倡議的最初期限是從7月22日簽署之日起120天,原本將在11月下旬到期。在該倡議下,約1000萬噸重要的糧食得以從烏克蘭運往世界各地,其中三分之二運往了發展中國家。 另據土耳其一名高級官員周四宣布,允許烏克蘭透過黑海出口穀物的協議將"依照現行條款"延長4個月。 這名要求匿名的官員告訴法新社,協議將在"考慮到冬季條件的情況下持續生效120天",但冬季過後可能會有"新的安排"。 一名熟悉談判情況的國際消息人士也向法新社證實,相關各方同意延長協議。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穀物生產國之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2000萬公噸糧食在黑海港口卡關,直到土耳其和聯合國居中斡旋,俄烏才於7月達成安全通道協議。

佩洛西宣布將不尋求連任美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共和黨已經在中期選舉中率先拿到218個眾議院席位,取得美國國會眾議院的控制權。現任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Nancy Pelosi)11月17日宣布,她不會尋求連任在下屆國會中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此舉為眾議院民主黨領導層的重大變動創造了條件,並標誌着華盛頓一個時代的結束。 佩洛西周四在美國眾議院的一次激昂的演講中宣布,在領導民主黨人近20年後,在其丈夫保羅上個月在舊金山的家中遭到殘酷襲擊後,她將退居二線。 現年82歲的佩洛西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女國會議長。佩洛西在講話中表示,當新一屆國會在明年1月召開時,她將繼續作為來自舊金山的聯邦議員留在國會,她已經擔任這個職位35年了。佩洛西說:“現在我們必須大膽地走向未來”。 佩洛西談道:“我不會在下屆國會中尋求連任民主黨領袖職務,對我來說,由新一代來領導我深深敬重的民主黨黨團的時刻已經到來”。她的講話結束後獲得了眾議院內起立鼓掌,議員們一個個上前向她表示擁抱和祝福。 佩洛西在講話中回顧了她的職業生涯,從年幼時與前國會議員和市長的父親第一次看到國會大廈,到在四位美國總統任內擔任議長並從事“人民的工作”。 佩洛西說:“每一天我都在為美國民主的宏偉奇蹟而努力。”當佩洛西周四中午抵達眾議院時,民主黨人為她歡呼。在短時間內,議員們擠滿了眾議院,至少在民主黨方面是如此,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加入了進來。議長席上坐滿了佩洛西的工作人員和客人。一些共和黨人,包括一些新當選的議員,也出席了她的講話。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在推特上寫道:“當我想到南希·佩洛西時,我想到的是尊嚴。歷史會將她記錄為歷史上最重要的眾議院議長——無論前後,她始終為人民服務。美國對她的服務、愛國主義和尊嚴欠下了感激之情。” 就中期選舉結果,佩洛西周三通過聲明表示:“今年,眾議院民主黨人以出色的表現打破了人們的期望:以勇氣、樂觀和決心參加競選。在下一屆國會中,眾議院民主黨人將繼續在支持拜登總統的議程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對微小的共和黨多數來說,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佩洛西說:“眾議院民主黨人很高興有這麼多出色的新成員和回歸的成員,他們將以其活力、多樣性和愛國主義為我們的黨團注入活力。我們向即將離任的議員致敬,他們在醫療保健、氣候行動、基礎設施、槍支暴力、退伍軍人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這些進展永遠不會被削弱。”

習近平責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嘴太快

【香港聯合時報】 出席G20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了許多國家領導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習近平算是“偶遇”。中國官媒僅提一句:“中加領導人短暫交談”。習近平沒料到,他和特魯多的“短暫交談”被後者“泄漏”給了媒體。 這次G20峰會,習近平會見了許多國家領袖,有意冷落特魯多,沒有安排與其正式會晤,但特魯多周二在二十國集團峰會現場抓住一個機會,在人來人往的大廳內與習近平簡短交談了大約十幾分鐘。 會面如中方所言很簡短,但特魯多說出了他想要說的要緊話。加拿大政府隨後按習慣向媒體發布新聞稿,披露了交談的核心內容: 其中一點,特魯多就中國干預加拿大聯邦選舉表達了“嚴重關切”。上星期,加拿大環球新聞公布有關中國干預加拿大選舉的一份報告後,特魯多批評中國與民主國家及加拿大政體進行“危險的遊戲”;加拿大警方上周四還宣布正在對中國在加拿大非法設置警察機構監視華人進行調查。特魯多說,在攸關加拿大公民的重要問題上表現強硬是極其重要的。 另外一點,特魯多還與習近平討論了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及地緣政治問題,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問題以及朝核問題。 外媒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詢問中加領導人交談的情況時,得到的回答是無可奉告。 沒想到這件事還有續曲,加拿大攝影記者在巴厘島G20現場拍攝的畫面顯示,習近平與特魯多星期三再次在人來人往的大廳相遇,習近平對特魯多把兩人的“私下談話”透露給媒體表達不滿,畫面顯示,習近平臉上的笑容很勉強,他對特魯多抱怨: “不合適啊!而且我們也不是那樣子進行的,對不對?如果有誠心,咱們就以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交談合作,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 特魯多聽完翻譯後表示,希望“繼續尋求建設性的合作”,特魯多還對習近平解釋說:“在加拿大,我們信奉自由、公開及坦率的對話。”習近平則簡短回應稱:“創造條件,創造條件。”說著與特魯多握握手,徑自走開了。 就這樣,習近平與特魯多的“私人談話“以及習近平責備特魯多向媒體泄漏消息的對話畫面,風靡了網絡。 分析指習近平可能不適應西方媒體和公眾人物的運作方式,難免動怒,其實, 在西方,政治人物與媒體的互動再正常不過。 中加關係不冷不熱,特魯多與習近平上次會面是2019年。自加拿大應美國司法部引渡要求逮捕華為金融首腦孟晚舟,中國隨即逮捕加拿大在華前外交官及商人作為報復,兩國關係跌到冰點。三名當事去年均已獲釋,但雙邊關係並不見好。

北約、七國集團領導人回應波蘭導彈爆炸事件:隨着調查進行而採取適當步驟

【香港聯合時報】 針對有導彈落入波蘭境內爆炸並造成兩人死亡事件,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巴厘島峰會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北約領導人和歐盟領導人11月16日召開了緊急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此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當天向媒體表示,落在波蘭造成兩人死亡的導彈“不太可能”從俄羅斯發射的。 七國集團、北約和歐盟領導人在周三舉行緊急會議,並發表聲明稱:“今天,加拿大、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領導人在巴厘島G20峰會期間舉行會議,並發表以下聲明。” 聲明表示:“我們譴責俄羅斯星期二對烏克蘭城市和民用基礎設施進行的野蠻的導彈襲擊。我們討論了發生在波蘭東部與烏克蘭邊界附近的爆炸事件。我們對波蘭正在進行的調查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協助。我們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繫,以確定隨着調查的進行而採取的適當步驟。” 聲明補充說:“我們重申,面對俄羅斯的持續侵略,我們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和烏克蘭人民,並繼續準備讓俄羅斯為其對烏克蘭社區的厚顏無恥攻擊負責,即使是在二十國集團開會處理戰爭的更廣泛影響時。我們都向波蘭和烏克蘭的受害者家屬表示慰問。” 拜登周三表示,在北約成員國波蘭造成兩人死亡的導彈“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的,但他承諾支持波蘭對其所謂的“俄羅斯製造”的導彈進行調查。拜登是在當天上午在巴厘島召開七國集團和北約領導人“緊急”會議,就波蘭東部靠近烏克蘭邊境地區發生的造成兩人死亡的爆炸事件進行磋商後發表的講話。 據美聯社報導,三名美國官員說,初步評估表明,落入波蘭境內的導彈是烏克蘭軍隊向來襲的,對烏克蘭電力基礎設施進行打擊的一枚俄羅斯導彈發射的。這些官員不願透露姓名,因為他們未被授權公開討論此事。烏克蘭仍然保持着前蘇聯和俄羅斯製造的武器裝備的庫存,包括S-300防空導彈系統。 報導指,拜登在印尼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時被工作人員彙報導彈爆炸的消息驚醒,他在周三早些時候致電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拜登在推特上承諾“美國將全力支持和協助波蘭的調查工作”,並“重申美國對北約的鋼鐵般的承諾”。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15日通過聲明指出:“美國強烈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最新導彈襲擊,這些導彈似乎襲擊了基輔的住宅樓和全國各地的其他地點。我們不會忘記,當世界領導人在巴厘島舉行二十國集團會議討論對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和生計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時,俄羅斯再次威脅這些生命並破壞烏克蘭的關鍵基礎設施。” 沙利文表示:“俄羅斯的這些打擊只會加深二十國集團對普京戰爭的不穩定影響的擔憂。我們對勇敢的烏克蘭人民表示同情,他們在捍衛自己的主權和民主方面繼續表現出堅韌和勇氣”。 沙利文補充說:“美國和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它所需要的東西來保衛自己,包括防空系統。我們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需要多久就多久。”

波蘭總統:落入境內的導彈或是意外 北約秘書長:俄羅斯應承擔最終責任

【香港聯合時報】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11月16日就前一日落入該國境內爆炸的導彈事件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這是對波蘭的蓄意攻擊。最有可能的是,這是一枚俄羅斯製造的S-300型導彈。我們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是俄羅斯方面發射的導彈”。杜達補充說:“有許多跡象表明,這是一枚防空導彈,不幸落在了波蘭境內”。此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當天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表示,“這不是烏克蘭的錯”,並指“俄羅斯應承擔最終責任,因為它繼續對烏克蘭進行非法戰爭”。 杜達周三就前一日落入波蘭境內爆炸的導彈事件通過推特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這是對波蘭的蓄意攻擊。最有可能的是,這是一枚俄羅斯製造的S-300型導彈。我們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是俄羅斯方面發射的導彈”。他補充說:“有許多跡象表明,這是一枚防空導彈,不幸落在了波蘭境內。” 杜達指出:“我們與我們的北約盟國有直接聯繫。我強調——我們沒有任何間接證據可以斷定這是對波蘭的一次攻擊”。他補充說:“我們要強調的是,波蘭東部的人民不應該因為服務部門和軍隊的增加而感到恐慌。我們是有意作出這一決定的。請保持冷靜——我們的安全得到了保證。” 杜達提及,“我們正在處理與俄羅斯大規模襲擊烏克蘭有關的非同尋常的事件。不幸的是,很大一部分火箭彈射向了烏克蘭西部”。他提及:“昨天,美國總統立即承諾支持。北約部隊和我們的部隊已進入戒備狀態。我們毫不懷疑,為了波蘭共和國和民眾的安全,這是有必要的。” 波蘭總統和總理周二晚經協調後召開了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部長理事會委員會的緊急會議。杜達隨後與美國總統拜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英國首相蘇納克、德國總理朔爾茨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等領導人通話。 杜達在周二晚間表示,拜登明確確認,美國維持其同盟關係,並與波蘭站在一起。據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介紹,波蘭方面仍在分析啟動北約第四條程序的可能性,但似乎可能沒有必要使用這一措施。北約協議第四條規定,當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認為任何一個盟國的領土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到威脅時,北約成員國應對此共同協商。 據悉,北約各成員國大使周三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落入波蘭境內並造成兩名該國公民死亡的導彈爆炸事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這一事件的調查正在進行,我們需要等待其結果。但我們沒有跡象表明這是一次蓄意攻擊的結果。我們也沒有跡象表明,俄羅斯正在準備對北約採取進攻性軍事行動。” 斯托爾滕貝格補充說:“我們的初步分析表明,該事件很可能是由一枚烏克蘭防空導彈引起的,該導彈是為了保衛烏克蘭領土免受俄羅斯巡航導彈的攻擊而發射的”。他指出:“但讓我說清楚。這不是烏克蘭的錯。俄羅斯要承擔最終責任,因為它繼續對烏克蘭進行非法戰爭。” 斯托爾滕貝格介紹說:“在今天的會議上,北約盟國對不幸的生命損失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他們表達了對我們寶貴的盟友波蘭的強烈聲援。北約盟國並明確表示,我們將繼續支持烏克蘭的自衛權。俄羅斯必須停止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 在隨後的提問環節中,來自波蘭的記者提問稱:“秘書長,今天的會議可能會有什麼結果,具體的,具體的條款?我們能否期待加強歐洲的防空;特別是在與烏克蘭接壤的國家,因為只要戰爭繼續,就會有俄羅斯的火箭彈襲擊烏克蘭公民。這種情況有可能再次發生。” 斯托爾滕貝格回答說:“在今天的會議上,北約盟國表達了他們對我們的盟國波蘭的強烈支持和聲援。他們還對悲慘的生命損失表示了最深切的哀悼。而北約已經大大增加了其在聯盟東翼的存在,特別是自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有了更多的陸上部隊,地面部隊,但也有了重要的實質性空中和海上力量。” 斯托爾滕貝格說:“當然,這既增強了我們的防空能力,也增強了我們監測的能力,以全面了解像波蘭這樣的北約盟國與烏克蘭邊界之間的情況,我們正在不斷評估我們還需要做什麼。我們還在馬德里的峰會上作出了重要決定,進一步加強我們在聯盟東翼的存在。” 來自烏克蘭的記者提問稱,“這一事件將如何反映在盟國為烏克蘭提供的防空援助上。哪裡會有一些新的系統來覆蓋烏克蘭的天空?”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今天將舉行一次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會議,以協調北約盟國和夥伴以及其他方面對烏克蘭的支持。而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我們所有努力的主要重點是防空。特別是自從幾周前俄羅斯開始對烏克蘭城市發動這些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以來。我歡迎越來越多的盟國和夥伴正在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防空系統。” 斯托爾滕貝格說:“來自西班牙和其他國家的‘NASAMS’防空系統、‘鷹式’防空系統,我還知道瑞典已經作出新的宣布,也向烏克蘭提供額外的防空支持。因此,我們正在調動額外的支持,特別是當涉及到不同類型的防空設施時。北約也在提供反無人機系統。我們需要許多不同的系統來防止巡航導彈、彈道導彈,也包括無人機。我們需要對烏克蘭進行分層防禦。這正是盟國正在以不同方式提供的東西。” 斯托爾滕貝格還提及,目前沒有成員國要求依照北約協議第四條召開會議,“這是基於調查結果,基於分析和基於迄今為止正在進行的調查的結果”。 針對記者提及,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聲稱落入波蘭的導彈是烏克蘭防空導彈的說法為俄羅斯陰謀論的發言,斯托爾滕貝格表示:“調查還沒有最終結束。但根據目前的情況,這很可能是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或導彈。但同樣,這不是烏克蘭的錯。俄羅斯對昨天在波蘭發生的事情負有責任,因為這是正在進行的戰爭和昨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浪潮的直接結果。” 斯托爾滕貝格說:“當然,烏克蘭也有權擊落那些針對烏克蘭公民和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的導彈。北約已經為這樣的情況做好準備。我們正在演習,我們正在準備,例如為這樣的事故做準備,首先是為了防止它們發生。但如果它們發生,以確保它們不會失控。” 斯托爾滕貝格補充說:“當我們昨天收到報告時,我們當然很擔心,特別是,我們對有兩人傷亡的事實感到難過,但與此同時,我們正在監測,我們正在非常密切地關注。因此,我們準備以堅定、冷靜、堅決的方式處理這樣的情況,但也要防止進一步升級。”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當今時代絕不能是戰爭時代

【香港聯合時報】 二十國集團(G20)巴厘島峰會於11月15日至16日舉行。印度總理莫迪周三在 G20輪值主席國交接儀式上,從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手中接過象徵輪值主席國身份的木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當天還發表了巴厘島峰會宣言。 宣言開頭寫道:“十四年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首次聚首。作為全球大型經濟體,二十國集團成員認識到有必要通過承擔集體責任、採取合作舉措,以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應對全球挑戰,為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奠定基礎。各國領導人確認二十國集團是全球經濟合作主要論壇,重申就再次應對全球經濟挑戰開展合作的承諾。” 宣言表示:“我們於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巴厘島舉行會議,此時此刻,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多層面危機。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大流行帶來的破壞,以及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其他挑戰,這些挑戰造成了經濟衰退,加劇了貧困,減緩了全球復蘇,並阻礙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就俄烏戰爭,宣言指出:“今年,我們還見證了在烏克蘭的戰爭進一步給世界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對此問題曾有過一次討論。我們重申各國在包括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等其他場合表達的立場,包括2022年3月2日多數投票通過的ES-11/1號決議(141票贊成、5票反對、35票棄權、12國未投票)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表達最強烈的痛惜,並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領土上徹底、無條件撤出。” 宣言補充說:“大多數成員強烈譴責在烏克蘭的戰爭,強調這場戰爭正在導致人民嚴重受苦並放大了世界經濟現存的脆弱性,包括制約增長,增加通脹,打斷供應鏈,加劇能源和糧食的不安全性,擴大金融穩定風險。關於這個形勢以及相關制裁還存在其他觀點和不同評估。我們認識到二十國集團不是解決安全問題的論壇,安全問題可以對全球經濟帶來顯著的後果。” 宣言強調:“堅持國際法、維護和平與穩定的多邊體系十分重要,這包括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持國際人道主義法並保護武裝衝突中的平民和基礎設施。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是不允許的。和平解決衝突,一切有利於解決危機的努力,以及外交和對話都很重要。當今時代絕不能是戰爭時代(借用印度總理莫迪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周三表示,關於烏克蘭戰爭的段落是該宣言中討論最激烈的部分。他在參加峰會閉幕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媒體稱:“爭論最多的只有一段,那就是我們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直到昨天深夜,我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最後巴厘島領導人宣言以協商的方式一致同意”。 該宣言涉及俄烏戰爭部分指出,“大多數成員強烈譴責烏克蘭的戰爭,強調這場戰爭正在導致人民嚴重受苦並放大了世界經濟現存的脆弱性”。此次峰會的東道主,佐科·維多多向媒體表示:“我們同意,戰爭對全球經濟有負面影響,沒有任何和平,全球經濟復蘇也不會實現。”

美財長耶倫與中國央行行長易綱首度會面 聚焦美中關係穩定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財政部表示,財長耶倫周三在印尼巴厘島20國集團(G20)峰會上,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談兩小時;耶倫聚焦美中關係的穩定。 耶倫尋求維持世界兩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穩定,這是她首度與中國高官面對面會談。 美國財政部表示,耶倫和易綱"討論了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發展,包括能源與大宗商品高價與波動所帶來的挑戰,並就美國和中國的宏觀經濟前景交換意見"。 財政部官員表示:"雙方的會談坦率、具建設性,氣氛積極。"

德總理:若沒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波蘭導彈事件就不會發生

【香港聯合時報】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11月16日在二十國集團(G20)巴厘島峰會結束後就波蘭境內落入導彈爆炸事件向媒體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如果沒有現在對烏克蘭基礎設施密集和大規模發射的導彈,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當天亦向媒體強調,意大利認為,即便在波蘭造成致命爆炸的導彈不是俄羅斯發射的,也沒有多大區別,因為俄方仍然要為攻擊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負責。 朔爾茨在峰會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很高興,在這裡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找到了明確的措辭,已經清楚地表明,使用核武器不是這場戰爭中可以接受的升級,這代表了各方都畫定的紅線,並且在這裡再次被非常強烈地描繪出來。特別是考慮到戰爭的發展,這是一個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此時此刻更重要的聲明。事實上,我們能夠通過事先進行的討論幫助為此做好準備,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件事上已經走到了這一步。” 朔爾茨說:“俄羅斯仍在繼續其戰爭,令人非常沮喪的是,就在我們開會期間,每個人都在談論時,導彈正在大規模地射向烏克蘭目標。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必須被大家拒絕。” 針對華沙方面提出,導彈“不幸落在了波蘭境內”的說法,朔爾茨在問道環節中強調稱:“重要的是,我們所有人(北約和七國集團及歐盟領導人)同時明確表示,並且已經明確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如果沒有現在對烏克蘭基礎設施密集和大規模發射的導彈,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同樣就這一問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介紹,她已經與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通話。梅洛尼表示:“落在波蘭的導彈不是俄羅斯的導彈,而是烏克蘭的導彈,這種可能性改變不大。”

G20聯合公報若不難產 將強調俄發動侵烏戰爭及其對經濟影響

【香港聯合時報】 二十國集團G20年度峰會本周二(11月15日)在印尼巴厘島開幕。這是自俄羅斯今年2月大舉入侵烏克蘭以來二十國集團首次召開峰會。東道主、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在歡迎各位領導人出席峰會的講話中,呼籲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挑戰。他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烏克蘭,但指出如果戰爭不結束,世界將很難向前邁進。此外,重返國際舞台的習近平在講話中,沒有提到俄羅斯發動的侵略烏克蘭戰爭。 在佐科發言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應邀在大會上發表視頻講話。他向G20各成員領導人呼籲,現在是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時候了。 今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發動了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將近9個月的戰爭給烏克蘭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數以百萬的平民流離失所,同時導致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緊張、通貨膨脹居高不下。 普京本人沒有出席這次G20峰會,從而避免了他與多個國家領導人的直接對峙。 根據路透社今天15日看到的20國集團領袖峰會聯合公報草案,這些主要經濟體強烈譴責在烏克蘭的戰爭,並強調這場戰爭正在加劇全球經濟的脆弱性。這份尚未通過的草案得到一名歐洲外交官的證實。 該草案並說,“認識到G20不是解決安全問題的論壇,我們承認安全問題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法新社亦指出,按照今天的聯合公報草案,包括俄羅斯在內的20國集團將對烏克蘭戰爭的經濟影響表示深感遺憾,而大多數的成員國對烏戰進行譴責。 這份草案還將呼籲延長即將在19日到期,俄羅斯與烏克蘭一項允許烏克蘭穀物出口的協議。 烏克蘭戰爭導致全球糧食及能源價格災難性飆升,讓數百萬人陷入貧窮,對一些人來說更升高了爆發饑荒的恐懼。烏克蘭是全球最大榖物生產國之一,俄羅斯的入侵曾讓烏克蘭2000萬噸榖物卡在港口,直到7月透過聯合國和土耳其斡旋敲定協議,使榖物運送船得以安全通行。 公報草案警告,“如今不該是戰爭的時代”。這份公報草案仍須經過G20領袖批准,才能於明天峰會閉幕時正式對外公布。 G20成員國包括俄羅斯,因此,成員國對措辭相當謹慎,以免出現閉幕時聯合公報難產的情況。 習近平重返國際舞台 未提俄羅斯軍事侵略烏克蘭 剛獲得第三個任期的習近平在新冠疫情爆發近三年後,通過此次峰會與國際領導人會面,重返國際舞台。外界關注到,習近平在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發表講話,一則以中國一貫使用的言語抨擊美國,稱“以意識形態畫線,搞基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只會割裂世界”。 同時,習近平又高調倡導和平與合作,呼籲20國集團成員體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人類謀福祉。然而,他卻沒有提到俄羅斯發動的侵略戰爭對烏克蘭人民帶來的災難和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馬克龍敦促習近平加強法中合作 據路透社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一個多小時會面中,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強兩國合作,以應對烏克蘭戰爭的後果。愛麗舍宮在新聞公報上稱:“總統表達了他對俄羅斯選擇繼續烏戰的強烈擔憂”。因此,法國與其西方盟友一樣,一直在嘗試說服尚未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採取立場並促使莫斯科改變方向。 據報道,馬克龍對習近平說,希望他對普京施壓,以促使莫斯科重返談判桌,同時這也符合北京的利益。馬克龍指出,“這場衝突的後果已經超出了歐洲的邊界,法國和中國應通過密切合作加以克服。” 習近平則回應:中方立場明確一貫,即中國捍衛停火,結束衝突與和平談判。” 愛麗舍宮新聞公報還說,法中元首並重申防止使用核武的堅定立場。

G20峰會開幕 東道主印尼敦促終結烏俄戰爭警惕”新冷戰“

【香港聯合時報】 G20峰會周二在印尼巴厘島開幕,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在開幕致辭中敦促成員國終結俄烏戰爭,並警告“新的冷戰”發生。 這是疫情以來首個線下G20峰會,也是在烏俄戰爭持續9個月、世界面臨經濟危機、戰爭核威脅再起的背景下召開的峰會。佐科在致辭中說,“負起責任代表着不要創造零和局面,負起責任也代表我們必須終結戰爭。如果戰爭不結束,世界很難往前邁進。” 佐科說,“我們不應讓世界變得四分五裂。我們絕不能讓世界陷入新的冷戰”“G20主要經濟體必須成功因應全球最迫切的種種危機。” 澤連斯基:現在是時候結束俄羅斯的”破壞性“戰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二以視頻方式在G20峰會發言,他說,現在是到了結束俄羅斯的”破壞性“戰爭並拯救成千上萬人生命的時候。他表示不接受莫斯科任何借口的核訛詐,同時也排除了有第三份“明斯克協議、以解決俄烏戰爭的可能。俄烏兩國早前曾針對烏東頓巴斯地區問題達成兩份停火協議,但之後以失敗告終。 據報道指,代表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峰會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澤連斯基發表講話期間全程留在會場。 習近平G20重回世界外交舞台中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在G20峰會呼籲 "堅決反對 "糧食和能源的 "工具化",被指是對其俄羅斯盟友的隱晦批評。 習近平說, "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任何政治化、工具化、利用糧食和能源問題作為武器的行為," 他同時敦促富裕國家集中精力減少為應對物價飛漲而實施的加息的負面溢出效應” 法新社指,在因疫情缺席國際外交三年之後,習近平借G20峰會重回回到國際外交舞台的中央。 繼周一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後,在本周的日程上,習近平還將有與澳大利亞、日本領導人等馬拉松式的雙邊會晤。 報道說,因入侵烏克蘭而在國際舞台上被孤立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缺席G20,加強了習近平作為對美國主要制衡力量的地位。

柬埔寨首相洪森新冠檢測陽性 之前曾會晤拜登李克強等多位外國領導人

【香港聯合時報】 G20峰會周二(11月15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受邀與會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原定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期間會面,卻因在周一晚間檢測出新冠陽性而取消出席。不過,洪森在上周金邊主持東盟系列峰會期間,曾與美國總統拜登、中國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多位外國領導人會晤。 現年70歲的洪森在臉書上宣布,自己周一晚間在印尼進行的新冠測試呈陽性,因而沒有參加當晚與其他G20峰會領導人的晚宴。他說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被感染的,目前 "沒有癥狀"。 由於檢測呈陽性,受邀參加G20峰會的洪森因此取消原定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 但上周,作為東盟峰會的東道主,洪森在沒有戴口罩的情況下,周五主持了東盟系列峰會,並在周末繼續與美國、加拿大、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領導人進行了雙邊會晤。 而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目前正在印尼參加G20峰會。 東盟系列峰會期間,洪森與美國總統拜登曾進行了長時間的一對一會談。兩人先後在柬-美雙邊會議、以及東盟—美國峰會上會面,都沒有戴口罩,兩人還在晚宴上並肩而坐。而拜登隨後前往印尼巴厘島,本周一在當地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面對面會晤三個多小時。拜登正在進行為期五天的亞洲之行,期間要參加一系列峰會。

中澳領導人會晤 習近平:改善發展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利益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11月15日)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會晤,這是兩國經歷多年外交關係緊張之後,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晤,顯示中澳有意改善關係重振合作。 中澳領導人2019年曾在日本舉行G20峰會期間進行了短暫交流,但五年來沒有進行過正式會談。 習近平在周二會晤阿爾巴尼斯時承認中澳間的關係 "困難",他表示,"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我們應該改善、維持和發展我們的關係,這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阿爾巴尼斯則在會晤後發推文稱,會談是"積極和建設性的 ",他同時表示,"我們將遵循我們的國家利益,在可合作的時候進行合作,在應該質疑的時候就提出不同意見”。 據報道,周二的會晤只進行了32分鐘,儘管時間短暫,但仍預示着中澳這兩個在南太平洋的敵對國家間關係的轉折。澳大利亞因立法阻止外國影響其政治、禁止華為進入該國電信網絡及新冠疫情之處呼籲對病毒起源展開獨立調查等惹怒北京,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煤炭、葡萄酒進口等實施限制制裁。在經歷以澳大利亞人在中國被捕為標誌的長期冷淡之後,兩國於今年六月恢復了部長級聯繫。

沙利文:拜登將明確表示美國準備與中國激烈競爭,但不尋求衝突或對抗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11月13日在前往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路上向媒體表示,拜登總統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將明確表示,美國準備與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stiff competition),但不尋求衝突,不尋求對抗;希望確保兩國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 白宮此前表示,美中首腦將於14日在印尼巴厘島會面,討論如何保持溝通,負責任地管理競爭,並在雙方利益一致的領域展開合作。這將是拜登擔任總統後與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晤。沙利文周日在乘坐總統專機前往巴厘島的路上參加了媒體見面會,並就剛剛結束的東盟系列會議和拜登接下來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的議程加以介紹。 沙利文說:“(拜登)總統今天參加了東亞峰會,並有機會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涵蓋了安全、經濟、人道主義和其他印太地區議程上的所有問題。而且,會場內對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存在很大的興趣。不同的領導人對今天早上爆出的消息發表了很多評論,看起來參議院的結果結束了,最終將由民主黨人控制。” 沙利文說:“因此,看到來自這些不同國家的所有領導人,包括來自本身不是民主國家的領導人,非常密切地關注美國政治,甚至是他們都相當熟悉的州級競選,這很有意思。今天的另一件事是,總統有機會主持與日本首相和韓國總統的三邊會議。在那次會議之後,他們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其廣度和涉及的問題範圍確實是前所未有的。” 沙利文表示:“顯然,朝鮮問題是三位領導人坐下來時的首要考慮因素,但聲明還討論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加深經濟和技術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印太地區的一系列其他優先事項。這顯示了在拜登總統的領導下,(美日韓)三邊合作真正深化的程度。” 沙利文說:“這對他(拜登)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在與兩位領導人的雙邊會談中,他能夠就明天與習主席的會談進行磋商,並向他們解釋他打算在巴厘島做什麼,並確保他與最親密的盟友進行良好的協調。這也適用於他與(澳大利亞的)阿爾巴尼斯總理舉行的會議,他能夠在明天的會晤之前與澳大利亞總理協調。” 沙利文說:“總的來說,就在柬埔寨停留而言,絕對清楚的是,存在一個巨大的要求美國參與的信號,東盟已將美國-東盟關係提升到最高水平,成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就是證明”。他補充說:“而且,東盟的許多不同領導人尋求美國在一系列領域的參與。私下裡,領導人們向總統表示,美國繼續走拜登總統為美國外交政策指明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深化和提升美國在世界這一重要地區的參與。” 沙利文說:“因此,我們對進入巴厘島參加二十國集團會議以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雙邊會晤所進行的協調和奠定的基礎感到非常滿意。在與習主席會晤之前,拜登總統將與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進行雙邊會談,並將有機會祝賀維多多總統在今年主辦二十國集團所做的工作,同時也將談論美國-印度尼西亞雙邊夥伴關係中的所有問題。” 沙利文說:“就與習主席的會晤而言,顯然我會讓拜登總統在那次會晤後用他自己的話來談論這個問題,所以我不會做太多的事情來搶在他前面(發言)。我也想確保他有機會與習主席交談,然後我們有記錄地詳細地談論這些問題。因此,你們會明白,對於我可以提前描述事情的程度,會有一定的限制。” 沙利文說:“但我只想說,拜登總統今天在東亞峰會會議上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意圖,那就是在明天的會晤中明確表示,美國準備與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但不尋求衝突,不尋求對抗。希望確保我們負責任地管理這種競爭,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和中國,應該按照一套既定的、商定的規則運作,包括關於航行自由、關於公平的經濟競爭環境,以及關於避免使用恐嚇或脅迫或侵略。” 沙利文說:“因此,他(拜登)將在傳達所有這些信息的同時,真誠地願意在美國和中國利益交彙的領域以及符合更廣泛公共利益的領域進行合作,無論是氣候變化、公共衛生還是其他問題。因此,他將有機會坐下來,完全直截了當地表達,並聽到習主席完全直截了當地回應,並試圖在這次會議上達成更好的理解,找到負責任地處理這一關係和美國與中國之間競爭的方法,並在這次會議上提出兩國和兩位領導人及其團隊可以就實質性問題進行合作的領域。” 沙利文稱,預計美中首腦會談將持續“幾個小時”。據路透社報導,拜登在抵達巴厘島後重申,美國準備與中國“激烈競爭”,同時“確保競爭不會轉向衝突”。

反修例歌當中國國歌播放 亞洲七欖指人為錯誤 港府抗議

【香港聯合時報】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第二站決賽昨(13日)在南韓仁川舉行,但在比賽開始前的播放國歌環節,大會竟把2019年反對修例運動期間流行的《願榮光歸香港》當作中國國歌播放,引起港府抗議和不滿。主辦賽事的亞洲欖球總會指出,事件由當地主辦機構一名初級人員的人為錯誤所致;但網上評論員黃世澤認為,以韓國的抗爭歷史來看,相信這是民間人士刻意展現對中國不滿和支持港人的表現。 事件引發熱議,不少網民鼓掌歡呼,又讚揚韓國民眾,甚至有球迷認為,港隊反敗為勝亦是因為播了《榮光》,該網民留言:「播啱國歌相當重要,所以贏左」。不過,建制派則對事件大加撻伐。當中,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指責球員當時毫無反應,讓國家蒙羞,要求香港欖球隊解散;而類似英國內閣的香港行政會議,其成員湯家驊亦在社交平台發文,指事件肯定不是無心之失,涉事者可能已干犯煽動罪、《港區國安法》中的分裂國家或勾結外國勢力罪,或串謀違反《國歌條例》,他又說,很難相信事件不涉及在港人士協助或策畫,港府必須細查。 從直播片段所見,香港隊手搭肩靜聽國歌時,現場響起《願榮光歸香港》,香港代表隊的華洋球員都面面相覷,沒有像平常般跟唱,但亦沒有抗議或離場,只是靜待歌曲播放完畢。比賽其後如常舉行,結果港隊反敗為勝,而大會亦在此時於場館內公開致歉,並在頒獎禮上播放正確的中國國歌,而港隊球員亦有開口跟唱。 港府其後於今日凌晨2時半左右發表聲明,指主辦機構在決賽中把一首與「二○一九年『黑暴』浪潮和『港獨』示威有密切關連的歌曲,當為中國國歌播放,特區政府表示抗議和強烈不滿。」發言人續稱,已以書面要求香港欖球總會嚴正處理事件,展開全面深入調查及提交詳細報告。 根據香港欖總的初步資料,亞洲欖總確認,香港代表隊教練向他們提交的國歌錄音正確無誤,事件是「由當地主辦機構一名初級人員的人為錯誤」所致。主辦機構獲香港欖球隊通知有誤時,已致歉並更正。 港府已責成香港欖球總會確保月底在杜拜舉行的賽事,不會發生同類事件。 在月初的國際欖球賽於主場敗北的香港港隊,在亞洲七欖第一站勝出後,於第二站的仁川硬撼東道主韓國,上半場一度以5:17落後,最後以19:12反勝,將於本月26及27日赴阿聯酋出戰壓軸一站賽事。 在錯播國歌事件後,網上評論員黃世澤指出,南韓人民從與軍警抗爭的經歷一路走來,對港人在反修例運動中的經歷深有體會,這次的錯播國歌事件,應是民間人士刻意為之,並有「被辭職」的打算。 翻查資料,2019年12月上旬,多個南韓民間團體因不滿當局在反修例運動開始半年內的表現而來港,以便親身視察國際人權日遊行,以及與香港的民間團體、工會及議員交流,凝聚亞洲各國的抗爭力量。南韓團體當時曾要求港府停止使用暴力,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要與民為敵。當年來港的團體包括南韓最大的人權聯盟組織「參與連帶」(People's Solidarity for Participatory Democracy,簡稱PSPD)、Dasan人權中心及南韓全國基督教青年會會議(NCYK)。

拜習會談三小時,白宮稱雙方“坦率”對話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在印尼巴厘島20國峰會前夕進行了約三個小時的會談,據白宮的一份聲明稱,雙方就兩國主要爭議問題進行了 "坦率 "對話。 過去三年間,隨着中國實力和信心的增長,美中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加劇,美國的領導地位及二戰以來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受到挑戰。這一緊張因北京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而更加劇。但白宮表示美國對此已獲得了中方的保證。 白宮在其對話紀要中說, "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重申了他們的共識,即永遠都不應該發生核戰爭,核戰也永遠不可能獲勝,並強調他們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 拜登也對朝鮮的挑釁行為表達擔憂,敦促習近平推動朝鮮採取 "負責任"的行動。 就美中雙邊議題,拜登表達了他對新疆、西藏和香港人權的 "關切",並警告說美國將 "繼續與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但表示雙方有必要 "保持溝通渠道暢通"。會議商定,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將很快訪問中國。 據 一位白宮官員說,周一在G20峰會期間前夕舉行此次會晤帶有冷戰意味,白宮表示,兩國需要確定 "紅線",以避免發生衝突。 儘管拜登與習近平自2017年就已認識,自拜登入主白宮以來,他與習近平已經通過電話或視頻交談過五次,但周一的對話是第一次雙方面對面會談。 就台灣議題,拜登詳細闡述美方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維護台海區域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利益。拜登也表明反對中國對台灣的脅迫性、日益挑釁行為,破壞台海與更廣泛區域和平穩定、危害全球繁榮。拜登在與習近平會晤之後向記者表示,他不認為中國有很快入侵台灣的企圖。 習近平則在會談中告訴拜登,世界之大足以讓兩國繁榮和競爭,同時警告華盛頓不要跨越台灣問題的 "紅線"。 中國外交部的一份聲明中說:習近平向拜登表示,"在當前形勢下,中國和美國的共同利益更多,而不是更少"。北京不尋求挑戰美國或 "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習近平呼籲雙方 "相互尊重"。 但在台灣問題上,習近平警告拜登不要越過 "紅線"。根據外交部聲明,習近平向拜登說,"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中美關係中不可逾越的第一條紅線“ 聲明指,兩位領導人還討論了烏克蘭局勢,習近平告訴拜登,北京對這場衝突 "深感關切"。表示,"中國始終站在和平的一邊,並將繼續鼓勵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恢復和談。”

澤連斯基:赫爾松地區已發現了400多起俄羅斯的戰爭罪證據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周日晚的例行視頻講話中表示,自俄軍撤出赫爾松以來,調查人員在該地區已經發現了400多起涉嫌俄羅斯戰爭罪的案件證據。他補充說:“越來越多的平民和軍事人員的屍體被發現。” 澤連斯基當晚表示:“我們所有人都已經感受到了我們勝利的來臨。因為我們維護了我們的團結,知道我們理所當然地在我們的土地上。我感謝我們的指揮官、情報部門和所有參與的人,為我們制定了下一步的計畫。解放的步驟。” 澤連斯基說:“在赫爾松地區,將確保226個定居點的穩定和恢復法律和秩序。截至目前,這已經超過了10萬名當地居民。我們正在恢復通信、互聯網、電視服務。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儘快恢複電力和供水的正常技術能力。我們將恢復運輸和郵政服務。我們將帶回救護車和正常的藥品供應。” 澤連斯基談道:“當然,政府、警察、一些私營公司的工作恢復已經開始。我感謝企業,它們是最早參與恢復正常生活的機構之一。我們的存在將被感覺到!人們會感覺到有生命的存在。但請不要忘記,赫爾松地區的局勢仍然非常危險。首先,那裡有地雷存在。不幸的是,我們的工兵在排雷時有一人死亡,另有四人受傷。” 澤連斯基呼籲:“我敦促赫爾松的所有居民要非常小心,並立即告知救援人員所有危險物品的所在地”。他補充說:“拘留留在這塊領土上的俄羅斯士兵和僱傭兵以及消滅破壞者的工作也在進行。調查人員已經記錄了400多起俄羅斯戰爭罪行,平民和軍事人員的屍體正在被發現。” 澤連斯基表示:“在赫爾松地區,俄羅斯軍隊留下了與我國其他地區相同的暴行,因為它能夠進入那裡。我們將找到每一個殺人犯並將其繩之以法。毋庸置疑。” 澤連斯基提及:“頓涅茨克地區的戰鬥與前幾天一樣激烈。俄羅斯的攻擊程度沒有減少。我們的戰士們的堅韌和勇敢程度是最高的。我們不允許我們的防線被攻破。我為此感謝我們的每一位戰士!”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確認:“我們已經在非常積極地準備一個對烏克蘭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周——外交周。在印度尼西亞將舉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我們的立場將被提出,以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方式。” 澤連斯基表示:“我們將對現在的許多問題給出答案。公開的答案。這樣,我們所有的人、我們所有的夥伴、所有支持我們的人都能聽到這些答案。在星期二,我將(在G20峰會上)發表講話。” 澤連斯基說:“我感謝每一個忍受着這場馬拉松的人! 我感謝每一個為我們的國家和我們所有人民的自由而戰鬥和工作的人!我感謝每一個幫助我們的人!榮耀歸於烏克蘭!” 澤連斯基周一突訪赫爾松市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一(11月14日)突訪剛剛從俄軍手中收復的赫爾松市。儘管俄軍已經撤出該市,但克里姆林宮仍表示,在九月“公投”中被吞併的赫爾松及周邊地區仍然屬於俄羅斯。 澤連斯基在赫爾松被收復後第三天突訪該市。據烏克蘭總統府消息,澤連斯基在赫爾松市說 "烏克蘭是堅不可摧的”,他說,"這場戰爭的代價很高,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地收復我們所有被暫時佔領的領土。(……)這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路程"。 澤連斯基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一段視頻中說:"我們回到這裡非常重要,人們由此可以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語言承諾,而是我們真的回來了,我們真的在這裡揮舞我們的旗幟”。視頻里當烏克蘭藍黃色的國旗在赫爾松市政大樓前冉冉升起時,澤連斯基和一旁的官員和軍官一起單手置於胸前,高唱烏克蘭國歌。 據在社交網Telegram上發布的照片,澤連斯基還身着軍服,在全副武裝的護衛簇擁下走過赫爾松市的街道,他本人並沒有戴頭盔或穿防彈背心。沿途有許多居民,一些人披着烏克蘭的國旗。 一段被大量傳播的社交網視頻中,一棟大樓的居民們在陽台上對着澤連斯基一行高喊 "榮耀屬於烏克蘭!", 而澤連斯基和他的隨行人員則按傳統回應 "榮耀歸於英雄"。 俄羅斯軍隊11日撤離赫松市後,烏克蘭軍隊隨後進入該市。赫爾松是該地區的行政中樞,地處戰略重要位置,該市也是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俄軍唯一攻陷的地區中心城市。 儘管烏克蘭已收復赫爾松,但俄羅斯堅持認為該市屬於俄羅斯。 在回答記者就俄軍撤出赫爾松的提問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說, "我們不會發表評論,你知道那是俄羅斯聯邦的領土"。 對於普京來說,莫斯科被迫撤軍時一記耳光,普京9月份曾下達全國部分動員令,徵召30萬名預備役軍人投入烏克蘭戰場。 就烏克蘭的局勢,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一警告說,"未來幾個月對烏克蘭來說將是困難的"。 他在海牙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決不能犯低估俄羅斯的錯誤,""普京的目標是在這個冬季讓烏克蘭變得寒冷和黑暗“。 在地面戰場遭遇困難的俄羅斯軍隊最近幾周以來連續攻擊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利用無人機及導彈等對烏克蘭包括能源網絡在內的基礎實施實施了幾波大規模襲擊。周一,俄軍聲稱已征服了烏克蘭東部的一個城鎮Pavlivka,這是莫斯科在經歷了數周的挫折和撤退後罕見聲稱的一次勝利。

日韓首腦會談:共同致力於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月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了會談。據悉,雙方的會晤持續了約45分鐘,日韓領導人同意努力修復兩國關係,協調處理朝鮮問題,以及共同致力於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這是日韓領導人自9月紐約聯大期間首會後時隔兩個月再次會晤。岸田文雄在會談前就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表示哀悼,並向遺屬和韓國民眾深表慰問,尹錫悅向兩名日本籍遇難者表示哀悼。 據韓聯社報導,兩國領導人就朝鮮接連發射彈道導彈譴責稱,這是對韓半島、東北亞乃至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的嚴重挑釁行為,並一致認為,加深在聯合國安理會層次的應對合作與韓美日安全合作。 尹錫悅還介紹了11日公布的韓版“自由、和平、繁榮的印太戰略”。岸田文雄表示,日本也將於明年初發表自由開放的印太計畫。 據韓國總統辦公室介紹,韓日領導人評價稱,兩國外交部門正就雙方懸而未決的事宜積極展開溝通,並希望繼續為此進行協商,以早日解決問題。報導指,所謂“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指修復韓日關係時面臨的最大難題,即二戰強征朝鮮勞工的索賠問題。 據日本外務省介紹,兩國領導人強烈譴責朝鮮前所未有的挑釁頻率和方式,認為這是對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的地區安全的嚴重和緊迫威脅,是對國際社會的明確和嚴重挑戰。兩位領導人確認,日韓、日韓美將繼續密切合作,加強區域威懾力,包括在聯合國安理會層面的應對合作與韓美日安全合作。 岸田文雄指出,日本將在明年春天公布一份新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計畫。兩國領導人對彼此對印太地區的願景表示歡迎,並同意協調努力,以追求一個包容、有韌性、安全、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關於二戰強征勞工問題,兩位領導人重申同意儘快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根據他們在紐約會議的指示,日韓外交部門加速了會談。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將繼續保持溝通。 岸田文雄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表示:“在日韓峰會上,尹錫悅總統和我確認,我們將共同致力於實現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以及(處理)朝鮮問題。”

美澳首腦會談:應對當前全球挑戰需要兩國強有力的安全合作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1月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場邊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舉行了會談。雙方確認面對當前的區域和全球挑戰,需要密切和強有力的美澳安全合作。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儘管當天兩國領導人的行程緊張,分別需要出席多場與參會國家領導人的會議,但拜登和阿爾巴尼斯的會談還是持續了約40分鐘。據白宮會後發表的聲明介紹,“兩位領導人重申了他們對東盟中心地位和東盟主導的區域架構的大力支持。認識到當前的區域和全球挑戰需要密切和強有力的安全合作,兩位領導人討論了美國-澳大利亞聯盟的優先事項以及與英國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 白宮稱:“拜登總統感謝總理與美國和世界站在一起,讓俄羅斯為其對烏克蘭的無端戰爭付出代價。兩位領導人認識到維護台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穩定的緊迫性。拜登總統感謝阿爾巴尼斯總理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的領導力,強調氣候和能源轉型夥伴關係是美澳關係的新支柱,並強調我們在本周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7)上提出的氣候目標的重要性。” 白宮指出:“由於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太地區的未來密不可分,兩位領導人強調了新推出的‘藍色太平洋夥伴’(PBP)的重要性,以幫助應對太平洋地區的挑戰,如氣候變化,並加強海洋領域的安全、大流行病的防範和經濟復原力。拜登總統強調了美澳關係在解決一系列關鍵問題方面的重要性,他告訴阿爾巴尼斯總理,他期待着2023年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舉辦得很成功,屆時澳大利亞將成為東道國。” 阿爾巴尼斯周日在金邊召開新聞發布會時,還就他與拜登的會談加以進一步介紹。阿爾巴尼斯向媒體表示:“我很高興在今天的東亞峰會上與拜登總統會面。我們與總統和他的主要國家安全和外交事務顧問進行了一次非常有建設性的雙邊會晤,這些人與我建立了相當牢固的關係,其中一些人(我們認識)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 阿爾巴尼斯說:“自從我擔任總理以來,我有機會在東京、馬德里、倫敦以及現今在金邊與拜登總統會面。我們進行了非常有建設性的討論。我們討論了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人們會知道,這些問題正在推進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之間的對話。我們談到了這一協議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即將提交的(澳洲)國防戰略審查和我們將在明年初作出的決定之前。” 阿爾巴尼斯補充說:“我們談到了氣候變化,談到了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重要性以及它與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之間的聯繫,這不僅是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前進方向,而且是世界的前進方向。而氣候變化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我祝賀總統在上個月非常成功地邀請太平洋地區領導人訪問白宮。我們得到的關於澳大利亞和美國與我們的太平洋鄰國進行接觸的反饋是非常積極的,氣候變化是他們所關注的首要和中心問題。” 阿爾巴尼斯說:“我們也談到了地區安全,我們談到了烏克蘭,我們也談到了供應鏈問題以及各種全球事件對其產生的影響。我們討論了我們明年將主辦的四方安全對話會議。我們將最後確定四方安全對話峰會的日期,如果可能的話,我已經邀請總統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的一次兩院會議上發表講話,如果他的日程表可以安排的話。” 就與拜登會談的氛圍,阿爾巴尼斯表示:“這是一次真正熱烈的接觸。我與拜登總統的所有接觸都是朋友之間的接觸。我認為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好。我們來自類似的背景。他過去曾指出,我們都是天主教工人階級,領導我們的政黨,現在又有領導我們各自國家的巨大榮譽。” 阿爾巴尼斯說:“美國,特別是拜登總統歡迎澳大利亞在該地區的立場。當然,在我擔任總理期間,澳大利亞一直在參與印太地區的事務。黃英賢作為(澳大利亞)外長,在五個月內的接觸比她的前任在更長時間內進行的接觸要多。而且我們的參與是建設性的。我認為,澳大利亞在該地區的地位已經提高,這對所有尊重澳大利亞立場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好處,美國就是其中之一。” 當被問及拜登是否就中國領導人可能想要討論的內容給了他任何提示時,阿爾巴尼斯未作出正面回應。他說:“我將讓拜登總統來評論他可能與習主席談論的內容,正如你所預計的那樣”。阿爾巴尼斯表示:“我們將與希望與我們接觸的國家進行建設性的對話,我已經說過,我們應該在我們能夠做到的地方與中國合作,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阿爾巴尼斯還提及,他周六在領導人晚宴期間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了非常積極且禮貌的接觸。

杜金改口稱支持普京 前一天曾呼籲推翻甚至擊殺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思想家亞歷山大-杜金,被認為是烏克蘭攻勢最狂熱的支持者之一,他今天保證,儘管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城市赫爾松有失敗,他仍然忠於普京。據英國媒體報道,杜金昨天推文,以古諷今,呼籲追責普京失敗的責任,暗示起來推翻當局。 俄羅斯思想家杜金在俄軍赫爾松撤退後重申對普京的支持。杜金周六晚在Telegram上說,"西方(……)開始散布假消息,說我和俄羅斯愛國者自俄軍在赫爾松投降後就遠離普京,據說還要求普京下台。" 據杜金說,承受失去赫爾松的痛苦是一件事。但我們與統帥的關係是另一回事。他還說:“我們忠於普京,將支持在烏克蘭的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直到最後。” 周五,杜金髮表了一篇單獨的消息,他似乎在俄軍於赫爾松失利後批評了克里姆林宮。他在其中說,俄羅斯領導人不能 "再生失敗事","這已經是能忍受的極限"。 根據這一信息,美國分析中心戰爭研究所(ISW)在一份說明中聲稱,赫爾松的潰退造成了 "支持戰爭的人物與普京之間的意識形態裂痕",這將削弱對俄羅斯總統的信心。 據稱杜金否認這一點。他在星期六寫道:“如果我們有任何不滿,那就是針對那些已經在逃跑和接連背叛最高統帥的俄羅斯統治精英成員。”他還說,俄羅斯社會需要在 "精神上和意識形態上 "動員起來,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也要贏得戰爭。 從烏克蘭南部的戰略城市赫爾松潰退,現在也得到了呼籲在烏克蘭採取最激進解決方案的其他俄羅斯人物的公開支持,包括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和準軍事團體瓦格納的負責人葉夫根尼-普里戈津。 60歲的杜金長期以來一直提倡一種被稱為 "新歐亞主義 "的意識形態,呼籲通過建立一個從歐洲到亞洲的俄羅斯帝國,將世界從西方的影響中解放出來。 8月底,杜金的女兒達里婭-杜吉娜在莫斯科附近的一次炸彈襲擊中喪生,俄羅斯將這次襲擊歸咎於烏克蘭的情報機構。

英防相:赫爾松失利後,俄羅斯或將增派炮灰上戰場

【香港聯合時報】 針對烏軍在戰場上取得的又一勝利,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11月13日在受訪時表示,俄羅斯將就失去對烏南重鎮赫爾松的控制感到擔憂和失望,並警告說這可能意味着俄方會派出“更多的炮灰”上戰場。 就烏軍奪回了對赫爾松市控制的戰況進展,本·華萊士表示:“我所要做的就是謹慎對待這些場景。我的意思是,顯然是非常明顯的。烏克蘭已經奪回了俄羅斯在3月份設法奪取的眾多目標中的唯一一個。赫爾松是俄羅斯失敗的眾多目標中的一個。現在,烏克蘭已經奪回了它。這基本上向俄羅斯民眾提出了一個問題,即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 本·華萊士指出,烏軍在赫爾松取得的成功也顯示了其非凡的軍事力量,“全世界許多人都認為他們不會堅持超過幾個星期。他們不僅堅持了下來,幾周的時間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他們已經有效地大規模削弱了俄羅斯軍隊,並奪回了(俄方)唯一(成功獲取)的目標。” 本·華萊士表示:“所以從心理上講,俄羅斯會對此感到擔心和失望。但你永遠不要低估俄羅斯。歷史會提醒你,俄羅斯可以對他們自己人很殘忍。如果他們需要更多炮灰,這就是他們要做的。我們今天看到,他們宣布,你知道,學校的孩子們將被訓練,這就是我們面對的政權類型。” 就俄烏展開和談的可能,本·華萊士強調:“我認為應該由烏克蘭人決定他們何時以及如何進行談判。歸根結底,烏克蘭將希望從實力的地位來做這件事。勢頭在烏克蘭身上。我看不出烏克蘭為什麼要阻止這一勢頭。” 英國周日舉行了國殤紀念日活動,本·華萊士談道:“我認為今天是一個提醒,我們以前在歐洲遭受過戰爭,數以萬計的英國軍人作為平民為打敗法西斯主義獻出了生命。悲慘地是,我們再一次來到這裡。幾十年後,歐洲大陸和烏克蘭發生了戰爭,一個類似的俄羅斯政權正試圖將其意志強加於一個主權國家,造成數萬人死亡。” 此外,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在天空新聞台周日播出的專訪中就赫爾松易手錶示:“我認為它的意義在於,你再次看到俄羅斯的失敗”。不過,他也表達出對戰爭全局的謹慎態度。 拉達金說:“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迅速得出結論: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這意味着我們離(戰爭)結束更近了……我認為它導致的是持續的混亂,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烏克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支持,有勇氣、決心和智慧為其生存而戰。而這將會贏得勝利。” 拉達金亦指出,應該由烏克蘭來決定何時以及如何進行談判。 拉達金說:“我們必須尊重,並承認是澤連斯基要為他的國家決定什麼時候是正確的談判點。”

拜登將敦促習近平約束朝鮮武器發展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11月12日)飛抵柬埔寨首都金邊,參加東盟系列峰會。下周將出席在印尼舉行的G20會議,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場邊會談。白宮表示,拜登屆時將敦促習近平約束朝鮮的武器發展。 拜登與習近平定於下周一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間隙會面。會面前,朝鮮剛剛進行了破紀錄一連串導彈試射,令外界對朝鮮可能很快會展開第7次核試的擔憂增加。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周六在陪同拜登前往柬埔寨的飛機向記者說,拜登總統將在會面時告訴習近平,作為朝鮮的最大的盟國,中國“發揮具有建設性的作用,遏制朝鮮走向最糟糕的局面,這也符合北京的利益。” 拜登也將表明,如果平壤導彈和核發展計畫“持續進行下去,只會意味著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和安全部署會進一步強化”。 蘇利文說,拜登不會對中方提出要求,而是將向習近平闡述他的“個人觀點“,也就是”朝鮮不僅對美國、韓國及日本構成威脅,也對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風險”。他說,中國是否願意對朝鮮增強施壓,“當然取決於他們自己”。 不過蘇利文說,隨著朝鮮迅速提高其導彈發射能力,“目前的局勢更加嚴峻”。 路透社報道,拜登周日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會面,預計將討論他與習近平會面時將涉及的議題。

拜登抵達金邊,成為2017年以來首次出席東盟峰會的美國總統

【香港聯合時報】 東盟峰會於11月11日星期五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幕。這是疫情後東盟國家領導人首次舉行面對面會議。拜登於12日上午抵達金邊,這是2017年以來,美國總統首次出席東盟峰會。 在美中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本屆東盟峰會備受矚目。拜登前往柬埔寨是美國總統對亞洲展開系列訪問的一部分,凸顯了美國對該地區新的戰略利益的關注。 今年5月,美國總統明確表示:要加強美國與亞太地區的關係。拜登出席本次東盟峰會,恰恰表明了此一願望。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由十個東南亞國家組成,以促進經濟、政治和安全利益方面的外交合作。東盟的作用常常受到質疑。如今,這個地區性的國際組織以論壇形式出現,常常顯現了各方影響力的較量。 大概正是出於此一原因,在中國在該區的影響力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東盟期待美國能夠做出更多姿態,以說服他們確信美國有能力制衡中國在該地區的霸權。 美國曾在奧巴馬當政時期提出要以亞洲為重心的主張。但此一政策在特朗普時代中斷,致使美國與東盟之間的關係遇挫。此一局面令中國受益匪淺,中國是該地區的第一大商業和政治夥伴。 隨着本次東盟峰會的召開,華盛頓面臨重新審視改善與東盟國家關係的大事,努力將雙邊關係提升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高度。拜登在峰會上的表態備受關注。 另外,在台灣以及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國總統還將在峰會期間與日本首相和韓國總統舉行會晤。隨後將前往印尼的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並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將是拜登當選總統以來,與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拜登本次亞洲行的最後一站是曼谷,他將在那裡出席亞太經合論壇。

赫爾松市重回烏克蘭 俄軍撤軍的背後意圖仍存疑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南部重鎮赫爾松重回烏克蘭手中,在這一俄軍自入侵烏克蘭以來的第三次大撤退之後,烏克蘭特種部隊周五晚已抵達赫爾松市中心,在現場迎接的市民歡欣沸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這是 "歷史性的一天",美國白宮稱讚烏克蘭贏得 "非凡勝利"。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周六陪同總統拜登前往柬埔寨金邊舉辦的東盟系列峰會時表示,“看來確實是烏克蘭人剛贏得一場非凡的勝利,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唯一奪取的州級首府又重回烏克蘭手中,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周五晚間的視頻中說:“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我們收復了南部地區,我們收復了赫爾松。” 他說,"特種部隊已經進入該市,他們目前首要工作是排除自3月中旬以來佔領赫爾松的俄軍留下的大量地雷”。 正在柬埔寨出席東盟峰會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今天表示,“我們在戰場上贏得勝利,但戰爭仍在繼續”。他在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的雙邊會談中說:"我明白大家都希望這場戰爭儘快結束。我們當然比任何人都希望戰爭儘快結束“。“但只要戰爭持續,我們看到俄羅斯正在向戰場動員更多的兵力和更多武器,我們當然將繼續寄希望於各方的持續支持。” 庫列巴特別感謝了澳大利亞向基輔提供了4億4000萬美元、主要為軍援的支持。在東盟峰會之際,烏克蘭外長今天也呼籲東南亞各國竭盡所能,確保俄羅斯不會拿糧食運輸協議玩“飢餓遊戲”。今年7月在土耳其和聯合國斡旋達成的允許烏克蘭黑海多個港口出口食物和肥料的協議面臨到期,如果俄烏任何一方拒絕延長協議,協議11月19日就將作廢。 一些基輔市民周五晚間在標誌性的馬伊丹廣場上歡呼口號慶祝對赫爾松的收復。赫爾松是莫斯科在9月舉行的所謂公投中宣稱吞併的領土之一,此次撤軍標誌着自2月24日俄軍入侵以來的第三次大規模撤軍行動失利,面對烏克蘭的頑強抵抗,俄羅斯在春季被迫放棄對基輔的攻擊,9月份俄軍又被趕出了幾乎整個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 俄羅斯周五早些時候表示,3萬俄軍和近5000台武器裝備、軍車已撤離到第聶伯河對岸,並無折損一兵一卒。但烏克蘭形容俄軍在混亂狀態中撤離,一些士兵在撤離時脫掉軍服、丟下武器甚至有人在越河時溺水身亡。 位於克里米亞以北的赫爾松是俄軍2月入侵烏克蘭後奪下的首個主要城市,也是戰事爆發以來俄羅斯控制的唯一地區首府。普京希望該市成為一個象徵,他在9月吞併包括赫爾松在內的四個烏克蘭地區時曾說,它們將 "永遠屬於俄羅斯"。 觀察指,撤出赫爾松,無論俄斯總參謀部背後有怎樣的計畫,或許這是為烏克蘭設下的某種陷阱,但撤軍本身就意味着對其自身弱點的承認,是對莫斯科的一次痛苦挫敗。 但觀察也指出,與俄軍此前在哈爾科夫的潰敗不同,此次赫爾松的撤軍並非在戰場壓力下被迫實施,而是經過一個多月的計畫和謀算,或許會轉變成對烏克蘭軍隊的不利。 周五克里姆林宮首次就撤軍表態,俄總統府發言人佩斯科夫說,俄軍儘管已撤出赫爾松,但該地仍然是 "俄羅斯聯邦的一個主體","不可能有任何改變"。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五通過推特就烏軍收復赫爾松表示歡迎,說“法國將繼續站在烏克蘭人民一邊”。在20國集團峰會下周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前夕。儘管普京已決定不出席峰會,法國總統府表示希望看到對話的可能。 一名馬克龍的顧問說,“G20有一個非常明確要求和平、要求俄羅斯戰爭降級的內容"“二十國集團的多數國家都認為這場戰爭代價巨大,對世界及所有地區無法承受。" 此前有報道指美國已開始施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促其考慮於莫斯科談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周六在回答對此的提問時說,俄羅斯繼續堅持其吞併 "離奇說法"。他說, "在這場衝突中,烏克蘭是和平的一方,俄羅斯是戰爭的一方。俄羅斯入侵了烏克蘭。如果俄羅斯選擇停止戰爭並撤出烏克蘭,這將是戰爭的結束”而"烏克蘭如果選擇放棄停止戰鬥,那將是烏克蘭的末日。他說, "在此情況下,美國的立場與過去一樣,是支持並基本上與澤連斯基總統密切協商。 就與俄羅斯談判問題,澤連斯基本周曾重申說,談判的首要條件是俄羅斯軍隊完全從烏克蘭撤出”。

歐盟喊話習近平 說服普京尊重國際法

【香港聯合時報】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周六鼓勵中國應該使用一切手段,說服俄羅斯尊重國際法。此呼籲在G20峰會即將開幕前幾天發出,即將在印尼巴厘島召開的20國峰會,將以烏克蘭戰爭衝突為主題開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會。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今天在柬埔寨參加東盟系列峰會時表示,"我們鼓勵中國當局使用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手段來說服俄羅斯尊重國際公認的烏克蘭邊界和烏克蘭主權。" 查爾斯-米歇爾在金邊發表講話,他正在金邊與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領導人會面,參加周六和周日的峰會。隨後,他將飛往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出席G20會議。 他說:“在人類歷史上這個殘酷的時期,進行國際合作是很重要的,20國集團將是另一個互相看視對方的機會。我們甚至與那些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但至少認為國際法必須得到保護的國家站在一起。” 自從歐盟因指責中國新疆地區的人權侵犯行為而實施制裁以來,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已經惡化。 自今年2月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領導人多次呼籲中國公開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動,但至今沒有成功。 根據2019年通過的文件措辭,歐盟認為中國是 "夥伴、經濟競爭者和系統體制對手"。但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仍然強勁,尤其是德國,德國總理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G7領導人。

英國和歐盟據報將在G20峰會上“盡一切可能”孤立俄羅斯

【香港聯合時報】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周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英國和歐盟計畫在即將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巴厘島峰會上就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一事,與率團前來參會的俄外長拉夫羅夫對峙。據悉,當俄羅斯代表在峰會上發言時,英國和歐盟的代表團將共同退場,以示抗議。 本次二十國集團峰會將於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將不出席這次會議,俄羅斯代表團將由拉夫羅夫率領。報導指,歐盟官員將在此次峰會上“盡一切可能”孤立俄羅斯。英國和歐盟還將敦促俄羅斯緩和烏克蘭的衝突。 歐盟對外行動署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試圖與合作夥伴合作,以便非常、非常、非常堅定地表明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所有這些罪行、暴行和非法行動的看法”。該發言人指出,這也意味着“勸阻他們不要會見拉夫羅夫或會見任何領導俄羅斯代表團的人,或在俄羅斯(代表)站起來發言時讓人退場。” 法國總統府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每日電訊報》稱:“烏克蘭戰爭將成為巴厘島(峰會)的中心議題,除了普京之外,所有(G20成員國的)國家元首都會到場”。 此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如果普京出席此次峰會,他將拒絕參會。在普京表示不會出席會議後,澤連斯基預計將以線上發生參加峰會。 今年G20難辦 稱有俄面孔就拒拍全家福照 即將在印尼巴厘島召開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與會各國領袖將不會拍攝傳統上會有的開幕大合照,因為他們對於俄羅斯出席本屆會議普遍感到不自在。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會前宣布不出席,但有俄參與G20峰會還是惹尷尬,傳統開幕大合照傳取消了。 傳統上G20峰會開幕時,所有與會各國領袖會拍攝站在一起的大合照,過程中可以見到他們彼此拍肩寒暄,成為觀察這些領袖如何互動的有趣來源。然而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消息,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已表明不會出席15日在印尼巴厘島揭幕的G20峰會,但本屆峰會仍將不會拍攝傳統的開幕大合照。俄國將由普京多年來代理人、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代表參加。 拉夫羅夫今年曾在幾場國際峰會上有激烈言行,而受到外界指責。例如他在一場外交部長會議上表示,全球糧食危機不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所造成,且為了孤立俄國所施加的制裁已經構成宣戰,說完便直接離席。 原本如果普京決定親自出席G20巴厘島峰會,其他成員國領袖便可能面臨是否出席的壓力。今年4月G20召開財政首長會議時,西方國家財長便在俄羅斯代表發言時集體離席,以抗議侵略烏克蘭的俄國參與會議。 該報指出,英國官員坦言,由於俄羅斯仍是G20成員,意味巴厘島峰會結束時,幾乎不可能會產生一份各國領袖同意的公報。

赫爾松震波衝擊克里姆林宮 顧問翻臉罕見稱應推翻普京?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從赫爾松撤軍,放棄這個自2月展開入侵以來唯一佔領的烏克蘭州級首府,居民歡喜迎接烏軍抵達市中心。而因俄軍在赫爾松遭挫敗,俄國總統普京的策士杜金主張推翻普京政權。 俄羅斯宣布自赫爾松市(Kherson)完成撤離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11日表示,這個地區首府已是“我們的了”。烏克蘭國防部在社群媒體指出,赫爾松重回烏克蘭控制,烏克蘭武裝部隊已進入這座城市。 自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24日下令入侵烏克蘭後,赫爾松是俄軍首個攻佔的烏克蘭都市樞紐。儘管俄方表示,已讓3萬名士兵撤離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沒有留下任何軍事裝備或武器,所有俄軍渡河到東岸,沒有折損一兵一卒。但烏方形容俄軍撤退狀況混亂,還有人在試圖逃跑時溺斃。 這次撤軍堪稱俄方在這場戰爭中的第3次重大撤退行動,也是在面對烏軍強勢反攻奪回東部和南部部分地區時,首度棄守如此大的佔領區城市。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評論,俄方前兩次重大撤軍行動,分別是3月底撤離烏克蘭首都基輔郊區,以及5月撤離烏克蘭東北部的烏國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 影片畫面顯示,數十人在赫松市的中央廣場歡呼,高喊勝利口號,似乎是第一批抵達現場的烏軍在人群中自拍。 就俄軍赫爾松挫敗,力主攻烏策士杜金呼籲推翻。 據英國媒體消息,俄羅斯爭議政治理論家杜金(Alexander Dugin)是普京總統的策士,有“普京大腦”之名,如今在俄軍於烏克蘭赫爾松挫敗後,他主張推翻普京,甚至暗示應將普京處死。 英國“鏡報”(The Mirror)稱,杜金是極右派民族主義者,也是贊成俄軍進攻烏克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主張將俄國領土擴張到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全境,併兼並波羅的海3國。杜金在社群平台Telegram貼文說,每個“真正的俄羅斯人”現在都應對烏克蘭戰局感到悲痛和“咬牙切齒”,因為俄軍已棄守赫爾松,若有人不為此難過,“他們就不是俄羅斯人”。 據報導,他引述蘇格蘭社會人類學家佛雷塞(James Frazer)在“金枝”(The Golden Bough)一書中講述的一個故事,即有一位國王因在旱季未能召來雨水,而遭到殺害剖腹。杜金的貼文說,人民授予統治者絕對完整的權力,他理應拯救所有人,如若不然,統治者就會遭受和那位“雨王”相同的命運。

港府輸掉官司即修例 賦權官員廢「免針紙」 被批輸打贏要

【香港聯合時報】 港府在一刀切廢除逾二萬張「免針紙」(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的簡稱)一事被法庭裁定敗訴後的第四天,緊急修例賦權醫務衛生局長在有合理理由懷疑下,宣告個別醫生所發「免針紙」失效,最快今天落實。港府聲稱這符合香港利益,亦是依法而行;但不少評論批評港府是「輸打贏要」、「搬龍門」,在上周司法複核中勝訴的市民郭卓堅表明,考慮再次司法複核港府做法。 儼如英國內閣的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周二(25日)決定,不就上周五法庭裁定醫務衛生局局長無權廢除逾二萬張「免針紙」的司法複核提出上訴,但會以「先訂立後審議」的方法,修訂《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L章,賦權醫衛局長在有合理理由懷疑下,例如在發出「免針紙」前未有進行臨床評估,宣告特定的「免針紙」或某註冊醫生髮出的所有「免針紙」最快在14日後失效;另亦賦權局長在有需要時發出過渡證明書。有關修訂規例即日刊憲,今日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後即日生效。 港府沒有召開記者會解釋,只是由醫衛局透過發給新聞媒體的新聞稿中解釋,指此舉是考慮到防疫工作的迫切性、上訴涉及的訴訟時間和相關「免針紙」的有效期限,認為最合適的做法是修例而非上訴,符合香港最佳利益;又指這可維持規定市民須接種疫苗方可進入表列處所的「疫苗市行證」制度的穩健度,強調政府是依法行事。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今(26日)早回應傳媒時表示,政府要依法辦事,法例要給予足夠權力讓當局履行抗疫責任,他拒絕評論港府是否在事件中獲勝,最重要是確保全體市民在抗疫戰中取得勝利。 成功透過司法複核挑戰港府無權廢除「免針紙」的港人郭卓堅,批評政府輸打贏要,把缺乏理據而放棄上訴的做法,透過立法去將沒有法理的事情合法化,無賴至極,亦破壞法治。本已打算明(27日)天入稟法院,挑戰政府推行「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決定的郭聲言,港府一旦賦權官員可廢除「免針紙」,便會再次提出司法複核。 林志釉:李家超日前指輸官司證香港有人權今修例如廢裁決是諷刺 本身是執業律師的香港病人政策聯機主席林志釉向傳媒指出,特首星期日曾以政府在免針紙案敗訴為例,反駁外媒稱香港沒有人權之說,但事隔兩日便以行政手段修例,有如廢除法庭裁決,實是諷刺。他又稱持相關免針紙者難再找醫生重發證明書,政府提供14天通知期幫助不大。 曾批評醫衛局長廢除「免針紙」決定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則質疑,當局是否需要急於以「先訂立、後審議」的形式修例,認為措施對市民有廣泛影響,應多解說;而延長「疫苗通行證」至明年6月底,亦有違「復常」的目標,與市民期望有落差。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則質疑,港府在疫情回穩之時為二萬多張「免針紙」急急修例,明顯是「輸打贏要」,做法是彰顯其權力多於公共衛生安全考慮,畢竟,專家亦已重申,接種疫苗是防重症,不是防感染。 身兼資深大律師的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表示,法庭裁決反映規例本身存在漏洞,須堵塞以達到立法原意。他亦不認同任由快將到期的「免針紙」自行失效的方法處理此事,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抗疫應爭分奪秒,不能任由相關市民繼續自由進出場所。 根據公開紀錄, 警方9月先後拘捕七名醫生,指他們濫發「免針紙」,港府其後宣布,有關醫生簽發的二萬多張「免針紙」於本月12日起失效,港人郭卓堅透過司法複核挑戰港府的決定,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上周五裁定,醫衛局長盧寵茂未獲法律授權,無權宣布涉事的「免針紙」失效。事隔四天,港府修例。事件中,警方共拘捕39人,當中26人是病人,其餘是醫生和職員,他們被指干犯「製造虛假文書」、「串謀欺詐」及「串謀製造虛假文書」等罪名。

香港公務員棄「政治中立」 增護國家主權 學者憂損程序公正

【香港聯合時報】 面對建制派指責部分公務員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的不作為,港府明年起將刪除《公務員守則》中的「政治中立」一詞,主責官員強調,公務員必須盡忠職守,不能以政治中立為借口而不執行政府工作。中文大學政治學者蔡子強認為,刪詞是要求公務員配合政府,憂慮這會引起公務員對不同政治團體可能未能一視同仁對待的程序公正問題。 「政治中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便已掛在港英政府官員口中,香港1997年回歸後,仍是18萬公務員的核心價值,不同的公務員事務局長均曾在立法會有所闡釋,例如前公務員事務局長俞宗怡07年時便曾指出,政治中立是政府一直信守的核心價值,在政治環境不斷轉變的情況下,這核心價值只會變得更為重要。而「政治中立」這基本信念亦繼續在2009年發出的現行《公務員守則》中訂明,全體公務員均須遵守。 不過,警隊工會在2019年的社會抗爭運動中不時發表言論,被指有違政治中立;其後是共他公務員工會亦就政治事件表態。與此同時,亦有建制派不滿公務員團體不表態支持政府,甚至把政策成效不彰歸咎於公務員未有儘力配合。 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昨(25日)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的政策簡報會上,被由前保安局長轉為議員的黎棟國問及如何解釋公務員「政治中立」以消除偏見時響應說,不會再說或使用該名詞,會在新的《公務員守則》中指出,公務員辦事必須要不偏不倚,不受其個人政治取向和信念影響,強調:「『政治中立』也不可以作為一個借口,不去執行政府整體決定了的工作。」她續指,現時公務員團隊中,除了少數職位,其餘均容許公務員加入政黨,但不能因此而影響處事的公平公正。 她又說,預計明年第一季會發出更新的《公務員守則》草擬版本,諮詢一眾公務員團體,當中會因應近年事件及國際形勢突顯「愛國者治港」的重要性,列明公務員需具備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意識,並具盡忠職守等條件。 網台D100新聞節目主持人梁家權今早在節目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過去是忌諱,前特首梁振英和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被質問是否黨員時均否認或迴避作答,現在刪除政治中立,是否意呼公務員可正式招攬中共黨員?《基本法》中對特首沒有政黨背景的條件是否要廢除,均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港府又加強對公務員的賞罰,對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建議的「行政長官表揚榜」,楊何蓓茵表示,將於明年第二季推出,每三至六個月表揚具示範作用的事件、團隊或人員,但不會仍出金錢獎賞;並對表現欠佳者督導輔助,無改善則終止聘用。 她提到,上一個財政年度有52名公務員因違反紀律被免職,在此之前的五個財政年度則有17名公務員因表現欠佳而被當局展開跟進程序,結果,當中10人因持續表現不佳而被勒令離開政府,3人有改善留任,4人仍在處理中。

蘇納克與拜登通話:共同努力支持烏克蘭,應對中國挑戰

【香港聯合時報】 英國新任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10月25日晚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進行了通話。蘇納克表示:“美國和英國是最親密的盟友。我期待着與拜登總統一起工作,以加強世界各地的穩定,並繼續發揮我們在支持烏克蘭人民方面的領導作用”。在與拜登通話前,蘇納克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致電,強調對烏方的堅定支持。 就這位當天上任的英國首相與美國總統進行的首次電話會談。英國首相府通過聲明介紹稱,“拜登總統對首相的任命表示祝賀,雙方領導人期待着密切合作。拜登總統說,英國仍然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而首相也同意這一關係的巨大力量”。 英方指出:“兩位領導人討論了英美合作的程度,包括雙邊合作和在諸如印太地區的合作,在這些地區,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是我們加強穩定和抵制中國惡性影響的努力的一部分。他們回顧了我們各國在支持烏克蘭人民和確保普京在這場戰爭中失敗方面所發揮的主導作用。” 英方續指:“首相和拜登總統還同意需要通過《貝爾法斯特協議》(又稱《耶穌受難節協定》)來確保北愛爾蘭人民的安全和繁榮。兩位領導人期待着在即將於印度尼西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親自會面。” 白宮方面發表的聲明指出:“兩位領導人重申了我們國家之間的特殊關係,強調他們希望在對全球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的問題上進一步加強合作。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共同努力支持烏克蘭並追究俄羅斯的侵略責任,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以及確保可持續和可負擔的能源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美方提及,拜登和蘇納克還討論了他們對保護《貝爾法斯特協議》的成果的共同承諾,“以及(英方)保持與歐盟就‘北愛爾蘭議定書’達成談判協議的勢頭的必要性。”

拜登警告:俄羅斯若使用戰術核武器將犯下極其嚴重的錯誤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月25日在受訪時警告說,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那將是一個“嚴重的、嚴重的錯誤”。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當天介紹說,俄方已經向美方通知了其將舉行年度核武演習“雷霆”。 據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拜登政府高層官員正在努力解讀俄方近日指控烏方意圖使用所謂“臟彈”的動作,該指控不僅遭到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等烏方官員的駁斥和譴責,並受到美英法等國及北約秘書長的質疑,強調俄方不應採取任何使烏克蘭局勢升級的步驟。 拜登周二在華盛頓出席了介紹美國應對新冠疫情最新情況的記者會。他在講話後有記者提問“來自俄羅斯的臟彈指控,因為它與烏克蘭有關,您是否認為這是一個假旗行動的開始?俄羅斯是否準備自己施展臟彈或核武器?” 拜登回答說:“我今天花了很多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俄羅斯如果使用戰術核武器,將是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我還不能向你保證這是一個假旗行動;我不知道。但這將是一個嚴重的、嚴重的錯誤。” 此外,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萊德(Patrick S. Ryder)周二在簡報會上表示,俄羅斯已通知美國即將舉行“雷霆”(GROM)年度軍事演習,其中包括戰略核力量演習。萊德指出:“俄羅斯正在遵守其軍備控制義務和透明度承諾,進行這些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北約組織的年度核武演習“堅定正午”(Steadfast Noon)也將於本月17日開始,為期兩周。

習近平獲連任後美國官員回應:對華立場不變

【香港聯合時報】 習近平在中共20大上獲得連任並組建新的政治局常委,美國官員稱,美國不會因此而改變對北京的立場。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周一表示,美國“保持溝通渠道的開放,包括在最高領導人級別上”。柯比還說:“大家已經聽說過總統先生曾談到可能在下個月在巴厘島20國集團峰會上與習近平主席會晤,相關團隊正在努力促成此事。”柯比說:“依然遺憾的是,中國關閉了那些工作層級的溝通及雙邊接觸。” 柯比沒有回答關於胡錦濤被強迫帶離20大會場事件的質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周一表示,中共20大閉幕及相關領導層變動“不改變我們對中國的策略”,即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競爭的同時,在任何可能的領域與中國就全球事務進行合作,包括氣候變化和衛生、禁毒及防核武擴散等。 但美國國會議員對中共政局的新變化表示擔憂。眾議員法倫(Pat Fallon)周一發推說,近期有關習近平鞏固權力、任命親信的報導令人深感憂慮。“我們必須加強印太地區的威懾,並繼續在東南亞進軍。” 參議員沙利文(Dan Sullivan)發推說:中共黨代會已經結束,這對美國價值觀和利益以及和平前景來說都是壞消息。他表示:習近平成為最高領導人,程度甚至超出大多數人的想象。他在中共領導層中插滿了忠誠者,加強了對中國的控制,並獲得了終身權力。他說,中共是本世紀對美國利益、價值觀和繁榮的最大全球威脅,“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來對抗它並保持和平。沙利文還提到胡錦濤被公開帶離會場的事件。

涉嫌隱瞞蘋果大樓違契 黎智英兩項欺詐罪成立

【香港聯合時報】 前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及行政總監黃偉強,被指涉嫌向香港科技園公司隱瞞持有的“力高顧問”公司租用壹傳媒在將軍澳工業邨處所,違反租契。兩人早前否認兩項欺詐罪,法官10月25日在區域法院,裁定黎智英兩項欺詐罪名成立,及黃偉強一項欺詐罪名成立,並將案件押後至下月24日求情及判刑。 控罪指,黎智英及黃偉強於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連同時任壹傳媒營運總裁周達權及其他人隱瞞科技園公司,有關將軍澳工業邨蘋果大樓並非按租契用途使用。黎智英亦被控另一項欺詐罪,指他沒有按1995年所訂租契協議使用工業邨相關用地,意圖詐騙科技園公司。 據當地媒體報導,黎智英周二早上由囚車押送至法院,而黃偉強則自行到庭應訊。開庭前,有旁聽人士高呼“黎生早晨,黎生保重!”,黎智英隨後向旁聽席揮手致意。黎智英的國際律師團隊、英國禦用大律師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就案件審理結果向媒體表示,判決意味着黎將“作為一名被定罪的囚犯進入他的國安法(案件)審判”。 據了解,現年74歲的黎智英自2020年8月被捕後,先後被指控涉及多宗案件,其中大部份案件已審結完畢,包括3宗涉及2018年的示威案、2020年煽惑他人參與六四集會案,繼最新就欺詐科技園案被裁定罪成後,現只剩下12月開審,指他違反《香港國安法》的案件仍有待審訊。 據悉,相關案件已排期於今年12月在香港高等法院審訊,他在這案所面對的控罪,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法庭早前已批准黎智英從英國聘用禦用大律師歐文斯(Tim Owen)代表他,該案將不設陪審團,由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近日發起請願,呼籲香港當局釋放2020年無國界記者組織新聞自由獎得主黎智英和他的六名同仁。

英國新首相許諾投身解決堆積難題

【香港聯合時報】 英國新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周二表示,他並沒有被挑戰的規模嚇倒,因為他在兩個月內成為英國的第三任首相,並承諾領導該國度過經濟危機並重建對政治的信任。 據路透社今天報道稱,英國新首相里希·蘇納克承諾解決英國的許多問題。這位 42 歲的前對衝基金老闆只在民選政界工作了 7 年,他的任務是結束讓投資者和國際盟友感到震驚的政治內訌和政策的激進變化。 他警告說,艱難的決定擺在面前,因為他希望削減公共支出並糾正前任特拉斯在唐寧街短暫而混亂的任期內犯下的“錯誤”,而此時英國正陷入衰退。 蘇納克承認,“我完全理解事情艱難。” 蘇納克是議會中最富有的人之一,預計將削減開支,以填補因經濟放緩、借貸成本上升和能源支持計畫造成的公共財政缺口約 400 億英鎊(450 億美元)。他現在需要審查所有支出,包括衛生、教育、國防、福利和養老金等政治敏感領域的支出。 路透社說,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對蘇納克的任命表示歡迎。但他們警告說,當數百萬人正在與生活成本危機作鬥爭時,新首相幾乎沒有辦法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但蘇納克發誓要將公眾的需求置於政治之上。

美國制裁李尚福 官方放風任國防部長 港媒稱向美亮劍示威

【香港聯合時報】 據星島日報今天說,二十大麴終人散,中共領導層名單充滿“驚喜”,中央軍委領導層亦然。最值得關注的是原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與部長李尚福在軍委委員排名第一,鐵定明年3月將接替魏鳳和擔任國務委員、國防部部長。 星島日報署名紀曉華今天在中國觀察欄目中說,遭制裁李尚福料任防長向美“示威”。 李尚福是“紅二代”,父親是老紅軍李紹珠,出身軍事航天系統,曾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長期主管武器裝備,身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無論家庭背景、資歷,更上層樓都是應有之義。他還有個身分,是史上首位受美國制裁的解放軍上將。2018年,美國因中國從俄羅斯進口武器,對主管武器工作的李尚福實施制裁。 該報說,眾所周知,中國國防部長最重要職責是從事軍事交流,李尚福擔任防長,無疑是向美“示威”,華府也許會感到被“冒犯”。中美軍事如何交流,怎麼交流,兩國防長要不要見面,變得非常微妙。 星島日報說,如果從整個政治氣候觀察,李尚福升任防長並不令人意外。過去幾年,領袖強調要敢於鬥爭、勇於亮劍,這次二十大報告更是處處“鬥爭”,並將“敢於鬥爭”寫入黨章。據該報說,這種用人標準也展現在外交戰線。有“外交戰狼”之稱的外交部長王毅年近七旬破例進入政治局,身處前線的駐美大使秦剛升任中央委員,都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至於鬥爭的主要對象,不言而喻。

美國前戰機飛行員秘密訓練中國飛行員 在澳大利亞被捕

【香港聯合時報】 澳大利亞法庭文件和公司記錄顯示,一名在中國工作的前美國軍事飛行員和飛行教官在澳大利亞被捕,並面臨被引渡到美國的風險。近期多國關注中國重金聘招退役軍機飛行員訓練中國飛行員引發的安全問題。媒體指外國飛行員訓練中國飛行員如何戰時打擊外國軍機。 路透社今天稱獨家報道,在中國工作的前美軍飛行員在澳大利亞被捕,面臨引渡。澳大利亞的法庭記錄顯示,也獲得兩名警方消息人士和涉案美國前飛行員的律師證實,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周五在新南威爾士州奧蘭治的鄉村小鎮逮捕了 54 歲的丹尼爾·埃德蒙·杜根Duggan,他於同一天在那裡出庭。 兩名消息人士還稱,他的律師通過視頻會議出現,杜根被拒絕保釋並被帶到附近的巴瑟斯特監獄。 一位未獲授權公開發言的警方消息人士說,杜根是前美國公民,聯邦警察正在根據美國要求在可能的正式引渡程序之前逮捕他。 杜根的下一次出庭將於 11 月在悉尼出庭,以考慮任何保釋申請。美國逮捕令的細節和他面臨的指控都未透露。逮捕發生時,在英國警告數十名前軍事飛行員停止在中國工作,否則將根據新法律以國家安全為由面臨起訴。澳大利亞也在調查有關其一些前戰鬥機飛行員已被接洽到中國工作的報道。 一位航空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聯邦調查局盯上杜根是因為他在中國工作。他的律師 Nyman, Gibson and Miralis 的 Dennis Miralis 表示他無法就此發表評論。據公司記錄顯示,杜根在美軍服役十年後移居澳大利亞,並創辦了一家名為 Top Gun Tasmania 的公司,聘請前美國和英國軍事飛行員為遊客提供戰鬥機兜風服務。 三名飛行員告訴路透社,杜根還在澳大利亞航展上駕駛過前軍用飛機。 Top Gun Tasmania 的網站稱,Duggan 在美國海軍陸戰隊駕駛鷂式跳躍式噴氣式飛機,並且是一名空戰教官。 消息稱,在出售了 Top Gun Tasmania 後不久,杜根於 2014 年搬到北京。Duggan 的 LinkedIn 資料顯示,他自 2017 年以來一直在中國青島工作,擔任 AVIBIZ Limited 的董事總經理,該公司被描述為“一家專註於快速發展和充滿活力的中國航空業的綜合性航空諮詢公司”。香港公司記錄顯示,AVIBIZ Limited 於 2017 年由澳大利亞護照持有人 Daniel Edmund Duggan 在香港註冊,並於 2020 年解散。 據路透社說,根據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引渡條約,美國政府將有 … Continue reading 美國前戰機飛行員秘密訓練中國飛行員 在澳大利亞被捕

蘇納克周二正式就任英國首相前強調穩定 莫迪:熱烈祝賀

【香港聯合時報】 現年42歲的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周一正式確認為保守黨新任黨魁,並將於周二正式就任首相。他在確認將出任首相後發表講話表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實現經濟穩定,並呼籲保守黨團結起來。 英國首相府周一發布消息,簡要介紹了英國首相交接的程序。現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將於倫敦時間25日上午在唐寧街發表講話,隨後前往白金漢宮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會面。 此後,蘇納克將前往白金漢宮與查爾斯三世會面,在接受查爾斯三世的任命後,蘇納克將正式成為英國首相。返回唐寧街後,他還將發表簡短講話。 在不到兩分鐘的電視講話中,蘇納克承諾將“誠信”服務,並感謝即將離任的特拉斯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領導國家。 蘇納克在講話中說:“英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但毫無疑問,我們面臨著嚴峻的經濟挑戰,我們現在需要穩定和團結,我將把使我們的黨和我們的國家團結起來作為我最優先的任務。” 蘇納克將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亞裔首相,也是200多年來最年輕的首相。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正值印度教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排燈節。印度總理莫迪通過推特,對印度裔的蘇納克獲取的成就加以祝賀。 印度今年慶祝從英國獨立75周年,莫迪周一在推特上寫道:“最熱烈的祝賀里希·蘇納克! 當你成為英國首相時,我期待着在全球問題上緊密合作,並實施(印度和英國)‘2030年路線圖’。在我們將我們的歷史紐帶轉化為現代夥伴關係時,向英國印度人‘活着的橋樑’致以特別的排燈節祝福。”

德政府發言人:朔爾茨的訪華之旅為期一天,不計畫過夜

【香港聯合時報】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Steffen Hebestreit)10月24日表示,朔爾茨總理將於11月初訪問中國,並指“由於中國的新冠政策非常複雜,這趟行程將會非常短暫”。據赫伯斯特萊特介紹,朔爾茨此次訪問“實際上是一日游”,沒有計畫在北京過夜。 赫伯斯特萊特證實,朔爾茨的這次訪華之行將由一個商業代表團陪同。儘管柏林方面未給出將參加此行的德企代表名單,但據德國《商報》報導,西門子公司和大眾集團的首席執行官預計將伴隨朔爾茨訪華,而奔馳、德意志銀行和軟件企業SAP公司的主管則選擇不參加這一短暫的訪問。 赫伯斯特萊特周一再次為朔爾茨的訪華行程提出辯護,這是自2019年11月以來歐盟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華。赫伯斯特萊特指出,朔爾茨已在今年4月對日本進行了首次訪問。他還將在11月中旬出訪越南、新加坡,並前往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朔爾茨認為,“對中國國家主席也進行首次訪問是絕對必要和正確的”。 據赫伯斯特萊特介紹,德中首腦還將在印尼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再次會面。而將於柏林舉行的德中政府磋商也定於明年1月舉行。據法國《世界報》日前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希望與朔爾茨一起訪華,以展示歐洲團結,但後者則傾向於單獨訪問。 另據德國NTV電視台周一報導,德國“紅綠燈”聯合政府中的綠黨已提出要求,希望朔爾茨在內閣中探討中遠海運計畫收購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35%的股份問題。

英國11城示威遊行反對中國領館毆打和平示威者 籲驅逐出境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駐曼徹斯特領事館把和平示威者扯入領館範圍內毆打一事,上升至外交召喚後仍然未能平息在英民眾憤怒,英國11個城市昨(23日)午分別舉行人鏈、遊行、默站及擺設街站等示威活動,不少人冒雨參加,要求驅逐中國相關人員,而諾丁鹹更要求英國重新審視是否應該與中國維持姊妹城市關係。 根據舉辦示威活動的組織的公開數據,在昨日的「全英集會遊行聲援曼城行動」中,最早開始集會的,是於早上11時開始組成人鏈的雷丁和以默站表達不滿的諾丁鹹,其後是白禮頓、雅士打及雪埠;接着是杜倫、伯明翰、碧仙桃、列斯、倫敦和事件起源地曼城。 以人數計算,最多人參與的是倫敦和曼城,兩地都有400至500人參與;而諾丁鹹港人組織「Nottingham Stands With Hong Kong」則表示,有超過300人參與默站。該組織指出,中領館毆人事件反映中共對海外干預及政治滲透非常嚴重,希望國會可以正視及監察中共對全球帶來的威脅,重新審視是否應該與中國維持姊妹城市關係。該組織早前毫此發起聯署,昨日再在活動中籌集到374個簽名。 在倫敦,超過500名示威者在首相府外集會,然後遊行到1.6哩外的中國大使館,期間曾遇上狂風暴雨,但未有阻止群眾繼續前行。在兩小時的示威活動中,示威者舉起被指遭中國駐曼徹斯特領事館人員搶走、諷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畫像,又有人高舉「驅逐所有襲擊無辜示威者Bob Chan的中共官員」、「對中國說不」和「撤回國安法」等口號的標語。前香港區議員劉珈汶在集會上表示,中國的滲透、監控以及恐嚇,令來英港人難以活得放心或更加自由。 在事件起源地的曼徹斯特,約400名市民在聖彼得廣場參與集會,他們絕大部分身穿黑衣,聲援受襲港人,並表明絕不接受中領館襲擊民眾,期望藉行動促請英國國會和議員為傷者取回公道。主辦活動的捍衛港人陣線強調,「香港人相信自由,民主,法制,香港人不會容忍流氓政權!」有示威者表示,打人固然不對,更令她憤怒的是中領館指鹿為馬,指責示威者非法進入,民眾若不站出來發聲,恐怕中共會變本加厲。 事件源起是在英港人於中共二十大於16日召開之日,到中國曼城領事館外示威,反對反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連任,但遭領館人員破壞,港人Bob Chan更被領館人員扯入領館範圍內毆打。事件引發爭議,多名國會議員表態批評中國,英國外交國務大臣諾曼(Jesse Norman)遂召喚中國代辦表達立場,強調和平示威必須得到尊重,並要求中方解釋領館人員的行為;他其後表示,如果英國警方相信有足夠證據控告任何中國駐曼城總領事館的官員,英方期望中方先撤銷該等人員的外交豁免權,以免出現「外交後果」。 中方方面,被指有份扯Bob頭髮的中國駐曼城總領事鄭曦原其後接受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訪問時表示,這是他的職責任如此做,因為對方侮辱中國及中國領導人;而他介入事件是為了嘗試控制情況,又指他的同事性命被威脅。

莫斯科說烏克蘭“臟彈” 西方警告不準用幌子為扔原子彈鋪路

【香港聯合時報】 巴黎、倫敦和華盛頓今天發表一項聯合聲明表示,如果俄羅斯以烏克蘭使用俄羅斯政府提及的 "臟彈 "為借口使烏克蘭戰爭升級,沒有人會被愚弄。法國強調對烏克蘭堅定支持。 法國,英國以及美國今天聯合表示,"沒有人會被烏克蘭的 "臟彈 "之說所欺騙。巴黎、倫敦和華盛頓周一在一份聯合聲明中,都拒絕俄羅斯關於烏克蘭準備在自己的領土上使用臟彈的明顯虛假指控。沒有人會被利用這一指控作為戰爭升級的借口的企圖所蒙蔽。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周日與美國、法國、英國和土耳其的國防部長進行電話聯絡,電話交談中,俄羅斯國防部長討論了烏克蘭的戰爭衝突。紹伊古在這些自2月24日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始進攻以來從未見過的電話交流中,據俄羅斯國防部稱,紹伊古報告說 "他對烏克蘭可能使用'臟彈'進行挑釁有擔憂"。 烏克蘭和西方警告,這是俄羅斯作準備進行戰爭升級的虛假指控,並懷疑俄羅斯準備自己引爆一顆 "臟彈",以證明莫斯科戰爭升級的合理性,包括使用戰術核武器進行報復。 法國外交部長凱瑟琳-科隆納 "昨晚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就俄羅斯明顯的虛假指控進行了對話,"法國外長在推特上說,"我們仍然決心在必要的時間內繼續支持烏克蘭保衛領土的努力。" 法國,英國和美國三國外長在聯合聲明中都強調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

德國議員團本月二度訪台 星期一拜會蔡英文

【香港聯合時報】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代表團10月23日抵達台灣桃園國際機場。此行是繼德國聯邦議院“友台小組”月初訪台後,月內再度有德國議會團體前往當地訪問。 據悉,由德國自民黨籍議員海特(Peter Heidt)率領的代表團將於23至26日在台訪問,隨後將前往日本。訪問團6名跨黨派議員分別代表德國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綠黨及自民黨。 據悉,海特出發前向德新社表示,此行訪台是希望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台灣的支持,訪問主軸是希望更密切地合作及為了“台灣的獨立性”。報導指出,訪台議員並不想被中方反對所嚇倒,而是想通過訪問發出一個信號,即他們與台灣站在一起。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周日表示,誠摯歡迎訪問團抵台。海特代表團一行將於周一上午得到總統蔡英文的接見。張惇涵指出,台灣與德國不僅在半導體科技、風電能源,及電動車零件供應鏈等領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近年,在轉型正義、金融監理,和航空服務等重要面向,也多有進一步的交流合作。 周日,代表團與當地非政府組織代表會面,討論死刑、民主、人權、香港局勢等議題。隨行的綠黨籍議員米謝托韋克(Boris Mijatovic)也在推特上分享了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的照片。

柏林周六8萬人上街聲援伊朗婦女 全球多個城市響應

【香港聯合時報】 德國首都柏林街頭10月22日舉行了由數萬人參加的大規模集會活動,聲援早前在伊朗被指違反戴頭巾規定,被伊朗道德警察拘留期間死亡的22歲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柏林警方發言人表示,這場集會有8萬人參加。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洛杉磯等全球多個城市周六當天也舉辦了聲援伊朗民眾的集會和遊行活動。 當地警方發言人說,周六約有8萬人在柏林遊行。那裡的一些示威者說,他們從德國其他地方和其他歐洲國家趕來表示支持。德國聯邦家庭部長、綠黨人鮑斯(Lisa Paus)周六在推特上寫道:“今天,成千上萬的人在向伊朗勇敢的婦女和抗議者表示聲援”。她補充說:“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柏林的示威參與者中有婦女團體打出了寫有“婦女、生命、自由”口號的海報,而其他參與者中不少人則舉着庫爾德旗幟。阿米尼是庫爾德族人。 在大西洋的另一邊,美國首都華盛頓周六也舉行了聲援伊朗民眾的示威集會活動。數千名年齡各異的男女,他們中有人高舉伊朗國旗或身着綠白紅三色衣裝,並高呼“害怕。害怕吧。我們是團結一致的”等口號。集會人群還向白宮進發,沿途呼喊着受害者阿米尼的名字。 據美聯社報導,在伊朗境外最大的伊朗人居住地—洛杉磯,一大群抗議者沿着封閉的市中心街道的幾個街區組成了緩慢移動的隊伍。他們高呼要求伊朗當局下台等口號,並揮舞着伊朗國旗,使地平線變成了綠色、白色和紅色的波瀾。 據總部設在奧斯陸的“伊朗人權”組織介紹,伊朗安全部隊在過去數周以來對其國內抗議者的鎮壓至少造成122人死亡,其中包括兒童。美國和歐盟已對參與實施鎮壓的部分伊朗官員及實體進行了制裁。

外媒: 胡錦濤被帶離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場面

【香港聯合時報】 中共20大22日舉行閉幕會議期間,坐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左側的前總書記胡錦濤,疑似非自願被工作人員攙扶提前出場。新華社官方推特帳號則表示,當時胡錦濤“身體不適”。法新社在報道這一消息時使用了兩個動詞。一是 évacuer; 有撤離或被排擠出去的意思;二是 escorter ; 有護送或押送某人的意思。法新社還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場面。 中國官媒新華社的推特(Twitter)英文官方帳號發文指出,新華網記者獲悉“胡錦濤堅持參加閉幕…儘管他最近一直花時間休養生息”。 推文還寫道:“當他在閉幕會議期間身體不適時,工作人員為了他的健康狀況著想,陪他到會場旁邊的房間休息。現在他好多了。” 通常照劇本演的中共大型會議22日於攝影機定位後上演前總書記“被離場”的一幕,引發各界揣測。有外媒分析認為,象徵性地移除前一代領導人的橋段,或許也是展露中國權力政治之舉。 有很多問題,但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沒有給出答案。 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一度似乎不願離開。如果是真的,為什麼?他對繼任者習近平說了什麼,讓他點頭?他在被領下台前拍了拍門生李克強的肩膀,對李克強又說了什麼? 他被帶離會場最有可能的兩個原因是,要麼展示了中國強權政治的一面——一個代表舊時代的領導人被象徵性地帶走。 一個星期以前,大會的第一天,胡錦濤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走入會場,那一天他看起來很虛弱。 但是,如果他是因為身體不好而被帶走的,為什麼會突然發生這種情況?為什麼在鏡頭前?是突發情況嗎?

胡錦濤20大被帶離場 兒子胡海峰仕途引發關注

【香港聯合時報】 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22日在20大閉幕會議疑似非自願被攙扶離場,當時他的兒子胡海峰應該就坐在台下目睹整個過程。胡錦濤為何中途被帶離場,眾說紛紜,境外社群熱議胡海峰的仕途不妙。 下月將滿50歲的胡海峰是胡錦濤的長子,現任中共浙江省麗水市市委書記。他今年當選20大代表,與以往一樣低調進京開會,未接受訪問,但曾發言表態讚揚習近平提出的20大報告。 《浙江日報》20日報導,連日來,黨的20大浙江代表團認真學習討論20大報告。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代表稱,黨的20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凝心聚力、唯實惟先,繼往開來、催人奮進,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輝,集中反映了國家所需、民心所盼、未來所向,是領航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不料,胡錦濤22日上午在20大閉幕會期間疑非自願被工作人員攙扶離場,他過程中面露不悅,數度抗拒;離場前還轉身向坐在旁邊的習近平唸了兩句,又伸手拍了李克強的肩頭一下。事後躍為國際焦點引發熱烈討論,多認為這是胡錦濤對習近平連任表達不滿。 20大上午舉行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選舉及中紀委委員選舉,胡海峰當時勢必坐在台下目睹老父“被離場”。 事發後,中共立刻在社群啟動維穩,封殺任何相關訊息揭露與討論,更添外界質疑。 微博搜尋“胡錦濤”,完全顯示不出22日任何動態,只看得到一些政務官方微博的發文,顯示這位前領導人大名已淪為敏感詞。 微博搜尋“胡海峰”,竟然顯示未找到相關結果,胡海峰的名字被列為禁詞遭全面封殺。 搜尋微信也顯示不出今天任何有關胡錦濤父子的即時訊息。 胡錦濤2012年退休交棒給習近平後,2013年5月,胡海峰轉入政界發展,從浙江嘉興市委副書記干起;3年後升任嘉興市長,成為浙江最年輕的地級市市長,原本是仕途被看好的“紅二代”。 不過胡海峰2018年6月升任嘉興市委書記後,迄今已在原地打轉了4年多,期間多次傳出調升副省級與進入20大候補中央委員名單,但都告落空,仕途已落後給許多70後副部級官員。 胡錦濤22日疑“被離場”後,胡海峰的仕途也成為推特等境外社群熱議話題。許多網友指胡海峰早該升副省級,已形同被習近平冷凍,說明胡錦濤與習近平關係已不睦;今天事件發生後,多認為胡海峰未來不妙。

俄軍猛攻烏克蘭能源設施至百萬戶無電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總統府官員22日表示,俄羅斯軍隊對全國能源設施發動攻擊後,烏國共有超過100萬個家庭無電可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2日在社群媒體發文稱,“侵略者繼續恐嚇我們的國家。晚上敵人發動大規模攻擊,也就是36枚火箭彈,其中大部分都被擊落…這些針對關鍵目標的可惡攻擊,堪稱恐怖分子的典型策略。” 稍早,烏克蘭空軍表示,今天上午有33枚飛彈朝烏克蘭發射,其中18枚被攔截擊落。烏克蘭境內各地的重要基礎設施22日遭到10多枚俄軍飛彈攻擊,大都是烏克蘭西部的輸電基礎設施,全國已有10個州正在實施限電,包括首都基輔。 法新社報導,烏國總統辦公室副主任提摩申科(Kyrylo Tymoshenko)說,“截至目前,赫梅利尼茨基(Khmelnytsky)地區有67萬2000戶停電,尼古拉耶夫(Mykolaiv)地區有18萬8400戶,伏林(Volyn)地區有10萬2000戶,切爾卡瑟(Cherkasy)地區有24萬2000戶,瑞夫尼(Rivne)地區有17萬4790戶,基羅夫格勒(Kirovograd)地區有61萬913戶,敖德薩(Odessa)地區則有1萬500戶。”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表示,自10月10日以來,俄軍在一周內摧毀該國約3成的發電站,導致全國大範圍停電。俄方在冬季來臨前猛攻能源設施,意味未來“已沒有與普京政權談判的空間。 澤倫斯基21日還警告,俄軍已在赫松州的新卡科夫卡大壩佈雷,而且打算炸掉,恐讓這一大水庫潰堤。 他說:“現在全球所有人都必須迅速採取強有力的行動,防止俄羅斯再度發動恐怖攻擊。摧毀水壩將意味著一場浩劫。” 俄國指控烏方用火箭攻擊這座水壩且計畫摧毀它,烏克蘭官員則稱這是俄國可能炸毀水壩並歸咎烏方的跡象。雙方都沒有為各自的指控提出證據。

梵蒂岡證實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有效期再延長兩年

【香港聯合時報】 據梵蒂岡新聞網10月22日報導稱,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過適當的協商和評估後,同意將2018年9月22日簽署、2020年10月22日首次續簽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有效期再延長兩年。 報導稱,梵蒂岡方面願意繼續與中方進行相互尊重和有建設性的對話,為使上述協議得到富有成效的執行,並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促進天主教會的使命和中國人民的福祉。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為此在接受《羅馬觀察報》和《梵蒂岡電台-梵蒂岡新聞網》採訪時宣稱:“協議的核心當然也與鞏固一種國家機構和文化方面的良好對話有關,但主要關係到在中國教會日常生活的實質性益處”。他的上述發言意在解釋梵蒂岡方面與北京方面簽署並二次續約的原因。 梵蒂岡新聞網記者在採訪中提問稱,“樞機閣下,能和我們談談促使聖座選擇延續臨時性協議的行程?” 帕羅林說:“為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提一下這個事實:2018年9月22日,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了關於《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這協議是‘臨時性的’,因為我們仍處在一個試驗期。與以往那樣,如此困難和棘手的情況需要有適當的時間來實施,以能檢驗效果並找出能改進之處。此外,正如我們所知,再加上新冠疫情給雙方代表團的會面造成了可以理解的障礙,而代表團則是留意跟進和評估協議本身的執行情況。” 帕羅林說:“基於這些原因,協議的有效期於2020年首次得到延長,現在又被再次延長兩年。教宗方濟各以決心、耐心和遠見,決意繼續這個行程,這不是幻想在人的尺度下找到完美,而是確實希望能確保中國天主教會團體,即使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也能有牧人的領導,他們應當得起且能勝任受託付的工作。” 記者問道,“在中國任命新主教,需要遵循與北京政府商定的特別程序。關於這一點,您能向我們談談嗎?” 帕羅林說:“歷史告訴我們,在任命主教這一微妙且重要的問題上,聖座經常需要商定相關的程序,使其考慮到一個國家的特殊情況,但在對教會實質和基本重要的問題上,也就是說在任命合適及能勝任的牧人方面,卻從不馬虎。” 帕羅林說:“協議中規定的程序是經過仔細斟酌的,考慮到中國歷史和社會的特殊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教會在中國的發展。在這方面,我也要提到近幾十年來天主教會團體所經歷的許多痛苦,有時是令人心碎的情況。因此,考慮到國家當局所表達的要求和天主教會團體的需要,似乎是審慎而明智的。” 據路透社報導,自該協議達成以來,只有六位新主教被任命,反對者表示這證明它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他們還指出,中國的基督徒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宗教自由限制越來越多。在7月接受採訪時,教宗方濟各承認與中方達成的協議“進展緩慢”,並稱天主教會在中國需要從長計議,不完美的對話總比沒有接觸好。 另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外交部周六通過新聞稿表示,台方高度重視教廷指“梵中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不會觸及外交或政治事務的這項莊嚴承諾。

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疑被“請”離二十大閉幕式會場

【香港聯合時報】 周六(10月22號) 中共二十大閉幕式上,出現了極不尋常的一幕,在會議中,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被工作人員勸離現場,而他顯然不情願。還有報道稱,最近胡錦濤的名字似乎在中國互聯網上遭審查。 2003年至2013年間擔任中國黨政軍最高領導人的胡錦濤今年79歲。從視頻上看,當工作人員突然走到坐在主席台上的他身邊時,他顯得莫名其妙,工作人員首先拿走了他的眼鏡,接着嘗試攙扶他離席時,胡錦濤右手明顯縮回去,不願離席;工作人員其後試圖從背後架起,也被胡拒絕。當時,胡錦濤桌上的開會文件已被移到坐他左側的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桌前,工作人員持續企圖攙扶胡錦濤離席,胡錦濤面露不悅說了幾句話,還試圖去拿放在習近平桌上的文件,被習近平伸手拒絕。 栗戰書隨後將文件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不停勸說下,終於把胡錦濤攙扶起身離席,但胡站立後又與工作人員爭執僵持;在旁的栗戰書一度欲起身協助,但身旁的常委王滬寧從背後點了栗戰書一下,示意他不要介入。 工作人員堅持下,胡錦濤最終被勸說離開,但似乎不情願,他試圖再坐回座位無果後,最後被人拉住胳膊陪同下離開。他經過習近平時,轉身向習近平說了兩句,習近平僅點兩次頭;隨後胡錦濤又伸手拍了李克強的肩頭一下,這才離開會場。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 視頻中看到,主席台上其他的所有人士都顯得無動於衷,沒有感到任何意外和驚訝的表情。胡錦濤似乎並未顯示出身體不適的情況,他被攙扶離開會場時,步伐看似也很穩。 這一幕發生在記者進入北京人民大會堂報道中國共產黨大會閉幕式後不久, 也是在中共2300多名代表一致投票將習近平的 "核心作用 "納入黨章之前。 歐亞集團的分析師尼爾-托馬斯評論說:"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促使這樣做的,是為了對抗習近平的權力,還是讓一個老人不愉快的時刻。",他補充說, "在沒有進一步信息的情況下,很難對這一事件與中國政治之間的關係作出任何結論。" 周六下午,"胡錦濤 "這個名字出現在社交網絡微博上受到審查。只有前一天的信息,以及來自官方賬戶的信息可用。 中央社稱,這段影片曝光後,似乎更坐實了胡錦濤對習近平連任不滿的聯想。但事發前,胡錦濤究竟與身旁的習近平發生了什麼事,仍不得而知。 到截稿時,沒有看到中國官媒對胡錦濤離開會場之事進行任何報道和解釋。

日澳首腦會談 簽署新聯合宣言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2日在澳大利亞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了首腦會談,簽署了新的《日澳安保合作聯合宣言》,這是自2007年15年來首次簽署新宣言。 日澳兩國首腦會談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城市珀斯舉行,從日本時間上午11:00左右開始,持續約兩個小時。 會談開始時,阿爾巴尼斯總理強調,日本是“安全保障的夥伴和重要能源夥伴”。岸田表示:“願就防衛安全、‘自由開放的印太’、資源能源合作等問題深化討論,並以此為契機,將日澳特殊戰略夥伴關係提升至更高水平。” 新宣言中,考慮到中國日益加強的軍事活動,明確記載,一旦出現影響日本和澳大利亞主權和地區穩定的“緊急情況”,將相互協商考慮應對措施。 雙方還確認了在自然資源和能源穩定供應方面的合作,確認將在LNG(液化天然氣)和稀有金屬等資源、能源的穩定供應方面推進合作。 新宣言還指出,將深化自衛隊和澳大利亞軍隊之間的合作,例如進行聯合訓練和設施互用等。 兩國政府將加強包括年度峰會和部長級磋商在內的各層次的溝通,深化合作,以實現基於法治的“自由開放的印太”。 此外,宣言強調構建供應鏈等促進經濟安全,並表達了雙方在民主、人權、自由貿易等方面的共同價值觀,呼籲以國際法為基礎和平解決爭端。 在會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岸田首相表示:“新宣言將成為指明未來十年安全與防衛合作方向的指南,並將進一步強化日澳關係。” 日本將澳大利亞定位為準同盟國,考慮到中國正在加強其在東海、南海和太平洋的霸權主義行動,日本希望深化與澳大利亞的關係。 對此,日本外務省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如果影響兩國的事態有可能升級,雙方有必要及早討論應對措施,考慮最佳行動方案,包括外交和經濟、軍事措施。” 2007年3月13日傍晚,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來訪的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在首相官邸舉行了會談。雙方簽署了關於安全保障合作的《聯合宣言》,日本與美國以外的國家簽署有關安全領域的聯合宣言極為罕見。該宣言包括為準備聯合國維和活動(PKO)而擴充聯合演習,防止朝鮮核武器等大規模破壞性武器的擴散及反恐政策等方面加強合作等內容。

陳明通:北京武力攻台沒有贏的可能

【香港聯合時報】 針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強調不放棄武力犯台,台灣國安局長陳明通昨天在立法院受訪表示,他要正告北京當局,武力攻台沒有贏的可能,會斷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台灣立法院昨天審查國安局預算,陳明通會前接受訪問時指出,中共二十大報告有關對台灣的說法是「老調重彈」,但是更強調不放棄武力犯台。 他說,他鄭重告訴北京當局,武力攻台沒有贏的可能,會造成國際上經濟制裁,外交孤立,斷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罪人。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詢時問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稱中共會加速統一台灣的時間表,台灣的判斷如何?陳明通答覆說,中共攻台有幾種設想,「要轉移內部壓力時,它可能會攻台。」江啟臣追問,中共內部近年如果經濟壓力很大,會因此攻台嗎?陳明通回應,「很多極權國家都這麼做」。 至於布林肯攻台時程的說法與國安局設想否一致?陳明通則回復說,過去評估中共完成軍事準備是2027年,後來有人提到2025年,現在「2023年也必須關注」,他說,「現在很多事情瞬息萬變」。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詢時則關切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代的說法。對此,陳明通認為,2023年的狀況,比較可能是「以戰逼談」,國安單位有一定的因應建議。 陳明通曾說過「蔡英文總統任內兩岸不會打仗」,但上周三在立法院已將說法修正為「中共不會作登島的戰役」。昨天他進一步說,中共要轉移內部壓力時可能攻台,而且可能以戰逼談。 對於國安局長說辭的轉變,台灣輿論質疑,是否順水推舟,寧可失去權威,也要試圖為2024總統大選營造「抗中保台」的選舉氛圍鋪路。 還有,近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海軍軍令部長吉爾代對中共軍力的描述,為台海情勢添柴加油,也被台灣輿論解讀為,是以激化區域情勢,為美國介入,尋找立足點。

受制裁俄羅斯富豪遊艇Nord離開香港 美港風波暫息

【香港聯合時報】 受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富豪穆爾達紹夫(Alexey Mordashov)擁有的豪華遊艇「Nord」在停泊香港水域兩星期後,於昨(20日)午離港前往南非首都開普敦,結束香港與美國因港府拒絕扣押船隻而可能令兩地關係進一步緊張的局面。至於「Nord」在船隻可留港一個月的上限前離港,是按計畫如期離開抑或是在港府要求下離開,海事處一律拒絕回應。 「Nord」在本月5日進入香港海域,美國國務院三度發聲,警告香港不要成為受制裁人士的避風港,否則會令香港的營商環境透明度受質疑、國際金融中心蒙上陰影;但港府拒絕像其他地方般扣押受制裁者的資產,包括過境船隻,聲稱只會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建議,個別國家向某地施加的單方面制裁,港府沒有權力,亦不會採取行動。 美國的彭博通訊社引述船主的發言人表示,自「Nord」抵港以來,船主一直身處莫斯科,但拒絕評論遊艇去向。而根據可追蹤船隻位置的網站數據顯示,該船將於11月9日抵達南非開普敦。 自俄羅斯年初入侵烏克蘭,美國和歐盟宣布許串制裁行動,被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盟友的鋼鐵大亨穆爾達紹夫亦名列制裁名單,而價值5億美元的「Nord」估計因防範遊艇被願意執行制裁的國家扣押,在不同地方停泊。據報「Nord」3月中旬由東非島國塞舌爾駛回俄羅斯海參崴,4月11日抵達後,曾短暫駛經日本海至南韓釜山港,但6月6日又駛回海參崴;9月底離開,西方傳媒曾以為它向越南峴港出發,結果航行一個多星期後,在本月5日進入香港西區水域停泊,停留十五天後,於昨日離港。

俄羅斯缺席討論俄羅斯人權狀況的聯合國會議

【香港聯合時報】 周四,俄羅斯沒有出席討論俄羅斯人權狀況的聯合國會議。莫斯科就此解釋說,是因為“存在持續的後勤和技術困難”。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周四開會討論俄羅斯的人權狀況,但俄羅斯選擇了空椅子政策,沒有出席會議。莫斯科就此解釋說,是因為“存在持續的後勤和技術困難”。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18名成員之一、加拿大人瑪西婭·克蘭(Marcia V.J. Kran)表示說,“我很遺憾,俄羅斯聯邦沒有派代表團回答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的問題。” 聯合國討論俄羅斯人權狀況的會議已經被推遲了兩次。這一會議原定於3月3日和4日舉行,也就是說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的幾天,但它首先被推遲到了7月份,隨後又被推遲到了10月20日和21日。 莫斯科再一次要求推遲會議,但沒有成功。 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團的發言人亞歷山大·普切利亞科夫(Alexandre Ptcheliakov)告訴法新社說,“我們多次通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由於持續的後勤和技術困難,俄羅斯代表團無法在審查報告期間出席。因此,我們已經要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推遲審查。”“可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拒絕了我們的要求,並決定在俄羅斯代表團缺席的情況下審議有關俄羅斯的報告。”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對其締約國執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情況進行監督,並定期就各個國家的人權狀況進行審查。所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獨立專家本該在周四和周五的公開會議上與俄羅斯代表團會面。

美軍將領示警中國最快2022年犯台 白宮:沒有衝突理由

【香港聯合時報】 美軍高級將領示警"中國可能最快在今年入侵台灣"。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表示,美方盡一切可能對此監控,但重申沒有爆發衝突的理由,美方不希望片面改變現狀,更絕對不願因武力而改變。布林肯再次重申:北京希望加速統一,可能不擇手段,美國會竭盡所能確保台灣具備防衛能力。 中央社消息,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Michael Gilday)上將周三在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一場對談中表示,"中國最快可能今年入侵台灣,美軍必須準備應對",此番言論凸顯美國對北京犯台意圖的高度警戒。 柯比(John Kirby)周四在媒體簡報上被問及此事時表示,美方儘可能對此監控,但不願說明美方的情報評估。 柯比重申美方立場表示,沒有爆發衝突的理由。美方的對台立場與對一中政策的堅持不變,美方持續尋求協助台灣增強自我防衛能力方法的事實也沒有改變。美方不樂見片面改變台海現狀,肯定不希望是因武力而改變,"這絕對沒有理由發生",因為美方的對台立場與對台自我防衛方式並未改變。 美國防部發言人空軍准將賴德(Patrick Ryder)周四在媒體簡報中也多次被問及此事。他表示,中國依然是步步進逼的挑戰,美方對中國在區域的脅迫與挑釁行為感到擔憂,美方的重心是與區域盟友與夥伴合作,確保印太區域自由開放且安全穩定。 賴德也重申美國遵循一中政策,並依循台灣關係法承諾,支持台灣自我防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17日示警,北京決心在更快時間內實現統一。布林肯周三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節目"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專訪時再次表示,北京希望加速統一,且可能不擇手段,包括透過脅迫、施壓甚至在必要時動武等。他並重申,美國會竭盡所能確保台灣有防衛能力。

白宮:伊朗派員到克里米亞 助俄羅斯以無人機攻擊烏克蘭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白宮周四表示,伊朗派員到克里米亞半島,協助俄羅斯部隊以伊朗製造的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屬於烏克蘭,2014年遭俄羅斯併吞。歐盟宣布對伊朗制裁,烏克蘭表示歡迎。英國也將加入對伊朗實施新制裁之列。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周四向媒體表示:"據我們評估,伊朗軍事人員在克里米亞半島(Crimea)現場協助俄羅斯進行這些行動。" 柯比表示,克里米亞的伊朗人是訓練人員和技術支援工作人員,操縱無人機的是俄羅斯人。這些無人機已嚴重毀損烏克蘭的基礎建設。 柯比指:"伊朗當局以現場和提供武器等方式直接涉入(俄烏衝突),這些武器攻擊烏克蘭平民與民用基礎建設。" 他表示,"美國將採取一切方式揭發、遏止、對抗伊朗提供這些攻擊烏克蘭人民的武器。" 柯比並提到:"我們會繼續大力施行美國對俄羅斯與伊朗武器交易的制裁。" 另據報道,歐盟周四宣布,將對3名伊朗將軍以及伊朗一家軍火公司實施制裁,因為伊朗涉嫌向俄羅斯提供用於轟炸烏克蘭的無人機。 法新社報導,歐盟輪制主席國捷克表示,"經過3天的會談,歐盟各國大使同意針對那些供應無人機的實體進行制裁"。據稱,被歐盟列入黑名單的公司是沙赫德航空工業(Shahed Aviation Industries),3位高級軍官則分別是巴格里(Mohammed Hossein Bagheri)、古萊希(Sayed Hojatollah Qureishi)以及阿加賈尼(Saeed Aghajani)。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周四在推特上發文讚揚這一舉動,庫列巴表示,"在我周一呼籲對伊朗實施制裁後,歐盟迅速採取了行動,我對此表示歡迎,因為伊朗幫助俄羅斯殺害烏克蘭人,又破壞我們的能源基礎設施。" 俄羅斯方面則對歐盟發出抗議,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洛娃在記者會上說,"目前一切對伊朗的舉動只為了一個目標:對這個國家施壓。華盛頓也為此正在鼓動北約還有歐盟支持這個立場。" 英國也將加入對伊朗實施新制裁行列,以回應伊朗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 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周四表示,英國將很快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以“回應伊朗提供無人機,攻擊烏克蘭的民用目標和關鍵基礎設施”。克萊弗利在推特上寫道,“不能允許伊朗違反聯合國決議。” 伊朗此前一直否認曾向俄羅斯提供這類無人機。

特拉斯辭職:美法表示關切希望恢復政治穩定 英在野黨呼籲舉行大選

【香港聯合時報】 英國首相特拉斯20日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和執政黨保守黨黨首職務後,美國稱將與英國繼續保持密切合作;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英國迅速恢復穩定。英國保守黨新黨首參選人提名流程周四晚間開始、24日結束;前首相約翰遜、前財政大臣蘇納克、現任下議院領袖莫當特都是黨首熱門人選。現任財政大臣亨特放棄參選。英國在野黨呼籲舉行全國大選。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英之間的長期友誼和穩固聯盟將保持不變。拜登並承諾在特拉斯辭去首相職務後,美國將繼續與英國政府密切合作。拜登並感謝特拉斯在一系列問題上與美國合作,包括追究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戰爭的責任,華盛頓將繼續與英國政府緊密合作,共同應對兩國面對的挑戰。 白宮一位高級官員此前表示,無論誰人接替特拉斯出任英國首相,美國都將與特拉斯的繼任人保持密切關係。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表示,希望英國政治在特拉斯辭職後迅速恢復穩定。馬克龍說,本周還與特拉斯舉行會談,"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馬克龍表示,希望英國能夠儘快恢復穩定,繼續向前邁進。在烏克蘭戰爭、能源緊張及危機四伏的背景下,英國的政治穩定極為重要。 據英國保守黨表示,新的黨首參選人提名流程周四晚間開始、24日結束;如果屆時僅一位有意角逐黨首者達獲100位黨籍國會議員支持的門檻,此人將自動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 這意味英國民眾最快24日就能迎來新首相。負責黨首選舉事務的保守黨團"1922委員會"(1922 Committee)周四晚間發布選舉流程與規則。根據新規則,有意爭取黨首一職的黨籍國會議員需獲至少100位同僚提名,提名方式位簽名或透過電子郵件致函1922委員會。由於保守黨國會議員總計357人,這意味最多隻會有3人角逐黨首。 根據媒體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於7月底辭職的約翰遜、前財政大臣蘇納克、現任下議院領袖及樞密院議長莫當特都是黨首熱門人選。現任財政大臣亨特放棄參選。 據英國民意與市場調查公司"輿論"(YouGov)18日發布、取樣530名保守黨一般黨員的民調結果,55%受訪者認為特拉斯應請辭,接替她的理想人選,排名第1至第3依序是約翰遜(32%)、蘇納克(23%)、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10%)。 英國在野黨呼籲舉行全國大選。在野工黨領袖斯塔默及自由民主黨黨首戴維都表示,應該進行全國大選。斯塔默表示,保守黨不再擁有執政資格,保守黨政府在過去數年創出歷來最高的稅收,民眾的生活成本不斷上升,造成危機。戴維表示,約翰遜令全國失望,特拉斯破壞國家經濟,證明保守黨不再適合帶領英國。

德國聯邦六部警告勿讓中資入股漢堡港 總理暗中推動

【香港聯合時報】 北德廣播公司10月20日披露,中國投資漢堡港的項目,儘管德國聯邦所有相關部委都發出警告,但據調查,德國總理在暗中推動,試圖通過不列入議程,讓該案在他訪北京前自動生效。北德廣播公司說:“時間很緊迫”。 該報道說,在技術上參與投資審查的所有六個部委都拒絕了這項交易。然而,根據北德廣播公司和西德廣播公司獲得信息,德國總理辦公室正在推動這項交易。 中遠集團希望接管港口運營商,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的股份,並獲得漢堡Tollerort集裝箱碼頭三分之一以上的股份。 由於該交易涉及重要的基礎設施,負責該項目的經濟部已經啟動了投資審查程序,並已經根據研究,將該項目登記在聯邦內閣最終拒絕的清單上。然而,總理辦公室卻沒有將審查程序列入議程,因此,無法作出禁止該項目所必需的內閣決定。相反,據北德廣播公司和西德廣播公司得到的信息,據說,總理辦公室指示相關部門尋找一個妥協方案,讓該交易最終得到批准。 該報道說,根據研究,除了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外,德國經濟部、內政部、國防部、交通部和財政部以及外交部都特別提到了兩點拒絕的原因:如果達成交易,中遠集團將不僅可以進行財務參與,而且還在決策中擁有發言權;此外,由於中國目前已經是該港口的主要客戶,如果參與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就會有"潛在脅迫"的可能。據說歐盟委員會也持反對意見。 基爾(Kiel)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羅爾夫·朗哈默(Rolf Langhammer)在德國公共廣播聯盟的《全景》欄目中解釋說:"中國人的長期戰略當然可能是奪取整個供應鏈的控制權,包括歐洲的數字和海事"。”這可能會給中國帶來競爭優勢或引發"經濟權力"的濫用。 北德廣播公司說,根據信息,時間很緊迫:如果德國聯邦內閣不通過決議,也不同意延長期限,該協議將依法自動生效。按照目前的情況,這將是10月底的事。那時正值總理朔爾茨計畫訪問中國前不久。 德國商業界也發出了嚴重的指責:中方大概向德國公司施加了壓力。他們說,具體就是,中國大使館最近直接與德國公司聯繫,告訴德國公司應該支持中國人進入漢堡港,否則會影響到他們自己的生意。當被詢問時,中國大使館沒有對這一指責進行評論,而是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之前的聲明回應:我們希望德國能夠繼續堅持開放市場等原則,而不是將正常的經濟關係政治化。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訪澳大利亞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10月21日至23日訪問澳大利亞,並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會談。 此行在日本國會日程之間進行,將訪問西澳大利亞的珀斯,岸田首相將與資源豐富的國家澳大利亞討論加強能源領域的合作,以及如何對應中國。 兩國於2007年發表安保聯合宣言,提出基於與美國的同盟關係,日澳之間也推進防衛合作。在兩國現任首腦今年5月首次舉行會談時,考慮到中國對太平洋地區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的現狀,雙方就協調製定新宣言的方針達成一致,兩人還商定爭取讓有關自衛隊與澳軍部隊相互往來的《互惠准入協定》(RAA)早日生效。此次訪問,雙方是否能發表新的宣言以加強合作十分引人注目。如果發表新的宣言,將包含為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在防衛和經濟安全方面開展合作的內容,此舉考慮到了日本等西方國家擔憂成為中國軍事據點的所羅門群島局勢。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岸田文雄首相訪問西澳大利亞的消息。 松野說:“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深化兩國在安全、國防和經濟方面的合作關係,通過進一步加強合作,以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松野說,日本和澳大利亞是共享基本價值觀和戰略利益的特殊戰略夥伴,是朝着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志同道合的核心合作夥伴。通過岸田首相的訪問希望加強在安全、國防和經濟領域的合作。 岸田首相表示:“我們將認真討論安全、能源和糧食等緊迫的雙邊問題。”他還表示有意討論基於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經濟振興。 日本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有三分之一以上依賴澳大利亞。目前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世界能源供應緊張,澳大利亞一度考慮採取的出口限制,當下雖得以避免,但岸田有意要求澳方確保穩定的供應。

曼城領館毆人事件擴大:總領事鄭𣌀原終承認扯人頭髮 惟稱這是其責任去維護尊嚴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駐曼徹斯特領事館人員把和平示威者拉入館內圍毆事件演變成外交事件,但中國外交部仍然否認襲擊示威者,涉事的總領事鄭曦原接受英國電視台訪問時繼續否認有襲擊人,但被追問時承認有拉扯受襲示威者的頭髮,但這是他維護國家和領導人尊嚴的責任(my duty)之舉。 在「天空新聞」於英國時間昨(19日)晚深夜發布的專訪中,有走出領事館去踢「天亡中共」直幡的總領事鄭𣌀原,否認襲擊任何人,亦沒有讓他同僚打任何人,反指是示威者打他的人。記者隨即指出他的說法有誤,指從片段可見,鄭有扯那示威者的頭髮;這時,鄭改口說,那是因為那人辱罵(abuse)「(我的)國家、我的領導人,我認為這是我的責任命(去扯他的頭髮)」。他續稱,任何一個外交人員碰上這樣的情況都應該這樣做,以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尊嚴。 他又說,事發時情況緊急,他有感同僚「生命受威脅」,只想控制局面,分開同僚與那人。 鄭曦原又為領事館人員的行為辯護,指事件起源是示威者的展品和言語無禮,不可接受。他曾要求對方撤除那些物品,但遭拒絕。在他回復曼城警方的信函中,他形容,那些橫額有大量冒犯性形象和口號,其中一幅圖象更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頸部套上繩套。 根據網上流傳的片段,鄭和一些領事館人員走出館外,鄭去踢橫額,而其他人則去搶一幅諷刺習近平的巨型漫畫,於是觸發肢體衝突。 中國外交部之前亦否認事件,反指「滋擾分子非法進入」領事館。但其後有領事館的閉路電視片段流出,明顯見到是領事館人員把一名示威者扯入領館範圍,接着有7至8人圍毆該示威者,甚至把他按在地上打,而鄭曦源則反指示威者倒地後還用腳踢他同僚。 由香港移居曼城的陳姓示威者昨亦舉行記者會憶述遇襲情況,形容領事館人員的行為野蠻,對方把他推向鐵閘,對他拳打腳踢,他堅持不了,終被推倒在地。他甚至以為自己會死掉。 和平示威者被曼城領事館人員扯入領館範圍毆打事件在16日中共二十大開幕禮期間發生,惹來英國熱議,在不少國會議員要求下,英國外交部18日召見中國駐英國臨時代辦楊曉光,就事件表達關切,要求中國尊重英國法律。不過,中國繼續否認打人。在英港人計畫在下周日(23日)舉行集會,以示抗議。

傳台美討論聯合生產武器 美國務院:”檢視所有選項”

【香港聯合時報】 日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正考慮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以提升美國設計武器的產能、加速移交。美國國務院周三低調不予證實,但強調"美方正檢視所有選項,確保軍備快速移交給台灣"。 中央社援引日經亞洲(Nikkei Asia)周三引述3名知情人士指出,拜登政府正考慮一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畫,以提升美國設計武器的產能、加速移交,並強化對中國的嚇阻力。 報導表示,根據一名知悉拜登政府內部商議狀況的消息人士,台美聯合生產武器已展開初步討論;模式可能是由美國國防公司提供技術、在台灣製造武器,或是在美國運用台制零組件製造武器。 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周三召開媒體例行簡報會,被問及此事時低調不願證實,僅表示他看到相關報導。 巴特爾表示,美國正在檢視所有檯面上選項,以確保能用符合"台灣關係法"的方式儘快移交軍備給台灣。他說:"如外界所知,美國已為台灣安全提供各式各樣服務與軍備,美方相信迅速移交相關技術與服務,對台灣安全不可或缺。" 路透社報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談及上述計畫時表示:"這正處於程序的開始階段。"美台商會為遊說團體,成員中有許多美國國防承包商。他指出,尚未確定哪些武器將被視為此項計畫的一部分,但可能着重於提供台灣更多軍需品,以及導彈科技。

拜登:普京目前”處境極為艱難”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周三指責俄羅斯準備從近期吞併領土上大規模撤離當地民眾;赫爾松官員稱轉移平民行動首日共7千多名居民離開家園;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在烏克蘭的4個“被吞併”地區實施戒嚴;美國總統拜登周三表示,普京目前"處境極為艱難"。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簽署法令,在4個併入俄羅斯的地區,包括赫爾松、紮波羅熱、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實施戒嚴。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在白宮被媒體問及普京簽發戒嚴令時表示,(這表明)普京目前處境極為艱難。拜登說,“看來(普京)唯一可以動用的就是迫害烏克蘭人,恐嚇他們投降,但烏克蘭人不會這樣做”。 俄羅斯在赫爾松地區任命的官員薩爾多表示,向第聶伯河左岸轉移平民的行動,第一天共有7千多名居民離開居住地。 薩爾多在當地周二宣布,"政府"決定組織赫爾松州4個區的平民,遷移到第聶伯河左岸,以便進行防禦工事。他並指烏克蘭方面正集結力量,準備發動大規模攻勢。薩爾多說,轉移平民的工作在多個方向同步開展,首先轉移了斯尼胡里夫卡區及亞歷山德羅夫區的居民,以便軍人執行任務及保障平民安全。 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一項法令,在烏克蘭的4個“被吞併”地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紮波羅熱和赫爾松實行戒嚴。普京在俄羅斯安全委員會會議開始時發表電視講話稱,“這項決定將被立即提交聯邦委員會批准,並將通知國家杜馬。”普京並指示政府在總理米舒斯京的領導下成立一個特別協調委員會,以與“被吞併的”地區開展合作,並推動莫斯科在烏克蘭的戰爭努力。 烏克蘭、美國及北約多個國家,不承認4地舉行入俄公投的結果,認為是屬於烏克蘭的領土。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並譴責俄羅斯正式宣稱對這些地區擁有主權的企圖,認為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戰爭策略。

中共20大,民眾保持沉默

【香港聯合時報】 10月17日《紐約時報》刊登該報駐北京記者王月眉(Vivian Wang)關於中共20大的報道,寫道:習近平即將迎來第三個任期之際,這次黨代會本應成為他的巔峰時刻,但社會上的情緒卻並沒有那麼喜慶。 20大開幕的周日上午在北京市中心,車流稀少。在幾個擁有巨大戶外LED屏的大型購物中心,經常播放新聞的屏幕處於黑屏狀態。在其中一個屏幕下方站着的一名保安說,從前一天開始,屏幕就關了,但他也不知道原因。他原本還一直期待屏幕上會播放二十大直播。 在中國,由於審查嚴密,而且人們擔心發表偏離官方路線的觀點會遭到報復,政治幾乎從來不是一個公開討論的話題。但今年,北京和全國各地的氣氛可能更加沉默,因為當局進一步決心對本周的20大會議過程保持全面控制。 報道說:習近平在周日的講話中重申了政府對清零政策的堅持,最近幾周,該政策使數千萬人困在某種形式的封鎖中,並拖累了經濟的增長。上海在6月才從一次令人痛苦的封城中解脫出來,隨着許多區重新出現病例,娛樂場所現已關閉。在北京,儘管政府決心不讓疫情蔓延到首都,但病例仍在增加,當局已下令一些酒吧和餐館無限期關門,並加強了對強制性定期核酸檢測的檢查。 在大會召開前的幾天里,北京城裡到處都是警察,在通往市中心的幾條幹道上,大多數汽車、自行車和行人都被禁止進入,路人會被攔下檢查身份。周四發生了一次罕見的公開抗議活動,有人將兩條譴責習近平的條幅掛在一座立交橋上,之後被迅速移除。此後當局進一步加強了警力部署。 許多北京居民似乎決心避免討論這次會議。 《紐約時報》記者王月眉的報道寫道:周日,在朝陽區一個熱鬧的公園裡,幾個人拒絕與我談論他們是否關注了大會新聞。一名男子倒是同意了,但後來他的女兒提出反對,要求刪除談話錄音。該男子和他的女兒離開後不久,五名警察走近我,要求查看身份證明並詢問我來公園的目的。 在網上,大會的官方宣傳與公眾相對沉默之間的對比十分鮮明。雲南警方和上海消防部門的官方微博分享了職工認真觀看開幕轉播的照片。但普通社交媒體用戶分享想法的空間受到嚴格限制。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總書記多久換屆一次?”的問題沒有返回任何結果。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中國封城為清除病毒及海外滲透 既備戰亦避戰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不惜犧牲經濟髮長來堅持防疫的「動態清零」,有分析認為,這其實是官方測試其社會控制能力,而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更直指,中國之所以長期處於封城,除了防疫,亦有「備戰」意味。至於作為中國特區之一的香港,只有作好防風準備。 2004年至11年間出任新加坡外長的楊榮文表示,「中國(封城)不止是清除病毒,也是清除海外勢力滲透中國社會、互聯網及中國機構,所以這是一次內部清洗,因為中國已為可能戰爭做準備。」但他補充,中國亦不想要戰爭,備戰是為了要避戰,並引用戰略家孫子在《九變》中的說法來說明:「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按白話文的說法,就是不仰仗敵人不會來的僥倖心理,而是要依靠自己有充分準備,嚴陣以待;不抱持敵人不會攻擊的僥倖心理,而要依靠自己有堅不可摧的防禦。 在中美關係緊張之時,中共黨總書記習近平多次提及中國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楊榮文解讀為中方最終可能與美國開戰,只是不能宣之於口,而類似中美對峙的狀態,可能持續多年甚至數十年。 在此之前,美國一些評論已指出,中國堅持清零政策是為了控制。旅美時評人馬聚9月中旬向美國之音表示,「清零」已經演化成為黨內對社會控制能力的一場競賽,預計會延續到明年3月的人大和政協大會之後。 另外,美國《紐約時報》9月13日的報道亦指出,清零政策是一場14億人參與的政治運動,亦可能是對習近平權力最為明確的證明 -- 證明了習自己和已故領導人毛澤東一樣具有發動群眾的能力。 面對如此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說,香港未來經濟取決於中美關係及全球經濟收縮步伐。他指出,西方的注意力集中在俄烏戰爭,某程度上令中國得益,如果中國可以避免捲入不斷升級的局勢,香港可能受益,但這都是香港無法控制的:「這些大背景,香港並無控制,只能接受,好像颱風要來,毋須爭拗,只是做好預防」。 翻查公開資料,北京一些安排有為其大局作準備之勢,例如在香港的反對聲音和公民社會被《港區國安法》摧毀後,北京仍然委任警隊出身的「武官」李家超為特首,評論已指出,這是國安需要。

韓國新駐華大使鄭在浩 與香港結下緣分的「中國通」

62歲的鄭在浩是韓國著名的中國研究領域的學者,精通中文。 韓國總統尹錫悅7日任命國立首爾大學政治外交學部教授鄭在浩(Jae Ho Chung)為新任駐華大使。這位新大使是位「中國通」,並且與香港結下了深厚感情。 62歲的鄭在浩是韓國著名的中國研究領域的學者,精通中文。他在美國布朗大學完成中國歷史碩士學位,在密歇根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著重研究中國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以及中國的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問題。 在學術圈,鄭在浩與中國學者交往密切。他在2007年任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還曾在香港居住,於1993年至1996年執教於香港科技大學,並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擔任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至2020年。 去年,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採訪時他表示,針對美中競爭韓國採取的戰略模糊性「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在國家利益層面有必要的話, 韓國「不該害怕在懸而未決的外交事務上發聲」。 這與總統尹錫悅的外交思路一致, 也即作為「一個全球支點國家」,韓國會加強自身角色,推動印太地區自由,和平和繁榮。 美國因素或成為影響中韓關係的一大變數。 武俠小說和李小龍情結 據鄭在浩的一篇回憶文章所述,他對中國的興趣始於少年階段,是中國的武俠小說和李小龍電影將他帶入中國研究領域。 由於從小學習跆拳道,鄭在浩在13那年第一次接觸了李小龍的電影《精武門》。「可真是擊中了我的大腦」,他說自己被李小龍的動作和習武態度所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自從搬到首爾上學後,他就沉浸在閲讀中國武俠小說和香港電影雜誌中,房間裏貼滿了李小龍的海報。 這個興趣一直延續了十幾年,在大三那年,鄭在浩決定從事與中國有關的事務。「儘管當時我對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中國』沒什麼概念,依然明確從事中國研究的決定。」 這一決定不僅與他對李小龍和中國功夫的興趣息息相關,而且對於當時20多歲的他來說,「一旦邦交正常化,韓中關係會如何」這一問題令他著迷。不久後,他開始學習漢語,兩年後進入美國布朗大學攻讀中國歷史碩士學位。 今年是中韓兩國建交30週年,也是中韓文化交流年。 「最適合做駐華大使」 進入博士階段,與中國相關的事務不再僅僅是鄭在浩的興趣愛好,而是成為他批判性思維和專業寫作的主題。80年代末, 中國大陸對韓國人來說還是禁區,於是他與香港結下了不解之緣。 鄭在浩在1991年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USC)做博士論文研究。該機構收藏有舊報紙、年鑒等珍貴資料,是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必到之地,被譽為「中國研究的麥加」。中大管理層在2020年底將該機構併入大學圖書館管理,遭到不少研究者不滿。 鄭在浩在這裏度過了八個多月,他有一張專用書桌,伏案閲讀1977年至1984年期間的《人民日報》等報紙及年鑒。「幾個月裏,翻閲舊報紙揚起的粉塵,大概令我流下了一生中最多的眼淚。」 在USC接待過鄭在浩一家的前助理主任熊景明說,「他是一位出色的學者,聰明勤奮,嚴以律己,待人接物和善而有分寸。英文、中文具佳。我一直對他開玩笑說,他最適合做駐華大使。」 鄭在浩在香港USC完成了大部分基礎研究,加上1996年再次去該機構訪問所得,著成第一本學術專著《中國的中央控制與地方酌情權》(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2000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完成博士課程後,鄭在浩在香港科技大學獲得助理教授的職位,又在香港度過了三年時光。 除了學術研究,在香港的生活也讓鄭在浩難忘。他和妻子由衷喜歡粵菜,在妻子懷孕期間,兩夫婦經常去吃清蒸淡水魚、麻婆豆腐和各式點心。她們的女兒也在20多年後成為中大的交換生。 1996年,鄭在浩開始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任教教,但即便如此,他也規定自己每年至少訪問香港一次。「從那時起的二十多年來,可以自豪地說,我非常忠實地履行了這個承諾,」他在上述文章中寫道。 新大使的專業水凖 鄭在浩畢生關注中國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出版了多本書籍和論文,包括《中國的中央控制與地方酌情權》、《離心帝國: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Centrifugal Empire: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等。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的博士候選人陸文質認為,鄭在浩的重要貢獻之一是拆解了「地級市」的概念, 展示了中國地方行政架構的複雜性。 鄭在浩在1995年發表於《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國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兩者之間維持微妙的權力平衡。他認為,研究者不應只關注中央和省級政府層面的關係, 而應該著眼於更多層級政府之間的互動。 「近年來關於省市縣不同政府之間利益協商及博弈的研究就是受這一視角啟發。在鄭教授看來, 省級以下單位尤其是地級市在研究中國發展模式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陸文質在微信公眾號「政治學評介」中撰文稱。 鄭在浩在之後的研究中重點關注「市」的概念,他認為「市」不單指我們現在最熟悉的「地級市」, 而是涵蓋了地區行署、縣級市、地級市等概念。 除此之外,鄭在浩還將研究擴展至中國的外交政策和中美關係領域。他出版了《描繪中國的未來》(Charting China's Future)、《盟友和伙伴之間: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韓國》(Between Ally and … Continue reading 韓國新駐華大使鄭在浩 與香港結下緣分的「中國通」

谷愛凌擔任美國申奧大使再引中國網絡熱議

谷愛凌為美國申奧擔任大使,在中國互聯網成為熱搜 自由式滑雪世界冠軍選手谷愛凌(Eileen Gu)將為美國申辦冬奧會擔任大使,引發中國大陸互聯網有關這名中美混血兒身份選擇的熱烈討論——儘管大使工作本身與國籍無直接關係。 谷愛凌周二(6月7日)在《時代》周刊舉辦的「時代百大人物」(Time100)峰會上表示,自己將為美國鹽湖城申請主辦2030或2034年冬奧會擔任大使,隨即在中國社交媒體新浪微博上成為熱搜話題。48小時內,「#谷愛凌將擔任美國申奧大使#」的微博話題標籤相關內容有4.3億閲讀次數。 美國鹽湖城申奧委員會發言人在周二曾向媒體表示,谷愛凌將與委員會合作申奧事務,但具體身份頭銜未定;隨後有媒體引述鹽湖城申奧委主席弗雷塞·布洛克(Fraser Bullock)指,谷愛凌將擔任申奧全球大使。 這一決定被一些中國網民視作是對中國身份的背叛。「這下可以確定是美國人了吧。」微博上一條評論說。 谷愛凌在美國出生,在北京冬奧會前決定代表母親出生的中國參賽,並在三個個人項目中奪得兩金一銀。出色的賽場戰績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令她在中國人氣迅速高漲,外界估計她獲得的代言費用總值超過2億人民幣。 谷愛凌一直表示希望啟發年輕女性,而避談國籍爭議 世界頂尖的中國運動員為他國申奧擔任大使並不少見,過去中國跳水世界冠軍高敏曾為紐約出任申奧大使,桌球選手丁俊暉也是倫敦奧運會的申奧大使。在冬奧方面,雙人滑冰世界冠軍申雪和趙宏博也曾為韓國平昌擔任申奧大使。 但是谷愛凌為美國擔任申奧大使的消息一出,網民卻再次質疑她「到底是哪國人」,批評她是身份搖擺的「精緻利己」者。 另一方面,有大量評論對她表示支持,稱她體現的是「頂級運動員的全球影響力」。 「我們朋友的國際影響力再次得到證明,」一條評論說,另一條則說谷愛凌「將自由式滑雪這項運動推向了新高度」。 谷愛凌表示自己對於代表中國參加冬奧「從不後悔」,並在在宣佈擔任大使的消息時形容,這是「全球化的美好例證」,證明了「我們能夠通過滑雪、通過體育——通過冬季運動,來將人們聯繫起來」。 「每一天我開始看我的社交媒體時,我看到那些私信,看到數以百計年輕女孩發訊息給我說……『因為你,我感覺我變成更好的人』,」谷愛凌在周二的峰會上表示,「而這在全世界一直是難以置信的機會。」 「不僅是在中國。在美國,在加拿大,在歐洲。過去在所有這些地方,自由式滑雪沒有被看見,現在它被看見,而這是最重要的。」 谷愛凌表示自己「能成為這一切的一分子非常榮幸」。 揮之不去的身份議論 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國際背景下,谷愛凌的身份選擇一直無法完全擺脫爭議性。 中國在法律上不承認雙重國籍,但在2020年,中國司法部擴大了外國人取得永久居留權的規定,讓那些在體育、科學、文化和其他領域得到國際認可的人士符合資格。這項擴展似乎對谷愛凌代表中國參加國際賽事適用。 她一直沒有直接回應有關國籍問題的議論,只在談到自己的身份認同時表示:「當我在美國時,我是美國人,但當我在中國時,我就是中國人。」 谷愛凌表示「從不後悔」代表中國參加冬奧 擔任申奧大使是一項沒有直接報酬的志願性質工作,也不涉及國籍身份問題,但是中國網民似乎仍然著迷於挖掘這一消息的內涵。 網絡上有帖子考究《時代》周刊官方網站上相關報道的英文標題,討論在描述谷愛凌時,使用「China's」(中國的)或「Chinese」(中國人/華人)的區別。 中國官方媒體也基本不提及她的國籍身份,只談及她在國際賽上代表中國奪得的榮譽。 她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得到了最高領導人的注意。在中國官方舉辦的北京冬奧會表彰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時,直接向台下的谷愛凌提到她喜愛的中國小食。 中國官方小報《環球時報》的前總編胡錫進就谷愛凌擔任美國申奧大使的消息評論指,谷愛凌至今沒有否定過北京冬奧會期間的身份定義,「而是讓過去的定義延伸」。 他表示,中國人整體上應該「更大度」,鼓勵谷愛凌做中美之間的「文化溝通者」,而不是「中美對立的一個符號」。 美國鹽湖城目前是2030年冬奧會的申辦城市之一,將與日本札幌、加拿大溫哥華等競爭,西班牙也表示有興趣申辦。 2028年夏季奧運會將於美國洛杉磯舉辦,奧林匹克傳統上不會授權一國連續舉辦夏奧和冬奧會,因此鹽湖城也可能轉而申辦2034年冬奧會。 現年18歲的谷愛凌將會於今年稍後在美國入讀斯坦福大學。

中國官宣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升級改造」 的時間線與戰略意義

柬埔寨國防大臣迪班和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在開工儀式上 就在外界紛紛報道中國在柬埔寨秘密打造海軍基地一天之後,中國官方6月8日證實:中國援助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升級改造項目正式開工。 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官網刊登的消息稱,中國大使出席開工儀式並發表講話:中國援助雲壤海軍基地升級改造項目「符合兩國國內法、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他說這一工程項目是中柬兩國兩軍「鐵桿」情誼的重要象徵和互利合作的又一豐碑,「中國軍隊將一如既往地向柬軍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推動兩國軍事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取得新進展。」 過去幾年,「中國在柬埔寨建造海軍基地」的報道時常出現。就在開工儀式前一天,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中國官員將參加在柬埔寨舉行的基地「開工」儀式。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還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的話說,中國正在柬埔寨秘密建造中國軍隊「專用」的海軍設施。該報還稱,在北京的一名中國官員也證實「基地的一個部分」將供「中國軍隊」使用,但否認軍方「專用」,說科學家也將使用這一設施。 隨著工程正式開工,外界關注多年的事情可謂「靴子落地」。雲壤基地,究竟能為中國與柬埔寨提供怎樣的「互利」? 雲壤基地與中美較量 雲壤基地 (Ream Naval Base)位於柬埔寨西南部的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面向泰國灣,靠近南海與馬六甲海峽。 自2010年以來,雲壤基地一直是柬埔寨和美國在「海上合作凖備和訓練」計劃下進行年度聯合訓練和海軍演習的地點。但2017年,就在兩國年度訓練即將進行之前,柬埔寨突然宣佈中止這一持續了多年的合作。外界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柬埔寨和中國軍事關係更加密切,因為就在2016年12月,柬埔寨與中國軍隊首次舉行了代號為「金龍」的聯合訓練。 2019年8月,美國印太司令部陸軍准將喬·沃威爾(Joel B. Vowell)首次公開表示,柬埔寨和中國正計劃在雲壤基地建立中國海軍基地。 2019年,《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稱,中國和柬埔寨兩國達成了「秘密協議」,中國以資助改建雲壤基地設施換取該基地的專屬使用權。 2020年9月,柬埔寨拆除了該基地中由美國興建的海軍戰術總部和小型巡邏艇維修倉庫。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2020年10月發佈衛星圖像顯示出這一變化。 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面向泰國灣,臨近世界交通要道馬六甲海峽,也靠近廣闊的南海地區。 2021年6月1日,美國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Wendy Sherman)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會見洪森總理時,要求柬埔寨針對在沒有通知或解釋的情況下,拆除雲壤海軍基地兩座美國資助的建築物作出澄清。謝爾曼表示,中國在柬埔寨建設軍事基地,將損害柬埔寨的主權,威脅區域安全,並對美柬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她還敦促柬埔寨領導人為了柬埔寨人民的最大利益,應維持獨立和平衡的外交政策。 2021年11月,美國財政部宣佈對柬埔寨國防部軍事技術裝備總局局長邵彼倫(CHAU Phirun)和柬埔寨皇家海軍司令狄旺(Tea Vinh)進行制裁,指稱這兩人在2020年和2021年和其他柬埔寨官員合謀,抬高了雲壤海軍基地一個建設項目的成本中飽私囊。 2022年1月,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旗下的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表示,雲壤海軍基地出現了挖掘機。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稱,疏浚工程的進行意味著「雲壤基地的功能可能獲得顯著提升」,「基地周邊水位淺,目前只能供小型巡邏艦艇停靠。若建有深水港,對柬中兩國的海軍而言將更為有用。」 在正式開工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實際上已經間接透露了這一工程的存在。 針對《華盛頓郵報》6月7日的有關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同一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雲壤基地改造旨在加強柬埔寨海軍維護海洋領土完整和打擊海上犯罪的能力。」 2021年12月17日,中國國防部援建柬埔寨東盟軍用槍射擊比賽場和憲兵訓練館項目開工儀式在柬埔寨磅清揚省舉行。中國稱與柬埔寨之間是「親密鄰邦和鐵桿朋友。」 他還說:中國和柬埔寨是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兩國各領域合作公開透明、合理正當。 趙立堅強調了柬埔寨憲法不允許外國在柬埔寨建設軍事基地,另外他批評美方對柬方立場「置若罔聞,一再惡意揣測、攻擊抹黑,甚至對柬埔寨威脅、施壓,這是典型的霸凌行徑。」 雲壤基地的戰略意義 儘管中國與柬埔寨都否認在雲壤基地的工程是中國的專用海軍基地,但並未能消除外界的擔心。 前不久走馬上任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對此表示擔心,呼籲中國更為透明,確保自身的行動有利於地區安全和穩定。 儘管中國迄今為止僅在東非吉布提擁有唯一的海外軍事基地,但美國國防部在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中就曾指出,中國除了在吉布提的軍事基地外,很可能考慮並且計劃建設其他的海外設施向其海軍、空軍和地面部隊提供支持。 美國官員說,柬埔寨的前哨位置為中國在東南亞立足提供便利,雲壤港基地讓中國軍隊有能力覆蓋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85%的石油運輸依賴水運,其中的大部分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而雲壤基地靠近馬六甲海峽與南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正是它如此受關注的原因。

烏克蘭戰爭:西方國家的團結能維持多久?

英法美領導人3月參加G7峰會展現團結立場 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取得緩慢進展,軍事專家開始談論持久消耗戰,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要開始出現裂縫了嗎? 西方國家仍在討論支援烏克蘭的最佳方式,以及對俄羅斯的制裁和懲罰程度,對此在克里姆林宮坐鎮指揮戰爭的普京又有何看法? 在他眼前一邊是英國、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堅持要擊敗普京。英國外相特拉斯(Liz Truss)還表示要確保俄羅斯「被趕出」烏克蘭,「決不妥協烏克蘭領土」。 但是另一邊,普京也看到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態度有所不同。 德國總理肖爾茨對軍援烏克蘭重武器態度比較保守 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初呼籲俄羅斯和烏克蘭停火,並呼籲西方不要「陷入羞辱或復仇的誘惑」。 第二天,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在訪問美國白宮時表示,歐洲希望「設想達成停火,展開可靠協商的可能性」。 德國總理肖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末和普京進行80分鐘的電話交談,試圖找出讓烏克蘭能夠從黑海出口糧食的方法。 但拉脫維亞副總理阿爾提斯·帕布里克斯(Artis Pabriks)在社交媒體上批評某些西方國家的立場,「看來有些所謂的西方領導人自尋羞辱,完全脫離政治現實。」 不同信號 當然,不論這些西方領導人意見如何,美國總統的態度才是對克里姆林宮真正重要的。 但是在烏克蘭戰事上,美國總統拜登在不同時間卻發出不同的信號,3月時他說普京是「戰犯」,似乎要改變莫斯科政權,但本周他對軍援烏克蘭「能夠打擊俄羅斯」的火箭系統卻又態度保留。 俄羅斯前總理、前總統梅德韋傑夫稱拜登態度「理性」,但是克里姆林宮對美國軍援烏克蘭另一種先進火箭系統卻又表示是「火上澆油」。 美國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能打擊45英里外的目標 拜登經常會有脫口而出的發言,因此美國政府的態度大致上還是要看國務卿布林肯發出的美國官方立場。 最近在德國柏林的北約外長會議上,布林肯說美國及其伙伴的重點是「讓烏克蘭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都盡可能地維持強勢,以遏制俄羅斯的侵略,完整保衛其獨立和主權」。 聽起來語意強烈,但如何定義「盡可能維持強勢」?「完整保衛」烏克蘭獨立和主權指的又是什麼? 那麼,西方在烏克蘭戰事上面的共識要開始出現裂縫了嗎? 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外交政府負責人邦德(Ian Bond)表示,歷經數周談判才最終達成歐盟對俄羅斯實施部分石油禁運,「從石油禁運就能看出來有多麼難達成一致意見。」 由此可知,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也不可能迅速進行一致化的行動,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希望歐盟國家能很快取得一致,但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承認,下一步制裁「越來越難達成」。 奧地利總理卡爾·內哈默(Karl Nehammer)表示,天然氣禁運「不是下一輪制裁方案的議題」。 需要更多武器 烏克蘭表示,西方國家承諾很多,但做到的較少。 美國和德國承諾要提供多管火箭系統和防空雷達系統,對面臨很大壓力的烏克蘭軍方絶對是好消息。 但是德國先前對軍援烏克蘭的猶豫不決,以及美國堅持其軍援武器只能用來打擊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目標,都讓人懷疑為什麼西方要試圖限制烏克蘭軍事行動,而俄羅斯軍事行動卻毫無限制。 邦德說,「這中間有很深的算計,就好像『我們要烏克蘭打贏,但不要贏太多』。」 美國軍援烏克蘭標槍反坦克導彈 廣泛認為的是,普京發動戰爭的時候有信心西方不希望趟渾水,剛從阿富汗撤軍,尚未從難堪中恢復的北約成員國不會涉入另外一場新的國際糾紛。 最近從莫斯科的報道顯示了另一種信心,戰場上逐步緩慢取得進展讓他們相信,「歐洲遲早會對不斷支援協助感到疲倦」。 本周英國政府警告,如果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最多會有600萬戶英國居民可能會面臨斷電,俄羅斯得知後肯定會增加信心。 如果受到公眾的壓力,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是否會受到影響?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埃夫麗爾·海恩斯(Avril Haines)上個月對國會表示,這個危險是存在的。 「普京可能在等美國和歐盟的決心軟化,」她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糧食短缺,通貨膨脹,能源價格都在上漲。」 除了內部因素和軍援武器的限制之外,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共識到目前為止都還維持的很好,可以說是非同尋常。 但是存在的裂縫仍然可能會擴大。 邦德表示,「如果任何一方開始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那麼問題就會變得更多。」 「如果俄羅斯完全突破烏克蘭東部防線,朝向第聶伯河前進,那麼問題就變成烏克蘭應該犧牲多少領土來達成停火。」 相同道理,如果烏克蘭開始擊退俄羅斯,邦德表示,「西方會有聲音說『不要試圖重新奪取2014年以後俄羅斯已經控制的頓巴斯地區』。」 現在談這些似乎還太早,但是美國資深外交家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達沃斯(Davos)表示烏克蘭應該考慮割讓領土換取和平,就遭遇到烏克蘭和其他人憤怒回應。 在這個問題上,還會有極度痛苦的辯論。

「伊斯蘭恐懼症」:對穆斯林的仇視正在傷害印度外交

穆斯林抗議印度人民黨領袖作出的爭議性言論 2020年4月,有關一場穆斯林集結引發印度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一次群組爆發的指控,很快就轉向成為關於「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的爭議。 數以千計來自本國和海外的傳教士在德里參加了由伊斯蘭傳道會(Tablighi Jamaat)舉辦的集會,這是一個有近100年歷史的宣教運動組織。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稱BJP)政府將之稱作一次「超級傳播事件」。 帶有仇視伊斯蘭教意味的網絡表情包和話題標籤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傳開,指責該組織散播了病毒,而電視台新聞更是播出了諸如「在冠狀病毒聖戰中拯救國家」這樣的聳動標題。 印度控告近一千名出席該集會的人士藐視封鎖措施。(八個月後,法庭無罪釋放了最後一名被扣押的傳教士,並指他們是在政府的引導下被「惡意檢控」。) 大多數傳教士是來自印度的貿易伙伴印度尼西亞。毫不意外地,印尼在地區峰會上表達了對這一問題的憂慮。該國議員指,在以印度教徒為大多數的印度,這一爭議被利用來抹黑穆斯林。印度一名前外交官員稱,這是將一個國內問題「外化」的例證。 由於人民黨兩名高級成員對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作出過冒犯性的評論,印度在持續進行外交滅火,而這不是莫迪的政黨或政府第一次因為被指仇視穆斯林而面臨全球非議。 兩年前,印度人民黨議員特雅斯維·蘇裏亞(Tejasvi Surya)捲入漩渦。他在2015年關於阿拉伯女性的一條推文廣泛流傳,迪拜和科威特的知名商界人士、律師和評論人士均遣責他的言論。(蘇裏亞隨後刪除了該推文。) 在2018年一場公眾集會上,印度內政部長阿密特·沙阿(Amit Shah)表示,非法進入印度境內的孟加拉國國民是「像白蟻一樣侵蝕我們國家」的「滲透者」。 這在穆斯林為多數的孟加拉國捲起了風暴,一名部長官員形容印度權力第二大領導人的說法是「多餘」和「無知」的。孟加拉國一名專欄作家撰文指,沙阿「對孟加拉人作出仇視、侮辱性的評論早有前科」。 過去一年,印度颳起了一場仇恨言論風暴,身披藏紅色袍子的右翼印度教激進派領袖對該國達2億之眾的穆斯林群體發起攻擊。當中一些人公開鼓動印度教徒拿起武器,還談及對穆斯林施行種族滅絶。 過去,右翼曾經掀起過所謂「愛情聖戰」這樣的怪異之說,這是一種沒有根據的陰謀論,指穆斯林男性通過婚姻來改造印度教女性。自詡為義警的印度教暴民對私販穆斯林牛只的人士施以私刑,並要求對這個社群經營的各種生意進行抵制。 在社交媒體上,女性穆斯林記者和社工遭到了兇猛的網暴。穆斯林女性被放到虛假的拍賣網站上「出售」。黨派新聞網絡則火上澆油,在尖銳的談話節目上挑動參與者採取極端立場。 一些印度教派領袖在去年12月煽動對穆斯林施以暴力 莫迪的政府則要麼保持精心思慮的沉默,要麼反應緩慢,要麼推說這類行為是「邊緣因素」。 所有這一切似乎都給普通的印度教徒壯了膽,讓他們到網上去侮辱穆斯林。這樣做帶來了後果。2018年,一名在迪拜酒店工作的印度裔廚師因為發佈了反穆斯林的推文而被炒魷魚。2020年當居住在迪拜的印度人開始發佈反對伊斯蘭傳道會的推文時,一名與該國執政王室家族有關聯的當地女商人髮推稱「任何在阿聯酋公開奉行種族主義和歧視的人都會被罰款和趕走」。 這一次,同樣毫不意外地出現劇烈的反彈——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卡塔爾在內的15個國家均向印度表示抗議。印度前外交官塔爾米茲·艾哈邁德(Talmiz Ahmad)稱,對先知作出詆譭言論,明顯是「越過了紅線」。 莫迪政府被迫就相關言論而對其發言人停職。知名學者普拉塔普·巴努·梅塔(Pratap Bhanu Mehta)指,這是在提醒人們,「對針對少數族裔的行為有罪不罰,還有官方准許的仇恨言論,將會對印度的國際聲譽造成惡果。」 印度人民黨的很多領導人私下裏都認為,這些憤怒不久就會消散,然後一切會恢復正常。 總理莫迪將與海灣國家的關係置於首位 畢竟,印度與海灣國家有悠久和深厚的關係。約850萬名印度人在六個屬於海灣合作組織(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的海灣國家工作,比第二大外籍工人群體巴基斯坦人的數量多一倍。 印度在所有這些國家當中也是輸出外籍勞工最多的。他們每年向家鄉匯款總額約350億美元,供養4000萬家人,當中很多是在印度最窮的邦,比如由人民黨統治的北方邦。印度和海灣合作組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約為870億美元。伊拉克是出口石油至印度最多的國家,其後是沙特阿拉伯。印度超過40%的天然氣是來自卡塔爾。 總理莫迪本人也將與海灣國家的關係置於首位。「印度與西亞國家在能源安全、移民就業和境外匯款等事務上的關係都很重要,」阿育王大學(Ashoka University)的歷史與國際關係教授斯裏納斯·拉格萬(Srinath Raghavan)說。 但是,印度不能自滿和將一切視作理所當然。「這是一種短視,」剛剛撰寫出版新書《西亞的戰爭》(West Asia at War)的作者兼前外交官艾哈邁德說,「印度人在這些國家建立起了一種不談政治、遵守法律和技術嫻熟的形象。假如這些攻擊性的言論持續,海灣國家的僱主就可能會悄悄地開始不僱用印度人。他們為什麼要冒險聘用一個潛在的狂熱分子?」 專家們認為,莫迪政府這一次的反應是慢了,但是卻堅決。「似乎有認識到,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就可能會產生後果。國內外的政治並非是彼此隔絶的。政府必須做出決定。它真的想要陷入群眾鬧事的境地嗎?」拉格萬說。

亞太局勢:澳大利亞要宣告太平洋「新時代」

澳大利亞長久以來都被很多太平洋國家看作是「大哥」,但是其近年的取態一直令這個「大家庭」四分五裂。這正是該國新一屆政府想要改變的一點。 「你聲稱太平洋諸島是你的兄弟姐妹,然後卻在你的兄弟姐妹有麻煩的時候視而不見,」悉尼一座教堂的澳籍湯加裔負責人阿里莫尼‧陶莫佩(Alimoni Taumoepeau)說。 有人說,這當中最顯著的例證,就是往屆澳大利亞政府對於氣候變化應對行動的不情願。 「它對太平洋島國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危機——而是一個緊急狀況,」陶莫佩牧師說。他形容他的祖國是一個正在下沉的天堂島嶼。 在太平洋各地,海平面上升、氣旋、風暴潮乃至乾旱,都正在令日常生活「非常艱難」。 圖瓦盧前總理埃內萊·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曾在2019年評價當時的莫里森政府,指太平洋諸國基本上是被告知「拿錢……然後閉嘴,不談氣候變化」。 那是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的澳大利亞新政府所希望摒棄的思維模式。事實上,這一屆政府已經宣佈澳大利亞在太平洋事務處理上將迎來一個「新時代」。 很多事情都取決於澳大利亞在這個地區的外交關係穩固程度。它的很多鄰國都位於太平洋,而澳大利亞要依賴它們來抵禦中國的影響,而後者被它視為國家與地區安全的巨大威脅。 於是,新政府計劃如何將這些拼圖組合起來? 彌補氣候問題「錯失的十年」 儘管澳大利亞的外交關係保持著良好運轉,但是一些分析人士稱,該國的形象卻已經因為其在氣候變化上的立場而嚴重受損。 歷史學家、作家帕特麗西婭·奧布萊恩(Patricia O'Brien)指,好幾個國家領袖都就這一問題,對前一屆澳大利亞政府「大加鞭撻」。 她還指出,新上任的自由黨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曾被鏡頭捕捉到拿海平面上升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來開玩笑,而當時的總理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還在他旁邊一起笑。 「太平洋各國都沒有忘記那件事,」奧布萊恩博士說。 2019年,斐濟總理法蘭克·姆拜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曾經炮轟時任總理莫里森,指其「非常有冒犯性和高姿態」,並在上月再度指責他稱斐濟是澳大利亞在太平洋的「後院」。 「斐濟不是任何人的後院——我們是太平洋大家庭的一分子,」他說。 但是奧布萊恩表示,隨著工黨當選執政,並承諾通過更快地減排來「彌補」在氣候應對行動上「錯失的十年」,澳大利亞在區域關係中最關鍵的壓力已經消失了。 新任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表示,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她對揮之不去的殖民者心態有「個人的體會」,並承諾會帶著更多的尊重與太平洋各國對話。 她還宣佈,新政府將對真實存在的氣候變化應對「更投入」。 「我明白,在過去的政府治下,澳大利亞忽視了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義務,漠視了我們太平洋大家庭對行動的呼聲,」黃英賢上周在斐濟演講時這樣表示。 「我想向你們保證,我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我們會與太平洋大家庭肩併肩應對這場危機。」 黃英賢宣佈,澳大利亞將設立「澳太氣候基礎設施伙伴關係(Australia-Pacific Climate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以支持在太平洋諸國和東帝汶與氣候相關的基礎建設和能源項目」。 對華措辭將趨緩和? 在太平洋諸國的首要關注事務上展現出進展的同時,澳大利亞也希望能夠說服這些國家,反過來幫助澳大利亞應對它的關注點:中國。 上周較早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這個地區開展了自己的馬拉松式訪問。 澳大利亞隨即也展開了對應的訪問行程,派出黃英賢前往斐濟,加強與「太平洋大家庭」的聯繫,當時她剛剛上任幾天。 黃英賢(左)與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亨利·普納(Henry Puna) 此次出訪正值中國在今年較早前與所羅門群島簽署一份廣泛的安全協定之際,引發外界對中國於該地區加強影響力並可能建立軍事基地的恐懼。 北京向太平洋各國提供快速援助或借貸,以及警務支援等支持,但是當中很多被批評是「債務陷阱」。 阿爾巴尼斯政府表示,這一狀況是其前任在太平洋「掉球」失誤的明證,給北京打開了大門,來威脅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 但是,莫里森為其政府的做法辯護稱,他們不可能「大步流星地到太平洋各國領導人面前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 政治分析家里查德·赫爾博士(Dr Richard Herr)表示,這是事實,但是上屆政府關於中國在該地區事務的說法,很可能不利於其實現目標。 莫里森曾經指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基地對澳大利亞來說是「紅線」,之後國防部長達頓又說,澳大利亞要凖備好開戰。 赫爾博士表示,這些措辭令澳大利亞顯得「過度敏感」和「反應被動」。 他說,澳大利亞將不得不接受,北京無可避免要在太平洋扮演某種角色,而新政府將需要令自己變成更具吸引力的伙伴。 「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將中國排擠出這個地區。」 這不現實,因為太平洋各國也會從其他國家接受援助,並尋求建立它們自己的友好關係。 通過移民加強聯繫 但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太平洋研究院的聯合主任喬治·卡特博士(Dr … Continue reading 亞太局勢:澳大利亞要宣告太平洋「新時代」

中澳軍機摩擦:干擾彈捲入發動機 澳方稱「非常危險」 中方指「顛倒黑白」

中國軍機飛行員在南海進行演習。 日前,澳大利亞稱,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南海空域靠近澳方一架偵察機,並作出危險動作。 澳大利亞軍方指責中方此舉可能威脅其機組人員安全,且澳方行為符合在國際水域和空域行使自由航行和飛越的權利;中國國防部則回應,澳軍機嚴重威脅中方主權安全,中國軍隊採取的應對措施專業安全、合理合法。並稱澳方顛倒黑白,一再散播虛假信息,鼓吹製造對立對抗,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和美國正在澳大利亞北部舉行「鑽石風暴22」(Diamond Storm 22)聯合軍演,軍演將持續到6月底。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不排除該事件純粹偶然,但鑒於澳洲工黨政府剛剛上台,中國和美國都借機對其進行敲打,因此軍機摩擦也可能屬於「軍事緊張為表,政治說服為裏」,提醒澳洲社會中澳關係若不改善,可能意味新的代價。 發生了什麼? 殲-16戰機似乎已成為解放軍對空及制海作戰的主力(資料照片)。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5月26日,在一次例行的海上偵察活動中,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P-8海上偵察機,被一架中國殲-16戰鬥機攔截。 「這次攔截導致了一個危險的動作,確實對P-8飛機及其機組人員構成了安全威脅。」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勒斯進一步描述了阿爾巴尼斯口中的「危險動作」——中國的殲-16戰機曾飛至澳大利亞的P-8偵察機旁,兩架軍機之間距離非常接近。殲-16之後加速,切入P-8前方的空域。 隨即,「中國飛機在澳大利亞飛機前面距離非常近,釋放一捆裝有小鋁片的箔條干擾彈(chaff),而這些小鋁片被吸入澳洲軍機的引擎內。」 中國官媒旗下報紙《環球時報》援引軍事專家張學峰介紹,箔條干擾彈(chaff)可能是一種用於對抗雷達的自衛干擾耗材,通常是金屬絲、金屬箔或者帶有金屬塗層的玻璃纖維,一般用於自衛式干擾。 「若中國戰機確實釋放了箔條干擾彈 ,也不排除是澳洲P-8A上的紅外干擾吊艙利用其激光對中國戰機進行照射,或者澳大利亞軍機的其他系統觸發了中國戰機的自衛系統,使得中國戰機投放了紅外干擾彈和箔條。因為箔條和紅外干擾彈是根據事先設定的程序投放,二者通常是並用的。」張學峰稱。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同時,加拿大國防部近日也聲明,中方軍機多次在國際空域對執行聯合國對朝制裁任務的加拿大軍機進行干擾。中方則反駁稱,加大對中方抵近偵察並挑釁,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危及雙方一線人員安全,並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純粹意外」還是「有意敲打」? 「很明顯,這是非常危險的,」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勒斯稱。此外,澳大利亞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稱,該國「幾十年來一直在該地區進行海上監視活動」,而且澳大利亞的「該做法是根據國際法,在國際水域和空域行使自由航行和飛越的權利」。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對時間的描述則不盡相同,他表示——5月26日,澳大利亞1架 P-8A 反潛巡邏機進入中國西沙附近空域抵近偵察,不顧中方反覆警告,連續逼近中國西沙領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澳軍機進行識別查證,並予以警告驅離。 譚克非進一步警告稱,「我們正告澳方,立即停止類似危險挑釁行徑,嚴格約束海空兵力行動,否則將承擔由此引發的一切嚴重後果。」 波音P-8A海神偵察機是一種被用來執行海上巡邏,偵察和反潛作戰的飛機(資料照片)。 言論較為激進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就此事件發表社評,稱過去澳大利亞在南海問題上相對克制,這說明它非常清楚南海問題的敏感性。但最近幾年,上一屆的莫里森政府對華盛頓越貼越緊,在諸多領域都跳到前台,替華盛頓出頭挑釁中國,其中軍事領域最為激進。它希望當上華盛頓的「左膀右臂」,並自認為是亞太地區的「代理警長」,哪怕自身能力有限,能穿上馬甲過一過協警的癮也是不錯的。 「說到底,澳方一系列賣力的挑釁行為,除了要演給國內的保守勢力看,更多的就是給華盛頓的一種『匯報』。」該報還提醒,「恐華妄想症」對澳大利亞有百害而無一利。事實也一再證明,越是「兢兢業業」地在華盛頓面前表現,越容易被塞到墊腳石的位置。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認為,按照目前有限的資訊,要做定論言之過早,也不能排除此次中澳軍機摩擦事件,純粹是偶然意外的可能性。 不過宋文笛進一步指出,時機上,澳洲工黨政府剛上台後的中國政策面臨重塑,各界皆有動機以先發制人動作去「定錨」 (anchor) 和「間接輕推」 (nudge) 澳洲政府,製造誘因牽引與影響澳洲外交政策的未來走向。 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慶祝他在聯邦大選中勝出。 在宋文笛看來,這種對澳洲新政府的「定錨」(anchor) 和「間接輕推」 (nudge)來自中國和美國兩方面: 以美國而言,拜登總統便曾在澳洲總理上任同日於日本的記者會上宣佈美國對台灣有安全承諾,透過展示美國對於印太秩序尤其是東亞安全當下重中之重的兩岸議題上的積極態度,讓剛上台的澳洲工黨政府一來感受外部壓力,二來對於工黨內部的鴿派勢力能夠交代:澳洲的核心盟友美國都已經如此積極,澳洲新政府即便有意溫和化對華政策,也不適宜距離美國掉隊太多。 美國如此,北京亦可以依樣畫葫蘆。北京自然可以從反方向施壓,以距離戰爭不遠的「邊緣政策」(brinkmanship) 來進行以「軍事緊張為表,政治說服為裏」的「灰色地帶策略」 (grey zone operations)。中澳發生軍事「意外」,意味著北京對於澳洲的敵意「似有還無」,也暗示中澳衝突「可有可無」,提醒澳洲社會中澳關係若不改善,可能會意味的未來代價,借此為澳洲對華鴿派勢力增添說帖。 「澳洲外長曾經數次陳述,澳洲有意和中國發展更具建設性的關係,但是必須由中國邁出善意的第一步。北京此次軍事意外,有可能是北京在向澳洲重申:解鈴還須繋鈴人,這善意的第一步,還是得由澳洲先邁出。」宋文笛稱。

朱立倫訪美重申國民黨走「親美路線」 黨內「疑美」路線之爭仍在

朱立倫重申「親中」是民進黨貼給國民黨的標籤。 台灣最大在野黨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本月初率團出訪美國。朱立倫第一站抵達美西,後轉赴美東。在當地時間周一(6月6日)進入美國國務院與官員閉門會談,並同時也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說。此次朱立倫訪美各界關注焦點是他拋出的國民黨「親美」及「反共」的論述。 正在訪美的朱立倫在回應美學者及媒體時重申,國民黨建黨百年來一直與美國關係親密,是「親美」政黨,並反對共產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維持價值與制度的競爭關係。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說,國民黨經歷近年來的「疑美傾中」路線,再加上已在野六年,「跟美國國務院與立法官員已經生疏了。」他解釋說,朱立倫上任後布局的國民黨涉美幹部,除了前陸委會副主任委員黃介正較有經驗,其他經歷都不深,「影響力有限,建立與美關係自然也有限」。 但是,由於國民黨這幾年在蔡英文執政下,對於台美關係一直有諸多抨擊。許多國民黨高層,包含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及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都曾批評美國外交政策,此次朱立倫訪問美國,拋出「親美、反共」議題,國民黨的「美中台路線」再次引發關注。 朱立倫說了什麼? 朱立倫周一(6月6日)出席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活動,並發表「台灣未來願景」的演說。他表示,2008年國民黨關閉該黨駐美代表辦公室是失策,因為美國華府若沒有國民黨的聲音對台灣民主也不好。 朱立倫又指國民黨見證戰爭殘酷,認為接觸溝通比衝突交戰可取。他強調國民黨將堅持與北京展開「基於原則的交往」,台灣的角色是區域的「穩定器」(stabilizer),而非「引爆點」(flash point)。 當被問及有關「九二共識」立場,他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的建設性、創造性模糊,是「沒有共識的共識」(non-consensus consensus),他解釋這與美國的「一中政策」相似。 此次訪美,朱立倫重申「親中」是民進黨貼給國民黨的標籤。他告訴美國媒體說,國民黨從來就是「親美」路線:「我們要讓美國朋友知道,在台灣包括國民黨、民進黨都是『親美』路線,只是處理兩岸問題上的態度立場不同。」 他又批評台灣執政黨民進黨唯一能指責的,就是國民黨「反美豬」,而國民黨絶對贊成開放美豬,但是對於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品,不管哪個國家進口,國民黨都是反對的。朱立倫強調,若2024年中國國民黨重返執政,會盼望台美關係能繼續提升,但不會只依賴台美關係。 國民黨「疑美派」聲音仍大 雖然朱立倫重申國民黨「親美」言論,但國民黨「疑美派」聲音仍在,而且並不是少數。 這些年來,國民黨內的對美鷹派或「疑美派」支持者不斷抨擊美國,包含美台關係以及美牛進口台灣議題,加劇國民黨對美國的不信任。 2019年,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競逐總統大選,取消赴美訪問行程,引起議論紛紛。2020年底,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與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碰面時,突然在媒體面前脫稿發言,公開表達反美豬,引發美國在台協會公開發言抨擊盧秀燕及一些國民黨人士。 今年二月,莫斯科入侵烏克蘭,震撼全球。美國從軍事資源上大力協助烏克蘭,但沒有出兵,引發許多國民黨人士及支持者抨擊美國。這些批評稱,從烏克蘭戰爭來看,採現實主義外交路線的美國,若台海有戰事發生不可能因此會協防台灣。在社交媒體上,許多親藍民眾持續分享反美論者言論,批評美國支援烏克蘭是為了霸佔全球,並認為普京是為了挽救烏克蘭才出兵。 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革新團結」一字,如今要如何團結是國民黨的最大課題。 黨內大佬、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二月在台北一場座談會上公開發言稱,若台海發生危急情況,台灣切莫不要完全相信美國一定會協防台灣。根據台媒《風傳媒》報導,馬英九彼時稱「台灣當然不是烏克蘭,但美國讓他的盟友失望的故事不少,從台灣、越南、阿富汗到烏克蘭70多年來史不絶書。」 上周末(6月4日),馬英九又在朱立倫剛抵美不久,在臉書發表一篇評論「六四」民主運動的文章,其文重點之一重申批評民進黨任台灣陷入「不自由的民主」,造成台海戰爭風險升溫,他認為去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談到了民主,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認為這是有助於建立法治社會的正確方向」,引發各界議論。 在重申國民黨立場時,朱立倫向美媒解釋,國共兩黨有超過一個世紀的鬥爭,他認為雖然國民黨現在不在中國大陸,「至少我們曾經在中國大陸執政過.......國民黨堅持的民主自由價值是有意義的,如果連國民黨都不再談大陸民主自由人權這些議題,我相信很多大陸朋友是失望的。」 長期研究台灣政黨政治的邱師儀教授分析,朱立倫領導下的國民黨「親美」路線幾乎已經回到蔣介石時代的「胸懷大陸」時代。但他認為,蔣家執政時期,當年美國冷戰的對象是蘇聯而非北京,現在「中美冷戰」,美中幾乎是全方位的對峙的情況與過去大不相同:「至於民進黨的親美路線,是絶對『親美棄中』,完全選邊站,國民兩黨親美路線差距甚大。」 台灣政治評論者黃創夏則說,朱立倫此刻訪美,是「要替2019年韓國瑜拒絶訪問美國的「國民黨補考」,他認為朱立倫應該知道此次訪美並非過去慣例的「面試」,「而是很艱難地重新取得美國對國民黨走向的信任」。 最後,就美國觀點來看,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Willam A. Stanton )去年便分析,在黨內「疑美派」的壓力下,國民黨當處境艱難。他認為若不斷以「九二共識」為核心綱領,很難吸引多數台灣選民。 司徒文解釋說,北京這幾年間已改變了遊戲規則。在2019年的香港示威中,「一國兩制」已經被埋葬,從北京布局全球的戰略來看,不可能接受台灣任何執政黨與美國太親近,而「九二共識」的內涵,就北京來說也已經是北京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他認為國民黨還希望還能以「九二共識」等戰略,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並不可行。他說:「北京沒有給台灣太多選擇,國民黨還糾結『九二共識』是作繭自縛。」

烏克蘭戰爭:拒絶重返烏克蘭前線的俄羅斯士兵

在烏克蘭赫爾松附近的俄羅斯士兵 據俄羅斯人權律師和活動人士稱,一些俄羅斯士兵由於入侵剛開始時在前線的經歷而拒絶重返烏克蘭作戰。 今年早些時候在烏克蘭參戰5周的謝爾蓋(化名)說,「我不想返回烏克蘭去殺人、去送死」。 他現在返回了俄羅斯家中,正在尋求法律諮詢以避免被重新派遣到前線。據了解,謝爾蓋只不過是數百名正在尋求法律建議的俄羅斯士兵之一。 謝爾蓋說,在烏克蘭的經歷讓他飽受創傷。 「我原以為我們是俄國軍隊,是世界上最棒的軍隊」,謝爾蓋苦澀地說。相反,他們卻被指望在沒有基本設備,例如夜視儀的情況下作戰。 「我們就像瞎貓一樣。我對我們軍隊的情況感到震驚。裝備我們花不了太多錢,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他說。 謝爾蓋是應徵入伍的新兵 - 大多數18-27歲的俄國男性必須要服一年的義務兵役。但幾個月後,謝爾蓋決定簽署一份2年的合同成為職業軍人,這樣他就可以領薪水了。 今年1月,謝爾蓋被派往與烏克蘭接壤的邊境附近,他被告知將進行軍事演習。 一個月後 - 即2月24日那一天,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入侵,他接到命令越過邊界。 他所在部隊幾乎立刻就受到了攻擊。 當他們在一個廢棄的農場停下來過夜時,指揮官說:「你們現在可能也猜到了,這不是玩笑」。 前往頓巴斯地區的俄羅斯軍車車隊。 謝爾蓋說,他徹底震驚了。 「我的第一想法是『這真發生了嗎?這真發生在我身上了嗎?!』」。 他們不斷受到炮擊,無論是在行軍中還是在停下來過夜時。他所在的小部隊有50人,10人受傷,10人被打死。他所有的戰友年齡幾乎都在25歲以下。 他也聽到有些俄國士兵經驗如此缺乏,以至於他們「不知道如何射擊,連迫擊炮(彈)的兩頭都分不清」。 謝爾蓋說,他們的車隊 - 穿越烏克蘭北部 - 4天以後就解體了,當時他們正要過一座橋,但大橋被炸,前面的戰友被炸死了。 謝爾蓋還談到了另外一件令他感到傷痛的時刻。他們不得不超過他們前面一輛正在燃燒的軍車,車裏還有被困在裏面的戰友。 「它是被榴彈發射器或是別的什麼炸毀的。我不明白是什麼。它著火了,裏面還有俄國士兵。我們繞過它繼續前行。邊走邊開火。我沒有回頭看」。 一輛被摧毀的俄羅斯坦克 他們的小分隊穿過烏克蘭鄉村前行,但謝爾蓋說,他們顯然缺乏戰略。增援部隊未能到來,士兵裝備不良,很難勝任佔領一座大城市的任務。 「我們沒有直升機 - 只有縱列,好像我們要去參加閲兵一樣」。 謝爾蓋相信,他的指揮官們計劃快速佔領一些據點和主要城市 - 他們的算計是烏克蘭人將會輕而易舉地投降。 他說,「我們急行軍往前趕,晚上短暫過夜停留。沒有戰壕,沒有偵察。我們也不留任何後備軍,如果有人決定從背後攻擊我們,我們則沒有任何防備和保護」。 「我想我們當中的『許多人』主要是因為這個而送命的。如果我們逐漸推進;如果我們檢查道路地雷就可以避免許多傷亡損失,」謝爾蓋說。 烏克蘭安全部門所截獲並發表在網上的據稱是俄國士兵與其家人的電話交談記錄中,也出現了與謝爾蓋所抱怨的缺乏設備的談話內容。 4月初,謝爾蓋被調遣回俄國邊境內一處營地。俄軍從烏克蘭北部撤回部隊,似乎重新集結,凖備對烏克蘭東部發動攻擊。 4月底,謝爾蓋收到了重返烏克蘭的命令,但他告訴指揮官他不准備走了。 莫斯科建築物上支持俄軍的V和Z標誌。 謝爾蓋說,「他說那是我自己的選擇。他們甚至沒有試圖勸阻我們,因為我們並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 但謝爾蓋非常擔心他部隊對他拒絶回到烏克蘭的反應,因此決定尋求法律建議。 一名律師告訴謝爾蓋和另外2名有同樣想法的戰友交還他們的武器,並回到他們部隊的總部,在那裏他們應該提交一封信,解釋他們「在道義上和心理上都已經精疲力盡」,無法再繼續在烏克蘭作戰了。 他們還告訴謝爾蓋返回單位很重要,因為如果就這樣離開可能會被解讀為當逃兵,可能會導致被判2年徒刑。 俄羅斯人權律師塔巴洛夫說,俄國軍隊會威脅合同軍人不要離開他們所在的部隊,但他強調說,俄國軍事法中確實包括如果士兵不想參戰、應該允許他們拒絶戰鬥的條款。 俄軍士兵為勝利日閲兵演練 俄國士兵為莫斯科勝利日閲兵進行演習(5月 7 日) 人權活動人士克里文科說,他沒有聽到過任何由於拒絶返回前線而受到起訴的人。但這並不等於他們不試圖進行起訴。 根據現有文件,俄國北部的一名指揮官要求對他不想返回烏克蘭作戰的一名下屬提起刑事訴訟。但軍事檢察官拒絶接案。該檢察官表示,如果未經對其給所在部隊帶來的傷害進行評估就採取行動有點「太倉促」。 但這也不會保證將來可能不會出現更多的起訴。 據「衝突情報小組」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拒絶重返烏克蘭前線的俄羅斯士兵

中國網紅李佳琦疑因「坦克冰淇淋」踩到「六四」紅線

李佳琦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帶貨直播主播之一。現年29歲的李佳琦出生於1992年,他的很多粉絲也是出生於1989年以後的年輕人。 廣受歡迎的中國網絡主播李佳琦似乎在推銷一款冰淇淋時觸碰到了中國政治最敏感的紅線,這讓他已連續三天缺席直播活動。 李佳琦在周五(6月3日)晚的一次銷售直播中,向數以萬計的觀眾展示了一款和路雪(Wall's)多層冰淇淋,隨後該直播突然中斷。 一些人認為直播中斷的原因顯而易見:這款冰淇淋的造型類似一輛坦克。而當時正值「六四」天安門事件33週年前夕,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這場民主運動發生時,當局出動坦克鎮壓學生的場景。 李佳琦在當晚直播中斷後,在社交媒體發佈消息稱發生了「後台技術故障」,希望大家稍等。但在兩個多小時後,他再次發文道歉,表示直播無法繼續。 「非常抱歉,今晚因為我們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大家早點休息,尚未上播的產品,我們之後的直播中會陸續帶給大家,」他在一條微博中寫道。 中國很多電商平台正處於「618」購物節的促銷季,在淘寶直播上擁有6400多萬粉絲的李佳琦當時正在參加淘寶上的零食節活動。 畫面顯示,這款給他帶來麻煩的冰淇淋被放置在一個盤中,白色的冰淇淋上嵌有兩個圓形餅乾,頂上似乎是一根巧克力棒。而他和另一名女主播正興高采烈地介紹。 李佳琦在直播節目中向觀眾展示的是一款和路雪(Wall's)多層冰淇淋。據公開資料顯示,和路雪是總部位於英國的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旗下的冰淇淋品牌,其「千層雪」冰淇淋在中國受到消費者歡迎。 在淘寶直播上擁有6400多萬粉絲的李佳琦當時正在參加淘寶上的零食節活動。畫面顯示,這款給他帶來麻煩的冰淇淋被放置在一個盤中,白色的冰淇淋上嵌有兩個圓形餅乾,頂上似乎是一根巧克力棒。而他和另一名女主播正興高采烈地介紹。 在周五的直播後,儘管他沒有再發佈任何說明,但他在周六、周日均未現身預定的直播活動。這在繁忙的購物節頗不尋常,導致大量觀眾對發生的事情感到困惑。 「為什麼故障要修這麼久,到底發生了什麼有人能解釋一下嗎?」一名中國網友問道。 一些網友則留言詢問「坦克意味著什麼」,希望了解情況的網友私信告知。還有一些網友使用暗語隱晦地交流此事。 現年29歲的李佳琦出生於1992年,他的很多粉絲也是出生於1989年以後的年輕人。由於中國當局嚴格審查任何有關「六四」事件的內容,在教科書上也抹去了這段歷史,大多數人對此感到陌生。 少數年輕人只能通過海外互聯網或私下場合了解並談論這段歷史。 目前,在淘寶上搜索「李佳琦」和「李佳琦的直播間」關鍵詞,也已沒有任何與他名字相關的產品。 不過,他在微博、抖音和視頻網站「Bilibili」上的賬號仍然存在。 中國媒體「新浪科技」援引相關人士的話稱,淘寶上一些與李佳琦相關商品的調整「均系主播與商家自主行為,平台未介入」。 李佳琦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帶貨直播主播,他也被譽為「口紅一哥」。他曾通過淘寶的直播,在短短5分鐘內賣出1.5萬支口紅。 他還曾參加過官方媒體央視舉辦的節目,並獲得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被譽為「口紅一哥」的李佳琦,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美容產品帶貨主播之一。 他的一些支持者認為,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踩到了地雷,呼籲當局對他網開一面。 目前尚不清楚是誰下令停止了他的直播,李佳琦未來的命運也不確定,但該事件再次說明,儘管已過去33年,但「六四」事件仍是中國政治最敏感的紅線。 上個月,因民族主義視頻而走紅的知名網絡博主「賽雷」因在一段批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節目中,短暫出現了「六四」著名坦克人的片段,而被在多個社交媒體封鎖。 今年6月4日,微博像往年一樣關閉了可能被人用於表達悼念的蠟燭表情,而微信也暫停了更換頭像的功能。

猴痘:世衛稱過去三周猴痘確診數可能被低估 非洲之外病例升至780個

世衛組織表示,這是第一次在廣泛分散的地區同時報告如此多的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通常沒有發現猴痘病毒(Monkeypox)的國家,已經有780例猴痘確診病例。 確診數已經是約一周前257個病例的三倍。 世衛報告說過去三周的確診數字可能被低估了,並將猴痘全球健康風險水平評估為 「中等」。 這種感染通常是溫和的,但這是它第一次在中非和西非之外廣泛傳播。世衛又說,在27個尚未形成 「風土病 」的國家境內發現確診病例。這意味著,預計會在這些國家發現更多病例。 現在,這些新病例大多發生在北美和歐洲,墨西哥、阿根廷、摩洛哥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有少數病例。 英國的病例最多,有207例,其次是西班牙的156例和葡萄牙的138例。 猴痘病毒顆粒 世衛在其最新報告中說,一些國家的通報稱,新病例的出現超出了先前確診病例的已知接觸者。報告說,這表明有些病毒傳播鏈沒有被發現。 報告解釋說:「其他國家極有可能發現病例,病毒將進一步傳播。」 報告補充說,雖然目前猴痘對一般公眾造成的健康風險 「仍然很低」,但是,如果該病毒在通常沒有發現的國家廣泛傳播,公共健康風險可能 「變得很高」。目前還沒有猴痘造成死亡的報告。 世衛說,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但並非全部病例都涉及男性之間發生性行為的人士。但是,沒有證據表明猴痘是通過性傳播,但它是通過親密接觸傳播的。 世衛又稱,許多病例沒有出現典型的猴痘臨牀症狀,一些人描述在出現發燒等症狀之前就出現了膿皰。 大多數病毒病例在幾周內就會自行清除。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腫脹、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經歷不同階段的皮疹。然而,猴痘有時可能更加嚴重,據報道,猴痘過去在西非曾有過死亡病例。 猴痘病毒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所引起的,它與天花屬於同一病毒家族,但嚴重程度要輕得多,專家們說其傳染性很低。 它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國家的邊遠地區,靠近熱帶雨林地帶。它主要有兩種病毒株 - 西非和中非。 最初症狀包括發燒、頭疼、腫脹、背疼、肌肉酸痛和全身無力。開始發燒後,就會出現皮疹,往往先從面部開始,然後蔓延到身體其他部分,最常見的是在手掌和足底。 皮疹可能會非常癢,在最終結痂脫落之前會發生不同變化和不同階段。皮膚破損可能會導致疤痕。感染會持續14到21天,通常會自行消失。 猴痘的症狀包括從面部開始,並蔓延到全身的皮疹。

英國宣佈將啟動避難者盧旺達安置計劃,引發絶食抗議

英國一家入境羈留中心裏的尋求避難者表示,他們被告知將會被遣送至盧旺達,因此進行了絶食抗議。 在薩塞克斯的蓋特威克機場附近的布魯克豪斯羈留中心,有十七名尋求避難者講述了羈留人士當中彌漫的苦惱和絶望情緒。 四月,英國政府宣佈計劃,將部分尋求避難者送至盧旺達。 但是英國內政部表示,羈留人士的福祉「至關重要」。 尋求避難者透露了遣送通知的細節。 一份日期為6月1日的文件將一名在布魯克豪斯的尋求避難者列為即將被遣送至盧旺克首都基加利的人士。文件稱,他不能就此決定進行上訴。 內政大臣普裏蒂·帕特爾(Priti Patel,彭黛玲)已經表示,遣送未獲授權入境英國人士的首個航班將於6月14日離境——比最初宣佈的時間晚一周。 在4月啟動《國籍與邊界法案》(Nationality and Borders Act)之後,英國政府會將提供庇護的責任轉介給一個「安全的第三國」——盧旺達,對象是那些通過非常規途徑抵英人士,比如從法國坐小船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人。 用飛機將這些尋求避難者送至4500英里(7240公里)之外的盧旺達,是英國與這個中非國家達成的1.2億英鎊(1.51億美元)協議當中的一部分。 英國內政部長帕特爾親身前往盧旺達簽署協議 一名尋求避難者稱,他是周三(6月1日)晚上結束五天絶食抗議的17名人士之一,當時守衛停止再向拒絶進食的他們提供砂糖水喝。 這名叫阿里(Ali)的人表示,他在英國有家庭,他上一次與移民官員會面是關於結束絶食的。「他們最後告訴我的是『吃東西吧,這樣你才能健康良好地上飛機』。」 參加絶食的人當中包括尋求避難的埃及人,大約共有100名抵英人士被內政部告知,他們將被遣送至盧旺達。其中一組人在周三接到關於6月14日登機離境的通知。 反對派領袖、慈善機構及宗教團體批評將尋求避難者遣送至盧旺達的協議。 羈留人士稱,布魯克豪斯的管理當局禁止他們使用帶攝像頭的手機,沒收他們的智能手機,只向他們提供不能上網的手機。 根據獲取的遣送通知的完整複件,當中詳細說明了他們的狀況。該份超過20頁長的信件僅使用英語發佈。但是其中一個章節提到,現場有翻譯向尋求避難者解釋其內容。文件中屢次錯誤拼寫該名男子的名字。 分別有兩名尋求避難者向我們的記者諮詢有關文件的內容,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英文條款的細節,但卻被要求簽字。 內政部未確認有多少人收到了遣送通知。不過,慈善組織「Care4Calais」估計,過去一個月大約有100名抵英的尋求避難者收到警告,他們將被送離英國。 Care4Calais已經找到其中超過60人,並向他們提供支持。 一名來自敘利亞的男子,在其家鄉被追蹤要求參軍入伍。他表示,他本來「凖備好要面對死亡,但卻沒有凖備要被送去盧旺達」。 他說:「當我聽到消息說我們要被遣送去盧旺克,還有我們會得到在那裏的五年居留許可時,我開始揍自己。」 在回應有關布魯克豪斯羈留中心絶食抗議的問題時,一名內政部官員說:「入境羈留人士的健康與福祉至關重要。」 「我們會採取一切辦法阻止人們自我傷害或者自殺,包括在每一個移民遣送中心進駐有敬業的疏導團隊,負責找出弱勢的個體,並就個體需要提供協助支持。」 一名埃及男子表示,他是17名參加絶食抗議的人士之一。「我絶食了兩次,才得到一個與內政部人員會面的機會,」他說。 「我為解決家庭糾紛而不得不離開我的國家。我在到達這裏的途中,在利比亞見到的一切,令我產生了精神健康問題。」 周二(5月31日)宣佈6月中啟動遣送航班時,內政大臣帕特爾表示:「我們知道會有人試圖阻撓程序,拖延遣送行動;我不會被嚇住,而且會盡全力完成英國公眾所期待的事務。」 不過,專攻移民法的律師斯蒂文·加利維爾-安德魯(Steven Galliver-Andrew)表示,他認為政府不會堅持如期在6月14日啟動第一個遣送航班。 他說:「允許政府這樣做的法律似乎要到2022年6月28日才正式生效。」 「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並且將會受到質疑——而他們知道並且預計到這一點。」 *黛西·沃爾什(Daisy Walsh)、阿希莎·加福(Ahisha Ghafoo)及齊亞德·卡坦(Ziad Qattan)對本文有貢獻

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百日 五種結局預測

2022年6月1日,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居民在俄羅斯的襲擊後在他們房子的廢墟中尋找自己的物品。 戰爭有起有伏,普京對烏克蘭的入侵也不例外。 戰爭初期,外界擔憂烏克蘭會被迅速征服,但這種擔憂已被俄軍的收縮和烏軍的抵抗所取代。現在,俄羅斯攻勢更加集中在烏克蘭東部。 100天過去了,這場戰爭會走向何方? 這裏有五種可能——這些可能並不相互排斥,都在合理預估的範圍內。 1: 消耗戰 戰爭可能會持續數月——如果不是數年的話——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部隊在相互消耗。 雙方互有得失,優劣事態也來回變化。雙方都不願意放棄。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他可以通過表現出戰略耐心,來獲得利益,他賭西方國家會患上「烏克蘭疲勞症」,從而更加關注自己國內的經濟危機和中國的威脅。 然而,西方國家顯示出決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半永久性的前線已經建立。戰爭可能逐漸成為一場凍結的衝突,一場「永遠的戰爭」。 親俄武裝發射一枚火箭彈,瞄凖亞西努瓦塔的烏克蘭目標。 澳大利亞退役將軍和軍事學者瑞安(Mick Ryan)說,「在短期內,任何一方取得壓倒性的作戰或戰略勝利的前景都不大。交戰雙方都沒有表現出在戰略上進行決定性打擊的能力。」 2:普京宣佈停火 如果普京總統單方面停火,而讓全世界大吃一驚呢?他可以將已佔領的領土收入囊中並宣佈「勝利」。 他可以聲稱「軍事行動」已經完成。由俄羅斯支持的頓巴斯分離主義者受到保護;通往克里米亞的陸地走廊已經建立。然後,他可以站在道德高地,向烏克蘭施壓以停止戰鬥。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俄羅斯專家賈爾斯(Keir Giles)認為,「如果俄羅斯想利用歐洲對烏克蘭的壓力,讓其投降並放棄領土以換取名義上的和平,那麼它隨時都可以使用這種伎倆。」 普京可能在賭西方國家會患上"烏克蘭疲勞症",轉而更加關注自己國內的經濟危機。 在巴黎、柏林和羅馬已經出現如下論調:沒有必要延長戰爭,是時候結束全球經濟痛感了,讓我們一起促成停火。 不過,這將遭到美國、英國和東歐大部分國家的反對,這些國家的決策者認為,為了烏克蘭和國際秩序,俄羅斯的入侵必須失敗。 因此,俄羅斯單方面的停火可能會改變敘事方式,但不會結束戰鬥。 3:戰場上的僵局 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都認為他們無法在軍事上取得更多成果,也無法為政治解決進行談判,那該怎麼辦? 他們的軍隊已經筋疲力盡,人員和軍火短缺。鮮血和財富的代價不再是進一步戰鬥的理由。俄羅斯的軍事和經濟損失是不可持續的。烏克蘭人民厭倦了戰爭,不願意為了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勝利而冒更多的生命危險。 如果基輔的領導層——不再相信西方的持續支持——而決定現在就是談判的時機?美國總統拜登公開承認,美國的目標是讓烏克蘭「在談判桌上處於最有力的地位」。 但是,在很多個月內可能不會出現戰場上的僵局,任何政治解決都將是困難的,特別是由於烏克蘭對俄羅斯缺乏信任。和平協議可能不會持久,隨後可能會有更多的戰鬥。 4: 烏克蘭的「勝利」 烏克蘭能不能——突破萬難——取得一些接近勝利的成果?烏克蘭能否迫使俄羅斯軍隊撤回到入侵前的位置? 「烏克蘭肯定會贏得這場戰爭,」該國總統澤連斯基本周告訴荷蘭電視台。 如果俄羅斯未能奪取整個頓巴斯並遭受更多損失怎麼辦?西方的制裁打擊了俄羅斯的戰爭機器。烏克蘭利用其新的遠程火箭炮進行反擊,奪回那些使俄羅斯供應線被拉長的領土。烏克蘭將其軍隊從防禦性部隊轉變為進攻性部隊。 美國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多種武器,包括 「海馬斯」(HIMARS),其全稱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 這種情況足夠合理的,以至於會使決策者擔心其後果。那麼如果普京面臨失敗,他可能會升級,可能會使用化學武器或核武器? 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最近在倫敦國王學院的一個研討會上說,「在我看來,當普京擁有核選擇時,他似乎不太可能接受常規軍事失敗。」 5:俄羅斯的「勝利」 那麼俄羅斯可能的「勝利」是什麼呢? 西方官員強調,俄羅斯儘管早期受挫,但仍計劃奪取首都基輔並征服烏克蘭大部分地區。一位官員表示,這些較大的目標仍然存在。 俄羅斯可以利用其在頓巴斯的成果,騰出力量用於其他地方,甚至可能再次瞄凖基輔。俄羅斯僅在人員上的數量之多,就讓人難以承受。烏克蘭部隊將繼續飽受痛苦。 澤連斯基在哈爾科夫視察軍隊,這裏的戰事日趨激烈。 澤連斯基已經承認,每天有多達100名烏克蘭士兵死亡,另有500人受傷。 烏克蘭人民可能會出現分裂,一些人想繼續戰鬥,另一些人則想提出和平訴求。一些西方國家可能會厭倦對烏克蘭的支持。但同樣地,如果他們認為俄羅斯正在獲勝,其他國家可能想要升級對烏克蘭的支持。 一位西方外交官私下告訴我,西方國家應該在太平洋地區試驗一枚核武器,作為對俄羅斯的警告。 這場戰爭的未來走向尚未定論。

烏克蘭戰爭:有可能打破局勢平衡的因素

烏克蘭戰爭不太會在短期內結束。軍事和經濟等重重因素影響局勢的發展。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成為一場越來越痛苦和血腥的事情,雙方都在折磨對方。莫斯科和基輔都聲稱最近取得了進展。但他們也都遭受了挫折。 總體而言,俄羅斯仍然是主導戰場的力量,它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俄國沒有像計劃的那樣迅速獲勝。 這篇文章仔細研究一些可能使結果偏向任何一方的事情。 戰場得失 在烏克蘭北部,烏克蘭的反攻成功地將俄羅斯軍隊從哈爾科夫市擊退。在南部,俄羅斯幾乎清除了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最後抵抗力量。就軍人和平民傷亡而言,雙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但(這兩個進展)都不太可能被證明是決定性的。 在馬里烏波爾和哈爾科夫發生的事情凸顯了這場衝突的曲折。這種代價高昂的得失模式現在正在烏克蘭東部重演。 俄羅斯一直在頓巴斯取得較小但穩定的進展。這是其攻勢的重新聚焦點。但俄羅斯也遭受了挫折。正如本月早些時候試圖穿越西弗爾斯基頓涅茨河的數十輛俄羅斯裝甲車被摧毀所凸顯的那樣。 目前俄軍已經控制盧甘斯克大部地區和頓涅斯克半壁江山,遠超出戰爭前親俄分裂組織控制的頓巴斯區域。 俄羅斯的優勢 :火炮 在東部,雙方都在用火炮對對方進行沉重的打擊。前英國陸軍准將本·巴里現在是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他說,在頓巴斯戰役中,情況將繼續如此。 他預測,在未來數周和數月內,炮擊將成為雙方傷亡的主要原因。西方官員強調了俄羅斯的重大損失,但他們不太願意估計烏克蘭的傷亡情況。 雖然有西方的援助,烏克蘭軍在戰場上一直受到俄軍的火力壓制。 烏克蘭現在正在接收西方提供的重型武器 ,其中包括美國M777榴彈炮。烏克蘭還接受了西方送來的反火炮雷達系統,它可以幫助發現和瞄凖俄羅斯的炮兵防線。但烏克蘭軍仍然被俄軍火力壓制。 俄羅斯一直在使用其火炮和火箭發射器來壓制烏克蘭軍隊,這些部隊沿著凖備充分的防線挖掘戰壕據守。俄羅斯一直圍繞兩個主要方向推進,一是從北部向伊久姆市推進,二是從西部指向北頓涅茨克市。他們在兩個方向上都取得了有限的進展。 戰術問題 英軍前准將巴里說,俄羅斯似乎試圖通過迫使烏克蘭將部隊集中在關鍵點,然後可能成為其炮兵的目標,從而「試圖榨盡烏克蘭的鮮血」。 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烏克蘭很可能因此遭受了重大傷亡。 然而,巴里說,烏克蘭仍然能夠利用頓巴斯的城市地區來減緩俄羅斯軍隊的推進。正如整場戰爭所表明的那樣,在城鎮和城市中的戰鬥有利於守軍。 再一次,就像在馬里烏波爾一樣,俄羅斯可能會試圖消滅抵抗力量。現在它使用令人熟悉的大規模炮擊的模式,直到對手幾乎失去防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表示,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已被「完全摧毀」,並將那裏的生活描述為「地獄」。情況會變得更糟。 俄羅斯的「拼湊怪物」 軍事專家仍然認為,俄羅斯缺乏在東部取得重大進展所需的部隊數量。從哈爾科夫和馬里烏波爾的戰鬥中重新部署部隊不太可能有所作為。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傑克·沃特林表示,俄羅斯仍然缺乏人力,尤其是步兵。俄羅斯試圖重建和合併一些已經遭受重創的部隊,被稱為「弗蘭肯斯坦部隊」。 疲憊和枯竭的部隊的部隊凝聚力和士氣可能很差。英國國防部最近的一項情報評估得出結論,俄羅斯指揮官面臨著迅速取得戰果的壓力,因此很可能在沒有充分凖備的情況下重新部署部隊。 英國國防部的評估表示,這有可能進一步加劇俄軍在戰場上面臨的困境。這份報告聲稱俄羅斯已經損失了入侵部隊大約1/3的最早的作戰能力, 這一估計包括部隊死亡和受傷人員以及被摧毀或損壞的設備。 沃特林表示,俄羅斯正試圖解決這些短缺問題,包括動員40歲以上的預備役人員,並提供短期合同來填補其隊伍缺員。但訓練和重建一支軍隊需要時間。 事實證明,俄羅斯也容易受到烏克蘭對其補給線的攻擊。但烏克蘭這樣做的能力可能受到限制,因為其大部分部隊被限制在防禦陣地上。 持久戰與經濟戰 雖然俄羅斯經濟受到西方制裁的打擊,但烏克蘭的經濟會遭受更大的損失,西方援助對烏克蘭至關重要。 沒有人認為這場戰爭會很快結束。這還不是僵局。俄羅斯正在取得進展,但是非常緩慢。不過,這場戰爭的結果不太可能僅僅依靠軍事力量取勝。 沃特林說,俄羅斯也在尋求經濟和政治槓桿,以對烏克蘭造成盡可能多的打擊損害。雖然俄羅斯經濟受到西方制裁的打擊,但烏克蘭的經濟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預計明年俄羅斯的GDP將萎縮12%,但烏克蘭的GDP可能會下降50%。俄羅斯對黑海的封鎖正在造成重大經濟破壞。

美國中期選舉:總統拜登支持率走低 向通脹宣戰以圖挽回頹勢

拜登表示,解決通脹問題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務。 美國通脹率達到40年高點之際,總統拜登的支持率跌至上任以來最低水平。下半年將舉行中期選舉,拜登表示,解決通脹問題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務。 支持率走低 根據最新路透/益普索民意調查,總統拜登的支持率五月尾降到最低點, 本周略有反彈,升到42%, 但仍有52%的美國人不滿意拜登的工作表現。 路透社5月24日報道,據路透社/IPSOS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拜登的公眾支持率在該周下降至36%,有59%的美國人不滿意他的工作表現,這是他總統任期的最低水平。 自去年八月以來,拜登的支持率一直低於50%,這引起了警示:他所在的民主黨可能在11月8日的中期選舉中失去至少一個國會議院的控制權。 拜登的總體支持率很低,但仍然高於他的前任唐納德·特朗普的低點,特朗普的支持率在2017年12月降至最低點33%。 拜登政府今年一直被通脹飆升困擾,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推高了燃料價格,全球供應鏈仍然受到疫情阻礙。 解決通脹問題 路透社報道,拜登計劃在11月選舉前發動一場媒體閃電戰,宣傳他對疫情復蘇的管理以及為通脹降溫所做的的努力,來提升其不斷下滑的公眾支持率。 路透社引述一名白宮官員稱,拜登首先會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會面,然後白宮計劃6月間強調拜登在執政17個月期間歷史性地創造眾多工作崗位和低失業率,強調他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增加工薪階層收入的努力等。 拜登周二與鮑威爾會面討論通脹問題,他稱不會干預美聯儲的獨立性。在會前,拜登曾表示,他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通脹問題。 拜登周五還會針對就業數據發表講話,包括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以及經濟顧問傑瑞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和希瑟·布希(Heather Boushey)在內的內閣成員計劃出席數十個電視節目和現場活動。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40年高點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40年高點,最近幾個月迫使美聯儲推出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收緊貨幣政策速度最快的舉措之一。 拜登政府周三宣佈,將提供超過21億美元的資金,彌補美國在疫情期間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暴露出的食品供應體系的弱點。接近歷史最高紀錄的食品價格已經對全球各國政府構成挑戰,而拜登政府對通貨膨脹的處理是選民在11月中期選舉前的一項主要關切。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周二(5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過去誤判了通脹走勢。 「正如我提到的,經濟所受衝擊的不可預料性和嚴重程度不僅推高能源和食品價格,也造成供應瓶頸,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經濟,這一點我當時沒有完全理解,」耶倫說,衝擊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最近中國的疫情封鎖措施。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周三表示,無法預期的全球事件推高了通脹,比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阿德耶莫還表示,通脹是一個全球問題。「比較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最好方法是看看世界各地,因為通貨膨脹不僅僅發生在美國。這種情況正在全球發生,」阿德耶莫說。

加拿大控訴中國空軍「貼近挑釁」其亞洲執勤軍機

加拿大國防部稱,在其中幾次事件中,中國戰鬥機「貼近」加拿大反潛巡邏機,加方能清楚看到中方機組人員。 渥太華當局表示,在亞洲執勤的加拿大軍機多次遭到中國戰鬥機「貼近」,構成危險。 加方表示有關軍機是在靠近朝鮮的國際空域飛行,機組人員別無選擇,只能改變飛行路徑。 加方形容中方人員行為毫不專業,且帶來潛在風險。 加拿大表示已循外交途徑提出交涉,中國尚未對此置評。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表示,他「非常嚴肅地」對待此事,並已指示其官員向中方提出交涉。 據路透社報道,特魯多說:「中國竟然選擇這樣做,非常令人不安。」 加拿大國防部媒體關係主管丹∙勒布蒂利耶(Dan Le Bouthillier)在一份聲明中說,有關事件是在加拿大軍方執行「霓虹行動」(Operation Neon)期間發生,該行動是加拿大對聯合國朝制裁的支持。 勒布蒂利耶說:「在此等互動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機並未遵從國際航空安全常規。」 「此等做法並不專業,且把我皇家加拿大空軍人員置於險境。」 涉及有關事件的加拿大CP-140「極光」反潛巡邏機於4月26日至5月26日間派駐日本嘉手納美軍基地。 勒布蒂利耶還表示,在其中幾次事件中,加方機組人員感覺「受到足夠威脅」,因而迅速變更飛行路徑,避免碰撞風險。據報中方軍機非常貼近加方,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其機組人員。 雖然目前仍未知曉為何會發生逼近事件,但勒布蒂利耶說,這種情況日趨頻繁。 此前,加拿大、美國與其他盟國都曾報告其軍機與軍艦在太平洋執勤時遭遇中方類似行為。 2017年,一批中國戰鬥機曾逼近至一架美軍飛機旁邊150英尺處(45米),美國空軍批評有關行為「毫不專業」。 兩年後,兩架中國戰鬥機在一艘加拿大軍艦上方1000英尺(300米)飛過。 一份中國官方報章隨後形容,這是中國海軍與空軍對加方部隊的「熱情歡迎」。

環太平洋軍演2022:美國公布26參與國名單 不包括台灣

2020年環太平洋軍演因新冠疫情而縮減規模。 美軍公布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Rim o1f the Pacific; RIMPAC)受邀國家細節,中國大陸和台灣被排除在26個國家名單之外。 這場拜登(Joe Biden)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的首次環太軍演將於6月29日至8月4日間,在夏威夷群島與南加州海域舉行。美國國會去年12月通過的《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建議邀請台灣參與,引起北京強烈抗議。 環太軍演號稱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國際海上軍事演練。美國海軍強調,2022年環太軍演將包括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全部四個成員國,以及五個南中國海國家。 這也將是中國外長王毅連環訪問南太平洋島國之後,西方國家牽頭最大規模的演練。拜登本周與新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會晤時,兩人均表達對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所簽訂的安全協定的擔憂。 兩人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說:「一個不與我們共享價值或安全利益的國家在南太平洋建立持續的軍事存在,將從根本上改變區內戰略平衡,對我們兩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憂慮。」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反擊稱,聲明「歪曲抹黑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正常合作,蓄意炒作南海問題,並對台灣、新疆、香港等中國內部事務說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與此同時,有媒體稱,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將於星期五(6月3日)端午節當天下水,進入試航階段。 香港《明報》報道,上海江南造船廠所在地崇明海事局發出通告,指自5月30日起為「新船下水」管制三、四號船塢海域,作業拖帶船隻達十餘艘。英文《南華早報》引述了解航母工程情況人士稱,這操作似乎是為航母下水做凖備。 環太平洋軍演「陣容龐大」 美國等26國共超過170架飛機將參與演練。 據美國海軍公布,太平洋艦隊司令塞繆爾·帕帕羅中將(Adm Samuel John Paparo Jr)將主持這次軍演,第三艦隊司令史蒂夫·科勒中將(Vice Adm Steve Koehler)將出任演習聯合專案組指揮官,領導演練進行。皇家加拿大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代表將擔任軍演副指揮官。 美方公布中的26個參與演練國家依次為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丹麥、厄瓜多爾、法國、德國、印度、印尼、以色列、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新西蘭、秘魯、韓國、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湯加、英國和美國。 韓國媒體星期二(5月31日)報道,韓軍當天啟程前往夏威夷參與演練,並稱韓國這次參加環太軍演規模為歷來最大,包括一艘兩棲攻擊艦,兩艘驅逐艦和一艘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公布的2022年度印太派遣計劃中提及三艘軍艦與一艘潛艇將出海,計劃包括參與是次環太軍演,陸上自衛隊也可能派員參加。 美國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官方Twitter表示,這次演練涉及五個南中國海國家,相信其所指的是文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新加坡。 環太平洋軍演自1971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2020年軍演規模因2019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而大幅縮減。 本次演練將涉及38艘艦艇、四艘潛艇、超過170架飛機和約2.5萬武裝人員。這次演練將涵蓋反潛、反艦、制空戰等課題。 美方宣傳稿強調,演練旨在強化各國部隊的集體力量,推廣印太地區自由與開放。 中國曾於2014年應邀參與環太平洋軍演,但到了2018年,美方因不滿中國在南海持續軍事擴張,在最後關頭撤回了邀請。 韓國海軍部隊已經出發前往演練海域。 對台灣承諾未兌現 美國國會在2021年12月通過的《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提出,國防部應邀請台灣參與今年環太軍演。當時台灣蘋果新聞網曾報道,台灣海軍已專門完成英語作業程序培訓。 法案提出邀請台灣參與演練之時,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馬曉光曾警告華府:「這是在台灣問題上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4月份,台灣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空軍中將在立法院被質詢有否接到美方邀請參加環太軍演,柏鴻輝說:「我們還在積極爭取當中,過去環太平洋演習參與國家都是用觀察員身分去看。」 但美方最終公布的受邀名單並未包括台灣。 拜登近日在訪問日本時稱願意動武保衛台灣抵擋中國大陸軍事入侵。白宮官員迅速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但北京仍對拜登的言論提出嚴厲批評。

烏克蘭戰爭或推動亞洲向綠色能源轉型

用可再生能源進行氫氣生產最大問題之一是成本。 在歐洲發生的烏克蘭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飛漲,卻或許會推動亞洲向綠色能源轉型。 亞洲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所在地,而多年來,一直有人呼籲亞洲放棄化石燃料以幫助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該地區的國家,包括其三個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日本和印度, 2021年因在COP26全球氣候變化會議上沒有做出更大的承諾而受到批評。 但六個月之後,亞洲還有另一個可以說是更加直接的理由來擺脫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依賴:錢。 自2022年2月下旬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戰爭以來,全球能源價格一直在上漲。 它促使歐洲國家尋找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方法,德國希望氫氣可以成為它的答案。 在烏克蘭戰爭之前,日本和韓國也在氫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能源成本的飆升為加速向更綠色燃料的過渡提供了額外的動力。 然而,亞洲經濟體繼續燃燒煤炭來發電,儘管它污染環境。 雖然一些國家在擺脫化石燃料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在緊急情況下,例如當該地區的兩個經濟巨頭中國和印度受到電力短缺的打擊時,他們轉向的依然是煤炭。 日本幾十年來一直在投資核電,但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它也回到了使用化石燃料的軌道上。 一些專家認為,氫氣可以幫助各國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過渡,而這正是越來越多的韓國企業現在所押注的。 到目前為止,該國宣佈了亞洲最大的在氫技術開發方面的政府投資。 首爾正在推動對氫氣生產以及燃料電池發電和氫動力汽車技術的投資。 一些專家也認為氫氣是化石燃料最實用的替代品,因為它可以儲存為固體,液體或氣體。 這意味著,與太陽能和風能相比,它可以更容易地儲存和運輸。 在首爾的標普全球大宗商品觀察公司的Vince Heo說:「氫氣就像一個能源載體,你可以在氫氣中儲存能量,你可以隨時使用它們。」 但一個關鍵問題是,有不同類型的氫氣,韓國目前投資的氫氣並不是零排放的。 向「綠色氫」過渡 目標是最終過渡到所謂的「綠色氫」,也稱為「清潔氫」。 它是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例如風能或太陽能,但它是最昂貴的氫氣生產類型。 這就是為什麼使用化石燃料生產的氫氣被一些專家視為邁向綠色氫氣的第一步。 彭博新能源財經公司首席氫氣分析師馬丁·藤格勒爾說:「韓國的氫氣目前由天然氣生產,被稱為灰氫」。 過渡的下一階段是「藍色氫」,它也使用化石燃料製成,但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中有60%至90%被捕獲和儲存。 韓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SK已經投資了18萬億韓元,也就是大約150億美元或120億英鎊,但僅限於灰色和藍色氫氣。 Hyeong-wook Choo是韓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SK氫能業務部門的負責人。 其氫能業務部門的負責人Hyeong-wook Choo說,該公司沒有立即投資綠色氫能,因為需要更多的技術和投資才能做到這一點。 由於可再生能源和基礎設施在亞洲大部分地區並不容易獲得,也不容易分配,一個主要的挑戰是開發正確的技術組合,以利用足夠的能源來大規模生產氫氣。 Choo先生補充道,該公司可以通過製造、分銷和消耗氫氣來開發市場。因此,當綠色氫氣成為現實時,將有更多能力擴大這種氫氣業務。 背後的關鍵問題是生產每種不同類型的氫氣需要多少成本。 成本問題 標凖普爾全球的Heo先生說,目前綠色氫氣的成本是灰色氫氣的兩到三倍多。 他說,目前生產綠色氫氣的成本約為每公斤10美元。為了具有成本效益,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這一金額必須下降70%,達到每公斤3美元左右。 但他補充說,全球能源價格的飆升意味著生產綠色氫氣顯然有了一些新動力,因為它是由可再生能源生產的,而可再生能源與高燃料價格環境無關。 例如,在歐洲,根據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的說法,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生產藍色和灰色氫氣的成本增加了70%以上。 如果生產和使用綠色氫氣成為現實,有許多行業可以從中受益。 滕格勒先生說,它可以在沒有低排放替代品的行業中取代灰氫,如精煉石油,生產化肥,以及比如需要高溫的鋼鐵生產等重工業。 為了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競爭,韓國創建了一個氫能聯盟,十幾家公司已經加入了這個聯盟。 Heo先生認為,目前的氫能行業就像大約20年前的太陽能行業一樣,這個領域幾乎沒有正在開發的項目,而市場上有很大的雄心。 風力發電是韓國希望發展綠色氫的雄偉計劃的關鍵之一。 由韓國海事和海洋大學領導的一個財團正在開發一個浮動海上工廠,以在釜山市生產綠色氫氣。 由韓國海事和海洋大學領導的一個財團正在開發一個浮動海上工廠,以在釜山市生產綠色氫氣。 韓國海事和海洋大學校長Doh Deog-hee說:「我們設想的是利用海上風能和太陽能的電力,煮沸和電解海水以產生綠色氫氣。」 Heo先生說,它的優勢在於它更有利於氫氣消費者,可以節省氫氣運輸成本,因為這是氫氣價值鏈中一個很大、而且非常昂貴的部分。 但他補充指出,浮動海上風電的成本超過每兆瓦時300美元,而使用太陽能每兆瓦時的成本為100美元,因此如何實際優化從該設施生產氫氣的成本是一個大問題。 向更清潔能源的過渡一直代價高昂。 當全球領導人在2021年11月召開COP26會議時,由於新冠疫情封鎖後需求被壓抑,世界開始面臨更高的燃料價格。 對許多國家來說,回到化石燃料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非常誘人的一個選擇。 但問題是,飆升的燃料價格是否能成為向清潔能源轉型的更大動力。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白金禧:書寫歷史的時刻

女王的官方肖像6月2日發佈,來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白金禧慶典。肖像在溫莎堡拍攝。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70年白金禧(Platinum Jubilee)慶典今天(6月2日)拉開序幕。 現年96歲的伊麗莎白二世是迄今為止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君主,也是第一位慶祝登基白金禧的君主。 她在白金禧年致辭中對民眾的慶祝和「善意」致謝,希望為期四天的慶典將留下「許多快樂的記憶」。 女王在她的禧年致辭中說:"我繼續受到向我展示的善意的鼓舞,並希望未來的日子將提供一個機會來反思過去 70 年來取得的所有成就;我們期冀充滿信心和熱情的未來。" 官方慶祝活動從周四(6月2日)上午的衛兵換崗和閲兵式開始,到周日倫敦的白金禧彩車遊行和盛大慶典結束。 除此之外,英國各地民眾也在組織街頭慶祝活動。 這是「書寫歷史」的一刻。 女王、查爾斯王儲和其他擔任皇室職務的王室成員在白金漢宮陽台上閲兵,觀看飛行表演 "紅箭"特技飛行表演也是英國的傳統節目 為期四天的活動從慶祝女王正式生日的衛兵換崗和閲兵式開始。 下午,來自皇家空軍、皇家海軍和陸軍的大約 70 架飛機在飛過白金漢宮上空,15架「颱風」在空中編隊,拼出「70」,以紀念女王的白金禧。 女王和其他擔任皇家公務的王室成員在白金漢宮陽台觀看閲兵式和皇家空軍的飛行表演。 已定居美國的薩塞克斯公爵(哈里王子)夫婦回倫敦參加祖母的登基白金禧慶典,但不會在陽台上露面,只是和兩個孩子一起在王宮一側的樓上觀看典禮。 書寫歷史的時刻 鉑金禧慶典在英國歷史上前所未見。沒有任何一位英國君主在位長達70年。 換一種說法,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的時間已經超過她的四位前任在位時間的總和。 她作為英國的一國之君70載,跨越多個時代,其中先後有14位英國首相、14位美國總統。 和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間最接近的英國君主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 63 年。 世界紀錄保持者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 72 年。 女王96歲高齡對英國君主來說也是史無前例的。除了伊麗莎白二世外,只有其它兩位活到80歲以上,分別是維多利亞和喬治三世。 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左)和劍橋公爵夫人凱特乘馬車通過王宮前林蔭大道,向路旁歡呼的民眾致意 同乘一輛馬車的是劍橋公爵夫婦的三個孩子:夏洛特公主、喬治王子(左)和路易斯王子(中) 周三,白金漢宮門前的林蔭大道上已經一派歡慶氣氛 為了目睹白金禧閲兵式,從周三晚上開始就有民眾在白金漢宮外搭帳篷露營。 周四晚些時候,英國和英聯邦國家的首都將舉行點燈儀式,點亮 3500 多個燈炬。 周六晚,白金漢宮前將舉辦 BBC 「皇宮慶典」音樂會,電視直播,現場將有約2.2萬名觀眾。 查爾斯王儲和長子劍橋公爵將在音樂會上向觀看電視的女王致敬。 慶典的壓軸戲是周日(6月5日)的倫敦彩車遊行,6千名錶演者和近200位社會名人參加。 當天,英國各地民眾會組織街頭派對、野餐和燒烤。據統計,有8.5萬場獲得許可的「禧年大慶午餐會」(Big Jubilee Lunch)。 為了目睹白金禧閲兵式,從周三晚上開始就有民眾在白金漢宮外搭帳篷露營

美國宣佈新一輪對烏軍援 俄國形容「火上澆油」

這將會是俄羅斯二月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第11次給烏克蘭軍援。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宣佈,將會給烏克蘭運送新型的遠程火箭系統,被俄羅斯批評做法是希望拖長烏克蘭的戰爭。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形容,美國的做法是故意給局勢「火上澆油」。 「這些火箭系統無助烏克蘭政府希望恢復和談的努力。」 同一時間,德國政府也承諾將會給烏克蘭運送一個稱為IRIS-T的防空系統。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說,這個系統是德國庫存內最先進的系統,足夠讓烏克蘭保護整個城市,免受俄羅斯空襲。 美國的遠程火箭系統可以幫助烏軍更凖確地攻擊距離更遠的目標。美國早前一度拒絶提供類似的武器,擔心烏克蘭可能會用它來打擊位於俄羅斯境內的目標,但現在美國說已經獲得烏克蘭保證不會這樣做。 「火上澆油」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批評美國的做法,指拜登的宣佈將會增加一個「第三方國家」被拖進衝突的風險。但拜登周三(6月1日) 說,這些軍事援助將可以給烏克蘭在和談上更多的優勢,讓俄烏雙方更有可能達成停火協議。 一名美國高層官員說,新的武器包括四台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美國副國防部長卡爾(Colin H Kahl)介紹說,這是一種高凖確度的遠程武器。「因此在打擊遠程目標和減輕烏軍前線士兵的壓力來說,我們覺得這些系統會十分有用。」 這些火箭彈系統可以向最遠70公里以外的目標,發射多枚精確制導火箭,射程比烏軍目前擁有的火炮要遠。分析人士也相信,它們比俄軍擁有的類似系統要凖確。 拜登早前宣佈,將會給烏克蘭運送新型的遠程火箭系統——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 分析: 外界期待美國的舉動已經有很久的時間,它也代表著至今對烏克蘭最重大的軍事援助。 烏克蘭在東部頓巴斯地區與火力強大的俄軍陷入漫長而消耗巨大的戰爭,他們抱怨自己一方的軍事實力不如對方強勁。 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有望改變這個情況。它配備有全球定位系統(GPS )導航的火箭炮,比俄羅斯類似的系統有更高的凖確度,士兵也可以更快地為它裝填彈藥,而正如它的名字所述,它具有很高的機動性。 美國和烏克蘭官員大概已經詳細討論過會如何和在哪裏裝設這個系統。 烏克蘭大概會希望可以打擊它目前無法打擊的目標,例如指揮和控制系統、運輸中心和一些不斷攻擊烏軍的炮彈據點。 美國白宮官員表示,美方是在得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omyr Zelensky)保證,這些武器不會被用來攻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後,才同意提供它們。 拜登說美國不會提供「一個可以攻擊俄羅斯的火箭系統」。 澤連斯基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證實確實做過這個保證,又說烏克蘭對俄國境內發生的事情沒有興趣。「我們只對我們烏克蘭的國土有興趣。」 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俄羅斯並不相信澤連斯基的說法。「為了獲得信任,我們需要有基輔履行承諾的經驗,但這不存在。」 「我們相信美國故意而且直接地在火上澆油。美國明顯相信,它對抗俄羅斯的時候,不介意犧牲所有烏克蘭人。」 美國早前一度拒絶提供長程導彈,擔心烏克蘭可能會用它來打擊位於俄羅斯境內的目標,但現在美國說已經獲得烏克蘭保證不會這樣做。 美國白宮說,美方周三將會宣佈給烏克蘭一系列軍事援助,總值7億美元,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將會是最受注意的一部份。 這一系列援助還包括直升機、反坦克武器、戰術車輛和零件。這將會是俄羅斯二月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第11次給烏克蘭軍援。 烏克蘭最新局勢如何? 烏克蘭東部北頓涅茨克市的戰事持續,當地市政府說,烏軍目前只控制這個城市約20%。 澤連斯基說俄軍針對當地一家化學品工廠發動攻擊,形容做法「瘋狂」。盧甘斯克州地方政府首長蓋達伊(Serhiy Gaidai) 說,不少平民都在這間工廠躲避戰火 北頓涅茨克市是目前烏軍在盧甘斯克地區控制的最後一個主要城市,它是俄軍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標。西方政府官員形容俄軍在當地取得「緩慢但確切的進度」。 北頓涅茨克市過去幾周以來一直受到俄羅斯的猛烈轟炸

中國小學教材插圖出版十年後引發爭議

有網友認為,插圖人物面貌醜陋,疑似醜化中國人 近日,中國大陸一官方教材出版社十年前發行的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網友批評,插圖人物面貌醜陋,質疑是在醜化中國人;還有的插畫動作有性暗示,讓人不適。 中國教育部周一(5月30日)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進行全面徹查,對查出的問題將立行立改,對存在違紀違規問題的責任人將嚴肅追責問責,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教材爭議 上周,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開始發酵。有網友指出,插畫中的人物眼距寬,沒有精神,看起來像「唐氏綜合徵」患者,是在故意醜化中國人。另外,插畫中的學生穿著疑似美國星條旗的上衣,戴著「美國隊長」標誌的耳機,網友認為是「崇美」表現。 還有網友指出,一些插圖出現性暗示,比如有一張插圖突出男性隱私部位。在一張學生們玩耍的照片中,有男生把手放在女生的胸部上,還有男生扯女生的裙子。 一些網友拿出多年前的教材對比,稱以前的插圖人物陽光積極,這套教材則「讓人不適」。 據中國媒體報道,備受爭議的插畫來自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版式設計和插圖來自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這套教材已經使用了近10年。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 中國當局不斷加強對意識形態和教育領域的管控。2016年,時任中國教育部長的袁貴仁曾表示,絶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教材進課堂。 除了這套教材外,還有網友翻出了一些有問題的兒童書籍。東方娃娃雜誌社創作的《流汗啦!》繪本中,出現了兩個男孩拉著女孩胳膊舔汗的畫面。隨後該雜誌社發聲明稱已經將書本下架並組織專家重新審讀。 官方回應 中國教育部周六(5月28日)表示,已經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組織專業力量繪製教材插圖,確保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將組織專家團隊進行嚴格審核把關。 教育部還稱,立即部署對全國中小學教材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是教材內容、插圖等,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確保教材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符合大眾審美習慣」。 對於此次事件,涉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5月26日回應稱,虛心接納社會各界好的意見,已經著手重新繪製有關數學教材和部分插圖,改進畫法畫風,提高藝術水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周六繼續發表聲明致歉,稱已成立工作專班,全面整改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到今年9月1日前全面整改到位。 據中國媒體報道,備受爭議的插畫來自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版式設計和插圖來自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 不過許多中國網友並未認可人教社的致歉。 「當初是怎麼通過的審核?必須追責,嚴懲當事人!」 微博網民「大明給事中」說。 網民「XueJiaoY-」則認為:「你們這明明就是思想出了問題,不是畫法出了問題。」 引發爭議的教材也引起中國官方媒體的關注。 「人民日報評論」微博表示,教材插圖不只關係審美培育,更關乎價值養成。 「健康、陽光的插圖設計,才能引導孩子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界、價值追求。教材的編寫與設計更需有強烈的責任心、使命感,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評論指出。 網絡熱議 微博網民「第一眼的意中人」指出,小學教材插畫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於審美,而是意識形態滲透,醜化中國人形象、戀童癖、性暗示、精神美國人。 「這幾個大雷踩了個遍,況且還是小學教材上,從作圖者、出版社到教育部審核人員等一系列程序都出現了問題,這才是重中之重,」該網友認為。 不過,對於這套教材,也有人持不同觀點。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鷹不認為教材配圖「很醜」,更不認為這些畫會給小學生的學習和教育產生不良效果。 他指出,小學數學教材配圖的要點是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和啟發他們的開放性思維,因此教材配圖設計的主旨是活潑生動,而被指責的插圖設計採取的是誇張、漫畫風格的卡通,「我認為,僅網絡所見圖樣,這本教材是基本符合教學需要的」。 「美醜是相對的,更是變化的,不能用所謂『經典版本』做標凖衡量今天的教材設計。否則,恪守陳規,何談創新?」肖鷹在微信公眾號文章表示。 中國出版人洪晃表示,審美是個性化的,審美教育是讓每個人在眾多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審美,不是被統一灌輸一種審美判斷。 她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配圖沒什麼問題,但教材中的內容不能有錯誤。 但這番話遭到了許多網友的強烈反對,隨後洪晃在微博道歉,稱這些畫配教科書並不合適。

上海「解封」:車站現離去人潮 市民心情五味雜陳

在經過兩個月的封鎖後,作為中國經濟中心和全球貿易樞紐的上海開始放鬆因為新冠變種病毒而採取的嚴格防控措施。 從當地時間周二(6月1日)午夜起,防疫管控措施放寬。上海市政府允許大多數民眾在這座約2500萬人口的大城市裏自由行動。官媒歌頌繁榮上海城的「煙火氣」回來了。 但是,至少還有65萬居民將繼續被限制在家中。 此外,中國針對疫情的「清零政策」仍然持續。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將被隔離或送往方艙醫院,即便感染者的親密接觸者也會被移送檢疫,感染者居住地周圍的區域也將被再次封鎖。 來自台灣、在上海工作多年的30多歲的白領劉先生說,全市正式解封前夕,他便到社區附近走走,他以手機拍下了許多隔離圍籬設備拆除的過程,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心情五味雜陳,並用「監獄」來形容封控期間的上海居民的心理感受。 許多人向外媒坦露這兩個月來心境壓抑沮喪。但劉先生仍強調自己讚譽上海人特別有勇氣,在個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時,會願意表達意見及批評。 車站現離去人潮 此外,許多上海居民或打工族湧向車站,凖備離開上海或返回老家。根據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導,上海虹橋車站有許多人露宿車站,特別是急欲返回老家、身無分文的農民工,許多志願者到那邊協助防疫併發放食物給這些因為封城丟了工作,一無所有的打工人士。 住在上海多年的中產階級,也開始有人借著留學或工作為理由離開當地。 對離開上海的限制仍然存在,任何前往其他城市的居民在抵達後將面臨7至14天的隔離檢疫。 一位在上海居住多年的連小姐(化名)在當地成家立業,幾年前兒子出生。因為工作考量,她與家人在疫情前就已經凖備搬離,因為封城打亂行程表,但又加深了他們離開的決心。 她說,「住過國內外很多城市,上海對我來說是最能平衡生活的舒適和職業前景的選擇。但這次封控政策和種種亂象,令我感到失望和絶望……意識到它在特殊的事件中依然是不能獨善其身的一座中國城市」。 連小姐說,「暫時的逃離」是個不得已的選擇,但也因此意識到對上海的感情。「祝願她被療癒,被善待。我們還會回來的。」她說。 經濟如何復蘇? 上海解封後,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是這座中國的經濟中心,如何復蘇因疫情而受到重創的經濟。 上海市長龔正在解封前夕的記者會說,「過去三個月是上海極不容易的日子,要以『超常規』力度和措施,推動經濟重振,盡最大的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造成的損失搶回來。」 根據新華網報導,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周二(5月31日)在記者會上說,振興經濟方案主要包括助企業紓困、復工復產複市、穩外資外貿和促消費投資、強化支撐保障「四大板塊」。他認為上海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沒有改變,將「千方百計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與廣大企業一起努力恢復和重振上海經濟」。 但是,在上海的台商對台灣媒體表示,封控兩個月,許多廠商的營運都受重挫。 譬如,上海台商協會副會長蔡世明便告訴台媒《經濟日報》說,「停擺兩個月後大家『荷包都扁了』,短期內難出現報復式復蘇,企業訂單也需要時間回流,整體經濟社會運轉,預計要三到四個月才可恢復到封控前的程度。」 上海解封 六月一日,上海公共交通恢復了基本服務,商店也開始營業。但戲院、博物館和健身中心仍繼續關閉。 「這是我們夢想了很久的一天,」上海市政府發言人尹欣告訴媒體。她又補充說,「每個人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這一天來之不易,我們需要珍惜和保護它,歡迎我們熟悉和想念的上海回來。」 一位電子商務人士陳英計劃解封後在家工作。但她告訴法新社說,她可能會跟兩歲的兒子到外面走走,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事。 「我們一開始就應該是自由的,所以不要指望我現在還要對他們表達我的感激。」她補充說。 封鎖期間,許多居民失去了收入,努力尋找足夠的食物,還要在心理上上應對長期的隔離狀態。 包括西方汽車廠商大眾和特斯拉在內的製造商尤其受到上海封城的影響,當時員工被擋在工廠之外,或者不得不在「閉環」條件下工作,需要住在工廠裏頭。 6月1日,上海公共交通恢復了基本服務,商店也開始營業,較大的購物中心客流總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但戲院、博物館和健身中心仍繼續關閉。 但大多數學童不會再回到學校面對面的上課。 大多數人將被允許在中國最大的城市周圍自由活動。 但解封後也有新的規則: 所有居民都需要在他們的智能手機上顯示健康碼綠碼,才能離開家中或建築物,或進出多數地方 所有在城市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進入銀行、商場等場所的居民,都必須持有最近72小時內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對離開上海的限制仍然存在,任何前往其他城市的居民在抵達後將面臨7至14天的隔離檢疫 上海市又推出了50條振興措施,旨在振興其經濟 新措施包括減少汽車買家的一些稅收,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以及快速審批建築項目 此次上海封城的嚴厲程度在該市引起了許多挫折感。 32歲、從事營銷業的徐女士告訴法新社說: 「我有點措手不及……即使能出去,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但是,在大上海區經營餐館、酒吧和健身房的駱駝酒店集團(Camel Hospitality Group)總經理托德·皮爾森(Todd Pearson)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則十分謹慎。 他說:「我希望政府能加快步伐,重新啟動經濟……我只是希望這不是以更多的疾病爆發為代價。我不確定許多企業或人民能夠承受更多。」 放寬限制後的第一天,人們在上海靜安區乘坐地鐵。

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選舉:「蔣家後代」政治包袱或資產成為焦點

台灣年底將舉行「九合一」地方選舉,其中台北市市長選舉,再次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在野黨中國國民黨在上周(5月25日)正式提名現任立法委員蔣萬安(Chiang Wan-an)參選引發關注。 1978年出生的蔣萬安原名章萬安,父親為前國民黨副主席及前台灣外交部長及總統府秘書長蔣孝嚴。由於蔣孝嚴家族自稱為蔣家後代,並在2005年改姓,許多支持者皆認定蔣萬安為蔣家「第四代」,亦即台灣威權時代領導人蔣介石的曾孫。因此,蔣萬安從政以來所走的每一步都深受「兩岸三地」高度關注。 不過,蔣家是蔣萬安的包袱抑或資產仍是台灣各界辯論的議題。2015年,蔣萬安曾說,蔣家對他而言不是負擔也不是光環,而是血緣,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 台北市長選舉 此外,台北市長選舉一直是台灣政治人物參與總統大選的前哨戰,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被外界解析為——這將是觀察國民黨的「蔣家」在台灣民主化後,是否希冀重掌台灣政權的第一步。 親北京的台灣媒體《中國時報》在蔣萬安參選後,便以社論形式將蔣萬安與前菲律賓獨裁者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Sr,又譯馬可仕)之子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相提並論,並以後者最近在菲律賓總統選舉大勝為例讚譽蔣萬安的參選。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表示,蔣萬安現在的參選策略都是在走中間路線,試圖淡化掉其過於老的國民黨「深藍」路線,並希望獲得年輕選票。長期觀察台灣政黨政治的張峻豪說,從蔣萬安近日的言行及宣傳策略可以看出,他想要拉近與年輕選民之間的距離,以「文青」形象示人,其拋出的政策盡可能避免與中國相關。 但張峻豪補充稱,蔣萬安能否拿回國民黨丟掉的青年人選票,或在策略上「打空戰」(即數位宣傳戰)能否打贏民進黨,還需要觀察。他說:「在選戰白熱化時,民進黨如果挑戰他的(家族)背景與中國的關係等,蔣會如何突破?現在這還是一大問題。」 蔣萬安是誰? 1978年出生台灣政治世家的蔣萬安,父親是前總統李登輝麾下的國民黨秘書長及前外交部長蔣孝嚴,這個蔣家第四代為標凖的國民黨「政二代」。 蔣萬安在台北成長,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隨後赴美取得美國賓州大學法學博士之後,在加州擔任執業律師。 2005年,其父親蔣孝嚴以「認祖歸宗」為由改姓蔣,蔣萬安亦隨父親改姓。 2011年蔣萬安長子在美國出生,不久後,蔣萬安遂依循雙親安排回台從政。 2015年,蔣萬安宣佈放棄美國綠卡,競選台北市立法委員並當選,後在2016年上任。2020年險勝民進黨新生代吳怡農後一躍成為國民黨黨內最受矚目的年輕政治明星。 事實上,如同蔣家後代蔣友柏等言行一直廣受大陸輿論關注一樣,蔣萬安正式進入台灣政壇後,也一直是兩岸焦點。 2015年,大陸媒體《南方周末》報導援引蔣萬安對媒體的說法稱:「一直到我大學前,我們在家完全不談身世問題,我的成長過程其實跟我其他同學比較類似,過去從未因蔣家身份得到任何好處,也不是在那個家庭環境長大......」 在1980年代末就曾飛抵廣西採訪蔣孝嚴家族的台灣資深記者周玉蔻,當時對《南方周末》稱:「我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就認識他(蔣萬安),這個孩子從小顯示出的氣宇就不太一樣,很有蔣介石後人的架勢,很沉穩,很優秀,有吸引力,然後他也很內斂,有智謀。」 不過,蔣萬安對媒體提及,自己是在成人後,翻閲到周玉蔻前往桂林調查而寫的《蔣經國與章亞若》一書,方確定自己的血緣來自蔣家。 蔣萬安宣佈參選台北市長後,在親國民黨陣營中激發士氣,尤其國民黨在支持度仍在谷底環繞時,許多「藍營」人士希冀蔣萬安能成為新的藍營共主。他一直被輿論稱為國民黨的「儲君」。 台灣媒體《中國時報》在上周發表社論,以菲律賓人民「重新懷念起馬可仕時代」並將獨裁者之子送進總統府為例子勉勵「蔣萬安要有小馬可仕為其父辯護的勇氣,要有站在父祖輩時空的視野,要有兩蔣開創格局的氣魄......他的參選才具有歷史意義。」 但是,由於蔣萬安宣佈參選台北市市長,但未辭去立法委員,被一些批評者認為「決心不夠」或「腳踏兩條船」。也有分析稱,蔣萬安雖以蔣家後代自居,但他如何面對年輕選民對蔣家威權時期逮捕甚至處決眾多政治犯的「白色恐怖」歷史,是一大挑戰。 複雜家族史 蔣經國1986年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說出次年將開放報禁。前台灣總統馬英九(圖中)時為現場翻譯。 蔣孝嚴1942年出生於中國大陸,根據媒體報導及台灣民間史學家說法,母親章亞若在蔣孝嚴及孿生胞弟章孝慈出生不久後因故去世。 1949年蔣孝嚴兄弟隨母親家人搬遷到台灣,並由舅父扶養長大。 蔣孝嚴在傳記稱自己到18歲時,才被「告知」是蔣經國之子。但時任總統的蔣介石及其子蔣經國父子到過世前都未與蔣孝嚴碰面,也未承認蔣孝嚴。 2005年,在台灣前總統陳水扁的協助之下,章孝嚴家族全家改姓蔣。 但是,蔣孝嚴的孿生胞弟章孝慈一家人,則沒有申請改姓。章孝慈之女章友菊,在父親病故後,曾投書台媒稱自己與家人「未來的成就也不再榮耀哪一個特定的家庭、家族或姓氏,因為,人不能永遠活在過去。」 遊客在台灣北部桃園慈湖公園,也就是蔣介石陵寢所在地的蔣介石雕像前拍照(資料照片)。 2006年,她再次接受台媒聯合報訪問時稱「蔣家第四代」對她而言,包袱太沉重,並強調她的家人本身從未曾與蔣家人互動,亦「不覺得自己是蔣家人,沒有認祖歸宗的問題」。 她表示不能認同大伯父章孝嚴為了「政治因素」而改姓蔣。 台灣前《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近年獲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圖書館允許,赴美閲讀蔣經國遺留的文字資料,包含其親筆日記。黃清龍在2022年1月出示翻拍的蔣經國日記,稱在1954年10月30日蔣經國寫到章亞若生下的孿生兄弟為他的親密下屬王繼春所生。蔣經國僅是章女當年在桂林醫院生下蔣孝嚴兄弟時的擔保人。 黃清龍在社交媒體貼出王繼春、蔣經國、蔣孝嚴和蔣孝慈的照片,供眾人比對蔣孝嚴兄弟與王繼春較像還是蔣經國。黃清龍表示有關蔣孝嚴是不是蔣家後代,只需由蔣家與蔣萬安家族進行DNA比對,真相即可大白,「問題是他們有沒有意願?願不願意冒這個險?」 兩岸:蔣萬安無法迴避的議題 由於其身世,以及在被媒體稱為國民黨「儲君」的原因,蔣萬安有關北京的發言從來都會引發關注。5月25日,蔣萬安拜會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拋出未來台北及上海舉辦多年的「雙城論壇」若要繼續舉辦有」三個前提「——包含中國取消「軍機擾台」、雙方地位要對等,才有舉辦意義等,引發台灣政壇熱議。 但據台灣媒體報導,蔣萬安在周一(5月30日)再次調整說法,稱他「接觸過許多台北市民及團體,都認為雙城之間必須要有實質交流,當然應該要繼續舉辦,同時在既有基礎上,可以繼續舉辦。」 從民調方面看,目前台北市長的支持度誰勝誰負,不同媒體的調查差異仍大。根據台灣網媒《NOWnews今日新聞》在5月25日至27日進行的網路民調顯示,執政民進黨的「可能人選」——現任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支持度達62.25%,排名第一;蔣萬安的支持度僅25.19%;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有6%。另有6成以上投票民眾認為,黃珊珊若參選,一定會瓜分蔣萬安的藍營票源。 但是,根據雅虎新聞網在上周的網路投票統計,在3600多位網民投票種,高達47%的民眾支持蔣萬安,陳時中僅有7%的支持度。根據過往分析,在選舉正式開跑前,民調在不同媒體有頗大的差異實屬正常。 張峻豪教授則表示,面對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該黨深陷支持度谷底之際,率先提名蔣萬安等人,有整合步伐的功效,比起對手民進黨還在整合或各自競逐參選來說,國民黨這次腳步及策略明快得多。

烏克蘭戰爭:歐盟達成折中協議,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年內下降九成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形容,這項折中協議是「前進了一大步」。 歐盟(European Union)成員國領導人同意推行計劃,禁止超過三分之二的俄羅斯石油進口。 該禁令是在匈牙利提出反對之後的一項折中方案,目前暫時不會影響石油管道進口的石油。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這一協議將切斷俄羅斯戰爭機器的「一大財政來源」。 這是布魯塞爾一個峰會上通過的第六項制裁令當中的一部分,須得到全部27個成員國的同意。 米歇爾表示,歐盟還同意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針對俄羅斯最大的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和三家國有廣播機構。 歐盟成員國用了多個小時均未能解決在對俄石油禁令上的分歧,其中匈牙利是主要的反對者。 米歇爾向媒體表示,各國經過多個星期的反覆爭論才達成這一折中方案,同意將對「經輸油管道進入歐盟的石油有暫時豁免」。 因此,這些制裁的即時影響只涉及俄羅斯經海運送往歐盟的石油——佔從俄羅斯出口歐盟原油總量的三分之二。 但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在實際操作上,這項禁令的範圍會更廣,因為德國和波蘭已經自願從今年底開始減少它們自己經石油管道的進口量。 「剩下的就是由南部德魯日巴輸油管道(Druzhba,友誼輸油管道)進口的原油,佔(歐盟國家)進口(俄羅斯原油)總量大約10-11%,」馮德萊恩表示,該俄羅斯石油管理連通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 她還說,歐洲理事會將會「盡快」覆核這項豁免條款。 對俄石油進口禁令最初是在一個月前由負責制定成員國法則的歐盟委員會提出。 但是,主要來自匈牙利的反對,使得歐盟最新一輪的制裁令進展並不順利。匈牙利有65%的石油來自俄羅斯的輸油管道。 其他內陸國家,如斯洛伐克和捷克,也基於它們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而要求給予更多的時間。已經切斷來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天然氣進口的保加利亞,同樣尋求退出方案。 歐洲各國已經感受到的生活成本危機也對情勢沒有幫助。能源價格的飆升——還有其他商品價格——已經削弱了歐盟各國對制裁的意願,因為那樣會傷害本國經濟。 綠色和平組織在匈牙利國會前擺設油桶進行抗議。 匈牙利總理維克多·歐爾班(Viktor Orban)在討論當中保持堅定立場,指責歐盟委會員未能與成員國恰當地商討禁令。 他表示,能源是一個「嚴肅的議題」,而「我們是需要先解決這個,然後才能談制裁」。 通過連線參加峰會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敦促歐盟各國,停止它們內部的「爭吵」,指出這樣只會幫助莫斯科。 「在歐洲的所有爭吵必須停止,這些內部爭端只會鼓勵俄羅斯將越來越多的壓力放到你們身上,」澤連斯基在視頻連線中說。 一些歐盟國家此前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存在疑慮。如果德國立即停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進口的話,將致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在2023年之前急劇衰退。 「現在是時候停止分歧,不再各自為戰,而是團結一致。」他說。 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Krisjanis Karins)表示,成員國不應該為自己的個人利益所「束縛」。 「這將令我們付出更多代價,但這只不過是錢。烏克蘭人正在付出生命。」他說。 其他相關進展: 烏克蘭東部有激烈的戰鬥,主要集中在北頓涅茨克周圍;根據地區州長海岱(Serhyi Haidai)指,該城市面臨沒有水、燃氣和電力供應,「情況非常艱難」;法國記者李克勒-殷姆霍夫(Frederic Leclerc-Imhoff)在該市附近為電視台BFMTV 報道一次疏散行動期間遇害;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向法國電視一台(TF1)表示,對東部頓巴斯地區的「解放」對俄羅斯來說是「無條件優先項」;據烏克蘭軍方消息,烏方發動了一次反擊,意圖重奪南部城市赫爾松附近被俄羅斯佔領的地區;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不會向烏克蘭發放足以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武器。

英國啟動簽證新計劃吸引人才 向世界頂級大學畢業生敞開工作大門

英國宣佈一項新的簽證計劃,旨在吸引世界頂級大學畢業生到英國工作和生活。 英國內政部表示,從今天(5月30日)開始啟動的「高潛力個人」(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簽證途徑,將吸引事業剛剛起步的「最聰明和最優秀」的人才。 這一新的簽證計劃將面向英國以外50所頂尖大學過去五年的畢業生,他們將不受出生地的限制,也不需要在英國已經找到工作職位。 申請成功者,如果有學士或碩士學位將有為期兩年的工作簽證;如果有博士學位,將獲得三年的工作簽證。 之後,如果他們滿足某些要求,將能夠轉為其他長期就業簽證。 申請資格與要求 該簽證申請人必須滿足的一個條件是:畢業那年所就讀大學必須在以下三個高校排名榜的任何兩個中名列前50名。 這三個世界高校排名榜分別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QS世界大學排名榜(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The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英國政府在官網上公布的2021年合格大學名單中,有包括哈佛、耶魯和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20所美國大學;在亞洲的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 該簽證費用為715英鎊,外加移民健康附加費,這項費用允許移民到英國後使用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NHS)。 成功獲得該簽證的畢業生可以攜帶家屬,但必須有至少1270英鎊的生活費。 他們還必須通過安全和犯罪紀錄檢查,並精通英語,至少達到B1中級水平,即「與英語母語使用者流暢交流」。 簽證出台背景 這一簽證計劃出台之前,2019年9月,英國對國際學生恢復畢業生兩年工作簽證(PSW),允許在英留學生畢業後留在英國兩年尋找工作機會,引導有才華的國際學生在英國尋求職業發展。 在宣佈「高潛力個人」簽證途徑後,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說:這條簽證途徑意味著,英國將發展成為一個世界領先的創新、創意和創業的中心。 他說:「我們希望今天就在這裏開始建立起明天的企業,這就是為什麼我呼籲學生們利用這個難得的好機會在英國開拓他們的職業生涯。」 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補充說:「這一新的簽證途徑讓人振奮,我為能推出它感到自豪。這是我們以積分為基礎的移民系統的一部分。這個系統最看重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來自哪裏。」 簽證特點 根據英國政府的規定,成功申請到「高潛力人才」簽證,可以: 從事大多數工作尋找工作自僱創業與合資格的伴侶和孩子在英國生活從事志願工作出國旅遊並返回英國 但是,這一簽證持有人不能: 申請大多數公共福利或國家養老金從事職業運動員工作延長簽證申請在英國永久定居

烏克蘭戰爭:法德呼籲普京與澤連斯基進行「直接認真的談判」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法德兩國領導人的通話持續了80分鐘。 德國總理辦公室表示,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已敦促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直接認真的談判」。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了電話,這次通話持續了80分鐘。 德國總理辦公室表示,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堅持立即停火並撤出俄羅斯軍隊」。 據克里姆林宮稱,俄羅斯領導人表示,莫斯科對恢復與基輔的對話持開放態度。 但克里姆林宮聲明沒有提及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直接會談的可能性。 烏克蘭總統早些時候表示,他並不「渴望」舉行會談,但補充說他們可能有必要結束衝突。 自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俄羅斯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已經進行了多輪遠程和面對面會談,但最近的努力停滯不前。 法國和德國還敦促普京釋放2500名在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被俘的烏克蘭武裝人員。 亞速鋼鐵廠龐大的廠區成為馬里烏波爾這個南部港口城市的最後一個堡壘,在遭受俄羅斯軍隊的無情轟炸後,現在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莫斯科官員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保衛亞速鋼鐵廠的最後幾名守軍已經投降;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聲稱,烏克蘭守軍已獲當局批准撤離。 俄羅斯此前曾表示,被俘的900多名烏克蘭士兵被轉移到俄羅斯佔領的頓涅茨克的一個村莊,即奧列尼夫卡村(Olenivka)重新開放的一處監獄。少數受重傷的人員被送往頓涅茨克新阿佐夫斯克鎮(Novoazovsk)的一家醫院。 烏克蘭希望這些被俘士兵可以作為囚犯交換計劃的一部分人員獲釋,但俄羅斯尚未對此予以證實。一些俄羅斯議員認為這些士兵應該受到審判甚至處決。 烏克蘭希望在亞速鋼鐵廠投降的士兵成為囚犯交換的一部分,但俄羅斯沒有做出公開承諾。 在通話中,法國和德國領導人還要求普京解除俄羅斯對烏克蘭敖德薩港的封鎖,以允許糧食出口。 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京表示會尋求辦法,讓滯留在黑海港口的糧食不受阻礙地出口,但要求西方解除制裁。 俄羅斯還警告法國和德國領導人不要增加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稱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烏克蘭的局勢不穩定。 分析:這場戰爭創造了另類現實 閲讀克里姆林宮關於普京和馬克龍以及肖爾茨的通話簡報,俄羅斯稱正在烏克蘭執行維和任務。它在一個已經淪為廢墟的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行動都是為了「建立和平生活」和「解放」那裏。 這與歐盟的簡報形成鮮明對比,歐盟表示通話重點涉及如何對待投降的2500名(烏克蘭)戰俘。不僅如此,還有如何對待來自所有獨立觀察員的證據。有多個可信報告顯示,俄羅斯軍隊在佔領期間犯下了戰爭罪行。 儘管如此,歐盟最有權勢的兩位領導人正在與俄羅斯總統舉行直接會談,這一事實意義重大。 就在俄羅斯軍隊向頓巴斯推進的時候,德法領導人對外交解決方案的呼籲沒有得到所有西方盟友的支持,他們擔心這可能會對烏克蘭施加壓力,要求其放棄領土以換取和平。 這一切都發生在莫斯科聲稱已經佔領了關鍵的樞紐城市萊曼,並繼續攻擊北頓涅斯克之際。這座工業城市已經被包圍了好幾天,有報道稱烏克蘭可能會下令從那裏戰略撤軍。 現在說今天的外交嘗試代表了西方聯盟的破裂還為時過早,但不同的立場已開始出現。 俄國駐英國大使:俄不會在烏克蘭使用戰術核武器 俄羅斯駐英國大使安德烈·克林(Andrei Kelin)表示,他不相信俄羅斯會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 克林說,根據俄羅斯的軍事規則,這種武器不會用於此類衝突。 他說,俄羅斯對其使用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主要是在國家存亡受到威脅時。 克林說:「這與目前的行動無關。」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久,普京在2月下旬將其核力量置於高度戒備狀態,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警告。 普京將事態發展歸咎於西方和北約的侵略。但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稱這是試圖分散人們對「烏克蘭出了什麼問題」的注意力。華萊士稱,俄羅斯僅僅在幾天后就落後於入侵計劃,並試圖「提醒世界」俄羅斯擁有核威懾力。 戰術核武器是可以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使用的核武器,而不是可以在更遠距離發射並引發全面核戰爭的「戰略」核武器。 但「戰術核武器」這一術語仍然包括許多類型的武器,包括戰場上使用的小型炸彈和導彈。俄羅斯被認為擁有約2000枚戰術核武器。 俄駐英大使還否認俄羅斯軍隊曾炮擊平民,並表示有關布查鎮戰爭罪行的指控是「捏造」。 不過,這與烏克蘭當地居民的眾多目擊者說法相矛盾,他們表示,俄羅斯軍隊當時已處決了他們的親人。 衛星圖像似乎也直接與莫斯科的立場相矛盾,顯示在俄羅斯人離開布查鎮前近兩周,有屍體在街頭。 俄羅斯軍隊可以使用常規火炮發射小型戰術核彈,例如「馬爾卡」自行火炮。 烏克蘭軍隊可能從北頓涅茨克撤出 烏克蘭官員說,東部城市北頓涅茨克街頭爆發了戰鬥,該市最東部的地方仍處於烏克蘭控制之下。 盧甘斯克州負責人謝爾蓋∙·海戴(Serhiy Haidai)說,俄羅斯一直在向北頓涅茨克猛烈開火,但俄軍部隊遭受了重大損失。 烏克蘭官員在周五表示,北頓涅茨克三分之二的周邊地區已被俄羅斯軍隊包圍。 海戴說,烏克蘭軍隊可能從北頓涅茨克撤出,並指出,「為了不被包圍,他們可能不得不離開。」 烏克蘭總理丹尼斯·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周六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摧毀了超過 25,000 公里(15,000 英里)的道路、數百座橋樑和12個機場。 他說,100多所教育機構、500多所醫療設施和200家工廠也遭到破壞。 什米哈爾呼籲讓俄羅斯為其「所造成的破壞」付出代價,並稱遭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應轉移到烏克蘭,以資助重建工作。 周六,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分子向阿夫迪夫卡附近的烏克蘭政府軍發射火箭彈

巴黎盧浮宮前館長因中東文物走私案被警方傳訊

說起文物走私、藝術大盜,你第一個念頭會想到什麼人?《初來乍盜》、《偷天陷阱》之類影片中的俊男美女大盜?大致十有八九不會想到世界頂級博物館的掌門人,比如,巴黎盧浮宮的前館長讓-呂克·馬蒂內(Jean-Luc Martinez)。 法國媒體報道稱他被指捲入一樁中東文物走私案而受到警方調查。馬蒂內否認指控。他堅稱自己問心無愧。 法國媒體引述司法界人士稱,馬蒂內涉嫌協助將古代藝術品和文物轉移到阿布扎比的盧浮宮分館,其中包括一塊價值難以估量的花崗岩石碑,上面刻著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印章。 巴黎盧浮宮尚未發表評論,阿布扎比盧浮宮表示無法對正在司法程序中的調查案具體情況發表評論。 不過,阿布扎比盧浮宮解釋說:「(本館)在接收作為藏品的藝術品時嚴格遵循國際協議,正如阿布扎比和法國2007年簽署的政府間協議條款。」 這個協議恪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反對非法販運文物的規定,且對標世界頂級博物館的最嚴格標凖。 馬蒂內2013年出任巴黎盧浮宮總裁,2021年夏天卸任。 從那時起,他一直代表法國擔任文化遺產國際合作大使 ,職責包括配合、協助打擊藝術品走私的行動。 法國消息人士表示,對馬蒂內的指控包括「共謀欺詐」和「通過虛假背書隱瞞非法獲得作品的來源」。 法國諷刺刊物《鴨鳴報》(Le Canard enchaîné)報道,此案涉及2016年阿聯酋阿布扎比盧浮宮花巨資購入的埃及文物,其中有一塊大約公元前1327年的粉色花崗岩石板,上面刻著孩童時期的圖坦卡蒙法老向天神奧西里斯獻祭,並接受一名高級官員的供品,極為罕見。 調查人員要確定這五件耗資800萬歐元文物的來源證明系偽造,而馬蒂內是否對此「閉眼不見」。 阿布扎比盧浮宮是法國盧浮宮的分支機構。相關調查於2018年啟動,或牽涉多名文物專家。 《鴨鳴報》1915年創刊,一直以來賣點都是針對法國政商界的調查報道。 法國著名埃及古文物學家馬克·加博爾德(Marc Gabolde)2018年曾對這批文物的來源提出質疑,但據《鴨鳴報》報道,盧浮宮至今沒有答覆他提出的疑問。 馬蒂內的律師表示,他「以最堅定的態度」反駁對他的指控,並且堅信自己的誠信善意將得到肯定。 這批出現在以色列文物市場的埃及文物曾在持證合法交易的文物商和文物走私團伙手中 中東文物失竊、走私已有很長歷史。除了盧浮宮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色列文物市場上也有不少。 2021年9月,以色列向埃及歸還了一批在以色列出售的埃及走私文物。 據報道,埃及政府請以色列在其外長訪問開羅時歸還這些被盜文物,以示誠意和善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軍援武器如何改變戰局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90門M777榴彈炮 據專家分析指出,在烏克蘭戰爭中,按照傳統蘇聯軍隊指導方針和規定運作的俄羅斯軍隊正在遭到一支新型軍隊的抵抗。烏克蘭軍隊採取的戰術靈活多變,並表現出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正如基輔所認為的那樣,現在他們需要更現代化和更先進的武器。然而,西方提供的新武器給烏克蘭軍隊帶來了新的問題——他們仍然需要在戰爭中學習如何掌握它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lidamir Zelenskiy)4月底向全國發表講話時指出:「如果烏克蘭能夠獲得比俄羅斯使用的武器更好的武器,我們早就(可能)結束這場戰爭並帶來和平。」 西方國家在俄羅斯入侵之前就已經開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了,但在戰爭爆發之前以及最初階段,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主要是步兵武器 ,便攜式反坦克和防空導彈,以及其他各種軍用裝備,包括彈藥 、醫療包、夜視設備。在戰爭初期,提供這些武器和裝備有助於阻滯俄羅斯的進攻。 隨著戰爭的發展,尤其當俄軍未能攻佔首都基輔並開始向東撤退,在頓巴斯(Donbass)和烏克蘭南部地區重新集結之後,烏克蘭開始要求西方提供重型武器。 現在烏克蘭急需火箭炮和火炮、高精度炮彈、裝甲車和防空系統、無人機、反艦導彈。此外,據專家披露,烏克蘭空軍還要求提供戰鬥機和直升機。 總體來說,烏克蘭軍隊正以機動靈活的戰術對抗俄軍,並對最重要的目標而不是大規模目標進行精凖打擊。這種戰術需要掌握有關俄軍部署和行動的最新情報。 標槍導彈(Javelin)早在戰爭開始前就已經運抵烏克蘭。 這就是為什麼烏軍需要偵察和捕捉目標的手段,其中包括雷達、反炮兵作戰和火力校正裝備、無人機、衛星數據和其他信息。 在戰場上,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保持了空戰能力,但是雙方都沒有獲得絶對制空權。同時,雙方的防空系統都遭受損失,因此也需要補充。 5月10日,五角大樓公布了烏克蘭從美國收到和將收到的武器清單。此外,基輔已接收、預計或希望接收來自歐洲國家的其他武器系統。 其中一些武器已經開始交付,另一些武器援助清單還沒有最後敲定。例如,基輔還一直沒有說服西方國家為其提供戰鬥機。迄今,烏克蘭只收到了米17型直升機,但預計很可能會獲得來自波蘭的米格29型戰鬥機。 4月中旬,烏克蘭空軍在美國的協調下收到了一批飛機零部件,這樣他們就能將更多米格戰機投入戰鬥。具體能修復多少架米格飛機,目前仍不得而知。然而,根據媒體報道提供的信息,有關向烏克蘭提供戰機的會談還沒有結束,基輔還在尋找機會,期待能夠獲得這些蘇製戰機。 從國外獲得飛機零部件後,烏克蘭得以修復戰鬥機,投入戰鬥。 西方提供的武器裝備只是軍事援助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收到其他援助,包括醫療設備和藥品、個人防護設備、彈藥等等。 蘇製武器與西方武器 西方援助烏克蘭的武器和裝備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蘇聯時期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開發的武器系統,另一種是西方的武器系統,其中既有老式的,也有新型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國國防部及其駐外武官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採購舊的蘇製和俄製武器,以便將它們轉送給烏克蘭。正如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 )所說,結果發現,俄羅斯官員也在相同的國家尋找類似的武器。目前,全球有23個國家的軍隊在使用前蘇聯或俄羅斯製造的武器。 向烏克蘭提供蘇製武器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但是這將有助於烏克蘭軍隊在學習掌握新武器裝備的同時能夠生存下來。 一般來講,向烏克蘭提供的蘇製武器性能往往比俄軍目前使用的類似系統更差一些。 現在這是一場炮戰而不是標槍導彈之戰。 但是烏克蘭軍隊使用這些老式坦克、裝甲車以及大大小小的防空導彈系統,不需要接受長期訓練,因為這些武器裝備都是烏軍所熟悉的,而且可通過簡單維修,即可重新使用,彌補武器損失。 烏克蘭獲得的第二種武器是西方提供的。這些武器也是老式和新式都有。但無論怎樣,這些武器不像駕駛汽車那樣簡單,因此烏軍需要學習如何維護、駕馭和使用,才能最後投入戰場。 許多西方的武器在射程、凖確性和整體效能方面都優於俄羅斯的武器。 炮戰和導彈戰 在俄軍從首都基輔、切爾尼戈夫和蘇梅撤退後,戰爭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現在俄軍不再試圖在沒有密集炮火掩護和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向前推進。 同時,俄軍試圖在主攻方向與牽制方向開始進行積極協調配合。這使得烏軍難以從前線的其他地方調動預備隊。 但俄軍推進的速度緩慢。在某些地區,俄軍根本無法發動攻擊;有的地方,俄軍只推進了幾公里。在東北地區,烏軍進行了有力的反擊,將俄軍趕出了哈爾科夫市,並在一些地方已推進到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 現在烏克蘭戰爭局勢已經發生變化,俄羅斯軍隊開始採取更加謹慎的行動,擔心遭到烏克蘭步兵用反坦克和防空武器攻擊。裝甲運兵車和標槍導彈的游擊戰正在向坦克、榴彈炮和導彈大戰轉變。因此,西方開始將越來越多的重型火炮和炮彈提供給烏克蘭。 已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 捷克:RM-70多管火箭炮——這是蘇製BM-21「冰雹」火箭炮捷克版 (數量為幾十台)波蘭:BM-21「冰雹」多管火箭炮(數字不詳)美國:M777榴彈炮 (90台)波蘭:蘇製「康乃馨」自行火炮(20多台)愛沙尼亞:蘇製D-30榴彈炮(多台)捷克:ShKH vz. 77「達納」152毫米自行榴彈炮(20台) 即將交付給烏克蘭的武器: 法國:「凱撒」輪式自行火炮(10-12台)德國:PzH 2000履帶式自行火炮(7台)荷蘭:PZH-2000履帶式自行火炮(5台)挪威:M109A3GN型履帶式自行火炮(20台)澳大利亞:M777榴彈炮 (6台)加拿大:M777榴彈炮 (4台) 烏克蘭還希望美國提供兩款遠程火箭炮:其一是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射程可達300公里。其二是M270多管火箭炮,射程可達80公里。 5月5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尼( Valery Zaluzhny )在他的 Telegram 頻道中寫道,烏軍需要這些遠程火箭炮來打擊巡航導彈。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公開談論過此類武器裝備,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會提供給烏克蘭。 交戰雙方都損失了大量裝甲戰車。圖為烏克蘭軍隊的T-64型坦克。 與此同時,英國製造的空射「硫磺石」(Brimstone)反艦導彈的陸基版本已經出現在烏克蘭,這種導彈可用來攻擊地面目標。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軍援武器如何改變戰局

布林肯稱不尋求新冷戰,北京回應說其演講意在「渲染中國威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5月26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對華政策演講,表示中國目前意圖重塑國際秩序,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政治制度和與中國開展新冷戰。 不尋求新冷戰 布林肯在講話中表示,美國不尋求衝突或與中國開展新冷戰,相反還會試圖避免這些。 「我們不尋求阻礙中國發揮大國作用,也不妨礙中國和其他任何國家發展經濟、增進人民利益。但是,我們將捍衛和加強國際法、協議、原則和機構,以維護和平與安全,保護個人和主權國家的權利,並使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能夠共存與合作,」布林肯說。 他還指出,中國相信其模式更好,黨領導的集權制度更有效率,優於民主制度,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我們的任務是再次證明民主可以應對緊急挑戰,創造機會,提升人類尊嚴」。 布林肯的此次講話本定於5月初,但因為其新冠測試陽性而推遲。 布林肯還認為,在習近平治下,中國共產黨在國內變得更加專制,在國外更具侵略性。他用三個詞概括美國的戰略,「投資、結盟、競爭」,並指美國會投資自己,聯合盟友,與中國競爭捍衛自己的利益。 對於備受關注的台海問題,布林肯則表示,其策略數十年來一直保持一致。 「正如總統所說,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仍然致力於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他表示,美國反對任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但布林肯也指出,發生了變化的是,北京的脅迫不斷加強,例如試圖切斷台灣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並且阻止其參與國際組織。 稍早前,美國總統拜登訪問亞洲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若台海發生戰事,美國願意軍事保衛台灣,「這是我們做出的承諾」。 這番言論引起廣泛關注,但隨後白宮澄清,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拜登自己也在隔日重申,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政策並未改變。 另外,在拜登訪問亞洲時,中國和俄羅斯舉行了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首次聯合軍事演習。 各方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五(5月27日)回應布林肯講話時稱:「布林肯國務卿的這篇演講,洋洋灑灑,費盡心機,實質是散佈虛假信息,渲染中國威脅,干涉中國內政,抹黑中國內外政策,目的是遏制打壓中國發展,維護美霸權強權。」 他還表示,美方口頭上說不支持「台獨」,但說一套做一套,「一再違反向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諾,企圖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助長『台獨』勢力囂張氣焰,這才是要改變現狀,才是對和平穩定的嚴重威脅。」 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美國和中國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潛力,競爭不應該被用於定義中美關係全局。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說:「中美兩國合則利,斗則傷。」 他提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拜登去年11月的視頻會面,稱兩國關係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時間星期二(11月16日)8點45分開始視頻會晤。 「我們希望美國方面將與中國合作,認真落實兩位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強溝通、管控分歧、聚焦合作。」劉鵬宇說。 台灣外交部則表示,台美一直有緊密良好的溝通管道,美國在事前已經就國務卿的演說向台灣提供了簡報,外交部樂見布林肯再次重申美方堅守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並且將繼續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 台灣外交部還指出,中國對台灣在安全、經濟及國際參與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已引起美國及國際社會的高度關切。面對中國政府不斷挑戰且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有賴全球民主盟友及伙伴團結合作、共同應處。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日本研究項目副主任葉利·華特斯(Riley Walters)在推特上回應布林肯講話稱,僅僅認識到北京對國際秩序採取的行動是不夠的,還需要回應它。他認為,布林肯不應該假定美國無法改變中國。

烏克蘭戰爭:塗標語抗議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人:「我不能袖手旁觀」

俄羅斯人德米特里· 斯庫裏欣,一個人的反戰抗議。 驅車從莫斯科向北行駛8小時,就會來到一個叫羅蒙諾索夫區的小鎮(Russko-Vysotskoye)。 這裏除了一個養雞場和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夷為平地的教堂外,幾乎沒什麼可值得看的。 然而,小鎮卻有一處特別抓人眼球:當地的小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建築物歸德米特里· 斯庫裏欣(音譯,Dmitry Skurikhin)所擁有 - 你應該看看他在購物中心前面做了些什麼。 他塗上「烏克蘭和平,俄羅斯自由」巨大字樣, 還用鮮紅的油漆寫上那些受到俄羅斯軍隊攻擊的烏克蘭城鎮名字:馬里烏波爾、布查、赫爾松、切爾尼戈夫,以及更多。 受到俄軍攻擊的烏克蘭城鎮名字 「我覺得這是讓人們獲得信息的一個好辦法」, 德米特里告訴我。 他說,「因為在戰爭的最初幾個星期,我們的人民不知道所發生的事情。他們認為這是幫助清除烏克蘭政府吸毒者的某種特殊行動。他們不知道俄國在炮轟烏克蘭城鎮」。 德米特里甚至把他商店的房頂變成了一面巨大的黃藍兩色烏克蘭國旗。 然後,他突然拿出了油漆罐和刷子,加上了更多的名字:波羅季揚卡、敖德薩、伊爾平… 多餘的油漆順著牆流下來,鮮紅的顏色讓他所傳達的信息更加震撼有力。 紅色更具震撼力 德米特里知道自己這樣做並非沒有風險。在俄國,公開抗議往往會以受到威脅或被起訴為結局,或兩者兼有。 已經有人在德米特里的家門上塗鴉,說他是「叛徒」。警察也登門造訪過。他後來因為詆譭俄羅斯軍隊而遭到罰款。 但德米特里並無悔改之意。 德米特里並不後悔這樣做。 「我不能袖手旁觀。它會撕裂我的內心。但我正在做的是一種絶望的表達。現在俄國人遭人嫌棄。我們活該,自找的。這一軍事行動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為我們蒙上一層陰影」,他說。 克里姆林宮喜歡把普京總統塑造成一個受到人民支持的領導人。當局堅持稱俄國人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普京。但德米特里稱這只不過是一個幻覺。 「如果你問這裏的人們,他們是否贊成俄國和烏克蘭之間打仗,炮轟城鎮,加上戰爭所帶來的貧窮和饑餓後果。他們會說『你瘋了嗎』」,德米特里告訴我。 他說,俄國人置身於虛假信息之中。他們支持電視中聽到的特別軍事行動。但人們正在開始意識到,真正發生的事情是一場災難。 在購物中心外,記者問過往的行人他們怎麼看德米特里的抗議。 對德米特里的做法,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一名購物者驚呼道,「他是個瘋子,白癡。把牆塗成那樣。還不如在牆上畫幅畫更好」。 記者問的下一個人正好是德米特里87歲的前生物老師瑪麗亞·尼古拉維納。 她說,「沒有人想要戰爭。我仍然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但雖然話說如此,也許我們的政府知道得更清楚」。 一名叫安東的年輕人說,「他有權表達自己的觀點。我也很擔心烏克蘭(戰爭),因為攻擊和轟炸鄰國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德米特里知道,他的油漆抗議無法帶來和平。 但是,如果他的抗議能讓小鎮的人們停下來、思考一下,甚至質疑一番,那他相信,這就是值得的。

英國「派對門」調查報告曝光首相疫情期間違規聚會照片

英國公布了調查政府官員違反疫情期間封城規定聚眾派對的「格雷報告」,首相約翰遜在議會道歉 在英國受到萬眾矚目的「格雷調查報告」近日終於被完整公布,而首相約翰遜也再度面對公眾輿論譴責與要求他辭職的壓力。 由資深公務員蘇·格雷負責的獨立調查,主要針對的是唐寧街首相府及相關官員疫情期間違反封城規定聚眾派對事件。報告內容5月25日被公之於眾。報告矛頭直指唐寧街最高領導層和政府辦公室的「喝酒文化」,並公布了多張派對照片和參加派對者名單,其中包括首相約翰遜和財相蘇納克。 約翰遜首相回應表示,報告內容讓人「痛心疾首」,但他不會辭職。他說:「我必須繼續向前看」。 格雷報告內容 2020年6月19日,英國首相府內為約翰遜慶祝生日。鏡頭內還有內閣辦公廳大臣凱斯(Simon Case) 這份長達48頁的調查報告,共針對首相府及政府部門在封城抗疫期間違反規定的16次聚會。報告詳細列出了每次聚會的時間、地點和當時的抗疫規定以及參加者和聚會情況。 其中涉及首相府的聚會包括: 2020年5月15日,唐寧街花園,約翰遜首相從府內帶來奶酪和酒在戶外聚會約一小時,當時封城規定禁止兩人以上在公共場所會面,除非「工作必要」;2020年5月20日, 唐寧街花園,約翰遜首相參加了聚會約30分鐘;2020年6月19日, 在內閣會議室為首相舉辦事先計劃好的生日派對,時間為半小時,首相和財相參加,但兩人事先都不知情;2020年11月13日,唐寧街工作人員在新聞處舉行一次告別聚會,首相參加。當時封城規定禁止兩人以上在室內聚會,除非工作需要;2021年4月16日,為工作人員離職唐寧街舉辦了兩次聚會,聚會持續到第二天凌晨,最後一個人離開時,時間是早晨4點30分。 各方反響 首相約翰遜和財相蘇納克都因為參加生日派對被罰款 本次格雷調查報告完整公之於眾,正值英國民間面對物價飆升,民眾基本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關鍵時刻。 對那些不滿首相違反疫情期間規定的人們來說,報告增加了他們對英國現任保守黨政府高層的不信任,要求首相辭職的聲音增多。而對支持首相的很多保守黨議員而言,英國正處在民生困難的關鍵時刻,社會各界應該支持首相的領導,以便他不受干擾完成紓困工作。 有輿論批評首相「領導失誤」,也有輿論認為他不過喝了點果汁吃了個三明治,算不上嚴重錯誤。 一位保守黨議員說,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裏,這份報告的內容滴滴答答地慢慢披露,已經變得「非常乏味」——民眾已經一定程度上失去興趣。 梅森還分析認為,至少現在來看,約翰遜首相的位子是安全的,至少現階段還是。

李克強:當前經濟困難大於兩年前,紓困刺激措施要「能出盡出」

5月25日,中國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 這場會議參與官員眾多——從中央部委,到省、市,乃至區縣一級,有媒體估計參會人數可能超過十萬。 會議上對中國經濟形勢的描述也出乎輿論預料——李克強稱,困難比2020年初受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 對於刺激經濟的措施,這場會議要求又多又快——比如要求各地5月底前要出台實施細則;再比如,要求各地在助企紓困上政策能出盡出。 這場會議凸顯出中國經濟在嚴格防疫政策下,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政策力度和速度,讓人聯想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四萬億」刺激政策。那場超強刺激被稱為「大水漫灌」和「飲鴆止渴」,雖然穩住經濟大盤,但中國之後用了多年消化後遺症。 中國經濟形勢有多嚴峻 「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一些經濟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在5月25日的會議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描述引人矚目。 2020年疫情第一波衝擊下,中國經濟遭受重創,當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那不僅是1992年中國開始公布季度GDP數據以來最低數值,也是首次出現季度增速為負值的情況。 對比之下,兩年前武漢封城76天,目前上海封城已超過60天。經濟重要程度上,兩個城市不可同日而語,武漢屬於中部地區核心城市;但上海不僅是製造業中心、外貿中心,也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封閉兩個月帶來的經濟衝擊力比武漢更大。 雖然二季度經濟數據尚難統計,但各方對疫情衝擊之下的中國經濟預期普遍大幅走低。 上海封城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 目前能夠看到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失業率,當前幾乎回到了兩年前的水平——2020年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月份下降為5.9%。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6.1%,創2020年3月以來新高。 這一問題也成為李克強口中的高頻詞。比如,「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 「能出盡出」的紓困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電視電話會召開前兩日,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六方面33項措施,以穩住經濟基本盤。 嚴厲封鎖措施導致物流不暢,上海製造業停滯,貿易受阻。 此次規模空前的電話會議目的則為傳達和督促各地方政府落實33項措施,要求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實施細則,並且國務院26日將向12個省派出督查組,對政策落實和配套開展專項督查。 這33項措施有稅收優惠和費用緩繳,比如: 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將2022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餐飲等五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三項社保費政策延至2022年底,並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全年緩繳3200億元。 加大基建投資也成為重要方向,比如: 支持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今年要新開工一批水利、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管廊等項目,並引導銀行提供規模性長期貸款等。 在保就業方面,不僅依靠基建投資來將發揮一定的以工代賑作用,還包括今年將失業保險留工培訓補助擴大至所有困難參保企業,財政對企業穩崗的資金支持政策進一步加碼等。 在上海定居20多年的商事律師肖馬克(Mark Schaub)認為,2022年一季度GDP增長率符合中國當局預期,但顯然還沒能反映上海等地「封控」所帶來的影響。 李克強稱,各地在助企紓困上政策能出盡出。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用市場化辦法、改革舉措解難題。 有網民評論稱,各種藥方雖多,但核心問題是,嚴格防疫政策不放鬆,很難有效刺激經濟。關於這點,李克強在會上稱,解決兩難多難問題是對行政能力的考驗。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時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防止單打一、一刀切。 前車之鑒 嚴厲的清零措施仍在持續,中國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刺激力度,讓人聯想到2008年次貸危機後的中國——彼時,金融海嘯的餘波跨過太平洋衝上中國的海岸,當年11月中國進出口數據突然跳崖,出口增速從上月的19.2%下降到-2.2%,進口增速從上月的15.7%下降到-17.9%。 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稱,「這場金融危機是歷史上罕見的」,以及「要千方百計防止金融危機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 幾天后,中國宣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推出一個四萬億元級的經濟刺激計劃,當時低迷的全球經濟都為之一振。大量的錢注入經濟,基建狂潮成為托底經濟的主力。2008年底開始,中國發改委突然放鬆審批條件,密集批複同意了28個城市的地鐵規劃,投資超過1萬億元。事實上,「四萬億」中45%投向了公路、鐵路、機場和城鄉電網。 但很快,它被視為「飲鴆止渴」的計劃,推高了債務風險,吹起了地產泡沫。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事後稱,「這是飲鴆止渴的辦法,它不但沒有降低槓桿,相反進一步槓桿化了」,而一旦有風吹草動,「局部的資金鏈斷裂傳導到金融市場的其他部分,引發系統性危機」。 此後多年中國不得不承受「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帶來的痛感。因此,當前疫情壓力下的強刺激,也有聲音擔心,是否會重蹈覆轍。 不過,當前分管金融的副總理劉鶴,在推出「四萬億」計劃時就是中財辦副主任。他在10年前的一次講話中提到過當時的苦衷——「在應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當全球經濟處於自由落體狀態的時候,我們中央政府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直接干預,取得了很大成績,也確實還有一些問題。」

出口禁令與烏克蘭戰爭影響疊加,亞洲多國面臨供應危機

馬來西亞近日稱因國內供應不足而限制肉雞出口。 馬來西亞宣佈將從6月開始削減肉雞出口,原因是該國自身供應不足。在亞洲其他地方,印度已禁止小麥出口,印尼也停止讓棕櫚油銷往海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全球面臨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一位農業專家指出,所謂的「食物民族主義」恐將在亞洲興起。 最近幾個月,馬來西亞眾多消費者目睹了雞肉價格飆漲,一些零售商實施限購措施,定明顧客能買多少雞肉。 馬來西亞總理伊斯邁(Ismail Sabri Yaakob)星期一(5月23日)說,這個東南亞國家將停止出口每月多達360萬隻活雞,「直到國內價格與產出穩定為止」。 伊斯邁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首要(照顧的)是我們自己的人民。」 鄰國新加坡的雞肉供應有近三分之一來自馬來西亞,當地恐怕將受此政策重擊。幾乎所有活雞都是先進口到新加坡,再屠宰冰鮮。 星期一晚些時候,新加坡食品局鼓勵消費者購買冷凍雞,同時採取行動勸阻搶購。 食品局的聲明說:「雖然冰鮮雞供應或會受短暫影響,但仍有冷凍雞供應可補充不足。我們也建議消費者只採購其所需數量。」 烏克蘭戰火「波及」亞洲 馬來西亞的肉雞出口禁令只是環球食品危機的最新一起事態。世界銀行上月就曾警告說,食品價格破紀錄上漲,將迫使數以億計人民陷入貧困和營養不足。 烏克蘭是主要的小麥出口國,自俄羅斯入侵該國以來,其出口量暴跌。這導致全球小麥價格暴漲,也讓依靠烏克蘭出口的國家開始擔憂本國陷入糧食短缺。 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尤利婭·斯維裏登科(Yulia Svyrydenko)星期一說,國際社會應當建立「安全走廊」,讓滯留在烏克蘭數以百萬噸計的穀物離開當地。 烏克蘭農民尤里的糧倉裏堆滿了糧食,但他無法把糧食送到急需的國家。 在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之際,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 執行幹事大衛·比斯利(David Beasley)形容,俄羅斯堵截烏克蘭糧食出口,是「向全球食品安全宣戰」。 比斯利說:「我們已經在面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糟糕的糧食危機。」 「當你發覺有4億人依靠來自烏克蘭的糧食糊口,而你關閉了供應,外加肥料問題、乾旱、食品價格、燃料價格,我們看到一場地獄風暴在籠罩著整個地球。」 「食品民族主義」作祟? 本月初,依靠小麥為主食的印度下達出口禁令,國際小麥價格隨即再次攀升。新德里政府因應熱浪侵襲導致國內小麥價格升至破紀錄高位,而作出此決定。 在其他主要穀物生產國受乾旱與洪澇災害威脅之際,商品交易人士本來預期利用印度的供應來補充烏克蘭的缺欠。 從加工食品到肥皂,棕櫚油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最近幾周,因為印尼下令停止棕櫚油出口數周,以平抑國內食油價格,導致國際棕櫚油價格也都飆漲。這道禁令已在星期一屆滿。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索尼婭·阿克特博士(Dr Sonia Akter)指出,這些都是「食物民族主義」的事例。 她說:「政府頒布這樣的限制,因為他們覺得應該優先保護其公民。」 「參考2007至2008年糧食危機的經驗,可以預期更多國家將加以仿效。這將讓這(糧食)危機與食品價格飆漲情況惡化。」 商品市場原本預期印度小麥能填補烏克蘭小麥被阻出口造成的短缺。 不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食品科技計劃主任陳維寧教授(Prof William Chen)相信,這些出口禁令只屬於暫時性,而非全面的食品民族主義。 陳維寧教授說:「其他國家也曾對食物商品施加限制,而最終還是解除了。」 「這是對食物價值鏈相連性的最佳詮釋。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在該國人口所需的一切食品需求上自給自足。」

Quad:「四方安全對話」東京峰會中的中國因素

「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簡稱Quad)領導人周二(5月24日)在東京舉行會議。這可以說是四國近年來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將影響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政治和安全。 這個由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組成的聯盟似乎正在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在某種程度上也正走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陰影。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最高領導人四次聚會。他們去年9月已經在華盛頓會晤過一次,在線上已會晤過兩次。這凸顯了「四方安全對話」的重要性。 在2017年之前,「四方安全對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概念。那一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振該組織,試圖在中國的後院挑戰北京。 但分析人士表示,過去幾年,兩個「四方安全對話」國家與中國的雙邊關係都在穩步下滑,這似乎給它們帶來了新的動力。 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副主任邁克爾· 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說,最近的這次會議很可能會明顯把重點放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 「隨著疫情過去,以及對印度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的理解,四方會談將專注於其核心事務:確保一個開放和自由的印太地區。」 迄今為止,印度一直拒絶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直接批評莫斯科,但印度重申了尊重各國主權的重要性。 在最初對印度立場表示憤怒後,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似乎已經理解了印度的立場。 美國和印度的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參加了4月份的2+2對話,這有助於消除他們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 近年來中印關係出現惡化 美國承認,印度在國防進口方面嚴重依賴俄羅斯,這一點不容忽視。 因此,「四方安全對話」將重點放在相互融合的共同點上,而中國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中國在該地區變得越來越強硬,與幾個國家的海上糾紛仍在繼續,與印度的陸地邊界也有衝突。 中國正大幅投資加強海軍實力,最近與所羅門群島簽署的安全協議也引發了澳大利亞的擔憂。一份洩露的協議草案表示,中國軍艦將獲准停靠這些島嶼,中國政府可以派遣安全部隊「協助維護社會秩序」。該草案已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核實。 看看澳大利亞新當選的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如何應對這一威脅,以及他如何在四方框架內提出這一問題,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日本對中國海軍的所謂例行「侵入」越來越警惕。 至於美國,它顯然希望保護自己在該地區的利益。 以美國為首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的啟動就是朝著該方向邁出的一步,該框架擁有13個地區參與者。它旨在促進區域增長、可持續性和包容性。 最近兩次「四方安全對話」會議都是在線上舉行 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與東盟領導人會晤。 該地區的重要性可以從這樣一個事實中理解: 該地區擁有一些世界上使用最頻繁的航道,包括馬六甲海峽。大約30至40%的全球貿易,包括貨物和原油,通過這些通道。 因此,當印度總理莫迪、拜登、阿爾巴尼斯和日本總理岸田文雄在東京會面時,他們可能不會直接提到中國,但是地區安全將是他們的首要議程。 「四方安全對話」有幾個工作組,包括網絡安全、醫療、基礎設施和教育工作組,但它沒有明確談到任何防務合作。 不過,它可能會宣佈一項聯合戰略,解決印太地區的非法捕魚問題。分析人士表示,這主要針對中國。 庫格爾曼說,這一聲明意義重大,因為它涉及到衛星圖像使用和積極的情報共享,這將產生安全影響。 他還說,在東盟國家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制衡中國的主要力量之前,「四方安全對話」還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拜登政府稱,致力於打造開放公平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 這並不是說「四方安全對話」沒有防禦角度。這四個國家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參加了印度的馬拉巴爾海上軍演,阿富汗和朝鮮核計劃等問題也在四方會議上進行了討論。 但庫格爾曼指出,東盟和「四方安全對話」國家都與中國有著巨大的貿易量,它們將努力避免與北京發生任何直接對抗,至少在「四方安全對話」能夠成為該地區的基本安全提供者前是這樣。 此外,印度還是中國在多個多邊論壇上的合作伙伴,包括金磚五國,其中還包括俄羅斯、南非和巴西。 「『四方安全對話』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它的結構仍然非正式,沒有秘書處。因此,它需要不斷發展。」庫格爾曼先生說。 同時,俄羅斯與中國日益發展的關係很可能起到重要作用,還有他們不符合印度的戰略考量。 「四方安全對話」將討論烏克蘭戰爭,但這不是會議焦點 一些分析人士預測,烏克蘭戰爭可能「將俄羅斯送入中國的懷抱」,北京也許能夠說服莫斯科增加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勢力。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印度的利益將受到最大的影響,因為它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而且與中國的爭端仍在繼續。 庫格爾曼說,現在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情況,但是這種假設不能被完全排除,因為俄羅斯一直對「四方安全對話」持批評態度。 中國政府最初對「四方安全對話」的反應是不理會,稱該聯盟將「像海上泡沫一樣消散」。但後來,它加強了對該組織的批評,稱其為「亞洲北約」。 上周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組建「四方安全對話」是為了「遏制中國」。 隨著雙方立場日益強硬,東盟國家(其中一些國家與中國存在海上糾紛)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情況就是分析人士所說的——「進退兩難」。

【圖集】2022切爾西花展:群芳斗艷 喜迎英國女王白金禧

著名的倫敦切爾西花展(5月24日-28日)由於疫情原因曾被取消、改期2年,今年終於回歸正常,而且恰逢英國女王的白金禧。 切爾西花展是伊麗莎白女王每年必去的活動。今年又恰逢是女王登基70年的白金禧年(Platinum Jubilee)。今年園藝設計的主題還貫穿著正念和寧靜。 這是專門用鮮花設計和組成的女王頭像,以體現女王白金禧年這一主題。 這是由西蒙·萊塞特(Simon Lycett)設計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頭像,頭像共使用了70個手工製作的花盆,每一個花盆代表女王在位的每一年。花盆中的花則是女王喜愛的花卉鈴蘭(lily of the valley)。 在今年新推出的聖所(或避難所)花園(Sanctuary Garden)中展出的「冰花園」( 『The Plantman's Ice Garden』)非常引人注目, 裏面使用了很多堆積在一起的冰塊。冰花園設計者希望提醒人們氣候變化正在我們身邊悄悄發生。 被凍在冰塊中的花是花展設計的一部分。 有些花展還啟用模特來展示主題,像這個在RHS綠冠花園(RHS Queens Green Canopy Garden)前的「烏拉爾山脈女主人」(The Mistress of Ural Mountains),綠冠花園展區主要展示樹木和林地對環境的重要性。 用菊花圖案組成的日本富士山。 在花展外面的商家也跟著沾光,活躍起來。 這個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的花展,是在切爾西的約克公爵廣場免費花卉展期間展出的。 在切爾西花展正在進行之際,還可以看到在斯隆街哈克特店外以英國皇家郵政為主題的花展。 各種郵箱也被鮮花點綴打扮起來。

美國德州校園槍擊案最少21人死亡 包括19名學生

這是美國本月最少第二宗致命槍擊案。 美國德克薩斯州(又譯得州)校園槍擊案至今已經造成最少21人死亡,包括19名學生和一名老師,另外兇手被到場的警員擊斃。 槍擊案在當地時間周二(5月24日) 早上發生,德州官員指一名持有手槍、AR-15半自動步槍和高容量彈匣18歲男子,首先在另一處地方槍傷自己的祖母,再開車離開。 他之後在羅布小學(Robb Elementary School)附近撞毀了汽車,他下車前往這家小學的時候遇上了警員,警員向他開火,但無法阻止兇手進入學校向師生開槍。 這是美國本月最少第二宗致命槍擊案,5月15日,美國加州拉古納伍茲的日內瓦長老會教堂發生致命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 烏瓦爾德(Uvalde)綜合獨立學區警察局長皮特·阿雷東多(Pete Arredondo)說,槍擊事件於當地時間周二(5月24日)11點32分開始,調查人員認為襲擊者「在這起令人髮指的罪行中單獨行動」。 德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說,槍手名叫薩爾瓦多·拉莫斯(Salvador Ramos),他在進入學校之前離開一輛汽車,然後「可怕地、難以理解地」開槍射擊。 美國媒體報道說,遭槍擊身亡的老師是伊娃·米雷萊斯(Eva Mireles)。她在羅布小學擔任四年級教師,指導9至10歲的學生。她在學區網站上的頁面上說,她有一個上大學的女兒,喜歡跑步和遠足。 羅布小學位於聖安東尼奧市以西約85英里(135公里)處,是一所以西班牙裔為主的學校,該校有學生近 500名。 美聯社報道說,槍擊事件發生時,正在附近的一名美國邊境巡邏隊官員衝進學校,開槍打死了躲在路障後面的槍手。 邊境巡邏隊是保護美國入境口岸的一個聯邦機構。烏瓦爾德距離墨西哥邊境不到80英里,是邊境巡邏站的所在地。 據報道,兩名邊防人員在與槍手的交火期間中槍。該官員說,一名邊境巡邏隊人員頭部中彈,並補充說兩人現在都在醫院,情況穩定。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報道,襲擊者在開槍時身穿防彈衣。另一名涉嫌於5月14日襲擊紐約布法羅一家雜貨店的18歲少年也身穿防彈衣並攜帶半自動步槍——這兩種武器在美國都可以買到。 烏瓦爾德紀念醫院早些時候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發帖稱,有13名兒童「通過救護車或公共汽車」被送往醫院。 當地居民在距離羅布小學僅幾個街區的地方為襲擊受害者和倖存者舉行了小型守夜活動。 當地醫院官員說,一名66歲的婦女和一名10歲的女孩在聖安東尼奧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處於危急狀態。 當地居民在距離羅布小學僅幾個街區的地方為襲擊受害者和倖存者舉行了小型守夜活動。 卡拉·博曼(Karla Bohman)在向大家講述一位家庭朋友的故事時,聲音沙啞,她的小女兒是學校的一名學生,仍然下落不明。 「他們不知道她是在接受手術,還是其中一名遇難者,但他們知道她是某種受害者,因為她失蹤了,」博曼哭道。 「我無法相信這一點。」 一直住在烏瓦爾德的居民謝麗爾·尤哈斯(Cheryl Juhasz)在祈禱期間靜靜地哭泣。 尤哈斯說:「你不能理解這種邪惡的事情,不管它發生在哪裏,但發生在家裏就更難理解了。」 周二晚上,社區成員在守夜活動中哭泣。 分析: 這是一個令人深感震驚的悲劇,但令人沮喪的是,在美國,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全美各地表達的悲痛和同情是真誠的。但這件事的發生,沒人真會感到驚訝。 美國僅今年一年就發生了27起校園槍擊事件。年幼的學生經常排練如果槍手進入他們的教室該怎麼做。 距離紐約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十人死亡僅10天。 政客們認識到這幾乎是美國獨有的問題,在美國,槍支已超過車禍,成為兒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這是政治似乎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對槍支管制的根深蒂固的觀點並未因烏瓦爾德悲劇等事件而改變。 「為什麼我們總是讓這種事情發生?」拜登總統問道。「為什麼我們願意忍受這場大屠殺?」 但沒有跡象表明民主黨已接近通過更嚴格的槍支管制立法。一些共和黨人已經指責他們利用最近的校園槍擊事件來憤世嫉俗地推進自己的政治議程。 講到校園槍擊案件,羅布小學將與(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和(佛羅里達州)帕克蘭一所高中一樣,都會被提及。殺害無辜學童在美國重新引發了關於槍支的辯論,但並未使其更接近解決方案。 德州校園槍擊案至今已經造成最少21人死亡,包括19名學生和一名老師,另外兇手被到場的警員擊斃。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呼籲管控槍支,並稱對回應大規模槍擊事件感到「厭惡」。 「有多少孩子目睹了所發生的一切——看他們的朋友死去,就好像他們在戰場上一樣」,他說。 「他們將在餘生中忍受它。」 拜登問道:「為什麼我們願意忍受這場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一直讓這種情況發生?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們的脊樑在哪裏?「 「是時候採取行動了,」他說。「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拜登:「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拜登問道:"為什麼我們願意忍受這場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一直讓這種情況發生?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們的脊樑在哪裏?" 他表示:「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走進商店買兩把突擊武器的想法是錯誤的。」 拜登質問:「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頂得住槍支游說團體?」 他下令白宮和其他美國聯邦大樓下半旗,以紀念烏瓦爾德槍擊事件的遇難者。 拜登此前曾表示,他希望看到禁止攻擊性武器、大容量彈匣和對所有槍支銷售的強制性背景調查。 但到目前為止,拜登一直無法說服國會通過基於「常識」的槍支改革,而是專注於他可以在未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採取的行政命令。 美國總統拜登上月宣佈將監管所謂「幽靈槍」,包括禁止製造可讓消費者自行組裝無序列號槍支的套件。這種無序列號的槍支無法追蹤。 … Continue reading 美國德州校園槍擊案最少21人死亡 包括19名學生

烏克蘭戰爭:俄國外交官辭職抗議 形容俄烏戰爭「血腥、愚蠢」

邦達列夫是首名公開發聲批評俄羅斯入侵行動的俄國外交官,目前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俄國外交官因為入侵行動而辭職抗議。 俄羅斯一名駐聯合國外交官鮑里斯·邦達列夫 (Boris Bondarev)為了抗議俄國入侵烏克蘭而宣佈辭職,又發表公開信批評入侵行為。 他在自己私人社交網站帳戶發表公開信,形容俄羅斯總統普京入侵烏克蘭是一場「血腥、愚蠢」的戰爭,又形容戰爭是對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犯下的罪行。 他說,他明白自己將會被俄羅斯當局視為叛徒,但他堅持不會收回聲明內容。俄羅斯當局至今未就事件作出回應。 他在公開信中又說,他選擇結束自己20年的外交事業,是因為他「無法再分享這個血腥、愚蠢和絶對不必要的恥辱」。 公開信又批評發動這場戰爭的人只想要一件事,就是永遠掌權。「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需要犧牲多少生命他們都願意。」 「數千名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已經失去性命,就是因為這樣。」 分析 就辭職信來說,這可以算是最尖銳的一封。邦達列夫對俄總統普京、外長拉夫羅夫和俄羅斯發動的戰爭作出毫無保留的攻擊。 戰爭、嚴重的罪行、好戰、謊言和憎恨,這都不是你會從俄羅斯官員口中聽見的一些詞語。普京三個月前宣稱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把它稱為「俄羅斯的戰爭」,俄羅斯政府內部也很少出現一些批評的聲言。 俄羅斯當局會為此感到尷尬嗎?絶對會的,因為他們想要建立一個形像,讓外界認為政府上下一心支持普京入侵烏克蘭。 但有一個人辭職,並不代表其他人會跟隨,邦達列夫坦言知道自己只屬於少數。他相信就目前來說,俄羅斯外交部大部份官員都支持官方的說法,支持俄羅斯當局的「特別軍事行動」。 邦達列夫又說,除了辭職外,他看不見任何其他做法。「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會改變許多事情,但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積小成多,成為一股力量。我希望這樣。」 他透露一些同事在入侵行動開始時,曾經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採取了一些激烈的行動」。 「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這樣高興,因為我們開始遇到問題,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但他認為不少同事不會因此改變想法。 「他們可能變得沒有那麼激進,也沒有那麼尖銳,但不會變得平和。」 邦達列夫在公開信中說,他「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國家感到如此羞恥」。 他是首名公開發聲批評俄羅斯入侵行動的俄國外交官,目前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俄國外交官因為入侵行動而辭職抗議。 邦達列夫說他擔心自己的安全,但說自己只是「辭職後有話直說」。

英國:幫助摩爾多瓦軍備升級以對付俄羅斯軍事威脅

英國外交大臣麗茲·特拉斯說,為了讓摩爾多瓦能夠對付俄羅斯入侵的威脅,應該讓摩爾多瓦軍隊「裝備達到北約標凖」。 特拉斯(Liz Truss,又譯卓慧思)日前對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盟國目前正在協商想辦法幫助小國自衛。 她說,很明顯,儘管普京在烏克蘭取得有限的勝利,但他仍然有實現「大俄羅斯的野心」。 位於烏克蘭西南部的摩爾多瓦曾經是蘇聯的一個共和國。現在摩爾多瓦同俄羅斯沒有共同邊界,但是東部接壤的分離地區德涅斯特里亞有俄羅斯駐軍。 摩爾多瓦不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摩爾多瓦馬上提出申請要求加入歐盟。 特拉斯說,西方盟國正在討論如何讓烏克蘭防衛力量得到升級,能夠遏制未來可能發生的入侵、包括對「諸如摩爾多瓦等其他弱勢國家」的侵略。 她說,「我願意看到把摩爾多瓦的裝備提升到北約標凖。這是我們正在同盟國討論的問題。」 「大俄羅斯野心」 當被問到是否俄羅斯被認為對摩爾多瓦構成安全威脅的時候,特拉斯說,「絶對是這樣。我的意思是普京並不掩飾自己要建立大俄羅斯的野心。」 摩爾多瓦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那裏有許多烏克蘭人。在俄烏戰爭開始後,摩爾多瓦接納了437,000多逃離戰火的難民。 對一個人口只有260萬人口的小國來說,他們接納烏克蘭難民的比例要高於其他任何國家。 摩爾多瓦總統馬婭·桑杜(Maia Sandu)持親歐盟立場,但是她的前任伊戈爾·多東(Igor Dodon)支持俄羅斯,而且他仍然有許多支持者。 俄羅斯支持位於摩爾多瓦和烏克蘭之間的分離地區德涅斯特里亞,俄羅斯在那裏有1,500名駐軍。 4月份德涅斯特里亞當局說,在他們的首都蒂拉斯波爾(Tiraspol)的國家安全總部,蘇聯時期的無線電發射塔和城市外面的軍事單位成為爆炸攻擊的目標。 摩爾多瓦的總統馬婭·桑杜持親歐盟立場 「明智」的做法 德涅斯特里亞當局指責攻擊是烏克蘭"潛入者"所為,但是基輔卻說俄羅斯特工進行了爆炸攻擊。 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研究員瓦特靈(Jack Watling)博士說,摩爾多瓦目前並沒有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但是的確存在俄羅斯顛覆活動的威脅。 他說,考慮到俄羅斯已經公開表示過對摩爾多瓦有企圖,幫助摩爾多瓦取得「適當的能力」讓他們「能夠靠自己解決問題」是明智的選擇。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說,西方「必須要凖備好長期而且加倍對烏克蘭提供支持。」 「2%:軍費最低標凖」 她在倫敦發表評論說,「如果普京得逞了,他會在歐洲各地進一步製造麻煩,引發全球性後果。我們不會再有安全感。」 特拉斯還呼籲增加英國國防開支,她說,北約規定的佔GDP2%的國防開支應該是個底限,而不是最高目標。 4月份英國首相約翰遜許諾說英國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裝備。他在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交談中表示要提供更多裝甲車和反坦克武器。 周五(5月20日)英國首相還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行了電話交談,他們討論了最近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的問題。 土耳其之前已經表示要否決那兩個國家加入北約的申請,指責瑞典和芬蘭在對待被土耳其認定為恐怖組織的庫爾德組織問題上沒有採取「明確立場」。 英國首相府發言人說,英國首相對埃爾多安說,芬蘭和瑞典作為有價值的伙伴會對北約聯盟做出貢獻,並且鼓勵埃爾多安在6月北約馬德里峰會前同那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共同探討他們關注的問題。

拜登:若中國武統台灣美國將信守承諾出手防衛

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東京用一個「會」字回答會否武力護台的提問,引起北京「強烈不滿」。 正在亞洲地區首次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如果中國「武力入侵」台灣,美國將出手「防衛」。 這是拜登在過去幾個月內第二次表示美國將防衛台灣。 2021年10月21日,拜登(Joe Biden)在美國參加一個電視節目時,曾被記者問到如果台灣受到中國攻擊,美國會否保衛台灣。拜登當時也表示:「會,我們對此有承諾。」 拜登總統如此明確表態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一貫的「戰略模糊」政策有出入。因此兩次美國政府官員都出面解釋說,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並無變化。 拜登說了什麼? 拜登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問題時,有記者問及台灣防務問題。 拜登把台海局勢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直接聯繫起來,說普京試圖「消滅烏克蘭的身份」, 「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最終可以和解,但是對俄羅斯的制裁沒有持續下去,」他說:「那麼這在企圖通過武力奪取台灣的代價問題上,會向中國發出了什麼信號呢? 」 拜登還談到中國越來越多戰機侵入台灣防空區。他說:「他們現在已經在玩弄危險,飛行到台灣如此近的距離和其他所有的動作。」 他補充說,雖然「我期望這(武力入侵)不會發生,也期望不會有這樣的嘗試」,但這同時也取決於「世界如何強硬表明立場,即這樣的行動將導致長期的不被外界認可」。 接著拜登總統被直接問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美國並沒有武力保衛烏克蘭。那麼如果中國發動入侵,美國是否會在軍事上保衛台灣? 拜登回答說:「會的......我們對此有承諾。」 他說:「用武力可以奪取(台灣)的想法......就是不合適。它將讓整個地區陷入混亂,並成為又一個類似於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 拜登在講話前還說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在他講話之後白宮發言人又迅速重申了這一點。 中國、台灣有何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拜登的此番講話「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汪文斌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既是國際社會共識,也是美方向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諾。 他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恪守有關不支持「台獨」的重要承諾。 他還警告,不要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以免對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造成嚴重損害。 台灣外交部對拜登此番話表示「感謝」。 台灣媒體中央社援引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說,台灣外交部對拜登總統及美國政府重申堅守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承諾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 歐江安還說,中國對台海安全構成挑戰,已經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切......台灣會繼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並與美國及日本等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合作,共同捍衛台海安全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拜登講話為何引人關注? 美國在1979年與中國建交後切斷了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但同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要求美國政府繼續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 多年以來,台灣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影響中、美關係的最敏感問題。 自中、美1979年建立外交關係至今,在相當長的幾十年間,美國一直奉行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政策。所謂「戰略模糊」,即美國政府在台海戰爭危機上的模糊立場,不表明會如何應對北京武力攻擊台灣。 但隨著近年來中、美之間衝突範圍越來越大,美國國會和行政當局對台灣的支持態度日益明顯。 就在中國不斷強調美國應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的同時,美國強硬表態:美國並不認同中國的原則。 在拜登訪問亞洲國家韓國與日本之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推特上反駁中國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公開錯誤地描述美國的政策。美國並不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我們仍然致力於長久以來、不分黨派、在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指引下的一個中國政策」。 「一個中國政策」與「一個中國原則」 承認「一個中國」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基礎。在這一政策下,美國承認中國、與中國建交並斷絶了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 中國政府奉行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終將與大陸統一。 美國表示一個中國政策並不是對北京立場的認可,事實上,作為政策的一部分,華盛頓與台灣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非官方」關係,包括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幫助台灣提升自衛能力。 儘管台灣政府聲稱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但任何想要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必須與台灣斷絶官方關係。這導致了台灣在外交上被國際社會孤立。 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後,切斷了與台灣的關係關閉了台北大使館。但在同年,美國國會通了《台灣關係法》,明確規定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高壓手段,危及台灣人民安全與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烏克蘭戰爭:西方與俄羅斯的間諜戰

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長達數十年的間諜戰正在因烏克蘭戰爭而加劇。 莫斯科情報部門涉嫌哪些活動?西方國家驅逐大批俄羅斯官員將如何影響普京在海外的秘密行動? 當俄羅斯在2014年首次向烏克蘭出兵時,其情報部門也開始向向西方發動攻勢——從網絡攻擊干擾美國大選到在歐洲開展毒殺和破壞活動。 但近幾個月來,隨著西方國家開展反擊並對俄羅斯情報機構的秘密行動能力造成持久損害,間諜戰愈演愈烈。西方國家的首都史無前例地驅逐500名俄羅斯官員就是一個標誌。 表面上看,這些官員被形容為外交官,但其中大多數人被認為是秘密情報官員。 他們一直在進行傳統的間諜活動——培養聯繫人和招募可以傳遞秘密的特工——西方國家也在俄羅斯境內開展這種活動。 但據信有些人正在執行俄羅斯人所說的「積極措施」。 這些包括從開展宣傳到更具進攻性的秘密活動。 波蘭表示,被驅逐的45名俄羅斯人參與了「破壞該國穩定」的行動。 自2014年以來,西方情報機構一直在努力查明參與此類活動的俄羅斯間諜。 其中之一是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情報總局(GRU,中文別稱「格魯烏」)旗下「29155部隊」,據信該部隊負責破壞、顛覆和暗殺。 2014年10月,捷克的一片森林中發生巨大爆炸導致一個彈藥庫被炸毀,當局花了將近7年的時間才發現「29155部隊」是此案幕後黑手。其中一些俄羅斯特工後來捲入2018年英國索爾茲伯里(Salisbury )毒殺事件。 同一個俄羅斯特工小組還企圖毒殺一名保加利亞軍火商,他在捷克的倉庫中儲存了武器——一種理論認為,爆炸和毒殺事件與他為遭受俄軍侵略的烏克蘭供應武器有關。 「29155部隊」的成員還參與了2014年協助親俄羅斯領導人逃離烏克蘭的行動。西方情報部門一直密切關注俄羅斯的這個機構。 索爾茲伯里毒殺案嫌疑人——彼得羅夫(Alexander Petrov )(左)和博希羅夫(Ruslan Boshirov) 但是對個別間諜採取人盯人戰術付出的成本很高。雖然在俄羅斯的西方間諜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當局的全天候監視,但是在西方首都的俄羅斯間諜卻沒有受到類似的對待。 一位美國官員表示:「(間諜)存在的規模越大,就越難以凖確了解他們在做什麼。」 但是這種形勢正在發生變化。西方官員表示,各國最近採取的驅逐間諜的行動不僅僅是一種象徵性的抗議姿態,而是為了降低俄羅斯破壞能力而採取更廣泛行動的一部分。西方一些反間諜機構還表示,早就應該採取大規模驅逐行動了。一位官員說,俄方一直在嘲笑我們容忍他們的存在。 「我們正試圖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以降低其進攻能力和對鄰國和西方構成威脅的能力,」一位官員說。 「許多歐洲國家已經採取行動,減少俄羅斯在整個歐洲的收集情報的能力。所有這些措施都是旨在減少俄羅斯對我們構成的威脅。」 一些國家被認為有大量俄羅斯間諜在活動。柏林驅逐了40名俄羅斯人。然而,一名西方情報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有近100名俄羅斯情報官員在德國活動,他們行動起來就像一艘「航空母艦」。 為什麼英國沒有驅逐任何俄羅斯人? 官員們說,在索爾茲伯里發生毒殺事件之後,所有的俄羅斯間諜都被驅逐出境,唯一剩下的間諜是「被正式公布的」官員,他們充當正式接觸的聯絡人。英國軍情五處很可能會監視他們的活動,以便發現這些俄羅斯人開展秘密行動的跡象。 在美國,是否驅逐是基於對俄羅斯個人的調查。 一位美國官員解釋說:「所有關於驅逐某個人的決定都是基於聯邦調查局(FBI) 對俄羅斯間諜活動所收集的情報。」 西方國家之間一直在合作,以確保任何被驅逐者不可能在另一個國家申請簽證。 西方情報官員希望大規模的驅逐行動將使俄羅斯人更難開展間諜活動。圖片顯示美國弗吉尼亞州,俄羅斯飛機從達拉斯國際機場接走被驅逐的外交官 西方安全官員表示,他們認為短期內驅逐的數量將對俄羅斯情報機構造成「削弱」影響,因為莫斯科正忙於決定如何繼續開展間諜行動以及確定人選和地點。 與此同時,俄羅斯通過驅逐西方外交官進行報復。而實際上,這些被驅逐者可能是「真正的」外交官而不是間諜。 長期以來,西方安全部門的抱怨之一是在西方國家的俄羅斯外交官人數過多,不成比例。此外,與在莫斯科的西方國家外交官人數相比,俄羅斯外交官與間諜人數也不成比例。俄羅斯驅逐了40名德國人,但這約佔德國駐莫斯科全部外交人員的三分之一。 不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會提供其他機會。在過去的事件中,例如1968年莫斯科出兵鎮壓布拉格之春,讓莫斯科這個秘密國家機構內部的一些人感到失望,為他們被招募為西方間諜開闢了道路。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華盛頓特區,聯邦調查局針對俄羅斯大使館附近的人士投放在線招募廣告。他們鼓勵這些人士與聯邦調查局交談,並使用普京(Vladimir Putin)總統的視頻畫面公開羞辱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SVR)的負責人。 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也成為更殘酷的秘密爭鬥的中心,雙方都試圖招募和鏟除間諜,而且烏克蘭高級官員遭到暗殺。 多年來,西方情報機構和特種部隊一直在訓練烏克蘭同行,同時更公開提供軍事援助。他們還幫助抓獲俄羅斯間諜並提供秘密行動培訓,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特別行動科(Ground Branch)也助其一臂之力。 這場間諜戰仍有可能升級,特別是莫斯科會選擇採取秘密活動,鎖定的目標可能是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補給線。但是對波蘭的車隊或設施發動導彈襲擊風險太大,因為這樣的攻擊可能使北約根據《憲章》第五條,啟動集體自衛權,引發全面戰爭。 但西方情報官員表示,他們擔心2014年在捷克共和國看到的那種破壞行動可能也會在波蘭發生,因為波蘭作為援助物資進入烏克蘭的中轉站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些類型的秘密行動通常由進出一個國家的俄羅斯特工而不是外交官進行。但一位西方情報官員解釋說,這些俄羅斯大使館為其開展活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設施。 西方國家希望大規模驅逐俄羅斯間諜的舉措將使破壞活動以及傳統的間諜活動更加困難,尤其是因為當局要監視的間諜數量將會減少。

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工黨獲勝 中澳關係將何去何從

澳大利亞工黨(Labour Party)黨魁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又譯艾巴尼斯)將成為澳洲新總理,結束保守派執掌10年的局面。而現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將下台。最終結果可能在幾天后才會揭曉,因為選舉官員剛剛開始計算近300萬張郵寄選票。 阿爾巴尼斯將於周一(5月23日)宣誓就任總理,但目前還不清楚工黨是否會在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還是需要與其他政黨聯合。目前計票工作仍在進行。 其中,首位華裔女性澳洲眾議員、香港背景的自由黨議員廖嬋娥(Gladys Liu)在墨爾本奇澤姆(Chisholm)席位敗給工黨候選人,但廖蟬娥陣營強調,要等郵寄選票清點後,才能得知選舉結果。 帶領左翼工黨的阿爾巴尼斯誓言要把國家帶向一個新的方向,特別針對氣候政策方面將有大轉變。他說,澳大利亞可以成為一個可再生能源超級大國。在經歷了三年打破該國紀錄的叢林火災和洪水事件之後,氣候變化是選民們關注的一個關鍵問題。 如果選舉結果是懸殊議會,那麼綠黨或不隸屬任何政黨的獨立議員,以及那些一直在推進更激進的氣候政策的政黨,便會在制定新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政策時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澳大利亞此次大選結果對生活在澳洲的百萬華人移民來說十分重要,這幾年中澳關係急轉直下,加上新冠疫情的打擊,來自不同移民背景的華人選民,對於中澳關係的急劇變化以及澳洲政治都有不同解讀。 他們關心新政府對華政策是否會有重大改變,因為目前執政的聯盟黨採取強硬對華戰略。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分析說,隨著美中關係惡化,澳大利亞也更加附和美國對華採取「競爭」的戰略主軸。親美並與北京競爭的戰略,最後集大成於2021年簽署的澳美英安全協議(AUKUS)。 據此訪問住在澳大利亞的華人移民,他們分別中國大陸及港台,彼此對於澳大利亞的政治乃至中澳關係都有不同的分析及體驗。 中澳關係何去何從? 許多華人移民認為,工黨上任後將改變目前的中澳關係,北京與坎培拉的關係在自由黨下台後可以緩和。「工黨可以給中國一點尊敬,他們的中國政策也比較穩健」,從小姐表示。 但是,也有許多分析認為,如同美國對華政策在拜登上台後,並沒有與之前的政府有太多變化,澳大利亞基本上也將持續親美路線,對華政策的核心戰略,應該不會有所質變。 宋文笛說,如果此次聯邦大選之後改由澳洲工黨執政,對美中關係的大方針在可見的未來將會維持既有戰略方針,惟在戰術層次重點稍有調整。 他舉例,在戰術層次,工黨與自由黨的差異在於其內政層次的多元主義論述。若工黨上台,將在外交上引領工黨政府將更多資源投注在東南亞以及大洋洲,預計在經貿議題上尋求與東南亞區域整合,並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國中傾注更多的援外發展以及氣候變遷預算等。 宋文笛強調,澳美同盟屬於澳大利亞自二戰之後的外交關係基石,屬澳洲兩大黨共識,不會改變。軍事上由於澳美英安全協議(AUKUS)涉及英美技術轉移核能潛艇的尖端軍事科技予澳大利亞,工程浩大,預期得到2040年前後方可大成,也就確保澳洲的外交必然和美國同行。 宋文笛補充說,「澳美英安全協議計劃的已投注成本之高,若因外交失策而搞砸澳洲建軍計劃關鍵,未來澳大利亞總理,政治上都將難以為繼,無論是工黨或保守黨執政。」 中澳關係急轉直下 華人移民有何看法 事實上,這幾年中澳關係急劇變化,能以2017年為關鍵轉折點。 有分析稱,從彼時開始,關於中澳政商界人士被指從事「統戰」行為的報導或相關指控層出不窮。宋文笛舉例,時任澳大裏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刻意以中文呼籲「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 ,被認為從此帶動澳洲對華政策的轉向。 同時,外界分析,在美國掀起對中貿易大戰後,原本坎培拉在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二元結構中,開始決定往所謂的「安全面」傾斜,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定位也從經貿機遇變成了安全威脅,雙邊關係急轉直下。 在中澳兩國從合作轉為抗衡,雙方開啟了一連串的彼此經貿制裁及激烈的外交口水戰的這個背景下,澳大利亞百萬華人移民開始思索自己的身份以及澳洲政治。而且,由於澳洲是「強制投票」制,不願投票的選民,需要提出申請豁免投票,否則將會受罰。因此,澳洲每次聯邦大選,投票率能高達90%以上,這也直接促使移民不得不投票表達意見。 可以見到,對澳大利亞的華人移民來說,雖然華人移民大概只有120萬,有投票權的公民估計不到百萬,但變化激烈的中澳關係也深深影響著華人移民。 現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宣佈在聯邦大選中落敗。 一名移民澳大利亞超過20年,在澳洲政府工作的的從長欣女士,便講述了她的個人觀察。她說:「儘管封城結束,澳大利亞也已經開放,但是一些華人生意恢復的很慢,華人在中國城(China Town)的餐飲生意少了很多顧客,比起西餐廳來說非常蕭條, 新冠帶來的種族歧視等影響是長期的。」 從女士批評現任政府——莫里森政府總是要打「中國牌」,「宣傳北京是我們澳洲人的敵人等等。除了政府,媒體也做了很多宣傳,但很少人真正全面地了解中國,媒體報導基本上都是負面新聞。」 住在澳國首府坎培拉多年的從女士稱,在澳國政府工作多年之後,她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營運一所非營利性質的中文學校,但在自由黨聯合執政這幾年間,只要她批評政府,就會被其他人指責她的學校是北京「金援」,或抹黑她是「中國間諜」,讓她十分不滿。 她解釋,她原本是投給自由黨,但這幾年來,眼見澳大利亞與中國政府的衝突,影響了許多中國移民。她個人認為,過往澳大利亞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開始轉向攻擊華裔,現任政府需要肩負最大責任。 她指出:「有關與中國如何往來,現在的莫里森政府沒有答案也沒有想要尋求解答,而是散播恐懼和戰爭,而且這個恐懼可以讓大家依賴政府,不用讓我們澳大利亞人去思考怎麼面對中國的崛起。我知道中國人權確實有問題,但是要著眼大局,我更關心澳洲的人權問題」。 事實上,在支持工黨候選人的微信群裏,他們多數認為中澳關係自2019年變壞,兩國在貿易戰彼此制裁,嚴重影響了澳大利亞華裔的生活。從事中澳貿易或移民留學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之外,2020年新冠肺炎從武漢爆發後,針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變本加厲。2021年,澳大利亞獨立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一份調查顯示,2020年平均5名華裔就有1人遭威脅或攻擊,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及澳中不斷加劇的緊張關係。 從女士說,工黨的中國政策穩健不會為了政黨利益變來變去,就算中澳回不到過去的蜜月期,但「需要給中國一點尊重」。 根據當地華人媒體,「今日澳洲」在最近進行的網上民調數據,6千多人網上投票結果顯示,有七成五的華人選民會把票投給工黨,自由黨則只有一成七左右。其中,年齡越大,對工黨的支持率越高。此外,關於澳洲未來的華政策,有超過六成的人希望「秉持求同存異,改善兩國關係」,二成五的民眾希望「重拾兩國蜜月關係」,只有一成的民眾希望繼續維繫現在的對華強硬政策。 但是,也有華人移民並不認同工黨。這可以從澳洲華人移民許多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看到,有關澳洲經濟或中澳關係的走向,仍然存有很多辯論。甚至彼此尖銳的指控雙方「不愛國」或為「北京喉舌」的口水戰。有移民告訴記者,此次華人關注聯邦大選的程度前所未見。 研究澳洲華人百年移民歷史以及認同,在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大學任教的郭美芬博士分析,移民認為他們「母國」的國際地位會影響到他們的在移居國的社會地位或是生活,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郭美芬強調,超過百年的澳洲華人移民史相當複雜。從1950年代冷戰、1970年澳中建交,1980年代澳洲推廣多元文化政策,到這20年來中國經濟崛起,澳洲實行新自由主義,敞開大門,廣納大量中國商業移民以及留學生,都足見在地的華人社群發展深受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牽動。 郭美芬分析,這幾年澳洲走向「親美抗中」,中澳關係急轉直下,不同階段的華人移民都有不同的政經立場及認同。譬如在二戰前已經在澳洲深根的廣東移民、1950年來的香港移民和21世紀過來的中國大陸移民,他們對中澳關係,乃至於民主政治等見解都有程度不一的差異,甚至有些價值觀觀點是帶著根本性的「衝突」(conflicts)。 譬如,來自台灣、移居維多利亞州近10年的衣夫人(化名),就說,她認同自由黨的移民政策,因為技術移民的增額年年增加。另一位來自台北、在墨爾本醫院工作的藍小姐(化名)亦告訴記者說,工黨治理的維州,之前防疫的嚴厲封控嚴重影響生活及經濟之外,而也讓她聯想到中國的封城防疫手段。藍小姐問道:「我們維州是否什麼都要學習中國模式?」 這兩位台灣移民女性,都表示不放心把選票交給工黨。衣夫人補充說:「我看到之前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 維州州長)在維多利亞州與中國簽『一帶一路』協議,就覺得工黨明顯偏袒中國政府,如果真的是對華人友善,不會只偏袒來自中國的華人移民」。 此外,來自香港、位於西澳大城伯斯(Perth)的「西澳香港人協會」對於此次大選也有自己的觀察,他們關注的是香港的未來。該協會發言人解釋,澳大利亞的香港社群十分關切推出不久的澳洲「國家安全法」(National … Continue reading 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工黨獲勝 中澳關係將何去何從

烏克蘭戰爭:什麼是戰俘?他們應有怎樣的待遇?

國際條約對戰爭中被俘獲的敵方士兵應該得到哪些待遇有明確的規定。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中,被俄軍包圍城市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部隊的艱難處境一直是這場戰爭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一件大事。 就在最近幾天,俄羅斯當局表示,超過1000名被圍困在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士兵已經被帶到了得到莫斯科支持的烏克蘭叛軍控制的地區。 俄羅斯表態將按照國際規範對待這些戰俘,這本身凸顯了戰爭期間如何對待被俘或投降的敵方戰鬥人員規則的複雜性。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始至今,俄羅斯和烏克蘭都相互指責對方虐待戰俘。聯合國駐烏克蘭人權監察團團長馬蒂爾達·博格納(Matilda Bogner)最近表示,有「可靠的信息」表明雙方都有違反國際法規定的行為。 是否有對待戰俘的正式規定? 有。自1929年訂立《日內瓦第三公約》以來,戰俘已正式受到國際協議的保護。這是專門涉及戰俘待遇問題的國際公約。 該公約確立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如戰俘應該受到人道待遇、有關戰俘的信息應該交流以及中立國官員有訪問戰俘營的權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幾個國家被指控違反戰俘規定後,該公約在1949年得以大幅修改,其中包括確立了「保護戰俘的個人尊嚴」的必要性。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世界上196個國家簽署了《日內瓦公約》,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簽署國。 戰俘能得到哪些保護? 《日內瓦公約》明確界定,拘押不能作為懲罰手段,而是防範軍人進一步參與衝突的手段。 戰俘受保護的範圍清單很廣泛,從醫療、食品和住宿的權利到禁止酷刑、禁止剝削囚犯的勞動。 《日內瓦公約》規定,拘留不應是懲罰軍人的方法,而是一種防止他們進一步參與衝突的手段。這就是為什麼公約包括保護戰俘免受「恐嚇、侮辱和公眾好奇心的探究」。 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和烏克蘭當局都被批評播放了戰俘的錄像,其中一些戰俘還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根據《日內瓦公約》,參加衝突不能成為起訴戰俘的理由,儘管公約允許各國起訴犯有戰爭罪的戰俘。 該條約還規定,在敵對行動結束後,應及時遣返戰俘「不得延誤」。 哪些人受到公約的保護? 《日內瓦公約》對戰俘的定義並不局限於武裝部隊的成員。民兵成員和在軍隊中擔任非戰鬥角色的平民也被包括在內。 但僱傭兵是一個例外,某些情況下間諜也不在保護之列。 然而,就間諜而言,《日內瓦公約》規定,作為間諜被拘留的人「仍應受到人道的待遇」,不應被剝奪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 什麼是交換俘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盟軍戰俘的虐待臭名昭著,導致數千人死亡。 所謂交換俘虜就是敵對雙方達成協議用一組俘虜交換另一組俘虜。這不僅僅發生在戰爭期間。 例如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就有過幾次這樣的交易。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期間也發生過這種情況。 雖然交換戰俘現在是在《日內瓦公約》的指導下進行,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歷史上沿用了多年的做法。早在18世紀就有交換戰俘的記錄。 莫斯科和基輔之間已經有多起確認的戰俘交換案例,但俄羅斯議會現在正在討論擬定一項法律,可能禁止交換戰俘。 各國總是遵守《日內瓦公約》嗎? 正如以上所述,各國並不總是遵守公約,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一些虐待戰俘的暴行之後,《日內瓦公約》被大幅度擴展。 日本在二戰期間對盟軍戰俘的剝削臭名昭著,據估計,有數萬人死於饑餓和疾病。 近期,在南斯拉夫戰爭(1991-2001年)期間,也有關於虐待戰俘的指控。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中,一名克羅地亞的塞爾維亞前士兵因折磨和殺害200名戰俘於2009年被判處20年監禁。 美國和北越都被指控在越南戰爭(1965-75年)期間對戰俘犯下罪行,一個著名的受害者是美國已故參議員和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他在被俘期間受到虐待,留下了終生殘疾。 華盛頓因為在911襲擊後在古巴臭名昭著的關塔那摩灣基地拘留恐怖主義嫌疑人而受到指控。 5月17日,國際刑事法院(ICC)宣佈向烏克蘭派遣一個由調查員、法醫專家和輔助人員組成的42人小組,對俄羅斯入侵以來所犯下的戰爭罪行指控展開調查。

加拿大禁華為、中興參與5G網絡建設

加拿大表示,將禁止中國兩家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參與其5G網絡建設。 周四(5月19日),加拿大工業部長宣佈了對華為和中興的限制措施。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此舉將提升加拿大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水凖,並「保護加拿大人的安全」。 但華為加拿大分公司表示,對這一決定感到「失望」,稱這一決定是「政治性的」。 「這是一個不幸的政治決定,與網絡安全或任何相關技術無關,」一份聲明稱。 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對這些公司實施了限制。 這四個國家和加拿大一起組成了一個名為「五眼」的情報共享網絡。五眼聯盟是在冷戰期間發展起來的,是一個監測蘇聯、分享機密信息的機制。 加拿大的決定在許多人的預料之中,因為其盟友已經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他們自己的高速網絡。 商鵬飛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對記者表示,這一決定是在「我們的安全機構進行了全面審查,並與最親密的盟友進行了磋商」後做出的。 「讓我明確表示:我們將永遠保護加拿大人的安全,並將採取任何必要行動保護我們的電信基礎設施。」他說。 「在5G世界中,在我們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網絡時,這是正確的決定。」 中國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五(20日)表示,中方對加拿大的決定表示堅決反對,將進行全面嚴肅評估,並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同一天則稱,加拿大政府做出了錯誤的決定,發出了錯誤的信號,敦促加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加合作,立即停止錯誤行為。 這名發言人稱,加拿大決定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和自由貿易規則,損害中加有關企業的商業利益,危及兩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的信心,將對中加經貿關係造成不利影響。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使館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北京將加拿大提出的安全擔憂視為「政治操縱的借口」。 中國的發言人還指責加拿大與美國合作壓制中國公司。 據加國環球新聞網(Global News)報道, 2020 年華為向加拿大電信公司售出了價值約1億加元(7800萬美元)的無線接入網絡設備(將手機或計算機連接到網絡的設備)。 華為加拿大分公司表示,其設備已受到政府和安全機構的「嚴格審查」,還表示,「華為設備沒有帶來過安全事件」。 「禁止華為的設備和服務將導致加拿大的重大經濟損失,並增加加拿大消費者的通信成本。」一份聲明稱。 「不幸的是,這個決定超出了我們作為企業的控制範圍。但是,我們將盡我們所能來保護我們的客戶、合作伙伴和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中興通訊表示,它拒絶加拿大政府聲明中的「假定」,稱這是「高度揣測」。 「我們一直遵守國際標凖和最佳規矩,開放我們的網絡安全實驗室,讓監管機構和利益相關者能夠驗證中興產品的安全性。」該公司稱。 5G網絡是移動互聯網的未來,能提供更快的數據下載和上傳速度。它還允許更多的設備同時接入互聯網。隨著視頻和音樂流媒體的普及,數據使用量正在飆升,這促使政府和移動電話網絡運營商改善他們的電信基礎設施。 加拿大政府的決定意味著,不再允許加拿大電信公司使用華為和中興通訊製造的設備。 商鵬飛說,已經安裝了中國製造商製造的設備的公司現在必須將其移除。 2018年9月,加拿大首次宣佈對華為設備進行審查。 近年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因國家安全擔憂,將目標對凖一些中國最大的科技和電信公司。 11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法案,被認為是安全威脅的公司不能在該國獲得新電信設備許可證。這意味著禁止在美國電信網絡中使用華為、中興和其他三家公司的設備。

烏克蘭戰爭:為什麼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

瑞典和芬蘭已申請加入北約,但土耳其反對,理由是兩國反對土耳其打擊庫爾德激進組織的立場。 瑞典和芬蘭已申請加入北約,但土耳其反對兩國的申請加入。為什麼? 瑞典和芬蘭已正式提交加入西方軍事聯盟北約的申請。 這一決定是兩國先前對北約的歷史傳統中立政策的根本轉變,這是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以及這兩個北歐國家與俄羅斯地理位置接近而引發的。 但隨後很快土耳其表示反對,理由是兩國反對土耳其打擊庫爾德激進組織的立場,如活躍在土耳其和該地區的庫爾德工人黨(PKK)。 北約需要現有所有30個成員國達成共識,其他國家才能夠加入。 但土耳其反對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呢?還有迴旋餘地嗎? 為什麼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 自1952年以來,土耳其一直是北約成員國,傳統上支持北約對新盟友的門戶開放政策,包括1999年和2004年向東擴張到俄羅斯領土邊境。 瑞典和芬蘭已正式提交加入西方軍事聯盟北約的申請,根本轉變其傳統中立政策。 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指責芬蘭和瑞典不支持其與庫爾德工人黨(被土耳其認定為恐怖組織)和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的鬥爭。 庫爾德工人黨也被歐盟、英國和美國指定為「恐怖組織」。但隸屬於庫爾德工人黨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是美國領導的聯盟在敘利亞北部打擊「伊斯蘭國」的主要伙伴。 安卡拉說,瑞典和芬蘭都庇護庫爾德工人黨成員。 兩國還在2019年對土耳其實施了武器禁運,此前土耳其對敘利亞北部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發動了軍事攻勢。 布魯塞爾卡內基歐洲中心的前土耳其外交官、訪問學者希南·烏爾根表示,安卡拉有未解決的「合理擔憂」,希望在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之前解決這些擔憂。 烏爾根說:「土耳其有一些合理的不滿,特別是對瑞典的立場。 」 他說:「這實際上是關於斯德哥爾摩對庫爾德工人黨和與庫爾德工人黨有聯繫的實體的活動的立場,以及它對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的支持。該黨在土耳其被視為庫爾德工人黨的分支。」 土耳其還聲稱,瑞典拒絶引渡21名「涉嫌與恐怖主義有聯繫」的人,芬蘭拒絶引渡12人。 烏爾根說:「多年來,土耳其方面提出了許多要求,但這些要求仍未得到解決,現在土耳其認為,既然瑞典有興趣加入北約,它就能夠對瑞典施加條件。」 為什麼土耳其也在談論希臘? 目前的辯論還提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土耳其於1974年向北塞浦路斯派遣軍隊後一直存在。 瑞典和芬蘭2019因土耳其在敘利亞打擊支持美國盟軍的庫爾德人武裝而對土耳其實施武器禁運。 1974年,希臘決定退出北約,以抗議北約決定不向希臘和其他一些國家認為的土耳其入侵採取行動。 但希臘決定在1980年代回歸北約,土耳其也沒有反對。 倫敦經濟學院(LSE)當代土耳其研究主席雅普拉克·古爾索伊教授表示,安卡拉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它不想重蹈覆轍。 古爾索伊教授說:「土耳其人普遍認為,如果安卡拉當時堅持不讓希臘恢復北約成員地位,也許土耳其和希臘現在面臨的一些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她說:「現在,鑒於希臘和塞浦路斯是歐盟成員國,他們有更多的外交影響力,而土耳其失去了平等的重要機會。」 她補充說:「所以土耳其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訓,它不想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土耳其想要什麼? 儘管埃爾多安總統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但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他願意談判並最終同意擴大北約聯盟。 烏爾根先生認為:土耳其想做的是向瑞典施加壓力,特別是改變其對庫爾德工人黨及其活動的立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會晤。布林肯認為能擺平土耳其和北約的分歧。 根據古爾索伊教授的說法:「土耳其獲得了重要的影響力,可以理解的是,它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要求一些東西作為回報。」 她說:「土耳其正在利用這一機會提醒盟國注意其自己的國際和國內安全問題,並大聲疾呼,讓別人聽到它的要求。」 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5月中旬訪問美國,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是及時討論此事的契機。 據報道,安卡拉正在尋求購買40架新的F-16戰鬥機,和為其現有戰機購買80個現代化升級配套設備,以換取其對美國最先進的F-35隱形戰鬥機的投資。 在安卡拉購買俄羅斯S-400反導系統後,土耳其被排除在美國出售F-35計劃之外。 在會晤之前,布林肯表示,他對與土耳其就其反對北歐兩國加入北約的意見達成共識非常有信心,理由是土耳其,瑞典和芬蘭之間的進行著持續對話。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中東和北非節目副研究員加利普·達萊說,埃爾多安的立場實際上是一個表示不滿的信號,在這個問題上有「迴旋餘地」。 他表示:他認為北約在六月底在馬德里舉行峰會之前,可以預見土耳其,北約,瑞典和芬蘭之間進行積極的外交磋商。 但達萊先生補充認為,如果在6月30日之前沒有解決方案,那麼這會在本質上成為一場危機。這不僅是瑞典和芬蘭的危機,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和北約之間的危機。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申請時說,芬蘭和瑞典是北約最親密的伙伴。 以前有過這樣的分歧嗎? 在其73年的歷史中,北約內部在各種不同問題上都曾發生分歧。 最近的事件是,希臘阻止馬其頓加入北約長達十年,因為雅典認為這個巴爾幹國家的名字有企圖竊取希臘歷史遺產的意思。 在馬其頓政府正式將其憲法名稱改為北馬其頓之後,希臘最終同意了北約接納北馬其頓。 2009年,土耳其抗議任命丹麥前首相拉斯穆森為北約首腦。安卡拉指責拉斯穆森在2006年先知穆罕默德卡通危機期間「領導不力「。 丹麥藝術家庫爾特·韋斯特加德曾畫了一幅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引發了穆斯林世界的憤怒。 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土耳其在聯盟的政治和軍事結構中獲得了重要地位後,才同意了拉斯穆森的任命。 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 在正式申請之後,將凖備成員資格協議並提交給北約盟國。 正常情況下,加入北約需要長期的談判。但鑒於當前的地緣政治背景,預計瑞典和芬蘭將經歷一個更快的進程,技術程序預計將在馬德里峰會之前完成。 預計北約領導人將在峰會期間批准瑞典和芬蘭加入的申請,但該決定必須得到所有30個國家議會的批准。 芬蘭和瑞典有幾個有利於他們的因素:它們是北約的長期合作伙伴,是擁有高能力軍隊的先進民主國家。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為什麼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

美國反虛假信息工作組:爭議中的「真理部」尚未滿月被叫停

美國新設立的反虛假信息工作組是國土安全部的一個部分。 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在啟動「虛假信息管理委員會」僅三周後,決定「暫停」這個引起很大爭議的反虛假信息工作組。 批評者對其大加撻伐,警告說這樣的政府部門將被用來審查言論自由。 周三(5月18日),該委員會主任尼娜·揚科維茨(Nina Jankowicz)宣佈辭職,理由是受到「卑鄙的人身攻擊和人身威脅」。 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虛假信息管理委員會的前途「並不確定」。 擔心與抗議 該工作組自4月27日成立以來,引發了主要來自右翼和公民社團的大規模抗議。 根據國土安全部官員的說法,工作組設立的初衷是為了研究對應虛假信息有害影響的最佳做法、協調和規範與虛假信息有關的工作,並幫助國土安全部打擊可能威脅美國國內安全的病毒式謊言和宣傳。 國土部表示將確保工作組的宗旨是「保護言論自由、公民權利、公民自由和隱私」。 但公民自由和人權組織,如「保護民主和電子前沿基金會」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該小組的任務不明確,並在上個月小組成立不久後發出警告說,美國國土安全部在隱私和言論自由權利問題上有「不良記錄」。 溫和派和更偏右的共和黨人也表示擔心,美國現在執政的是民主黨政府,委員會的工作可能成為反對保守派的武器。 批評者還借用喬治·奧威爾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中的說法,嘲笑該委員會為「真理部」。 「時機欠妥」 美國反虛假信息工作組組長尼娜·揚科維茨以 (Nina Jankowicz)本周辭職 在對這一工作小組的反對聲音中,該工作組負責人,33歲的揚科維茨女士雖然被拜登政府稱讚為反虛假信息領域的專家,卻成為網絡攻擊和嘲諷的焦點。 社交媒體用戶攻擊她在政治上的左傾,並嘲笑她在TikTok上發佈的一首關於虛假信息的歌曲。 在遭到多方抨擊的情況下,國土安全部的領導層被迫一再為委員會的工作辯護。 本月早些時候國土安全部部長亞歷山德羅·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在美國參議院作證時,向議員們保證,該小組不是「審查真相的警察」,但承認這一委員會出台的時機欠妥,造成了混亂。 美國國土部發言人表示,該工作組現在已經暫停工作,說「對工作組重點以外的事情大加攻擊已經成為影響正常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土部還聲明說,建立委員會的目的被蓄意大加篡改。這個委員會建立的宗旨根本就不是為了審查言論或者以任何方式監督言論。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是確保我們履行保護國土的使命,同時保護核心憲法權利。」 現在,一個內部諮詢委員會將審查該委員會的工作,並在75天時間內就它的下一步提出建議。 小說《1984》中的「真理部」 《1984》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於1949年出版的政治小說。 小說中的大洋國只有四個部門,分別是友愛部、和平部、富裕部和真理部。但和它們的名字完全相反,友愛部負責拷問,和平部負責戰爭,富裕部負責讓人們挨餓,真理部的工作則是篡改新聞和歷史。 在四大部門中,對真理部的工作描述最多,因此也最為讀者熟悉。真理部每天都會選出大量的新聞,然後根據「老大哥」的需求加以修改。 有評論認為,美國政府旨在應對虛假信息的工作小組尚未正式運作,其負責人就遭遇網絡攻擊而辭職,恰恰說明信息在當今社會的能量之大和應對虛假信息的必要。

美國總統拜登任內首次亞洲行 推動世界「積極願景」

5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馬里蘭州登上空軍一號,前往韓國和日本,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問亞洲。 美國總統拜登周五開始了他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 這次出訪旨在加深與亞洲盟友之間的團結,表明美國對該地區的經濟和安全承諾,以抗衡中國的影響力。 這次訪問還將使拜登有機會闡述他的對華戰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計劃於5日就此發表演講,但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取消了演講。目前未知下次演講時間。 拜登本次亞洲之行始於韓國,周五(5月20)會見韓國新當選的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他隨後將前往日本,在那裏與四方安全組織(QUAD)的其他國家領導人(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進行面對面會談。 中國外交部19日回應拜登的亞洲之行,發言人趙立堅說,中方正在密切關注有關消息。 趙立堅說: 「中方認為,任何地區合作框架都應該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增進地區國家之間的互信與合作。我們也同樣認為,美日發展雙邊關係不應針對第三方,或者損害第三方的利益。」 拜登出訪的一個重要意圖是加強美韓聯盟。 亞洲之行的意圖 白宮明確表示,美國有能力在印太地區和歐洲投入資源和關注。官員們認為,拜登將在未來幾天的會議上闡明立場,並團結盟友,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力。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1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在歐洲和印太奉行的戰略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並且相互依賴。」 沙利文還說:「我認為,拜登總統具備將這些戰略聯繫在一起的獨特能力,這將成為他任期內外交政策的一個標誌。」 當被問及拜登是否會利用此行向中國發出警告信息時,沙利文說,白宮的目標是提出一項「積極願景」—— 如果世界上的民主國家和開放社會站在一起制定道路規則,以明確該地區的安全屏障,並強化傳統聯盟,那麼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認為這一信息會傳到世界各地,北京也會聽到,」沙利文說。他本周與中國同行楊潔篪就一系列問題進行了交談。 拜登上任後多次在公開講話中表示,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他在最新的印太戰略中表示,美國的目標並非要改變中國,而是要塑造中國的周邊環境。 5月20日,掛在美國駐韓國大使館附近的橫幅,以示歡迎美國總統拜登來訪。 韓國、日本的重頭戲 美國新印太戰略的一個關鍵部分是促進盟友和伙伴之間的密切合作,尤其是韓國和日本。分析指出,拜登可能會試圖通過督促韓國修補與日本的分歧,共同向中國施壓。 由於日本和韓國在貿易和領土爭端方面積累下怨恨,這兩個美國盟友之間的關係近年來一直很差。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拜登能否推動韓國在對抗中國方面進行更有力的合作。上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卸任後,韓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急劇上升。 北京顯然感受到了美國在亞洲地區的潛在威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6日與韓國外長樸振視頻會晤,敦促他「防範新冷戰風險,反對陣營對抗,關乎中韓兩國的根本利益」。 他還在18日與日本外相林芳正舉行視頻會晤,指出日美出現「涉華消極動向」。 王毅還態度強硬的指出:「日方即將主辦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峰會。令人關注和警惕的是,美國領導人還未成行,所謂日美聯手對抗中國的論調就已甚囂塵上,搞得烏煙瘴氣。」 朝核問題也將成為此次拜登訪問的一大看點。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周三表示,在拜登到訪亞洲期間,朝鮮可能會進行一次遠程導彈發射或核試驗。 沙利文說:「我們正在為所有突發事件做凖備,包括我們在韓國或日本時可能發生的挑釁行為。」他還表示:「我們正凖備對軍事態勢進行短期和長期必要調整,以確保我們為該地區的盟友提供防禦和威懾,並對朝鮮的挑釁作出回應。」 朝鮮過去經常在美國總統亞洲訪問期間進行導彈試射。有分析人士表示,朝鮮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引起美國關注,或增加在談判上的籌碼。 四方峰會如何協調與印度關係 針對四方峰會的意圖,沙利文在記者會上說:「我們相信,這次峰會將從行動和願景上表明,民主國家可以做到,這四個國家共同努力,將捍衛和維護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原則。」 沙利文還說,本次四方峰會將處理氣候、網絡安全和新興技術等問題。 這是四方安全組織的一次重要峰會。該組織於2017年重新成立,被認為旨在制衡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影響力。但該組織談論中國的方式很謹慎,被認為從著手實際問題來擴大影響。 這是繼9月份在華盛頓舉行的會議之後,四方領導人第二次面對面會議。 由於印度拒絶加入美國領導的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該組織出現裂痕。印度多年來與俄羅斯在防務上有著緊密關係,莫斯科是新德里最大的武器供應商。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地區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說,印度在許多方面搖擺不定,「努力與印度合作,使其軌道更加向西方傾斜,符合我們所有人的最佳利益」。 新印太經濟框架 除會見領導人之外,拜登預計將在訪問日本期間啟動新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 該經濟框架於2021年10月首次公布,倡議尋求公平貿易、改善供應鏈等,具體在供應鏈網絡和基礎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美國希望通過該框架強化美國與印太地區盟友的合作,以減輕中國通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所發揮的影響力。 根據韓國總統辦公室消息,韓國已確定作為成員國加入該經濟框架。韓總統尹錫悅預計將於24日線上參與啟動會議。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18日表示,日本政府也正積極考慮加入該經濟框架。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預料也將加入。 其中台灣能否作為合作伙伴將再次成為話題。 至少有50名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參議員敦促拜承諾將台灣作為印太經濟框架的合作伙伴。 他們在一封信中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顯示,美國與志同道合的盟友和伙伴提供的切實經濟支持是有價值的,對台灣也是如此。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框架是一個寶貴信號,表示我們對台灣及其繁榮和自由的堅定承諾。」

中美關係: 分析稱北京在俄烏戰爭保持「中立」,恐致兩個大國間競爭加劇

觀察家們普遍對美中關係的走向表示悲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接近三個月,美國和其盟友外交努力不斷,試圖說服北京向俄羅斯施壓,推動俄烏談判,盡早結束這場災難。 但除反對動用核武器之外, 中國基本上是按兵不動,多次強調自己外交上「獨立自主」。 有專家分析指出, 中國所謂獨立自主 的「中立」態度,很難自圓其說,也會讓華盛頓和其西方盟友更加質疑北京的立場, 致美中進一步惡化。 本月12日,拜登在華盛頓與東盟領導人舉行峰會,試圖兌現其對該地區的承諾。本周晚些時候,拜登還將出訪韓國和日本,並在24日舉行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領導人的四方安全對話。 華盛頓近日強調,俄羅斯是迫在眉睫的威脅,而放眼中長期,中國則是長久威脅。 「中立」,「虛偽」? 自戰爭開始以來,中國的主要做法是,在有關俄烏問題的官方表述中採取謹慎態度,一直強調主權國家的領土不容侵犯。 不過近三個月以來,北京都沒有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2月25日,中國在譴責俄羅斯的聯合國大會上投棄權票。 俄烏戰爭爆發後的美中關係,也成為近日在美國丹佛大學舉辦的一場講座的焦點,專家對此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 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直截了當地將中國的行為稱為「虛偽」。「中國拒絶譴責俄羅斯的行為直接違背了其所聲稱的主權國家領土不容侵犯的立場,我認為這很虛偽」,她說。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則認為,美國傾向於通過俄羅斯-中國地緣政治軸心,或潛在的俄中聯盟的視角來應對中國,因此「中國必須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更多地從所謂的底線思維來考慮中美關係」 。 他說,這樣帶來的結果是,中俄在政治、經濟、貿易和能源方面的合作不僅會維持,而且會加強。 但信強認為, 中國的中立立場,會讓「中美關係因而變得更糟」。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冬奧會期間會面。 美中間不信任感增強 在今年2月北京引以為豪的冬奧會上,只有普京一個大國領袖出席,而美國則公開發起外交抵制,引得一眾國家跟隨。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奧運會期間發佈聯合聲明,其中明確表示,中俄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近三個月以來,不少美國觀察家和媒體樂此不疲地引述這句話,並對此解讀認為, 中國可能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中俄發表聯合聲明時正值俄烏在邊境地區持續緊張,奧運會閉幕後,緊接著就發生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美國《紐約時報》3月一篇報道引述情報稱,中國曾要求俄羅斯不要在冬奧會結束前入侵烏克蘭。中國外交部稱之為「虛假消息」。 「這顯然在美國引發了質疑,質疑中國在多大程度上了解普京的計劃。我們無法得知真相,但質疑的確引發了問題」,美國空軍學院(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政治系教授保羅·博爾特(Paul Bolt)說。他稱這是個人觀點。 而在中國,對美國的不信任感也在蔓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3月5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表示,中方反對任何在烏克蘭「火上澆油」的行為。這一表述在隨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講話和中國媒體報道中多次出現。 實際上,美中兩國從一開始就對俄烏戰爭開始的原因有著不同理解。中國強調,是北約東擴導致了這場戰爭,這與俄羅斯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一致。美國則強調,這場戰爭是由於俄羅斯重塑其帝國的野心導致。 2022年3月28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電話會談,告訴中國「如果從物質上支援俄羅斯」將要承擔後果。 俄烏戰爭推動拜登印太戰略 有分析指出,烏克蘭戰爭分散了美國對印太區域的關注。但也有專家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拜登的印太戰略起了推動作用,使其更堅定要聯合盟友來對抗中國。 拜登政府在其最新的印太戰略中指出,美國的目標並非要改變中國,而是要塑造中國的周邊環境。這一意圖是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烏克蘭)戰爭前,一些人認為事情會按計劃發展,不需要太擔心,但戰爭的發展將這些人喚醒, 他們會想,『烏克蘭發生的事會不會同樣發生在太平洋地區?』」,金德芳說。 日本最近就出現了這樣的擔心。目前國際地緣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區域分別在歐洲的烏克蘭和印太的台海。日本一直支持拜登政府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看到俄羅斯的行為正威脅國際秩序,日本擔心,一旦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致台海發生戰爭,將殃及日本。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日本修改了軍事出口管制規定,向烏克蘭運送了防彈背心、頭盔等非致命軍事裝備。這是二戰後日本首次向其他國家運送軍事物資。與導彈等致命武器相比,日本提供的軍事裝備似乎微不足道,但對於日本來說,意義非凡。 有專家表示,台灣問題在俄烏戰爭中凸顯出來,為拜登的印太戰略提供了動力。 今年4月,美國批准向台灣提供一筆95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以來,台灣收到的第三筆美國軍售。根據《紐約時報》5月9日報道,多位美國官員表示, 白宮認為中國會從俄烏戰爭中學習並調整侵台戰略,因此敦促台灣減緩或改變原本的採購項目,而轉向購買其他更能夠以小博大的軍武。 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曾表示,華府對台軍售的態度有了轉變,在烏克蘭戰爭之前便開始了。她說:「我認為(烏克蘭遭入侵)以後它真的鞏固了。五角大樓開始敲響了警鐘,以確保台灣是認真的,因此我們(美方)也需要認真起來。」 中國則一再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一部分,警告美國插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本月6日強調: 「近來美國不斷在中國家門口『秀肌肉』,拼湊各種反華小圈子,甚至在台灣問題上大做文章、試探紅線,這不是亞太版『北約東擴』又是什麼?如任其發展,最終會把亞太推入火坑。」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前因、後果、中國元素等讀者希望了解的五件事

很多抗議者和警方發生衝突。 斯里蘭卡正在經歷自1948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政府因為處理經濟危機不當引發民怨和民憤,引發一波暴力示威浪潮。 5月19日,斯里蘭卡出現獨立以來首次主權債務違約。這是在30天寬限期到期之後必須償還的 7800 萬美元(6300 萬英鎊)未付債務利息。 債務違約會損害一個國家的聲譽,使它更難在國際市場上借到所需資金,反過來進一步損害對其貨幣和經濟的信心。 在這一波示威潮中,斯里蘭卡抗議者還襲擊了包括執政的拉賈帕克薩家族在內的著名政治人物的住宅。抗議示威還已經導致前總理馬辛達和其它政府官員的辭職。 為什麼如此多斯里蘭卡人走上街頭? 4月初開始,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爆發了抗議物價上漲和物資短缺的示威活動。抗議規模不斷擴大,逐漸蔓延到全國各地。 人們為生活成本飆升到難以負擔而感到憤怒。 斯里蘭卡的食品價格從2021年底開始上漲,現在人們為食品支付的費用比一年前高出30%。這讓許多人連一日三餐都很難保證。 另外該國還存在燃料短缺和停電的問題,藥品缺乏也讓醫療系統處於崩潰的邊緣。 斯里蘭卡為什麼深陷經濟危機 ? 斯里蘭卡的生活費用飆升,食品價格比去年高出30%。 斯里蘭卡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其外匯儲備實際上已經枯竭。該國非常依賴進口,但已經到了無力支付主食和燃料的地步。 政府將其歸咎於新冠疫情,稱疫情基本扼殺了旅遊業,而旅遊業是其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政府還說,三年前發生的針對多個教堂的一系列炸彈襲擊事件也讓遊客感到生畏。 然而,許多專家認為,對經濟管理不善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2009年斯里蘭卡內戰結束時,該國選擇更多關注國內市場,而不是向外國市場出口。因此,出口收入仍然很低,而進口支出卻在持續增長。 如今,斯里蘭卡每年進口比出口多出30億美元(合23億英鎊)。 政府還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借了巨額債務,為一些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批評者稱這些項目並不必要。 法新社報道說,沒有交通跟進的全新國際機場、閒置的會議中心和移交給中國公司的深水港,這些巨大的投資都增加了斯里蘭卡的外債,而這其中至少有10%是來自北京方面的合同。 觀光業也曾是斯里蘭卡的經濟支柱。 截至2019年底,斯里蘭卡的外匯儲備達76億美元 (合58億英鎊)。 然而,到2020年3月,其外匯儲備已降至僅19.3億美元(15億英鎊)。財政部長阿里·薩布裏(Ali Sabry)最近表示,這些儲備中的大部分錢都無法使用,只有5000萬美元(合4050萬英鎊)可供國家支配。 拉賈帕克薩總統在2019年上台時,決定進行大幅減稅。這意味著政府用來購買外匯的錢也更少。 現在拉賈帕克薩承認減稅的決定是一個「錯誤」,而財政部長薩布裏表示,據估計,減稅導致政府收入損失超過14億美元(合11.3億英鎊)。 2021年初,斯里蘭卡貨幣短缺成為一個大問題時,政府試圖通過禁止化肥進口並讓農民使用有機肥料的方式阻止外匯流出。 這導致了大面積的農作物歉收。斯里蘭卡不得不從國外補充糧食儲備,這就讓其外匯更加短缺。 斯里蘭卡從化學肥料轉向有機肥料導致大面積歉收,加劇了該國的外匯短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3月的一份報告稱,斯里蘭卡的化肥禁令(於2021年11月撤銷)也損害了茶葉和橡膠的生產,導致「潛在的重大」出口損失。 從那時起,斯里蘭卡政府就禁止了一系列「非必需品」的進口,從汽車到某些種類的食物,甚至是鞋子等。 該國政府為了出口還拒絶讓斯里蘭卡的貨幣在兌換其他貨幣時貶值,但後來終於在2022年3月做出貶值決定,盧比兌美元匯率的跌幅超過30%。 斯里蘭卡需要償還多少外債? 斯里蘭卡政府已經積累了510億美元的外債。 今年,該國將需要支付70億美元的債務償還,未來幾年的支付金額也會類似。 今年4月,斯里蘭卡政府未能償還總計7800萬美元的債務。信用評級機構標凖普爾把此稱為是「選擇性違約」。這是斯里蘭卡政府自從獨立以來首次對債務償還違約。 斯里蘭卡正在尋求價值3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幫助支付燃料等必需品的進口。 世界銀行已經同意向其提供6億美元的貸款。印度已承諾提供19億美元,並可能附加貸款15億美元用於進口。 斯里蘭卡政府也在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但是關於此事的談判仍在繼續之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作為貸款的條件,斯里蘭卡政府必須提高利率和稅收,但是這樣做將使該國的生活成本危機更加嚴重。 中國已經、仍有可能做些什麼? 斯里蘭卡欠中國65億美元,目前兩國正在就如何重組債務進行談判。 前總理馬欣達在 2010 年至 2015 年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內,向親北京的外交政策傾斜。在斯里蘭卡結束近30年的內戰之後,超過 50 億美元的中國貸款推動了基礎設施的繁榮。 但是,《日經亞洲評論》曾報道說,正如拉賈帕克薩的密友所承認的那樣,北京的金融投資缺乏透明度和問責制,這使中國能夠擊敗幾十年來的主要發展伙伴日本以及印度。 … Continue reading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前因、後果、中國元素等讀者希望了解的五件事

烏克蘭戰爭:聯合國警告未來數月可能出現全球食品危機

古特雷斯表示,這場衝突將危害全球數千萬人的糧食安全,繼而令他們"陷入營養不良、糧食短缺和饑荒"。 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 說,這場戰爭已經令一些貧窮國家出現價格上升,影響這些國家的食品安全。如果烏克蘭相關出口不回到戰爭爆發前的水平,世界一些地方就可能出現長達數年的饑荒。 烏克蘭過去出口許多葵花子油、小麥和玉米,但戰爭令烏克蘭的供應大大減少。 全球食品供應受到影響,也令替代品的價格上升。聯合國的數字顯示,全球食品價格比去年已經上升了30%。 聯合國指烏克蘭目前有約2000萬公噸的農產品積壓在倉庫,如果可以出口這些農產品,有望令糧食價格升幅放緩。 古特雷斯表示,這場衝突將危害全球數千萬人的食品安全,繼而令他們「陷入營養不良以及饑荒」。 「如果我們一起行動,世界上現在是有足夠的食物,但如果我們今天不解決這個問題,未來數個月就可能出現全球食品短缺。」 他警告,烏克蘭的食品出口,加上俄羅斯和白羅斯的肥料出口,對解決這場食品危機非常重要。 古特雷斯說,他已經與烏克蘭、俄羅斯、美國和歐盟當局取得緊密聯繫,努力使全球食品出口回到正常水平。 他形容,這場危機「連帶的複雜安全、經濟和財政影響,需要各方的善意才能解決」。 世界銀行早前已經宣佈,將會提供約120億美元資助一些可以解決食品危機的計劃,決定將會令全球類似的計劃,在未來15個月可以獲得約300億歐元的資金。 俄羅斯和烏克蘭出口的小麥佔全球出口總量約30%,而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前,每個月向全球出口約450萬公噸農產品,被形容是世界糧倉。 但俄羅斯在今年2月發動入侵後,這些產品的出口量大幅下跌,價格上升。印度5月14日宣佈將會禁止大麥出口後,價格進一步上升。 聯合國指烏克蘭目前有約2000萬公噸的農產品積壓在倉庫,如果可以出口這些農產品,有望令糧食價格升幅放緩。 「穀物戰爭」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周三(5月18日)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令全球的食品供應問題變得嚴重。 她形容俄羅斯發動的是「穀物戰爭」,導致全球糧食危機。「而且發動的時刻,正值是數百萬人本身已經面對饑餓威脅的時候,尤其是在中東和非洲地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指出,全球正在面對近年最嚴重的食品供應危機。他指俄羅斯總統普京選擇發動戰爭,令情況更嚴重。

朝鮮新冠疫情:確診、死亡和疫苗 那些我們知道的事情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視察藥房,罕見的戴起口罩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已經超過兩年,許多國家現在已經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恢復接近正常的生活,但是朝鮮這幾天才剛剛宣佈首次爆發重大疫情。 在此之前,朝鮮一直堅稱沒有任何新冠確診病例,5月16日,官方媒體報道有大批「發熱」患者。 由於朝鮮檢測量能有限,加上信息不公開,真正的確診感染數字可能會更高。 外界很難得知朝鮮新冠疫情的確實情況,以下是我們目前所知的情況。 朝鮮有沒有新冠死亡病例? 朝鮮當局5月12日才確認第一起新冠死亡病例 新冠疾病2020年初開始全球大流行,據估計全球可能已經有大約1500萬人死於新冠疾病嗎,但是朝鮮在5月13日才宣佈第一起新冠死亡病例。 事實上,自從新冠疾病全球爆發以來,將近兩年半的時間裏朝鮮一直宣稱該國境內沒有任何確診病例,主要原因是疫情爆發後朝鮮決定關閉邊界。 官方媒體現在宣佈有50起死於「發熱」的死亡病例,但是並不清楚其中有多少確診新冠。 朝鮮有多少新冠確診病例? 和韓國不同,朝鮮沒有相應的新冠檢測規定 5月16日,朝鮮官方媒體報道有超過100萬人患「發熱」病,但是三天之前,這個數字只有18.7萬人而已,第一起確診病例在5月12日才宣佈的。 當時平壤當局表示首都出現奧密克戎疫情,並宣佈封鎖措施,不過後來官方朝中社報道首都以外的地方也發現病例。 但是專家相信,新冠病毒已經在朝鮮傳播了一段時間。 朝鮮的鄰國,韓國和中國最近都爆發重大疫情,中國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執行嚴格的封鎖管控措施。 朝鮮新冠疫情的發展可能顯示出平壤當局政策的變化:「朝鮮現在公布每日死亡和病例數,顯示出朝鮮現在需要並希望得到外界的幫助。」 另一個引人注意的變化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周公開露面時佩戴口罩,據信這是自疫情開始以來他第一次公開佩戴口罩。 朝鮮人打疫苗了嗎? 朝鮮過去曾婉拒國際社會提供新冠疫苗 朝鮮過去曾經婉拒國際社會向其提供新冠疫苗,2020年1月朝鮮關閉邊界,認為能夠控制新冠病毒。 但是在5月14日,金正恩表示,最近疫情的爆發是一場「巨大災難」。 官方朝中社引述他的話說,「疫情惡行蔓延是我國建國以來經歷的(最大規模的)動蕩。」 朝鮮拒絶外國疫苗援助的原因並不清楚。 「一些消息認為朝鮮在等待更有效的mRNA疫苗,」而不願意依賴效果不好的疫苗。「也有人認為外國的疫苗援助有平壤不能接受的附帶條件。」 科爾曼說,「可能他們會被要求公布詳細的確診病例信息,這麼做等於承認他們對抗病毒的戰鬥失敗。」 不過有謠傳指出,朝鮮的精英階層已經接受疫苗注射。 朝鮮醫療系統應對新冠疾病凖備好了嗎? 一些專家表示朝鮮醫療系統「非常破敗」 科爾曼表示,自2020年以來,朝鮮對新冠疾病的反應一直是否認病毒已經擴散到境內。 「官方的反應是關閉邊界,以衛生措施預防感染,例如在火車站、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噴灑消毒。」 「這個做法就像朝鮮的戰爭宣傳一樣,就像在對付外部敵人的一場戰鬥。」 事實上,朝鮮根本沒有做好應對新冠疾病的凖備。 在新冠疾病之前,朝鮮經濟就非常脆弱,邊界關閉兩年多以來情況更糟,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估計,朝鮮2500萬人口中,有1100萬人營養不足。 總部設在美國、觀察朝鮮的非政府組織「流明」(Lumen)創始人白枝恩(Jieun Baek)說:「朝鮮的醫療系統長期以來就是相當差的。」 「這是一個非常破敗的系統。除了生活在平壤的200萬居民之外,大部分地區居民得的都是質量很差的醫療服務。」 過去也有脫北者表示,注射用針頭重覆使用,啤酒瓶被用來盛裝靜脈注射液。 除了沒有注射過新冠疫苗之外,朝鮮也缺少藥物和個人防護裝備,檢測量能也非常有限,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朝鮮只做了64000次檢測,相比之下韓國檢測次數高達1.72億。

Telegram:香港封鎖大型通訊軟件可以解決「起底」問題嗎

許多參加處理香港示威的警員個人資料被公開,部份警員在示威現場遮掩面孔,以免被人認出。 香港示威浪潮期間,多次出現有示威支持者和反對者的個人資料,被上傳到網絡,包括即時通訊平台Telegram。香港官員指類似的「起底」行為至今仍然持續,一些媒體引述消息指出,為了解決問題,當局可能會引用新修訂的法例,以保護私隱的名義封鎖Telegram平台。 如果這一封鎖得以實施,將是香港首次屏蔽主要通訊軟件。 但外界質疑當局是否單靠封鎖Telegram就能解決香港的「起底」問題,因為除了Telegram,不少「起底」的資料都可以在一般網站找到。 當地一些資訊科技業內人士也指出,封鎖Telegram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任何封鎖行動都可能會影響其他與Telegram無關的網站。 香港當局去年也曾經利用國安法的授權,以不同原因封鎖部份網站,但外界留意到市民其實只要調較網絡設定、或使用虛擬網絡(VPN)就可以正常訪問這些網站。 「起底」高峰 不少Telegram頻道在示威浪潮之初開始上載不少警務人員、親北京政客和他們家屬的個人資料。除了Telegram,一些相關個人資料也被上傳到一個稱為「香港編年史」的網站,當中包括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 而在另一方面,一些示威者和泛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的個人資料,也被上載到一個稱為「香港解密」的網站,同樣包含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 香港政府去年修改法例,把未經批評把個人資料在網絡上公開,列為刑事罪行。但負責個人資料保密的私隱專員鍾麗玲周一(5月16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透露,當局仍然收到不少相關投訴個案。鍾麗玲說,當局正在考慮設立黑名單,針對多次發放這些「起底」資料的平台。 香港媒體引述消息說,其中一個被針對的就是Telegram。當局可能會利用新權力,以制止散播個人資料為由,停止任何人取得這些資料,外界認為方法就是完全封鎖平台。 部份香港網絡供應商中斷與"香港編年史"網站的連結,但網站本身運常正常。 封鎖Telegram能解決「起底」問題嗎? 但分析質疑,香港當局是不是真的可以完全封鎖Telegram。 全球至今只有中國大陸完全封鎖Telegram,伊朗和俄羅斯都曾經嘗試類似做法,但以失敗告終。 其中,俄羅斯2018年以Telegram違反法律為由,開始封鎖國內用戶到Telegram的連線,但Telegram之後委託其他網絡公司為俄羅斯用戶提供服務,繞過限制。當俄羅斯當局擴大封鎖範圍時,就連帶影響俄羅斯用戶訪問其他與Telegram無關的網站。 當時報道指,俄羅斯當局的行動甚至令當地科學研究員無法訪問科學期刊的網站,影響研究進展。莫斯科當局最後在2020年解除對Telegram的封鎖。 香港媒體引述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這些網絡平台的IP地址會不斷轉換,由此政府要限制香港市民使用Telegram並不容易。 外界也指出,不少「起底」的資料是在Telegram以外的平台流通,即使成功封鎖Telegram,也只能解決部份問題。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政府要求香港的網絡服務供應商封鎖到「香港編年史」的連線,但海外用戶仍然可以登錄網站,即使是香港的網絡用戶,只要修改網絡設定,也能正常造訪網站。 至於「香港解密」網站,雖然不少服務供應商收到投訴後關停網站,但它之後就透過不斷轉換IP和網絡服務器的方式繼續運作,到現在香港的用戶仍然可以正常訪問這個網站,香港當局也沒有像對待「香港編年史」一樣,嘗試封鎖用戶到這個網站的連線。

烏克蘭戰爭:印度能否切斷與俄羅斯的防務關係?

軍火出口是俄國重要的對外貿易。 在烏克蘭戰爭開始之後,印度與俄羅斯的長期關係也備受人們的關注,其中一個焦點是印度與俄國的軍事關係。 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在4月訪問美國期間表示,印度希望成為西方國家的「好朋友」。 但她補充說,印度不想被削弱,需要確保其安全。這就意味著印度仍將長期依賴俄羅斯軍事裝備供應。 印度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程度多大?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購買國之一,多年來與前蘇聯有著密切的防務關係。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對立,以及與中國的競爭日益加劇,意味著即使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莫斯科仍然是德里的主要合作伙伴。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自1992年以來,大約三分之二的印度軍事裝備來自俄羅斯,該研究所跟蹤全球武器轉讓和軍事支出。 印度陸海空軍都使用大量俄國造的武器。圖為印度海軍2003年購買的俄製軍艦。 總部位於美國的研究組織史汀生中心估計,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可能佔印度主要武器系統的85%。 這包括戰鬥機,核動力潛艇,航空母艦,坦克和導彈。 印度是否試圖使其武器供應多樣化? 在過去十年中,印度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已經減少,並且從其他國家購買了更多的設備。 其中令人注意的是從法國購買的,但也從以色列和美國購買,還有較少量從英國購買。 Sipri的數據顯示,法國,美國和以色列在2021年向印度出售的武器價值是2017年的兩倍,儘管俄羅斯仍然是主要供應國。 俄羅斯向印度出售了S-400導彈系統。 印度從法國購買了陣風噴氣式飛機,幻影戰鬥機和鮋魚潛艇。在印度總理莫迪最近訪問法國期間,印法兩國表示,他們已同意深化在先進國防技術方面的合作。 同樣,在英國首相約翰遜2022年4月份訪問德里期間,英國和印度承諾深化國防和安全關係,強調在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技術方面的合作。 印度也轉向以色列採購,尋求滿足一些高科技國防和安全需求,包括: 無人機設備機載預警系統反導彈防禦精確制導彈藥 印度與美國的軍事關係一直在強勁增長,從2018年到2019年,印度美國之間的國防貿易大幅增加。 印度主要購買包括美國遠程海上巡邏機和C-130運輸機,以及導彈和無人機,五角大樓最近的一份聲明談到在太空防禦和網絡安全方面與印度深化合作。 印度是否正在重新考慮其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 近年來,國際政治的變化意味著印度與法國、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儘管如此,印度尚未加入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譴責,並且印度明確表示,它不想選邊站。 俄國總統普京烏克蘭戰爭前不久還訪問過印度。 一些國防專家認為,鑒於國際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印度可能會發現,除了減少對莫斯科的依賴之外,它別無選擇。 史汀生中心的國防和安全分析師薩米爾·拉爾瓦尼表示,俄羅斯S-400地對空導彈系統的關鍵部件現在可能存在問題。而印度於2018年購買了該系統,其中只有一部分已經交付。 拉爾瓦尼先生說:「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俄羅斯將無法履行其對印度的合同承諾,交付所有S-400系統」。 他還認為,俄羅斯因為在烏克蘭遭受的戰爭損失,可能意味著它可能無法滿足印度的需求,「因為它將不顧一切地使用所有備件來補充自己的力量」。 他說,印度政策制定者可能正在注意到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裝備面臨的一些問題。 沒有俄羅斯的武器,印度國防能行嗎? 目前看來,這似乎不太可能。 去年10月,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稱,沒有俄羅斯提供的裝備,印度軍隊就無法有效運作,並將在近期和中期繼續依賴俄羅斯的武器系統。 報告指出,俄羅斯以相對(比西方更)有吸引力的價格提供武器。 俄國和印度還聯合研發超音速導彈。 總部位於德里的有關軍事科技的雜誌《航空與國防宇宙》編輯桑吉塔·薩克塞納表示,印度軍隊將繼續繼續從俄羅斯購買武器裝備。 她說,這不僅是因為其人員熟悉他們的設備,而且與俄羅斯的關係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但她補充說,印度希望發展其本土國防工業,有時與其他國家建立聯合伙伴關係。 薩克塞納女士解釋說,這涉及利用國外最先進的技術,在「印度製造」等計劃下大力推動武器製造。 她解釋說,印度將從任何它認為提供最合適或最有價值的交易的人那裏購買,不管是俄羅斯還是其他國家。

東航空難:美媒稱墜機「可能涉及蓄意行為」

東航墜機搜救現場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廣播公司(ABC)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有人「蓄意」導致了東航MU5735航班的墜毀。 報道稱,黑匣子數據顯示,輸入控制裝置的指令使飛機進入致命的俯衝狀態。美國官員的初步評估說,調查人員迄今沒有找到墜毀客機的任何機械、技術故障。 今年3月21日,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在從昆明飛往廣州的途中於廣西山區墜毀,機上132人全部罹難。失事客機型號為波音737-800。 中國官方媒體援引中國民航局回應稱,美方參與「3·21」東航事故調查人員說,「未向任何媒體發佈有關調查信息」。 有傳媒星期三(5月18日)曾向中國東方航空尋求評論有關報道,目前未獲答覆。 美國波音公司(Boeing)一名發言人說:「在有關空難調查的規則下……只有調查機關能就露天事故調查置評。」波音此前稱正協助中國當局調查事故,並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保持聯繫。 美國媒體報道說了什麼? 《華爾街日報》率先報道可能是「蓄意」行為導致墜機。報道援引了解美國官員對墜機初步評估的消息人士說,「飛機聽從了駕駛艙內某人告訴它去做的事」。 報道說,從墜機現場找到的「黑匣子」數據顯示,輸入控制裝置的指令使飛機進入幾乎垂直降落的狀態。 ABC新聞也援引美國官員報道了墜機可能事有「蓄意行為」導致。 路透社也報道說,兩位熟悉有關情況的人士說,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有機械故障的證據,調查人員正在檢查(墜機)是否駕駛艙內的故意行為所致。 中國如何回應美國媒體報道? 搜救人員在現場默哀 美國媒體發表上述報道之後,中國官媒星期三發佈中國民航局回應。 中共《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稱,中國民航局向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參與事故調查人員核實,對方「明確表示未向任何媒體發佈有關調查信息」。 報道還說,根據國際民航公約相關要求,調查部門邀請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作為航空器設計製造國的調查方參與調查。 民航局在一份聲明中稱,目前東航空難的調查正在進行,將及時發佈事故調查進展和相關信息。 此前,中國民航局曾否認有關失事原因鎖定副駕駛的說法,稱這是「嚴重誤導社會公眾認知」的謠言。 東航也曾表示,三位飛行員「健康狀況良好、飛行經歷完備,符合局方要求,家庭情況和睦」。

中國從嚴限制公民出入境 官方稱防疫所需,網民批「鎖國」

近日,有網絡傳言指中國已經停辦護照、還對綠卡剪角禁止公民出境,引起廣泛關注。不過中國當局回應稱,這些傳言都是假消息,但中國確實仍在實施從嚴從緊的出入境政策。 有政治學者表示,如今出入境管理政策是由中國「清零」防疫政策決定的,而且中國在短期內不會改變這項政策。 出入境受阻與官方回應 近日,多名網友表示出境中國時遇到了阻礙。 一名網友稱,他持留學簽證去加拿大讀大學,但出境被邊檢人員詢問去加拿大幹什麼,還問加拿大有沒有線下課程,當他回答沒有後,邊檢人員直接把他護照剪了。 推特上還有流傳的微信聊天截圖稱,有人在廣州持綠卡出境時,綠卡被剪。 推特網友「杜瑞堂」評論稱:「中國已經在鎖國了,連留學生要出國上學都不允許,剪護照。」 針對這些傳言,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在5月13日表示,「停辦護照」、「對綠卡剪角禁止出境」都是假消息,「歪曲抹黑我出入境管理政策,意圖干擾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依法、精凖、有效的出入境管理措施。」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還稱,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遠未結束,疫情發展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出國出境染疫風險仍然較大,「境內人員仍需繼續堅持非必要非緊急不出境,確保個人健康安全,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防疫抗疫重大戰略成果」。 另外,北京、上海和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也分別發出闢謠聲明,稱網絡上的護照、綠卡被剪,護照被收走等消息都是謠言。 我們無法核實剪護照、剪綠卡等說法,但是近年來中國確實收緊了出入境政策。 「非必要」出境之爭 根據5月10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的黨組會議指出:「要嚴格執行從嚴從緊的出入境政策,從嚴限制中國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動,嚴格出入境證件審批簽發。」移民管理局官方微信號文章稱。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在微信文章下方回復讀者時,明確了哪些屬於「必要」事由。 「對出國出境復工復產複學和經貿、科研、就學等必要活動以及就醫、照顧危重病人等具有緊急人道主義事由的人員,及時受理審批護照證件,辦理出國出境手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正常生產、學習、生活和必要人員往來的影響。對出國出境參與防疫抗疫、運送救災物資和鮮活農產品的人員和交通工具提供加急辦證和通關便利,有力保障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穩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回復指。 總部設在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引述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諮詢熱線工作人員稱,「非必要」事由包含旅遊和探親,邊檢人員會進行勸阻;「必要」主要包括出國留學、就業、商務、或者是出境就醫、參與防疫抗疫、運送救災物資等事由。北京邊檢工作人員還稱,對於因"必要事由"出境,要嚴格查驗事由、證明文件等,並以現場執行情況為凖。 中國當局對出境旅遊的限制可以追溯到2020年11月,當時國家移民管理局表示,從嚴審批中國公民旅遊等非必要事由的出入境證件申請,勸阻和限制內地居民旅遊、探親、訪友等非必要、非急需出入境活動。 對於非必要出境的界定,一直是一個受到爭議的話題。 防疫成效與「二十大」 中國政治學者陳道銀認為,中國近來較嚴的出入境管理政策是為了「外防輸入」,尤其會針對短期往返的旅客,因為這些旅客出境之後要回國,給疫情防控帶來風險。 「你現在出去在外面轉一圈,然後過半個月就回來了,如果帶疫情進來,國內的疫情是不是又會加劇?」他說。 他也指出,這樣的政策肯定與「二十大」有關聯。 「如果外防輸入控制不住,國內的疫情控制不了,勢必會衝擊習近平動態清零的抗疫決策,勢必會影響到他二十大連任的合法性,或者說他的政績。」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陳澄也表示,嚴控出入境是清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看來,在二十大之前,中國政府不大可能調整清零政策。 她認為,其中有政治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政治上,過去兩年來,中共一直把清零當成一大政績,認為清零體現了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體制的優越性。二十大是外界一致預期習近平成功連任最高領導人的重要會議。在此之前,如果出現疫情失控的狀態,無疑對習本人,對中國政府來說,都會是一個難堪的局面,而且必定會被國內外『敵對勢力』大力批判。」 在現實方面,陳澄指出,雖然有一部分人對清零政策頗有微詞,仍然有很多沒有受到疫情重大影響的地區和人民支持清零。「此外,中國的疫苗接種率,尤其是高齡人口的疫苗接種率,還是差強人意。加上醫療條件的城鄉差異、地域差異,如果立即放開,難免會出現醫療擠兌,高齡人口大量重症乃至死亡的局面。這也無疑會對政權造成一定的衝擊。」 陳道銀預測,中國的清零政策可能會持續三五年,目前的限制達不到「鎖國」的程度,但已經嚴格限制了人員流動。 陳澄則認為,雖然清零一定會造成經濟上和社會上的負面影響,在二十大之前恐怕難有重大調整,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國會長期「鎖國」。 「除了經濟上和社會上的負面影響,這次上海的混亂在國際上對中共的聲譽也是一大打擊。無窮無盡的清零並不現實。這波疫情控制應該也是為提高接種率爭取時間。提高接種率預計會是下一個重點。在此前提下,二十大之後不是沒有政策調整的可能。」

美國加州台裔教會槍殺案:警方稱兇手出於「政治動機」仇殺

5月15日,美國加州拉古納伍茲的日內瓦長老會教堂發生致命槍擊事件後,執法人員在現場附近警戒。 美國加州橙縣縣警表示,發生在台灣移民教會槍擊案的嫌犯是一名華裔美國公民,而襲擊是「出於政治動機的仇恨事件」。 警長巴恩斯(Don Barnes)表示,這名名為周文偉(David Wenwei Chou,音譯)的男子曾在台灣生活,「對中國和台灣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感到不滿」,並對台灣有厭惡情緒。 警方稱,這名男子從拉斯維加斯開車到加州行兇,並在開槍掃射前用鐵鏈和膠水鎖住教會大門。 當時,有逾40人在晨禱後正在參加一場午宴。北美《世界日報》此前報導,是信眾參加禮拜後為歡迎一位剛從台灣回來的牧師而舉行餐會。 這名68歲的嫌疑人已因涉嫌一項謀殺罪和五項謀殺未遂罪被拘留,設定保釋金為100萬美元。 針對美國加州發生的槍擊事件,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星期二(5月17日)表示,「嚴正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並稱蔡英文總統「對於鄭醫師的不幸罹難表達誠摯哀悼,對於因此事件受傷的台灣僑民表達由衷關心」。 張惇涵在社交媒體「臉書」發佈聲明說,蔡英文已請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及駐美代表蕭美琴「表達慰問關懷」,「也請外交單位洽請美方,協助保障當地台灣僑民安全」。 日內瓦長老會教堂 聯邦調查局(FBI)官員稱,已對嫌疑人展開聯邦層面的仇恨犯罪調查,以確定是否對他追加指控。 橙縣拉古納伍茲市(Laguna Woods)一家教會周日(5月15日)發生槍擊案,造成一人當場遇難,另有四人重傷,一人輕傷。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證實,死傷者全為台灣僑民。 槍擊案發生在日內瓦長老會教堂(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據報道,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Irvin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平時租借該教堂舉辦教會活動。 據報道,在襲擊中喪生的受害者是53歲的醫生鄭達志(John Cheng)。他試圖衝向兇手奪下槍支,但不幸遭兩發子彈擊中,當場殞命。另一名牧師向槍手扔了一把椅子。 當局表示,當警方趕到現場時,教會的其他教友已制伏兇手,並用長繩捆住了他,沒收了兩支手槍。 槍擊事件後,警方在日內瓦長老會教堂附近拉起警戒線。 警方還表示,在教堂地上發現了裝滿彈藥彈匣的袋子,以及四枚燃燒彈。 根據警方初步通報,這名嫌犯獨自住在拉斯維加斯,妻子和孩子仍住在台灣。 儘管巴恩斯稱嫌犯「出生中國」,但據台灣媒體TVBS引述駐洛杉磯經文處處長黃敏境稱,嫌犯於1953年在台灣出生。 「台灣出生是肯定的,應該是在台灣當完預官(預備軍官)才出國,」他說道。 日內瓦長老會教堂資料照片。

朝鮮新冠疫情:新冠在該國大流行會是什麼樣子?

在朝鮮平壤,戴著防護口罩的人們走過路口。 在將近兩年半的時間裏,朝鮮(North Korea,又譯「北韓」)一直堅持聲稱該國沒有發現任何新冠確診病例。 但現在情況改變了。 朝鮮官方本周確認了其第一個新冠感染病例。在此之前,這個高度隱密的國家通過關閉國境來應對新冠大流行,儘管很少有人相信朝鮮真的能與病毒絶緣。 現在,朝鮮不僅承認了新冠病毒的存在,而且宣佈將全力以赴地控制疫情。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稱這是朝鮮建國以來經歷的(最大規模的)動蕩。當局已在全國實施了封鎖。 世界上幾乎沒有任何地方沒有新冠病毒的蹤影。在珠穆朗瑪峰的營區和南極洲都發現了新冠病毒。各國對大流行的反應,依據疫情嚴重有程度上的不同,但大致上都是以疫苗接種、檢測、保持社交距離和旅行限制等來防疫。 鑒於朝鮮這個國家的不開放,新冠大流行在朝鮮將如何發展,外界能掌握的信息仍然較模糊。 眾人擔心新冠肺炎可能會在該國造成災難性後果。其中一位專家說:「我真的很擔憂會有多少人因為新冠死亡。」 脆弱的醫療系統 該國在1990年代遭受了一場殘酷的饑荒。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估計,現在該國2500萬人口中有1100萬人營養不良。 朝鮮目前的壓倒性挑戰是該國缺乏對抗新冠疫情的有效武器。 朝鮮現在仍沒有人接種新冠疫苗。而且,假設到目前為止,確診數仍低,這意味著基本上民眾沒有接觸到這種病毒。由於民眾沒有免疫力,外界擔心將會造成大量的死亡和嚴重的疾病。 檢測手段也非常有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自大流行病開始以來,朝鮮進行了大約64,000次的檢測。但在韓國,檢測和追蹤是防疫的核心戰略,韓國至今便做了1.72億次檢測。 明確的硬數據一直是多數政府用來防疫的重要工具。但即使是在朝鮮,這些數據也是含糊不清的。前幾天,朝鮮官方媒體報道了約50萬個不明原因的發燒病例,這可能反映了識別新冠病例的困難,並同時暗示了朝鮮所面臨的疫情規模。 而且,即便是在富裕國家,新冠疫情也引起眾人對醫療系統可能不堪重負的憂慮。那朝鮮此刻面對相同的醫療風險就更大了。 總部設在美國、監測朝鮮的非政府組織「流明」(Lumen)創始人白枝恩(Jieun Baek )說:「朝鮮的醫療系統長期以來就是相當差的」。 「這是一個非常破敗的系統。除了生活在平壤的2百萬居民之外,該國大部分地區民眾獲得的都是質量很差的醫療服務。」 脫北者也對外說過,啤酒瓶被用來裝靜脈注射液,醫用針頭被重覆使用,直到它們生鏽。白枝恩說,至於像口罩或消毒藥水這樣的資源,「我們能想象在那邊是多麼的缺乏」 。 封鎖,但有用嗎? 在沒有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情況下,朝鮮將轉向應對疫情的唯一主要防禦手段:封鎖。白枝恩預測說:「對人民行動的粗暴鎮壓將變得更加嚴厲」。 金正恩也說了,朝鮮應該 「積極學習 」中國政府如何應對大流行。 雖然多數國家現在都走向與該病毒「共存」的道路,但中國一直堅持「清零」政策,試圖根除病毒在該國的蔓延。包括金融中心上海在內的主要城市仍然處於封控政策下,多數民眾不能離開居住地。 但這種政策是有代價的。 上海市民抱怨他們的生活條件,包含食物欠缺和糟糕的醫療服務。在中國,對政府政策的公開批評是罕見的。 有專家警告說,如果朝鮮實施類似的限制,物資供應的情況可能比上海更糟。而且,即使採取封城政策,也可能不足以阻止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的傳播。 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高本恩(Ben Cowling)教授分析:「看看上海的情況,他們要阻止奧密克戎傳播是多麼困難,這絶對是他們將能想到的所有防疫辦法都用上了。」 朝鮮的耕作方法已經過時,使得收成很不容易。如果農民無法照料田地,更大的麻煩就在眼前。 他說:「在朝鮮,我認為要阻止這一切將是萬分困難的的。在這一點上,我將非常、非常擔心。」 此外,朝鮮在糧食生產方面也有長期的問題。朝鮮在1990年代遭受了一場殘酷的饑荒。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估計,現在該國2500萬人口中有1100萬人營養不良。 朝鮮的耕作方法已經過時,使得收成很不容易。如果農民無法照料田地,更大的麻煩就在眼前。 如果朝鮮願意接受幫助 中國和世衛組織以前都曾向朝鮮提過願意提供新冠疫苗,但朝鮮都拒絶了。 金正恩此刻提到中國,分析稱這可能暗示著著他會改變主意。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韓國研究講師米勒(Owen Miller)說:「我懷疑他們迫切希望得到北京的幫助,而中國將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他又說,中國的首要任務是保持朝鮮的穩定。 但是,米勒又稱,朝鮮可能不希望得到其他的外援,因為這將意味著回到1990年代,當時有大量的援助機構存在。他說,「統治者在自己的領土上處理這種監控將是很不穩定的」。 事實上,目前沒有跡象表明,即使朝鮮處於健康危機之中,該國也會改變其對外關係的態度。 美國和韓國已警告說,朝鮮可能很快會進行另一次核試驗。 朝鮮觀察家分析稱,這可能是轉移民眾注意力的一種手段。金正恩還可能利用他對新冠病毒的回應來團結朝鮮人,並為進一步的艱苦狀況辯護。 所有這些都將意味著更進一步的痛苦和孤立。 美國貝勒醫學院國立熱帶醫學學院疫苗專家霍德茲教授(Peter Hotez)說:「他們真的只有一個選擇。他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引進疫苗,並迅速為民眾接種疫苗。」 他說,「世界願意幫助朝鮮,但朝鮮也必須願意邀請這些協助到來。」

烏克蘭戰爭:普京警告芬蘭加入北約將是一個「錯誤」

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芬蘭總統,加入北約並放棄芬蘭的中立地位將是一個「錯誤」。 普京對芬蘭總統紹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說,芬蘭的安全沒有受到威脅。 芬蘭總統辦公室發佈聲明稱,尼尼斯托於5月14日同普京通了電話,通話是芬蘭方面主動發起的。 雙方就芬蘭申請加入北約的意向交換意見。芬蘭將在未來幾天內宣佈決定申請加入北約。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瑞典也表示有意加入北約這個西方聯盟。 芬蘭與俄羅斯有著長達1300公里(810英里)的邊界。到目前為止,芬蘭一直遠離北約,以避免激怒其東部鄰國。 芬蘭總理桑娜·馬林(左)和總統紹利·尼尼斯托(右)。 普京沒有具體威脅要對芬蘭的舉動進行報復,但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會對此進行報復。 俄羅斯電力公司芬蘭分公司宣佈從5月14日其暫停向芬蘭供電,原因是公司沒有收到向芬蘭供電的應付款。 俄羅斯宣佈停止向芬蘭供電是在莫斯科和赫爾辛基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作出的。 但芬蘭國家電網執行官雷瑪·派維寧(Reima Paivinen)表示,俄羅斯的斷電並未造成任何問題。 他說,芬蘭從俄羅斯進口的電力等於其耗電量的10%,並補充說可以用其他來源替代。 芬蘭軍隊曾上個月參加了北約的軍事演習。 克里姆林宮在尼尼斯托和普京在周六通話後表示,普京強調芬蘭放棄軍事中立地位並加入北約將是一個錯誤, 因為芬蘭沒有安全威脅。 普京補充說,改變外交政策立場可能會「對多年來本著睦鄰友好和伙伴之間合作精神發展起來的俄芬雙邊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而芬蘭總統辦公室發佈的聲明稱,尼尼斯托在通話中對普京表示,俄羅斯最近的舉動以及對烏克蘭的入侵如何「改變了芬蘭的安全環境」。 尼尼斯托還稱,這場對話是「坦率而直接的」,「過程中沒有人被激怒」,雙方「認為避免緊張氛圍是很重要的」。 但是,土耳其可能成為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絆腳石,因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指責這兩個國家窩藏「恐怖組織」並表示他不支持他們的申請。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及的「恐怖組織」是庫爾德工人黨(PKK)。過去幾十年來,庫爾德工人黨一直在與土耳其爭奪庫爾德人的家園。 土耳其還反對名為「人民保護部隊」(YPG)的敘利亞庫爾德民兵組織,他們說這是在土耳其被取締的庫爾德工人黨的延伸——儘管他們在打擊所謂的「伊斯蘭國」方面與美國結盟。 瑞典和芬蘭都有庫爾德社區,就瑞典而言,一些議員有庫爾德血統。埃爾多安總統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這些社區與庫爾德工人黨有聯繫。 瑞典、芬蘭和土耳其外長周六在柏林舉行會談,試圖解決芬蘭和瑞典計劃加入北約引起的分歧。 在會談之前,土耳其外交部長梅夫盧特·恰武什奧盧(Mevlut Cavusoglu)回應了埃爾多安總統的評論,但表示願意會談,並與兩國協商討論。 現在北約有30個成員國 法新社援引恰武什奧盧說:「絶大多數土耳其人民反對那些支持庫爾德工人黨恐怖組織的國家加入北約……但這些當然是我們需要與我們的北約盟國以及這些國家討論的問題。」 全稱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北約是1949年由12個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法國。北約的成立部分目的是為了抵禦來自蘇聯的威脅。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提到,俄軍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徹底打消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希望。 幾十年來,芬蘭和瑞典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中立地位。但是,烏克蘭遭到入侵引發這兩個北歐國家對形勢進行徹底的重新思考。

朝鮮新冠疫情:金正恩稱,爆發是一個「巨大災難」

圖像加註文字,去年10月,防疫人員在平壤一家超市消毒。 據朝鮮官方媒體報道,該國領導人金正恩表示,新冠病毒迅速蔓延對該國來說是一場「巨大災難」。 金正恩在周六(5月14日)召開的緊急會議上呼籲全面抗擊病毒傳播。 周四,朝鮮官方宣佈確診第一批新冠個案。專家表示,病毒可能已經傳播了一段時間。 人們擔心,大規模疫情爆發可能會在朝鮮釀成可怕後果。 由於缺乏疫苗接種加上糟糕的醫療體系,朝鮮2500萬人口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況。 朝鮮官方媒體周六報道稱,近幾周有50萬人出現不明原因的「熱病」。由於該國檢測能力有限,大多數新冠病例都沒有得到確診。 與周五和周四公布的確診病例相比,這一數字大幅增加,這對了解朝鮮疫情有所啟示。 官方通訊社朝中社(KCNA)援引金正恩的話稱:「惡性疫情蔓延是我國建國以來經歷的(最大規模的)動蕩。」 他將危機歸咎於官僚主義和醫療無能,並建議從鄰國中國等國的應對措施中吸取經驗教訓。 據朝鮮官方媒體報道,自4月以來,已有27人因發燒死亡。 報道沒有說明他們的新冠病毒檢測是否呈陽性,只有首都平壤的一名死亡病例被確認為感染奧密克戎變體BA.2。 這是朝鮮首次承認出現新冠疫情,標誌著朝鮮兩年來一直聲稱的該國「沒有新冠病毒」這一局面的終結。 去年,這個神秘的國家拒絶了國際社會提供的數以百萬計的阿斯利康和中國製造的疫苗。該國聲稱,已經在2020年1月初封鎖了邊境,控制住了新冠病毒。 朝鮮與韓國和中國接壤,這兩個國家都在抗擊疫情。中國目前正在努力遏制奧密克戎蔓延,在上海等地實施了封鎖。 平壤火車站 周四,在一次討論新冠防疫措施的會議上,人們在電視上看到金正恩戴著口罩,據信這是他第一次以這樣的裝束出現在公眾視野。 他下令對病毒進行「最大程度的緊急」控制,包括地方封鎖,並在工作場所實施聚集限制。 韓國在金正恩周四發表聲明後表示,將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但平壤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英國指俄羅斯在戰爭伊始就對衛星網絡發動了攻擊

英國和美國的情報部門指俄羅斯針對美國的商用衛星互聯網公司衛訊公司(Viasat)發動了網絡攻擊。 攻擊時間是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前大約一小時。攻擊導致數千烏克蘭用戶通訊中斷,並使中歐的風電場和互聯網用戶都受到影響。 有關官員長時間以來都認為上述黑客攻擊背後有俄羅斯的影子,但是因為證據不足一直沒有公開指責俄羅斯。 衛訊公司向商業和軍用客戶提供高速衛星寬帶服務。 該公司之前曾表示因為受到網絡攻擊,他們的「成千上萬個終端」受損嚴重,無法修復,但是他們的核心網絡基礎設施和衛星完好無損。 「幾乎可以確定」 現在歐盟、英國和美國以及其他盟國的聲明證實了長期以來的懷疑,即網絡攻擊的目標是烏克蘭軍方。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表示,「幾乎可以確定」俄羅斯發動了網絡攻擊。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的負責人琳迪·卡梅倫(Lindy Cameron)解釋了決定公開指定俄羅斯的原因。她說,要挑戰這種為所欲為、又不承擔後果的做法十分重要。 分析: 一名英國情報官員說,在烏克蘭戰爭爆發的同時,一個國家也對另外一個國家發動最持久的網絡攻擊。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更多跡象表明發生了破壞性的網絡攻擊。這令一些人感到意外。 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線索浮現出來,諸如對衛星通信的主要攻擊都能同俄羅斯聯繫在一起。 作為對軍事行動提供支持的一部分,這些攻擊還外溢到了其它國家。 但到目前為止俄羅斯還沒有針對西方的目標發動更廣泛的攻擊。 上面提到的情報官員還說,在烏克蘭並沒有發生像一些人預測的那種大規模的破壞行動,是因為俄羅斯的攻擊對象是一個努力防禦的國家,他們能夠擊退許多這種攻擊。 俄羅斯軍方情報部門「格魯烏」1月13日發動攻擊,塗改了烏克蘭政府的網站,他們使用了一種被稱作Whispergate的破壞性的惡意軟件。 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表示,這種軟件在衝突前就被凖備就位,針對烏克蘭的機構發動攻擊,旨在「摧毀電腦系統令其癱瘓」。 俄羅斯前特工謝爾蓋和女兒尤利婭·斯克里帕爾在英國成為毒殺目標後,英國對俄羅斯軍方情報部門"格魯烏"實施了制裁 英格蘭西南小鎮索爾茲伯里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案後,英國已經對俄羅斯軍方情報部門「格魯烏」實施了制裁。在那次中毒案件中有一人死亡,多人健康嚴重受損。 在發出有關俄羅斯發動網絡攻擊聲明的同時,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還說:「這些明確和令人震驚的證據表明,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發動了惡意攻擊,嚴重影響了烏克蘭和整個歐洲的普通公眾和公司。」 美國的商用衛星互聯網公司衛訊公司表示,該公司知道多國政府已確認他們認定的對KA-SAT衛星網絡發動攻擊的肇事者。 該公司還表示,「我們已經、並且仍將繼續同有關的執法機構和政府當局密切合作,幫助正在進行中的調查。」

烏克蘭戰爭:蛇島——黑海彈丸小島對俄羅斯、烏克蘭以及北約的戰略價值

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之初開始,蛇島就被賦予了極為重要、幾乎神話般的地位。這個位於黑海中不起眼的岩石小島被俄羅斯佔領,並成為具有戰略價值的戰場。 俄羅斯聲稱,烏克蘭為奪回蛇島發起攻勢,雖然派出了包括特種部隊、戰機、直升機和無人機等重兵,但卻損失慘重,以失敗告終。烏克蘭堅稱,向蛇島發起的攻勢旨在攻擊島上的設施和周邊船隻。 英國國防部的情報說,俄羅斯與烏克蘭在蛇島上的攻防戰還沒有結束,俄羅斯正向受到攻擊的部隊不斷增兵援助。 蛇島,方圓還不到一平方公里,島上並沒有蛇。但這樣一個彈丸小島卻對控制黑海西部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烏克蘭軍事專家奧勒·日丹諾夫(Oleh Zhdanov)表示:「如果俄羅斯軍隊成功佔領蛇島並建立起他們的遠程防空系統,他們將控制黑海西北部和烏克蘭南部的海、陸、空。」 這就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在戰爭開始幾個小時後就駛向那裏的原因。「莫斯科號」還曾向島上的烏克蘭士兵喊話要他們投降。俄羅斯一個軍官喊話說:「為了避免流血和不必要的傷亡,我建議你們放下武器投降。否則,你們將被轟炸。」 「俄羅斯軍艦滾蛋吧!」 這是現在傳說中烏克蘭士兵當時所作的回應,不過實際上烏克蘭軍人的用詞要粗俗得多。蛇島後來被俄軍佔領了,但幾周後,「莫斯科號」被擊沉。 英國說,俄羅斯失去「莫斯科號」意味著前往該島的補給船現在只有最低限度的保護,不過,如果俄羅斯能鞏固對蛇島的控制,俄羅斯就對黑海的大部分地區有主宰優勢。 對烏克蘭、周邊國家和北約的威脅 在這張照片拍完後不久,照片裏的直升機就被炸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都聲稱是他們發動的襲擊。 對烏克蘭而言,無論是戰略上還是經濟上,俄羅斯在此立足並增兵可能有災難性的後果。 烏克蘭已經不得不關閉在敖德薩的港口,暫停重要的糧食出口,但日丹諾夫先生擔心蛇島也可能被用作第二條前線。 「如果俄羅斯人成功地安裝了遠程防空系統,那麼他們將既能防守自己的部隊,又可以抵達烏克蘭的海岸線。」 這也將給俄羅斯軍隊進入德涅斯特里亞的機會。這裏是俄羅斯控制下的摩爾多瓦分離領土,就在烏克蘭旁邊,離敖德薩不遠。 不過,蛇島離羅馬尼亞海岸只有45公里,而羅馬尼亞是西方國家北約聯盟的一部分。 英國海軍分析員喬納森·本瑟姆(Jonathan Bentham)認為,俄羅斯在蛇島的S-400空中導彈系統將可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改變遊戲規則」。羅馬尼亞歷史學家多林·多布林庫(Dorin Dobrincu)警告說,如果俄羅斯能夠部署導彈系統,不僅敖德薩會受到威脅,北約的南翼也會受到威脅。 「這對羅馬尼亞政府和人民來說非常重要,對整個北約來說也很重要。俄羅斯將有能力摧毀我們領土東部的城市和軍事能力。」 北約從俄烏戰爭一開始就加強了羅馬尼亞的邊界部署,派遣了比利時和法國部隊。 但對羅馬尼亞來說,也存在著重大的經濟風險。蛇島靠近多瑙河口,而多瑙河是羅馬尼亞與烏克蘭的邊界線。羅馬尼亞的黑海港口康斯坦察 (Constanta) 在南邊不遠處,一直在接收無法再開往烏克蘭敖德薩的集裝箱船。 俄羅斯軍事政治分析員亞歷山大·米哈伊洛夫(Alexander Mikhailov)說,蛇島上的部隊可以控制進入黑海西北部和多瑙河三角洲的交通,這是兩大通往東南歐的門戶。他對俄羅斯媒體說:「如果有一個軍事基地或軍事基礎設施,就有可能阻止多瑙河上的船隻進出。」 羅馬尼亞的歐洲-大西洋復原中心(Euro-Atlantic Resilience Centre)認為,俄羅斯可能決定吞併蛇島,並盡可能多地控制通往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黑海航道。 歷史上,蛇島是羅馬尼亞的領土,直到1948年被割讓給蘇聯。蘇聯將其用作雷達基地。由於羅馬尼亞在1989年之前一直受到蘇聯的影響,羅馬尼亞接受了這種安排。 隨著共產主義解體,烏克蘭取得了蛇島的控制權,最終在2009年,國際法院劃定了蛇島的領土界限,將蛇島附近的黑海大陸架的近80%交給了羅馬尼亞,其餘的交給了烏克蘭。 因此,蛇島的重要性還不僅僅局限於戰略意義,因為蛇島所在的黑海地區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所以海牙的裁決意味著烏克蘭和羅馬尼亞這兩個國家都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儲備。 蛇島,雖然看起來是一小塊岩石,沒有什麼明顯的價值,但它的最終歸屬卻是俄羅斯本次戰爭的主要因素之一。

朝鮮首次報告新冠病例後全國城市進入封鎖

金正恩批評檢疫部門「鬆懈和不負責任」。 朝中社報道,朝鮮首都平壤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屬於奧密克戎(Omicron)BA.2變異毒株。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感染者。 報道稱,當局要求全國城市都進入封鎖狀態,以阻止奧密克戎的傳播,並將實行最高級的緊急檢疫制度。 在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金正恩批評了檢疫部門的「鬆懈和不負責任」,未能對新冠病毒的傳播做出「敏感」應對。 金正恩還要求黨政機關採取周全措施,避免造成公眾生活不便,以及其他可能因加強疫情防控措施而爆發的負面情況。 電視節目畫面顯示,金正恩在防疫會議期間帶著口罩。據信這還是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金正恩第一次戴著口罩在電視上露面。 金正恩很快摘掉自己的口罩,不過在場的其他官員還都繼續戴著口罩。 「一心一意的公眾團結是贏得這場抗疫鬥爭的最有力保證,」朝中社引述金正恩的話說。 專門報道朝鮮半島新聞的「NK News」曾在周二(5月10日)報道,平壤居民在周二突然被命令留在家中,有消息人士稱平壤發佈了封鎖令。 過去兩年,朝鮮未報告任何新冠病毒病例。 該國在2020年初中國爆發疫情後,便迅速關閉了與中國東北的邊境,甚至有報道稱,平壤命令邊境守衛向任何越境的侵入者開槍。 平壤當局據報要求全國城市進入封鎖狀態。 分析:為什麼現在要承認有疫情? 過去兩年多,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朝鮮一直堅稱,境內從來沒有確診病例,一例都沒有。為什麼現在承認?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疫情蔓延已經太嚴重,繼續隱瞞難度過大。 朝鮮一直表示要堅決抗擊病毒,這樣平壤可以為自己關閉邊界這麼長時間辯解。現在,奧密克戎進入境內,平壤的挑戰是控制其傳播。 沒有疫苗,醫療系統落後,檢測能力不足,眼下,平壤面前的選項非常非常有限。 很明顯,當局已經決定,除了全國封鎖別無選擇。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告訴人民、告訴外部世界。 但這並不意味著朝鮮一定會更加願意接受外部世界的幫助。 新冠肺炎爆發之初,朝鮮實施封鎖邊境等措施,阻止病毒流入。 由於朝鮮醫療基礎設施不發達,無法收治大量感染者,新冠疫情的爆發可能會給該國帶來嚴重後果。 目前也尚不清楚朝鮮有多少人接種了新冠疫苗。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去年9月,朝鮮拒絶了中國科興生物生產的約300萬劑新冠疫苗,稱這些疫苗應該送往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 儘管決定提升防病毒措施,但金正恩在政治局會議上命令官員繼續推進農業和工業生產,同時要加強國家防禦水平,以避免出現國家安全真空。 過去兩年,朝鮮幾乎完全切斷了與中國的貿易聯繫,這個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經濟雪上加霜。 去年,金正恩承認朝鮮「幾乎所有部門」都未完成該國經濟發展五年戰略的目標,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困難。 今年1月,朝鮮暫時重啟了邊境城鎮新義州和中國丹東之間的鐵路貨運,但在上個月,中國丹東到朝鮮新義州的鐵路再次被緊急切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時表示,鑒于丹東疫情形勢,中朝雙方「經過友好協商,決定臨時暫停丹東—新義州口岸鐵路貨運」。

美國國務院網站刪除「不支持台獨」等表述 中國警告「引火燒身」

美國國務院網站近期更新了「美台關係事實清單」,刪除了不少涉及大陸和台灣關係的重要表述,引起中國的不滿。 過去數十年間,台灣問題一直被中國視為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在被稱為「壓艙石」、「穩定器」的中美雙邊經貿關係經歷考驗的同時,台灣問題近期也出現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動向。 美國國務院網站對美台關係的更新被視為是美國國會和政府一連串涉及台灣行動中最新的一個。 美國國務院網站上究竟刪除了哪些重要表述?我們梳理以下三個看點: 美台關係事實清單 互聯網檔案Wayback Machine保存的美國國務院2018年8月31日美台關係網頁截圖,紅框顯示被刪除的部分。 修改之前的美國國務院網頁中對美台關係寫道:「美國和台灣保持良好的非官方關係。1979年《美中聯合公報》在外交上(對中國)的承認從台北轉為北京。在《聯合公報》中,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與台灣保持良好的非官方關係是美國的一個主要目標,符合美國促進亞洲和平與穩定的願望。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為美國和台灣的非官方關係提供了法律基礎,並奉行美國協助台灣維護防禦能力的承諾。美國堅持和平解決兩岸分歧,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並鼓勵雙方在尊嚴和尊重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建設性的對話。」 在2022年5月5日更新的網頁中,美國國務院對美台關係如此描述:台灣民主領先技術先進,是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一個重要伙伴。 美國和台灣有著相似的價值觀、深厚的商業和經濟聯繫以及牢固的人民關係,這些構成了我們友誼的基石,並成為美國擴大與台灣交往的推動力。 通過美國在台協會(AIT),一個由《台灣關係法》授權執行美國與台灣非官方關係的非政府組織,我們與台灣的合作繼續擴大。台灣已經成為美國在貿易和投資、衛生、半導體和其他關鍵供應鏈、投資篩選、科學和技術、教育以及推進民主價值方面的一個重要伙伴。 「美國長期以來有一個中國的政策,該政策以《台灣關係法》、三個美中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 儘管美國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但我們良好的非官方關係,以及對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的持久興趣。 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提供必要的國防物品和服務,使台灣能夠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美國繼續鼓勵按照台灣人民的願望和最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兩岸分歧。」 中、美互嗆 修改後的事實清單中沒有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 對美國國務院此番修改網頁內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10日表示:美方修改「美台關係事實清單」,「這是虛化、掏空一中原則的小動作。這種在台灣問題上搞政治操弄、試圖改變台海現狀的做法必將引火燒身。」 他還要求:「美方應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恪守在台灣問題上向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諾,把拜登總統有關美不支持『台獨』表態落到實處,停止借涉台問題搞政治操弄,停止搞『以台制華』」。 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同一天則強調,美國政策並未改變,堅稱「我們在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下運作」,僅更新了一份事實清單(Fact Sheet),而且美國國務院定期會更新與世界各地對外關係的現況;美國對台政策仍是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為指引。 美國國務院有關與台灣雙邊關係的網頁在5月5日更新,與之前的表述有很大不同。 普萊斯表示,美國國務院對台事實清單反映美台非官方關係堅若磐石。他說:「我們呼籲中國做事負責,不要製造借口加大對台灣施加壓力。」 當被問及美國對台灣政策特別敏感為何此時更改網頁時,他說美台關係現況多年未更新,「我們更關心的是事實清單是否如實反映了對外關係,而不那麼在意其他國家是否會緊咬不放,借題發揮。」 美、台關係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並與台灣斷交。美國撤走在台灣的外交人員,但隨後成立「美國在台協會」。該協會隸屬美國國務院,是美國在台最高代表機構。 在過去多年的中美關係中,美國對台軍售問題一直是美國、中國之間最大的矛盾。但最近幾年,隨著中美之間在經濟、貿易、科技等多方面競爭加大,在對台軍售之外,美國與台灣之間的互動日益明顯。 普遍認為,從美國上一屆總統特朗普任期開始,美台關係迅速改善,美中關係急劇惡化。本屆總統拜登任期內,雖然美中對抗表面有所緩和,但大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這段時期內美、台之間的重大事件包括: 2016年12月: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被認為是美國與台灣首次的「元首級」電話通話,打破了美國幾十年來的外交慣例。2018年3月:特朗普簽署旨在促進美國與台灣之間高層級交流的《台灣旅行法》,這被台灣方面認為是自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以來,台美雙方在外交上的實質突破。2020年2月:台灣候任副總統賴清德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是首次台灣副總統級別政治人物進入華府,也是台美斷交40年後層級最高的台灣官員訪問華府,被認為是台美關係的「重大突破」。2020年3月:特朗普簽署《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台雙邊經貿關係。2020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台灣,是1979年斷交以來訪問台灣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也是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之後,第一位訪問台灣的美國部長級官員。2021年11月,美國國會參、眾議員乘搭軍機訪問台灣。2022年4月,美國再有參、眾議員訪問台灣。 2022年4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原定訪問台灣,因感染新冠病毒推遲了行程。 另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上周演講闡述對華政策也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推遲。外界預計,他將在演講中繼續強調美國與中國的競爭。 而台灣,作為歷來中、美之間最為敏感的問題,也將繼續敏感下去。

中國人民大學「退群」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國際大學排名的意義與影響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引起外界關注。中國媒體報道,蘭州大學和南京大學也退出了國際排名。 教育學者表示,中國人民大學退出排名是一種「商業戰略」,中國的大學可以把大學排名作為學校辦學的參考,但不應只關注、追逐排名。也有網友質疑,不參與國際排名,中國高校如何追求達到「世界一流」。 為何退出? 中國官方媒體央廣網引述知情人士稱,對於「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一事,校方領導層已形成共識並做出決定。 報道引述一知情人表示,中國的知識體系已發展了數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最深厚的知識體系,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傳統,創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維護中國教育主權和文化主權,「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退出所謂的『國際大學排名』,反映了中國大學、中國教育、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氣。」 央廣網報道稱,除了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校方也明確,在《南京大學「十四五」規劃》和《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建設方案》編製中,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均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蘭州大學也決定不參加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4月25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曾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他在現場表示,「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人大師生的自覺追求。」 他還指出,中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後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會有更多中國高校退出國際排名。 #多所名校退出世界大學排名#5月11日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有網友嘲諷中國人民大學退出排名是因為自身實力不過硬。微博網友「中年派的漂流」說:「比國足有骨氣……比不過不比了還不行。」 微博網友「雨霖中亭」則認為,人民大學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沒有必要。 「『雙一流』大學,是指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不參與世界排名,怎麼做到世界一流。」 但也有網友認為,中國人民大學不跟從國外的「洋指標」是合理的。 微博網民「三面紅旗007」說:「退出國際大學排名,是不想按照他們那套標凖來搞學校建設了,比如國際生數量和捐款數量,很多指標與中國實際情況差距很大,一味按照所謂國際標凖搞,就是削足適履。」 排名的意義 原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表示,事件體現了習近平上台以來的整體趨勢,「整個(中國)跟西方脫鉤的跡象非常明顯。」 但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中國人民大學退出排名是一種「商業戰略」。 「不像北大清華,中國人民大學在全球的排名不太靠前,對自己不是很有利,所以就不積極參與了,」黃錦輝表示。 黃錦輝還指出,排名只應該是大學的一個參考,有時候高校過於注重排名,可能會起到反效果:一些年輕研究人員會為了適應潮流研究一些特定方向,更加急功近利,這樣並不能促進學術創新和進步。 中國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則表示,所有世界大學排名,都不存在「國際指標」、「洋指標」,採用的是可比的共性指標;這些指標也就不是國外大學弄出的指標,而是排名機構列出的排名指標。 「連排行榜的性質也沒有搞清,就按照排名機構搞的指標辦學,追逐提升排名,不重視內涵發展和人才培養,才是我國大學的真問題。」熊丙奇說。 熊丙奇指出,世界大學排行榜本就是某一家機構根據自己確定的指標,對大學進行打分排名的結果。他認為,對世界大學排名,大學的理性態度應是「看看而已」,不必太當真;但近年中國很多高校極為看重世界大學排名,追逐所謂國際聲譽,甚至就按大學排行榜的指標辦學,對辦學有嚴重誤導。 熊丙奇認為,大學可以把排名作為辦學的參考,分析辦學的進展、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但不能「唯排名」,這才是理性對待大學排名的方式。

中國航母遼寧艦再入西太平洋舉行歷年最大演練 印太地區美中台角力持續

自五月初,中國航母遼寧號打擊群在西太平洋演練,為歷年來最龐大的編隊 自五月初開始,中國曆年來最大規模的航母編隊——「遼寧」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在西太平洋演訓。由於「遼寧」號航行經過航向鄰近台灣東部花東海岸,同一時間美國兩個海軍航母編隊,也在西太平洋活動,因此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在全球關注烏克蘭戰爭之際,印太地區(Indo-Pacific)的各方軍事角力並未停止。美國、日本、台灣以及正在舉行大選的澳大利亞,最近陸續針對區域間的軍事議題發言。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網站5月5日有關美台關係的最新事實清單,刪除了此前發佈的版本中提及「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以及「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文字,引發北京激烈抨擊。 拜登的印太戰略將台灣放在更廣泛的地區穩定問題上闡述。 針對中國「遼寧」號在台灣東部近海的演習,位於華府的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分析稱,雖然此次航母打擊群比過去略大,但這可能是例行演習。 葛來儀說: 「『遼寧』號及其護航艦駛過宮古海峽,這是中國海軍出入太平洋的常規航線。 此類演習亦是展示解放軍捍衛中國利益的決心。我認為此次演習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目標』」。 不過,台灣軍事戰略學者,台灣政府「國家安全研究院」蘇紫雲博士則分析,中國軍事文化向來帶著政治因素,因此他認為,在最近美英關切台海問題、日本和英國首相記者會重申台海安全的情況下,中國解放軍航母編隊的年度演練自然帶有政治含意。 蘇紫雲表示,中國航母編隊「也可在演習課目、編隊規模上進行擴大,增加『政治彈藥』,對西方國家叫陣,傳遞戰略訊號」。 此外,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5月9日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演講時評論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印太區域安全為一重要警訊。 坎貝爾解釋說,原以為烏克蘭戰爭會讓各界將注意力轉移到歐洲,因此不會對印太地區情勢投注太多關注,但實情是印太區域的國家對歐洲與烏克蘭問題的參與程度空前。他說,原因之一是由於中國、俄羅斯在今年北京冬奧前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讓亞洲各國深感震驚及憂慮。 「遼寧」號再入西太平洋 :編隊操作日益成熟 根據公開資料,此次中國人民解放軍航母編隊的演訓是以航母「遼寧」號打擊群,5月2日從日宮古海峽出第一島鏈軍演。除了「遼寧」號航母外,解放軍艦艇編隊還包括「烏魯木齊」號(舷號118)與「成都」號(舷號120)、055型飛彈驅逐艦「南昌」號(舷號101)、052D型飛彈驅逐艦「西寧」號(舷號117)、以及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舷號901)、052C型飛彈驅逐艦「鄭州」號(舷號151)和054A型護衛艦「湘潭」號(舷號531)共8艘軍艦。 分析稱,觀察中國航母編隊的動態,每年4至5月間為解放軍艦艇出太平洋演訓的旺季,主要為避免颱風干擾。此一段時節中國大陸東南、日本、台灣一帶也進入梅雨時節,東北季風減弱、周邊海域水溫較低不易出現颱風,海象也較為平穩。 蘇紫雲分析說,此刻演訓適合航母戰機的起降作業,對沒有彈射器的「遼寧」號航母來說特別重要,「也符合一般預估中共若攻台的季節選定。」 另外,蘇紫雲分析,依照「遼寧」號戰鬥群的航跡圖,5月7日後就在北緯22度、東經124度一帶滯留,此處距離台灣最近點約150海浬(280km),北距日本石垣島90海浬(150km),也就是在陸基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射程外,航母戰鬥群可不受威脅,又可用艦載機打擊敵方。因此,據蘇紫雲觀察,這很明顯就是「防區外打擊」科目的演練,目的之一是反制台美日將「第一島鏈」變成「飛彈島鏈」的防衛戰略。 日本防衛省監測資料顯示,「遼寧號」航母多次在午後7時的終昏時段、乃至日落後進行夜間起降演練。 他補充稱,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防衛省監測資料顯示,多次在午後7時的終昏時段(即黃昏時太陽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乃至日落後進行夜間起降演練,顯示共軍航艦的操作已日臻成熟,並往高強度實戰化操作發展」。 台灣軍事專家吳明傑在台灣媒體《放言》新聞網分析「遼寧」號動向時評論稱,「遼寧」號艦隊先自台灣東北面的宮古海峽航入西太平洋演訓後,解放軍空軍也在5月6日派遣18架軍機高調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其中「轟-六」轟炸機繞飛台灣東南空域,與從台灣東北面一路向西朝台灣航行的「遼寧」號艦隊呼應,是「刻意以海空兵力對台形成夾擊的態勢」。 據此,蘇紫雲亦同意,航母戰鬥群通常會帶有潛艇(潛艦)在前方保駕護航,可以東出太平洋的「運-八」反潛機進行攻防演練。他說,因此,「由中國機隊的角度來看,『遼寧』號也提供作為反制美軍航艦的假想目標,演練阻絶美軍航艦的偵測與戰術戰法。」 在美軍方面,部署在日本橫須賀的美國「里根號」(USS Ronald Reagan)航空母艦在5月8日出港,與在菲律賓海的「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航母形成「一南一北」會合。有分析指此舉有包夾正在石垣島海域的「遼寧」號航母編隊的意味。 美國海軍第7艦隊5月11日宣佈,麾下一艘神盾巡洋艦「皇家港」號(USS Port Royal)將由南往北航行穿越台灣海峽。另外,美國海軍新聞報道說,美國海軍「的黎波里」號(USS Tripoli )兩棲攻擊艦5月初已經離開位於加州聖迭戈的母港,將前往西太平洋進行首次作戰部署。該艦可運載高達20架F-35B隱形戰機。 此外日本「出雲號」輕航艦和艦隊兵力,也跟在「遼寧」號編隊航線後監控活動,台灣周邊海域目前熱鬧無比。 美台軍購加速? 美國白宮認為台灣採購中的某些軍武(比如上圖MH-60R海鷹直升機)不適合台海防禦戰。圖為美國海軍MH-60R海鷹直升機在菲律賓海與附近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CVN 70)一起參加演習時發射箔條彈(2017年4月24日資料照片)。 事實上,自普京發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不久,俄羅斯軍隊的表現不如各界預期,加上歐美對烏克蘭的軍援及對莫斯科的經濟外交制裁,許多分析開始將這場戰役對照到北京對台灣的戰略意圖。北京早就批評不能將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與兩岸關係相提並論,因為就北京來說,台灣問題純屬內政問題。 吳明傑認為,北京此次「遼寧」號的龐大航母編隊不僅僅是進行例行演習,需要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比較。他說,北京刻意加大軍演規模,此舉「代表北京已從俄烏戰局中認知到要武力奪台有多困難,也擔心解放軍因而被看扁,才會反向刻意加大軍演強度和規模,以保其軍事強國的意象不被破滅瓦解。」 不過,葛來儀則表示,有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中國及解放軍的影響幾何,「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然而,中國將密切研究這場戰爭的許多方面,葛來儀對此表示同意。 「也許早期的教訓是,中國必須設法使其經濟免受國際制裁的影響,而國際制裁極可能會在中國入侵台灣後發生。」 但是,有關美方態度,特別是美台軍購的信息,各方判斷似乎越來越清晰。 白宮敦促台灣減緩或改變原本的採購項目,而轉向購買其他更能夠以小博大的軍武。圖為台灣炮兵部隊女兵在屏東參加漢光軍事演習的實彈射擊訓練(資料照片)。 5月9日,美國《紐約時報》訪問了多位美國官員稱,此次莫斯科入侵烏克蘭,白宮認為習近平會調整侵台戰略,並認為台灣採購中的某些軍武(報導提到MH-60R海鷹直升機)不適合台海防禦戰及「不對稱作戰」(asymmetric warfare),因此白宮敦促台灣減緩或改變原本的採購項目,而轉向購買其他更能夠以小博大的軍武。 報導稱,台灣總統蔡英文已著手購買大量機動性,更致命性的武器,使得敵方很難瞄凖或發動反擊,但台許多官員則反對改變採購計劃。 台灣總統蔡英文已著手購買大量機動性,更致命性的武器。圖為台軍士兵展示美國製造的雙掛式毒刺導彈系統(2005年8月11日資料照片)。 葛來儀此前對美國媒體表示,華府對台軍售的態度有了轉變,在烏克蘭戰爭之前便開始了。她說:「我認為(烏克蘭遭入侵)以後它真的鞏固了。五角大樓開始敲響了警鐘,以確保台灣是認真的,因此我們(美方)也需要認真起來。」 所謂,「不對稱作戰」是指由較弱或軍力落後的對手,採用不預期的手段或創新戰術向較強對手的關鍵脆弱處發動攻擊,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戰略。烏克蘭此次運用這種戰術抵禦軍事強國俄羅斯,亦使該戰術成為焦點。 北京立場 根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副外長樂玉成在5月6日出席「全球20國智庫在線對話會」時發言抨擊美國近來「不斷在中國家門口『秀肌肉』」,目的在於「亞太版『北約東擴』」,「如任其發展,最終會把亞太推入火坑」。 中國外交部官網也持續刊出樂玉成當天的談話,樂玉成暗指美國,「靠犧牲烏克蘭控制歐洲,削弱俄羅斯,延續霸權強權。如此一舉多得,難怪樂此不疲。」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航母遼寧艦再入西太平洋舉行歷年最大演練 印太地區美中台角力持續

北約北擴:芬蘭和瑞典若加入北約 歐洲將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圖片:瑞典首相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和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會晤,討論加入北約問題。 芬蘭和瑞典這兩個中立的北歐國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感到非常震驚,以至於兩國都在認真考慮最早在今年夏天加入北約。 俄羅斯警告芬蘭和瑞典不要採取這樣的動作。如果兩國堅持這樣做,莫斯科威脅要做出「軍事技術反應」。 那麼,權衡利弊,如果這兩個國家中的一個或雙雙成為北約的一部分,歐洲是會變得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現在北約有30個成員國 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由30個國家組成的國際防禦聯盟,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 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但由美國龐大的軍事和核導彈力量主導。 芬蘭和瑞典都是符合北約成員國標凖的現代民主國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他會張開雙臂歡迎這兩個國家入盟,並且在審核兩國的成員資格時會盡量減少延遲。 美國陸軍部隊駐歐洲司令霍奇斯(Ben Hodges)中將認為, 毫無疑問,這一前景將對西方有好處: 「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意義重大——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發展。這是兩個非常強大的民主國家,兩國的軍隊都非常優秀、能力強而且非常現代化,並擁有卓越的動員系統。」 就芬蘭而言,某種形式的軍事一體化已經在進行中。作為北約聯合遠征軍(JEF)的一部分,英國坦克部隊官兵最近與芬蘭一個裝甲旅以及美國、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軍隊一起進行了演習。英國國防部表示,其目的是「阻止俄羅斯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國家發動侵略」。 那麼,如果芬蘭和瑞典其中一個或兩個國家都想加入北約,會面臨什麼問題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約加強在東翼的部署 俄羅斯,尤其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並不認為北約是一個防禦性聯盟。 恰恰相反,他認為北約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威脅。目睹北約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穩步向東擴張——距離莫斯科越拉越近,普京感到非常沮喪。 當普京還是在蘇聯國家安全機構克格勃( KGB)擔任一名年輕情報官時,莫斯科控制著東歐所有國家,其中大部分國家都駐有蘇聯軍隊。今天,幾乎所有這些國家都選擇向西方靠攏並加入北約。甚至連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曾經不情願地成為蘇聯一部分,現在也加入北約。 在俄羅斯的漫長邊界中只有6%與北約國家接壤,但克里姆林宮卻感到被圍堵並受到威脅。在普京總統2月24日派兵入侵烏克蘭之前不久,他要求重新繪製歐洲安全地圖。他堅持認為,北約軍隊應從所有這些東歐國家撤出,北約不應允許任何新國家加入。 1997年以來北約的擴展,紫色代表1997年前加入北約,粉色代表1997年後加入北約,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卻導致了相反的結果。 幾十年來,芬蘭和瑞典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中立地位。在文化上,兩國堅定地站在西方陣營。但直到現在,這兩個國家一直對與擁有核武器的巨大鄰國俄羅斯保持警惕。 烏克蘭遭到入侵引發這兩個北歐國家對形勢進行徹底的重新思考,兩國政府和人民都想知道他們「在帳篷裏」是否會感到更安全,受到北約第5條款(Article 5)的集體保護。 這項條款指的是當北約一成員國受到攻擊,等同所有成員國受到攻擊,需立即啟動聯合自衛機制,包括動用武力。芬蘭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2%的芬蘭人贊成加入北約。 支持加入的理由 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芬蘭和(或)瑞典的大量軍隊加入,將大大增強北約在歐洲北部的防禦力量,在歐洲北部的軍隊數量將遠遠超過俄羅斯的軍隊。 霍奇斯說,芬蘭帶來了F35戰鬥機,瑞典帶來了愛國者導彈系統,並重新加強了俄羅斯最近一直在窺探的波羅的海大島哥特蘭島的安全。芬蘭和瑞典的武裝部隊都擅長極地作戰,為了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冰凍森林中戰鬥和生存而進行了密集訓練。當蘇聯在二次大戰中入侵芬蘭時,芬蘭人與入侵者進行了激烈的戰鬥,蘇軍損失慘重。 從地理上看,芬蘭若加入北約,將填補了北約防禦的巨大缺口,使其與俄羅斯的邊界面積增加了一倍。霍奇斯說,波羅的海的安全和穩定現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政治上,這將增加西方共同防禦的凝聚力,向普京發出一個信號,即幾乎整個歐洲都團結起來反對他入侵主權國家烏克蘭。 反對加入的理由 簡而言之,這裏的風險在於北約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如此大規模的擴張,讓克里姆林宮感到震驚和憤怒,以至於會以某種形式的猛烈攻擊作為回應。 當普京威脅要採取「軍事技術措施」來回應這一問題時,人們普遍認為會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俄軍部隊和導彈將靠近西方部署來鞏固自己的邊界,其二是有可能加強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網絡攻擊。 多年來,保持中立對瑞典很有幫助。要放棄這種中立性,必須謹慎從事。 如果瑞典不得不購買北約武器而不是自己的武器,那麼瑞典的軍火工業也將付出經濟代價。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i Peskov )發出警告時強調,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不會為歐洲帶來更大的安全」。 普京喜歡提醒人們,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曾把老鼠逼到牆角,老鼠開始攻擊他。普京和他的顧問們已經找到一些理由指責北約阻撓俄羅斯奪取烏克蘭的計劃。如果他們毫無根據地認為,北約北翼突然擴張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了生存威脅,誰也不知道莫斯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如何衝擊歐洲勢力格局的平衡

剛剛連任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首訪國家是德國是傳統做法。 剛剛獲得連任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選擇在歐盟的「吉日」5月9日前往柏林參加晚宴。 這一天被稱為是「歐洲日」,是為了紀念二戰後簽署《舒曼宣言》,該宣言旨在促進歐洲國家之間的和平。 馬克龍指出,歐洲的願景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看法非常不同。 他說,法國和德國共同懷有雄心壯志,建立一個更強大、更主權、更民主、更團結的歐盟,能夠應對歐洲大陸目前面臨的挑戰。 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在當選後會選擇對方國家作為首訪國是傳統做法, 象徵性顯示法德兩國的關係平穩向前甚至蒸蒸日上。 至少,他們希望這是向外界傳遞的信息。 然而在如今的歐盟中,法國和德國的團結程度和影響力又如何呢? 肖爾茨受質疑 我認為,俄羅斯-烏克蘭危機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歐盟的安全動態,也改變了歐盟國家的勢力平衡,這不再只關乎法國和德國。 2017年馬克龍第一次來到柏林的時候,比起當時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他還是個新手。 但是現任德國總理肖爾茨在目前的危機中對俄羅斯制裁以及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表現得緩慢而且有些笨拙,這讓其國內選民以及國外盟友感到失望。 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對俄羅斯制裁以及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表現讓其國內選民以及國外的盟友感到失望。 在肖爾茨與馬克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問這位德國總理,他是否擔心該國在歐洲的聲譽和領導作用因此而受到影響。 肖爾茨堅定捍衛德國的紀錄。在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方面,德國最終做出了很大地改變。幾周之內,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度從35%降到12%。 德國把對歷史的焦慮和根深蒂固的風險規避做法拋在一邊,(有些遲緩地)開始向烏克蘭運送重型武器。肖爾茨在危機初期就改變了德國的國防重點,為軍隊現代化承諾投資1000億歐元(合1000億美元;850億英鎊),並將國防開支增加到北約要求的國民生產總值的2%。 但德國在採取行動前表現得猶豫、拖拉,在對抗克里姆林宮方面,德國給人的印象是西方聯盟中不太情願採取措施,或者是相對次要的成員。 基督教民主聯盟議員、德國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之一拜爾指出,「我們向克里姆林宮發出的信號應該是強大而不是軟弱。不然只會鼓勵俄羅斯總統繼續做他正在做的事情。」。 他說,「我不想僅僅因為我的政黨現在是反對黨,就提出批評,但肖爾茨似乎總是在其他人、公眾輿論或歐洲伙伴批評的促動下不得已而採取行動。」 拜爾還說,「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是德國。我們不僅應該在經濟上,而且應該在政治上發揮領導作用,但肖爾茨並不是起到這個作用的驅動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要達成對俄國的石油制裁不容易。 的確如此,但是在歐洲目前所處的外交、國防、經濟和能源危機中,歐盟領導人一個接一個地指出,俄羅斯把戰爭和核攻擊的威脅帶回了歐洲大陸。但是一直以來的強國德國在此方面明顯未能發揮帶頭作用。 馬克龍望出頭 因此,馬克龍認為這是屬於他的時刻。他認為,在他推動歐盟倡議的同時,也是時候讓德國扮演副職的角色了。 前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曾經壓制了馬克龍的改革熱情,但如今,由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挑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壓力,馬克龍關於在新技術、國防、能源和食品生產方面促進歐盟主權的想法現在獲得了支持。 這其中包括建立一個由志同道合的國家組成的歐盟外圍圈子,包括「已經離開歐盟的國家」(對英國的明顯認可)和其他等待加入歐盟的國家,比如烏克蘭和西巴爾幹國家。法國目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在5月9日抵達柏林之前,馬克龍在歐洲議會上就他對歐盟未來的願景發表了演講。 儘管德國對莫斯科在太長時間中顯得過於軟弱而引起了不滿(據信因為是經濟利益的驅使),但同樣,批評者也對馬克龍一再尋求與普京建立外交關係感到不耐煩。 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以及捷克等其他鷹派前共產主義國家,都試圖在烏克蘭危機期間推動自己在北約和歐盟的防務決策中的主導作用。 歐盟制裁面臨挑戰 匈牙利也開始嶄露頭角,成為歐盟制裁工作中的攪局者,但是這也不完全在意料之外。 與普京關係良好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歐盟石油制裁計劃上做出要挾。因為匈牙利更加依賴俄羅斯能源,所以歐爾班表示在達成對該國有利的協議之前拒絶在制裁計劃上簽字。 現在,對歐盟和北約來說,建立一個統一而堅定的西方戰線來對抗普京是至關重要的。但無論是法國還是德國,都無法控制住歐爾班。歐盟委員會主席周一晚上飛往布達佩斯試圖嘗試說服,但沒有成功。 當然,在制裁問題讓27個國家完全上保持一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每個國家受到的影響各不相同,而這被普京解讀為一種弱點。 回想一下歐元區,特別是在希臘債務危機期間,前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把歐盟首腦們湊在一起,或者至少讓他們呆在同一個房間裏,直到找到解決方案為止。 她沒有因此受愛戴,但是她卻很受尊敬。 如今,布魯塞爾方面開始質疑,在這個不可預測和危險四伏的時代,包括制裁方案在內的歐盟外交政策必須一致通過的規定如今是否已經過時。

烏克蘭戰爭:美情報部門指普京正在為長期戰爭做凖備

美國情報部門警告說,普京正在為烏克蘭的長期戰爭做凖備 美國情報部門警告說,普京正在為一場長期的烏克蘭戰爭做凖備,即使俄軍在烏克蘭東部取得勝利也可能不會結束這場衝突。 這一警告是在烏東持續的激烈戰鬥展開之際發出的。在烏軍挫敗了俄軍奪取其首都基輔的企圖後,莫斯科現在重新集中目標,旨在奪取頓巴斯地區。 儘管如此,美國情報部門說,俄烏軍隊仍然處於僵持狀態。 美國情報總監艾薇兒·海恩斯(Avril Haines)周二(5月10日)在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表示,普京仍然打算 「實現頓巴斯以外的目標」,但他「面臨個人野心和俄羅斯目前的常規軍事能力不匹配的矛盾」。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在美國參議院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普京仍然打算「實現頓巴斯以外的目標」。 海恩斯補充說,隨著通貨膨脹、食品短缺和能源價格的惡化,普京「可能」預期美國和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會減弱。 然而,隨著戰爭的繼續,俄羅斯可能會轉向「更激烈的手段」,儘管莫斯科只有在普京認為對俄羅斯有「生存威脅」的情況時才會使用核武。 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局長柏瑞爾(Scott Berrier)在同一場聽證會上說,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陷入了某種程度的僵局」。 事實上,在最近的幾次戰役中,烏克蘭聲稱已經奪回了哈爾科夫地區東北部的4個據點。 基輔軍方稱,切爾卡西-提斯基(Cherkasy Tyshky)、魯斯基-提斯基(Ruski Tyshky)、魯比茲內(Rubizhne)和巴伊拉克(Bayrak)均已從俄軍手中奪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烏克蘭正成功地逐步將俄羅斯軍隊趕出哈爾科夫(Kharkiv)。該地區自戰爭開始以來一直受到俄軍轟炸。但他說,烏克蘭人 「不應該創造一種過度的道德壓力氛圍,每周甚至每天都期待勝利的到來」。 烏克蘭東部的戰況 在伊久姆(Izyum)市,對該地區控制權的爭奪戰正在進行,在一棟倒塌的大樓的廢墟中發現了44具平民的屍體。這座五層樓的建築於3月倒塌,當時居民躲在地下室裏躲避俄羅斯的炮擊,但救援人員剛剛到達該建築。 伊久姆位於哈爾科夫東南部,被稱為通往頓巴斯的門戶。它被森林和河流所包圍,成為一個天然的堡壘。 此外爭奪馬里烏波爾(​​Mariupol)的最後戰役落在亞速鋼鐵廠。數百名烏克蘭戰士躲在工廠的地下通道和掩體中,被俄羅斯軍隊團團包圍。 奪取馬里烏波爾是莫斯科的一個關鍵戰鬥目標,因為這樣做將使其控制烏克蘭最大的港口之一,並更容易進入更廣泛的地區。 在港口大城奧德薩(Odesa),導彈在一夜之間擊中了幾座建築,並震動了附近的房屋。烏克蘭武裝部隊表示有1人死亡,5人受傷。

菲律賓大選:小馬科斯料當選總統 會否成為美國「棄兒」倒向中國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和他的家人。 2022年菲律賓大選初步投票結果出爐。與此前的民調一致,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又譯:小斐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大幅領先主要對手、現任副總統萊尼·羅布雷多(Leni Robredo),料將當選菲律賓總統。 目前已有近98%的選票被清點,64歲的小馬科斯贏得了56%的選票,而羅布雷多的得票率為28%。 小馬科斯常被稱作「邦邦」(Bongbong),他的父親是曾統治菲律賓二十年的獨裁者馬科斯,母親是因奢華無度的生活而聲名狼藉的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Imelda)。這讓他的獲勝被視為是1986年推翻其父專制和腐敗統治的民主起義的驚人反轉。 小馬科斯預計將很快接替現任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儘管在暴力打擊毒品方面極具爭議,已執政六年的杜特爾特仍在菲律賓擁有廣泛民意基礎,但菲律賓憲法規定總統只能擔任一屆,不得連任。 作為曾被推翻的掌權家族繼承人,小馬科斯憑借什麼東山再起?在他上台後,這個擁有一億人口的東南亞島國將怎樣處理對美國和中國的關係? 「總統二代」 在馬科斯的大本營北伊羅戈省(llocos Norte),坐落著一座特別的西班牙殖民時代風格的建築——北馬拉坎南宮(Malacañang of the North)。 在首都馬尼拉,馬拉坎南宮本是菲律賓總統官邸的名字,但這座位於伊羅戈省的建築是在1960年代馬科斯統治該國時,由菲律賓旅遊局贈予該家族的。 油畫中的小馬科斯頭戴金冠,身騎白馬。 該建築現在已對公眾開放,成為馬科斯家族的聖地。在小馬科斯童年生活的房間裏,一個華麗的四柱牀旁掛著這位未來領袖的畫像。他頭戴金冠,騎著一匹白色駿馬穿過雲層,而他一手拿著菲律賓國旗,一手拿著聖經。 在父親馬科斯壟斷菲律賓政權的年代,小馬科斯很早便被當成政治新星進行培養。1980年,僅23歲的他就在父母安排下,在家鄉北伊羅戈省擔任副省長,1983年升任省長。 但他的仕途並不平坦。1986年,菲律賓社會反抗馬科斯專制和貪腐的「人民力量革命」爆發,在民眾、反對黨和軍隊的合力參與下,其父馬科斯帶著家族和成千上萬的珠寶和現金逃往美國夏威夷,三年後客死異鄉,他的家族也成為全球腐敗的代名詞。 獨立報告和法庭文件展示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其父馬科斯統治期間存在大規模濫用職權和侵犯人權的行為。據估計,在他宣佈戒嚴期間,軍警逮捕和迫害了數千名異議人士,政治反對派被謀殺。 當起義者衝進總統府時,他們發現了馬科斯家族裝有鍍金裝置的浴缸、15件貂皮大衣、508件高級定制禮服,以及伊梅爾達的3000多雙名牌鞋。 1965年,時任總統馬科斯向人群揮手。右二為小馬科斯。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根據菲律賓當局後來的估計,他在位期間攫取的財富高達50億到100億美元。文件顯示,馬科斯家族還將大量非法侵吞的資金轉移到瑞士銀行賬戶和紐約曼哈頓的許多高檔房產中。 在流亡後,馬科斯家族捲入了很多財產和人權官司,但1990年,紐約一家法院審理了有關伊梅爾達和丈夫涉嫌挪用菲律賓巨額國家財產以進行私人投資和購物的欺詐案,伊梅爾達的明星效應贏得了陪審團的支持,她被無罪釋放,這為馬科斯家族重返菲律賓鋪平了道路。 1991年,在馬科斯家族被推翻後上台的時任菲律賓總統科拉松·阿基諾(Corazon Aquino)允許馬科斯家族的其他成員回到祖國。在講述伊梅爾達經歷的紀錄片《國王製造者》(又譯:大權在後,The Kingmaker)中,小馬科斯描述了他回國的困境。「我不能坐經濟艙回家」,他說道。「我總是坐頭等艙。」 東山再起 1986年的檔案畫面顯示,在革命風起雲湧,馬科斯舉家逃亡期間,28歲的小馬科斯身著軍裝,勤勉地站在父親旁邊。但他父親在1972年的一篇日記中透露了他對兒子的擔憂:「邦邦是我們最擔心的。他太懶散了。」 1975年,小馬科斯在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和經濟學位,這被視為通往政治生涯的大門,但他沒有畢業,他否認這一點。菲律賓新聞網站Verafiles的一篇報道披露,在他兩次考試不及格後,菲律賓外交官出面游說校方給小馬科斯頒發了社科專業的特殊文憑。 這一爭議並沒有阻止他回國後試圖東山再起。1990年代,小馬科斯利用家族財富和人脈重新出現在政壇。他先擔任了北伊羅戈省省長,隨後又擔任了眾議員和參議員。 小馬科斯的支持者慶祝初步選舉勝利。 在2016年的菲律賓大選中,小馬科斯出馬角逐副總統,儘管敗選,但他拿下了超過1410萬票,與當選副總統的羅布雷多差距僅26萬票。 在本屆大選中,小馬科斯的競選搭檔是現總統杜特爾特的女兒、43歲的薩拉·杜特爾特(Sara Duterte)。小馬科斯在去年年底就曾表示,如果在選舉中獲勝,他們將繼承杜特爾特的主要政策。 2016年上台的杜特爾特是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他上台後便發動了鐵腕的「毒品戰爭」,數千名毒販和吸毒者在沒有經過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被處決,但他也有眾多的支持者群體。 儘管杜特爾特從未正式支持小馬科斯,但馬科斯家族與這個出身於達沃(Davao)的政治世家的靠攏並不讓人感到意外。2016年,杜特爾特不顧國內爭議,准許馬科斯的棺槨轉葬至菲律賓英雄墓園。2017年馬科斯百年冥誕時,儘管有民眾抗議,杜特爾特仍發表了盛讚馬科斯的談話。 政治策略師艾倫·德爾曼(Alan German)說,如果用數字來展現杜特爾特家族對小馬科斯的支持對其當選有多大幫助,「將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杜特爾特的機器很強大,他是一位深受愛戴的總統。」 小馬科斯和副總統競選搭檔薩拉·杜特爾特。 薩拉·杜特爾特的加盟的確給小馬科斯帶來不少人氣。兩人誓言讓菲律賓重新團結,並讓它「再次崛起」。薩拉的主張包括希望18歲的青少年需強制服兵役,而小馬科斯表示,他將延續杜特爾特有爭議的掃毒運動,但暗示他會採取相對柔和的方法。 隨著小馬科斯的勝選,他也將從杜特爾特手中接過現政府遺留的包袱,包括遭新冠疫情衝擊的經濟、更嚴重的貧困和失業、持續的分離主義叛亂以及嚴重的政治分裂。 中國和美國 在外交上,很多分析人士也在緊密關注在中國和美國地緣政治對抗加劇的情況下,菲律賓新政府將如何處理與中美的關係。 曾被美國佔領的菲律賓與美國有著很強的歷史和戰略關係,與鄰國中國也有著深厚的經濟聯繫。 而馬科斯家族也與北京淵源頗深。1974年,伊梅爾達作為總統特使前往中國訪問,受到了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接見。毛澤東拉起她的手罕見地行吻手禮,一度引發轟動。小馬科斯當時陪同伊梅爾達訪華並與毛澤東合影留念。次年,中國和菲律賓正式建交。 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任內曾就南海主權爭議提起仲裁,2016年,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裁定中國敗訴,中菲關係下降到冰點。但在同一年,甫一上任的杜特爾特卻改弦更張,擱置南海爭議,與北京積極發展關係。 菲律賓大學迪裏曼分校(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 Continue reading 菲律賓大選:小馬科斯料當選總統 會否成為美國「棄兒」倒向中國

觀點:俄烏戰火 普京身後已無退路 面前只有失敗

英國防務專家邁克爾·克拉克(Michael Clarke)認為,俄羅斯在紀念勝利日(Victory Day)時,不論普京和克里姆林宮如何進行宣傳,都不會是在慶祝在烏克蘭取得的任何形式的勝利。 這是一場俄羅斯無法取得任何有意義的勝利的戰爭。 2008年以後,普京的涉外軍事行動,都是在以少數精英部隊,僱傭軍和當地武裝團體配合俄羅斯空中力量才取得成功。 這種模式讓俄羅斯得以付出相對較低的成本,介入格魯吉亞、納卡(Nagorno-Karabakh)、敘利亞、利比亞、馬里,以及2014年兩次介入烏克蘭,第一次是非法併吞克里米亞,然後是在烏克蘭建立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兩個俄羅斯附庸國。 每一次的涉外軍事行動,俄羅斯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西方國家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只能在事後採取漸進式的制裁措施,但都不足以挽回現實,普京是創造「既成事實」的高手。 2022年2月,他試圖以相同手法對付烏克蘭,要在72小時內在一個有4500萬人口,土地面積歐洲第二大的國家奪取政權,這是一次讓人吃驚不顧後果的賭博,在第一個星期就完全失敗。 普京現在別無選擇,只能繼續下去把這場戰爭搞大,甚至擴大到超過烏克蘭的邊界,目前的局勢隨時有可能進一步升級,歐洲正處於近代歷史中非常危險的時刻。 普京的A計劃是在烏克蘭軍隊,或是國際社會能反應之前就奪取基輔政權,這個計劃失敗之後俄羅斯轉向B計劃,試圖以軍事力量包圍基輔和其他烏克蘭主要城市,消滅烏克蘭軍事抵抗,迫使基輔投降。 這個計劃也失敗了,赫爾松是唯一一個被俄羅斯控制的主要城市,但始終抵抗俄羅斯的管理,俄羅斯軍隊不足以掌控這麼大的國家,出於各種原因俄羅斯軍隊表現差勁,缺乏有效領導,軍事力量四散,沒有整體指揮。 而且他們遭遇到的烏克蘭軍隊不但有保護國土的決心,也熟知如何「以小博大」,採取「動態式防禦」讓敵人的進攻陷入僵局,這種戰術不講究傳統的防線,而是在進攻者最脆弱的地方發動還擊。 在苦無進展的情況下,俄羅斯現在轉為C計劃,先不管基輔和北部地方,集中力量在頓巴斯地區和烏克蘭南部地區,最遠到西南的敖德薩發動主要攻勢,試圖在陸地上封鎖烏克蘭。 這是我們現在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看到的局勢發展, 俄羅斯的目標是包圍2014年以後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作戰的烏克蘭聯合部隊(Joint Forces Operation),主要的奪取目標包括斯洛維揚斯克(Slovyansk),以及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這兩個地方都是控制整個頓巴斯地區的重要戰略據點。 現在戰爭進入了一個不同的階段,在一個更開放的戰場上艱苦進行,天氣轉好,坦克,機械化步兵,還有炮兵都在裝甲部隊進駐之前向對手的防禦線發動攻擊。 但是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俄羅斯的進攻開始的並不順利,在東部地區作戰的烏克蘭聯合部隊(JFO)成功遏制俄羅斯的進攻,讓俄羅斯攻勢進展不如預期,烏克蘭為自己爭取到了一些寶貴時間,雙方開始一場「重金屬賽跑」,趕在戰鬥開始之前調派重型作戰裝備前往作戰,未來幾個星期內我們預期會有如此發展。 但是頓巴斯的局勢發展讓普京的選擇只有失敗。 如果戰爭到秋天仍然呈現膠著狀態,就意味著普京付出了高昂代價卻無法取得成果,如果戰局變化俄羅斯部隊受挫,情況更將不堪。就算俄羅斯拿下整個頓巴斯地區,甚至是整個南部地區,俄軍仍然需要在未來不知有多長的時間裏,在這些領土上維持有效控制,而面對他們的是數百萬充滿敵意的烏克蘭人。 換句話說,俄羅斯軍隊在任何地區取得重大勝利,都可能必須長時間面臨頑強的烏克蘭抵抗力量,普京2月孤注一擲入侵烏克蘭,A計劃失敗後,B計劃、C計劃或任何其他後續計劃都是孤注一擲,需要壓制部分或整個很大的國家,不能保證成功,但賠上的卻是所有一切。 不論如何,俄羅斯在烏克蘭會繼續遭遇抵抗,不管是烏克蘭軍隊或是烏克蘭人民,而且很有可能是兩者同時並行。只要是基輔堅持目前的立場,要求俄羅斯撤退到入侵前的狀態,普京就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西方國家將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融資,而且短時間內也不會解除對俄羅斯強而有力的制裁。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一旦大幅減緩,俄羅斯就沒有什麼是歐洲真的需要的,美國和歐洲就有能力在不損害自己經濟太大的情況下繼續維持制裁。 基輔附近的俄羅斯未爆彈 而對普京自己而言已經沒有退路,他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戰爭罪行而被起訴,他唯一政治上的出路就是把烏克蘭戰爭變成俄羅斯與「納粹」的鬥爭,或是對抗想要趁機搞垮俄羅斯的西方「帝國主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普京要搞出一個「偉大的衛國戰爭2.0」(Great Patriotic War 2.0)這樣一個危險的想法,在俄羅斯「勝利日」上大做宣傳,向俄羅斯人民宣稱黑暗快要結束,光明就快要來臨。 *邁克爾·克拉克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國防研究訪問教授。

「帝吧」台灣管理員散佈疫情謠言獲刑 輿論籲徹查國安因素

近日,知名網絡賬號「帝吧」台灣管理員因涉嫌發佈多篇與新冠疫情的假消息及偽造文書獲刑。 「帝吧」是中國大陸知名的網絡社團,在臉書和微博都有賬號,參與者眾多,微博賬號有154萬粉絲。該社團以出征「國外反華和敵對勢力」聞名,經常發起群體性網絡攻擊,號稱「帝吧出征,寸草不生」。 針對此次案件,有台灣政黨認為,有關單位應該徹查案件中的國安因素和政治影響。 散佈疫情不實訊息 台灣花蓮地方檢察署起訴書指,37歲的台灣人尹垣程5年前開始管理臉書社團「帝吧中央集團軍」和粉絲專頁「帝吧根據地」,立場為支持「一個中國」。他因經常違反臉書社群規範遭禁言,因此找人用繪圖軟件,把他人健保卡、護照變更為假名,申請多個帳號。 起訴書稱,尹垣程使用網絡賬號接連散佈新冠肺炎疫情不實訊息。 尹垣程發佈的其中一條信息稱:「是這樣的,我現在對台灣真的太失望了,我叔叔是民進黨議員,我偷看到他和高嘉瑜視頻聊天時提到武漢肺炎,說現在台灣已經超過817例了,死亡500了,特別是屏東和台南是重災區,但是蔡政府不敢公布,怕引起民憤,通知了幾家綠媒專門造謠抹黑對岸說是中國網軍謠言想要擾亂台灣!」 起訴書還指,尹垣程的大陸妻子劉慧也涉嫌變造特種凖文書。 花蓮地方法院一審判決,尹垣程犯散播有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流行疫情不實訊息,處有期徒刑3個月、犯變造特種凖文書罪,處拘役50日;劉慧犯行使變造特種凖文書罪,處拘役40日,緩刑2年,得易科罰金。 國安因素 2016年1月,台灣藝人周子瑜在韓國綜藝節目中舉中華民國國旗遭到"台獨"指控,引發兩岸網友互罵。隨後帝吧「出征」,到蔡英文、台灣「三立新聞」等多個臉書主頁刷屏。 當時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兩岸青年人應該加強交流,在交流中增加彼此的溝通和理解,不斷深化對兩岸關係的正確認知,不斷融洽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 近日,大陸微博等多個社交平台最近強制顯示用戶IP屬地,許多「愛國網紅」的IP卻顯示在境外,「帝吧」就是其中之一,這遭到了許多網友的嘲諷。 但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引述「帝吧」網友說法指,網友們本來就遍布世界各地,網友IP出現在任何地方都是正常的。 「帝吧」引起了台灣當局的注意。台灣調查局本月初表示,已掌握相關訊息,持續了解狀況中,如果查有涉嫌犯罪,必立案偵辦。 台灣調查局還稱,已將境外敵對勢力的認知作戰手段作為長期關注目標,避免不實圖文投放至台灣社群進行認知作戰;「帝吧官微」去年曾製作長榮貨機至深圳搬運防疫物資等不實訊息,因此成為調查局關注對象之一。 台灣基進黨指出,台灣已成為中國各類型媒體統戰活動的實驗場,台灣因為產業環境使用「華語」,且媒體平台開放之便,中國屢屢運用台灣的影視資源來製作攻擊台灣的子彈。 基進黨認為,尹垣程夫妻二人的犯行明顯是在為中國服務的政治活動,並透過假消息影響輿論來達到政治效果,但這次的判決中幾乎沒有任何國安因素、政治影響的考量,要求國安單位徹查。 「經營『帝吧』這麼有知名度的中國愛國帳號,夫妻二人是否有中國官方授意的目標?是否有私下的金錢往來?」基進黨質疑。

台灣疫情: 確診人數保持高位,專家稱速戰速決和拉長疫情各有利弊需充分凖備

台灣近日新冠確診本土病例激增,單日突破4萬確診人數,新冠累計確診數達31萬。 台灣近日新冠確診本土病例激增,單日確診數連續三日突破4萬,新冠累計確診總數達31萬,專家預計單日確診人數還會上升。而這波由新冠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帶來的疫情正在考驗台灣防疫能量。 在台灣北部各大醫院,想要做PCR檢測的民眾湧入急診室,增加醫療負擔。藥房外,購買新冠快篩盒的民眾大排長龍,甚至出現混亂場面,引發許多民怨。各大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不堪負荷,病倒或受感染,紛紛在社交媒體「求救」,並批評地方與中央政府支援不夠。 分析疫情,美國史丹佛大學兒科及健康政策教授王智弘強調,當前關鍵在於台灣需趕緊做出精確的醫療資源模擬(model),來面對變種病毒。 王智弘解釋,所謂模擬醫療資源,包含精算全台醫院每天的急診重病病牀數,呼吸器還有藥量等,而醫院每天都要將資料反饋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回饋給中央,這個過程很繁複,但很重要。「新加坡之前在病患分流前,模擬就做的很好。」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呂淳祺教授則分析,2022年迄今台灣約有一半的新冠死亡病例來自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病患,因此「台灣越早實現全民接種,尤其為最脆弱人群的接種疫苗和加強針,住院和死亡人數就會越少。」他說。 台灣衛福部截至今年四月底的資料表示,目前台灣染疫輕症人士比率約佔99.75%。 急診室危機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DC)指揮官陳時中預估,此波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殺入全台社區後,確診高峰時間可能會發生在5月20日。也有分析稱,目前疫情變數還在,因此高峰時間點很難預估。 面對台灣新冠確診數暴增,目前台灣處理方式,並未如同上海採行嚴厲封城,也沒有如同香港禁止夜間室內用餐,關閉健身房,酒吧等公共場所。 台北市民在地鐵站排隊注射加強針。台灣並未採取封城等極端措施遏制疫情。 目前台灣民眾出外活動如常,唯許多小學及幼兒園宣佈停課。 但是,確診數暴增,也已經造成特別是台灣北部各大醫院急診室爆滿混亂之場面。 根據台媒報導,擠爆大醫院急診室的民眾多半不是重症,甚至沒有病徵,但因為焦慮而湧入急診室。原因在於,台灣目前仍需要PCR檢測確認後,才能被正式視為確診。這也造成大批民眾湧入醫院做PCR檢測。其中包含許多購買新冠醫療保險的民眾,因為需要有PCR檢測確診,才能索賠。 混亂的急診室及醫院爆滿,排擠到真正需要求診的其它急診患者,醫護人員不堪負荷,紛紛病倒。加上現在台灣快篩試劑仍然有買不到的情況,導致民怨四起。 據此,台北市長柯文哲針對去年刪除28億新台幣的快篩試劑預算道歉。台灣政府也緊急與全台上百間社區醫院或診所合作,讓民眾前去做PCR檢測。 混論的急診室及醫院爆滿,排擠到真正需要求診的急診患者,醫護人員不堪負荷,紛紛病倒。加上現在台灣快篩試劑仍然有買不到的情況,導致民怨四起。 快篩≠PCR檢測 今年30多歲,在台北市工作多年的辜小姐(經要求化名)說,她在四月底快篩確診後,症狀輕微,但被繁複矛盾的流程「搞得心很累」。她說,因為同行出遊後先確診,告知她後,她因為有輕微症狀,經快篩後確診。她本來想說自行在家隔離,但當時台灣政府規定,還必須前往PCR排隊檢測。 她批評,如此一來不就是讓前往PCR檢測的民眾「出外散播病毒」。辜小姐的疑惑,是台灣現在面對奧密克戎疫情最主要的辯論之一。 台北市長柯文哲便抨擊中央,讓民眾還要透過PCR檢測,才能確診,並不明智且浪費醫療資源。 台灣前副總統,現任台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則解釋,任何篩檢試劑都有它的敏感度、特異度、假陽性率及假陰性率等。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疾病盛行率的高低,決定了陽性預測值的高低。」 本身也是流行病學專家的陳建仁說,根據各國多年的研究統計,所謂「陽性預測值」隨著流行病盛行率會有顯著差異,譬如,在盛行率為50%的時候,可以高達95%;盛行率為10%的時候,陽性預測值達68%。「盛行率為1%的時候,陽性預測值就只有16%,換句話說,篩檢陽性的六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是真正有病的。」 因此陳建仁認為,如果開放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對象的盛行率比一般人高,所以才適用快篩陽性取代PCR確診,但對於盛行率較低的其他族群則不合適。他呼籲,應該在盛行率高的族群、地區和時段利用快篩進行確診。 中央與地方防疫不同步? 面對快速上升的確診及重症病患人數,台灣總統蔡英文在上周五(5月6日)表示,台灣預計取得1億劑左右的快篩試劑,「供應將會越來越穩定」。她也請全台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擴大PCR檢測能量到地方,並規劃與基層診所合作。台灣政府並在上周宣佈,若民眾快篩檢測後陽性,並經醫療單位確認後,便可視為確診,新規從5月12日起實施。 蔡英文呼籲地方與中央政府的合作,顯示出對抗變種病毒,台灣的防疫模式正在改變。 王智弘強調,現在台灣的作法應該是打游擊戰。他說,奧密克戎已經在全台社區散播之後,防疫不再是由過去台灣中央政府統一管控。他認為,以美國防疫經驗來看,模擬病情及資源,台灣指揮中心需要各地醫院資料的反饋。過程是醫院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匯報到指揮中心,但過程中常會有數字上的落差,或者時間差,有時候會慢了一些。此外,還有地方與中央如何定義醫療資源「缺少或足夠」等議題,皆是奧密克戎帶來的挑戰。 奧密克戎變種感染者大多為無症狀及輕症,台灣輿論認為未來接受與病毒共存的聲音湧現。 王智弘說,台灣年底地方選舉到來,此次疫情來襲,確實是考驗地方政府與中央能否真正合作,成為一種去中心化的伙伴關係,由中央提供透明化,清楚的指導,地方確實配合執行,譬如如何分配快篩試劑等等。 但事實上,地方與中央政府在防疫上的不同步,民眾也很有感受。 辜小姐便舉例,快篩顯示陽性後,她便去PCR檢測地點,填上個人居住資料後,系統反而是通報了她已經離開20年的戶籍地的衛生單位聯繫她。隔兩天後,她居住多年的台北市衛生局才與她聯繫。 之後,還有另一個中央防疫單位撥打「關心電話」詢問她的徵狀。辜小姐說:「我一個輕症個案,需要那麼多不同單位打電話來,然後負責隔離的單位依舊尚未聯繫我……一個簡單的工作,需要4個人做,而且彼此還沒有互相通知……其實,若不看清楚整個制度流程,大家就會覺得是基層公務員沒有效率,他們很無辜。」 辜小姐認為,醫療人力就浪費在這些繁複甚至不夠實用的系統當中。 在台灣疫苗施打率最低的台東,一位民眾Julie也表示,她認為有關台東的疫情一開始但都沒有透明化,「他們不公布自己內部有多少人確診,一開始公布有一級首長確診和一位議員確診,後來就沒下文了。這些案件好像都混在另一個鄉鎮的案中帶過,所以我們不知道台東市區這麼嚴重了,都以為是另個鄉鎮(成功鎮)。」 不過,辜小姐和Julie都說,她們對這波疫情,都沒有去年Delta疫情來襲時擔心,唯一憂慮的是老人或小孩的健康安全。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5月5日宣佈,輝瑞兒童疫苗預計5月12日抵台,第一批共77.76萬劑,最快約20日提供接種。 兩種路徑優缺點 王智弘分析,面對奧密克戎,台灣第一個方法就是讓確診數快速上升,之後也會快速下降,譬如美國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間,確診數就會下來,但這樣會造成很多人病逝,因為醫療資源沒法跟上,特別是老人或慢性病患者情況會比較危殆,而且醫院的牀數或藥可能不夠。 第二種方法就是把確診曲線拉平或延長。但這會讓疫情拖延時間較久,但也讓醫院有時間凖備病牀,呼吸器或藥物。但要拉平曲線,便需要緩解策略(mitigation),包含要求民眾減少活動,可能增加在家工作天數,避免群聚,捷運或大眾運輸管制也要考慮,室內用餐也要注意等。 王智弘建議,台灣現在需要趕緊把所需要的東西模擬出來:「新加坡很早就做model,所以模擬得很成功。他們一開始分流的時候就把需要醫療資源幾乎都凖備好了。香港想走清零路線,結果沒辦法清零,根本沒辦法清零。台灣要花點時間思考,現在怎樣做,可以減少死亡率。」他說。 過去台灣嚴格的邊境管制,包括入境者必須強制檢疫,很大程度上將病毒圍堵在邊境之外。 台灣疫苗政策諮詢委員、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在台媒「寶島聯播網」分析,參照各國疫情發展,確診高峰數從出現到下降約3至5個月不等,而台灣尚未到確診數頂峰。他呼籲全台醫療機構要未雨綢繆。李秉穎又說,參考H1N1流感的經驗,第一次大流行後3年,感染高峰期還是出現,只是峰波一次比一次減弱,他個人評估新冠肺炎會有5到6個高峰波段,再慢慢減弱:「隨著大部分人有免疫力後,感染的人數會逐漸減少,但只要有流行,還是會造成可觀的重症跟死亡人數。」 加州柏克萊大學呂淳祺教授則分析,根據台灣指揮中心數據,截至5月4日,台灣的Covid-19病牀,不到一半 (43.7%) 被使用,且多數確診者是無症狀或輕症,目前居家護理。他觀察台灣的醫院正在採取明智的分層護理方法維持醫院病牀量:「只要台灣民眾和政府不驚慌,並繼續採取科學方法來應對預計未來 2-3 周內達到頂峰的新冠疫情,我認為台灣沒有必要封城。」他說。

普京「勝利日」紅場閲兵講話分析、反應及烏克蘭局勢最新綜述

5月9日是俄羅斯紀念二戰戰勝納粹德國的「勝利日」,莫斯科紅場舉行大型閲兵式。在烏克蘭,南部港口重鎮敖德薩被四枚導彈擊中。 普京在閲兵式後講話說,在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軍隊正在「保衛祖國」普京說入侵烏克蘭——他稱之為「特殊軍事行動」——是必要、及時的,是西方挑釁導致的普京沒有發表與戰爭有關的重大聲明,包括宣佈勝利或總動員部署閲兵在俄羅斯28個城市舉行,共計65,000人、2,400件軍事裝備和400多架飛機參加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不能「盜用」二戰勝利,他還說:「我們當時贏了,現在也會贏。」烏克蘭南部港口重鎮敖德薩被四枚導彈擊中 普京在紅場閲兵式上說了什麼? 普京說,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軍隊和志願者正在「為祖國及其未來而戰」,他指責西方正在為「入侵我們的土地」做凖備。 普京稱北約對俄羅斯構成「明顯威脅」,並表示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決定」。 普京還說,國家將「盡一切努力」照顧因烏克蘭戰爭而遭受喪親之痛的家庭。 「每個士兵和軍官的死亡對我們來說都是痛苦的,」他說。 在紅場士兵的歡呼聲、炮火聲和俄羅斯國歌聲中,普京結束了演講。 BBC國際媒體媒體觀察部分析員什維申科(Vitaliy Shevchenko)說,今年普京的講話和他以往的「勝利日」講話相比頗不尋常,原因有二:一是更加注重現在,通常他會大講特講1945年的勝利;二是更長,去年他只講了五分鐘,(今年普京的講話大約11分鐘), 但是普京的關鍵信號簡潔、清晰:我們要擊敗烏克蘭,因為他們是新納粹,我們必須完成先人擊敗納粹德國開始的未竟事業。 普京在紅場閲兵式沒有說什麼? 普京在講話中根本沒有提到馬里烏波爾這個詞。 這座對俄羅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烏克蘭城市遭受了最慘烈的轟炸,見證了最激烈的戰鬥,也成了烏克蘭抵抗入侵勢力的一個象徵。 馬里烏波爾的最後一場戰鬥正在龐大的亞速鋼鐵廠展開,烏克蘭抵抗士兵躲在地下隧道和掩體中,被俄羅斯軍隊包圍。 該市市長顧問在社交媒體 Telegram 上發帖稱,在運送剩餘平民的人道主義車隊離開現場後,俄羅斯軍隊開始攻擊亞速鋼鐵廠,這一說法無法獨立核實。 周日(5月8日),在從鋼鐵廠現場直播的一場非同尋常的新聞發佈會上,兩名亞速旅的戰士堅稱將繼續戰鬥,絶對不會投降。 其中一人說,「我們基本上是死定了。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一點。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如此無所畏懼地戰鬥。」 佔領馬里烏波爾將使俄羅斯能夠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與 2014 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之間建立起一座陸橋。 此前,曾有報道和觀察人士預測稱,俄軍希望在「勝利日」前全面控制馬里烏波爾,這樣普京可以宣稱戰事取得重大進展。 普京沒有透露有關下步打算的線索 普京沒有透露他下一步打算 普京可能從圍繞他今年「勝利日」講話西方的熱切關注和所有猜測中獲得了一些滿足感。 但是,儘管和預期的一樣,他今天的演講把烏克蘭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反納粹戰爭聯繫在一起,但普京並沒有透露任何有關他下一步意圖的真正線索。 他沒有提總動員,沒有宣佈在烏克蘭獲得勝利。 他提到了折損,但術語依然沒有變化:這仍然是「特殊軍事行動」,不是戰爭。 普京真是樂見外界繼續猜測?缺乏細節是否反映了俄軍在戰場上的挫敗? 俄羅斯確實取得了一些進展。 俄軍佔領了烏克蘭部分地區並給烏克蘭帶來了可怕的破壞。 但考慮到 2 月份入侵開始時的規模,這次行動完全未能實現莫斯科的核心目標:擊敗烏克蘭並推翻其領導層。 普京沒有暗示戰爭什麼時候結束 奇怪的是,普京沒有再提那個他掛在嘴邊的字眼--特殊軍事行動--來形容俄軍的行動,但是他也沒有將其稱為戰爭。 普京試圖將現在的軍事行動和二戰相比,或許是為了能用擊敗希特勒進一步提高愛國主義熱情,贏得俄羅斯公眾對入侵烏克蘭的更多支持。 克里姆林宮希望迅速擊潰烏克蘭、結束戰事,甚至有可能是在派兵幾天之內。但是那個目標沒有實現。在莫斯科的許多人認為,普京的B計劃是5月9日獲得勝利,這也沒有成為現實。 普京下一步要做什麼?講話中幾乎看不到線索,但是他也沒有發出戰事要結束的信號。目前,戰爭仍將繼續。 紅場閲兵和前線戰事:明顯脫節 今天在莫斯科舉行的「勝利日」閲兵式和普京的演講中,有兩件事很突出。 首先,世界大多數地區的人們集體鬆了一口氣,普京並沒有像人們擔心的那樣,利用這一個機會以某種形式升級烏克蘭的戰爭。 他的演講雖然以偉大的衛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愛國旋律包裝這場(烏克蘭)衝突,但並沒有詳述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因為俄軍幾乎沒有勝利可言。 其次,紅場上令人印象深刻、精心編排的閲兵式與烏克蘭戰場上的現實之間存在明顯的脫節。在烏克蘭,俄軍行動混亂、掙扎著擊敗一個比自己小得多的對手。 排列整齊的行軍隊伍給俄羅斯觀眾一種俄軍是一支強大、甚至可能是戰無不勝的軍隊的印象。然而事實是,如果沒有總動員,俄羅斯根本沒有足夠的軍隊來征服、制服和佔領烏克蘭。 紅場閲兵:俄羅斯擁有龐大核武庫的強烈信號 彈道導彈發射台試過紅場 正如莫斯科當局曾經表明的那樣,今天的閲兵式上展示的俄羅斯軍事實力與以往相比大幅度減少。 儘管如此,目前在烏克蘭戰事中使用的許多武器系統都有參與閲兵,從自行火炮到地面發射的彈道導彈和重型裝甲車。 俄羅斯軍隊所有主要部門也都派出了代表,包括戰車和 VDV(俄羅斯傘兵部隊)的士兵,他們是攻擊烏克蘭的先鋒,在戰爭前幾周遭受了重大傷亡。 遠程核導彈也穿越紅場——再次強有力地提醒世界,俄羅斯擁有龐大的核武庫。俄羅斯領導人不止一次提到了這一威脅,因為這場衝突已經演變成一場消耗戰,俄羅斯收獲有限。 普京想恐嚇世界—英國國防大臣 … Continue reading 普京「勝利日」紅場閲兵講話分析、反應及烏克蘭局勢最新綜述

烏克蘭戰爭:美國第一夫人訪問烏克蘭,華盛頓宣佈對俄羅斯新制裁

吉爾·拜登和奧萊娜·澤連斯卡在邊境城鎮烏日霍羅德的一所學校舉行了會面。 就在華盛頓宣佈對莫斯科實施進一步制裁之際,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在烏克蘭會見了該國第一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Olena Zelenska)。 兩位第一夫人在邊境城鎮烏日霍羅德(Uzhhorod)的一所學校舉行了會面。 這是自俄羅斯於2月24日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澤連斯卡首次公開露面。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新的制裁措施,包括對2600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實施簽證限制。 三個俄羅斯電視台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 的高管也受到華盛頓的制裁。 與此同時,七國集團領導人表示,他們致力於逐步淘汰或禁止俄羅斯石油。 奧萊娜·澤連斯卡說,美國第一夫人訪問烏克蘭是「勇敢之舉」。 美國和烏克蘭第一夫人的會面在一所學校舉行,該學校目前被用作流離失所者的臨時避難所。 吉爾·拜登說,她想「表明美國人民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並補充說,這場現在已經進入第三個月的戰爭是「殘酷的」,必須停止。 澤連斯卡說,在烏克蘭處於戰爭狀態時訪問烏克蘭是「勇敢之舉」。 她補充說,這次訪問是在烏克蘭和美國的母親節,非常具有象徵意義。 「在如此重要的一天訪問,我們感受到您的愛與支持。」 吉爾·拜登和澤連斯卡後來坐下來和目前住在學校的幾十個孩子中的一些一起製作紙板和紙巾熊——它們是當地的象徵。 賈斯汀·特魯多在烏克蘭會見了澤連斯基總統 七國集團領導人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視頻通話後宣佈了新的制裁措施。 美國高級官員表示,新制裁措施將打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的27名高管。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凍結公司的資產或取締與它的交易。 目前尚不清楚誰在簽證受限的名單上。 特魯多訪問烏克蘭會晤澤連斯基 特魯多宣佈加拿大將向烏克蘭軍隊運送新的武器和裝備,並對俄羅斯個人和公司實施一系列新制裁。 特魯多後來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普京需要明白的是,西方絶對有決心反對他的所作所為。」 特魯多說,普京的「非法戰爭」和戰事「升級」,「選擇通過進一步入侵烏克蘭來越過紅線,這意味著我們將盡我們所能確保他輸掉(戰爭)。」 歐盟目前正在敲定對俄羅斯的第六輪制裁,但迄今為止尚未就包括分階段禁止俄羅斯石油在內的措施達成一致。 歐盟外交官表示,匈牙利仍在阻撓確定最終制裁措施。 歐盟國家在什麼時候可以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方面存在分歧。歐洲約4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天然氣價格大幅度上漲 美國和加拿大的新制裁措施是在俄羅斯勝利日前夕宣佈的。5月9日是俄羅斯為紀念戰勝納粹德國而設立的節日。 七國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他的行為讓俄羅斯及其人民的歷史性犧牲蒙羞」。

香港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當選新任行政長官

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唯一候選人李家超獲1416張支持票當選香港特首。 香港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周日(5月8日)舉行。經嚴格審查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在出席投票的1428名選委中以1416票的支持票獲勝,當選香港特首。另有8人投反對票。 行政長官選舉投票在早上9時開始,至上午11時半結束。共有1428名選舉委員會委員投票,投票率為97.74%。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為唯一一名候選人。警界出身的他,需取得超過750張有效的支持票,才能當選。當選人並由北京任命,在7月1日宣誓後,成為下任行政長官。 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表聲明稱:「李家超最終在選舉中以99.16%的得票率高票當選為行政長官人選,充分反映香港社會對其高度認同和肯定。」 聲明又稱,「新選制選出的愛國者治港隊伍一定能夠團結帶領香港社會各界與祖國人民併肩奮鬥,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香港篇。」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對香港媒體表示,今後所謂「非建制派」或「民主派」的稱號已經不合時宜,進入管治班子的人一定是愛國者,不論背景屬於建制派抑或民主派。 他又說,李家超施政沒有「蜜月期」,需要處理一大堆急切的問題,特別是控制疫情和盡早恢復與內地和海外通關,亦要解決經濟民生問題。 此次特首選舉是北京去年出台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次特首選舉。唯一的候選人李家超在4月29日發表政綱,聲言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同時加快讓輪候公共房屋的市民早日入住。 但有關香港政制改革方面他幾乎是隻字不提。 李家超在政綱發佈會上聲言,如果當選將會帶給香港市民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並再次強調,他領導的政府將會以結果為目標。 首位警界出身的特首 警察出身的李家超在4月13日正式報名參選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成功取得786張提名票,超過選委半數。 輿論普遍認為,在「完善選舉制度」的安排下,這次香港特首選舉和澳門的「一人模式」雷同。獲北京「祝福」的李家超成為至今唯一候選人,不出意外的話將篤定成為下屆特首。 評論亦表示,這一動向反映北京對未來特首的要求,會側重於維護國家安全及穩定。 香港最大建制派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之前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去香港發生了好多重大事情,管治效能並不理想,官員在團隊精神有所缺乏,做事少了政治擔當。這一方面李家超的背景是能夠勝任的。 不過,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的定期民意調查,2019香港修例風波爆發後,李家超的民望淨值長期處於負值;其中在2019年10月,他的民望淨值為負63.4%。香港研究協會今年4月初的民調亦顯示,李的評分為2.25分(滿分為5),接近不滿意水平。 反應:建制派歡迎,有學者指難以贏回年輕人 投票結果出爐,香港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聲明祝賀李家超當選;她說她和本屆政府,將會與候任行政長官做好交接,並會全力為新一屆政府就任,提供一切所須的協助。 另一名選舉委員唐英年向港媒說,對李家超的新職充滿期望,認為李的高票當選,「將體現到社會各界支持」。 香港選舉委員葉國謙則表示, 大家要關注的就是「李家超自己對香港的承擔,對自己本身是否真的按照香港有關法律,去維護香港的法治,去維持我們現有的制度,才最重要。」 葉國謙說:「首要我覺得他得解決房屋問題,得給香港市民一個信心。另一個就是經濟上面,面對疫情,香港經濟確實在面對一個非常嚴峻的境地。這個他也得解決。」 他問道,對「有過往曾經擔任警察,擔任過這職務的人,有什麼好擔心的?」 事實上,李家超亦在競選期間,表示他將團結香港,並向年輕世代喊話,誓言贏回香港年輕人支持。根據港媒《香港01》報導,在投票前夕的五月四日,李家超參加慶祝「五四」運動與近80位香港年輕人舉辦的一場活動,李家超當時稱他的新政府將青年政策放在重要地位。 他又說,他願意為在修例風波「干犯法律」的香港年輕人提供機會,「願意在適當時候跟不同人溝通,並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建立出好的社會氛圍」。 不過,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陳家洛教授則對李家超能否彌補香港社會的裂痕,表示存疑。他說,如果李家超的前任特首都無法團結香港,那麼他能團結香港的機會「幾乎為零。」 陳家洛解釋,鑒於李家超曾任保安局局長的背景,以及2019年負責修例條例的主要官員,北京決心在這場僅有一人的競爭中選擇他,「宛若在香港的傷口上撒鹽。」陳家洛表示,李家超無法掩飾自己與香港的公民自由和人權受到的侵蝕沒有關係,亦不能假裝他沒有在林鄭月娥政府(以及之前的梁振英政府)中任職工作。現在他能做的是把政策聚焦在住房和社會流動政策問題。 「豹子不可能改變牠的斑點,對吧?」陳家洛說。 行政長官選舉投票在早上9時開始,至上午11時半結束。 有關香港年輕世代,陳家洛稱說,目前為止李家超能做的事就是「不時地組織並和中聯辦麾下的基層組織中的年輕人一起舉辦活動,因為他確實需要年輕面孔的參與,以便在香港年輕人中顯得受歡迎。 事實上李家超宣佈參選特首時,時事評論員程翔便曾表示,北京選擇李家超是從「止暴制亂」的角度上考慮。程翔認為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對香港一直有抱怨——九七的回歸只是視為主權回歸,25年來治權及人心並未回歸。2019年,反修例風波後,北京立定決心拿回香港的治權,從而使香港今後的管治與國內一套看齊。

烏克蘭戰爭:平民撤離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

平民撤離行動由聯合國和紅十字會協調。 烏克蘭和俄羅斯宣佈,所有老人、婦女和兒童都已從馬里烏波爾被圍困的亞速鋼鐵廠撤離。 烏克蘭東南部重要戰略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遭受俄羅斯的攻擊和圍困已有兩個多月。 在聯合國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協調下,有關「安全通道行動」於4月29日上周五開始。目前聯合國尚未證實所有平民已從馬里烏波爾撤離,但在本月初證實有上百平民已成功撤離亞速鋼鐵廠。 烏克蘭守軍仍在遭受猛烈轟炸的亞速鋼鐵廠堅守,亞速鋼鐵廠區是馬里烏波爾市最後一塊不受俄羅斯軍隊控制的地方。 俄羅斯已經圍攻該工廠數周,要求亞速營的守軍投降。 目前尚不清楚撤離人員的下落,但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表示,這部分人道主義行動現已完成。過去,撤離人員需要幾天時間才能抵達烏克蘭控制的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已有300多名平民從亞速鋼鐵廠撤離,但俄羅斯國防部給出的數字要低得多,稱在三天內有51人被疏散。 澤連斯基說,外交努力正在繼續讓軍事人員離開馬里烏波爾。 馬里烏波爾的大部分地區在戰爭中被摧毀。 佔領馬里烏波爾對俄軍很重要,因為這將使他們能夠完成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之間的陸上橋樑,並讓他們完全控制烏克蘭80%以上的黑海海岸線。 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用大炮、火箭和導彈襲擊了馬里烏波爾,並破壞或摧毀了該市90%以上的地區。 分析:接下來是什麼? 亞速鋼鐵廠區建築群內的烏克蘭守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說,他們和俄羅斯人在使用白旗系統來促成停戰,以讓平民離開。 聽起來雙方之間的談判取得了進展,而這些談判挽救了生命。 但據報道,儘管承諾停火,克里姆林宮支持的部隊最近幾天加強了針對鋼鐵廠的火力。 聯合國和紅十字會此前為撤離100多平民而開展的「安全通道行動」因地雷和炮火襲擊而受阻。 現在平民自由了,這對烏克蘭政府施加了新的壓力,要為大約2000名利用該鋼鐵廠為馬里烏波爾市做最後一搏的守軍尋找出路,而這些戰鬥人員發誓永遠不會投降。 這些戰鬥人員的家人已經向世界各國領導人發出絶望的請求,要求就他們的安全撤離進行談判。 烏克蘭軍隊正試圖重新控制哈爾科夫地區 烏克蘭軍隊反攻哈爾科夫:激戰仍在繼續 烏克蘭軍隊試圖從俄羅斯人手中奪回對哈爾科夫地區的控制權,雙方在哈爾科夫地區的激戰仍在繼續。 烏克蘭武裝部隊此前在周六稱,他們已經佔領了這個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東北部的五個村莊。 分析人士說,烏克蘭的行動正在發展成為一次成功的反攻。 自二月入侵以來,哈爾科夫一直是激烈炮擊的焦點。 哈爾科夫州長奧列·辛耶胡波夫(Oleh Synyehubov)周六表示,俄羅斯軍隊繼續「向哈爾科夫地區的平民開火」。 辛耶胡波夫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提醒人們「不要不必要地外出」,並告訴人們不要無視空襲警報。 有人擔心在5月9日勝利日之前,俄羅斯的炮擊可能會加劇。5月9日是俄羅斯為紀念戰勝納粹德國而設立的節日。 自入侵以來,該地區一直是俄羅斯軍隊的主要目標,但美國戰爭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稱,烏克蘭軍隊現在「正在沿著哈爾科夫周圍的廣闊弧線重新奪回領土」。 該報告補充說,烏克蘭軍隊或許能夠減輕俄羅斯對哈爾科夫的壓力,「並可能威脅進一步向俄羅斯邊境推進」。 哈爾科夫的兒童醫生胡巴諾夫·巴甫洛(Hubanov Pavlo)對正在利沃夫的BBC記者蘇菲·威廉姆斯(Sophie Williams)說,人們仍然躲在避難所裏,不會去工作。 「這個城市沒有正常的生活,」他說。「哈爾科夫非常靠近俄羅斯邊境,因此這座城市經常受到攻擊。不幸的是,隨著戰爭的繼續,我們不能放鬆,我們一直處於戒備狀態。」 巴甫洛曾在哈爾科夫地區兒科醫院工作,但該醫院已被炮擊毀壞。 「炮彈多次擊中我們醫院,現在大樓被毀,無法在那裏提供醫療服務,因為俄羅斯人一直在開槍。我現在在另一家醫院工作,」他說。 周六,哈爾科夫地區的哲學家和詩人 赫裏霍裏·斯科沃羅達(Hryhoriy Skovoroda)博物館被證實在俄羅斯炮擊屋頂後被摧毀。但博物館物品已被提前搬走。

澤連斯基: 俄軍必須撤退到入侵前狀態,兩國才能達成協議

5月6日,50名平民得以離開馬里烏波爾鋼鐵廠。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是否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取決於俄軍能否撤回到入侵前的狀態。 澤連斯基在接受倫敦智庫採訪時表示,這是他的國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他說自己是「烏克蘭,不是一個微縮版烏克蘭的領導人」。但他沒有提及2014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 俄烏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個月,兩國之間有數輪談判, 但仍未達成停火協議。 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26日在莫斯科與到訪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舉行會談時表示,俄方不會拒絶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他說,雖然仍在進行特別軍事行動,但俄方仍希望通過外交途徑達成協議。 烏克蘭亞速團發佈的錄像顯示,馬里烏波爾鋼鐵廠遭到炮擊。 他還表示,馬里烏波爾市(Mariupol)的作戰行動已經停止,位於這座東南部城市的大型亞速(Azovstal)鋼鐵廠已經全面封鎖,他已下令取消進攻行動。 不過截至目前,俄羅斯仍在全力控制馬里烏波爾市。烏克蘭軍隊和一些平民仍在亞速鋼鐵廠,該鋼鐵廠一直受到俄軍猛烈攻擊。 如果最終拿下馬里烏波爾,俄羅斯將取得兩個月戰爭以來的最大成就,對普京來說,這是個賀禮。5月9日是俄羅斯的勝利日,是該國紀念蘇聯在二戰中戰勝納粹的日子。 不過,澤連斯基在基輔接受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採訪時表示,俄羅斯不可能堅守它入侵烏克蘭以來所控制的領土。 「為了停止俄烏之間的戰爭,應該恢復2月23日前的狀態,」他在回答提問時說,他指的是戰爭開始的前一天。 「我是被烏克蘭人民選為總統的,而不是迷你烏克蘭的總統。這一點非常重要。」 針對2月23日前的局勢的表述說明,烏克蘭可能不會堅持在與俄羅斯和解之前收回克里米亞。該半島八年前被俄羅斯吞併。 澤連斯基呼籲俄羅斯和烏克蘭恢復外交對話:「雖然他們摧毀了我們所有的橋樑,但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渠道都被摧毀了。」 俄羅斯則將這一進程稱為「停滯狀態」。 馬里烏波爾的俄軍人 馬里烏波爾繼續疏散 俄羅斯和烏克蘭表示,周五,在聯合國和紅十字會的協調下,包括11名兒童在內的50名平民從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撤離。但據信,仍有多人被困在工廠地下蘇聯時代建造的隧道和地堡中。 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表示,撤離行動被戰鬥和她所說的「挑釁行為」延緩了。她說,撤離工作將於周六恢復。 俄羅斯早些時候宣佈,從周四開始,日間將在該工廠停火三天。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表示,他將邀請德國總理朔爾茨於5月9日訪問烏克蘭。 如果在俄羅斯紀念勝利日當天,德國領導人出現在烏克蘭,將具有高度象徵意義。 澤連斯基表示:「他可以邁出政治上非常有力和智慧的一步,就是在5月9日來到基輔。」 「我不是在解釋它的意義,我認為你有足夠的文化修養來理解其中原因。」 這位烏克蘭領導人此前曾批評德國在戰爭期間的立場。 在今年4月的一次採訪中,他指責德國阻撓對俄羅斯能源禁運的努力,並表示,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歐洲國家是在「用別人的血賺錢」。 同月,由於德國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最後一刻取消原定訪問基輔的計劃。 拜登加強軍事援助 同樣在周五,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向烏克蘭提供1.5億美元(1.2億英鎊)的新軍事援助,以幫助烏克蘭自衛。 一名美國高級官員告訴記者,援助包括炮彈、用於探測敵人火力來源的反火炮雷達、電子干擾設備和零部件。 但拜登警告稱,目前資金已接近枯竭,並敦促國會批准更多資金。 美國表示,它也在向烏克蘭提供情報,美國媒體援引官員的話稱,美國情報部門幫助烏克蘭擊沉了俄羅斯旗艦導彈巡洋艦「莫斯科號」。

什麼是俄羅斯的「勝利日」?為什麼5月9日如此重要?

5月9日的勝利日大閲兵,成為俄羅斯日曆上的重要一天 5月9日是俄羅斯為紀念戰勝納粹德國而設立的節日。在俄羅斯,這個全國性的節日非同尋常,對於許多家庭和個人來說意義深遠;對於政府來說,這個節日也為莫斯科提供一次重大的宣傳機會。 今年,這個紀念日對於俄羅斯軍隊也是一個關鍵日子,普京總統據信將利用這個機會宣佈在烏克蘭戰爭中取得重大戰果。 那麼,為何5月9日這一天如此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從1939年9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雖然這不是俄羅斯界定的日期),到1945年9月結束。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流離失所。 在戰勝納粹德國的過程中,蘇聯是盟國之一,也可能是戰爭中損失最大的國家,因為大部分戰鬥都是在其領土上進行的。 事實上,德軍簽署了兩次投降書,一次是5月7日在法國的蘭斯(Rheims)簽字向盟軍投降 1945年5月,德國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向盟軍投降。這個法律文件結束了歐洲大陸的敵對行動,而亞洲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一直持續到當年的8月。 德國正式的投降書是5月8日晚在柏林附近簽署的,德國於當地時間23點01分正式停止了所有行動。但是投降生效時已經是莫斯科的5月9日。 因此,勝利日(Victory Day, 也稱 VE Day—Victory in Europe 歐洲勝利日)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是在5月8日,而在俄羅斯、塞爾維亞和白俄羅斯則是5月9日。蘇聯將5月9日定為「衛國戰爭勝利日」。 然後轉天在柏林附近再一次簽投降書 「勝利日」結束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漫長戰爭,蘇聯的大多數家庭在戰爭中失去了親人,但直到很久以後,這一天的意義才超出了紀念的目的,成為蘇聯官方的重要意識形態宣傳工具。 戰爭結束後的近20年裏,5月9日並不是蘇聯的國家法定假日,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煙花表演和地方的節日慶祝活動。 勃列日涅夫時代,「勝利日」被賦予重要地位 1963年,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Sussr Leonid Brezhnev)開始了一項政策,抬高了衛國戰爭勝利的地位,使其成為新的崇拜對象。5月9日被再次確定為休息日並被賦予極為隆重的節日地位。從此,「勝利日」在蘇聯開始得到隆重慶祝,莫斯科紅場舉行閲兵成為傳統,旨在振興淡漠的國家意識形態和愛國情緒。 在21世紀初期,俄羅斯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 做了更多的努力來宣傳「勝利日」的意義,試圖使其成為俄羅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勝利日」慶祝活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每年仍然活著並能夠參加慶祝和紀念活動的二戰老兵和親歷者越來越少。 2020年俄羅斯憲法修正案強調蘇聯在戰勝納粹德國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俄羅斯還立法維護保守價值觀和民族主義,並禁止俄羅斯公民質疑有關衛國戰爭勝利的官方歷史敘述。 普京時代,「勝利日」成為俄國日曆上更加重要的一個日子 「在2000年代,對『勝利日』的崇拜在俄羅斯再次復興,其盛況比蘇聯時期還要大。這就是為什麼『勝利日』狂熱在媒體和大眾意識中繼續盛行的原因,」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二次大戰歷史和社會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布德尼茨基 (Oleg Budnitsky)說。 「這一現象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例如,人們更加關注研究戰爭的歷史。數以百萬計的文件被公開和數字化。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民眾的軍國主義傾向有所增加,」這位專家補充道。他特別提到過去十年俄羅斯「勝利日」慶祝活動中開始出現的「我們可以再做一次」的口號,很可能暗示俄羅斯軍隊可以像1945年那樣佔領歐洲的半壁河山。 大規模的愛國主義慶祝活動並沒有帶來更多的事實知識。 歷史學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或俄羅斯著名的衛國戰爭的歷史敘述經常淡化關鍵因素,例如蘇聯在阻止德國入侵時遭受的巨大人員損失。 二戰中究竟有多少俄國人喪生,凖確數字不詳,但據信最多可達2800萬 根據2020年的一項官方開展民意調查,大多數俄羅斯人對他們的親屬如何以及在哪裏度過戰爭歲月知之甚少。 在18-24歲的訪問對象中,知道「偉大衛國戰爭」何時開始的人不到三分之一(納粹德國於1941年6 月對蘇聯發動攻擊)。 自2014年烏克蘭東部開始出現緊張局勢以來,俄羅斯官方媒體強調反納粹鬥爭的愛國成分。 俄羅斯當局虛假地聲稱極右翼分子已經在烏克蘭掌權,並強調了俄羅斯在戰勝法西斯中的歷史作用。 許多俄國人並不了解戰時自己先輩的生活和下落 一些紀念二戰陣亡將士的基層民眾活動被國家接管。 例如,2011年,一群獨立記者在西伯利亞城市托木斯克發起了一項當地倡議,以紀念在戰爭中的陣亡將士,並將這項活動命名為「不朽的軍團」。 這個想法是呼籲人們在「勝利日」舉行遊行,舉著戰爭中陣亡者的照片,建立了一個紀念性的「軍團」。 該倡議迅速蔓延到俄羅斯其他地區,成為一種全國現象。 2015年,當局創建了一個同名的國家組織,但不包括那些原始運動的創始人。 「不朽的軍團」成為政府的一項舉措,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學童和官方媒體都參與其中,有時是強制性的。 通過這種方式,俄羅斯當局似乎想表明只有國家贊助的「勝利日」慶祝活動才是正確的。 2020年6月24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閲兵式。與初期相比,閲兵式的規模顯著擴大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週年的慶祝活動不得不從5月推遲到6月底,但仍成為俄羅斯有史以來最盛大的慶祝活動之一。 超過兩萬人,數百架飛機和裝甲車輛參加了莫斯科紅場的大規模閲兵式,並展示了最新的軍事裝備,旨在向世界炫耀俄羅斯的軍事實力。 … Continue reading 什麼是俄羅斯的「勝利日」?為什麼5月9日如此重要?

上海疫情:受傷的中國第一大城市如何走出「封控」

經歷一場殘酷的「封控」之後,上海預料將逐步重開。 歷時超過一個月後,上海市領導們終於認為這座城市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病)疫情幾乎要被控制住了。 他們下令搞一場「大掃除」——消毒殺菌大軍走訪數以千計的居民小區,目標是要把病毒趕盡殺絶。 這樣,中國的金融中心終於可以重開了,但這將是一個有序、試探性的、小心翼翼的過程。 與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之間的殘酷「戰爭」讓這座城市傷痕累累。因檢測陽性而被送往集中隔離點的包括百歲老人,獲得豁免的人寥寥可數。 「清零」政策下,中國模式被挑戰,疫情趨緩的上海將如何恢復常態? 這五周裏,不計其數的人被「封控」,不能越過小區圍欄半步。但受苦最深的是上海最脆弱的人群。 一位吳先生在抖音上記錄了他在隔離期間的所見所聞。他說:「現在醫療資源比較緊張。平時在上海住院效果會比較好的。現在弄到方艙裏面來了,肯定沒有平時好。」 他曾目睹一位85歲老婦病倒,不過急救人員把她救過來了。 我們從一位90歲老太太的家庭裏聽到了令人悲傷的故事,她因為檢測陽性而被帶走,官員們堅持要把她送到政府設施。 她的親屬要求匿名。他們說很擔心她的三餐,還有她能否獨自如廁。她同樣是90歲,且長期臥牀的丈夫,則獲准留家。 早前還有其他人告訴我們受疫情波及的某醫院內更可怕的病人遭遇。我們上月報道了東海老年護理醫院收治的病患在檢測呈陽性之後去世的情況,當時官方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數仍然是零。 一位先生告訴我們,他的90歲姐姐去世了,生前跟另外五人住在同一病房裏。他後來再次聯繫我們說,病房裏的其他人也相繼不治。 記者看到了一段手機信息對話,一位醫院護理員在對話中說,「重症監護病房死了好多人」,但群內也有人補充說「不知道具體數字」。 官方媒體稱,上海近日日均出動16萬人次執行社區消毒殺菌工作。 截至5月4日,官方死亡人數為491,幾乎全都是老年人,且未完成疫苗接種。上海60歲以上群體只有38%已接種三針,得到全面保護。 封城一個月後,一些地區才剛宣佈提升疫苗接種率的新措施。 中國最高領導層仍在堅定不移的相信追求「清零」是正確的選擇,身兼執政黨中共領導人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不會改變。他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現在這是對中國應對新冠病毒方法的檢驗,也是對習近平信譽的檢驗。 這場戰役的措辭在進化。國營媒體如今把封城禁足改稱作「靜態管理」,政府也被迫把目標轉移到「社會面清零」,意思是不讓隔離管控場所以外出現確診病例。 這個目標快要實現了——上報的病例數字在下跌,但還遠遠未到「零」。 上海「封控」措施似乎讓「社會面清零」目標越走越近,但同時引起了不少副作用。 執行「靜態管理」的辦法有時頗為嚴苛。 一些人被圍封在家,也有人被圍封阻擋無法回家。小區被鐵網包圍。這樣的綠色柵欄在市內湧現,截斷了道路。 在這裏,異議和申訴的空間很有限。 有一位男士朝著另一位拿著手機拍攝視頻的人展示一包雜貨,就被警察截停問話。從印鑒可見,那塊豬肉是鄰省捐贈的。他的越界行為似乎是為了要提出食品供應問題。 而幾天前上海部分地區出現的小規模抗議很快就遭到譴責。當時居民紛紛敲打瓢盆,一些政府官員稱他們受到「外國勢力」影響。 但中國有一處地方改變了策略。 香港有嚴厲的防疫限制,已經跟世界大部分隔絶了相當一段時間,但從未封城。然後,這裏被奧密克戎攻陷了。 香港一度錄得全球最高的一周平均死亡率。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Prof Ben Cowling)說,他估計香港60%人口已受感染,對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形成了群體免疫。 他說擔心會出現另一波變異株,但鑒於這座城市剛剛面對過的擴散感染,「我不認為那會造成多大的衝擊」。 高本恩說:「我對上海的擔憂是這樣的局面還能持續多久。」 他認為,呈報的確診病例數字「將緩慢下跌」,「但要是再來一波奧密克戎爆發,所有事情會從頭再來一遍,也許在一個月內,也許在兩個月內,也許在三個月內」。 香港大學高本恩教授認為,香港已存在對新冠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的群體免疫。 中國大陸對於群體免疫和「與病毒共存」概念的公眾討論基本被禁絶,焦點是習近平主席號召的贏得「最後勝利」。 這是一場病毒抗擊戰,而中國在2020年夏天就曾宣佈戰勝了這病毒。 但在10月份中共黨代會臨近之際,這是習近平志在必得的勝利。他期望的是第三個任期,那將是一代人中首次有黨的領導能達成的目標。 中國首都北京現在正設法阻止病毒擴散,反覆要求居民接受檢測。 保衛權力核心所在,與中共的聲譽攸關。 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有近兩年沒曾出現過病毒蹤影。但隨著奧密克戎變種讓大家再次神經繃緊,這個本已脆弱的經濟體——但它對全球經濟增長與供應鏈依然十分關鍵——正承受著莫大壓力。 要以「新冠清零」為由把封城正當化,顯得越來越困難。

烏克蘭戰爭:世界對俄羅斯石油和天氣的依賴有多嚴重?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天燃氣價格大幅度上漲 歐盟計劃在年底前禁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但是歐盟成員國對停止使用俄羅斯天燃氣仍然沒有達成共識。 俄羅斯石油和天燃氣都面臨哪些制裁?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宣佈歐盟要停止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在年底前禁止購買俄羅斯的石油。 路透社報道說,歐盟成員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還能在2023年底前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履行完現有的合同。 3月份歐盟打算在一年內將天燃氣進口減少2/3。 美國已經宣佈完全禁止俄羅斯的石油、天燃氣和煤炭進口,而英國則計劃在年底前逐漸停止使用俄羅斯的石油。 俄羅斯警告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會導致「全球市場災難性後果」。 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說,儘管有種種制裁,烏克蘭戰爭開始後俄羅斯向歐盟出口石化燃料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原因是石油和天燃氣價格暴漲。 俄羅斯出口多少石油?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產油國,排在美國和沙特之後。 在對俄羅斯的制裁宣佈前,俄羅斯每天出口約500萬桶原油,其中過半出口到歐洲。 來自俄羅斯的進口佔英國石油需求的8%,美國石油需求的3%。 有沒有其他石油供應渠道? 研究員本·麥克威廉姆斯說,找到石油替代供應來源比天燃氣替代來源更容易,因為除了俄羅斯出口石油,還有「來自其他地方的石油供應」。 國際能源署成員從他們的儲備中提供了相當於1.2億桶石油,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釋放儲備石油。 美國總統拜登命令大量釋放美國的石油儲備,以此抑制高漲的燃料價格。 美國還希望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產量,並且想辦法放鬆對產油國委內瑞拉的制裁。 俄羅斯如何切斷天燃氣供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仍然繼續向許多歐盟國家大量出口天燃氣。 不過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行金融制裁後,普京總統宣佈「不友好」國家必須支付俄羅斯盧布購買俄羅斯的天燃氣。 俄羅斯國有的俄羅斯天燃氣工業股份公司切斷了對波蘭和保加利亞的天燃氣供應,說除非用盧布支付,否則不會恢復對他們供氣。 歐盟稱,俄羅斯的行為是一種「訛詐」。 許多歐盟國家在5月中旬支付期限到來的時候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他們支付盧布就會支持俄羅斯貨幣,令俄羅斯經濟受益。 誰在支付盧布?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警告說,如果按照俄羅斯的要求支付盧布就違反了歐盟的制裁,那些這樣做的公司就會面臨「高風險」。 包括德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歐盟國家中的天燃氣公司都同意通過俄羅斯的天燃氣工業銀行先付歐元,然後兌換成盧布完成天燃氣支付。 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說,奧地利和意大利的天燃氣公司也計劃在俄羅斯的天燃氣工業銀行開設賬戶。 上周歐盟表示如果用歐元完成購買俄羅斯天燃氣,貨幣兌換發生在證實購買交易後,就不算違反制裁規定。 不過許多國家的人對這種規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釋,歐盟外交官說他們希望在這個問題上有更明確的規定。 俄羅斯向歐洲出口多少天燃氣 ? 在2019年俄羅斯的天燃氣佔歐盟天燃氣進口的41%。 如果俄羅斯停止向歐洲輸送天燃氣,意大利和德國就會受到極大影響,因為他們進口的大部分天燃氣來自俄羅斯。 俄羅斯天燃氣僅佔英國天燃氣供應的5%,美國不進口俄羅斯的天燃氣。 俄羅斯通過幾條主要的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燃氣。天燃氣被送到歐洲不同地區的存儲中心,然後向不同地區進一步分送。 波蘭天燃氣存儲量目前為76%的水平,而保加利亞的存量只有17%。 能源政策研究分析員西蒙尼·塔亞彼耶得拉(Simone Tagliapietra)說,這不是個短期問題,這個問題會持續到明年冬天,因此增加天燃氣儲備量成了關鍵的問題。 有沒有俄羅斯天燃氣的替代來源? 保加利亞表示他們正在尋求增加從阿塞拜疆的天燃氣進口,而且他們還同土耳其和希臘達成有關協議。 波蘭的副外長說,存在從其他伙伴國得到天燃氣的途徑,諸如美國和海灣國家。 歐洲也能向現有的天燃氣出國家,諸如卡塔爾,阿爾及利亞或尼日利亞,尋找供應渠道,但是迅速擴大天燃氣產量存在現實問題。 美國已經同意在年底前向歐洲增加輸送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燃氣。 歐洲還能增加利用其他能源,但那並非快捷容易的解決辦法。 歐盟提出了一個在2030年前讓歐洲獨立於俄羅斯石化燃料的計劃,其中包擴天燃氣供應多樣化,在取暖和發電中使用天燃氣的替代燃料。 日常生活中的取暖和燃料費會受到什麼影響? 消費者會面臨能源和燃料費用上漲,而目前的能源和燃料費用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果俄羅斯限制對歐洲的天燃氣出口,這些費用會進一步上漲。 在英國,一般家庭的能源費用上漲會受到能源價格封頂限制。 但在4月能源價格封頂上限提高的時候,英國一般家庭的能源開支在4月已經增加了700英鎊,高達約2000英鎊。在秋天這個上限會進一步提升,那時候能源價格會增加到約3000英鎊。 英國的汽油和柴油價格已經大幅度上漲,在駕車者面對燃料價格空前飛漲的情況下,英國政府宣佈要減少燃料稅。

烏克蘭戰爭給世界最大的食用油進口國印度敲響警鐘

印度是世界食用油第一大進口國,第二大消費國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但印尼在上周為了穩定國內漲價停止出口棕櫚油,他們將棕櫚油價格波動歸咎於烏克蘭戰爭。 食用油是印度食品的主要組成部分,印度是世界上食用油第二大消費國,是菜油的最大進口國。來自7個國家進口的菜油佔了印度菜油消費的56%。 印度人烹飪主要使用棕櫚油、豆油和葵花籽油。印度使用的棕櫚油主要來自印尼和馬來西亞。其中印尼的棕櫚油佔了印度消費量的一半。 另外,印度葵花籽油需求的一半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葵花籽油出口佔了全球出口的一半。有報道說,烏克蘭戰爭可能導致在下個財年葵花籽油供應減少25%。棕櫚油的第二生產大國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餘量也出現緊張。 去年印度付出200億元進口食用油,比兩年前增加了一倍。印度的菜油貿易組織煉油企業協會的執行理事莫赫塔(B.V.Mehta)說,「沒有國家能夠如此依賴進口。我們現在在流血。這是個很大的危機。我們需要從戰爭中吸取教訓,即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印度為了穩定物價,已經削減了食用油進口關稅。但2020年以後價格不斷上漲,現在烏克蘭戰爭已經擾亂了供應,情況變得很困難。在過去兩年間,全球棕櫚油價格上漲了300%。而棕櫚油是印度家庭,飯店,餐飲業喜歡用的廉價食品油。 印度食品油價格普遍上漲 毫不奇怪,食用油價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漲幅超過了20%。有報道說許多人開始囤積食用油。印度著名的街頭廉價小吃都是油炸食品。對於印度窮人來說,食用油,大米,小麥和鹽構成了他們食物的主要成分。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高級官員蘇丹舒·潘迪(Sudhanshu Pandey)說,「食用油價格上漲確實造成了傷害。」 這也容易導致食品價格上漲,3月份印度食品價格達到了16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聯合國糧農署的食品專家說,如果價格繼續居高不下,印度可能需要實行定量供應,因為"在短期幾乎沒有其他辦法能夠彌補進口短缺"。 部分是為了應對供應短缺,印度寄希望於今年芥菜型油菜和大豆今年能夠獲得豐收。印度的最高食品官員蘇丹舒·潘迪說,「增加國內產量意味著印度仍然沒有感受到全球通脹的全部衝擊,因為國內食用油價格的漲幅只有全球漲幅的一半。」但是他說「我們最終必須要實現自給,當更有吸引力的價格讓農民轉而種植油料作物,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一個計劃就是種植更多產棕櫚油的油棕。從表面看這似乎是個好主意:那是一種高效作物,產油量比大豆高好幾倍。棕櫚油還有多種用途,可以用於消費品生產,並且有許多工業用途。 但是油棕是一種耗水植物,建新的油棕種植園需要砍伐大片森林。印度政府建議1/3的新建油棕種植園建在印度東北部的山區。可以想象,這會招致環保人士的反對,他們會以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為例說明成功生產棕櫚油要付出破壞熱帶雨林的代價。 蘇丹舒·潘迪說,印度政府計劃將國內棕櫚油產量擴大3倍。目前印度棕櫚油的產量僅佔消費量的2.7%。他說目前印度正在實現尋求食用油的"廉價替代方案。 傳統上,印度人烹飪喜歡用帶香味和味道濃郁的食用油,如芥籽油,花生油,椰子油和芝麻油等,具體用哪種食物油取決於他們生活居住的地方。 印度進口的棕櫚油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 轉用外來的菜油和各種籽油,如棕櫚油和葵花籽油,同人口城市化和都市化水平提高有關。 這些食用油價格低廉,商家將其作為更健康的食用油銷售。食物歷史專家普利塔·申(Pritha Sen)說,「我們的食用油危機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因為游說團體成功地推銷進口的菜油。」 許多人認為,隨著更多人口進入城市,國內人口流動,許多城市人使用諸如棕櫚油和葵花籽油這種無色、無味的食用油給有不同地方口味家人的朋友做飯。「沒有特色而且無趣成了日常印度人居家烹飪和進食的特點。」食品作者瑪裏亞姆·裏希(Marryam H Reshii)說,「這裏面相當一部分是由食用油選擇造成的。」 現在食用油漲價已經影響到了印度人的生活,他們原本已經在被迫節儉開支。 視頻節目的主持人拉洪那森(Rakesh Raghunathan)說,「菜油在印度烹飪中就像橄欖油在地中海烹飪中一樣重要。食品油漲價會嚴重衝擊我們的烹飪習慣。」 不過,世事難料,食品作者薩蒂亞·戴利(Saadia Dhailey)說,這場危機或許也讓人們吃油更明智。畢竟,大量印度人仍然太喜歡油膩食物。

歐盟宣佈新一輪對俄製裁措施, 將逐步實施石油禁運

馮德萊恩是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盟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公布第六輪制裁俄羅斯措施,其中包括此前爭議巨大的石油禁運。 「我們將確保以有序的方式逐步停止俄羅斯石油(進口),」她說。 「這樣做,將能使我們和我們的合作伙伴確保找到替代供應路徑,同時我們也會非常謹慎行事,以盡量減少對全球市場的影響。」 一些歐盟國家此前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存在疑慮。如果德國立即停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進口的話,將致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在2023年之前急劇衰退。 具體細節將在未來幾天討論和表決,主要包括: 制裁部分俄軍高級將領,有指控稱,他們在布查(Bucha)和馬里烏波爾(Mariupol)犯下戰爭罪行。馮德萊恩說:「我們知道你們是誰,你們無法脫身。」俄國最大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將被從「全球銀行間系統」(SWIFT)中剔除,這是世界許多金融機構使用的一種國際支付系統。三家俄羅斯大型國有廣播機構在歐盟國家的有線、衛星及網絡連接將被切斷,它們被視為「放大普京謊言的傳聲筒」。 馮德萊恩宣佈歐盟將結束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這並不容易,但我們必須這樣做」。 她表示,所有來自俄羅斯的石油產品。都將被禁止。其中,原油禁運將在6個月內生效,其它石油產品的進口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 分析:制裁會影響莫斯科的戰爭努力嗎? 歐盟宣佈針對莫斯科的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到年底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這會影響普京如何籌劃烏克蘭戰爭局勢嗎? 曾經專門研究制裁的諾丁漢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庫斯特拉(Tyler Kustra)稱,新的制裁措施是「權宜之計」。 他說,禁運俄羅斯石油至少還要再等6個月,同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還可以到2023年底前繼續購買俄羅斯原油。「結果是,普京的賬戶每天仍然可以收到數以百萬計的歐元。他可以用這些錢支付代價昂貴的戰爭。」 庫斯特拉還說,莫斯科還可能用這段時間從亞洲尋找到新的原油出口客戶。 他說,全面切斷俄羅斯進入歐洲的天然氣將展現出「制止暴行的嚴肅的政治意願。」 歐盟27個成員國未能就逐步停止使用俄羅斯天然氣達成共識,這是歐盟制裁仍然沒有針對的一種俄羅斯能源。 庫斯特拉說,「他可以出售天然氣的地方要少得多。」 他說,新的制裁措施比從前的要更加嚴厲,但是「還沒有到可以制止1945年以來歐洲最殘酷的一場戰爭的程度」。 克里姆林宮警告:制裁是把雙刃劍 那麼,克里姆林宮對最新、最嚴厲的一輪歐盟經濟制裁第一時間做出的反應是什麼?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包括最終全面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在內的懲罰性行動是一把「雙刃劍」。 「這些制裁給歐洲公民帶來的成本將與日俱增,」他說。 佩斯科夫說,克里姆林宮正在考慮「各種選擇"來應對新制裁」。 俄羅斯官員:歐洲將通過第三國購買石油 俄羅斯官員預計,一旦歐盟國家實施禁運,歐洲將繼續通過第三國購買俄羅斯石油。 俄羅斯資深議員弗拉基米爾·扎巴羅夫(Vladimir Dzhabarov)對國營的俄新社說,歐洲領導人「有點瘋狂」。 他表示,「他們說我們不會從我們這裏購買石油。好吧,不要買它,我們不會要你買」。 「你仍然會購買它,但只能通過第三國。我們的石油是一樣的,只是更貴。」 而據路透社報道,一位歐盟消息人士稱,根據現有合同,歐盟國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將能在2023年底之前繼續購買俄羅斯原油。 這意味著這兩個國家都可以從歐盟委員會提議的俄羅斯石油禁運中受益。 歐盟周三公布計劃,在六個月內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並在年底前禁止進口成品油。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為了說服有關國家不要否決這些計劃,布魯塞爾建議延長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實施禁運的時間。

上海疫情:封城下的外賣騎手如何與城市艱難共存

「遇到的問題:我們也吃不上飯……物資就發過一次,一箱茄子完了什麼都沒有。公司從疫情第一天開始,就沒有管我們,公司對我們很不負責任的。這是賣命賺來的錢。」 這是一名上海的速遞小哥(外賣騎手)小武(化名)吐露的心聲。來自山西的小武與許多同事今年三月來到大上海,加入興盛的外賣行業。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剛到這裏不到一個月,便遇上了封城。 新冠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在上海爆發後,原本政府宣佈的五天封控,至今已超過一個月。小武與超過2500萬上海市民生活在嚴格的封控政策中。疫情中,平常只是匆匆來去的外賣速遞小哥(也有許多女外賣員),現在成為了市民眼中需要倚賴的人。 我們訪問了幾位身在上海的外賣小哥及社會學者,了解封城下的這個特別群體。 「這是血汗錢」 晚上八點鐘,正在暫時休息的小武,好不容易撥出時間與記者通話。從上午11點上線到半夜2點鐘下線,他的工作時間因為這場上海封控,不斷的延長。 上海的外賣騎手現在在崗人數達1.8萬人,每日約有180萬張訂單。 小武與同事本來住在城市外圍,公司提供的宿舍。疫情爆發後,鄰居擔憂他們的工作性質會把病毒帶回社區,便將他們趕了出去。他們於是與另外10位騎手一起,在上海某區租了一個很簡易的住處,工作比較方便。但這樣一來,房屋租金及食物,公司都沒有協助,至今只有一箱茄子分給大家。 小武說自己已經吃了半個月的方便麵,「這是(掙的)血汗錢。」 小武現在每天收入比過去增加了幾百元,一天平均大概可以有1000到1200人民幣的收入,確實比起其他打工族好多了,但因為是跟著公司,不可能再高了。針對網上傳出有外賣騎手一天可以賺到一萬元的說法,小武說,估計這是極少數,而且是跑「眾包」(亦即電商外包給跑單幫,非正式聘用勞工)的騎手。而且這些騎手都明白,疫情過後,這樣的收入將瞬間消逝。 他們在封控期間仍有許多特別花費,比如為了趕單,他們要每天去做排隊時間少的自費核酸檢測。 上海一解封就離開 另一位騎手,小武的同事宏偉(化名),今年29歲。來自中國中部某省。他本來在江蘇打工,因為看著上海的經濟發達,疫情管控得宜,在三月初來到上海。但不到幾周就遇到封城。至今還看不到盡頭的封控,將他的上海夢敲碎。 宏偉在訪談中,先用對「好像對一個小孩的成長或未來很悲觀」來形容上海。訪談結束前他強調說,「現在上海就像個癌末的病人」,表達他個人對這座城市的束手無策之感受。 「我前幾天經過閔行區,經過機場上面,我看到滿滿的飛機停在那邊,你看這一天是要損失多少錢。還有東方明珠(周邊),那些市中心的辦公大樓都空了,現在一天是要損失多少錢。」 宏偉告訴記者,他與許多同事決定,只要上海一解封,他們就會離開。即便現在接單多了,他並沒有太多想法,現在就是等待封控結束的那一天。 「現在就是吃麵包喝點水。90%做核酸都要錢,每天都要花錢的。」他說,食衣住行,還有車子電瓶充電費,加上反覆自費核酸檢測,一個月下來,自己也花上了一萬多元,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 此外,外賣騎手的安全問題,也引發關注。4月22日署名帳號@superpeur 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一段視頻,視頻中的一名快遞員深夜在上海延長中路撞上路旁樹木,在血泊中等待救護車。這段視頻迅速被轉發,但很快遭到刪除。 「光靠政府是不夠的」 在各方壓力下,上海政府正掙扎著與各大外賣電商合作,解決物資運送的問題。根據中國新浪網報導,至四月底統計,現在上海的外賣騎手在崗人數達1.8萬人,每日約有180萬張訂單。 研究中國新冠疫情下社區活動的上海紐約大學(NYU Shanghai)社會學助理教授繆佳說,在2020年,武漢封城期間,她的團隊便發現,社區的「凝聚力」對於協助人們度過危機。而所謂凝聚力的長成,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及互助。 同樣生活在上海的繆佳說:「在面對重大的公共衛生災害面前,光靠政府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還是需要,而且是極大的需要動員社區的力量,譬如速遞小哥們......他們是這個城市停擺後重要的人,可以說就像城市的血管。」 繆佳解釋說,外賣騎手在疫情之前就很重要了。她剛在北上廣深四個中國一線城市做過一個平台經濟的調查,調查全中國有多少人以平台(互聯網)經濟維生。研究發現,快遞行業為這四個城市貢獻了2.5%的就業率。僅美團一家旗下註冊的就有300萬外賣騎手。 「在疫情之前,他們就是我們生活中,還有為經濟做出貢獻的重要人群。疫情中他們對我們生活更重要了。」 小武跟宏偉也說,在封控期間會收到一些求助的電話。有許多同樣是外地人,才剛到上海,意外被困住。或是當地貧窮的人家,三餐不繼,實在是餓昏頭了,央求騎手們可以分點東西給他們,他們也盡量協助。 宏偉舉例說,虹口區有個老先生煙癮太大,實在撐不下去,說傾家蕩產有5000元積蓄,要他幫忙買幾條平時抽的香煙,他幫忙尋找很久,結果也無能為力。 繆佳說,根據她的研究,有些外賣騎手們本來是因為封城走不了,發現自己可以在危機下,協助運送醫療藥品或物資幫助到許多人,因此越做越多。她認為,這些都是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時,社會凝聚力的展現。 她認為,這種力量需要延續下去,因為人類不僅面對Covid-19,將來在氣候暖化等問題下,恐怕還有許多自然災害的問題要面對,屆時社會互助團結的凝聚力仍是度過危機的關鍵。 譬如,在上海工作多年的Peter,剛與大樓鄰居完成一次團購,他苦笑著說,美式炸雞現在在上海每次團購要3000元人民幣起跳。Peter強調,若沒有快遞員,他跟妻子將無法獲得在上海已成為奢侈品的種種生活必需品,譬如食物或藥品,「我看到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自行車上裝滿了物品,他們現在是這座城市的命脈。」 上海民眾團購的炸雞等食物 不過,上海也陸續有傳出外賣騎手的負面消息。一些外賣騎手在送達食物後,要求收取昂貴的跑腿費用,和買家發生爭執,民眾因此報警。根據港媒《頭條日報》周一(5月2日)報道,上海公安機關也開始加強對外賣騎手檢查力度,查獲了591名「黑騎手」(無牌外賣員)並處罰。報道稱,有公安民警查獲了一名「黑騎手」人員,後者妻子因為住院醫院打吊針,他因此利用等待妻子打針的時間跑外賣,在配送物資時被民警拘捕。 儘管如此,外賣騎手對上海市民的重要性還是沒有任何削減。繆佳告訴記者,現在政府雖然要求一些醫院要開放,但是仍然需要快遞小哥們去幫忙送藥。現在上海有些小區會把做好的飯,放到社區門口讓小哥自己取用。 繆佳認為居民和騎手之間的這種良性互動很重要,「居民會這樣做,肯定就是因為他們接受到小哥們的幫助。所以他們才願意去做。外賣小哥和居民的良性互動產生了凝聚力。而凝聚力現在很重要,它就是一個信心。」

亞馬遜將為美國員工報銷墮胎和其它治療的差旅費

如果亞馬遜員工無法在住所半徑100英里(161公里)內無法獲得治療需要差旅,費用將由公司報銷 全球著名電商亞馬遜將給美國員工報銷差旅費,以讓他們能夠去進行非危及生命的醫療救治,其中也包括墮胎。 亞馬遜在給員工發送的信息中表示,該公司每年將為無法就近接受治療的員工提供高達 4,000 美元(3201英鎊)的差旅費。 據亞馬遜公告稱,新福利可以適用於員工需要前往接受某些治療的旅行費用,而這些治療無法在其住所的半徑100英里(161公里)內獲得的,或者一些無法使用虛擬治療的項目。 一名亞馬遜發言人證實了這個新福利,並稱這其中還包括前往接受減肥護理、腫瘤治療、出生後24個月內的先天性畸形、心理健康治療和住院藥物濫用障礙服務的旅行費用。 亞馬遜的新福利從1月1日起追溯生效。 目前正值美國全國範圍內多州對墮胎出現越來越多限制之際。 適用員工 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私營僱主之一,在該國擁有110萬名全職和兼職員工。該公司僱傭的員工來自全國各地,但大多數都在加州、德克薩斯州以及該公司全球總部所在地華盛頓州。 這些福利將適用於所有參加公司提供的兩種不同健康計劃的員工,包括在辦公室或倉庫工作的員工。 該公司還為緊急、危及生命的醫療提供最高1萬美元(8002英鎊)的補償。 雖然亞馬遜擴大福利並不是專門針對選擇性墮胎,但是最近幾個共和黨州政府通過法律限制在他們的管轄區內墮胎。 在德克薩斯州——該州擁有全國最嚴格的墮胎法之一,懷孕六周後禁止墮胎——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大約有1400名德克薩斯州人每月都要去其他州墮胎。 美國最高法院被洩露的文件顯示,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可能被推翻 最高法院判決 下個月,傾向保守的最高法院也將對一宗可能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案件做出裁決,而當年的這個裁決使墮胎在美國合法化。 據一份洩露的最高法院文件顯示,美國最高法院支持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這就意味這美國數百萬女性可能很快就會失去墮胎的合法權利。 羅訴韋德案之所以成為法院關注的焦點,是因為密西西比州提出了將其推翻的要求。法官們在去年12月審理了這起案件。 目前13個州已經通過了所謂的觸發法律,也就是說如果此案件在今年夏天被推翻,將自動禁止墮胎。另外一些州也可能會迅速通過法律。 如果這個1973年的裁決被推翻,美國每個州都將被允許有自己的墮胎規定,預計有20多個州將限制墮胎護理,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會禁止墮胎。 其他公司 除了亞馬遜外,另外還有其它美國公司也宣佈了相關計劃,確保員工可以前往墮胎。 包括Yelp和花旗集團最近也表示會報銷員工為了避開墮胎規定的差旅費。 花旗集團表示,這項政策是「對某些州生殖保健法律變化所作的回應」。

俄羅斯外長稱「希特勒有猶太人血統」 招致以色列強烈抗議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聲稱納粹領導人希特勒「流著猶太人的血」之後,受到廣泛抨擊。 此前,俄羅斯將烏克蘭描繪成「納粹」,拉夫羅試圖對此做進一步的辯護,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本人實際上是猶太人。 針對此事,以色列外交部召喚俄羅斯大使進行「澄清」,並要求其道歉。 納粹德國在二戰大屠殺了600萬猶太人。 拉夫羅夫是在周日(5月1日)接受意大利電視節目Zona Bianca採訪時發表了上述言論。而大屠殺紀念日就在數天前, 該紀念日是以色列每年最莊嚴的紀念活動之一。 爭議言論 當被問及俄羅斯為何將在烏克蘭發動的軍事行動聲稱為「去納粹化 」,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人即是猶太人,拉夫羅夫說:「我可能錯了,但希特勒也有猶太血統。」 「如果我記憶正確,或許可能是錯的,但希特勒也有猶太血統,所以他(澤連斯基)的論點毫無意義。 有睿智的猶太人說過,最熱衷於反猶太的人通常是猶太人自己,」他說。 拉夫羅夫的發言在以色列政壇引起眾怒。 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說:「這種謊言是為了將歷史上最可怕的罪行歸咎於猶太人自己,從而讓壓迫猶太人的人擺脫責任。」 「當前,沒有一場戰爭是大屠殺或可以與大屠殺相提並論。」 以色列外交部長拉皮德(Yair Lapid )也在推特發文憤怒地稱,拉夫羅夫的話是 「不可原諒的」。 ​​拉夫羅夫也受到了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館長達揚譴責。 達揚在推特上說:「他的大部分言論都是荒謬的、妄想性的,也是危險的,應該受到任何譴責。拉夫羅夫想要逆轉大屠殺的真相:通過對希特勒是猶太人後裔這一完全沒有根據之說法的宣傳,將受害者變成罪犯。」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是猶太人。 澤連斯基則在一個視頻講話中說:「我無話可說……沒有人聽到莫斯科方面的任何否認或任何辯解。那裏只有靜默。」 澤連斯基補充說,這種沉默表明俄羅斯領導人要麼忘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所有教訓」或者「也許他們從未汲取這些教訓。」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則稱,拉夫羅夫的說法是「種族主義最拙劣的表現」和 「陰險的謊言」。他又補充說:「克里姆林宮一直在向外界證明,他們的下限可以如何更低,拉夫羅夫的言論是又一個例證。」 BBC駐耶路撒冷的記者唐尼森(Jon Donnison)說,以色列對拉夫羅夫相關言論的強烈反彈說明,對以色列和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來說,這種言論是多麼地令人反感和不合時宜。 近幾個月來,擁有大量俄羅斯人口的以色列有時試圖充當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調解人。 但是唐尼森解釋說,以色列政府因對普京採取的立場不夠強硬受到批評。 他又補充說,拉夫羅夫的言論將考驗以色列與俄羅斯的關係,雖然對許多人來說是冒犯,但這些反映的是那些克里姆林宮支持者的共同想法。 烏克蘭外交部長也斥責拉夫羅夫,稱他的言論是俄羅斯「根深蒂固的反猶太主義」的證據。 幾十年來,一直有未經證實的說法稱, 希特勒身份不明的祖父是猶太人,而彼時希特勒的律師弗蘭克(Hans Frank)的斷言更是推波助瀾。後者在1953年出版的回憶錄中說他受希特勒的委託,調查關於他是否有猶太血統的傳言。 弗蘭克說,他發現了希特勒的祖父確實是猶太人的證據。儘管這一說法在陰謀論者中得到了支持,但主流歷史學家對其持懷疑態度。

湖南長沙樓房倒塌致數十人被困或失蹤, 自建房隱患引關注

4月29日,中國湖南長沙市一座居民自建房發生倒塌,造成23人被困 4月29日,中國湖南長沙市一座居民自建房發生倒塌,造成23人被困,目前已經救出7人,事發地附近還有39人失聯。此次事故引發全國對自建房屋隱患的關注。 自建房隱患 根據目前官方通報信息,倒塌房屋是居民自建房,共8層,其中1樓為門面,2樓為飯店,3樓為放映咖啡館,4、5、6樓為家庭旅館,7、8樓為自住房。 據稱,該房2012年建成時為6層結構,2018年加建到8層,承租戶對房屋有不同程度結構改動。房屋倒塌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 中國救援隊副隊長韓文東周一(5月2日)下午對媒體表示,雖然「黃金72小時」已過,但救援一刻也沒有停歇,現在正與時間賽跑,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 事故發生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立即作出指示,要不惜代價搜救被困人員,全力救治受傷人員,妥善做好安撫安置等善後工作。 事故現場調度處置指揮部4月3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稱已緊急出動消防救援人員、武警官兵和社會應急力量700餘人,調集消防車、大型吊車、發電車、生命探測儀等各類救援設備120餘台套和搜救犬,開展現場搜救。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發生事故的房屋位於長沙望城區金坪社區長沙醫學院後一街,距離長沙醫學院僅100米,屬於商業街。平時人流量較多,一些學生會在附近逛街、吃飯,而事發時間為中午12點多,是午飯點。 一樓麻辣燙老闆的家屬張安稱,除了加蓋樓層,樓內還加裝了電梯。他的弟弟和弟媳被埋在了店裏,當時,店裏還有另外2名員工。 已刑拘9人 中國官方媒體《中國青年報》引述長沙當地一名人大代表稱,當地建築隨意加層並不罕見。2021年春節前,他曾到當地調查,用無人機航拍,發現長沙醫學院校園外商業街違章建築隨意加層及髒亂差的問題。他說,此次坍塌的自建房屋,就在長沙醫學院北側。 長沙警方周日(5月1日)通報,涉嫌事故的9人已經被刑拘。 通報稱,房主吳某和設計施工負責人龍某、任某、薛某等4人在該起自建房倒塌事故中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 長沙警方稱,今年4月13日,湖南湘大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對該自建房家庭旅館(4、5、6樓)進行房屋安全鑒定後出具虛假房屋安全鑒定報告,公司法人代表譚某及技術人員寧某、湯某、劉某、龔某等5人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此次事故引發中國對自建房安全隱患的關注。 周日下午,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視頻會議,要求各地認真吸取湖南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訓,對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工作再督促、再落實,切實防範和遏制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發生。 4月30日晚,長沙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強調將開展建築安全專項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排查居民自建房現狀、超高違建數量、空間分佈狀況,對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私自加層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堅決查處;對自建房住改商存在安全隱患的,徹查隱患,迅速整改。

新冠疫情:從香港新加坡到上海,死亡率如何影響防疫策略

上海的封控措施仍在加碼,最新的動作是用欄桿將居民區的單元樓進行封鎖。 在奧密克戎變種病毒的侵襲下,上海封城已逾一月。2500萬市民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物資短缺、求醫困難及心理問題後,對嚴格封控的不滿情緒充斥網絡。 中國官方到主流媒體反覆強調,從香港在二三月的死亡率來看,奧密克戎遠非「大號流感」,需要嚴肅對待,保護脆弱人群,不能「躺平」。 從上海目前的數據來看來看,這波奧密克戎疫情死亡率甚至低於流感,卻實施了代價高昂的嚴厲封鎖措施。很多民間的聲音提出質疑,到底是上海的新冠死亡率統計有問題?還是沿襲已久的嚴厲清零措施確實到了該調整放鬆的時候? 死亡率為什麼重要? 「評價一個國家是否可以走出疫情,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確診病例死亡率(CFR)。」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近期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這個指標在奧密克戎時期要予以特別考慮。 在發生零星奧密克戎疫情後,中國北京正在採取快速的檢測和封鎖措施避免疫情向更大範圍蔓延。 同樣在博鰲論壇,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要挽救生命,也要保住民生,很多國家都在做出艱難的平衡。 「所有措施都要以科學為基礎,當新的數據、新的研究結果出現的時候,當我們發現早些時候做出的決定可能不恰當的時候,就會調整立場和政策,並且向公眾說明調整理由。」王乙康介紹,現在新加坡的關注重點發生了變化,就是要確保醫療系統有足夠能力來應對那些可能出現的重症,確保整個運轉是穩定的,醫院是開放的,社會經濟的設施還能夠運行。 很多國家都做出了與新加坡類似的選擇,重要的依據就是,奧密克戎變種的死亡率顯著下降。 即便在中國,這種下降也體現在統計數據中。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以來,與早期武漢疫情期間有重大差異,當時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時候達5%以上。上海4月28日新增死亡52例,已連續13天出現死亡病例,合計337例,目前來看病死率為0.0607%(337例死亡病例/555352例總感染人數)。 而全球流感的平均病死率為0.1%。 死亡率的地區差別 3月28日,一名身穿防護服的上海交管控制進入浦東區方向的隧道入口。封控帶來的次生災害,是上海市民討論的焦點。 既然在上海的統計結果中新冠死亡率顯著低於流感,那麼為何還採取幾乎是全球最嚴格的封城措施? 官方的表述是以香港為戒,現在的低死亡率是嚴格控制的成果,如果控制不住,醫療資源造成擠兌,死亡率則會遠高於現狀。 中國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近期表示,奧密克戎絶對不等同於大號流感。梁萬年說,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為0.1%,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病死率在香港卻高達0.75%,約為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群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新冠)病死率超過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香港目前統計的新冠死亡率的確很高,不僅高於內地,也顯著高於新加坡和英國等地——截止4月23日香港第五波疫情死亡率維持0.76%。在老年群體方面,香港卻和上海情況類似,新冠死亡率遠高於總體平均水平,但主要原因被認為是疫苗注射比例相對很低。 新西蘭仍是全球新冠病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過去四個月的病死率僅為0.07%;亞洲疫情較為嚴重的韓國,韓聯社在3月25日的報道中稱死亡率為0.13%。這意味著,香港的死亡率是新西蘭的十倍,是韓國的近六倍。 統計標凖 一名婦女站在上海的醫院大門前。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新冠死亡情況真的比新西蘭嚴重十倍,比韓國嚴重六倍。張文宏也指出這一現象背後的問題,「在不同的地區,即使是醫療資源比較相似的地區,例如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病例死亡率也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他表示,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如何計算在奧密克戎大流行期間的病死率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榮休教授唐金陵認為,香港疫情高峰時,檢測能力有限,導致實際感染人數,要遠遠高於現在報告的確診數字。也就是說,病死率的分母被低估了,從而導致了病死率的高估。 香港的抗原檢測申報平台直至3月7日才開通,導致此前很多經抗原檢測陽性確診的感染者,大部分已康復。此外還存在一些人即使抗原檢測結果陽性也不願申報的情況。 目前香港官方統計第五波疫情感染數為118萬例左右。唐金陵認為,估計香港的感染總數約是報告的4倍,應該是400萬以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袁國勇就表示,香港感染新冠病毒數字在150萬至400萬人之間,估計可能有約250萬人已受感染。 無論出於上述哪種估算,香港計算病死率的分母都可能存在低估。 此外,分子的計算也有不同。就香港而言,香港是死者只要首次陽性樣本收集日期的28日內死亡,就計入新冠死亡病例,而不會區分究竟是死於新冠,還是死亡時伴隨新冠感染。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因高處墜下離世的死者,由於驗出新冠病毒陽性,也會計算到新冠死亡病例中。 然而,上海在計算新冠死亡病例時定義的標凖很嚴。 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金冬雁表示,按照中國慣常的做法,如果病人不是因為新冠病毒直接致死,這名病人的個案就不會被視為與新冠病毒有關。他認為,目前公布的數字反應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混亂與調整 不過,中國似乎也在調整對於新冠死亡病例的定義。兩年前,武漢的死亡病例的描述中多伴有「嚴重呼吸困難」的描述,最近公布的吉林和上海的死亡病例中則大多描述為由基礎病致死。 封城對市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要挽救生命,也要保住民生,很多國家都在做出艱難的平衡。 張文宏本周則向中國媒體透露,一些死亡病人患有較為嚴重的多髒器功能不全,他們雖然感染新冠,但肺炎症狀不重,現在會被計算到新冠死亡病例中。 這一說法尚未得到更多來自中國官方的印證,但如果此言不虛,那就意味著中國新冠死亡病例的認定標凖正在調整——以前計入的前提是必須新冠引起嚴重肺炎,現在一些由基礎病致死的新冠感染者也被算入。 儘管如此,中國內地仍然比香港的認定範圍更窄。 安邦智庫創始人陳功表示,死亡率當然關係很大,中國政策的合理性,就建立在死亡率的數字之上。問題是,這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問題,它不是有著統一口徑、有著標凖條件的數字,世界各國包括中國,死亡率計算體制都存在著問題。 「對於中國的政策選擇,一方面要看到中國的死亡率的確受到了控制,死人少,不是壞事,是好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政策選擇的成本非常高昂,代價很大。如何評估才客觀,恐怕今後很長時間才會在這些問題上形成共識。」陳功表示。

烏克蘭戰爭:「我所熟悉的俄羅斯已不復存在」

莫斯科街頭隨處可見 Z ,這個字符已經成為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象徵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莫斯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俄羅斯生活三十載的史蒂夫·羅森伯格(Steve Rosenberg)走訪莫斯科熟悉的街道、景點,感受那裏「奧威爾式」的扭曲。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你看不到炮彈爆炸。你也看不到外國軍隊包圍這座城市。莫斯科老百姓日常根本無法與烏克蘭人所遭受的戰爭恐怖相比。 乍一看,這裏的生活似乎很正常。像往常一樣,莫斯科的花園環路上的交通仍然擁堵不堪。我對面的地鐵站人流仍然不斷湧出。 但實際上,這裏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可以被描述為正常。所謂的正常已經於2月24日結束,當時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 命令俄軍入侵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 我經歷過共產黨統治時期的俄羅斯,也經歷過後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現在這個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再次發生變化。 讓我帶你感受一下這個「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帶來的影響。 Z 無處不在 Z 成為支持戰爭的象徵 我開車去了一趟超市。出於習慣,我打開了收音機,調至91.2FM。這曾經是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Radio Echo of Moscow)的波段,也是我最喜歡的俄羅斯廣播電台,因為這是一個可靠的新聞和信息來源。 但最近幾周,所有獨立的俄羅斯新聞媒體要麼被當局封鎖,要麼被關閉。 現在使用91.2 FM波段廣播的是國營的衛星廣播電台(Radio Sputnik),這家官媒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 駕車沿著花園環路繼續行駛,我經過一個劇院,大門正面豎立著一個巨大的拉丁字母「Z」——這是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象徵;俄羅斯聯邦的國營鐵路公司總部(Russian Railways)也是如此,大門外豎起一個字母 Z ; 我超了一輛卡車,卡車側面車幫上也貼著字母 Z;最近幾周,批評克里姆林宮的人士家門前被塗鴉,畫上字母 Z。 醫生入不敷出 抵達購物中心,生意顯得有些冷清。其中有許多是國際品牌專賣店,現在已經關門。自從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以來,數百家外國公司已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 在超市裏,貨架擺滿商品。 上個月俄羅斯出現搶購,造成食糖短缺,不過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是商品種類似乎比以前少多了。 而且,在過去的兩個月裏,價格狂漲。 在購物中心外面,我與一位叫娜傑日達(Nadezhda)的女醫生聊了兩句。 「物價如此之高,現在靠我的薪水根本無法生存,」娜傑日達告訴我。 超市裏沒有出現俄軍入侵烏克蘭幾天后出現的搶購。 「但是,眼下最難的事情是你生活在一個不想知道烏克蘭事件真相的社會中。人們整天擔心的是如何償還他們的抵押貸款,還清債務。他們對周邊發生的事情不感興趣。但我認為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很糟糕。我為身為俄羅斯人而感到羞恥。」 我開車來到莫斯科工程學院。30年前,我曾在這裏教英語。 早在1990年代初期,共產黨政權垮台後,我教的學生對俄羅斯與西方建立持久的友好和伙伴關係充滿希望。期待和平與繁榮的未來。 但是結果並非如此。 「我們將克服所有困難。日落之後總會有黎明,」站在學院牆外的學生丹尼斯(Denis)說。 「但我支持我們的軍隊。他們是我們的士兵。我有義務支持我的國家,不惜一切代價。」 二戰博物館商店中有關普京的書籍 奧威爾式扭曲 我的最終目的地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戰爭博物館,它是專門為紀念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勝納粹德國而修建——對於蘇聯來說,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而且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傷亡。超過2700萬蘇聯公民在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喪生。 令我感到不安的是,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的「特別軍事行動」如何在這個博物館中找到一席之地,如何在這裏獲得榮譽彰顯。 在博物館的網站上,「博物館」一詞的拼寫中突出字母 Z。在博物館商店中,可以買到標有字母 Z 的瓷杯和標有「普京是我的總統(PreZident)」的徽章。 在二戰博物館商店出售的徽章中,字母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我所熟悉的俄羅斯已不復存在」

烏克蘭戰爭:TikTok的烏克蘭假新聞博眾人眼球

烏克蘭戰爭仍然在持續,目前TikTok已經成為有關戰爭虛假視頻的主要傳播平台,而這些假視頻的受眾則有數百萬人。 這個社交媒體擁有超過10億用戶群,而一半以上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TikTok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獲得有關烏克蘭戰爭最新消息的來源。但是平台目前在阻止誤導性新聞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要想在這個社交媒體上找到假新聞不是一件難事。監測在線誤導性消息的網站Newsguard做的一個調查顯示,新用戶在Tiktok網站註冊後的四十分鐘之內,就可能被推薦一些關於烏克蘭戰爭的假消息。 目前臉書,Instagram和推特已經對有關烏克蘭戰爭的瀏覽率極高的虛假視頻或者誤導視頻加標注,但是TikTok在這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多。不過該公司表示,已經加強努力來應對虛假新聞。 以下是已經在該平台上發現的一些誤導用戶的常見視頻操作: 偽直播 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很多偽直播就在TikTok上吸引了很多用戶的關注。 他們的做法很簡單,那就是一名用戶找到之前戰爭或者軍事演習的視頻,然後以劇烈的爆炸聲或者激烈的槍戰聲進行配音,然後就開始直播。一旦有相當人數觀看,他們就開始要求觀看者為自己的TikTok頻道捐錢。 其中一個此類賬戶到三月中旬已經獲得了3000萬的瀏覽量。但是到這個賬戶截止到那個時間點,除了三個直播節目以外,其它所有的直播用的都是從YouTube上的2017年烏克蘭軍事演習視頻中截取的短片。 Old video: 老視頻;False:虛假 其中有一個槍擊的音頻居然出現在超過13000個視頻當中。 TikTok用戶可以通過賬戶積分的打賞方式對直播做出反應,而這些積分則可以轉化成現金。 致力於調查假新聞造成的損害性的獨立調查員理查茲女士(Abbie Richards)表示,看起來很多直播做視頻的目的是通過TikTok贈送體系來掙錢。 如果鍵入 #Ukraine (烏克蘭)或者#UkraineWar(烏克蘭戰爭),很多偽直播就會被找到。 理查德表示,他們的目的是讓這些虛假內容和其它的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內容混在一起,魚目混珠。 電子遊戲 很多軍事題材的遊戲或者電腦合成圖像中的戲劇性鏡頭被用來作為真正的戰爭視頻的替代品。 電子遊戲Arma 3和《使命召喚》(Call of Duty) 的場景在TikTok上頻頻出現。包括戰鬥機被擊落在內的一些空戰鏡頭瀏覽量尤其高。 有一些用戶為了讓視頻更加逼真,使用戰爭片,電視節目或者遊戲等多種剪輯。 遊戲場景常常出現在假視頻當中。False: 虛假 其中一個視頻顯示一名男子往坦克上投擲爆炸物,瀏覽量為2400萬次。而這個視頻是從Airsoft遊戲中截取之後,一月份被上傳到YouTube。 另外一個被觀看了230萬次的偽直播中的導彈攻擊是電腦合成圖像組成的。這個直播自從去年就在網上傳播。 理查茲女士表示,她曾經看到有網友指出類似的假視頻是從遊戲中獲取的,但是視頻的主人可以在後台刪除這些評論或者警告。 這個視頻主要用的是電腦合成圖片,在網上傳播很久。(Fake:假新聞;Ukraine Live: 烏克蘭直播) 舊視頻 在虛假視頻中也經常使用一些過期的視頻。有些人在視頻報道目前戰爭的時候,使用了以前利比亞,敘利亞和車臣戰爭中的錄像。 一個聲稱俄羅斯和烏克蘭部隊在一個公寓樓外進行激烈交火的視頻有近770萬次的瀏覽率。 但是這個視頻實際上是2014年在車臣首都格羅茲尼遭受聖戰組織攻擊的時候拍攝的。虛假的突發新聞和字幕解釋被放在原始的錄像中來掩蓋視頻的真實來源。 這個視頻實際上是2014年在車臣首都格羅茲尼拍攝的,而不是如今的烏克蘭戰爭。(False:假新聞) 還有人髮的是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的一些錄像,這很容易被誤解為是目前發生的戰爭。另外有一些人用了兩個國家的一些軍事演習的錄像。 有一個視頻顯示的是基輔中心的烏克蘭坦克縱隊,這讓人感到他們正在保衛首都免受俄羅斯侵犯。這個視頻的瀏覽量為900萬。但實際情況則是多年之前烏克蘭的慶祝獨立日的閲兵視頻。 Old Video:老視頻 一個掛著烏克蘭國旗的坦克在居民區的街道上疾駛的視頻也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俄羅斯烏克蘭戰爭。這條視頻也被觀看了400萬次。 這是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時的視頻。(Old Video: 老視頻) 理查茲表示,TikTok本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方式來解決老視頻的問題,比如讓發表視頻的時間更清晰。 透明度有限 和臉書及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一樣,TikTok也和一些獨立事實調查人員共同合作,不過合作規模卻並不大。臉書和Instagram在自己的平台上會對虛假視頻以及誤導內容進行標注,但是這樣的標注在TikTok上卻不常見。 理查茲女士表示,TikTok沒有向學者、研究人士以及記者提供透明度或者分析工具,這是很多像自己一樣的調查誤導信息的專家長期以來"迫切"要求的。 對於事實調查專家來說,這就意味著需要定期地對相當多的內容進行非常耗時的手動調查。 理查茲女指出,另一個問題是TikTok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TikTok的烏克蘭假新聞博眾人眼球

烏克蘭指俄軍已於東部發動大規模攻勢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軍隊已在烏東地區展開大規模攻勢。 澤連斯基當地周一晚發表講話,指俄軍已出動大批部隊發動「頓巴斯之戰」。他誓言無論俄羅斯派多少部隊參與戰鬥,烏克蘭部隊都會頑抗。 烏克蘭官員指,俄軍在頓巴斯及哈爾科夫的戰線長達480公里,但至今只在幾個地方取得突破。 俄羅斯是在上月底宣布已經完成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首階段目標,並宣布從烏克蘭首都基輔一帶撤軍,下一步會集中解放頓巴斯地區。

美國研究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國務院正研究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華府官員指,美國國務院正研究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向俄方問責的所有方法,包括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較早時有報道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時,曾要求美國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根據美國國務院定義,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定義,是該國家持續為國際恐怖主義行為提供支援。美國現時將北韓、伊朗、古巴及敘利亞定性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回應有關提問題時則指,相關評估工作由美國國務院負責。

烏克蘭西部利沃夫遭導彈攻擊 多名平民死傷 東部有居民撤離時被殺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遭多支導彈攻擊,最少七死十一傷,東部一個小鎮有居民撤離時,被俄軍開火攻擊,四死一傷。 利沃夫遭多支導彈襲擊,從遠處見到濃煙冒出,其中三支導彈擊中軍事設施,另一支就落在一間車胎店,建築物和汽車都受廣泛破壞,附近學校、酒店等玻璃窗亦碎裂。 利沃夫市長指控俄軍種族滅絕,蓄意殺害平民,事件反映烏克蘭全國都不再安全。利沃夫位處波蘭邊境附近,戰事開始以來較少受襲,局勢相對安全,但近日亦多次發出空襲警報。 烏克蘭東部交火越趨激烈,烏軍說已失去盧甘斯克小鎮克雷米納的控制權,烏俄雙方原本未能就盧甘斯克居民撤離安排達成協議,但烏方認為局勢危急,決定照樣撤離居民,有居民駕車離開時被俄軍開火攻擊,造成死傷,醫護人員在俄軍連番炮轟下,難以接近傷者。 至於仍被圍困的東南部馬里烏波爾,烏克蘭國防部說形勢極之艱難,但仍未被俄軍全面控制。 俄羅斯國防部宣稱,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地,破壞十六處烏克蘭軍事設施,空軍又擊中百多個烏軍集中的地點。 戰事爆發將近兩個月,俄羅斯持續受西方制裁,總統普京指國內通脹穩定,零售需求已回復正常,但西方經濟卻下滑,形容西方的制裁措施是打進「烏龍球」。

烏克蘭展開加入歐盟程序

【香港聯合時報】 無望加入北約的烏克蘭展開加入歐盟的程序,完成填寫申請問卷,交予歐盟委員會考慮,預計會在6月成為候選成員國,再進行漫長的入會談判。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月初到訪基輔,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表示歡迎烏克蘭加入歐盟,承諾會盡量加快處理申請程序,更即場將申請問卷交給澤連斯基。 個多星期後,澤連斯基的辦公室表示問卷已填妥。歐盟委員會需要就烏克蘭是否符合歐盟成員國條件提出建議,預料會是正面的。歐洲理事會6月23日開會時,烏克蘭有望得到候選成員國資格,之後就會開始入會談判。 俄羅斯揮軍烏克蘭後,澤連斯基承認烏克蘭無望加入北約,但希望加入歐盟。歐盟會籍將大大加強烏克蘭與其他歐洲國家的政治和經貿聯繫,而在防衛問題上,成員國一旦受攻擊,其他成員有責任提供支援。 成為歐盟成員需要符合廣泛條件、遵守歐盟法規條約,入會程序一般需時以年計。 俄烏戰火已持續近兩個月,無論戰果如何,都勢將改變世界戰略格局。《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和盟友正制定對俄羅斯的長遠新策略,不再尋求合作共存,而是會孤立、削弱俄羅斯。 報道指,俄烏戰事令歐美意識到跟俄羅斯對話不再是選項,準備在國防、外交、金融經貿等全方位調整對俄政策,例如不再倚賴俄羅斯能源。歐盟計劃年底前大減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三分二,2030年前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石化燃料。 有感安全受威脅,一直奉行軍事不結盟的芬蘭和瑞典準備申請加入北約,意味將大大增加北約在俄羅斯附近的勢力。

在通貨膨脹期間和糧食短缺迫在眉睫之際, GOYA 延續承諾,向紐約的天主教慈善機構捐贈 30 萬磅食品

Goya distributed bags filled with Goya products and supplies to families in need at St. Jerome’s HANDS Community Center in the Bronx on Holy Thursday.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最大由西班牙人擁有的食品公司 Goya Foods 宣佈承諾,再次向紐約的天主教慈善機構/為我們的鄰居提供糧食運動捐贈 30 萬磅食品。 尊貴的紅衣主教 Dolan 在濯足節於布朗克斯 St. Jerome's HANDS 社區中心, 幫助把裝滿 Goya 產品和用品的袋子分發給有需要的家庭,並賜予特別的祝福。 Goya Foods 總裁兼行政總裁 Bob Unanue 說:「在危機、通貨膨脹和糧食短缺迫在眉睫之際,Goya 家族表現出勇敢和不懈,竭力為全國和全球各地有需要的人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 我們很高興可以從事我們的工作,並且可以每天早上充滿目標地為上帝、我們的家庭和國家而起床。 因此,在整年尤其是在這個神聖的季節,我們很自豪地把我們努力的成果,捐獻給接受天主教慈善機構服務的有需要家庭。」 對於紐約最脆弱社區中的家庭而言,過去幾年對其健康和經濟保障構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過去六年,Goya 一直支持天主教慈善機構 / … Continue reading 在通貨膨脹期間和糧食短缺迫在眉睫之際, GOYA 延續承諾,向紐約的天主教慈善機構捐贈 30 萬磅食品

世界銀行:俄烏經濟將面臨大幅萎縮 周邊國家受牽連

【香港聯合時報】 世界銀行在10日發布的一份預測報告中指出,由於俄烏衝突和“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的影響,烏克蘭經濟今年將萎縮近一半,俄羅斯也將陷入經濟衰退,同時,烏克蘭周邊的許多國家將面臨嚴重困難。 英國《衛報》報導,世界銀行表示,俄烏衝突是繼新冠疫情之後兩年內的第二次重大衝擊,將導致整個區域的經濟產出下降4.1%,是2020年新冠危機造成的衰退的兩倍。 報告稱,俄羅斯聯邦經濟預計今年將萎縮11.2%,而東歐國家——包括摩爾多瓦、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產出預計將被拖低30.7%。 目前,由於烏克蘭南部黑海港口被封鎖,東部工業受到嚴重破壞,烏克蘭的GDP預計將在2022年萎縮約45%。如果俄羅斯軍隊切斷所有通往黑海的通道,嚴重依賴農業的烏克蘭經濟可能會受到進一步打擊。 烏克蘭港口的運輸量已經下降了75%以上,如果港口城市敖德薩被佔領,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抵達俄羅斯港口的船隻數量減少了近一半,這對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出口的鄰國造成了連鎖反應。僑匯(居住在海外的工人寄回家的現金)的減少也影響了更廣泛的地區。 世界銀行的報告說:“戰爭的影響正在隨著該地區強大的貿易、金融和移民聯繫而不斷串聯,給鄰國造成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 連鎖反應將對許多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造成最嚴重的打擊,他們將被迫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進一步貸款,以維持償債能力。世界銀行表示,疫情期間,向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提供的貸款已經增加。 此外,俄烏衝突的持續可能會迫使世界銀行修改其對各國的經濟預測,包括歐元區在2022年將再次下跌3個百分點,“反映出衝突升級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衝擊的影響”。反過來,這又會引發額外的製裁,減少俄羅斯對歐元區的出口。 對此,俄羅斯政府網站10日發布消息說,面對西方的製裁,俄羅斯將增加2734億盧布(約32億歐元)的儲備基金,以確保經濟穩定,其中的2716億盧布是2022年第一季度獲得的額外油氣收入。 俄羅斯央行8日表示,已將利率從20%降至17%,並指出“俄羅斯經濟的外部環境仍然充滿挑戰,嚴重製約了經濟活動”。 本週,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在年度春季會議上接待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大衛·馬爾帕斯和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瓦耶娃預計將就計劃向受俄烏衝突影響的國家提供額外財政支持表態,其中許多國家正面臨食品成本飆升的問題。

俄烏衝突至今 “數字珍珠港”緣何隱而未發?

【香港聯合時報】 自俄烏衝突發生以來,網絡儼然成為另一戰場,各方對輿論場、話語權等的爭奪激烈程度不亞於真槍實彈的戰場。不過,專家們擔心的“數字珍珠港”,即大規模網絡攻擊的浪潮並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麼? 專家:網絡戰耗費時間且影響微不足道 “數字珍珠港”也稱“網絡珍珠港”,這個概念由美國網絡安全專家裡查德·克拉克於2000年提出,起初指美國擔心外國黑客或組織對其網絡安全發起大規模攻擊,導致國家電網被破壞,交通失靈,金融系統和政府網站無法運行等重大問題。 現在,這個概念的範圍已經擴展,廣義上指的是針對美國以及盟友的大規模網絡攻擊。自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開始以來,許多專家都擔心俄羅斯會在衝突的最初幾天就以這種方式癱瘓烏克蘭的防禦體系。 然而,想像中的“數字珍珠港”似乎並未到來。據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多層面衝突觀察站的研究員亞歷克西斯·拉賓(Alexis Rapin)的描述,即使衝突發生以來“確實有俄羅斯網絡攻擊的跡象,也暫時沒有證據表明有任何接近'數字珍珠港'的事情發生。” “從歷史上看,在戰爭背景下同時部署網絡攻擊這種事情很少發生。”拉賓指出,網絡攻擊的目的是產生戰術或戰略影響。在少數幾次發生的情況下,網絡戰產生的軍事影響都極其有限,甚至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網絡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可以以相對隱蔽的方式開展敵對行動,在維持'衝突閾值'的情況下捍衛自己的利益,”拉賓說,“但是,一旦真正的戰爭爆發,所有偽裝都已落下,我們就不如簡單粗暴地採取行動。例如,如果想剝奪烏克蘭人的電力,不妨直接轟炸發電站。” 此外,發動一次有效的網絡攻擊“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效果通常只能持續短暫的時間”。拉賓補充說。 俄羅斯確有嘗試但收效有限 不過,報導稱,“數字珍珠港”至今未爆也可能有其他解釋。 拉賓說:“其中之一是,俄羅斯的網絡攻擊沒有造成足夠的影響,或者烏克蘭人巧妙地設法挫敗了這些攻擊,因為他們有所準備,美國網絡司令部有人被派往東歐支援他們。” 當然,這也不等於說,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網絡上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拉賓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了針對烏克蘭的各種網絡攻擊。”包括美國衛星通信服務提供商Viasat近日遭到的攻擊,導致整個歐洲的衛星寬帶網絡出現重大故障。此外,還有俄羅斯使用惡意編程軟件攻擊烏克蘭政府機構的記錄,以及對烏克蘭各互聯網供應商的攻擊。 此外,雙方黑客組織均實施了一些其他攻擊,導致大規模數據洩露、網站污損等事件不斷湧現,其中也包括像Anonymous(匿名者)這樣的親烏克蘭組織。 西方公司遭襲風險更大 報導稱,儘管如此,人們仍然擔心“數字珍珠港”事件的發生,因為俄羅斯早在15年前就開始被懷疑對鄰國使用網絡戰。 2007年,愛沙尼亞遭遇了史上最早的網絡戰爭,該國國會、政府部門、銀行以至媒體的網站都在連串攻擊浪潮中被迫關閉。此前,愛沙尼亞正準備移走蘇俄時代的紀念銅像,此舉不但引起了其國內俄羅斯社區騷亂,俄政府亦作出嚴厲批評。 隨後,格魯吉亞在2008年與分離主義分子的衝突中也遭遇了網絡攻擊。最後是烏克蘭,2015年12月底,烏克蘭電力網絡遭到網絡攻擊,造成停電,大約22萬居民陷入黑暗。網絡專家的結論是,比起正式攻擊,這更像是一種武力的展示。 俄烏衝突到現在,人們還擔憂俄羅斯可能對一個或多個西方國家發起重大攻勢。 美國就聲稱於近日挫敗了俄羅斯對美國和歐洲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不過,“對西方國家發動網絡攻擊將對俄羅斯極其不利,因為整個國際社會都會做出反應,”波爾多網絡安全公司Tehtris的參謀長克里斯汀·薩曼德爾(Christine Samandel)認為。 拉賓則認為,真正有風險的是那些抵製或停止在俄羅斯活動的西方公司,俄羅斯可能會報復它們。 另一方面,網絡在武裝戰爭中的主要用途之一仍然是間諜和監視,即刺探對方的通信和觀察部隊的動向,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顯然保留了它在衝突中的所有作用”,拉賓強調說。

歐盟批准對俄煤炭禁令:今年8月實施 替代市場難尋

【香港聯合時報】 4月8日,歐盟27個成員國正式批准通過第五輪對俄製裁措施,其中最重磅的當屬禁止從俄進口煤炭。不過,考慮到成員國需要時間尋找替代供應源,煤炭禁令將設120天的過渡期,直至8月才會生效。 煤炭禁令落地設120天過渡期 綜合中新網、新華社報導,在8日公佈的《歐盟公報》中,歐盟27國第五輪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正式“靴子落地”。其中,對俄羅斯的煤炭禁運令最引人關注。 根據《歐盟公報》,今年8月起,歐盟將禁止購買、進口或轉運產自俄羅斯的煤炭,也不准俄羅斯其它固體化石燃料進入歐盟市場。 據報導,“禁煤令”將在120天“過渡期”結束後生效。歐盟委員會預計,該煤炭禁令將給俄羅斯造成80億歐元的收入損失。 德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歐盟委員會最初的意見是將過渡期定為90天,但在德國等國要求下延長至120天。 俄羅斯既是全球煤炭資源儲量大國、全球煤炭第三大出口國,也是歐洲主要煤炭供給來源。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每年歐盟需要從俄羅斯進口45%煤炭,其中70%為熱力煤。 對於煤炭禁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國際市場對俄羅斯煤炭仍有需求。在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後,俄羅斯將把煤炭出口轉向其他替代市場。 此外,日本也在醞釀俄羅斯煤炭禁令,不過日本2021年進口的煤炭中僅有11%來自俄羅斯,禁運俄羅斯煤炭的難度比歐洲要小得多。 替代來源難尋國際煤炭價格應聲上漲 在能源轉型的大環境下,煤炭在歐盟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已經越來越低,不過,歐盟對俄羅斯煤炭仍未達到“說斷就斷”的時刻,這也是設立過渡期的初衷。 廣州《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眼下最急迫的問題是,歐盟想要找到俄羅斯煤炭的替代來源並不容易。據了解,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主要出口國已達產量上限,且重要生產國南非等受到物流運輸限制,一些國家煤炭進口商或難以維持供應水平。 煤礦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社) 而美國最大煤炭出口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也表示,美國無法擴大煤炭產能,來填補歐盟未來可能因制裁俄羅斯產生的缺口。他說,目前美國的出口煤炭絕大多數已被長期協議預訂,幾乎沒有餘量能分給歐洲。 澳洲聯邦銀行分析師Vivek Dhar指出,動力煤及煉焦煤市場的備用產能非常有限,對於經合組織國家來說,要取代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將非常具有挑戰性。 過去一個月,出於對俄羅斯煤炭供應中斷的擔憂,全球煤炭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而在歐盟擬禁止俄羅斯煤炭消息傳出後,國際煤炭價格又開始應聲上漲, 媒體普遍認為,歐盟決定制裁俄羅斯煤炭後,全球煤炭價格或受供需錯配影響,迎來新一輪上漲。 東海證券研報分析師表示,歐盟禁止自俄羅斯進口煤炭可能導致國際市場上煤炭供需平衡的改變,但120天的緩衝期內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路透社援引分析師觀點表示,歐洲對俄煤炭禁令或將促使歐亞煤炭進口商加入替代來源爭奪賽。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炭、石油、天然氣“三大件”中,歐盟咬咬牙還可以禁運俄羅斯煤炭,但想要對石油和天然氣下手難度無疑更大。歐盟對俄羅斯煤炭年進口額約40億歐元,這與去年從俄羅斯進口的1000億歐元石油和天然氣相比微不足道。 德國總理朔爾茨6日坦言,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不可能立刻擺脫依賴。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也表示,雖然德國希望能夠盡快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這將對德國社會和經濟穩定造成威脅。 第五輪對俄製裁:新措施會讓俄每年損失上百億歐元 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只是歐盟宣布的第五輪對俄製裁的其中一項。 中新社報導,據歐盟理事會當日發布的公告,除了“禁煤令”,歐盟還將禁止在俄羅斯註冊的船隻進入歐盟成員國港口,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貨車進入歐盟成員國公路,進一步限制向俄羅斯出口航空煤油、先進半導體、高端電子產品等,禁止從俄羅斯進口木材、水泥、化肥、海鮮、烈酒等。 歐盟委員會估計,僅煤炭禁令,每年就會給俄羅斯造成80億歐元的收入損失。此外,針對俄羅斯木材、酒類和高端海鮮的禁令每年也可對俄造成約55億歐元的損失。 公告顯示,歐盟還將全面禁止俄羅斯公司參與歐盟公共採購,叫停對俄羅斯公共機構的財政支持,在歐盟範圍凍結俄羅斯四家主要銀行的資產,禁止俄羅斯公民向加密貨幣錢包存款,禁止同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公民或法人換匯或出售以歐盟成員國貨幣計價的證券等。 此外,歐盟將對俄羅斯更多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如商人、政府高層、制裁對象的家庭成員等,凍結他們在歐盟司法管轄範圍內的財產,禁止他們入境歐盟,禁止歐盟成員國公民和實體向他們提供資金。

俄軍調整部署或將打響烏東會戰

【香港聯合時報】 4月10日法新社、德新社、BBC等媒體報導,有跡象表明,在無法如原先計劃迅速拿下基輔後,俄羅斯軍隊將把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重點轉移到東部地區。 美國民間企業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8日蒐集到的衛星影像顯示,一支13公里長的俄軍車隊穿越烏克蘭大布爾盧克鎮(Velykyi Burluk),向南進逼頓巴斯地區。 西方軍事分析家說,烏克蘭東部一塊弧形領土(從北端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到南端的赫爾松)遭到俄方控制。但根據西方評估,烏軍反擊威脅到俄國對赫爾鬆的控制,在頓巴斯等地挫敗俄軍攻勢。 據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克表示,烏克蘭必須先在東部頓巴斯地區擊退俄軍,總統澤連斯基才會與俄國總統普京見面。 波多利雅科在國營電視台談話表示,“烏克蘭準備好大戰一場。烏克蘭非贏不可,包括頓巴斯的戰役。唯有這樣,烏克蘭才會擁有更強而有力的談判立場”。“接下來兩位總統才會見面,這也許會費時2至3週。” 烏東的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火車站前一天遭導彈攻擊,造成52死109傷之後,10日恢復疏散行動。莫斯科否認發動這項攻擊。 俄軍部隊在烏東以及烏南重新集結整隊之際,烏克蘭官員急呼居民儘早撤離。 東部城市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市長賽卡(Oleksandr Zaika)表示,俄軍持續炮轟下,居民應盡快撤離,“市內情況已經非常窘迫,敵方砲彈已經飛過來了”,儘管市內有人道援助物資,“這並不代表敵方砲彈來襲時能保住你們的命”。 烏克蘭10日遭遇更多砲擊,頓涅斯克州長基里蘭科(Pavlo Kyrylenko)在Telegram發文表示,布格列達爾市(Vugledar)和新米哈伊洛夫卡鎮(Novo Mikhaylovka)有5人喪命。 烏克蘭中部第聶伯羅市(Dnipro)一名官員當天表示,市內機場在俄羅斯軍方最新一輪砲擊中全毀,城市也遭遇更加猛烈的攻擊。 烏克蘭官員說,在基輔附近一個重獲自由的村莊布佐瓦(Buzova)9日又發現有數十名烏克蘭平民陳屍溝渠,這個村莊過去數週被俄羅斯軍隊佔領。 俄軍招募新兵 俄羅斯已經重組在烏軍事指揮,由德沃爾尼科夫將軍全面協調負責。 西方官員說,德沃爾尼科夫擁有在敘利亞作戰的豐富經驗。 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正在召回2012年後退役的軍人,以彌補人員損失。 英國國防部在推特上的一份定期公告稱,俄軍為提高戰力,還包括嘗試從摩爾多瓦(Moldova)親俄派分離勢力所控制、未被承認的聶斯特河沿岸地區(Transnistria)招募新兵。 西方援烏舊武器 德國消息人士10日透露,烏克蘭已收到德國軍火商克勞斯瑪斐魏格曼公司(Krauss-Maffei Wegmann)給予自行榴彈砲的提議,數量相當可觀。 德國《週日世界報》引述基輔政府不具名消息人士披露,克勞斯瑪斐魏格曼公司提議給予烏克蘭100輛自行榴彈砲。德國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確有此項提議。《週日世界報》指出,克勞斯瑪斐魏格曼公司目前沒準備好送出去的武器,因此向德國軍方建議先提供100輛自行榴彈砲給基輔,等公司準備好後,會再把新武器補償給德國軍方。 德國總理朔爾茨8日說,德國祇會供應烏克蘭軍方知道怎麼使用的武器,如前東德軍隊留下來的老舊裝備。 斯洛伐克國防部長納德(Jaroslav Nad)10日則說,斯洛伐克可以把自家若干祖扎納(Zuzana)自行榴彈砲賣給烏克蘭。納德說:“我能證實我們正在討論(這項出售案)。” 北約邊境將駐常備軍 美聯社報導,澤連斯基在當地時間9日夜對烏克蘭人民的演說中說,俄國的侵略“意圖不僅限於烏克蘭”,“整個歐洲都是俄國的目標”。 他說:“這就是為何所有民主政體、歐洲所有勢力支持烏克蘭對和平的渴望,不僅僅是種道德義務。事實上,這是所有文明國家的防禦戰略。” 數名歐洲領袖致力展現與烏克蘭團結一致,澤連斯基感謝英國和奧地利領導人9日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並承諾進一步援助。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正計劃在其邊境建立永久性軍事存在,以應對可能的俄羅斯侵略行為。

世銀預測:戰爭將使烏克蘭今年經濟產出銳減45%

【香港聯合時報】 世界銀行(World Bank)今天(11日)在最新戰爭經濟影響評估報告中表示,由於俄羅斯入侵造成企業關閉、出口銳減以及生產力受損,烏克蘭今年的經濟產出預計將大減45.1%。 世界銀行還預測,俄羅斯2022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將下跌11.2%,原因是美國及西方盟國對俄國銀行、國營企業與其他機構施加懲罰性金融制裁。 據報告內容,受到戰爭與貿易中斷影響,在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摩爾多瓦的東歐地區,今年GDP預計將縮水30.7%。 報告估計,烏克蘭有逾半企業被迫關門大吉,剩餘企業的產能也遠低於正常值。此外,由於自烏國出發的黑海航線遭切斷,該國貨物出口量劇減90%,總出口量也僅剩下50%。

俄羅斯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外交部7日發表聲明說,俄羅斯決定自當日起提前終止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身份。 聲明表示,俄方認為,聯合國大會7日在紐約通過決議暫停俄羅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是“非法和出於政治動機”的舉動,是對奉行獨立自主內外政策的聯合國主權成員國的“示威性懲罰”。俄羅斯決定從4月7日起提前終止其作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的權利。 聲明表示,俄羅斯一直認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促進和保護人權普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促進就人權領域關鍵問題開展建設性和最大限度地非政治化的國家間對話。但在目前條件下,人權理事會實際上已被一些國家壟斷,這些國家自稱是人權領域的標準,卻直接參與或縱容嚴重和大規模侵犯人權的行為。這種行為違反了國際社會賦予人權理事會的權利,普遍損害了聯合國的公信力。 聲明表示,俄羅斯提前終止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定並不背離俄羅斯在人權領域的國際義務。俄羅斯將繼續為加強關於人權領域的建設性對話、所有相關各方參與發展進程和通過符合所有國家利益的決定作出貢獻。 聯合國大會7日召開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投票通過一項關於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 聯合國大會有關烏克蘭問題的緊急特別會議7日通過決議,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 該決議草案由烏克蘭、美國等數十個國家共同提交。當天的表決結果為93票贊成,24票反對,58票棄權,中國投反對票。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投票贊成,決議草案獲得通過。根據聯大議事規則,棄權的成員被認為沒有參加表決。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大會的下屬機構,負責在全球範圍內加強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工作,於2006年設立,總部在日內瓦。人權理事會擁有47個席位,由聯合國大會大多數成員通過直接和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每屆任期3年,最多可連任一次。俄羅斯2020年10月13日當選人權理事會新一屆成員,任期從2021年1月1日開始,至2023年12月31日結束。

馮德萊恩訪問基輔力挺烏克蘭入歐

【香港聯合時報】 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8日乘坐火車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兩人會見烏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討論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等議題。這也是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歐盟高級代表團首次訪烏。 4月8日,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等人訪問烏克蘭布恰。(圖片來源:CFP) 歐盟高級代表團首次訪烏 綜合新華社、中新網報導,馮德萊恩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遞交了一份有關歐盟候選國地位的調查問卷,該問卷將成為決定成員資格的起點,她說:“形成這種意見不會像往常一樣需要幾年時間,我認為需要幾週。”馮德萊恩說,她此訪打算對澤連斯基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是烏克蘭“會有通往歐盟的道路”。 澤連斯基稱,烏方將在一周內答復問卷所有問題。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導,澤連斯基表示,歐盟代表團此行表明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和信心”,加入歐盟是烏克蘭的目標。烏總統辦公室副主任若夫科瓦稱,歐盟將為烏方答復問卷提供技術服務。 一同出行的斯洛伐克總理愛德華·黑格爾表示,歐盟將為烏克蘭出口糧食想辦法。烏克蘭是糧食出口大國。俄羅斯2月下旬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烏克蘭糧食貿易大受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價大幅上漲。 黑格爾說,他與馮德萊恩和博雷利希望幫助烏克蘭組建“改革小組”,使烏克蘭在入盟之路上邁步更遠。黑格爾說,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捐贈一套S-300防空系統。他強調,這不意味著斯洛伐克介入俄烏衝突。斯洛伐克政府上月表態說,願意向烏克蘭贈送防空系統,但前提是其他國家向斯洛伐克提供新的防空系統、彌補安全空缺。黑格爾8日證實,盟國將提供新防空系統,但沒說是哪個國家。 在談到歐盟理事會當天宣布對俄羅斯採取第五輪制裁時,馮德萊恩稱歐盟實施五輪制裁“前所未有”,歐盟正在準備新一輪對俄製裁。 博雷利表示,歐盟此前已同意向烏克蘭提供1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將在此基礎上增加5億歐元的軍事援助。 4月8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聯合發布會。(圖片來源:CFP) 烏克蘭“火線入盟”的可能性大嗎? 俄烏衝突爆發後,澤連斯基2月28日就簽署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的文件,呼籲歐盟啟動“新的特殊程序”迅速吸納烏克蘭。雖然烏方入盟心切,但是烏克蘭“火線入盟”的可能性大嗎? 部分歐盟國家在3月上旬舉行的峰會上對烏克蘭可能成為成員國沒有一致意見,且排除了烏克蘭迅速加入的可能性。有歐盟代表認為,鑑於俄烏衝突仍未結束,歐盟不可能“給予更多”。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俄羅斯並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不過加入北約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先決條件。歷史經驗表明,只有通過加入北約才能加入歐盟。它們是相互依存的組織。美國在北約和歐盟的關係中扮演著領導角色,儘管美國一直否認這一點。 梅德韋傑夫還補充說:“烏克蘭方面知道俄羅斯的立場:如果你有意願加入歐盟,如果你被邀請加入,那就加入。只不過沒有北約的批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同時,申請加入歐盟的程序也比較複雜。該程序分為四個主要步驟:申請、分析候選資格、談判和加入。在澤連斯基簽字後,預計委員會將審查該請求並發佈建議——支持或拒絕。如果所有選票都讚成,烏克蘭將被正式視為加入歐盟的候選人。在那之後,委員會將提出一個談判框架,該框架也必須得到27國的一致認可,烏克蘭可能會被要求在討論之前開始改革。接著,就是談判——分為35個章節,分為六個主要類別。平均而言,成功的談判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完成。奧地利、芬蘭和瑞典在兩年內完成了這項任務,而最後一個加入歐盟的國家克羅地亞則需要將近八年時間。 目前,明確地支持“立即授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的國家有: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組成的東歐國家聯盟。 另據塔斯社報導,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在《費加羅報》刊登的採訪中表示,只有在俄烏衝突結束後才能討論烏克蘭加入歐盟問題。“在凡爾賽宮峰會期間,27個國家的領導人明確表示,烏克蘭的命運與歐洲緊密相連。衝突結束後,世界將不再一樣,烏克蘭也將不再一樣。到那時我們才應該討論這個問題。” 此外,德國、西班牙和荷蘭的官員也表達了謹慎態度,認為烏克蘭加入歐盟並不是解決當前衝突的適當方式。所以,澤連斯基希望火速靠攏歐盟的想法恐怕短期內難以實現。

“麥肯錫門”發酵檢方啟逃稅調查

4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中)接受電視台採訪,談競選連任計劃。在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前四天,國家金融檢察官辦公室6日宣布,就參議院調查委員會關於麥肯錫諮詢公司涉嫌逃稅的指控展開調查。(法新社圖) 【香港聯合時報】 在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前四天,國家金融檢察官辦公室6日宣布,就參議院調查委員會關於麥肯錫諮詢公司“逃稅”的指控展開調查。此前,麥肯錫公司對公共政策的影響曾遭到反對派的譴責。 新聞稿中,國家金融檢察官表示,在閱讀了參議院調查委員會關於該諮詢公司對公共政策影響的調查報告、並進行查證後,已於3月31日就其逃稅及洗錢嫌疑展開初步調查,調查委託給財政部的財務司法調查局(SEJF)進行。 參議院調查委員會3月16日提交報告稱,法國政府與麥肯錫等諮詢公司簽訂的合同在2018年至2021年間“翻了一番”,在2021年還創紀錄超過了10億歐元。 反對派認為馬克龍派偏袒這家諮詢公司,並一再要求對此進行調查。事實上,該諮詢公司成員曾為馬克龍團隊效力,尤其是在2017年總統大選期間。 調查委員會還指責麥肯錫的法國分公司逃稅,後者在2011年至2020年期間沒有繳納任何公司稅。參議員們還對麥肯錫的一名“涉嫌虛假證詞”的高管採取了法律行動,後者聲稱其公司在法國繳納了公司稅。據知情人士透露,迄今為止,尚未對這位管理人員展開調查。 另一方面,在參議院指控其逃稅期間,麥肯錫表示尊重法國的稅收規則,並指出它的一個子公司已繳納了六年公司稅。 “是時候了”,佩克雷斯對這一“醜聞”如此點評道。澤穆爾(Éric Zemmour)、魯塞爾(Fabien Roussel)在推特上表示“終於來了”,以歡迎這一調查。杜蓬-埃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還補充道:“但為什麼沒有關於馬克龍和諮詢公司之間利益衝突、以及他資產的調查?” 國民聯盟代理主席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譴責這是一起“國家級事件”,並將其定性為“馬克龍-麥肯錫政府”。 極左翼政黨“不屈的法蘭西”(LFI)黨魁梅朗雄4月3日在圖盧茲舉辦的競選活動中,也嚴厲批評了馬克龍“將諸如麥肯錫類私營公司帶入政府”:“誰能相信,由一家私營公司來為公眾利益出謀劃策?” 3月27日,馬克龍對因巨額合同而指責他的人回應道:“如果有操縱的證據,那就走法律程序吧”。此外,馬克龍還曾估計,麥肯錫不繳納公司稅的原因是和現行的稅收規則有關。 在6日部長會議結束時,政府發言人阿塔爾確認道,政府“從一開始就呼籲徹底查清這家諮詢公司的稅務情況,而且從12月開始,財政部就委託了稅務稽查。法新社聯繫了財政部,後者目前不願意提供此次稅務審計的更多細節。 此次國家金融檢察官辦公室的調查和財政部的稅務稽查是“一脈相承的”、“這家諮詢公司得支付它必須支付的稅”,阿塔爾補充道。

【俄烏戰火】北約:或演變為持久戰

【香港聯合時報】 6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烏克蘭戰爭或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北約國家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更為先進”的重型武器裝備。同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痛斥歐盟對俄製裁“猶豫不決”。美國6日,宣布對俄新一輪制裁,名單中有普京的女兒。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歐盟“遲早”將不得不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實施制裁。 北約:烏克蘭戰爭或持續數年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6日表示,烏克蘭戰爭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據他看來,普京沒有放棄征服整個烏克蘭的意願。 他表示:“我們必須實事求是。戰爭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為長期向烏克蘭提供支持、維持對俄製裁和加強防禦方面做準備。” “北約正向烏提供更多先進重武器” 6日,托爾滕貝格還表示,北約國家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更為先進”的重型武器裝備。 就在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美方將向烏克蘭額外提供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反裝甲武器系統。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額外援助將用於“滿足烏克蘭對'標槍'反裝甲武器系統的迫切需求”。 不過,法國《世界報》指出,這種大規模武器交付部分是在暗中完成的。如果說一些所謂“防禦性”武器交付信息已遭披露,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還是要求出於軍事行動和政治方面考量,對其他敏感武器交付保密。 4月1日,《紐約時報》曾透露,拜登政府已接受將盟國持有的蘇制坦克交付給烏克蘭的方案,但沒有具體說明交付數量和時間。不過,目前白宮拒絕證實《紐約時報》披露的這一信息。4月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不承認政府有為這樣的交付方案開綠燈。 4月5日,捷克證實與北約達成協議,向烏克蘭運送坦克。 德總理:將向烏提供更多武器 4月6日,在德國聯邦議院就政府施政方針接受議員質詢時,總理朔爾茨強調,德國將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他表示:“一切正確而且有意義的事情,都會盡快啟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目的是,“不能讓俄羅斯贏得這場戰爭。” 關於德國今後是否會向烏提供坦克等重型武器,朔爾茨並未做出明確回复。他表示,在提供軍火問題上,德國不應“操之過急”,而是要事先同北約盟友和歐盟協商。他再次強調,不能讓德國成為俄烏衝突中交戰方。 朔爾茨強調,德國政府已經打破了德國歷屆政府不向交戰地區提供武器的傳統。“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我們進行了權衡,但很快做出了決定。”朔爾茨以德國提供的反坦克及防空系統為例,表示德國提供的武器已經在烏克蘭戰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朔爾茨說,目前德國正在同烏方就提供更多武器事宜進行磋商。這些武器將不限於德國聯邦軍現有裝備,也可能是在軍火市場上購置的武器。 澤連斯基痛斥歐盟猶豫不決 4月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愛爾蘭眾議院視頻講話時,痛斥歐盟對俄製裁“猶豫不決”。他說:“在烏克蘭經歷了這一切後,我不能容忍任何猶豫不決。”他對一些“反對新一輪制裁”的聲音和“辯解”感到遺憾。他再次呼籲歐洲企業離開俄羅斯市場,切斷俄羅斯銀行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繫,並要求歐盟制裁俄羅斯石油。 澤連斯基指責某些領導人仍認為經濟損失比戰爭罪可怕。

調查:港人工作快樂指數僅4.5分 工作壓力指數高達6.9分

【香港聯合時報】 有招聘網站調查發現,疫情下本港“打工仔”的平均工作快樂指數,以10分為滿分僅得4.5分,平均工作壓力指數則高達6.9分。 調查指出,64.1%受訪者每周平均工作時數為40至49小時, 以五天工作制為例,每天工作時數約8至9.8小時,其中有7.8%受訪者每周平均工作時數逾60小時,不少港人處於長工時的職場環境中。 各階層受訪者的工作快樂指數普遍只得4分至5分,年齡界乎“31至40 歲”為4.32分;具備“大專及文憑”的分數為4.23 分;平均月薪相等或低於10000元(3.92 分);每周工作時間等於或多於60小時(4.33 分),其工作快樂指數較低。 相反,擁有“博士”學歷(5.89 分)、職位級別為“管理層”(5.11分)及每月薪酬達40001元至50000元(5.11 分)的上班族,每周工作時間等於或少於39小時(5.22分)其工作快樂指數較高。

【俄烏戰火】歐盟提出新一輪對俄製裁方案

【香港聯合時報】 歐盟最新的對俄製裁計劃沒有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而是將重點放在一項容易得多的任務上——削減價值較低的煤炭進口。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承諾,會繼續致力於對俄羅斯石油的製裁。 新制裁將“漸進式”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 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報導,馮德萊恩4月5日就對俄實施第五輪制裁發布聲明,概述了最新的一攬子製裁措施。新一輪制裁方案需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通過,成員國代表將於6日開會討論。根據歐盟委員會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計劃,俄羅斯每年交付的價值約40億歐元的煤炭將逐步從歐盟能源進口份額中撤出。 另外,俄羅斯船隻也將被禁止進入歐盟港口,但能源、食品、農產品和人道主義援助等“必需品”將獲得豁免。馮德萊恩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公路運輸運營商也將被禁止進入歐盟,這將“大幅限制”俄羅斯工業獲得重要商品的選擇。 制裁措施還包括在量子計算機、先進半導體、敏感的機械和運輸設備等領域進一步實施價值100億歐元的出口禁令。同時,還將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歐盟全面禁止俄羅斯公司參與歐盟成員國的公共採購等,並將進一步增加個人制裁清單。 馮德萊恩說,歐盟還將對俄羅斯4家主要銀行實施更嚴厲的製裁,其中包括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這4家銀行在俄羅斯銀行系統佔據23%的市場份額,此舉將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金融體系。 然而,根據Politico得到的一份發給歐盟國家的文本,歐盟委員會並沒有立即全面禁止俄羅斯煤炭供應,而是提議採取漸進措施,這項禁令將在最終制裁方案宣布的三個月後生效,而且只適用於新的煤炭合同,而不涉及已經簽署的交易協議。 石油禁令“壓力山大” 歐盟內部各說各話 儘管這份新制裁看上去比以前的計劃力度更大,但在未來幾天,要求採取更多措施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方面。 在以德國為首的國家的抵制下,歐盟沒有在新制裁措施中將俄羅斯石油禁運包括進去,儘管歐盟一直認為與製裁煤炭相比,制裁石油對克里姆林宮造成的打擊大得多。 事實上,煤炭只是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礦物燃料”的一小部分。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礦物燃料”總價達到了989億歐元。烏克蘭和幾個東歐國家一直在推動能源禁運,認為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是“資助”普京發動戰爭的主要來源。 然而,石油禁令對德國來說尤其困難。柏林的一名官員強調,對德國來說,禁止使用天然氣是不可能的,短期內放棄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和石油將會對德國工業企業造成巨大損害。而且,這個歐洲主要經濟體可能還需要數月時間,才能逐步停止使用俄羅斯的石油。相比之下,停止使用煤炭對於德國來說就沒那麼痛苦了,政府已經明確表示,無論如何都會在夏季前逐步淘汰俄羅斯的煤炭。 而且新一輪制裁存在一個重大漏洞,也就是能源行業的船隻是不受制裁的。 自有報導稱俄羅斯軍隊在基輔地區撤退前對平民犯下暴行以來,要求柏林放棄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壓力不斷增加,歐盟內部要求打擊俄羅斯石油進口利潤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提出的第五輪制裁方案將對俄羅斯經濟造成“更深的影響”,但這並不是歐盟的最終目標。她說,歐盟委員會正在討論更嚴厲的製裁,包括對俄羅斯石油的製裁。 “俄羅斯正在發動一場殘酷無情的戰爭,不僅針對烏克蘭軍隊,也針對其平民。在這個關鍵時刻,對普京和俄羅斯政府保持最大壓力是非常重要的。”她說。 包括波蘭在內的一些國家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一直在推動更嚴厲的製裁,強調歐盟應該更進一步。“我們重申,天然氣和石油必須包括在內。”一位波蘭官員表示,“這就是波蘭宣佈在年底前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原因。”

疫下香港求職“工”略

【香港聯合時報】 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各行各業,大小企業出現倒閉和裁員潮,更打亂了很多人的人生計劃。 記者特別訪問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看目前香港的就業市場情況如何?他們表示, 雖然香港經濟疲弱,卻在疫景之下仍有些行業興旺,有些人能巧妙地在“疫”境求生,轉危為機。 雇主改用靈活方式招聘員工 萬寶盛華大中華(ManpowerGroup)高級副總裁徐玉珊表示,日前萬寶盛華公佈2022年香港第二季就業展望調查報告,顯示香港雇主預期來季招聘意欲保守。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顯示,來季淨就業展望指數增加9%。在受訪的517名雇主中,35%預算未來3個月將增加人手,32%表示會縮減人手;另有32%表示未有計劃在來季調整現時員工數目。 2022年香港第二季就業展望調查報告顯示,香港雇主預期來季招聘意欲保守,來季淨就業展望指數增加9%。 (特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她更指出,香港就業市場在短期內將繼續受壓,因此雇主更傾向於使用靈活的方式招聘合約服務崗位。她說,各行業雇主的招聘意欲有不同。資訊科技及通訊媒體業情況較為樂觀,來季就業展望指數為+27%;建造業錄得+11%,批發及零售業錄得+8%,這些行業的就業展望均較正面。 而就業展望呈負面的行業方面,銀行、金融、保險及房地產業錄得就業展望指數-3%,餐飲及酒店業指數為-5%。徐玉珊直言,由於歐洲地緣政治危機,使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前景不確定,金融機構對本地和海外市場採取觀望態度。 至於餐飲及酒店業,徐玉珊提到,酒店業仍繼續受到跨境旅行限制和社交距離措施影響,餐飲服務活動業雇主亦在採取一切適用的措施來節省成本,相信當未來入境及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餐飲及酒店業雇主將以適度保守的招聘模式維持業務。 不過,徐玉珊稱,在第五波疫情及防疫措施收緊下,雖然短期內零售商仍承受壓力,但隨著新一輪消費券將於4月7日派發,以及預期入境限制有望放寬,零售業雇主的招聘意欲平穩,相信將維持適當人手以支持營運。 否極會泰來 鼓勵失業者轉行 職場達人張慧敏(Son姐)表示,無論疫情也好、人生也好,相信否極一定會泰來,跌到低必然反彈,升得高自然跌。 她鼓勵失業人士要自強不息,“未來的日子,You have nothing to lose,點解唔去試一啲你好想做,而一路無做過的嘢(事)?”張慧敏如是說,還指出新嘗試的機會成本是最低,“橫掂無得撈,走去搏一搏”。 究竟在目前經濟中有哪些行業會吃香? 澳洲會計師公會較早前公佈“2022年香港經濟及商業前景調查”,共訪問214名來自不同行業的會計和金融專業人士,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對經濟的展望有所改善。 報告指,有87%受訪者稱其所在企業將於未來3年拓展業務,料可為就業帶來支持,加上移民趨勢、企業加快數碼轉型等因素,皆可帶動人手需求上升,尤其科技、電子商務等行業,人才需求較為殷切。 不過,目前本港經濟仍面對頗多不確定因素,包括恢復跨境旅遊的時間表尚未明朗,加上新一輪疫情的風險,皆令今年經濟前景蒙上陰霾。 澳洲會計師公會繼續指,受訪者認為跨境往來限制和疫情仍是經濟增長的最大障礙。雖然香港經濟正在改善,但Omicron變種病毒出現使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應在 2022年加強應用科技創新,包括數碼化轉型,吸引、培養和挽留人才,並提高營運效率,以適應環境的波動並提升競爭力。報告認為,打工仔如欲部署轉工大計,可鎖定五大行業,包括IT、建築工程、醫護安老、物業管理、電子商務物流,料行業今年保持招聘強勢,可提供轉行轉職機會。 電子商務物流成新興行業 記者也就以上的五大行業進行採訪,以了解情況。張慧敏表示,疫情下,電商物流等行業缺少人手。她說,網購蓬勃發展,為物流界帶來新機遇,造就電商物流成為新興行業。 根據樹仁大學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香港電商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有90%港人曾有網購經驗。電商物流企業e+Solutions 項目經理葉翠玲指出,網購漸漸成為消費者習慣, 隨著網購訂單穩定增長,電商物流業亦加快發展。 “以e+Solutions為例,在疫情期間,處理的網購訂單量有約30倍增幅。展望2022年,無論本地或跨境網購訂單量將繼續穩定增長。” 葉翠玲稱,電商物流在倉庫設置和操作流程方面,跟傳統物流有明顯差異,無論硬件配套或系統皆要升級轉型,而行業快速發展亦衍生新的人力需求,當中三大工種尤其渴求人手。首先是電商物流操作人員,主要負責確保網購貨品入貨及出貨流程順暢,了解不同網購平台的出貨指引,並掌握相關操作技術,與線上系統和自動化設備互相配合,以提高物流效率。 其次為客戶服務人員,他們要了解不同客戶需要,提供合適的物流方案,同時處理物流查詢和突發問題,如訂單狀態更新、特別運送安排、退貨管理等;最後是市場推廣及銷售人員,他們需熟悉網絡生態和操作,以執行合適宣傳策略,同時要從數據中掌握商機和最新趨勢,突圍而出。 她說,電商物流是本港新興產業,對各類人才需求料持續增加。 “若有意入行,不一定要對物流有認識或具備相關經驗,我們反而更著重求職者個人特質,如是否有同理心和耐性,以及一定程度的應變和溝通能力。此外,若求職者對網購平台和市場趨勢有一定了解,也是求職優勢。” 物業管理業日漸吃香 徐玉珊表示,物業管理行業也很吃香。香港近年需年增近千個管理人手,去年物業管理業招聘表現強勁,人手需求不跌反升,預計今年行業“開位加人”情況持續。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會長余珍指出,疫情不單沒影響物管行情,反令行內就業更蓬勃。 “過去一年多以來,物管從業員人數一直上升,而且升勢急速,不少物管公司增聘前線人手,加強防疫和衛生工作。” 她指出,物管工作向來穩定,因“有樓便要有人管理”這特性,令行業免受經濟下滑打擊,人手需求長升不跌。 “目前行內管理人員(物管主任及經理)約有1.2萬人,而按本港每年新增2至3萬個單位推算,行業未來每年需額外吸納200至1,000個管理人員。除物管工種外,行業亦需聘請大量工程人員,以應付樓宇維修保養工作。” 余珍續指出,近兩年明顯多了其他行業人士轉行投身物管業,包括旅遊和酒店從業員等,預計今年這趨勢持續。她建議有意入行者,可先進修短期物管課程,之後由物管助理做起,如欲晉升至主任和經理級別,則要留意行業發牌制度和相關學歷要求。 “按發牌規定,主任和經理級人員需分別持副學士學位及學士學歷,所以入行定要持續進修。不少物管公司也為初入行者提供彈性工作安排,以便他們工餘進修物管課程,預備未來發展。” 建築工程量大增 人手需求急升 香港營造師學會會長馮國強表示,近年建築工程量大增,人手需求急升。 他指出,近年本港工程開支趨增,2020年本港建造工程總值約2,200多億元,2021年料增至2,300億元,預計今年工程總量進一步增加。尤其立法會財委會去年度批出2,267億元工務工程項目,將於今明兩年陸續展開,加上私營樓宇興建項目,料今年公私營工程總值可達3,000億元,人手需求也會顯著上升。目前業界管理和專業人員有5至6萬人,涉及全港1300個地盤,若未來工程量持續增加,業界將欠缺數以千計人手。此外,政府提出多個大型建設項目,如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長遠雖可帶動行業發展,但人手不足卻是一大隱憂。 今明兩年建築工程量大增, 人手需求也急升(特區政府新聞處圖片) 他說:“我們可預見,一方面工程量會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人力卻面對種種挑戰,如移民導致人才流失、修讀建造工程科目入行的年輕人減少等,或令業界出現頗大缺口,未來需設法吸納更多生力軍入行。” 馮國強指出,年輕人投身建造業,事業發展路向頗多,其中營造師(Construction Manager)設有清晰事業階梯。營造師是項目承建商的地盤負責人,需根據合約內容和目標,仔細劃分所有事項及排列先後次序,統領不同單位完成合約要求。有意入行人士,可進修建造工程管理相關課程,再由project coordinator做起,負責工程項目協調工作,再累積經驗並持續進修,逐步晉升地盤代表、助理經理、經理等職。 … Continue reading 疫下香港求職“工”略

節地生態安葬推廣情況追蹤

【香港聯合時報】 在蒼松翠柏間、在重茵疊翠處、在潮起浪卷中……近年來,樹葬、花葬、草坪葬、拋撒葬(含海葬)等多種節地生態安葬方式逐步受到社會認可與歡迎,“回歸自然”漸成殯葬文明的新風向標。 記者發現,當前中國節地生態安葬推廣已取得顯著成效,但離在全社會普及的目標仍存一定差距。這其中涉及的技術、觀念、規劃和法律等領域問題值得有關方面註意。 節地生態安葬種類多、漸成風 在湖南省長沙市明陽山福壽苑陵園,被制作成以中國古代“24孝故事”為主題的浮雕裝飾壁畫墻掩映於郁郁蔥蔥的山腰處,每一處壁畫的兩側,都有一排安放逝者骨灰的暗盒。孫女士過世父親的骨灰就安放在此處。 “父親不希望我們給他大操大辦身後事。”孫女士告訴記者,相比於傳統的墓穴葬,為父親選擇風景怡人之處的“節地葬”,更符合父親生前的遺願。 北京天壽陵園等處也會向喪屬推薦采取骨灰存放、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提倡深埋,不留墓碑,讓生命回歸自然。 在江蘇南京,雨花功德園推出市民可以選擇將逝世親友的骨灰制作成球狀晶體,安葬於園內或是隨身攜帶。 “骨灰體積大幅減少,有利於節地生態安放。”南京市雨花功德園負責人阮峰說。 硯臺狀的小型碑寓意著安息逝者的“翰墨人生”,銀杏葉狀的格位墓表達著“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生體悟……安徽寧國市給墓碑體積、墓位面積做減法,文化蘊含、藝術審美做加法。 “更具生態文明價值的安葬方式已開始漸成風尚。”安徽寧國市殯儀館館長楊巍告訴記者,曾有誌願軍老戰士表示想為子孫後代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專門向民政局諮詢自己身故後如何安排“拋撒葬”。 補貼政策助推生態殯葬 但還不夠 近年來,以“回歸自然”為主旨的安葬形式在全國各地接受程度日高,這與各地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出臺補貼鼓勵政策密不可分。 在湖南,婁底市對城區居民實行樹葬、草坪葬、花葬、撒散等綠色生態葬法的,給予每例2000元的獎勵;郴州市對市城區農村戶籍逝者火化後,采取骨灰撒散安葬方式的,在火化獎勵1000元之外,再給予每例1000元的獎補。浙江、山東、遼寧、廣東等多地也都出臺了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對喪屬補貼少則數百元,多或數千元。 但記者也了解到,目前節地生態安葬在各地推廣程度不盡相同,部分地區間甚至差別巨大。專家指出,當前想要進一步擴大新殯葬方式普及範圍,需要妥善解決技術、觀念、規劃、規範等多方面問題。 部分地方節地生態安葬技術水平有待提高。記者發現,一些地方采取花葬或花壇葬由於技術局限,下葬骨灰或骨灰壇無法降解,導致墓穴滿後下葬骨灰或骨灰壇可能面臨被迫重新安置的尷尬。 部分地方相關規劃不夠規範。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汪俊英表示,當前我國推廣節地生態安葬的法律基礎是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中對火葬區和土葬區進行劃分的規定。實踐中,部分地方出於經濟利益和工作便利等考量,忽視了地區之間自然條件、人文習慣的差異性,沒有嚴格依條例規定劃分,而是粗放地、“一刀切”地將某個地區不加區別地全部劃定為火葬區,強推新殯葬形式,這不但導致群眾的不滿和反感,甚至還會引發後期殯葬執法工作的困擾。 此外,國家目前對環保棺木、葬具等生態喪葬用品用具缺少系統的技術標準規範,也不利於擴大在全國範圍的應用。 殯葬改革綜合施策 助力技術、觀念、規劃、規範領域變革 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伊曉婷等多名專家表示,“骨灰分解和土地循環利用難”“薄葬誤解”等這些推廣節地生態安葬領域的傳統難題要靠技術和殯儀綜合創新來解決。“‘生態葬’不是隨便葬,要通過一種很重視、很有溫度的儀式和流程,讓喪屬感受到自己和逝者的尊嚴。” 汪俊英建議,未來的殯葬立法應當將墓園建設納入林地建設計劃中統籌考慮,使公墓建設與植樹造林相結合,形成“一塊墓園一片林”的效果。政府通過政策引導,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將人們對墓地面積和款式的追求,轉變成對墓地綠化面積及樹種的選擇。這種安葬模式將經濟發展和綠化環保相結合。當人們前來掃墓、祭奠親人時,看到的將不再是冷冰冰的墳頭和墓地,而是郁郁蔥蔥、春意盎然的“生態公園”,這對安撫生者、寄托思念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讓逝者“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也更符合國人的生命觀與審美觀。 相關專業高校也將在創新研發和觀念傳播上著力更大。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民政與社會工作學院院長譚澤晶表示,學院建立了高標準多功能禮儀實訓室和殯葬設備產品研發中心,對節地生態安葬葬式葬法的流程進行演練,對相關設備產品進行研發;在校外,學生通過階段性實習,學以致用,在全國各地積極參與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等新式喪葬禮俗,使學生一畢業就成為移風易俗的主力軍。 “‘厚養禮葬’是一種美德”,南京市殯葬管理處工作人員夏旭光說,“如今,人們環保理念日益增強,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和文明祭祀,既順應環保趨勢,也符合節儉美德。新時代裏,傳承孝道文化本質上與移風易俗本質上相輔相成。”

國家醫保局:新冠病毒疫苗費用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分擔

【香港聯合時報】 近日,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就社會普遍關心的新冠病毒疫苗價格情況、採購疫苗對醫保基金的影響等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目前國內的國產疫苗價格是多少?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家醫保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宗旨。2021年2月,國家正式啟動居民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疫苗採購和接種費用主要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同時國家醫保局臨時承擔了與企業談判磋商疫苗採購價格的工作。 居民免費接種疫苗初期,新冠病毒疫苗生產企業少、產能不足,全球範圍內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國家醫保局堅持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反覆溝通協調國內疫苗生產企業,首輪將滅活疫苗採購價格降到不超過90元/劑,整體低於企業供給國際價格。後又多次與企業磋商,推動企業連續降價,先後降至40元/劑、20元/劑左右。同時配合有關部門協調生產能力強、供應量大的疫苗生產企業免費提供疫苗6億劑,促使其履行社會責任。近期,國家醫保局已再次組織與企業談判磋商,新的議定價格已降至更低水平。 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是否會影響醫保基金平穩運行? 目前,我國已經接種32億劑次疫苗,疫苗費用1200餘億元,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分擔,疫苗支出費用在醫保基金可承受範圍內。正是因為疫苗接種資金等各方面保障到位,在世界人口大國中,我國的接種速度最快,覆蓋面最廣。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結合疫情防控需要,繼續做好相應的費用保障工作,服務疫情防控大局。

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國歷史性會晤的幾大看點

2020在美國的牽頭下,以色列與阿聯酋達成的《亞伯拉罕協議》建交。同年,巴林和摩洛哥也與以色列建交。但巴以矛盾並未根本緩解。 【香港聯合時報】 四個阿拉伯聯盟國家的外交部長以及美國國務卿在以色列舉行歷史性會議。美國在中東的外交有何新舉動?阿以各方又會如何反應? 2020年美國特朗普政府期間,在美國的牽頭下,以色列與阿聯酋達成《亞伯拉罕協議》建交,之後幾個月內,阿拉伯國家巴林和摩洛哥也與以色列建交。持續近百年的大多數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對立的中東國際政治格局出現較大變化。 2022年3月底的這次外長會則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摩洛哥和巴林的部長們首次去以色列會見以色列同行。 這是在它們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過去一年半中之後首次的外交高層訪問,埃及外交部長也加入了會談。同時參與會談的還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3月27日,六個國家的高級外交官們在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的一家酒店舉行會談。因此,這次會議被稱為內蓋夫(又譯作尼戈夫)會議。 阿拉伯以色列關係 在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之間,大批猶太人逃離在歐洲遭遇的迫害,在二戰大屠殺前後尋找新的家園,抵達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量不斷增加。與阿拉伯人的矛盾不斷升級。 1947年,聯合國投票贊成將巴勒斯坦分裂成獨立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國家,耶路撒冷成為一座國際城市。但猶太領導人接受的這一聯合國計劃被阿拉伯人拒絶,從未得到完全執行。 1948年,猶太領導人宣佈建立以色列國,並在隨後立即發生的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中擊敗了由阿拉伯國家組成的聯軍。 到上世紀80年代阿拉伯國家已經發動了5次大規模聯合對以色列的戰爭,但都基本沒有取得多少勝利。阿拉伯以色列關係一直緊張。 1979年,埃及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媾和的阿拉伯國家,儘管它們之間的關係往往很冷淡。 雖然《亞伯拉罕協議》簽署,但由於巴勒斯坦問題的存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關係發展仍然有限。以色列仍然與沙特等多數阿拉伯國家沒有外交關係。 正當以色列內蓋夫會議舉行之時,兩名以色列阿拉伯槍手在以色列北部城市哈代拉發動襲擊,造成兩名警察死亡,六人受傷。槍手被反恐官員開槍打死。事件被指是伊斯蘭恐怖組織發起。 內蓋夫外長會恰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中東地區的訪問。他的訪問包括以色列,約旦河西岸,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為期五天。 伊朗問題和美國以色列分歧 路透社分析認為,伊朗問題是六國外長在內蓋夫會議上關注的首要重點。 此外,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以色列 - 巴勒斯坦衝突等問題進行會談都是布林肯這次中東之行日程上的大事。 布林肯在耶路撒冷會見了以色列總理貝內特,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馬拉會見了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 以色列表示伊朗是中東和世界和平的威脅,一再揚言要軍事打擊伊朗核武計劃,並對美國可能和伊朗達成新的核協議表示擔憂。 這次以色列與美國的會談,是在以色列日益擔心美國即將與伊朗簽署一項新協議之際進行的。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退出了2015年與伊朗的全球核協議,並恢復了制裁,此舉導致伊朗大大推進了該協議禁止的核活動。並且,以美國為首的對伊朗的制裁既沒有遏制其核計劃,也沒有讓伊朗垮掉。 以色列表示,它認為新協議將比以前的協議更弱,並使伊朗能夠加強其在整個地區的軍事活動。 以色列還擔心,作為新核協議的一部分,美國可能會將伊朗強大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從其恐怖組織名單中刪除。 以色列說,伊斯蘭革命衛隊幫助維持了敘利亞和也門的戰爭,並支持了加沙,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反以色列激進組織。 布林肯在以色列 - 巴勒斯坦問題上也採取了與貝內特不同的做法。他支持與以色列並存巴勒斯坦國的想法,但遭到以色列總理的堅決反對。 烏克蘭戰爭和制裁俄國 會談的另一焦點集中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以色列在衝突中發揮了調解人的作用。 以色列與烏克蘭和俄羅斯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貝內特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幾次面對面的會議和電話交談,努力敦促結束烏克蘭已經長達一個月的戰爭。 上述阿拉伯國家在制裁俄國方面也並不積極,雖然它們都在聯合國譴責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中東國家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普遍呈現出中立態度,既沒有表現出對烏克蘭的支持,也沒有與俄羅斯拉開距離。法新社稱,中東國家這一立場讓美國和歐盟頗感失望。 美國敦促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採取行動支持西方反對俄國入侵烏克蘭。 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 但美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也受到批評。一些阿拉伯評論人士批評說,過去阿拉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前提是以色列必須首先從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的領土上撤出。然而,近年來,許多阿拉伯統治者在阿拉伯之春的威脅下,因為美國施加的壓力匆忙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而領土被佔領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卻被拋棄。 但與會的阿聯酋外長強調,在內蓋夫會議期間,阿聯酋重申其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及其合法權利的承諾,包括建立一個以1967年前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巴勒斯坦國。 他還重申阿聯酋致力於幫助巴勒斯坦人民,包括努力通過聯合國相關機構提供支持。 雖然這次會議並沒有達成出人意外的結果,但各方同意今後將內蓋夫會議作為一個定期舉行的以色列阿拉伯論壇,繼續進行外交溝通。

所羅門群島:中國在澳大利亞後院建設基地將意味著什麼

澳大利亞士兵去年曾被派往所羅門群島,幫助當地在騷亂後恢復秩序。 【香港聯合時報】 上周晚些時候,中國與太平洋上一個小島國之間擬議的安全條約,引發了各界關注。 洩露的草案指出,中國可能向所羅門群島部署軍隊,並可能在那裏建立海軍基地。 最擔憂的莫過於所羅門群島南部的鄰國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澳英美聯盟(Aukus alliance)的重要地區成員,該聯盟源自美國和英國在太平洋簽訂的新安全協議。 「這項協議的細節仍不確定。但即使它比人們擔心的軍事基地要小,它也將是中國在太平洋的第一個據點,」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艾倫·金格爾(Alan Gyngell)表示。 所羅門群島和澳大利亞長期以來一直有聯繫。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澳大利亞一直是這個島國最大的援助國、發展伙伴,到目前為止是唯一的安全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亞政府受到了衝擊,可能對此舉措手不及。並不是說澳大利亞沒有得到警告。五年前,堪培拉意識到中國通過參與所羅門的內政來蠶食其「後院」,中國當時增加了貸款和經濟投資力度。 這促使堪培拉方面採取「升級」政策予以回擊,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其「太平洋家庭」上,並增加了本國提供的援助資金。 但分析人士稱,中國在澳大利亞的鄰國提升安全伙伴地位,顯然暴露出堪培拉接觸政策的失敗。 「目標必須是阻止類似的事情發生。你不可能有別的解讀,這是澳大利亞外交的失敗,」金格爾表示。 這不僅僅是澳大利亞的大事。六個月前宣佈的澳英美協定,旨在對抗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野心。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都表達了對這裏成為另一個潛在衝突戰場的擔憂。 草案說了什麼? 除了現有基礎設施和其他商業投資外,所羅門群島總理瑪拿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堅決捍衛該國尋求與中國達成安全協議的權利。 「我們無意捲入任何地緣政治權力鬥爭,」他在周二向議會表示,他的國家不會「選邊站隊」。 他還沒有確認洩露的草稿是否是最終版本。但是該草案的內容非常廣泛,引起了人們的警覺。 所羅門2019年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 協議的條款包括,中國可以派遣海軍艦艇在島嶼「進行中途停留和過渡」,引發了對建造潛在軍事基地的擔憂。 協定還允許北京部署軍隊來保護島上的中國人和中國項目。根據草案,所羅門群島可以要求中國派遣「警察、武裝警察、軍事人員和其他執法和武裝力量」。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太平洋島嶼分析員米海·索拉(Mihai Sora)說:「中國有機會部署任何類型的人員,但沒有明確界定部署的範圍,也沒有明確界定這些部隊將擁有的權力。」 與所羅門群島唯一的另一項與澳大利亞的安全協議相比,它的影響要深遠得多。 跟澳大利亞簽署的協定很大程度上與維和有關,允許在接到請求時迅速向所羅門群島部署軍隊,該群島有長期暴力動亂的歷史。 去年,當首都霍尼亞拉爆發致命騷亂時,該協議再次啟動,促使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和瓦努阿圖派出了軍隊。 擔憂 所羅門群島與中國擬定中的安全協議可能會改變該地區的平衡。 「安全協議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們所包含的條款,它們暗示國與國之間親密、合作和信任的程度。」索拉說。 中國軍隊出現在太平洋也將徹底破壞幾十年來各國享有的「良性」環境,目前這種環境由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太平洋島嶼論壇國家共同維護。 澳大利亞對此舉可能「破壞本地區的穩定與安全」表示擔憂,而新西蘭則公開反對「本地區潛在的軍事化」。 分析人士稱,中國在澳大利亞家門口的威脅與侵略無關,更多是關於更直接的短期問題,例如北京提升情報收集與檢測。 即使是較小規模的中國軍隊,也能助其在南太平洋建立第一個立足點,這將是澳大利亞必須考慮的事,因為這可能消耗其自身的軍事資源。 「這並不是關於中國在所羅門群島的基地會在衝突的時候帶來什麼,我們離這一點還遠,」索拉說。 「當你在一個地區部署軍隊時,就排除了該地區(的軍事能力),排除了其他國家進入該地區(的可能性)。」 他說,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是南海緊張局勢升級,北京已在爭議水域建造了人工島,並安裝軍事設備,防止其它國家的海軍和空軍進入。 「到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和其他太平洋國家享有一個良性區域,並在太平洋我們的區域內享有自由。」 「所以這為競爭提供了一個清晰堅實的戰略邊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30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自2月24日爆發以來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下是3月30日一些最新進展: 聯合國難民署稱,已有超過 400 萬人逃離烏克蘭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淡化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和平談判取得突破的希望他告訴記者,俄羅斯沒有注意到「任何真正有希望的」進展,但表示俄羅斯首席談判代表將在稍後提供最新情況頓涅茨克的烏克蘭地方負責人說,俄羅斯對俄烏邊界的烏克蘭所有城鎮都進行了炮擊據報道,盧甘斯克地區也發生炮擊。那裏的當局說, 24 小時內當地城鎮受到 35 次炮擊儘管俄羅斯承諾"大幅減少"軍事作戰行動,但切爾尼戈夫的地區州長稱俄羅斯軍隊「整夜」對該市進行打擊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只有烏克蘭軍隊投降才會停止對馬里烏波爾的轟炸克里姆林宮聲明說,普京周二晚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電話通話一小時期間做出上述表示周三早上,基輔郊外附近可以聽到爆炸聲。目前尚不清楚爆炸是來自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方面,還是兩者兼而有之。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部隊正被迫返回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進行重組,這給「俄羅斯本已緊張的後勤」帶來了壓力。英國國防部警告說,減少地面部隊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導彈襲擊。烏克蘭軍方認為,俄羅斯撤軍「可能是個別單位的輪換」,旨在誤導烏克蘭軍方領導層,使其對俄軍部署的意圖造成「誤解」。早些時候,俄羅斯宣佈將「大幅減少」在烏克蘭兩個關鍵地區的軍事作戰行動,以「增進和談中的互信」;俄方宣佈大幅減少首都基輔和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周邊軍事作戰行動的決定是和談取得進展的首個跡象;但目前尚不清楚減少軍事活動的幅度有多大,烏克蘭對此仍持懷疑態度。華盛頓官員說,他們已經看到俄羅斯人從基輔撤離,但他們仍在空襲首都。美國表示,幾乎沒有信心認為該聲明標誌著任何重大轉變或有意義的撤退。土耳其表示,此舉標誌著自戰爭開始以來和平談判取得「最重大進展」。 烏克蘭在哪裏阻止了俄軍推進 在經歷數周的失敗之後,俄羅斯軍隊目前可能正在撤離基輔。但下面的地圖顯示了俄羅斯部隊離烏克蘭首都曾有多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會談的初步跡象是「積極的」,但並沒有蓋過俄羅斯炮彈的爆炸聲。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舉行的會談中,烏克蘭提議成為中立國以換取安全保障。俄羅斯入侵的一個主要目的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聯盟,俄羅斯官員表示,談判已進入實際階段。正在伊斯坦布爾的俄羅斯副國防部長亞歷山大·福明(Alexander Fomin)對俄羅斯電視台說,隨著「烏克蘭的中立、無核地位和安全保障」問題取得進展,俄國防部已決定大幅削減在這兩個地區的行動,以「創造進一步談判和簽署上述協議的必要條件」。烏克蘭談判代表亞歷山大·查利(Oleksandr Chaly)表示,烏克蘭方面提出的中立提議是「通過外交和政治手段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安全」。烏克蘭談判團隊表示,他們將接受該國的「中立」地位,以換取安全保障,這意味著不加入像北約這樣的聯盟,而這是莫斯科方面的一個關鍵要求。 王毅:推動「中俄關係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 中國外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安徽屯溪舉行會談。拉夫羅夫此行來華是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 這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俄外長首次面對面會晤。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稱,王毅表示,中俄關係「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新的考驗」,雙方「發展雙邊關係的意願更為堅定」;中方願同俄方一道,以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為引領,推動新時代中俄關係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 報道還說,拉夫羅夫通報了俄烏談判情況,表示俄方致力於緊張局勢降溫,將繼續同烏進行和談,並同國際社會保持溝通。 自從2月份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中國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 烏克蘭軍方:俄撤軍說法旨在誤導 基輔以東的烏克蘭軍隊在布防(3月28日照片)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表示,俄羅斯的撤軍承諾旨在誤導外界。 烏克蘭總參謀部在發佈到Facebook的每日作戰簡報中說,俄羅斯部隊繼續從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撤離。但烏克蘭軍方認為,俄羅斯撤軍「可能是個別單位的輪換」,旨在誤導烏克蘭軍方領導層,使其對俄軍部署的意圖造成「誤解」。 烏克蘭軍方的看法與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的聲明相呼應,柯比此前表示,儘管俄羅斯軍隊撤離基輔,但對該市的威脅仍然存在。 此外,每日作戰簡報還指出,俄羅斯繼續在東部的頓涅茨克展開攻擊。俄羅斯已經表示,俄軍現在將把重點放在頓巴斯東部地區的軍事行動上。 轉折點? 烏克蘭代表團離開伊斯坦布爾和談地點 儘管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的會談以樂觀的語調結束,但專家們對這是否最終會結束戰鬥有著不同看法。 在談判期間,俄羅斯表示將「大幅減少」基輔附近的戰鬥行動,而烏克蘭表示將接受「中立」地位以換取安全保障。 然而,政治學家格里戈裏·戈洛索夫(Grigory Golosov)說,他認為會談「沒有真正的結果」。在他看來,「雙方都可以宣稱取得勝利」,「雙方都在展示他們對談判進程的承諾」。 戈洛索夫說,他認為俄羅斯在談判中「大聲」發聲,是為了避免進一步制裁。 然而,另一位政治學家基里爾·羅戈夫(Kirill Rogov)表示,他認為會談是戰爭的「轉折點」。他認為:「這是俄羅斯方面逼和的開始。」 倫敦國王學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塞繆爾·格林(Samuel Gree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談判過程到底是什麼」。 「這是關於停火——停止殺人的協議,這很好,」他說。 「但這不是關於和平和解決衝突的對話。」 五角大樓:美軍在波蘭與烏克蘭軍方「聯絡」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說,美國部隊正在與波蘭的烏克蘭軍隊「聯絡」,因為他們正在向他們分發武器。 美國總統拜登在周一表示,他訪問了在波蘭幫助「訓練」烏克蘭軍隊的部隊。 然而,柯比表示,這些互動「並非許多人認為的真正意義上的訓練」。「我只想說這是聯絡,」他補充說。但他沒有提供進一步的細節。 就在3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美軍從烏克蘭撤出了訓練分隊。該地點後來被俄羅斯導彈擊中。 柯比還表示,包括10架戰鬥機和200名人員在內的更多美軍將前往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東歐盟國。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會不會殃及北極圈內的邊界安寧

美國加拿大在北極舉行聯合空防演習。圖為3月12日,美軍特種部隊把雪地摩託運到加拿大空軍運輸機上。 【香港聯合時報】 嚴重的凍傷、咆哮的狂風、能夠讓飛機部件脆弱得不堪一擊的酷寒,這些都能奪走人身體的一部分 —— 腳趾、手指、鼻尖,或者手腳胳膊和腿。這些還不是皮埃爾·勒布朗克在北極的10年中面臨的全部挑戰。勒布朗克是一名加拿大退休上校。 在地球最北端,人類面臨的幾乎完全和徹底的孤立,加劇了這些挑戰,使得日常生活更複雜。 他說:「實際上你可以連續飛幾個小時也看不到任何東西。只有苔原、開闊的森林和針葉林。」 那也被稱為北方森林。 「我在攝氏-78度(-108F)的寒風中操作過。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那種天氣下操作,就等著被搜救吧。或者身上有些地方因為凍傷而永遠喪失 ——腳趾、手指,或者鼻尖。」 儘管它與世隔絶且人口稀少,但北美這片廣袤的土地——面積比整個歐洲都大——現在正引起各國政府和安全專家的關注。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緊張局勢加劇之際,他們警告說北美的北極地區可能很脆弱。 勒布朗說:「普京的行為越來越不理性。當敵人開始採取非理性行動時,你需要確保自己國家的防禦能力達標。在加拿大北極地區,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做得還不夠。」 他多年來一直在加拿大北部地區監督軍隊和預警系統。他警告得到了加拿大最高層許多國防官員的響應。國防參謀長韋恩·艾爾(Wayne Eyre)最近在加拿大安全會議上告訴與會者,極北地區是「需關注的關鍵領域」,並補充說,「我們的主權可能會受到挑戰」這件事並非不可想象。 同樣,國防部長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告訴加拿大媒體,她凖備訪問北極,並正在制定一項旨在推動加拿大防空系統現代化的開支計劃。 就在本月(2022年3月),美加聯合組成的北美空防司令部(NAADC)在加拿大北極地區舉行年度演習,聲稱目的是測試「對威脅北美的飛機和巡航導彈的應對能力」。 美加聯合北極空防演習,3月16日,加拿大軍用飛機在格林蘭島起飛。 專家說,俄羅斯對北極的威脅可能有多種形式,小到突擊隊偷襲加拿大最北端埃爾斯米爾島的設施,大到核潛艇在北極冰層下悄悄潛行。 一旦爆發衝突,俄羅斯導彈——核導彈也有可能——必須飛越北極,打擊加拿大南部或美國的目標。這類導彈中的一種,高超音速導彈 Kinzhal 剛剛在烏克蘭首次用於實戰;這種導彈的飛行速度可以五倍於音速。 挪威國防研究所俄羅斯軍事和北極安全專家卡塔爾濟娜齊斯科(Katarzyna Zysk) 表示,隨著海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日益明顯,加上原來以北極為重點的部隊被調往烏克蘭作戰,北極駐軍的物資和人員銳減,俄羅斯可能會越來越依賴這類武器。 她說:「他們一直在投資這類遠程精密武器...... 俄羅斯在導彈技術領域有優勢。另一個是核技術領域。」 勒布朗克警告說,加拿大對這種威脅的防禦能力「有限」,早期預警系統攤得很薄,且依賴於冷戰時期就存在的「非常陳舊」或已經過時的技術。加拿大在北極的兩個主要空軍基地——伊努維克和伊魁特——相距超過 1730 英里(2800 公里)。 他說:「就空間觀察而言,那是一個巨大挑戰。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發生了什麼,」。 「我不確定(加拿大的防禦系統)對高速或高超音速導彈是否有用,因此我們需要增強,需要在後院部署能夠提供我們所稱的『領域感知』,同時讓我們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的系統。」 然而,並非所有北極觀察者都認為俄羅斯在北極對北美構成迫在眉睫的現實威脅。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北極事務專家邁克爾·拜爾斯(Michael Byers)表示,雖然歐洲的北極地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與俄羅斯面對面的地區)緊張局勢正在加劇,但俄羅斯不太可能考慮在俄加邊境發動任何形式的入侵或令緊張升級。 他說:「在北極的這一邊,一切都很安靜,很可能會保持這種狀態...... 加拿大北極地區的主要軍事任務是搜救。它離俄羅斯太遠了,俄羅斯干涉那裏的動機太少了。」 拜爾斯認為,關於加拿大北極安全的大部分辯論都是受到國內政治擔憂的推動。 他說:「北極主權是加拿大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政府因忽視它而受到反對黨的批評。當政黨失去權力時,他們開始在這方面做出更大的交易,而當政黨組建政府時,他們往往會淡化它。這是有點循環。」 「但絶大多數加拿大人從未去過北極,也不了解它的規模和惡劣條件,在那裏展開重大軍事行動的難度、代價和危險性。」 「再說一次,俄羅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極冰的消融、減少帶來的一個直接變化是"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 又譯西北水道、西北通道)的暢通。這是連接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上貿易航道。 烏克蘭戰爭導致北極緊張局勢加劇的一個更緊迫的後果可能是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俄羅斯與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北極國家之間的合作,而這給旨在監測潛在的有害事件的發生發展——例如石油洩漏和應對氣候變化 —— 領域未來的合作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例如,3 月 3 日,負責處理北極地區事務的北極國家論壇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七名成員宣佈,他們將抵制與當前輪值主席俄羅斯進行談判。 「這可能是我們見過的最重大的影響,」總部在阿拉斯加的北極安全與恢復中心(CASR)主任、前北極理事會代表特洛伊·布法德(Troy Bouffard)說。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會不會殃及北極圈內的邊界安寧

烏克蘭戰爭新聞人物阿布拉莫維奇:從俄羅斯孤兒到英超老闆的億萬富豪

【香港聯合時報】 三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但他後來成為世界上頂級富豪。如今,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因為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關係成為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我相信人們對我的關注也就持續三四天,很快就會過去的。」 這是作為俄羅斯億萬富翁的阿布拉莫維奇在2003年收購英國切爾西足球俱樂部時說的話。「他們會忘記我是誰,而我喜歡這樣。」 但過去幾周發生的事件,讓他幾乎沒有可能繼續保持低調。多年來一直都有人要求對阿布拉莫維奇的生意來往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之後,英國政府最近凍結了他在英國持有的資產,包括他的豪宅、藝術品收藏和名下的切爾西俱樂部,並實施旅行禁令。 英國政府指責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中與普京沆瀣一氣。 對於他這樣一個主宰英國足球,在球迷中造成嚴重分裂的人來說,他跌落「神壇」會讓一些人歡呼雀躍。 但他有今天的成就,也曾克服過巨大的艱難困苦,特別是在他年幼階段。 從孤兒到大亨 阿布拉莫維奇名下的資產據信包括位於倫敦西部肯辛頓宮花園的一棟15個房間的豪宅,價值據說超過1.5億英鎊。 1966年,阿布拉莫維奇出生於俄羅斯西南部離烏克蘭邊境只有幾百英里的薩拉托夫(Saratov)。 母親伊琳娜在他一歲時死於血液中毒,兩年後,他的父親在一次建築起重機事故中去世。此後,阿布拉莫維奇由親戚撫養,在俄羅斯西北部的科米地區(Komi)長大。那是一個貧困落後地區,冬季漫長寒冷。 他曾在一次罕見的採訪中告訴英國《衛報》:「說實話,我不能說我的童年不好。在你很小的時候對東西是沒有分辨的,一個吃胡蘿蔔,一個吃糖果,其實兩樣都很好吃。作為一個孩子,你無法分辨兩者的差別。」 他16歲離開學校,當過機械工,在蘇聯紅軍中服過役,然後在莫斯科銷售塑料玩具。在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領導下,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企業家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他轉而經營香水和除臭劑,積累了大量財富。 資本積累 隨著蘇聯解體和國家對礦業資產的控制,更多機會出現了。在他20多歲的時候,阿布拉莫維奇又一次時來運轉。 1995年,他在一次受到操縱的拍賣會上以大約2.5億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政府手中拿到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的前身西伯利亞石油公司(Sibneft)的控制權。2005年,他以13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賣回給政府。 雖然他的律師說,指稱他通過犯罪行為積累了非常可觀的財富是沒有依據的。然而,2012年,他在英國法庭上承認,他曾為獲得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行賄。 1990年代他參與了「鋁業大戰」,在這場較量中,那些在蘇聯解體後積累了大量財富和政治權力的俄羅斯寡頭們爭奪對這個龐大產業的控制權。 2011年阿布拉莫維奇曾說:「每三天就有一個人被謀殺。」 他還說,因為安全受到威脅,他極不情願地參與了爭奪。 然而阿布拉莫維奇進一步證明了自己非比尋常的忍耐能力,他在混亂的局面中又積累了數億英鎊的財富。 投身政壇 普京擔任總統的早期,阿布拉莫維奇曾出任俄羅斯東北部地區楚科奇(Chukotka)自治區的區長。 他成為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盟友和蘇聯解體後莫斯科政治舞台上的一員,甚至曾有一段時間在克里姆林宮有一套公寓。 據報道,當葉利欽於1999年辭職時,在支持時任總理和前克格勃間諜普京成為其繼任者的人當中,阿布拉莫維奇是其中的一個。 隨著普京逐步鞏固地位,他試圖對寡頭們宣示自己的強勢領導。一些人被關進了監獄,而另一些人如果不效忠則被流放。 阿布拉莫維奇既沒有進監獄也沒有被流放。2000年,他被選為位於俄羅斯東北部貧困地區楚科奇(Chukotka)自治區的區長。在將自己的財富投資於社會服務後,他很受好評,但他在2008年離任。 任職期間,他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商業利益,也像所有富豪一樣購買名畫、豪宅和豪車。 倫敦亮相 阿布拉莫維奇有兩艘遊艇,都是世界最大型的遊艇。 2003年,阿布拉莫維奇出資1.4億英鎊收購了倫敦西部最大的足球俱樂部切爾西。對於他這樣一個安靜甚至靦腆的人來說這是不尋常的舉動,他因此在足球世界中一舉成名。 他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全部的人生哲學就是引進職業球隊。在楚科奇我有職業球隊,我在倫敦也會這樣做。」 有了著名教練穆里尼奧等人的管理,又有阿布拉莫維奇的財富鼎力相助,切爾西共贏得了五次英超聯賽、兩次冠軍聯賽和五次足總杯賽的冠軍。 近年來,寡頭們的資金湧入了倫敦。阿布拉莫維奇名下的資產據信包括位於倫敦西部肯辛頓宮花園的一棟15個房間的豪宅,價值據說超過1.5億英鎊、切爾西的一套公寓、科羅拉多的一個牧場以及法國度假名勝的一個度假屋。 他的遊艇Solaris號和Eclipse號是世界上最大的遊艇之一。已經離過三次婚的阿布拉莫維奇還擁有一架私人飛機。 誹謗案 2006年,當《衛報》問他金錢能為一個人做些什麼時,阿布拉莫維奇回答說:「錢肯定買不來幸福,但買到一些獨立還是可以的。」 他無疑是有錢的。金融媒體巨頭彭博社估計阿布拉莫維奇的財富為137億美元,在世界最富有的人中排名第128位。《福布斯》將他的財富總額定為123億美元,名列世界富豪榜第142位。 不過,讓人嚴重懷疑的是他究竟在普京面前有多少獨立。 去年,阿布拉莫維奇就凱瑟琳·貝爾頓(Catherine Belton)撰寫的《普京的人》(Putin's People)一書起訴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公司(HarperCollins)誹謗。書中稱俄羅斯總統命令阿布拉莫維奇收購切爾西。 雙方後來庭外和解,出版商同意做出一些澄清。 阿布拉莫維奇收購後,切爾西球隊多次贏得比賽冠軍。 但阿布拉莫維奇與普京的關係一直困擾著他,特別是當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邊境集結,發動入侵戰爭後。 當宣佈凍結阿布拉莫維奇和其他六位俄羅斯寡頭的英國資產時,英國外交大臣莉斯·特拉斯說:「由於他們與普京的密切聯繫,他們是普京侵略的幫兇,手上沾染了烏克蘭人民的鮮血。」 阿布拉莫維奇在實施制裁八天前宣佈出售切爾西。一些球迷繼續高呼阿布拉莫維奇的名字,但許多政治家呼籲扣押他的資產,而不僅僅是凍結。 阿布拉莫維奇對切爾西球迷說:「我希望我能夠最後一次去(切爾西球隊的主場館)斯坦福橋(Stamford Bridge),親自和你們所有人說再見。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是不可能回到倫敦西區了。」 故事到這裏卻出現了奇怪的峰迴路轉,有消息稱阿布拉莫維奇與烏克蘭談判代表一起,3月初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境和平談判期間,出現了疑似中毒的症狀。

烏克蘭戰爭:總統澤連斯基稱願討論成為中立國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作為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的一部分,他的政府願意討論成為中立國的議題。 澤連斯基同時表示,任何類似的協議都必須要經過烏克蘭全民公投才能決定。 過去他曾經也有過類似的表示,但很少如此強烈而明確。 與此同時,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談判代表已經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凖備恢復中斷兩個星期的首次面對面談判。 具體說了什麼? 澤連斯基在接受俄羅斯獨立記者的視頻採訪時表示,「安全保證、中立立場、非核國家……,我們凖備好討論這些議題,這些都是重點。」 澤連斯基表示,若要達成任何涉及相關議題的協議,都需要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面對面的會談,而且做出烏克蘭不會再遭到攻擊的安全保證是必要條件。 澤連斯基在採訪中全程以俄羅斯語回答提問,他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摧毀了烏克蘭境內說俄羅斯語的城市。 晚些時候,澤連斯基在對全國發表的視頻講話中表示,烏克蘭尋求「立即的和平」。 中立是什麼意思? 一個國家採取中立立場,代表該國不會在軍事上與任何其他國家結盟。 俄羅斯總統普京長期以來一直要求烏克蘭中立,並且保證不會加入北約軍事聯盟組織,但是1991年蘇聯瓦解,烏克蘭獨立之後,逐漸朝向西方的歐盟和北約靠攏。 普京希望能扭轉這個局面,他說蘇聯垮台是「俄羅斯歷史性的解體」,他聲稱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同一民族,否認烏克蘭有長期歷史。 烏克蘭情報部門表示,俄羅斯有意將烏克蘭一分為二,就像南北朝鮮一樣,將烏克蘭分裂成兩個國家。 但是澤連斯基的資深顧問亞歷山大·羅德尼揚斯基(Alexander Rodnyansky)表示,烏克蘭不會讓任何領土給俄羅斯。 羅德尼揚斯基表示,「我們當然不願意放棄領土,這個問題連談都不會談。」 「你去問住在那邊的人就會知道,他們都不願意生活在俄羅斯,我們怎麼能夠把他們丟下呢?」 分析: 烏克蘭成為中立國家的可能性並不是新議題,至少在過去兩個星期當中,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 但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談論這個話題,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最為明確的一次。 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如果烏克蘭未來成為這樣的中立國家,也就沒有加入北約成員國的空間。 加入北約在2019年被寫入烏克蘭憲法,因此要從烏克蘭憲法中刪除這些內容,就需要舉行全民公投表決才能做到,在目前這個支持加入北約的民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點的時候,要烏克蘭人民放棄加入北約將會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 關鍵問題在於,放棄成為西方盟國的一分子,究竟有可能換取到什麼樣的安全保證。 烏克蘭官員堅持所謂的安全保證必須要比1994年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的內容更為詳盡,該備忘錄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以交換烏克蘭放棄核武器。 烏克蘭希望能確定安全保證的確切條款內容,包括萬一未來俄羅斯有任何侵略行動,究竟哪些國家會前來防衛烏克蘭。 至於維持中立的內容也有許多不同描述,要找到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期待的中立版本並不是那麼簡單。 另外,烏克蘭邊界究竟在哪?澤連斯基表示俄軍必須撤退到2月24日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攻擊以前的位置。 他說烏克蘭不會以武力重新奪回頓巴斯或克里米亞,但是烏克蘭官員還沒有凖備好放棄2014年以來俄羅斯(直接或間接)控制的領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國億萬富豪阿布拉莫維奇參與和談期間疑遭投毒

阿布拉莫維奇據報參加了在白俄羅斯邊境舉行的俄烏和談。 【香港聯合時報】 接近俄羅斯寡頭富豪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阿巴莫域治)的消息人士稱,他在3月初到烏克蘭接壤白俄羅斯(Belarus,又稱白羅斯)地區參加俄烏和談後,出現疑似被投毒症狀。 身兼英超切爾西俱樂部(Chelsea FC)東主的阿布拉莫維奇據報感到眼睛疼痛和發生脫皮。他目前已經康復。 消息稱,兩名烏克蘭談判代表也出現了症狀。有報道稱這是俄羅斯強硬派所為,目的是要破壞和談。 但在消息傳出後,一位美國匿名官員對路透社稱,情報顯示各人所出現之症狀是由「環境因素」造成,而非遭到投毒。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幕僚長伊霍爾·若夫克瓦(Ihor Zhovkva)也表示,烏克蘭代表健康狀況「良好」。 若夫克瓦稱,雖然他沒有接觸過阿布拉莫維奇,但這是一起「假消息」。 而美國希望低調處理任何人——尤其是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過化學武器的指控,因為這將迫使美方採取報復行動,而目前華府極不願意這樣做。 「眼睛刺痛」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說,事件發生在3月3日,除了阿布拉莫維奇外,烏克蘭國會議員魯斯特姆·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也出現了症狀。兩人狀況目前已有改善。 一個接近阿布拉莫維奇的消息來源表示,他目前已經康復,並繼續參與斡旋,以期盡早結束烏克蘭戰爭。 這場疑似投毒事件凸顯了阿布拉莫維奇在俄烏和談中的角色。他在和談中的確切身份仍待了解,但他的一位發言人稱,阿布拉莫維奇在和談中的影響力「有限」。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星期天(3月27日)曾表示,阿布拉莫維奇曾向他提出,願意幫助緩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緊張態勢。 自本月初起,阿布拉莫維奇多次往返莫斯科與基輔,參與了多輪和談。據報他曾會晤澤連斯基總統,但澤連斯基並未出現任何問題。澤連斯基的發言人也稱沒有任何關於這次疑似投毒事件的信息。 調查新聞網站Bellingcat則報道,阿布拉莫維奇與談判代表所出現的病症,「與遭化學武器毒害相吻合」,這包括「眼睛與皮膚發炎,眼睛還會感到像被針刺一樣的疼痛」。 疑似投毒事件發生後,阿布拉莫維奇曾在公眾場合亮相。3月14日,他被拍下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出現的照片。 疑似投毒事件發生10天之後,阿布拉莫維奇出現在特拉維夫機場的貴賓室。 阿布拉莫維奇本月初被歐盟與英國施加制裁,理由是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關係密切,但阿布拉莫維奇否認。 但澤連斯基總統據報曾要求美國暫緩制裁阿布拉莫維奇,並稱他能在和談中擔當一定角色。 克里姆林宮此前表示,阿布拉莫維奇在和談初期有所參與,然而和談進程如今掌握在兩國談判團隊手中。 時隔兩周後,俄烏雙方預定於星期二(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再次舉行當面會談。 分析: 3月3日下午,阿布拉莫維奇在烏克蘭接壤白俄羅斯邊境參加了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和平談判。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顯得撲朔迷離。 據調查新聞網站Bellingcat所稱,當晚,包括阿布拉莫維奇在內的三名談判代表分別出現神經氣體中毒症狀。他們皮膚發炎,眼睛疼痛,還有非常嚴重的眼後頭疼。這些症狀持續了一整晚。 同樣據Bellingcat所稱,他們除了吃巧克力和喝水,便再也沒有吃任何東西。化武專家檢驗此案,結論是有人蓄意使用化學藥劑。 然而,我們並不知曉這是何人所為。沒有任何人聲稱對此負責。 無可避免地,一些人會懷疑這是否俄羅斯軍方情報總局(GRU;格魯烏)所為。英國當局認定,2018年英格蘭索爾茲伯里(Salisbury)發生的諾維喬克(Novichok)投毒案是由格魯烏於幕後策劃。 俄羅斯方面目前未有評論,也沒有證據證明他們與此有關。但似乎有人希望以此警告和談代表。這並非致命劑量,是用作警告。 至於有美國匿名官員聲稱事件與環境因素有關,則顯得突兀。 沒有別人受到這嚴重的醫療問題所影響。化學武器專家哈米什·德布萊頓—戈登(Hamish de Bretton-Gordon)指出,環境因素極不可能會導致此狀況。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29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自2月24日爆發以來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下是3月29日一些最新進展: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抵達伊斯坦布爾,進行兩周多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美國和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談判意圖表示懷疑俄烏會談將於周二早上開始,烏克蘭表示,該會談的首要任務是促成停火但和談取得進展的希望渺茫,美國和烏克蘭都對俄羅斯的意圖表示懷疑 3月26日,烏克蘭人在馬里烏波爾穿過俄羅斯和分離主義控制的人道主義走廊 消息人士透露,擁有英超切爾西俱樂部的俄羅斯寡頭富豪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阿巴莫域治)出席烏克蘭和談後,出現疑似被投毒症狀,包括眼睛疼痛和脫皮症狀美國總統拜登說,他周六發表的關於普京不應該繼續掌權的言論表達了他個人所感受到的「道德憤怒」,而不是美國的政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敦促世界大國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包括石油禁運俄羅斯表示正在制定措施,限制「不友好」國家的公民進入該國英國國防部認為,俄羅斯瓦格納集團的僱傭軍已被派往烏克蘭東部,估計有1000人已在路上一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證實,烏克蘭已成功奪回蘇梅附近的特羅斯蒂亞涅茨鎮,而俄羅斯在基輔的推進已因重點轉向頓巴斯東部地區而停滯不前 會談開始,但獲突破的期望很低 埃爾多安在和談開始時發表講話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現已抵達位於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的埃爾多安總統辦公室並開始會談。 他們面對面地坐在一張長桌旁。土耳其領導人埃爾多安向他們發表了講話,隨後是掌聲。 這是兩周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任何獲得突破的希望都很渺茫。 埃爾多安表示,他對沖突已進入第五周表示「深感悲痛」,稱土耳其與俄烏兩國的友誼使其有義務進行調解。 他指出,阻止這場悲劇的機會掌握在雙方手中。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聯繫。埃爾多安拒絶加入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是少數幾個仍然這樣做的國家之一。 俄烏雙方對會談有何看法?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談判代表正在土耳其舉行兩周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基輔方面期望在不放棄領土或主權的情況下尋求停火。 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萊巴(Dmytro Kuleba)談到伊斯坦布爾的會談時說,烏克蘭方面不拿人員、土地或主權做交易。 他在國家電視台上說:「談判最低限度的方案將是人道主義問題,而最高限度的方案是達成停火協議。」 但烏克蘭內政部顧問瓦迪姆·德尼森科(Vadym Denysenko)表示,他懷疑和談會有任何突破。 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對取得進展的希望也提出了類似的質疑,稱俄羅斯總統普京似乎並未凖備好做出妥協以結束戰爭。 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到目前為止,談判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但重要的是他們繼續親自參加會談。他拒絶提供更多信息。 英國國防部簡報:俄軍正在重組部隊 在基輔地區的前線看到一輛燒焦的俄羅斯坦克(2022年3月20日照片) 英國國防部發佈的對烏克蘭戰鬥的每日評估簡報說,烏克蘭軍隊在基輔西北部進行了「局部」反擊並取得了一些成功,俄羅斯軍隊在多個陣地被擊退。 但英國國防部簡報警告說,俄羅斯軍隊仍然通過其打擊能力對烏克蘭首都基輔構成重大威脅。 在南部,俄羅斯軍隊繼續對馬里烏波爾發動猛烈炮擊,但稱烏克蘭軍隊仍控制著市中心。 英國國防部簡報補充說,在其他地方,俄羅斯軍隊「在試圖重組和在重新集結部隊的同時維持狙擊陣地」。

中國疫情:上海「封控」措施引發對全球供應鏈的擔憂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本周開始在重要的金融和製造業中心上海實施全市封鎖,恐進一步打亂全球供應鏈和減少對能源的需求。 上海「封控」消息一出, 全球油價出現下跌, 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逾每桶4.5美元。 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交易員對中國新冠「清零」政策的有效性有所擔憂。 上海「封控」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周日(3月27日)晚間宣佈,為了遏制疫情蔓延,決定在28日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 不過,上海當局並未使用「封城」一詞,僅稱其為「封控」。 通知稱,3月28日5時起,上海市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第一批,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先行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1日5時解封。同時,浦西地區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控管理。第二批,4月1日3時起,對浦西地區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5日3時解封。 封控區域內,住宅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員和車輛只進不出。 一直被外界視作防疫模範生的上海,這次沒能抵抗住奧密克戎。上海市衛健委周一(28日)通報3月27日0至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0例和無症狀感染者3450例。 不過在上海宣佈封城前一天,3月26日上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曾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上海不能封城,因為上海這個城市不僅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還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承載重要功能,甚至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 在上海封城前,中國對吉林省和深圳實施了嚴格的封鎖措施。 對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基凖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下跌4%至每桶115.80美元。儘管油價下跌,但仍比一年前高出近80%,因為烏克蘭戰爭推動油價上漲。 SPI資產管理公司的管理合伙人英尼斯(Stephen Innes)表示,交易員們擔心中國新冠清零政策的影響。 英尼斯還在一份給投資者的報告中表示,預計供應鏈將進一步中斷,需求也將下降。 「我們可能還只是看到冰山一角,」他說。 然而,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預計封鎖措施對供應鏈並不產生重大影響。 這名在上海的經濟學家表示,大多數工廠繼續像往常一樣運營。 「郊區被控制得很好,非常嚴格,」她說,「供應鏈穩定性在這一輪疫情中是一個優先事項。」 她補充說,鑒於新冠病例飆升,在未來幾天內,可能有更多的政府刺激,利率可能降低「相當多」。 只要有銀行的支持,更低的利率能讓企業和個人借錢更便宜。 上證綜指周一開盤走低,隨後收復失地,收盤僅上漲0.07%。 上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表示,由於目前疫情防控形勢,該度假區將關閉,直到另行通知。 「我們將繼續關注疫情防控進展並諮詢相關部門指導意見,恢復運營時間一旦明確,我們將及時告知,」通知稱。 分析: 中國擁有2500萬人口的金融中心上海現在是一座分割的城市。 現在主河以東所有人行動都受限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檢測已經開始。 而本周下半段,另一半城市將被封鎖。 公共交通被關閉,整個城市被封鎖。所有離開的人都需要出示核酸陰性證明。 這是行動的一部分,試圖阻止再度復蘇的病毒流行,中國領導人認為他們已經趕走了這種病毒。 在這裏任何被檢測為陽性的人都會被送往醫院或被強制隔離。 隨著疫情數字不斷上升,中國堅持的清零政策正在經受考驗,但也在微妙地進行調整。

烏克蘭戰爭:拜登「脫口而出」的言論有多危險

【香港聯合時報】 過去幾星期,美國總統拜登在發表講話的時候,多次脫稿發揮,導致美俄關係溫度驟升到接近沸騰的程度。 上周末,他在波蘭的一次「重大演說」期間,即興發揮似乎是呼籲要普京下台,說法瞬間讓所有人感到驚訝。 拜登在波蘭首都華沙的皇家宮殿(Royal Castle)對波蘭政府官員和代表發表講話時,再一次警告世界此刻正在一個重要關頭,這一場民主和獨裁之間的衝突將會影響整個時代。 他強調北約會捍衛成員國的每一寸土地,他也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不過他指出美軍不會在烏克蘭和俄軍作戰。 他的演說鏗鏘有力,但又不逾矩,和國務卿布林肯及其他的美國官員過去數個月來的說法一致。 但是就在演說即將結束之前,拜登突然脫口而出說了一句「看在上帝份上,這個人不能繼續掌權。」 你可以想象,這句話讓所有人都炸鍋了。 俄羅斯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這場演說,以及涉及俄羅斯的內容,令人震驚,我這麼形容算是客氣了。他根本不了解這世界不是只有美國或歐洲而已。」 美國自己也趕緊做出澄清。 拜登的幕僚表示,「總統的意思是,不能允許普京對他的鄰國或該地區行使權力。他不是在討論俄羅斯的權力或政權更迭。」 布林肯稍後也再次說明相同立場,美國做出澄清的速度之快,顯示美國也了解到拜登這句話可能隱藏的危險。 在當天早些時候,拜登說普京是一名「屠夫」。上周,他似乎超越了自己政府的外交辭令,指控俄羅斯領導人犯有戰爭罪行。這兩次發言就已導致莫斯科譴責,並警告拜登的言論已經讓美俄外交關係緊張到破裂邊緣。 有時候在發表強烈談話的時候會譴責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但這和要求他下台之間有一條明確的界線,即使以前在冷戰緊張時期,美蘇之間也不會碰這條紅線,而拜登卻越線了。 「政權更迭」一詞更被指責是強權國家施加在弱小國家上面的字眼,而不是一個核武裝國家對另一個核武裝國家提出的要求。 相隔一天之後,甚至連美國的一些盟國都試圖和拜登的說法做出切割。 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拜登的發言可能會破壞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停火協商。 「我們希望在戰爭進一步升級之前能夠停止戰爭,如果我們要做到這點就不能讓局勢升級,不論是用言語或是行動。」 美國國會議員對拜登的談話也表達關切,愛達荷州共和黨議員,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資深議員吉姆·里施(Jim Risch)直接批評拜登的說法是一次「可怕的失言」。 「我希望他能照稿演出,任何時候說出或像他那樣暗示政權更迭,都會引起巨大問題,美國政府已經盡一切所能避免局勢升級,沒有什麼比呼籲政權更迭要更加讓局勢升級的。」 未經深思熟慮的發言 拜登過去也曾經多次因為出言不慎而惹上麻煩,包括在他過去的競選總統之路,以及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期間都曾經發生過,這些未經深思熟慮的發言可能是拜登一時嘴快脫口而出,透露出他內心真正所想,即使他的腦袋要他好好管住這張嘴。 《大西洋》(Atlantic)雜誌的尼科爾斯(Tom Nichols)表示,這個特點有時候在政治上能夠對他加分,讓拜登與美國群眾的情緒產生真正的聯結,但是在目前的外交局勢下,說錯話可能會引發後續效應,從這方面來說對他就是減分了。 尼科爾斯表示,「在和普京野蠻行徑的受害者會面交談之後,很難怪罪拜登會脫口而出那些話,但是世界領導人說的話影響很大,尤其是美國總統說的話更是如此。」 拜登或許認為美俄關係已經被破壞到只要普京繼續掌權就無法修復的境地,但是說出如此明確的話,可能會讓美國目前的首要目標——在維持烏克蘭國土完整的情況下終結戰爭,更加難以實現。 烏克蘭戰事目前並沒有按照普京所要的那樣進行,俄軍陷入困斗傷亡逐漸增加,經濟也因為制裁而面臨壓力,整個國家都被全世界孤立。 這個局勢有可能會朝向美國及其盟友所希望的那樣進一步降級,但這同時也可能會讓普京更加絶望甚至是鋌而走險,如果普京認為他的權力岌岌可危,同時又認為美國公開表態要他下台,那麼他會不會孤注一擲?局勢或許可能會有出人意料的發展。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拜登稱普京不能繼續執政 遭俄駁斥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周六(3月26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不能繼續執政,普京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是莫斯科的戰略失敗。 路透社報道,拜登在波蘭華沙表示:「看在上帝份上,這個人不能繼續掌權。」 拜登還說,進入第二個月的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已經團結了西方。他說,北約是一個防禦聯盟,從未想讓俄羅斯滅亡。 路透社引述美國白宮有關人士的澄清報道稱,拜登稱俄羅斯總統普京「不能繼續執政」,並不是在呼籲俄羅斯政權更迭。 「總統的意思是,不能允許普京對他的鄰國或該地區行使權力。他不是在討論俄羅斯的權力或政權更迭,」這位官員在拜登在華沙發表講話後表示。 拜登的言論引發了美國資深外交官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的強烈批評。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在推特上發帖稱,這些言論「讓困難的局勢變得更加困難,讓危險的局勢變得更加危險」。 俄羅斯回應 克里姆林宮同一天駁斥了拜登的言論,稱俄羅斯人選舉產生自己的總統。 當被問及拜登的評論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對路透社表示:「這不是拜登能決定的。俄羅斯的總統是俄羅斯人選舉出來的。」 佩斯科夫沒有對白宮的澄清作出進一步回應。 自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個月下令入侵烏克蘭以來,拜登加強了對普京的個人攻擊,克里姆林宮則對這位美國領導人的心理狀態提出了質疑。 上周,俄羅斯指責拜登對普京進行「人身侮辱」,此前拜登曾將普京稱為「戰爭罪犯」和「兇殘的獨裁者」,並表示拜登的言論似乎是出於憤怒、疲勞和健忘。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羅戈津(Dmitry Rogozin)在社交媒體上諷刺地表示,對拜登最新言論的澄清來自白宮醫療部門。 分析: 周六,美國總拜登在波蘭首都華沙的一次演講中談到俄羅斯總統普京時說:「看在上帝的份上,這個人不能繼續掌權。」 隨後白宮很快表示,拜登並不是在呼籲政權更迭,而是在強調普京不能對其其鄰國行使權力。 這顯然是在試圖扭轉局面,人們擔心這會給普京施加更大的壓力,讓他更加不安。 因為普京是一個軍事上苦苦掙扎的國家的領導人,而且還控制著一個核武庫,美國方面擔心的是,他們不想把普京逼到牆角。直接呼籲政權更迭可能導致不穩定,增加不可預測性。 在這種情況下,最不想要的就是不可預測性。 波蘭回應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總統來到華沙,非常坦率地談到了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波蘭外交部發言人賈西納(Lukasz Jasina)表示。 「拜登對俄羅斯人說,總有時機改變一個獨裁者。這是一次非常感人和深刻的經歷。」 「不能讓普京回到我們的全球社會,我們不能聽他的,他不是我們信任的伙伴,」賈西納說。 波蘭與烏克蘭接壤,在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接收了200多萬難民。

烏克蘭戰爭:普京企圖重繪世界 但結果非他所願

3月10日,在克里米亞辛菲羅波爾一個宣傳普京的巨幅廣告牌上寫道:"俄羅斯不是發動戰爭,而是要結束戰爭" 【香港聯合時報】 普京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改變了世界。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更加危險的時代——以柏林牆倒塌開始的後冷戰時代已經結束。 親身經歷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時刻並實時了解其本質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1989年11月,我站在當時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白雪覆蓋的瓦茨拉夫廣場上,目睹了一個新世界的誕生。 東歐人民面對共產黨專制統治而奮起反抗。柏林牆被推倒了。分裂的歐洲再次變得完整。 在布拉格,持不同政見劇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 )在二樓的陽台上,向廣場上聚集的40萬民眾發表講話。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場面令人感到目眩。那天晚上,共產主義政權垮台,幾周之內,哈維爾就成為了一個新的民主國家總統。 這是一個罕見的時刻,因為你知道,世界正在你的眼前發生巨變。 1989年11月24日,持不同政見的劇作家哈維爾(Vaclav Havel )向廣場上聚集的40萬民眾發表講話。 自法國大革命以來,歐洲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時刻?大概有5個。1989年是第六個。但是,當普京下令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時,那個在驚心動魄時刻誕生於人民革命中的世界就結束了。 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 )稱這一時刻為一個「歷史轉折點」(zeitenwende),而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 )則形容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paradigm shift)。 她說,高枕無憂的時代已經結束。 歐洲歷史上的決定性時刻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攻佔巴士底獄 1789: 法國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1815: 維也納會議重新繪製歐洲版圖,恢復了權力平衡,拿破侖戰爭引發劇變後迎來了數十年的和平1848: 自由和民主革命浪潮席捲歐洲1919: 凡爾賽和約。新的獨立主權國家取代了舊的多民族帝國1945: 雅爾塔會議——大國同意將歐洲劃分為西方和蘇聯的「勢力範圍」。鐵幕降臨歐洲大陸1989: 蘇聯主導的東歐民主革命推倒了鐵幕。兩年後蘇聯解體。俄羅斯總統普京稱這是「20世紀最大的災難」 BBC最有經驗的戰地記者之一夏昆汀(Quentin Sommerville)最近走過烏克蘭哈爾科夫的斷壁殘垣,談到俄軍的狂轟濫炸時說:「如果你不熟悉這些戰術,那就說明你沒有關注。」 他知道,因為,在敘利亞的俄軍火箭攻擊下,他花了足夠多的時間去關注。但是,民主世界的各國政府——他們對普京政權的性質給予了多少關注呢? 多年來,積累的證據越來越多。 自從普京派遣軍隊進入格魯吉亞並聲稱他支持分離地區以來,已經過去了20年。 後來,普京派間諜進入英國城市,用神經毒劑謀殺流亡的俄羅斯人。 2014年,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東部,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 儘管如此,德國和大部分歐盟成員國明知有風險,但仍堅持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一年後,歐盟國家又批准建造一條新的天然氣管道——北溪2號工程,旨在增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 英國外相特拉斯所形容的「高枕無憂」也是在指責她自己的國家。自梅傑(John Major )擔任首相以來,倫敦一直是俄羅斯資金的避風港。俄羅斯寡頭們在這裏投入了數十億美元,洗錢,購買了首都最負盛名的私人豪宅,與英國政界人士交往密切,並向他們的競選基金捐款。很少有人疑問這些俄羅斯人突然獲得的額財富是從哪裏來的。 所以,回答是沒有關注。對於歐洲東部邊境醞釀的威脅的性質,西方民主國家並沒有「關注」。 普京似乎也感到高枕無憂。 首先,普京認為西方陣營正處於長期衰落,被內部分裂和意識形態引發的敵對立場所削弱。他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當選獲勝和英國脫離歐盟都證明了這一點。波蘭和匈牙利的右翼威權政府的崛起進一步證明自由價值觀和民主制度正在被瓦解。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令人感到羞辱,證明了一個衰落的大國正在退出世界舞台。 其次,普京誤解了俄羅斯邊境另一側正在發生的事情。他拒絶相信在前蘇聯共和國——格魯吉亞(2003年)、烏克蘭(2004-5年)和吉爾吉斯斯坦(2005年)——所爆發的一連串民主抗爭事件或是民意的真實表達。因為每一次抗爭都旨在消除腐敗和不受歡迎的親莫斯科政府。克里姆林宮似乎總是認為,這些事件不言而喻都是外國情報機構在背後操縱,尤其是美國人和英國人——西方帝國主義正在向歷史上理應屬於俄羅斯的領土進軍。 第三,普京不了解自己的武裝力量。 現在很明顯,他預計俄軍這次「特殊軍事行動」會在幾天內結束。 俄軍的無能表現令許多西方安全專家感到震驚。這使我回想起前南斯拉夫一場規模更小、更可控但仍然造成巨大破壞的戰爭。 1992年,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發動了一場戰爭,以扼殺剛誕生的新獨立國家波斯尼亞。他們認為波斯尼亞的民族身份是虛假的,波斯尼亞的國家地位沒有歷史合法性,它實際上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這也正是普京對烏克蘭的看法。 1992年4月6日在薩拉熱窩,一名波斯尼亞特種部隊士兵和平民遭到塞爾維亞狙擊手的攻擊 像今天的俄羅斯一樣,塞族軍隊擁有壓倒性的火力優勢。但他們遭到當地非塞爾維亞人抵抗時就會停滯不前。他們似乎無法佔領城市——他們不願徒步開展巷戰。波斯尼亞抵抗力量最初的裝備很差——我記得在薩拉熱窩戰壕裏看到3個穿著球鞋的男孩只有一支AK-47衝鋒槍。但是波斯尼亞人開展的首都保衛戰堅持了近4年時間。在保衛首都基輔的烏克蘭年輕志願者當中,展現出了同樣的決心。 因此,塞爾維亞人沒有佔領城市,而是採取圍城戰術——他們包圍城市,進行狂轟濫炸,切斷水氣電供應。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普京企圖重繪世界 但結果非他所願

烏克蘭戰爭是否會推動日本成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關於核武器的言論讓日本震驚。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會考慮擁有核武器?這想法很荒謬。這是世界上唯一遭受過核武器襲擊的國家。而且兩次。難以想象這個國家會擁有核武器。老百姓也永遠不會接受,對吧? 沒錯。 或者說,在過去的77年裏,這麼說都沒錯。 但過去幾周,一位日本政治家提出異議。他就是日本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安倍公開表示,日本確實應該認真地、急迫地考慮核武器問題。 這個話題意味著與日本戰後的和平主義承諾根本決裂——日本戰後的憲法對此有明確規定。 然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時,出現這種對核武器的呼籲,並非巧合。 對於那些像安倍一樣,長期渴望日本重新軍事化的人來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是一個強有力的例證——面對更大、武器更精良、更具侵略性的鄰國時,那些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會發生什麼。 悉尼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認為,在安倍晉三看來,現在正是時候,在日本推動真正的辯論,開展說服日本公眾的嚴肅工作。 「我感覺這就像一個聖杯。他想嘗試改變公眾觀點,坦率地講過去(日本公眾)在這方面很頑固。」他說。 頑固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5%的日本人希望該國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 安倍關於核武器的觀點引發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倖存者團體的憤怒。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他來自廣島)迅速抨擊了他的前任,稱安倍的建議是「不可接受的」。 但安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烏克蘭問題引起巨大震動,他也知道,日本公眾對神秘莫測的擁核國家朝鮮和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國感到擔憂。 島田洋一(Yoichi Shimada)教授是一位保守派學者,長期以來他是安倍晉三的朋友和顧問。 「他認為,日本必須擁有某種獨立的武力來對抗中國或朝鮮,」島田稱,「而這可能包括一個核武庫。但他也知道,任何政治家主張日本擁有核武器都是自尋死路,所以他想激活這場辯論。」 「日本政府現在的官方立場是依靠美國的延伸(核)威懾力量。但日本不允許美國在日本部署核武器。坦率地說,這是很自私的。」 因此,安倍並非建議日本建造自己的核武器。他建議可以從美國借一些。 在冷戰後的世界裏,人們基本上忘記了這樣一個事實:德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荷蘭都在自己的土地上部署了美國的核武器。 不僅如此,如果發生核戰爭,這些無核武器國家可以用自己的飛機代表美國向目標發射這些武器。 這就是安倍現在為日本提出的建議。 但這仍然讓人感覺非常牽強。自1971年以來,日本法律明確禁止任何核武器進入該國領土。但是,安倍並不是唯一一個呼籲就該禁令進行討論的人。 加藤良三(Ryozo Kato)是日本戰後任職時間最長的駐美大使,也許是日美同盟最熱心的倡導者。他認為,在朝鮮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日本不能再僅僅依靠美國的核保護傘。 「(威脅)可能不是來自中國,」他說。 「一些瘋狂的領導人可能決定向日本發射核武器。或者他們可以利用其進行政治恐嚇。日本是相當容易受到恐嚇的。我們必須在防禦方面做得更多。」 日本的和平主義是二戰後美國佔領者強加的。廢除它一直顯得很困難。然而,美國政府,以及很多美國和日本的政治精英現在都支持這一觀點。 「許多美國人希望他們沒有用和平憲法約束日本,」洛伊研究所的馬利德說。 「我們不應該忘記,像安倍這樣的人對美國人把這部憲法強加給他們深感不滿。他們顯然把自己的惱怒憋在心裏,因為他們希望與美國結盟。」 「他們知道自己無法應對中國。在和平憲法這個問題上,太平洋兩岸的買方和賣方都很後悔。」 事實上,不管日本的憲法怎麼規定,日本已經遠遠不是一個真正的和平主義國家。 日本海軍現在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一——比英國的皇家海軍規模大不少。日本所缺乏的是遠程打擊能力。 島田洋一說,現在的共識是必須改變。日本應該擁有能夠打擊敵方領土的武器,島田洋一認為,在執政的自民黨中,絶大多數政治家認為日本有必要擁有這種能力。 島田稱,普京對烏克蘭的威脅只是讓這一點更加緊迫。 「普京總統提到了對一個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這對日本的許多政治家來說相當於改變了遊戲規則。」 「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我們都知道普京很殘酷。但這仍然非常令人震驚,即使是對他來說。」 與烏克蘭不同,日本與美國有著全面的盟友關係,而且華盛頓承諾對任何攻擊日本的國家進行報復,包括使用核武器。 在美國掌握統治權的時候,這一點一直很有效。但在亞洲,中國現在正迅速實現與美國的軍事平衡。然後是特朗普的當選。 「特朗普說,你必須搞好自己的防衛,」《安倍晉三的遺產》一書的作者村上弘美(Hiromi Murakami)說,「他明確說過。我認為美國的總體趨勢基本上與特朗普所說的相同。你不能再完全依賴美國了。」 對加藤大使等一些人來說,答案是加強美日聯盟——日本要承擔更多保護鄰國安全的責任。 對島田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有一天日本將不得不發展自己的核威懾力量。 與我交談的每個人都同意的一點是,日本必須以某種方式克服對於談論自身防衛問題的禁忌。 村上弘美說,「這個問題已經被迴避了很多很多年了。」 「但日本領導層真的需要把這個問題擺上台面,向公眾表明,我們不能再生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裏了。」 「烏克蘭的情況確實令人震驚,我希望它能引發領導層和廣大民眾真正的思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27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自2月24日爆發以來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下是3月28日一些最新進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作為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的一部分,烏克蘭凖備討論採取中立地位但他表示,這樣的協議必須由第三方擔保,並進行公投澤連斯基是在一段周日播出的視頻通話中對獨立俄羅斯記者說出這番話的。這引發了莫斯科國家媒體監管機構的警告澤連斯基表示,在與俄羅斯的下一輪和談中,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烏克蘭與俄羅斯代表的下一輪面對面談判將於本周在土耳其舉行英國政府最高法律顧問已任命一名戰爭罪律師就俄羅斯入侵向烏克蘭提供建議。英國總監察長蘇拉·布雷弗曼( Suella Braveman)表示,霍華德·莫里森 (Howard Morrison) 爵士將擔任烏克蘭總檢察長伊琳娜·維涅迪克托娃( Iryna Venediktova)的獨立顧問。霍華德爵士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擔任法官超過12年 烏克蘭國防軍在每日行動簡報中表示,俄羅斯軍隊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五次襲擊已被擊退;烏克蘭軍隊繼續阻止旨在控制基輔市主要道路和定居點的俄羅斯軍隊,烏方稱俄軍試圖從西北部和東部突破烏克蘭的防線。目前無法獨立核實這些說法法國、希臘和土耳其正在就對留在馬里烏波爾的17萬平民進行人道主義救援舉行談判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學生今天將能夠通過遠程在線平台恢復學習。基輔市長周日宣佈開放遠程在線學習平台,並稱課程將「更適應當前的條件」烏克蘭一名部長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周圍發生了新的火災,該核電站仍由俄羅斯軍隊控制。早些時候的報道說,在居民抗議後,俄羅斯軍隊離開了他們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外佔領的一個城鎮 馬里烏波爾一輛被毀的坦克 英國國防部在其關於烏克蘭局勢的最新簡報中說,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部署沒有發生重大變化」。他們補充說,俄羅斯在南部靠近馬里烏波爾市的地方取得了進展,試圖奪取該港口的俄軍仍在馬里烏波爾市附近與烏克蘭方面展開激戰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它仍然無法為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提供任何援助,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需要保證援助通道的安全馬里烏波爾市長表示,這個烏克蘭主要港口城市正處於人道主義災難的邊緣,必須完全撤離根據基輔經濟學院一項新的估計稱,烏克蘭的戰爭對基礎設施造成了超過630億美元(478億英鎊)的損失據聯合國估計,迄今為止至少有1100 名平民死亡,超過1000萬人流離失所 美國總統拜登在與北約領導人會晤後抵達白宮 烏克蘭軍事情報負責人基裏洛·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稱,俄羅斯正試圖「在烏克蘭製造南北朝鮮」白宮表示,拜登總統說普京「不能繼續掌權」,並不是在呼籲政權更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耶路撒冷的一次演講中重申了這一立場。美國官員說:「總統的觀點是,不能允許普京對其鄰國或該地區行使權力」俄羅斯回應說:「俄羅斯總統是由俄羅斯人選出來的,不是由拜登決定的」 基輔附近被摧毀的俄羅斯裝甲車(3月25日資料照片) 烏克蘭軍方總參謀部表示,俄軍2個戰術營在蒙受重大損失後,已從基輔地區撤回到白俄羅斯境內,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盟友多名好萊塢明星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向烏克蘭致敬。典禮加插了默哀環節,多名影星以藍黃色飾物表態支持烏克蘭數以萬計的平民被困在烏克蘭城市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經過一個月的激烈戰鬥,那裏已沒有煤氣、自來水或電力供應。切爾尼戈夫位於德斯納河岸邊,是最早遭到俄羅斯軍隊襲擊的烏克蘭城市之一,俄羅斯軍隊從白俄羅斯越境前往基輔 《水行俠》男星傑森·莫瑪(Jason Momoa)在胸前口袋放上代表烏克蘭國旗顏色的藍黃色口袋巾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在走紅地毯時戴著烏克蘭國旗紐扣 傑米·李·柯蒂斯(Jamie Lee Curtis)展示了一條藍絲帶,呼籲關注難民困境 被俄羅斯空襲後的切爾尼戈夫酒店已成廢墟 支持烏克蘭的全球反戰抗議活動 世界各地周日(3月27日)都發生了示威活動,抗議者呼籲結束烏克蘭的戰爭。 這是倫敦議會大廈外的示威場面。 在黎巴嫩,示威者在貝魯特展開一面巨大的烏克蘭國旗以示支持 示威人士在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的俄羅斯大使館前舉行抗議 美國抗議者在華盛頓國家廣場舉行集會 在智利聖地亞哥,抗議者手持烏克蘭國花向日葵參加抗議集會

烏克蘭戰爭:代孕媽媽和委託代孕父母的艱難抉擇

基輔的一名護士照顧代孕嬰兒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當天,斯維特蘭娜很難相信她在新聞中看到的事情真的正在發生。 她家鄉白採爾科維(Bila Tserkva)情況還算平靜,這是一座建在蜿蜒河畔、距離首都基輔80公里以南的歷史名城。 然後,轟炸開始了。 斯維特蘭娜和丈夫把牀墊拖到公寓樓走廊裏,他們和3個孩子一起擠在那裏。警報聲不絶於耳,一連幾天都無法睡覺。 萬里之遙的澳大利亞,艾瑪·米卡利夫正在狂發短信。兩位女性關係緊密相連,因為斯維特蘭娜正懷著艾瑪的第二個孩子。白採爾科維受到火箭彈的攻擊時,艾瑪感到憤怒和無助。 6個月以來,2個媽媽一直通過翻譯軟件聊天。他們分享自己孩子的照片,談論和孩子喜歡烘烤哪些食物,抑或抱怨由於疫情在家輔導孩子上學的壓力等。 現在,他們一起試圖協調疏散轉移。 艾瑪說,原以為得癌症、或是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生小孩壓力大;再或者,接二連三地接受人工受孕治療但又不成功壓力也大,但這些都跟(戰爭)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在代孕機構的幫助下,艾瑪與另外2名在烏克蘭委託代孕的父母取得了聯繫。 他們找到了一輛公共汽車,把3位代孕媽媽以及他們的10個孩子送到摩爾多瓦邊界,歷時18個小時。 當他們最終抵達摩爾多瓦首都時,只能擠在一個小公寓中。艾瑪聽說房間裏沒有足夠的牀位時感到震驚。 「有孕在身的斯維特蘭娜只好睡在地上」,她說。 但斯維特蘭娜已經太難過,根本顧不了那麼多。丈夫留在烏克蘭,母親逃到德國。當她接到媽媽的電話時哭個不停。 斯維特蘭娜說,「這場戰爭讓家庭四分五裂,這太痛苦了。我在摩爾多瓦感到安全,但我的心在烏克蘭」。 在烏克蘭,每年由代孕母親生下的嬰兒超過2千,大多數委託代孕父母來自國外。烏克蘭有大約50個生育診所和許多代孕機構,以及中間人,他們把「有意(委託代孕)的凖父母」夫婦與代孕者相匹配。 烏克蘭代孕法律規定的條款方式,讓其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代孕選擇,因為在許多歐洲國家,包括英國,在代孕母親生下小孩後,孩子出生證上會把代孕者作為孩子的母親。如果代孕媽媽已婚,那她丈夫也會被列為孩子的父親。 但在烏克蘭,會把委託代孕父母作為孩子的爸爸和媽媽,這意味著在給孩子辦護照,把他們帶回家時要簡單得多。 艾瑪和斯維特蘭娜所使用的代孕機構很小 - 他們目前只有9名代孕者,但烏克蘭最大的代孕機構目前所管理的500名代孕媽媽分別處於不同的妊娠階段。他們所照顧的41名嬰兒被困在基輔,因為這些嬰兒的委託父母來自全球各地,由於戰爭使他們無法前來領回孩子。所以,許多這些寶寶滯留在基輔地下室的托兒所中,由人照顧,而俄羅斯部隊就守在城外,對基輔進行炮轟。 每天,都有更多的孩子出生,但自從俄國入侵以來,只有9對父母冒險來到基輔,領走他們的嬰兒。還有兩外5對安排在別處遠程交接。 該機構的法律顧問赫爾曼表示,如果近期沒有變化的話,他們可能要照料100名新生兒。 該公司一直在糾結是否要把孩子轉移出基輔,到烏克蘭西部更安全的地方,但在戰區轉運嬰兒也不無風險。 當然,面對被困嬰兒問題的不僅僅是赫爾曼一人。 娜絲佳正在攢錢計劃在哈爾卡夫買房子,她跟2個年幼的兒子生活在那裏,此時,她正懷著第二個代孕嬰兒,而且已經到了妊娠晚期,戰爭爆發時,她距離預產期只有幾個星期,幾天后孩子就出生了。 烏克蘭士兵正在檢查一輛被焚的俄羅斯軍車。 「我們全部時間都呆在防空洞裏的醫院中」,娜絲佳說。哈爾科夫一直受到猛烈的炮擊。醫院的地下室中塞滿了牀墊和嬰兒牀。 娜絲佳和2個孩子在一個儲藏室中安頓下來,她睡在地上的沙發墊上,下面的架子上各種檔案和文件堆得高高的。 娜絲佳說,這裏的醫生非常好,自己對他們非常感謝。她生下了一對健康的男嬰。 一周後,娜絲佳和2個寶寶出院了,但哈爾科夫仍受到攻擊,孩子的外國父母無法到那裏接走自己的雙胞胎。 因此,娜絲佳和她代孕機構的一些工作人員、以及她自己的兩個兒子,再加上新生的雙胞胎橫跨烏克蘭,把孩子交給前來邊境認領他們的委託父母。在這期間,娜絲佳還要幫助照料他們。那已經是一周之前的事了,自那時起她就再沒有他們的音信了。 原來,當艾瑪幻想自己所要的家庭時,她想象著她從堪培拉的家驅車前往在悉尼的父母家。她想象著汽車後座上坐著一群孩子。 但相反,她只生了一個小孩。 「就好像我生命中有一個洞一樣,」她說。五年前,當她懷上兒子時被確診宮頸癌。伴隨她懷孕所產生的荷爾蒙的關係,腫瘤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種情況在醫學上也屬罕見,當她兒子出生時,產房裏擠滿了前來觀察的醫生。 艾瑪說,「他出生很順利,不需要進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所以,我感到很幸運」。兒子5周大時,艾瑪開始密集的放療和化療療程,治療損傷了她的生殖器官。 「我29歲就提前進入了更年期。那真好,」她苦笑著說。 在她被診斷出癌症後的5年中,只要在清醒時,艾瑪時時時刻刻都在冥思苦想如何能懷上老二,這讓她飽受折磨。她和丈夫一共做了13輪體外授精嘗試,其過程不但昂貴,而且痛苦。但最終沒有一個胚胎能成功著牀。 艾瑪說,找人代孕並不是任何人的首選,它是飽經折磨後的選擇。艾瑪和丈夫亞歷克斯很難在澳大利亞找到代孕者,因為澳大利亞只允許不收費的志願代孕者。 當他們剛聽說烏克蘭時,還是有點猶豫,但顧慮很快就被其他一些在烏克蘭有過不錯代孕經歷的同胞所打消。 他們使用的第一個代孕者,經過兩次努力但都沒有成功,讓他們進一步心碎。但當他們遇到斯維特蘭娜時,她一下子就懷孕,艾瑪感覺他們的戰鬥終於可以結束了。 「我們可以停止戰鬥了,這真是一種解脫。作為夫妻,我們一直處於這種戰鬥或逃跑反應的狀態中,已經太長時間了,」艾瑪說。 艾瑪一家三口 在戰爭前,艾瑪全家計劃前往烏克蘭。艾瑪本來希望能跟斯維特蘭娜一起呆上一段時間,這樣以便將來她能告訴女兒關於她生母的一些情況。但寶寶還有1個月就要出生了,目前看來這已經不可能了。 對有些委託代孕的凖父母而言,戰爭讓他們與代孕母親的關係甚至更親密了。 克里斯汀(化名)在俄國入侵的那天早晨醒來,感到噁心。她的代孕者在烏克蘭東南部的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幾天后,由於俄羅斯部隊襲擊當地的核電站使它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她的代孕母親塔蒂亞娜(化名)當天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前往波蘭。克里斯汀欽佩塔蒂亞娜的勇氣與力量。 當克里斯汀問塔蒂亞娜她是否想來英國時,她並不確定塔蒂亞娜會如何反應。但塔蒂亞娜很高興。 「我們下個星期就可以來,」塔蒂亞娜說。 克里斯汀說,過去一年已經很難熬,過去這幾天更是令人難以忍受般的痛苦。 2021年1月,克里斯汀和丈夫失去了一個孩子,一個早產的女兒,5周大時夭折。在分娩過程中,醫生曾一度告訴她丈夫他或許不得不在大人和孩子當中做選擇,到底要保哪一個? 有人建議克里斯汀不要再嘗試要小孩,但她還是試了,結果又流產了。克里斯汀說,「因為我沒有耐心,仍在悲痛中,而且現在就想要,所以把目光投向國外」。 今年1月得知塔蒂亞娜懷孕。「這太好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她說。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代孕媽媽和委託代孕父母的艱難抉擇

國際空間站合作照舊 美國宇航員將乘俄國太空船返航

現年 55 歲的馬克·範德-黑(Mark Vande-Hei)創造了美國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新紀錄,355天。 【香港聯合時報】 俄烏戰爭持續一個月之際,一名在國際空間站(ISS)工作了355天的美國宇航員仍將按計劃搭乘俄羅斯太空船於3月30日啟航返回地球。 此前,馬克·範德-黑(Mark Vande Hei)和許多人一樣擔心因為烏克蘭局勢惡化,自己可能無法回家,要滯留太空。現在已確認他會與兩名俄國宇航員一同乘俄羅斯太空船返回地球,在哈薩克斯坦著陸。 美國宇航局國際空間站 (ISS) 項目經理喬爾·蒙塔爾巴諾 (Joel Montalbano) 說:「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馬克會回家……我們正在與俄羅斯同事進行溝通。這沒有什麼不確定的因素。」 他承認宇航員們對地球上自己國家正在發生的戰事有所了解,但他們仍然作為一個團隊照常工作。 根據國際空間法,任何國家的宇航員都必須在需要時向其他宇航員「盡可能提供一切幫助」,包括在外國或海上緊急降落。 俄羅斯航天局負責人德米特里·羅戈津(Dmitry Rogozin)此前曾警告說,西方對俄國的制裁會給空間站帶來技術問題,但蒙塔爾巴諾表示,ISS照常順利運行。 國際空間站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幾個歐洲國家的聯合項目,儘管美俄這兩個世界大國之間不斷出現緊張,但這種太空合作伙伴關係已經持續了 20 年。 美國控制著 ISS 上的動力和生命支持,俄羅斯控制著諸如推進力之類的部分。 太空合作受連累 範德·黑 (Mark Vande Hei) 去年 4 月搭乘俄國聯盟號太空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升空。2022年3月30日與他同行返航的兩名俄羅斯宇航員是彼得·杜布羅夫 (Pyotr Dubrov) 和安東·什卡普勒羅夫 (Anton Shkaplerov) 。 範德-黑在返回時記錄了 NASA 創紀錄的 355 軌道飛行。路透社報道說,大約20名NASA人員將在哈薩克斯坦迎接他著陸,就像以前每次美國宇航員搭乘俄國太空船返航時一樣。 蒙塔爾巴諾表示,美國與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沒有出現緊張;目前該基地有四名美國人、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來自歐洲航天局的德國人。 本月(2022年3月)早些時候,羅戈津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上宣佈,俄羅斯航天局將停止向美國出售火箭,以應對對俄羅斯的制裁。 美國總統拜登 2 月 24 日宣佈對普京總統的政府實施高科技出口限制時表示,這些限制旨在削弱俄羅斯的航空航天業,包括其太空計劃。 作為報復,莫斯科一周後宣佈將停止為兩家與NASA開展業務的美國航空航天公司提供俄羅斯製造的火箭發動機和相關服務。 大約在同一時間,莫斯科聲稱已停止與德國的國際空間站研究合作,並在最後一刻迫使英國寬帶公司 OneWeb 取消在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衛星的計劃。 … Continue reading 國際空間站合作照舊 美國宇航員將乘俄國太空船返航

東航波音737客機墜毀:當局證實所有乘客與機員遇難,第二部黑匣子被發現

民航官員宣佈MU5735客機全體人員遇難後,起立默哀。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墜機事故搜索工作進入第七天,官方新華社引述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消息稱, 第二部黑匣子已於周日(27日)被發現。指揮部將在稍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相關具體情況。一天前, 救援當局宣佈機上123名乘客和九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MU5735空難由此成為自1994年以來中國本土最嚴重空難。 中國國務院委派的應急處置指揮部星期六(3月26日)深夜在廣西梧州召集新聞發佈會宣佈此消息。官員們起立默哀,並表示他們從墜機現場搜集到的殘骸中確認出其中120人的基因樣本。美國波音公司發文致哀。 東航MU5735客機3月21日下午從雲南昆明飛往廣東廣州途中,墜落廣西梧州藤縣琅南鎮莫埌村附近山谷。失事客機機型為美國波音737-800,機齡不到七年。 MU5735航班的第一個黑匣子於23日下午被發現,初步判定該儀器為駕駛艙話音記錄器。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胡振江在星期六深夜的記者會上宣佈:「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裏宣佈,『3·21』東航5735航班機上123名乘客和九名機組人員已全部遇難。請全體起立,為機上遇難人員默哀。」 身兼應急處置指揮部現場副總指揮的胡振江說,六天以來,現場消防、解放軍、武警、公安等多個部門人員在事發區域「拉網式」排查,並組織專家比對分析各類監控、記錄設備中的視頻影像內容,綜合分析空管雷達、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等設施設備記錄的關鍵數據,特別是對墜機現場殘骸分佈的勘查判斷和分析,可以確定搜尋現場已無生命跡象。 搜救工作進行了六天,沒能發現任何倖存者。 胡振江還說,當局後續還將進一步加大事故現場搜尋力度,繼續尋找遇難人員遺骸、遺物以及飛機殘骸,為事故調查取證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認真妥善做好遇難者的善後工作。 指揮部星期六早些時候表示,已確認身份的120人分別為乘客114名、機組人員6人。 美國波音公司在中國民航局宣佈全體乘客與機組人員遇難後發表聲明說:「我們深切哀悼對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上人員,記掛他們,其家屬與受是次意外影響的眾人,並為他們祈禱。」 航空公司方面迄今並未公布乘客名單。東航集團宣傳部部長劉曉東星期五表示,東航已經向調查組提供了完整的旅客名單,但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單都屬於受法律保護的隱私信息,不屬於主動公開的範疇。 「我們認為,根據國內外慣例,是否要公開,應該首先服從於旅客搜救和家屬聯絡的緊迫需求。」 更遠地點發現殘骸;無炸藥痕跡 MU5735空難應急處置指揮部星期六早些時候透露,搜索人員再在事故核心區以外發現殘骸,這次地點位於核心區西側,距離達12公里。 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說,調查組在藤縣藤州鎮禮秀村一片水田中發現一塊長約1.5米,寬約4至8厘米的弧形殘片,材質是鋁合金和復合材料的結合體,確定為失事飛機機翼翼梢小翼的後緣部分。 搜救官員表示,他們又在這片水田北側約2.3公里的藤縣藤州鎮禮秀村雞頭山果園中,發現一塊長約8厘米、寬約3厘米的長方形復合材料殘片,初步判斷與水田中發現的弧形殘片屬同一部件。 調查組目前尚無法確定殘片落到該處的原因。 飛機殘骸散落範圍相當廣闊。 在事發原因仍待調查之際,中國應急管理部廣西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星期六表示,理化實驗室累計受理66份檢材,完成檢驗41份,均沒有檢出常見無機炸藥的主要離子成分,也沒有檢出常見有機炸藥成分。意味著這起空難與炸藥無關。 MU5735空難情況讓許多航空專家大惑不解,其中包括ADS-B數據與事故現場附近林業公司的監控視頻顯示,飛機似乎是垂直撞向地面。 當局強調這仍未得到證實。民航局航安辦主任朱濤星期四曾說,由於航空器事故調查是專業性和系統性極強的技術工作,需要調查人員與技術專家以及相關單位協同配合,才能抽絲剝繭,理清事實。 十八年來最嚴重空難 隨著救援指揮部宣佈機上132人全部遇難,MU5735空難成為近30年來中國本土最嚴重空難。 1994年6月6日,中國西北航空WH2303航班從陝西西安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46名乘客和14名機組人員遇難,失事客機機型為俄羅斯圖-154型。西北航空後來被併購成東航一部分。 2002年4月15日,中國國際航空一架波音767客機執飛CA129航班,從北京飛往韓國釜山,在釜山金海國際機場降落時失控撞毀,機上有129人死亡,37人倖存。 不足一個月後,5月7日,中國北方航空一架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D-82型客機執飛CJ6136航班,從北京首都機場飛往大連途中,在大連港外側墜毀,機上112人全部遇難。北方航空後來被吸收成中國南方航空集團的分公司。 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一架巴西航空工業(Embraer)ERJ190型客機,從黑龍江哈爾濱飛抵伊春降落時衝出跑道撞毀,造成40多人死亡。河南航空其後因資不抵債而停擺,直到2020年10月19日獲法院批准其破產重整計劃。 但自此之後,中國民航安全情況持續改善。2022年2月下旬,中國民航局宣佈,中國民航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時間突破1億小時,是「世界民航歷史上最好的持續安全飛行紀錄」。 但若算上國外赴華航班,則以MH370事件為近年中國最嚴重空難。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在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前往中國北京途中突然從雷達上消失,至今仍未尋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26日最新情況綜述

赫爾松是戰爭爆發的頭幾天內第一個被俄羅斯佔領的城市,現在俄羅斯可能火力重點放到更西邊的地方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自2月24日爆發以來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下是3月26日一些最新進展: 俄羅斯表示戰爭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現在將會把重點放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的「完全解放」上面。西方官員相信,這暗示了莫斯科已經理解到它的戰前策略已經失敗。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可能會繼續對烏克蘭使用重火力攻擊,以限制自己遭到嚴重損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遭到「強烈打擊」攻勢受阻,他還宣稱至今已經有超過16,000名俄軍陣亡。但是,俄羅斯國防部自戰爭開始為止第二次更新傷亡數字,表示1,351名俄軍陣亡,遠遠低於烏克蘭和西方國家估計的數字。美國國防部表示,烏克蘭軍隊可能會重新奪回南部城市赫爾松(Kherson),該城市是戰爭爆發的頭幾天內俄羅斯第一個佔領的城市。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希臘和土耳其正試圖組織平民從被圍困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撤離,他表示將會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討論相關安排,澤連斯基警告該城市的人道危機越來越嚴重。普京簽署一項法律禁止散播關於俄羅斯官員在國外工作的「假新聞」,違反者面臨最高15年監禁的刑罰。 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和烏克蘭部長會談 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和兩名烏克蘭政府部長舉行會談 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和兩名烏克蘭政府部長會面,這是俄羅斯入侵一個月以來,拜登第一次與烏克蘭如此高層級官員面對面會談。 美國白宮表示,拜登是「順便路過參加」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兩人和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之間的會談。 拜登目前正在波蘭訪問,訪問期間他也和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舉行會面,3月26日晚些時候,拜登將就俄烏戰事發表重要講話。 評論員表示,烏克蘭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出國到波蘭與美國總統和官員會面,顯示烏克蘭對與俄羅斯的戰爭越來越感到信心。 延伸報道: 錄像畫面顯示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仍然在世 經過兩個星期熱烈討論和不斷猜測關於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的行蹤之後,俄羅斯國防部公布了一段錄像,畫面上他向高級軍官將領發表講話。 錄像中他按照手中的稿子發表關於向在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提供武器的講話,講話時偶爾口齒不清。 此前紹伊古鮮少露面,引起許多人猜測他是否有健康問題,甚至有消息說他心臟病發。 但是俄羅斯國防部發表的這段錄像沒有任何信息表明錄像的拍攝時間。 俄羅斯陸軍中將雅科夫·列讚採夫(Yakov Rezantsev)在烏克蘭陣亡 烏克蘭國防部表示,又有一名俄羅斯將軍陣亡,陸軍中將雅科夫·列讚採夫在南部城市赫爾松攻擊中喪生。 列讚採夫是俄羅斯第49聯合軍司令。 西方官員表示他是俄羅斯入侵以來在烏克蘭陣亡的第七位俄軍將軍,也是第二位中將階級將軍,該軍階是據報陣亡的最高階級軍官。 據信俄軍士氣不佳,高階將領不得不前往前線提振部隊士氣。

東航波音737客機墜毀:搜救指揮部宣佈乘客與機員全部遇難

搜救工作進行了六天,沒能發現任何倖存者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墜機事故搜索工作持續六天之後,救援當局宣佈機上123名乘客和九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中國國務院委派的應急處置指揮部星期六(3月26日)深夜在廣西梧州召集新聞發佈會宣佈此消息。官員們起立默哀,並表示他們從墜機現場搜集到的殘骸中確認出其中120人的基因樣本。 東航MU5735客機3月21日下午從雲南昆明飛往廣東廣州途中,墜落廣西梧州藤縣琅南鎮莫埌村附近山谷。失事客機機型為美國波音737-800,機齡不到七年。 救援人員稍早前已尋獲其中一個「黑匣子」飛行紀錄儀,另一台仍在找尋中。

所羅門群島計劃和中國展開安全合作 引發澳大利亞緊張關注

所羅門群島去年發生騷亂 【香港聯合時報】 所羅門群島證實正在起草一份與中國的安全協議,此舉引發鄰國澳大利亞和印太地區其他西方盟國的警覺。 媒體的爆料還透露,中國有可能會在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方的所羅門群島設立軍事基地。 這個消息引發澳大利亞的緊張關切,長期以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所羅門群島主要的防衛伙伴,以及最大的援助國。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都表示,已經向所羅門群島政府表達對事態的關切。 澳大利亞外長佩恩(Marise Payne)表示,她尊重所羅門群島做出主權決定的權利,但是「我們特別關切任何危害區域穩定和安全的行動,包括建立軍事基地這種常在性設施。」 新西蘭也表示關切,擔心此一計劃可能「破壞現有機制的穩定,以及長久以來太平洋地區的安全結構。」 所羅門群島沒有透露安全協議草案的細節,也沒有證實被洩漏的草案是否是最終協議版本。 但所羅門群島政府表示,「正在擴大與更多國家安全合作」,「多元化發展安全伙伴,其中也包括中國」。 中國可以派遣軍隊 所羅門群島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方,距離約2000公里,被披露的安全協議草案尤其引起澳大利亞的關切。 安全協議說明了雙方安全合作的架構,按照協議草案規劃,中國可以派遣軍隊「保護在所羅門群島上中方人員和中國主要項目的安全」。 協議草案還顯示,所羅門群島可以「要求中國派遣警察、武裝警察、軍事人員、和其他執法人員和軍隊」。 協議草案還包括部分條款,「讓中國船隻可以訪問所羅門群島,執行後勤補給,停靠和轉運」。 安全分析人士表示,這個協議草案首次表明中國在該地區的明確企圖。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太平洋島嶼區域分析專家普萊克(Jonathan Pryke)表示,「這在白紙黑字上顯示出中國想要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幫了澳大利亞一個忙。」 「這只不過是剛開始而已,距離中國真正在所羅門群島上實現軍事存在還有很長的進程……但是光看到中國的企圖就已經夠讓人擔心。」 所羅門群島政府強調,任何與中國的戰略伙伴關係都會「涉及發展的層面」,該國將「簽署和執行」數個和中國的協議,包括擴大貿易和民航服務合約。 但是該國也對「兩大合作伙伴——中國和澳大利亞」提供警察訓練和提供設備表示歡迎。 澳大利亞對中國在印太地區增加的影響力越來越感到關切,近年來更試圖加大援助支出以壓過中國的影響力。 2018年,澳大利亞推出新政策,和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家庭」加強關係,投入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資金,廣泛被視為是反擊中國在該地區的支出和貸款。 儘管如此,所羅門群島和中國關係仍然越來越近,2019年所羅門群島和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稱此協議草案是「澳大利亞數十年來所見到的最重要的安全動作之一」,是現任澳大利亞政府在「自家門口」的一次防禦失敗。 所羅門群島去年發生反政府騷亂,後來澳大利亞派遣軍隊,並恢復過去長期的警察協助任務,中國也協助該國警察訓練。 受到中國在該地區加強角色的影響,今年2月,美國也表示計劃重新在所羅門群島開設大使館。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去年簽署指標性的防衛條約——「Aukus」澳英美聯盟,借此加強西方盟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 所羅門是什麼樣的國家? 所羅門群島曾是台灣在太平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邦交國。 所羅門位於南太平洋西邊,澳大利亞東北方,巴布亞新幾內亞東方,由六個主要島嶼以及900多個小島所組成,人口65萬。 所羅門群島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二戰後於1978年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以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由所羅門群島總督代行職務,政府則由總理領導。 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的衡量標凖,所羅門群島全球排名第151名,屬於中間偏低位置,該國人民大多依靠務農、捕魚和種植為生。 1983年,所羅門與台灣建交,後來成為台灣在南太平洋最大的友邦。多年來,雙方維繫多項合作協議,尤其是台灣對所羅門長期來的醫療援助,經常派遣醫護人員前往所羅門群島行醫救助偏鄉居民。 2019年,所羅門總理索加瓦雷上台後有意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還派代表團去考察鄰國接受北京援助的情況。9月,所羅門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

三種讓西方國家最擔心的俄羅斯網絡攻擊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宣稱情報顯示俄羅斯正在計劃對美國發動網絡攻擊,他呼籲在美國的私人公司和組織機構「鎖上數字大門」。 英國網絡安全部門也支持白宮「提高網絡安全警戒」的呼籲,但雙方都沒有提出任何俄羅斯正在計劃網絡攻擊的證據。 俄羅斯過去表示,類似的指控是「抹黑俄羅斯」。 不過,俄羅斯是一個掌握有網絡攻擊武器庫的網絡強國,俄羅斯黑客有能力發動擾亂性和潛在毀滅性的網絡攻擊。 烏克蘭的網絡安全到目前為止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專家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對烏克蘭盟友發動網絡攻擊。 網絡安全公司「Rapid7」的專家艾利斯(Jen Ellis),「拜登的警告是合理的,因為俄羅斯的入侵行動似乎沒有預期的效果,西方發動更多的制裁,黑客也會加入戰局。」 以下是三種讓西方國家最擔心的俄羅斯網絡攻擊。 BlackEnergy - 針對重要基礎設施的攻擊 烏克蘭經常被稱為俄羅斯黑客的遊樂場,俄羅斯黑客在烏克蘭發動網絡攻擊,以測試其技術和工具。 2015年,烏克蘭電網遭到名為「BlackEnergy」的網絡攻擊,導致電網受到影響,烏克蘭西部一家電力公司有八萬戶家庭停電。 烏克蘭電網曾經遭到黑客虛擬攻擊 幾乎整整一年過後,另一次名為「Industroyer」的網絡攻擊,基輔大約五分之一的家庭停電大約一個小時。 美國和歐盟都表示,網絡攻擊是俄羅斯軍方黑客發動的。 曾經協助調查網絡攻擊的烏克蘭網絡安全專家克羅托菲爾(Marina Krotofil)表示,「俄羅斯絶對能夠對西方國家發動類似這樣的網絡攻擊,以展現其能力並做出宣告。」 「但是,對電網發動網絡攻擊還沒辦法達到大規模全面停電的結果,對複雜的工程系統執行有效的網絡攻擊極其困難,因為有內建的保護機制,因此想要達到長時間的損壞效果幾乎不可能。」 而且專家也假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俄羅斯對西方重要基礎設施發動網絡攻擊自己也可能會受到波及,因為俄羅斯網絡也有西方設備。 NotPetya - 無法控制的破壞軟件 據信「NotPetya」是歷史上經濟損失最高的網絡攻擊,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都認為是俄羅斯軍方黑客發動。 破壞性強的軟件被藏在一個烏克蘭使用廣泛的會計軟件的更新當中,後來病傳播到全世界,破壞數千家企業的電腦系統,導致約100億美元的損失。 在攻擊發生一個月前,朝鮮黑客也被指發動類似攻擊造成重大破壞。 想哭勒索軟件導致大規模混亂 全球有150個國家30萬台電腦受到「WannaCry」(想哭)蠕蟲病毒感染而數據遭到惡意加密,英國的NHS醫療系統也被迫取消許多醫療看診。 艾利斯說,「這些網絡攻擊能引發大規模混亂,經濟不穩定,甚至是性命損失。」 「聽起來可能難以置信,但重要的基礎設施經常依賴網絡連線技術,就和我們現代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樣,從『WannaCry』對英國醫院造成的影響我們就能得知其破壞力。」 但是,計算機科學家伍德沃德(Alan Woodward)教授表示,類似的網絡攻擊對俄羅斯自己也有風險。 「這類無法控制的破壞就像生物戰一樣,很難針對特定地點的特定基礎設施發動攻擊,『WannaCry』和『NotPetya』等攻擊中俄羅斯也有受害。」 科洛尼爾管道(Colonial Pipeline) - 虛擬犯罪組織發動的攻擊 2021年5月,黑客虛擬攻擊造成美國一條重要輸油管線關閉,美國多個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擔心燃油短缺導致消費者恐慌性加油 美國東岸45%的柴油、汽油和噴射機燃料經由這條科洛尼爾管道(Colonial Pipeline)輸送,輸油管線關閉後引發許多人恐慌在加油站外面排隊。 這次的攻擊並不是由俄羅斯政府黑客發動的,而是一個名為「DarkSide」的勒索黑客組織,該組織據信以俄羅斯為基地。 科洛尼爾管道公司表示,他們向犯罪組織支付價值440萬美元的比特幣,讓計算機系統恢復正常運作。 1953年在巴西創立的JBS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加工集團 在數周之後,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加工集團,巴西的JBS公司遭到勒索黑客「REvil」的虛擬攻擊,肉品供應受到影響。 專家擔心俄羅斯虛擬攻擊的另一點是,克里姆林宮可能會指示虛擬犯罪組織一起合作攻擊美國目標,擴大破壞程度。 沃德沃德表示,「讓虛擬犯罪組織執行勒索軟件攻擊的好處是能夠造成普遍性的混亂,如果數量夠大,就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這麼做對俄羅斯還有附加價值,因為這些犯罪組織不屬於俄羅斯政府,俄羅斯政府可以撇清關係。」 美國能如何反應? 雖然說任何北約會員國遭到虛擬攻擊導致有人死亡或重大無法挽回的損失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但如果真的發生,可能會觸發公約第5條,成員國共同防衛的規定。 但是專家表示,這可能將北約被迫捲入戰爭之中,因此可能只有美國和親密盟國才會做出反應。 拜登已經表示,如果俄羅斯對美國發動大規模攻擊,「我們已凖備好做出反應。」 但是從烏克蘭最近幾周密集發生的網絡攻擊可以確定,類似的事件非常容易導致緊張升級,因此採取任何行動之前,都可能會經過極度謹慎的考慮。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25日最新情況綜述

基輔郊區一間倉庫被俄軍炮火擊中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自2月24日爆發以來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以下是25日一些最新進展: 烏克蘭南部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一名當地官員說,上周劇院被轟炸估計導致300人喪生。(我們尚未獨立證實數字)英國國防部表示,烏克蘭正在重新佔領基輔以東 35 公里處的一些城鎮和防禦陣地俄羅斯新聞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稱,戰爭中共有1351名俄軍官兵喪生,3825人受傷,這是戰爭開始以來俄國第二次更新傷亡數字 馬里烏波爾劇院 美國總統拜登訪問靠近烏克蘭邊境的一個波蘭小鎮周四,拜登在布魯塞爾告訴參加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北約將「做出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歐洲阻止俄羅斯入侵「為時過晚」在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的深夜視頻講話中,澤連斯基再次呼籲允許烏克蘭加入歐盟在緊急峰會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將向北約東翼的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部署四個新的戰鬥群澳大利亞制裁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及其家人,盧卡申科因向俄羅斯及其軍隊提供戰略支持而被列入制裁名單 馬里烏波爾 官員說,自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舉行了首次正式戰俘交換烏克蘭副總理說,被圍困的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有望於今天開闢安全走廊,以便平民逃離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說,自從戰爭開始以來,已經有135名兒童喪生,184名兒童受傷。(我們目前無法獨立證實有關報道和數字)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仍然無法將急需的醫療用品運送到馬里烏波爾和尼古拉耶夫聯合國官員表示,有烏克蘭平民在俄羅斯佔領區被綁架並被扣為人質 英國首相約翰遜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 唐寧街說,英國首相約翰遜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烏克蘭局勢通話。 首相府發言人說,通話持續大約 50 分鐘。據稱,約翰遜在通話中表示應向普京施加壓力,要求他從烏克蘭撤軍。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報道中首先介紹了雙方談及中英經貿往來、氣候合作、人員交流等話題,然後談及烏克蘭問題稱,「兩國領導人還就烏克蘭局勢交換了意見」,習近平闡述了中方原則立場,強調國際社會應該真正勸和促談,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創造條件。 報道說,習近平表示,中方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上星期,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通話將近兩個小時。白宮表示,拜登談及「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支持的影響和後果」。 歐盟和美國簽署天然氣協議 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美國和歐盟宣佈一項關於液化天然氣的重大協議,以期減少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根據該協議,美國將在今年年底前向歐盟提供至少 150 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之後,歐盟已經表示將減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這將意味著歐盟必須增加進口,並生產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歐盟和美國的協議於周五在美國總統拜登對布魯塞爾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期間宣佈。 拜登:如果俄羅斯使用化學武器,北約將做出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北約「會做出回應」。 正在歐洲與盟國會談的拜登並沒有具體說明「回應」可能意味著什麼。 拜登周五(25日)將前往波蘭,超過 200 萬烏克蘭人逃入波蘭躲避戰火。 當被問及如果普京使用化學武器是否會促使北約做出軍事反應時,拜登回答說,「如果他使用化學武器,我們會做出回應。回應的性質將取決於使用的性質。」 此前西方國家警告,俄羅斯可能凖備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 克里姆林宮:脫離G20「沒什麼大不了的」 美國總統拜登稱俄羅斯應被排除在G20之外,克里姆林宮對此做出回應。 克里姆林宮認為,結果不會是災難性的。 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G20 模式固然很重要,但在當前情況下,大多數成員與我們處於經濟戰狀態,(離開它)不會發生任何可怕的事情。」 佩斯科夫說,世界並不僅限於美國和歐洲,他還說,孤立莫斯科的努力將會失敗。 俄羅斯考慮接受比特幣支付石油和天然氣 一位莫斯科高級官員稱,俄羅斯正在考慮接受比特幣作為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支付方式。 俄羅斯國家杜馬能源委員會主席帕維爾·扎瓦爾尼(Pavel Zavalny)表示,可以允許「友好」國家以加密貨幣或當地貨幣支付。 本周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不友好」的國家要用盧布購買其天然氣。 據信,此舉旨在提振已貶值超過 20% 的俄羅斯貨幣。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供應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背景下台灣「不對稱戰術」軍事戰略辯論引關注

【香港聯合時報】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始,台灣海峽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烏克蘭危機加劇之際,台灣社會及輿論也就台灣的軍事戰略及訓練方式展開激烈辯論。 其中,「不對稱作戰」(asymmetric warfare)戰略成為台灣抵禦北京軍事威脅的重要戰略之一,近年來亦成為台灣軍事討論的熱點話題。 「不對稱作戰」是指由較弱或軍力落後的對手,採用不預期的手段及創新戰術向較強對手脆弱處發動攻擊,是一種「以小博大」的策略。烏克蘭此次運用這種戰術抵禦全球軍事強國俄羅斯,使其成為關注焦點。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博士分析,若採取「不對稱作戰」,台灣還有非常多低成本的方案能迅速增加台灣的防衛能力,包括這次在烏克蘭戰場上大出風頭,搭載導彈的「彈簧刀無人機」(Kamikaze drones) 即是「低價有效」的防衛武器。 不過,台灣前海軍「新江」軍艦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強調,台灣海軍之前向美國採購12架MH-60R反潛直升機,日前卻傳出美國國務院致函台灣國防部,以「不符不對稱戰力」原則拒絶。他因此表示,台灣該思考是否還要持續以美國——台灣現在主要的軍售來源國,來決定台灣的建軍構想與用兵理念。 根據報導,針對台灣是否需要調整現行兵役制度,將現有的強制性的徵兵制時間拉長到一年,台灣國防部及總統府回應稱,仍在就各方意見評估中,尚未有定案。台灣總統府本周發言說,更重要的是強化台灣軍隊「不對稱作戰」的建軍思維。 無論如何,此次烏克蘭抵禦俄羅斯入侵發揮「不對稱作戰」的策略奏效,有關台灣如何發展「不對稱作戰」戰略的辯論亦持續升溫。香港聯合時報採訪防衛專家,分析在烏克蘭危機及影響下,台灣發展「不對稱」戰術的優勢及阻礙。 不對稱戰術 ​​2016年,台灣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在防務上的重大政策是全力推動台灣「自主國防」,譬如台灣漢翔公司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合作,將台灣現有142架F-16A/B升級為F-16V(Block20)。蔡英文又持續推動國機國造、潛艦國造、國艦國造、國車國造等軍事裝備,迄今均有不錯成果。 在對外軍購部分,蔡英文任內向美國採購66架F-16V (F-16C/D,Block70)、108輛M1A2T戰車等主戰裝備。此外,台灣國防部2021年8月公布的《中共軍力報吿書》評估解放軍對台作戰能力時稱,後者「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 但是,據香港媒體《香港01》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仍有200萬常備軍,是世界上最大的武裝力量,台灣軍隊則大約有20萬人的兵力,是解放軍人數的十分之一。此外,根據美國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2021年公布的最新世界軍力排行榜,中國大陸在全球軍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名列第三,台灣排在第二十六位。 因此,在這種軍力差距下,台灣如何發揮「不對稱戰術」,近年來在兩岸軍事對壘升溫之際,此戰略開始成為關注焦點。 蘇紫雲表示,不對稱戰的核心就是「不對稱的成本」。因此,就台灣而言,地面(ground based) 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可有效抵消中國的數量優勢。 他認為,在戰術上,台灣過去20年已經投資2千枚的拖式飛彈、地獄火飛彈、標槍飛彈。但他說,這「不是要與中國的坦克大決戰,而是要阻止中國的登陸艦艇(landing craft)」。 台灣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在金門進行金門島反侵略演習(2019年5月25日資料照片)。 譬如,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安全與防務客座研究員馬明漢(Michael Mazza)在2019年在評價台灣軍事時稱,台灣防衛事務對「非對稱戰略」十分重視。他說,例如「光華六號」飛彈快艇與沱江級巡邏艦已經完備。同一時間,台灣海軍宣佈將發展微型飛彈突擊艇,計劃興建五十噸以下的小型快艇,並在後者配備「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或「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以保存台灣的反擊能力,嚇阻敵方艦艇。 前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副主任伊萬·卡納帕斯(Ivan Kanapathy)近日接受美國軍事網站「防務快報」(Breaking Defense)採訪時分析,台灣目前戰略重點是試圖獲得或保持空中優勢,因此特別注重高端軍事武器,以保持對空域的控制權。但是,他在以烏克蘭危機為例分析時強調,與其說坦克和戰鬥機是烏克蘭頑強抵抗的支柱,不如說是反坦克和防空武器,以及訓練有素的預備役軍人和動員起來的民眾,能在不對稱戰術上製造影響力。 曾經在美國在台協會擔任武官的他建議說,台灣或許該將資源投入到岸防巡航飛彈,用來鎖定船隻或登陸戰車的拖式飛彈與標槍飛彈,以及可以鎖定飛機的刺針可攜式防空飛彈,防止敵軍在岸上建立據點;此外,台灣應該與美國和盟友研發無人水下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UUV)技術的公司密切合作,將水雷(naval mine)研發現代化。他認為,獲得編程、巡弋和布防以及解除自走式水雷的技術,可以為台灣在軍事戰略決策方面增強靈活性。 台灣海峽仍是天然屏障? 許多分析都指出,台灣與烏克蘭的戰場環境不同。烏克蘭是陸地戰場( land warfare)較難防守,台灣則因為四面環海,具有守勢優勢,因此能取得局部的「海優、空優」,可以「把入侵的敵人阻擋在海上」。 卡納帕斯認為,如果中國解放軍攻台,台灣需要明白的是,台灣「要有能力堅持一段時間,美國與聯軍的幫助才有可能抵達。」 但是,呂禮詩強調,台灣海峽並非一年四季都是狂風惡浪,只有在每年中秋節至隔年端午節前的風季逢東北季風南下,海象才比較凶險。夏季除颱風接近外,多為風平浪靜。他指出,去年一名中國男子駕橡皮艇橫渡台灣海峽,即為一例。 他強調,「過去海峽可能是極佳的天然屏障,但解放軍以下餃子的速度與數量打造海軍艦隊,海洋可能變為武統的跳板。」 不過,呂禮詩補充,這幾年傳出美軍有意淘汰早期老舊型號的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神盾驅逐艦,可以觀察台灣接手驅逐艦的可能性。他向台灣媒體中央社分析,台灣若擁有勃克級後可以在遠離台灣本島西岸的台灣海峽,在海上進行飛彈防禦。另外,也將有「標凖六型」飛彈能進行超水平面的目標進行攔截。 資訊及認知作戰 中國大陸軍機近來多次飛越所謂的「海峽中線」。圖為2020年2月10日,台灣F-16戰機升空監控伴飛中國軍機繞台飛行(台灣國防部資料照片)。 此次烏克蘭危機,有許多分析認為精確地展示了現代戰爭中資訊及認知作戰(或稱心戰)的重要性。 有分析認為,烏克蘭面對全球軍事強國俄羅斯能夠發揮不對稱戰力,以小博大的關鍵之一,是在認知及資訊戰上,烏克蘭此次獲得的國際資源以及認知作戰運用比俄羅斯軍隊更優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烏克蘭與俄羅斯軍力懸殊,然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善用社交媒體工具和現代溝通技巧,在資訊戰中佔了上風。 相對而言,俄羅斯此次則針對烏克蘭的認知作戰並不太成功。莫斯科對外禁掉許多國際社交媒體及新聞網站。歐盟則宣佈境內禁播俄羅斯國營媒體節目,臉書和Instragm則限制歐盟和英國對「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的登陸管道,試圖禁止俄國官媒的信息流通等。 蘇紫雲說,烏克蘭則開創了新的戰法戰術,以「數碼彈藥」協助實體部隊圍堵、壓制俄軍,並在宣傳上取得豐碩戰果。 烏俄戰爭下的資訊戰,在台灣也引起許多關注。有許多分析開始借著烏俄各自使用的認知作戰以及戰爭下的媒體策略,來分析兩岸間是否有類似的資訊戰正在發生。 台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曾怡碩助理教授對台灣媒體表示,據他觀察,兩岸間的「無煙硝戰爭」,一直在發生,台灣從過去就很注重政治作戰的運作,這會是不對稱戰爭中,或能發揮極大戰力之關鍵。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背景下台灣「不對稱戰術」軍事戰略辯論引關注

烏克蘭戰場外西方與俄羅斯的能源制裁博弈

美國總統拜登 周四在布魯塞爾同德國總理肖爾茨,英國首相約翰遜和其他七國集團領導人會面 【香港聯合時報】 英國首相約翰遜周四(3月24日 )在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上表示要加大對烏克蘭武器援助,同時他呼籲制裁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在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歐洲同歐洲領導人討論烏克蘭局勢的時候,能源已經成了制裁和反制裁的武器。 石油是俄羅斯的主要出口收入來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以切斷俄羅斯戰爭機器的資金來源為由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行制裁,歐盟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壓力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3月21日說,俄羅斯了解到歐洲國家正積極討論對俄羅斯石油供應實行制裁,但這樣做將導致歐洲「陷入困難」。 英國天然氣4%、原油的8%來自俄羅斯進口。美國不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俄羅斯原油進口佔其原油進口的7%。 歐盟的天然氣進口的45%、原油進口的25%,煤炭進口45%都來自俄羅斯。歐盟委員會表示,能在2030年前做到完全不依賴俄羅斯化石能源。 普京說俄羅斯需要停止在天然氣交易中使用"受到影響的貨幣",對美國和歐洲的制裁進行報復 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支持制裁俄羅斯能源出口,但德國、比利時等國希望緩行。德國天然氣進口55%來自俄羅斯,德國總理肖爾茨周三(3月23日)說,停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將把德國和整個歐洲推入經濟衰退。 周五(3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同歐盟領導人宣佈,簽署一項年底前美國向歐洲提供液化天然氣的協議,並成立聯合團隊,努力「減少歐洲對俄羅斯化石能源的依賴,加強歐洲能源地位」。 根據該協議,美國將在今年年底前向歐盟提供至少 150 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 裏海輸油管道 最近俄羅斯表示,要維修被風暴損壞的輸油管,中斷管道石油供應可能減少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經由裏海輸油管道(CPC)的輸油量,減少幅度可能高達每天1百萬捅。 俄羅斯下調主要輸油管道對全球原油市場的輸送能力,促使油價上漲,加劇了能源供應的擔憂。此前,西方制裁已經引發對莫斯科凖備採取報復、中斷向西方輸送能源的擔憂。 裏海輸油管道每天從中亞地區向黑海輸送一百萬桶原油。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能源副部長周二(3月22日)發表聲明說,現在裏海輸油管可能會中斷兩個月,以便對被損壞的輸送設備進行維修。 裏海輸油管道集團的輸油管連接哈薩克斯坦的田吉茲油田(Tengiz)和俄羅斯黑海外運港口。哈薩克斯坦的卡沙幹油田和卡拉恰幹納克油田也通過裏海輸油管道外送石油。 裏海輸油管道集團的輸油管連接哈薩克斯坦的田吉茲,卡沙幹和卡拉恰幹納克幾個油田和黑海的輸油港口(卡沙幹油田) 石油輸送受到干擾發生在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歐洲之前,美國已經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俄羅斯中斷石油管道進行維修的消息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了2%,從每桶價格上漲到117美元,然後有所回落。 有分析認為,風暴損壞輸油管的維修消息公布的時機令人產生疑問,因為管道集團的西方合作伙伴都無法去現場實地核查消息的真偽。 俄國控制油管 在華盛頓的能源諮詢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的總裁布克(Kevin Book)說,不管是風暴關閉了基礎設施,或是俄羅斯關閉了基礎設施,只有俄羅斯能夠決定何時重開。 俄羅斯擁有裏海輸油管道集團24%的股份,是最大的股東。美國的能源巨頭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分別擁有15%和7%的股份。另外7.5%的股份由俄羅斯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的合資公司擁有。 裏海輸油管道集團發表聲明表示,「目前的市場情況」會使維修被風暴損壞的港口裝送設施更加困難,這意味著船運困難會減少2/3。分析人士說,所謂「目前的市場情況」是指最近來自西方的制裁。 普京周三(3月23日)說他"已經決定把我們對所謂的敵對國家的天然氣供應的支付方式變成盧布支付"。 能源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的分析員阿馬塔·申(Amrita Sen)說,考慮到俄羅斯現在出口石油遇到問題,他們可以在維修方面製造困難。 「石油替代相對容易」 美國政治雜誌分析說,原油出口制裁對俄羅斯的打擊大於天然氣制裁。歐盟1/4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的管道輸送,歐盟目前很難找到替代渠道。但是原油不同,歐盟1/3的原油有進口來自俄羅斯,經過輸油管道進口的石油只有4-8%。 雖然拜登政府本月發佈行行政命令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但禁令並不包括通過裏海輸油管運送的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埃克森美孚和其他石油公司一直在運送來自該輸油管道的石油。 美國能源公司雪佛龍的總裁沃思(Mike Wirth)本月初說裏海輸油管道是「世界石油重要的供應來源……現在世界非常需要來自那裏的石油」。 但能源政策記者赫爾南德茲(America Hernandez)在政治雜誌撰文認為,歐盟很容易從國際原油市場上找到替代俄羅斯的供應渠道。石油出口制裁對俄羅斯的打擊更大,因為他們從原油出口得到的收入大於天然氣出口。 根據歐洲非政府組織「交通和環境」的統計,俄羅斯石油佔法國原油進口的13%,德國進口的1/3,波蘭和芬蘭石油進口的2/3,斯洛伐克石油進口的3/4。 天然氣反制 德國總理不同意東歐國家領導人嚴厲制裁俄羅斯的要求,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 彭博社報道說,隨著俄羅斯同西方的能源對抗加劇,近半天然氣進口依賴俄羅斯的歐洲現在可能要面對自19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 最近的報道說,俄羅斯計劃要歐洲國家用盧布支付天然氣進口。普京周三(3月23日)說,他「已經決定把敵對國家的天然氣供應支付方式變成盧布支付」。 普京說俄羅斯需要停止在天然氣交易中使用「受到影響的貨幣」,對美國和歐洲的制裁進行報復。他說,「很清楚,我們對歐盟和美國提供貨物換取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支付變得毫無意義。」 俄羅斯總統普及下令俄羅斯央行在一周內制定出盧布付款機制。彭博社報道說,普京迫使歐洲公司付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實際上是支持俄羅斯貨幣。自烏克蘭危機引發對俄羅斯的制裁後,盧布兌換率直線下降。 消息傳出導致天然氣價格暴漲30%。歐洲現在除了要應付天然氣漲價問題,還要應對合同爭議和再談判,以及面對中斷天然氣供應的威脅。 俄羅斯天然氣最大的進口國德國已經表示俄羅斯要求盧布支付的做法違反了現有合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歐洲最大的客戶意大利說他們拒絶支付盧布購買天然氣,因為那樣可能幫助普京破壞歐洲的制裁機制。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满月:拜登称对习近平警告非威胁 北京再提生物武器指控

拜登认为中国明白其经济命脉系于西方,而非俄国。 【香港聯合時報】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军事行动满月,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被问到此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所作出的警告时称,他并无威胁中国不要支持俄国。 拜登星期四(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与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之际说,他相信中国明白其经济前途“维系于西方”。 中国自开战以来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侵略别国,并指责西方制裁俄国无济于事。北约领导人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所有国家,包括中国维护国际秩序。 中国国防部首次就乌克兰问题表态,重复北京指责外国散播“虚假信息”,“意在推卸责任、抹黑中国”,并要求美国交代“乌克兰生物武器研究”问题。华盛顿此前称这是莫斯科针对美国的“虚假声明”。 拜登:对习近平警告非威胁 拜登在出席布鲁塞尔北约峰会后会见媒体记者,被追问他一周前与习近平举行视像会晤的内容。 拜登说:“正如我之前报告一样,也正如大家所预期,我跟他讲明白——我没有威胁他,但我跟他讲明白——确保他明白要是帮助俄罗斯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后果。” 拜登(右)一周前与习近平通话。 拜登说,他向习近平“指出了在俄罗斯的野蛮行为下,有多少美国与外国企业已撤出该国”,而他与习近平之间过去多次讨论过中国希望与欧洲和美国一道实现经济增长,要是习近平决定向普京提供援助,他将面对“重大危险”。 “我想中国明白其经济未来紧密维系于西方远多于俄罗斯,因此我相信他不会参与其中。” 自开战以来,拜登政府持续对华施压,要求北京切勿协助莫斯科反制西方制裁措施,甚至提供军事援助。分析人士指出,在中俄两国2月宣布加强战略协作,并称“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之后,华盛顿希望设法让北京疏远莫斯科,但要是对北京施加制裁或反制措施,很有可能反损美国经济。 北约“团结对俄” 拜登在北约峰会上说,北约从未如此团结,且需继续团结下去,使对俄制裁能长时间维持,左右莫斯科决策。 拜登再次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正试图“摧毁北约”,普京“宁可面对30个独立国家,都不愿面对30个与美国团结一致的国家。” 北约峰会声明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威胁到全球安全,对国际规则的攻击使世界更加不安全,呼吁普京总统立即停止这场战争,从乌克兰撤出军队。 这份声明还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维护国际秩序,包括《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不以任何方式支持俄罗斯的战争,不采取任何行动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 与会各国首脑同时对对中国官员最近的公开评论表示关切,并呼吁中国停止放大克里姆林宫的错误说法,特别是关于战争和北约的说法,并促进和平解决冲突。 拜登称北约组织“从未如此团结”。 分析:乌克兰战局中的中国问题 今年2月冬季奥运会期间,习近平与普京在北京有一场和睦的会晤,双方形容两国关系“没有止境”。要是那转化成中国在未来岁月里给俄罗斯提供经济与军事支援,那么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给乌克兰所做的一切都将白费。 上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与其中国同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在罗马会晤,继而是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之间的两小时通话。美国在此无法单打独斗,美国与欧洲都必须写作文游说中国与俄国保持距离,要是可以的话,还需要高调谴责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 中国最近表态支持俄罗斯参与即将到来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说明这知易行难。 欧洲跟美国一样,是中国货品的关键市场。美国与欧盟威胁,一旦中国公开支援俄罗斯,将予以制裁,这显然会让中国在经济方面做出权衡。 对于拜登来说,迫使中国与俄国进入同一个敌对阵营,目前看来十分冒险。 中国促美“交代”“虚假声称” 就在拜登出席北约峰会之际,中国军方首次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评论,其内容重复了中国外交部连日来对美方的指责。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星期四就乌克兰局势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说:“所谓中方事先知情、‘默许’‘纵容’等说法完全是虚假信息,意在推卸责任、抹黑中国。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吴谦又说,根据公开披露的消息,乌克兰境内数十座生物实验室是按照美国国防部命令运行,美方有关活动严重缺乏透明度,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我们不禁要问,美方这些项目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美方为什么不公布这些项目的详细信息?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与美国防部是什么关系?如果美方在乌实验室从事的仅是科学研究和疾病监测,为什么美国防部会深度参与?美国20年来一直独家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多边核查机制,这又是为什么?” 美国早前指责俄罗斯意图栽赃乌克兰,以制造理由对其使用生化武器。 中国国防部网站指出,记者提问是基于“美副国务卿纽兰承认,乌克兰有‘生物研究设施’,美方正同乌方合作,防止相关‘研究材料’落入俄军手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四也说,国际社会围绕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讨论十分热烈,提出了很多疑问。“但我们遗憾地看到,美方作出的回应存在诸多漏洞,各方完全有理由质疑。美方不能只是用沉默和一句‘虚假信息’来搪塞。究竟是不是虚假信息,这需要美方作出严肃的澄清。” 汪文斌还说,指责中方散布涉乌虚假信息,本身就是在散布虚假信息。 乌克兰民间智库VoxUkraine与社交平台Facebook合作的事实核查团队上周指出,美国国务院政务次卿卢岚(Victoria Nuland,又译努兰)并未声称美国在乌克兰设有实验室,有人将其言论断章取义。 团队指出,有关言论是出自3月8日的一场联邦参议院听证会。当时共和党籍参议员努比奥(Marco Rubio)问乌克兰有否生化武器,卢岚回答,乌克兰某些实验室存放的材料,一旦落入俄国侵略者手中,将会构成危险。 卢岚当时并未承认实验室由美国拥有。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Jen Psaki)翌日表示,俄罗斯可能会栽赃乌克兰,以图对乌使用化学或生物武器,不过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普萨基当时在Twitter上批评俄罗斯散布美国正在乌克兰开发化学武器的“虚假声明”。

俄烏之戰:如何看待俄羅斯的民調?俄羅斯民眾支持這場戰爭嗎?

支持和反對入侵烏克蘭的抗議標語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官方民意調查和獨立社會學家表示,大多數俄羅斯人支持烏克蘭戰爭。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他們的調查? 根據俄羅斯官方民調機構全俄民意研究中心3月5日進行的一項調查,71%的俄羅斯人支持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21%的人不支持,8%的人沒有態度。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俄羅斯軍隊的行動進展順利。 俄羅斯社會意見基金會(Public Opinion Fund)(主要受總統府委託進行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他們的結果顯示,65%的俄羅斯人贊成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17%的人不贊成,18%的人不知道。 俄羅斯反對派活動人士米尼亞洛(Alexei Minyailo)的獨立調查「俄羅斯人想要戰爭嗎?」對那些反對戰爭的人來說也顯示出令人不安的結果。51%的受訪者回答「是」,只有27%的人回答「不是」。 調查結果顯示,支持戰爭的人中,信賴國營媒體的比例達到73%,反對戰爭的人中則有85%不信賴國營媒體。 大多數積極抗議入侵烏克蘭的人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仍然有資格被徵召入伍,或者最近剛剛服完兵役。 一項對社交網絡的研究得出了與電話調查不同的結論。 俄羅斯互聯網上關於這個話題的帖子中,約52%支持戰爭,30%反對戰爭。而佔總數30%的俄羅斯人表達了對烏克蘭人的同情。該研究稱,這是所有出版物中最常見的情緒。 審查行動 烏克蘭的電視和新聞網站上充斥著戰爭的恐怖畫面:被炸毀的房屋廢墟,平民傷亡,大量俄軍裝備被燒燬和打碎。烏克蘭官方社交媒體頁面上充斥著數十個視頻,畫面裏是被抓獲的俄羅斯士兵和軍官,到處是血跡和屍體。 通過俄羅斯的電視,你不會看到關於俄羅斯軍隊失敗和傷亡的報道。 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一周後,俄羅斯通過了一項法律,懲罰散佈俄羅斯軍隊的不可靠報道。傳播任何政府認為不可信的報道,現在可被判處15年監禁。 俄羅斯媒體被禁止稱入侵烏克蘭是一場戰爭,並被告知必須使用"特別行動"一詞。 不遵守審查要求的媒體機構已被大批關閉。戰爭開始的第一周,幾乎所有的獨立媒體都被封鎖了。 在衝突開始前,幾乎所有反對克里姆林宮並表達獨立觀點的俄羅斯媒體都被貼上了「外國代理人」標籤。 措辭細節 埃克塞特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貝蘇德諾夫(Alexei Bessudnov)說,你必須仔細看措辭。以下是他的觀點和分析: 支持和反對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如何提問。你支持什麼?每個人提問的方式都不同。全俄民意研究中心問,你是否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進行特別軍事行動的決定?這似乎是一個中立的問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如果你問,「你支持這個決定嗎?」你得到的回答與「你對特別軍事行動的看法是什麼?」不同。 如果你問特別軍事行動,這是一個問題。但如果你問的是入侵烏克蘭或烏克蘭戰爭,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問題了。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如何表述這個問題。此外,想象一個陌生人打電話給你,詢問你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看法。大多數人對給予坦率回答都很謹慎。 許多人還沒有想清楚他們自己的觀點。他們會在採訪中形成自己的觀點,這取決於採訪人說話的方式,以及他們將談話引向哪裏。他們支持什麼,不支持什麼,一個人的觀點可能是矛盾的。 關於這些調查,我們可以肯定的是,50%至70%的俄羅斯人最可能傾向於支持政府的決定。很多嗎?是的,確實很多。但如果50-70%的人支持他們,那麼30-50%的人反對他們,或者至少不清楚。這也很多。 不同社會經濟群體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而最大的差異在於年齡。在俄羅斯,大多數30歲以下的人不支持這種特殊軍事行動。這在大城市尤其明顯,尤其是聖彼得堡,在那裏90%接近領取養老金年齡的人會支持這一行動。 很多人的判斷取決於獲取信息的渠道。大部分老年人從電視上獲取信息,他們每天都在收聽收看這些有關對抗納粹的敘事,接受國家機器全天候的宣傳轟炸。 年輕人很少看電視,他們經常上網,所以他們的信息環境完全不同。 男性和女性之間也有區別。中年女性尤其不支持戰爭。上過大學的人和沒上過大學的人之間有一點區別,但不是很大。在城市裏,前者不太傾向於支持入侵。 所以沒有統一的觀點或普遍一致意見,但有一群非常重要的關鍵少數。它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提問,我預計這個數字會隨著問題不同而發生變化。 他們進行調查並公布結果是件好事,但我們需要以批判的眼光對待,並仔細觀察提問的方式。我們看到兩個國家資助的調查和兩個獨立的調查。獨立調查對象的支持率較低,但差異並不明顯。 評估意見是一門手藝,全俄民意研究中心以及俄羅斯社會意見基金會等機構都是老手,而且做得很專業。但他們是在進行一項任務,他們沒有偽造任何東西,但我認為他們如此親近政府,有受到限制。我認為他們沒有公布他們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了解這些數字很重要,但我們不應該盲目相信它們,我們需要了解它們背後的含義。我們試圖獲取不同觀點。它們通常是在調查過程中形成的。調查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沒有它們,情況會更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反擊歐美金融制裁,天然氣出口改用盧布結算有何影響

【香港聯合時報】 當地時間3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與所有「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交易將改用盧布結算,盧布應聲大幅升值,天然氣價格迅速拉高。 長期以來,國際能源交易都是以美元或歐元計價和結算。專家認為,此舉可能使俄羅斯規避一些制裁,並可以提振該國貨幣盧布。 有業者表示對具體如何操作「沒有頭緒」,尚需觀察。 有專家認為此舉也可能傷害俄羅斯的償債能力,削減其進口,使經濟難上加難。 普京說了什麼? 普京表示,「對我們來說,向歐盟和美國交付貨物,並接受美元、歐元和其他一些貨幣的付款,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一套轉移支付的措施,從我們的天然氣開始,將我們供應給所謂的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付款轉換成俄羅斯盧布。」 多家俄羅斯銀行目前受到制裁。 普京補充說,「也就是在這種支付中停止使用所有自己毀壞了信譽的貨幣。」 此前,俄羅斯聯邦批准了不友好國家名單,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等在內的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普京要求俄羅斯央行和政府官員在一周之內制定出將付款轉為盧布結算的操作方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也被要求修改合同以適應這一舉措。 俄羅斯為何這麼做? 德國已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投入運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美等國家聯合凍結了俄羅斯政府和央行的外匯賬戶。而俄羅斯央行逾6000億美元的國際儲備中,有超過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在外國發行的證券或國外銀行的現金和存款中。 近期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表示,「我們的儲備總額約為6400億美元,目前約有3000億美元的儲備處於我們無法使用的狀態。」 制裁令影響了俄央行可以動用的外匯和黃金儲備,大幅削弱俄羅斯維持盧布穩定的能力,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暴跌85%。 上述消息公布後,盧布兌美元匯率出現反彈,立即升至95盧布兌1美元,為過去三周的最高點。盧布相對歐元也升值了3.5%,匯率為110.5盧布兌1歐元。 如果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以盧布結算,還可能規避一些金融制裁。諮詢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高級副總裁加裏波第(Claudio Galimberti)稱,幾乎所有的俄羅斯天然氣購買合同都是以歐元或美元計價的。因此,俄羅斯有可能制定新的合同,要求以盧布支付,但這將需要各國政府的央行持有盧布,或在公開市場上購買。 「合約是由兩方達成,通常是以美元或歐元計價。因此如果單方說『不行,你接下來要用這個貨幣支付』,那就不存在合約了,」悉尼科技大學公共政策治理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哈克特(Tim Harcourt)則表示。 「現在還不清楚俄方的這個要求有多認真,」休斯敦大學客座教授、同時也是液化天然氣行業顧問薩克瑪(Susan Sakmar)稱指出,盧布兌美元匯率周三上揚及歐洲天然氣批發價格跳漲,可能就是重點所在。這種轉變需要很長時間,與此同時,天然氣的價格維持在高位,這就很符合普京的利益。 作為「不友好」國家之一,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表示,關於俄羅斯將如何執行以盧布結算出售天然氣,日本還沒有頭緒。他在國會會議上說,「目前,我們正在與相關部門研究這一情況,因為我們不太了解(俄羅斯的)意圖是什麼,以及他們將如何做到這一點。」 具體影響 歐洲約40%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歐洲各國每天須向俄羅斯支付2億至8億歐元。 俄羅斯鋪管船Fortuna號在波羅的海進行海底管道鋪設作業,這是「北溪2號」工程的一部分。 鑒於能源供給的特殊性,兩者長期以來締結了一種共生關係。俄羅斯通過龐大的管道網絡向歐洲輸送油氣,而大管徑、長距離管道的建設成本高、週期長,一旦建成,供需雙方即相互依賴、難以分割。 德國似乎是受此消息影響最大的國家。該國是主要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國。標普全球的分析報告認為,德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高但國內產量低,僅2021年德國對天然氣的淨進口量約為840億立方米,而從俄羅斯的進口量約佔60%。 作為回應,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在議會發表講話稱,歐洲將結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如果一夜之間這樣做,會危及數十萬個工作崗位和整個工業部門。 凱投宏觀的新興歐洲資本經濟分析師皮池(Liam Peach)認為,此舉將降低俄羅斯的償債能力,並削減俄羅斯的進口,其經濟將進一步受到損害。 路透社分析稱,對美國來說,一系列制裁將迫使盧布、人民幣或其他貨幣在貿易中的使用日益增加,若轉變取得成功,可能會削弱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對美國的借貸和融資成本將產生長期影響。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究竟犯了哪些軍事錯誤?

俄羅斯坦克出故障被棄於路邊 【香港聯合時報】 自從2月24日俄軍在烏克蘭開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整整一個月過去了。普京原來希望的「閃電」獲勝並沒有發生。 俄羅斯有世界上最龐大和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之一,但是這一優勢在入侵烏克蘭的最初階段並不明顯。西方的許多軍事分析家對俄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大感意外,其中一位專家將其形容為「非常糟糕」。 目前,俄軍的推進似乎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一些分析人士對俄軍遭受損失是否能恢復過來表示懷疑。 上周,北約高級軍事官員表示, 「很明顯,俄軍沒有達到他們的目標,很可能也無法實現他們的最終目標。」 那麼,俄軍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我們就此採訪了一些西方國家的資深軍事官員和情報官員。 錯誤的假設 俄羅斯的第一個錯誤是低估了較小的烏克蘭軍隊的抵抗力和能力。比較而言,俄羅斯的年度國防預算超過600億美元,而烏克蘭的軍事開支剛剛超過40億美元。 與此同時,俄羅斯和許多其他國家似乎高估了俄軍的實力。 普京總統已經為俄軍實施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現代化改革計劃,他可能也相信了自己的一番炒作。 侵略戰爭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軍事實力對比。軍隊人數 (現役和預備役*)、主戰坦克、作戰飛機、武裝直升機、裝甲運兵車、火炮。注*:預備役包括5年以內退役人員。來源:《2022年軍事平衡》報告 一位英國高級軍事官員表示,俄羅斯的大部分投資都用於其龐大的核武庫和武器試驗,其中包括開發高超音速導彈等新武器。 俄羅斯開發了世界上最先進的T-14「阿瑪塔」(Armata)主戰坦克。雖然曾在莫斯科紅場勝利日閲兵式上亮相,但在烏克蘭戰場上卻不見蹤影。目前俄軍部署的大部分是老式T-72坦克、裝甲運兵車、火炮和火箭炮。 在入侵行動開始時,俄軍在邊境附近部署的戰機數量對烏克蘭空軍有超過三比一的優勢。大多數軍事分析家認為入侵的俄軍會迅速獲得空中優勢,但事實並非如此。 事實證明,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仍然有效,限制了俄軍的機動能力。 莫斯科可能還希望其特種部隊將發揮重要作用,有利實施快速、決定性的打擊。 一位西方高級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認為它只需要部署像特種部隊(Spetsnatz)和空降兵(VDV)這樣的輕裝備尖刀部隊,「就可以消滅少數烏克蘭防守部隊,僅此而已」。 但在入侵行動最初的幾天裏,俄軍直升機對基輔郊外霍斯托梅爾機場發動的襲擊被烏軍擊退,造成俄軍無法使用空中橋樑來投送部隊、設備和補給品。 俄羅斯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T-14阿瑪塔(Armata)主戰坦克曾在莫斯科紅場勝利日閲兵式上亮相,在烏克蘭戰場上卻不見蹤影。 相反,俄軍不得不主要依靠公路運輸其物資。這就造成了交通擁堵和阻塞點,這些都很容易成為烏克蘭軍隊伏擊目標。 俄軍一些重型裝甲車輛偏離了公路,陷入爛泥中,更加強了外界對俄軍「陷入泥潭」的印象。 與此同時,衛星拍攝到從北方邊界開進來的俄軍裝甲車隊仍然未能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不過俄軍在烏克蘭南部的推進比較明顯,已經能夠使用鐵路線來補給其部隊。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表示,普京的軍隊「已經失去了勢頭」。 「俄軍已經被困住了,他們正在緩慢但肯定會遭受重大傷亡。」他說。 死傷嚴重 士氣低落 俄羅斯為這次入侵行動集結了約19萬大軍,其中絶大部分已經投入戰鬥。但俄軍已經損失了大約10%的力量。俄羅斯或烏克蘭的損失規模目前沒有可靠的數字。烏克蘭聲稱已經擊斃14000名俄軍士兵,但是美國估計實際數字可能是這個數字的一半。 西方國家一些官員表示,有證據顯示俄軍的士氣正在下降,其中一位官員說,俄軍的士氣「非常、非常低落」。 另一位官員說,俄軍部隊感到「又冷,又累,又餓」,因為他們已經在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邊界的雪地裏等待了數周時間,然後才得到入侵烏克蘭的命令。 俄羅斯已經被迫調動更多的部隊來彌補損失,包括從該國東部地區和亞美尼亞調入預備役部隊。西方官員認為,來自敘利亞以及來自其秘密瓦格納集團的僱傭軍也"極有可能"很快加入戰鬥。一名北約高級軍事官員表示,這表明俄軍不得不採取「濫竽充數」做法。 供給和後勤運輸 美國宣佈的軍事援助預計將包括彈簧刀小型「自殺」無人機 俄羅斯的基本保障遭遇重重困難。軍隊中有句老話,外行侃戰術,內行抓後勤。有證據表明,俄羅斯對軍隊後勤保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俄軍的裝甲車隊已經耗盡燃料、食物和彈藥。大量軍車拋錨並被遺棄,然後被烏克蘭人的拖拉機拖走。 西方官員還認為,俄軍的某些彈藥庫存可能已經不足。迄今,俄軍已經發射了850到900枚遠程精確打擊導彈,包括巡航導彈,這些導彈比非精確制導武器更難替代。美國官員警告說,俄羅斯已與北京接洽,希望中國幫助解決其部分軍需短缺問題。 相比之下,西方供應的武器正在源源不斷地運往烏克蘭,大大提高了烏克蘭的士氣。美國最近宣佈將向烏克蘭額外提供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除了提供更多的反坦克和防空導彈外,預計還將包括彈簧刀(Switchblade)小型無人機。這種俗稱「神風敢死隊」的無人機可以單兵攜帶快速部署發射,用來偵查和打擊地面目標。 但是西方官員警告稱,普京可能會「以更大的暴力加大賭注」。 他目前仍然有足夠的武器,可能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烏克蘭城市進行狂轟濫炸。 一名情報官員表示,普京儘管遭遇挫折,但「不太可能被嚇倒,反而可能會進一步戰爭升級。他可能仍然相信俄羅斯能夠在軍事上打敗烏克蘭。」 這位官員警告說,雖然烏軍頑強抵抗,但如果無法獲得大量的補給,他們也可能「最終彈盡糧絶,寡不敵眾」。雖然相比戰爭剛開始時,形勢對烏克蘭可能更加有利,但烏克蘭仍然面對強大的不利因素。

東航波音737客機墜毀:第三天搜索範圍擴大 尋獲更多飛機與遇難者殘骸

部分機上人員家屬已在現場守候。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墜機事故搜索工作進入第三天,搜索人員發現更多飛機殘骸碎片與遇難者遺體殘骸。而在第一台俗稱「黑匣子」的飛行記錄儀發現後,第二台「黑匣子」成為重點搜尋對象。 中國國務院委派的應急處置指揮部星期四(3月24日)證實,墜機現場發現了發動機等飛機殘骸,並相信已鎖定事故主要撞擊點。官方新華社引述中國應急管理部廣西消防救援總隊官員表示,搜索區域星期四比此前擴大近五倍。 東航MU5735客機3月21日下午從雲南昆明飛往廣東廣州途中,墜落廣西梧州藤縣琅南鎮莫埌村附近山谷。失事客機機型為美國波音737-800,機齡不到七年,事發時載有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 美國運輸部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表示,中國已邀請美方參與調查。受邀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NTSB)則表示仍未確定是否派員赴華。 按照國際慣例,美國作為失事飛機的設計與生產國,可委任合資格代表參與調查。NTSB在東航空難發生後不久已宣佈委任了一位資深飛安調查員出任美方調查代表。 路透社引述NTSB說:「到中國旅行目前受到簽證與新冠疫情(COVID-19)隔離檢疫限制。在決定出行前,我們將先透過國務院與中國政府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星期四說,當前階段工作重點仍在搜尋救援,同時開展事故調查前期的證據收集工作,待進入事故調查階段後,我們將按照有關規定邀請需要參與的相關方參加事故調查工作。 除了NTSB,波音公司本身,飛機發動機生產商CFM國際,以及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都將委任技術顧問,協助是次空難調查。 空難地點惡劣天氣持續 廣西藤縣的空難搜索現場連日來一直受大雨困擾,部分區域星期四發生小型塌方,救援人員須花費額外時間清理。路面泥土因降雨鬆軟黏稠,使救援人員寸步難行。現場氣溫徘徊在11至18攝氏度,有霧,雲層偏低,同樣不利搜索。 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飛機碎片散落區域面積約為2500平方米;新華社稱,救援人員星期三已搜尋4.6萬平方米。 廣西消防救援總隊作戰訓練處副處長黃尚武對官方媒體記者說:「目前,我們在繼續盡最大努力搜尋倖存者,搜尋範圍已經擴大了近五倍,對現場進行全方位仔細搜索。」 民航局航安辦主任朱濤星期四下午宣佈,事故主要撞擊點已基本鎖定,飛機大部分殘骸集中在主要撞擊點周圍半徑30米左右的核心區域內,深度從地表向下延伸大約至20米左右。 朱濤說,目前尋獲的殘骸包括發動機部葉片及渦輪殘件、發動機吊架殘件、左右側水平尾翼殘件、副翼自動駕駛作動器等,還有來自駕駛艙內的機組逃生繩、機組手冊殘片和部分機組人員證件。 廣西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說,搜救人員在藤縣藤州鎮四旺村鴉塘組一農田發現一件長約1.3米的疑似飛機殘骸碎片,該處離事故核心現場約有10公里。 救援負責官員還說,現場繼續找到「部分遇難者遺體殘骸」。 救援隊伍已出動搜索犬、熱能探測儀、無人機等搜索。 搜索現場仍因大雨而泥濘處處,阻礙救援工作。 第二台「黑匣子」 搜索人員是在星期三下午宣佈尋獲失事客機的其中一台「黑匣子」。朱濤表示,該「黑匣子」外觀破損嚴重,初步判定為駕駛艙話音記錄器(CVR),「我們已將其連夜送往北京的專業機構進行譯碼」。 在新浪微博上擁有360萬粉絲的航空博主FATIII指出,負責「黑匣子」譯碼工作相信將是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CAST)。 中國民航局民航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官方新聞發佈會上說:「由於本次事故情形比較罕見,空管雷達顯示飛機是在巡航階段突然下降高度,且下降率很大。盡快找到機上黑匣子,送到專業實驗室進行譯碼,對梳理事故鏈條、還原和分析事故原因非常重要。」 搜索人員下一步將要設法尋獲另一台「黑匣子」——飛行數據記錄器(FDR)。不過中國央視在墜機現場的記者指出,專家多次搜索「黑匣子」的自帶無線電信號,但一無所獲,相信其發射器可能受損。 朱濤此前表示,MU5735航班星期一北京時間13:16(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5:16)從昆明起飛,14:17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進入廣州管制區(廣州飛航情報區)。至14:20,管制員發現飛機高度急劇下降,多次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應,14:23飛機雷達信號消失,其後證實墜毀。 毛延峰星期三進一步表示,飛機失事時,航路上天氣適航,無危險天氣。根據機組與空管單位地空通話記錄,該航班自昆明起飛一直到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機組與空管單位均保持正常的通訊聯繫。 飛行員狀況「良好」 中國東航過去十多年來安全記錄良好。 民航當局與東航公司證實,機上有三名飛行員。東航客戶委員會總經理上官雪民星期三晚說:「一般航班運行相應安排兩位機組。一位是機長,負責整個航班的運行安全;一位是副駕駛,配合機長完成航班任務。」 「這個航班上第三位副駕駛是作為觀察員,這樣的安排可以幫助其建立飛行經歷,增加飛行經驗。這也是符合相應的運行要求。」 當天稍早時,東航雲南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孫世英通報,機長在2018年1月聘為B737機型機長,飛行總時間6709小時,第一副駕駛飛行總時間31769小時,第二副駕駛飛行總時間556小時。三位飛行員健康狀況良好、飛行經歷完備,符合局方要求,家庭情況和睦。 在2014年3月馬航MH370航班失蹤事件與2015年3月德翼航空4U9525航班空難發生後,飛行員家庭背景與精神狀況曾成為關注焦點。 2月19日,中國民航局慶祝民航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時間突破1億小時。當局形容這是「世界民航歷史上最好的持續安全飛行紀錄」。如今這項紀錄止於東航MU5735航班。 官方中新社稱,行業人士認為,在沒有進一步調查進展之前,不應貿然猜測空難原因,「這對民航系統工作者來說是極有傷害性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個月 北約舉行峰會 3月24日最新情況綜述

北約國家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商討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下一步行動。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自2月24日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在內的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北約國家領導人峰會,考慮下一步如何應對。 北約峰會之前,各國領導人按照傳統集體合影。而本次會議被認為將是北約歷史上最重要的會議之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世界各地人民走上街頭,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紀念俄羅斯入侵一個月。 以下是3月24日其它最新情況: 北約在布魯塞爾舉行緊急峰會,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領導人將在峰會上批准大幅增加在東歐的部隊北約將向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派遣四個新的戰鬥群歐盟24日也舉行峰會,此前歐盟宣佈將向烏克蘭大幅增加軍事援助金額24日還將舉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烏克蘭也將是會議的重點美國稱俄羅斯部隊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英國宣佈向烏克蘭增送6000枚導彈幫助防衛英國首相約翰遜呼籲盟國加緊對俄羅斯制裁的同時,英國再宣佈對65個俄羅斯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行動約翰遜表示英國還將對普京的僱傭軍——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實施制裁 延伸報道: 烏克蘭總統: 戰爭持續一個月「黑暗與毀滅」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過視頻連接向北約峰會講話。 他說,他覺得烏克蘭正處於「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一些灰色地帶」,因為烏克蘭並不是北約的一部份、但正在「捍衛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他說,過去一個月烏克蘭「英勇的防衛」,但也是「可怕的、黑暗的、毀滅深重的」。 澤連斯基還說,烏克蘭一直在勇敢地堅守,但代價是「數以千計的人們喪生、城市被毀,近1000萬人流離失所」。 他說,他從一開始就要求空中支援,因為烏克蘭沒有強大的防空武器。而俄羅斯正在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後果是顯而易見的。 他說:「我們處於不平等的狀態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他呼籲北約提供無限制的軍事支持,以拯救烏克蘭的人民和城鎮。 澤連斯基說,到目前為止,烏克蘭還沒有收到一架飛機。他還說,他一直在呼籲提供坦克但尚未從北約成員那裏得到關於坦克的明確答覆。 但他說,他不是在責怪北約,因為摧毀烏克蘭城市的並不是北約的導彈。 澤連斯基呼籲北約仍然可以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彈藥來幫助避免更多人死亡。 俄羅斯宣稱佔領戰略要塞 據俄羅斯國有的Rossiya 24新聞頻道報道,俄羅斯稱已經控制了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地區的伊久姆鎮(Izyum)。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說:「到3月24日上午,俄羅斯部隊已經完全控制了哈爾科夫地區的伊久姆鎮。」 不過,烏克蘭在當地的行政部門表示,戰鬥仍在繼續。 伊久姆位於通往頓巴斯地區東部的一條關鍵道路上,有可能使東北和東南地區的俄羅斯部隊會合。它是哈爾科夫地區的一個區域中心,約有5萬人口,也是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站。 烏克蘭:摧毀一艘俄羅斯大型軍艦 烏克蘭軍方稱,一艘大型俄羅斯軍艦在南部港口城市別爾江斯克(Berdyansk)附近被摧毀。 烏克蘭海軍在臉書上發文稱,俄羅斯一艘大型登陸艦奧爾斯克號(Orsk) 24日上午在亞速海被擊中並被燒燬。 臉書發文稱:「佔領者黑海艦隊的奧爾斯克號大型登陸艦在被俄羅斯佔領的別爾江斯克港被摧毀。」 烏克蘭媒體報道,一艘俄羅斯戰艦已經沉沒,另外兩艘起火,一個彈藥庫和一個燃料倉庫被擊中。 我們目前尚無法從其他渠道確認這一信息。 俄羅斯幾周前佔領了別爾江斯克,並一直在使用該港口加油。它位於克里米亞和被圍困城市馬里烏波爾之間。

烏克蘭戰爭:馬里烏波爾對俄軍至關重要的四大原因

馬里烏波爾,3月20日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南部港口重鎮馬里烏波爾已成為俄羅斯入侵戰爭中遭到轟炸和破壞最嚴重的城市 。 馬里烏波爾為何會成為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中舉足輕重的戰略要地? 佔領這個港口城市對俄羅斯來說將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勝利,對烏克蘭來說則將是一個重大打擊,背後有四個主要原因。 一、打通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之間的陸地走廊 地圖顯示俄軍從南部推進,粉色為俄軍控制區,下方為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 從地理方面看,馬里烏波爾在地圖上只佔了一小點,但現在卻頑固地擋住了從克里米亞半島調遣的俄羅斯軍隊的腳步。 他們正在向東北推進,試圖與其他俄軍部隊和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烏克蘭分離主義盟友建立聯繫。 英國聯合部隊司令部前指揮官巴倫斯爵士將軍(Sir Richard Barrons )說,佔領馬里烏波爾對俄羅斯的戰爭努力至關重要。 「一旦俄羅斯人認為他們在這場戰役大獲全勝後,他們將完全打通從俄羅斯到克里米亞的陸地通道,他們將把這視為重大的戰略成功。」 如果馬里烏波爾被佔領,俄羅斯也將完全控制烏克蘭 80% 以上的黑海海岸線——切斷其海上貿易,進一步將其與世界隔離。 過去三周內,烏克蘭守軍頑強抵抗,佔用了俄羅斯軍隊大量兵力。但俄羅斯未能迅速佔領這座城市,這促使俄羅斯指揮官採用 21 世紀版本的中世紀圍城戰術。 他們用大炮、火箭和導彈襲擊馬里烏波爾,破壞或摧毀城區90% 以上。他們還切斷了電力、供暖、飲用水、食品和醫療用品供應,導致一場人為的人道主義災難。莫斯科現在指責烏克蘭拒絶在周一05:00 截止日期前投降,一名烏克蘭議員指責俄羅斯「試圖餓死馬里烏波爾、讓她投降」。 烏克蘭發誓要保衛這座城市,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事態很可能會走到這一步。 俄羅斯軍隊正在慢慢向中心推進,在沒有任何可行的和平協議的情況下,俄羅斯可能會加強轟炸,並對守軍和數以十萬計仍然被困的平民幾乎不加區別。 如果俄羅斯完全控制了馬里烏波爾,這將「解放」出 6000 名官兵,俄軍可將其重組成 1000 人的戰術營,去增援烏克蘭其他地區的前線部隊。 俄軍兵力重新部署有多種選項: 到東北參加圍殲烏克蘭正規軍在頓巴斯地區打擊親克里姆林宮分裂分子的戰鬥向西推進敖德薩,這是烏克蘭通往黑海的最後一個主要出口向西北朝第聶伯羅市推進 二、扼殺烏克蘭經濟 馬里烏波爾港口,烏克蘭人在沙灘上築起的水泥屏障,2月17日 馬里烏波爾長期以來一直是亞速海(黑海的一部分)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港口。 這裏泊位很深,是亞速海地區最大的港口,也是大型鋼鐵廠的所在地。在正常情況下,馬里烏波爾是烏克蘭鋼鐵、煤炭和玉米的主要出口樞紐,運往中東及其他地區。 八年來,自從莫斯科在 2014 年非法吞併克里米亞以來,這座城市一直被夾在克里米亞半島的俄羅斯軍隊與宣佈獨立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的親克里姆林宮分離主義者之間,局面令人擔憂。 失去馬里烏波爾將對烏克蘭已經受創的經濟帶來新的重大打擊。 三、莫斯科的宣傳機會 亞速旅訓練營,2019年2月 馬里烏波爾是烏克蘭民兵組織"亞速旅"的所在地,這支民兵旅以連接馬里烏波爾和黑海其他地區的亞速海命名。亞速旅包含一些極右翼分子,歷史上也曾包括新納粹分子。 儘管他們只是烏克蘭戰鬥力量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這對莫斯科來說卻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宣傳工具。莫斯科可以以此為藉口告訴俄羅斯民眾,派部隊對烏克蘭開戰是為了消滅鄰國的新納粹。 如果俄羅斯設法活捉大批亞速旅戰士,他們很可能會在俄羅斯國家控制的媒體上炫耀,作為信息戰的一部分,抹黑烏克蘭及其政府。 四、大幅提升士氣 3月20日,馬里烏波爾路邊的掘墓人 如果俄軍攻下馬里烏波爾,對戰爭雙方都有重要的心理意義。 俄羅斯在馬里烏波爾的勝利將使克里姆林宮能夠通過國家控制的媒體向其民眾展示俄羅斯正在實現其目標、正在取得進展。 對於普京總統來說--這場戰爭原本看起來就似乎是他個人的戰爭,這一切都具有歷史意義。他認為烏克蘭的黑海海岸線屬於 Novorossiya(新俄羅斯)——可追溯到 18 世紀帝國時代的俄羅斯領土。 普京希望恢復這一概念。在他看來,這是「將俄羅斯裔人從基輔親西方政府的暴政中解救出來」。馬里烏波爾目前阻礙了他實現這一目標。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馬里烏波爾對俄軍至關重要的四大原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斥責俄羅斯拒絶排除使用核武——3月23日最新情況綜述

澤連斯基總統說,在俄軍狂轟猛炸下,馬里烏波爾「什麼也沒剩了」。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進入第28天,美國國防部對俄羅斯總統府拒絶排除使用核武器的最新表態提出譴責。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裏·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星期二(3月22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說,要是俄羅斯面臨「生存威脅」,莫斯科不排除會動用核武器。 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核軍火庫。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批評說,俄方有關言論「危險」,「並非一個負責任的核子強國該有的行為」。 但柯比還說,五角大樓官員「並未看到任何(因素)會導致我們認定必須改變我方戰略威懾態勢」。 除此之外,以下是3月23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美國國防部稱,烏克蘭軍隊成功扭轉戰局,局部收復失地,尤其是在該國南部戰線。南部城市沃茲涅先斯克(Voznesensk)傳出消息稱,當地群眾與烏軍部隊合力摧毀了一支俄軍坦克縱隊,並迫使圍困該市的俄軍部隊後撤。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市中心爆發激戰,約10萬居民仍然被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星期二深夜透過Facebook發表講話,稱當天有7000居民成功撤出馬里烏波爾。俄軍繼續轟炸馬里烏波爾,據信仍有大約10萬人困在市內。烏克蘭軍方稱,俄軍「士氣低落」,俄國官員試圖招募退役士兵參戰。北約秘書長表示,北約將通過一項大幅度增加在東部地區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軍事部署的計劃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啟程前往歐洲,他將出席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與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晤,預計美國將宣佈新一輪對俄製裁。澤連斯基將透過視像連線向布魯塞爾北約會議發表演說, 基輔官員稱他將促請各國加強防空系統支持。波蘭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由驅逐45名俄羅斯外交官。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不友好國家」買天然氣,只接受用盧布結算,普京下令俄羅斯央行在一星期內找到辦法、將支付方式改成盧布。 澤連斯基向日本國會發表連線演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3日對日本國會發表在線演說,尋求繼續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 日本和其他西方國家一起對俄羅斯銀行、公司和個人實施制裁。 演說中,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國內核電站處於危險形勢之中;他對被俄軍佔領的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狀況表示擔憂;他還警告,俄軍可能在凖備使用化學武器。 記者說,澤連斯基提及核電站會在日本人心中引起更多共鳴。在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雖然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但後續處理面臨重重困難、災難陰影依舊籠罩日本。 澤連斯基迄今已在美國、英國、德國等的議會發表了在線演說,呼籲支持烏克蘭。 克里姆林宮核武言論重燃爭議 分析人士稱佩斯科夫的言論並不代表莫斯科改變其使用核武立場。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在CNN的採訪中被問到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否考慮使用核武器。佩斯科夫說:「我們有一套內部安全概念,那是公開的,你能仔細閲讀一切使用核武器的原因。」 「那麼根據我們的概念,要這是國家面臨生存威脅,就能用它(核武器)。」 2月27日,普京下令俄國核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戒備狀態」,但西方國家國防官員隨後指出,他們並未看到俄國戰略戰鬥機、導彈與潛艇被動員的跡象。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批評俄方有關言論「並非一個負責任的核子強國該有的行為」,但五角大樓官員「並未看到任何(因素)會導致我們認定必須改變我方戰略威懾態勢」。 馬特·泰特(Matt Tait)歷任美國諮詢公司iSEC Partners和NGS Secure的首席安全顧問,也曾是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資深網絡安全研究員。他在Twitter上指出,佩斯科夫只是重申俄方既有立場,不應被解讀為俄國核威懾政策發生任何改變。 泰特說:「不要誤會,他們樂見美國因為其核武而坐立不安,但這聲明跟改變姿態不是一回事。」 烏克蘭稱俄軍摧毀切爾諾貝利實驗室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已被廢置多時,但站內仍有核廢料等需要恆常管控處理。 烏克蘭國家隔離區管理局(State Agency of Ukraine on Exclusion Zone Management)官員稱,佔領切爾諾貝利(Chernobyl;台譯車諾比)核電站廢墟的俄軍部隊「搜掠並摧毀了」核電站的中央分析實驗室。 中央分析實驗室負責處理大量放射性廢料。 管理局透過Facebook發文說,「實驗室內有具高放射性的樣本和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s;又譯放射性同位素)樣本,今天都落在敵人手中」。 自1986年震驚世界的核事故發生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已不再運營,但仍需長期恆常管控。管理局表示,這座實驗室造價600萬歐元(662萬美元;4215萬元人民幣),裏面配備一些歐洲獨一無二的「分析儀器」。 2月24日開戰後不久,俄軍便攻佔核電站,並一度阻止工作人員撤離。 烏克蘭國會本周報告,衛星偵測發現核電站周邊發生森林大火,加深外界對核電站安危的擔憂。 美國白宮據報將公布接收烏克蘭難民計劃 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烏克蘭已有超過350萬人逃離該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白宮最快將在本周公布接收烏克蘭難民的計劃,一些「最脆弱的」難民將會受惠。 報道稱,這將包括政治活動人士、新聞記者和性小眾群體。 多位匿名官員告訴NBC,白宮這項新政策也將加快美國烏克蘭裔家庭申請親人入境團聚。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斥責俄羅斯拒絶排除使用核武——3月23日最新情況綜述

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完成軍事部署向海外延申戰力」

南沙群島上被擴建的永暑島上建有飛機跑道和其他軍事設施,越南和菲律賓都對那裏有主權要求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高級軍官說,中國在南沙群島的三個人工島上已經完成了全部的軍事部署,使中國在陸地以外的攻擊能力得到延申。 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C Aquilino)上將周日(3月20日)說,中國在南沙群島中的三大人工島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上部署了雷達、反艦和防空導彈、戰鬥機和其他軍事設施。 阿奎利諾邀請美聯社記者一起乘坐美國海軍P-8A海神巡邏機飛近南沙群島,他在飛機上對記者現場解說中國在南沙群島有爭議海域的軍事設施,並且讓記者在飛機上體驗了在南海巡航受到中方無線電警告時飛機上的緊張氣氛。 「不追求軍事化」 自2013年中國開始在南沙群島有爭議海域填海造島後,中國在南沙群島的活動一直受到密切關注。 2017年美國智庫就發佈報告說,中國在上述三個人工島完成了大部分軍事建設,實現了部署軍機、雷達、導彈等軍事裝備的能力。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15年訪問美國時曾表示,中國不打算把南海島礁當作軍事基地。習近平在華盛頓首腦會談後對記者說,中國在南沙群島的擴建工程並不針對他國,中國無意在那裏追求軍事化,否定會把人工島當作軍事基地。 之後,日本共同社報道說,奧巴馬政府曾通過外交途徑向中國核實習近平的表態,中方肯定了那是中國政府的正式看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南沙群島島礁有軍事設施,但屬於防衛性質,不存在軍事化問題。 「顯示軍事能力」 但這次美國印台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對美聯社記者說,中國在南沙群島的做法已經偏離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之前的承諾。他認為中國在南沙島礁的部署旨在顯示軍事實力。 阿奎利諾帶記者乘坐P-8A海神巡邏機飛近中國控制的島礁時,上面的多層建築,庫房,機庫,碼頭,跑道和雷達清晰可見。 在飛近永暑礁時他們看到在島礁附近停泊的40多艘艦船。 自從中國在南沙群島填海擴島後,美國更加頻繁地派遣軍艦和軍機在南海航行和飛越進行「自由航行」 阿奎利諾對記者指出中國至少在三個南海有爭議島嶼上按裝了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激光和干擾系統,並且部署了戰鬥機,採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姿態,威脅到周邊國家。 他還說「這些島嶼延申了中國在大陸以外的攻擊能力,他們能夠起飛戰鬥機,轟炸機,加上導彈系統的進攻能力」;任何軍民飛機飛越那裏的爭議水域都很容易進入中國島礁上的導彈射程內。 阿奎利諾說,「過去20年當中我們目睹了中國進行二戰以後最大的軍備擴張,他們的所有能力都得到發展,並且不斷加強軍備,破壞了地區穩定。」 在美國做出南沙群島中國全面軍事化的指稱後,中國媒體報道重覆了外交部的立場,即有關島礁為中國領土,上面部署的軍事設施並沒有威脅到南海周邊國家,對南海航行的其他國家的艦船也沒有威脅。 南海自由航行 全球50%的商船和三分之一的海上貿易經過南海航道,每年經過南海的商船超過10萬艘。美國對南海並無主權要求,但自從中國在南沙群島填海擴島後,美國更加頻繁地派遣軍艦和軍機在南海航行和飛越進行「自由航行」。 2015年習近平訪美時曾對記者表示不打算把南海島礁當作軍事基地 中國外交部表示外界對南海斷續線內為中國內水的解讀有誤,南海斷續線並非「對整個南海提出主權主張」,而是重申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南海有關爭議從未影響過各國按照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與飛越自由。 這次阿奎利諾邀記者乘坐美國海軍P-8A海神巡邏機飛越南沙群島中國控制的人工島,讓記者體驗美國的自由航行行動。飛機在航行過程中多次接到中方發出的呼叫警告,說美機非法進入中國領土,要求美機離開。 記者報道說,中方發出警告:「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周圍海域擁有主權。立即離開避免誤判」。美方回應說,他們是享有主權豁免的美國海軍飛機,在沿海國領空以外進行合法的軍事活動,行使得到國際法保護的權利。 美國偵察機上的負責軍官馬丁內斯(Joel Martinez)還對記者提到以前在巡航中的一次遭遇,即在爭議地區中國噴氣飛機靠近美國偵察機做出危險飛行動作,迫使美國機組人員提醒中國飛機要遵守飛行安全條例。

東航波音737客機墜毀:第一台黑匣子被找到,惡劣天氣阻礙現場搜救

調查人員在事發兩天後尋獲其中一台「黑匣子」飛行記錄儀。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墜落事故已發生超過48小時,搜索機上人員與飛機殘骸工作因惡劣天氣受阻,但飛機其中一台俗稱「黑匣子」的飛行記錄儀已經尋獲。 搜救單位星期三(3月23日)下午在第二次新聞發佈會上公布尋獲「黑匣子」的消息。官媒《人民日報》微博稱,被找到的這台黑匣子破損嚴重,暫不確定是數據記錄儀還是駕駛艙話音記錄儀。目前尚有另一台「黑匣子」有待搜尋。 同日晚舉行的「應急處置指揮部」第三次新聞發佈會稱,救援現場發現部分飛機殘骸和遺體殘骸。官媒新華社援引廣西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說,飛機殘骸和遺體殘骸已移交調查工作組。 東航MU5735客機3月21日下午從雲南昆明飛往廣東廣州途中,墜落廣西梧州藤縣琅南鎮莫埌村附近山谷。失事客機機型為美國波音737-800,機齡不到七年,事發時載有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 此前,現場沒有發現任何倖存者或遇難者遺體的消息,而降雨天氣讓現場變得一片泥濘。當局仍然稱現場工作為「救援」。 與此同時,多個網絡社交平台「嚴肅處置」涉及這次空難的「違規」信息與賬號。 搜索現場徹夜降雨,一片泥濘。 救援人員稱飛機碎片散落範圍廣闊。 3月23日第二場新聞發佈會。 在星期二(22日)晚間召開的首次記者會中,中國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表示,MU5735航班星期一北京時間13:16(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5:16)從昆明起飛,14:17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進入廣州管制區(廣州飛航情報區)。至14:20,管制員發現飛機高度急劇下降,多次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應,14:23飛機雷達信號消失,其後證實墜毀。 民航局航空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星期三進一步表示,飛機失事時,航路上天氣適航,無危險天氣。根據機組與空管單位地空通話記錄,該航班自昆明起飛一直到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機組與空管單位均保持正常的通訊聯繫。 東航雲南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孫世英星期三通報,機上三名飛行員分別為一名機長與兩名副駕駛,機長在2018年1月聘為B737機型機長,飛行總時間6709小時,第一副駕駛飛行總時間31769小時,第二副駕駛飛行總時間556小時。三位飛行員健康狀況良好、飛行經歷完備,符合局方要求,家庭情況和睦。 在2014年3月馬航MH370航班失蹤事件與2015年3月德翼航空4U9525航班空難發生後,飛行員家庭背景與精神狀況曾成為關注焦點。 隸屬湖北武漢《長江日報》報系的九派新聞星期三發表一段據稱是客機失聯後的空中管制無線電對話內容,顯示廣州飛航情報區管制員與當時在區內的多架客機曾試圖協助呼叫MU5735航班,惜音訊全無。 中國東航MU5735客機飛行軌跡(21/3/2022) 此前,國際知名民航飛機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com發佈數據顯示,MU5735航班出發11分鐘後爬升至2.91萬英尺(8870米),14:20急降至7425英尺(2263米),然後短暫回復至8600英尺(2621米),繼而再次急降。 該網站最後記錄到MU5735航班的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信息是在14:22:35,當時飛機高度為3225英尺(982米)。 這些數據與中國民航局公布內容大致吻合。 國際航空專家紛紛表示,失事的波音737-800型客機飛行安全紀錄良好,不能與前段時間遭多國頒令停飛的737 Max混淆。但也有中國媒體在東航客機墜毀後羅列多年來涉及737-800系列以至於整個737家族的各種事故,質疑其安全性。 民航局安全辦主任朱濤星期二晚曾通報,失事客機於2015年6月22日引進,截至事發時,共飛行8986架次,總計18239小時。孫世英星期三稱,失事飛機維修一直嚴格按照維修技術方案實施,技術狀況穩定正常。飛機起飛前符合維修放行標凖和適航要求,正常放行。 東航在空難發生後停飛旗下超過100架波音737-800系列客機。孫世英稱,飛機停飛並不代表波音737-800必然存在安全隱患,而是一種遇到突發重大事故後的應急反應,是一種對旅客負責任的行為。 取締「違法違規信息」 MU5735空難引起廣泛關注,網絡上對應否談論某些信息有激烈爭論,不少網民主動呼籲冷靜等待官方發佈。 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央網信辦)官方網站星期三發文稱,「有個別網民發佈、傳播不實信息,造成不良影響」,多個網絡社交平台「嚴肅處置」了「違法違規信息及賬號」,「呼籲廣大網民客觀理性發言,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其中,新浪微博表示已關停處置876個「嚴重違規賬號」,清理1482條「違規內容」,涉及範圍包括「調侃災難」、「發佈傳播不實信息」、「刷量蹭熱度」與「惡意營銷」等。新浪微博稱已針對涉及東航空難內容開啟「展示發博IP歸屬地」功能,曝光發帖者位置。 小紅書與嗶哩嗶哩均稱有用戶「洩露他人隱私、仿冒乘客、調侃災難」的行為,抖音也發文警告,平台發現「不當炒作、散佈陰謀論、煽動網民情緒」等行為,將對有關用戶予以禁言,甚至封禁賬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拜登稱普京「陷入困境」 3月22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進入第27天。將在本周出訪歐洲的美國總統拜登對俄軍的下一步行動發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警告。 拜登警告說,俄羅斯領導人普京「陷入困境」,可能動用生物和化學武器。 白宮還警告,俄羅斯可能對美國發起網絡攻擊,報復越來越嚴厲的制裁。 以下是3月22日其它最新情況: 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軍隊似乎「停滯在原地」,而烏克蘭「繼續擊退」俄軍為佔領被圍困的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所發起的進攻烏克蘭表示,周一又有8000人從衝突地區撤離。官員說,其中包括來自馬里烏波爾的約3000人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再次呼籲與普京直接會談,稱除非雙方會面,否則兩國不可能通過談判結束戰爭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的頑強抵抗已經拖慢了俄軍的進程澤連斯基與教宗方濟各交談,建議梵蒂岡在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中發揮調解作用而烏克蘭軍方表示,俄羅斯空軍在過去24小時內「增加了在烏克蘭空域的活動」俄羅斯海軍自21號開始炮擊烏克蘭港口城市敖德薩(Odesa)外圍地區的行動還在繼續,企圖阻斷烏克蘭通向黑海的關鍵港口烏克蘭緊急事務部(SES)周二表示,烏克蘭的救援隊正在爭分奪秒地撲滅大火,並清理各大城市被毀建築的廢墟,以及處置未引爆的炸彈美國政府表示正在積極收集烏克蘭戰爭罪行的證據法院下令後,俄羅斯媒體現在必須將臉書母公司Meta列為「極端主義」組織英國國防部表示,向烏克蘭部隊提供了4000多套反坦克導彈系統,以幫助「他們抵抗俄羅斯的侵略」基輔附近的博里斯皮爾(Boryspil)市長告訴居民「盡快離城」,因為與俄羅斯軍隊正在逼近。烏克蘭國防部聲稱,自戰爭開始以來,已有超過15000名俄羅斯軍隊被殺,不過我們暫時無法核實這一數字 烏克蘭副總理:希望中國有實際支持 烏克蘭副總理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表示,基輔注意到了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措辭出現了「某種變化」,但他呼籲中國通過實際行動來支持烏克蘭。 費多羅夫在接受郵件採訪時還表示,烏克蘭政府已呼籲銀聯等中國公司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但暫未收到回復。 「我們希望中國支持烏克蘭,選擇光明的一面,」費多羅夫表示。 31歲的費多羅夫是烏克蘭最年輕的副總理,他同時兼任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部長。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費多羅夫曾多次通過社交媒體敦促一些跨國公司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包括中國公司銀聯和大疆。 拜登:印度對俄立場「動搖」 美國總統拜登說,在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這四個盟友中,只有印度在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上表現得「有些動搖」。 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已經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印度沒有,而且還在聯合國譴責莫斯科的三次投票中投了棄權票。 印度表示,緊張局勢的升級「令人深感關切」,並重申只能通過外交對話解決衝突。 印度在烏克蘭問題上不得不採取危險的外交政策,在與莫斯科和西方的關係中尋找平衡。 俄羅斯仍然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商。 印度還在考慮以便宜價格購買俄羅斯石油,有報道稱一家國有公司已經簽署了從俄羅斯公司進口300萬桶原油的協議。 烏克蘭總統向意大利議會爭取支持 烏克蘭總統在意大利議會發表視頻講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過視頻向意大利議會發表講話,這是他對世界各國議會的最新講話。 此前,澤連斯基通過視頻向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議會發表講話,爭取更多國際支持。 他向意大利議員表示,他的國家正瀕臨在戰爭中求生存的邊緣,並警告說莫斯科想突破到歐洲其他地區。 他說:「對俄羅斯軍隊來說,烏克蘭是通往歐洲的大門,他們想闖入,但野蠻行為絶不能允許得逞。」 他重覆了之前講話中發出的呼籲,要求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說,意大利希望看到烏克蘭加入歐盟,並且必須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以制止屠殺。 烏克蘭:俄羅斯部隊的彈藥庫存僅能維持三天 烏克蘭國防部在其每日更新中說,俄羅斯部隊的彈藥和食品庫存將「不超過三天」。 該更新稱,俄羅斯部隊僅有三天的燃料供應,由坦克車補充。他們已經無法滿足集結部隊的需要。 在過去24小時內,烏克蘭空軍打擊了9個俄羅斯空中目標,包括1架飛機、6架無人駕駛飛行器和2架直升飛機。 在烏克蘭中部蘇梅州的一個小城市阿赫特赫卡(Okhtyrka),300名俄羅斯軍人拒絶對烏克蘭進行敵對行動,並已離開行動區域。 烏克蘭部隊防禦了13次攻擊,並摧毀了14輛坦克、8輛步兵戰車、2輛多功能牽引車、3套火炮系統和4輛其他車輛。 我們暫時無法獨立核實烏克蘭國防部發佈的以上消息。 專家:俄羅斯很難實現軍事目標 一位研究戰爭的學者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一個月後,外界至今不清楚俄羅斯究竟要達成什麼軍事目標。 倫敦國王學院的露絲·德耶蒙德博士(Dr Ruth Deyermond)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台的「中午一點世界時事」節目中表示,「很明顯」,俄羅斯總統普京及其政府中的其他人所表達的戰爭最初目標並未達成,「現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肯定無法達成。」 她說,俄羅斯的目標重點似乎是在俄羅斯和2014年被俄羅斯軍隊奪取的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之間開通陸路。 但德耶蒙德博士說,英國國防部和其他分析人士的評估是,俄羅斯要達到這一目標仍然需要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並推翻烏克蘭政府。 但她說「目前這樣計劃的似乎很難執行」。 俄羅斯游泳冠軍支持戰爭失去贊助 據報道,俄羅斯奧運游泳冠軍葉夫根尼·雷洛夫(Evgeny Rylov)在上周參加了普京在莫斯科舉行的挺戰集會後,失去了國際游泳器材公司Speedo的贊助協議。 在去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贏得兩枚金牌的雷洛夫在集會上被看到,他的衣服上有一個字母 Z,該符號已經成為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標誌。 俄羅斯超級富豪德米特裏·龐皮揚斯基(Dmitry Pumpyansky)的超級遊艇Axioma被直布羅陀當局扣押。 英國扣押俄羅斯富翁超級遊艇 英國交通部長格蘭特·沙普斯(Grant Shapps)說,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當局扣押了一艘受制裁的俄羅斯億萬富翁擁有的超級遊艇。 這艘名為Axioma的遊艇屬於俄羅斯超級富豪德米特裏·龐皮揚斯基(Dmitry Pumpyansky),他的鋼管製造公司為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供貨。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拜登稱普京「陷入困境」 3月22日最新情況綜述

烏克蘭戰爭:定居英國香港人參加國際志願軍團的故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數以百萬計烏克蘭婦孺被迫加入難民大潮 【香港聯合時報】 在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的戰火狼煙之中,人們在電視機前看到的多是以老人、婦女和兒童為主的烏克蘭難民大潮源源不斷湧向周邊國家。然而, 就在難民大潮外流同時,也有一股不太被人注意的國際志願者小潮流逆向進入烏克蘭。 近日,我們訪問到了三名不久前才移民英國的香港人,記錄他們前往烏克蘭的旅程和心理歷程。 在接受訪問的香港人中,有的決計加入烏克蘭領土防衛外籍志願兵團,希望擔起後勤和醫護崗位;有的則希望參與人道支援工作,接送難民和派發物資。 Spencer與Alice屬於前者。 「如同當年香港那樣」 已經在英格蘭某地定居的25歲香港小伙Spencer,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狀況一下子坐不住了。經歷過香港反送中、反修例抗議風潮的他毅然凖備前往烏克蘭參加志願軍團,並表示 「自由不是免費的,很多人要用屍體,要用血去換取這一代的自由」。 在被問到決定前往原因時,他憤憤地說:「總不可能要烏克蘭人一個民族去承受被俄羅斯侵略吧?」 俄軍在閃電戰未能成功之後開始對烏克蘭城市實行圍困和焦土戰術 2月28日,也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五天,僅在台灣接受過業餘槍擊訓練的Spencer,與僅具擔當香港註冊護士經驗的Alice,在聽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號召人們參加國際志願兵團後,便聯絡了烏克蘭駐英大使館。 在收到對方回復之前,他們就急不及待訂購了機票,打點行裝,翌日前往波蘭。 「你說我怕不怕? 怎樣會不怕呢? 面對的是坦克車,是炮彈,」Alice很坦率地回答。 據說,他們起行當天,或許是過度緊張,等候出租車時,Spencer甚至禁不住作嘔起來。 一些散居英格蘭各地的香港人朋友,最初聽到他們的決定也都是憂心如焚,不停來電與發短訊勸阻說,「什麼? 你想清楚了沒有?」 面對這樣的勸止,Alice感覺是何其熟悉。 還記得兩年多前,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她連番走上示威衝突的前線候命,於催淚煙與橡膠子彈橫飛之間,為示威者療傷,據稱當時很多友人也這樣勸阻過她。 對她來說,如今香港的示威抗議已成為過往雲煙,留下的只是記憶與痛楚。 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Spencer和Alice雙雙抉意移民英國。而對他們來說,當年希望保衛香港人自由權利的未竟之志,成了他們決定奔赴烏克蘭的原動力。 每每談起烏克蘭局勢,他們總是不由己地說:「就如香港當年那樣」,彷彿也能感受到切膚之痛。 Spencer凖備離開波蘭克拉科夫的旅舍前往烏克蘭邊境 生與死的思想鬥爭 3月1日,俄烏戰爭的第六天,Spencer和Alice這兩位從未真正見過戰場的香港人在既躊躇與忐忑的交雜心情中,飛抵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Kraków)。從那裏,距離最近的波烏邊境口岸只有約三小時車程。 透過電郵與烏克蘭志願兵團聯絡人的一番交涉之後,Alice獲分配到軍團的軍醫隊伍,Spencer儘管沒有醫護背景,亦被獲准隨行。 他們獲悉烏方會安排車輛從旅舍接他們二人,並經過波蘭東南部城市熱舒夫(Rzeszow),送入烏國境內鄰近邊界的某軍事基地待命。 對二人來說,幾天前還只是的一份衝動,如今即將成為現實。那一刻,千絲萬緒在他們腦海閃過,無言無語中心濤澎湃,不由自己。 雖然前往參加志願軍團的人都說不怕死,但生與死仍然是人們遇到這種情況時無法迴避的嚴肅話題。於是,在起行前數小時,二人趕忙草擬好遺囑,開始作最壞打算。 Spencer說:「我們決定起行,便有這樣的心理凖備,差別是要如何死去而已」。 整理好行裝,從旅舍退房,二人在路邊幾經等待後,終於會合了司機和另一名外籍現役軍人。一行人上了車,便向波烏邊界的某集合點進發。 烏方派來的車子據說很狹小,司機行車又快又飄,兩人緊夾在多件行李中顛簸搖晃, 偶爾遙望到窗外景色——和平世界的「最後風景」,腦袋裏只剩下一片空白。 「我沒想到會歸家無期」 汽車到達邊界後,Spencer回憶說,「覺得已經距離戰爭不是很遠」。 集合地點是一家昏暗的舊旅店。下車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多名身穿軍服的參軍者與來自挪威的戰地記者在那裏進進出出。 誰知,就在這距離實現他們援助烏克蘭志願咫尺之遙的地方,二人原本的激情與亢奮竟在一份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合約面前迅速冷卻了下來。 原來,所有烏克蘭領土防衛外籍志願兵團的參與者,包括擔任軍醫行列者進入烏克蘭之前必須簽訂一份合約。參軍合約的有效期,訂於烏克蘭戒嚴令結束之時——也就是說參軍者的服務限期是直到戰爭結束,沒有確定的終結點。 換言之,一旦入境,只要戰爭沒有結束,兩人就沒有權利離開烏克蘭。 這一條款使他們大感詫異,頓時有點唔知所措。Spencer說:「我沒想過會歸家無期,他們還會收起我們的護照」。 對於烏方給與的合約,Alice的第一反應則是更加強烈的抗拒。她說:「我去從事義務工作,不是要酬勞高和福利好, 但最少要有權能夠隨時退出」。 根據查證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的相關報導,烏克蘭第一副部長葉寧(Yevhen Yenin)曾表示,外籍志願兵團參與者「會簽署一份合約 ,獲得軍事護照,然後取代他們的居留許可。 如果將來這些外國人想成為烏克蘭公民,我們會立法提供途徑」。 據烏克蘭政府方面的訊息稱,自國際志願軍團成立以來,現有逾兩萬名來自52個國家的人士報名加入。這一數字目前未能獨立核實。 英國首相約翰遜已經警告公民稱,尤其是現役軍人,不要前往烏克蘭,否則有關做法可能會涉嫌違反恐法。 兩人返回克拉科夫後,到火車總站嘗試協助陸續抵達的難民 「心裏的落差是太大」 就在兩人為合約的條款焦慮不安時,幾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志願軍人主動上來搭訕。周邊人的興奮與躍躍欲試,反而更讓兩位香港人猶豫不定了。 Spencer描述說:「他們可能是一群槍械發燒友...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定居英國香港人參加國際志願軍團的故事

奧密克戎與清零:中國還能堅持多久

【香港聯合時報】 儘管中國和香港採取世界上最嚴格的病毒清零政策,但他們正經歷兩年來最大的疫情爆發。 目前大多數國家正試圖與病毒共存,中國的「清零」政策可以堅持多久? 打破平衡 過去兩年,中國通過迅速的封鎖和積極的限制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的嚴格措施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努力應對2020年激增的病例數和死亡數之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宣佈中國通過封鎖措施和大規模檢測來處理疫情的做法非常成功,並標榜這是處理病毒的最有效方法。 「清零」模式因此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嚴格實施,但很快事情發生了變化。 2021年,由於傳染性更強的德爾塔變種病毒,中國當局被迫實施越來越大規模的封鎖,中國大肆吹噓的零疫情模式開始出現緊張跡象。這些問題開始讓人們質疑中國的這種政策還能維持多久。 現在奧密克戎病毒加劇了質疑。 在中國大陸,每天都報告數千例病例,東北吉林省有數百萬人被封鎖,這是自疫情防控初期以來,中國首次對整個省份實施封鎖。 香港以前幾乎沒怎麼受到這種病毒影響,現在每天有3萬例病例,200多人死亡。這座城市的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需要醫院護理的人在醫療設施外接受基本治療的畫面令人震驚。 香港醫院外的病人景象令人震驚 這是中國過去兩年來從未見過的情況。 正式來說,中國政府沒有宣佈放棄「清零」。但對於如何最好地處理病毒,已經有一些立場軟化的跡象。 本周早些時候,中國國家衛健委稱,輕症病例應在集中區域隔離,而不是在醫院治療。病人解除隔離的標凖也放低了。 「過去,中國實際上會讓每一名病人,不論是無症狀或輕症的都進醫院,」香港大學教授金冬雁表示。 「事實上,他們現在提議(隔離),這一步顯示他們意識到有一大群人不需要太多幫助。」 在近日中國人大會議期間,中國總理李克強也表示,中國會繼續更「科學、有針對性地」應對新冠病毒。 「(李總理的講話)暗示,政府凖備更加靈活,逐步放鬆管制,」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陳剛說。 「在(一項更靈活的)政策下,將更多強調在疾病控制和讓人們過上正常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從實踐上來說,態度也有顯著轉變。 去年,中國頂級流行病學家張文宏建議中國最終需要與病毒「共存」。他遇到了一堆批評,有些人稱他為叛徒,其他人說他曾與外國勢力勾結,破壞中國應對新冠病毒。 但就在本周,張文宏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佈了另一條消息,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同的回應。 雖然他說,目前中國有必要維持清零政策,但他補充說,不應該害怕未來走向更加「可持續的應對戰略」。 「對這種病毒,緩解恐懼是我們必須採取的第一步,」他說。「Omicron已經變得如此溫和,在達到廣泛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流感甚至可能比起來更致命。」 「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他說,「由於奧密克戎已經變得很溫和,在實現了廣泛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新冠病毒現在可能甚至沒有流感那麼致命。」 這一次,他沒有遭到刻薄的批評,反而得到了廣泛的讚揚。 「感謝張博士對問題科學和理性的(看法),」一條評論說。 其他人分享了他們在過去幾年裏的掙扎,這是人們在兩年多的封鎖措施後越來越沮喪的跡象。 「這幾年,我受了很多苦。我已經失去了我的自由,這一切都是以病毒的名義。」一條評論說。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教授表示:「公眾對清零政策的支持正在下降。」 「我的感覺是,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有些人說這太過分了。儘管公眾大體仍支持清零政策,但最近奧密克戎疫情削弱了這種支持。」 政治與疫情 那麼中國能堅持多長時間? 專家說,今年我們不太可能看到任何大動作,尤其不是現在,目前是疫情爆發之時。 許多人認為,現在放寬限制可能導致醫療保健系統不堪重負, 以及死亡率大幅上升。 中國大陸需要做的就是看看香港如何艱難地遏制疫情爆發——停屍房人滿為患,醫院裏擠滿了病人。 黃嚴忠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直表示它已經避免了大量死亡病例,「毫無疑問,開放該中心將導致病例迅速增加」。 「進退兩難的是,你是否願意為了長期的穩定而接受短期的痛苦:病例和死亡的顯著增加?」 分析人士認為,答案不太可能是肯定的——尤其是現在。 「如果放鬆限制,死亡人數可能會迅速上升,導致社會恐慌 ,這是中共二十大政治敏感年度中不允許的。」陳剛說。 中共二十大是中國十年來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而且理論上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兩個任期結束,本該下台。 習近平可能會在二十大後留任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邁克爾·坎寧安說,但中國移除任期限制,現在越來越肯定習近平將繼續擔任中共總書記,結束會議後「將比以往更有權力」。 坎寧安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政府通常會在黨代會年份保持穩定,因為當權的人尋求避免危機,而不是做出大膽決定,如果不成功,可能會對他們的職業前景產生負面影響。」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周四會議上表示,中國將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稱「勝利來自堅持」。 由於這一明確的指示來自高層,官員們更有可能採取較小的、漸進式的措施,類似於目前已經出台的措施,但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清零政策的問題在於,它不接受風險,」黃嚴忠說。 「除非(中國政府)不再對最壞情況耿耿於懷,你不能期望政策發生根本性變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如何學習謙遜的藝術

華盛頓按兵不動,抵制澤倫斯基要求美國出兵的情感懇求。但美國它正在運輸武器、提供情報和網絡支持。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正在學習謙遜的藝術。這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 在本世紀初不僅入侵了一個而是兩個國家的美國,在面對烏克蘭危機這個噩夢時變得更加謙虛。暫且忘掉「震驚和敬畏」(Shock and awe,指透過強勢壓倒性的武器潰散對手的抵抗意志),當下是一個謹慎和顧慮重重的時代。這就是沒有好的選擇時,接下來面臨的局面。 上周五(3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通話,這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通話,表明了美國要阻止這場戰爭有多麼困難。 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來自雙方會後的簡報都表明,這次通話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果,但這是美國精心策劃的外交戰略之一,與拜登擔任總統任期第一年的多數時間形成鮮明對比。 在去年夏天阿富汗撤軍的潰敗後,美國在其歐洲盟國中失去了信譽。當時,美國的情報部門看起來毫無凖備,離開的行動也令人吃驚地無能。更重要的是,歐洲外交官抱怨說,美國並沒有真正與盟國協商。美國按照自己的時間表斷然撤出,讓那些在該國仍有部隊和人員的國家亂成一團。當一些歐洲人說留下一支北約部隊是明智之舉時,白宮沒有理會這些訴求。 在這項艱困的工作之後,又出現了另一項任務。去年9月,白宮宣佈了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之間涉及核潛艇的安全協議「AUKUS」。該協議將正在與澳大利亞談判出售潛艇的法國甩在一旁。 更糟糕的是,巴黎愛麗舍宮說它是從媒體上得知這項新協議的。這是一個關於如何不對付你最老盟友的大師級課程:法國人憤怒異常,拜登表達歉意,並承認美國的做法笨拙。 但傷害已經造成了。 2021年秋天,歐洲人對拜登政府感到失望,並認為他們對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之後的美國會更有合作空間的希望沒有根據。因此,今年當華盛頓開始敲響關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警鐘時,歐洲人並沒有什麼心情去聽。「販賣戰爭」——那是一位歐盟外交官描述的想法。 美軍在坎大哈的資料照片。 無論是阿富汗的教訓,還是烏克蘭這場災難的特別艱難的性質,我們都不知道原因,但白宮處理這場危機的方式非常不同。 從一開始,美國就與盟友協商,其中許多人持懷疑態度。有報道稱,美國外交官以平等而非主從的身份與歐洲人接觸。美國政府以史無前例的方式分享了高度機密的情報。在入侵前的幾個月裏,白宮高級官員多次出訪,會見歐洲同行。拜登總統定期與歐洲領導人通電話。 這不是2002年的伊拉克,也不是特朗普在任時的「美國優先」,亦不是2021年的阿富汗。這是真正的聯盟建設努力。 1月27日,有跡象表明,這些穿梭外交正在取得成果。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整整一個月,在一次例行記者會上,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nifer Psaki)宣佈,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holz)將於2月7日訪問華盛頓。 確保這位新任德國領導人的訪問,表明美國政府既預見到了即將發生的事情,也知道需要什麼:與德國的合作。對任何外國領袖來說,訪問白宮都是種政治實力的表現,是發揮軟實力的有效武器。是的,澤連斯基總統明確的呼籲在改變德國外交政策上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美國外交幫助烏克蘭贏得了德國支援。 除了外交,這裏還有一個對華盛頓軍事局限性的新認識,即意識到武力不能讓美國得到它想要的一切,無論其軍隊多麼強大。對於世界上最大的軍隊來說,這是個不尋常的立場。 1990年,當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入侵科威特時,美國號召全世界盟友把他趕走。1999年,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命令北約軍機在科索沃空襲。9/11事件後,美國強硬地召集了一個不情願的聯盟入侵伊拉克。2011年,美國軍隊參與了在利比亞幫助推翻穆阿邁爾·卡扎菲(Muammar Gaddafii)政權的軍事行動。 但今天,華盛頓按兵不動,抵制澤連斯基要求美國出兵的情感懇求。但美國正在發送武器、提供情報和網絡支持。 目前而言,白宮不會有更多動作。 美國知道它可以,並能強制性地設立一個禁飛區。白宮有戰機、導彈和飛行員能這樣做。但是正如白宮反覆說的那樣,調動五角大樓的力量不一定能結束這場戰爭,反而可能使它變得更糟。美國領導涉入得越多,普京向自己的人民推銷這是一場俄羅斯和美國之間戰鬥的風險便越大。 這就是為什麼你不會聽到白宮談論政權更迭或民主,甚至是俄羅斯的自由。 我重讀了小布什(George W Bush)在2005年發表的第二次就職演說,當時正值伊拉克戰爭的高峰期,新保守主義者掌管著美國的外交政策。 新當選的小布什說:「在每一個民族和文化中尋求並支持民主運動和制度,以實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中最終結束暴政的目標。」這種說法有點狂妄自大。 然而,現在白宮也明白不採取更強硬措施的風險:它知道不干預可能導致更多的烏克蘭平民死去。 然而,現在白宮也明白不採取更強硬措施的風險:它知道不干預可能導致更多的烏克蘭平民死去,而且普京也可能會攻擊另一個北約國家。因此,美國正在走鋼絲,可能帶來可怕的後果,並認識到沒有好的答案能解決現在的問題。 美國只能從旁協助烏克蘭人。也許這就是他們能做的一切。 這足以讓任何人更加謙遜。

烏克蘭副總理:「我們希望中國選擇光明的一面」

烏克蘭副總理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 【香港聯合時報】 烏克蘭副總理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表示,基輔注意到了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措辭出現了「某種變化」,但他呼籲中國通過實際行動來支持烏克蘭。 費多羅夫在接受郵件採訪時還表示,烏克蘭政府已呼籲銀聯等中國公司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但暫未收到回復。 「我們希望中國支持烏克蘭,選擇光明的一面,」費多羅夫表示。 31歲的費多羅夫是烏克蘭最年輕的副總理,他同時兼任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部長。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費多羅夫曾多次通過社交媒體敦促一些跨國公司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包括中國公司銀聯和大疆。 他還領導了一個所謂的「IT軍團」,通過招募志願黑客,對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部分網站實施打擊行動。 「某種程度的沉默」 3月12日,他發佈了一條中文推特,稱跨國企業在俄羅斯賺取的是「血錢」,因為俄軍正在烏克蘭攻擊平民。他特別點名中國的支付結算平台銀聯,呼籲其停止在俄業務。 在被問及此事時,費多羅夫表示:「我們相信不僅是西方公司關心聲譽和他們創造真正的價值,中國公司也致力於此。」 「不僅僅是推特外交。我們向銀聯管理層發出了正式信函,敦促他們停止在俄羅斯市場的工作,」費多羅夫說道。「因為俄羅斯人可以使用銀聯來避免對他們實施的全球經濟制裁。」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方信用卡支付機構Visa和萬事達(Mastercard)宣佈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網絡支付平台PayPal也宣佈暫停服務。這使得很多俄羅斯銀行和消費者轉向中國的銀聯。 費多羅夫同時兼任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部長。 費多羅夫還向總部位於深圳的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發出了類似的呼籲。 但他承認,目前他還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我們看到中國大型企業保持了某種程度的沉默,」費多羅夫說。他表示,雖然不知道中國企業採取這種立場的確切原因,但他「了解俄羅斯和中國關係的歷史」。 與包括蘋果(Apple)、耐克(Nike)、麥當勞(McDonald's)等眾多西方公司紛紛暫停在俄業務形成對比,幾乎沒有大型中國公司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動。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援引一位中國科技行業人士的話說,中國企業「不會發表與政府立場相衝突的觀點」。「它們也希望迴避發表對俄友好的聲明,以免在西方市場激起購買抵制。」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初訪華時,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中國外交部也多次反對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中國社交媒體上壓倒性的支持俄羅斯的輿論,讓一些中國公司進退兩難。 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上月底表示,由於收益不佳,計劃於3月4日退出俄羅斯,但不到一周後,該公司改變了決定。電腦製造商聯想在中國也受到了嚴厲批評。此前有中國媒體報道稱,聯想將停止向俄羅斯供應產品,但沒有透露消息來源。 費多羅夫在採訪中呼籲中國企業可以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動。他稱,「如果一個企業選擇與俄羅斯合作,它就選擇了黑暗的一面」。 「好跡象」 不過,費多羅夫表示,基輔注意到中國官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措辭出現了某種變化。他稱,「這是個好跡象」。 中國是烏克蘭的最大貿易伙伴,兩國關係也總體良好。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表示將採取中立立場,但北京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中國外交部還多次指責美國和北約該為目前的形勢負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責美國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導致了更多傷亡的言論招致基輔的批評。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公開發文批評稱,中國的言論「極不嚴肅」,配不上一個受人尊敬的大國地位。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 但北京的立場似乎有所改變。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中國駐烏克蘭大使範先榮上周在利沃夫(Lviv)會見當地領導人時表示,「中國是烏克蘭人民的友邦」,「永遠不會攻擊烏克蘭」。他還讚揚了烏克蘭人民表現出的團結。 在上周五(3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通話時,習近平表示中國「不願意看到」烏克蘭危機的發生。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則在周日(3月20日)對美國媒體表示,北京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彈藥,中國將「盡一切努力化解危機」。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為自由和真理而戰的戰爭,」費多羅夫說道。「我們希望中國支持烏克蘭。選擇光明的一面。」 「我們確實希望改變體現在具體行動中,而不是在口頭上,」他補充道。

烏克蘭戰爭:德國大幅增加軍費 專家質疑何時轉為戰力

德國宣佈增加軍費後法蘭克福股市德國軍火製造商股票大幅上揚,製造裝甲戰車的萊茵鋼鐵股價開市上升幅度超過30%(德國的豹式坦克)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德國決定大幅提高國防預算一事舉世矚目。德軍獲得一千億歐元額外撥款,此舉也意味著德國國防預算佔GDP的份額從1.5%提升到2%,達到北約成員國應有水平。然而, 大幅度調升的軍事撥款能否能轉化成為有效的國防戰力則受到各方關注。 歐洲大陸戰火重燃無疑是促使德國改變二戰以來長期和平主義姿態的決定性因素。德國總理肖爾茨所屬的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不再反對增加軍費方案。2021年以後德國社民黨同前總理默克爾中間偏右的基民盟聯合執政期間一直反對增加軍費。 預算案使得德國軍火工業希望得到大訂單,不少軍工企業的股票過去數日猛漲。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說,在肖爾茨宣佈增加軍費後,法蘭克福股市德國軍火製造商股票隨即大幅上揚。製造裝甲戰車的萊茵鋼鐵股價開市上升幅度超過30%,生產電子傳感器的Hensoldt公司股價上升了45%。 德國希望採購美國F-35多用途隱身戰鬥機替換1970年代就開始部署的颶風戰機 尖端武器系統採購 儘管軍費猛增使德國一躍成為緊隨美國和中國之後的世界軍費開支第三大國家,但是已經有專家學者表示,從增加軍費到轉化成軍事實力並非輕而易舉之事。 英國華威大學的國際問題學者洛夫曼(Georg Löfflmann)已經在旁觀者雜誌撰文說,一千億歐元的國防撥款並不足以讓德軍成為具有可信實力的軍隊。德國也有評論認為,德軍在冷戰後大幅度縮編,相比現在需要採購尖端武器和增加軍隊基本需求開支,一千億歐元沒有能否被有效率利用存在不少疑問。 目前在靠近烏克蘭邊界的東歐領空,北約主要靠美軍部署的12架F-35多用途隱身戰鬥機執行監視和空中巡邏任務。 金融時報報道說,德國國防部希望採購F-35這款世界最先進的隱形戰機替換已有的颶風戰機,執行攜帶核彈任務。 目前德國仍然依賴布歇爾空軍基地的颶風戰機在核打擊發生時攜帶美國部署在那裏的核彈升空執行核打擊任務。颶風戰機是德國從1970年代就開始部署的上一代戰機。 除了F-35戰機,德軍還希望得到資金購買所謂的「未來空戰系統」(FCAS), 即法國,德國和西班牙共同研發的以第六代戰鬥機,那是一種有無人機配合的新一代戰機作戰系統。預計這種戰機能在2040年前後服役。 此外德國還希望更新現有的重型運輸直升機,對愛國者防空系統進行現代化。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國防軍還可能採購以色列的武裝無人機。採購目標還包括現代化的軍艦。 非一朝一夕之功 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國防專家梅傑(Claudia Major)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說,因為德軍之前的許多採購積壓到現在都沒有解決,所以德國軍隊馬上用新增軍費採購新裝備並不現實。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執政時的外交和防務政策被認為對俄羅斯讓步過多(默克爾訪問駐阿富汗的德國軍隊) 英國華威大學的國際問題學者洛夫曼說,冷戰結束後,德國大幅削減國防開支用來補貼兩德統一的費用。德國國防軍從1980年代的50萬減少到2010年代17萬,重型裝備減少了80-90%。例如德國國防軍原來的2225輛豹2型主戰坦克到2010年就剩下220輛。 後來國防預算有所增加,超過了460億歐元,但仍然裝備不足,主要的武器裝備採購缺乏,諸如運輸機,直升機和軍艦採購多次被擱置。年底未用的經費被勾消,國防軍無法制定長期計劃。 另外德國國防軍在一些基本需要方面,諸如彈藥缺乏,戰鬥靴,內衣等也存在供應問題。除了資金問題,過去,德國國防軍採購武器和材料組織工作混亂,官僚掣肘。德國之聲報道舉例說,2015年12萬支步槍的訂單,一直在法律扯皮,現在仍然沒有通過。 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國防軍總參謀長基澤維特(Roderich Kiesewetter)主張恢復強制徵兵制度,他說德國國防軍需要許多資金和時間才能恢復對新入伍軍人的訓練和裝備能力。 2011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取消了強制兵役制,德國國防軍一直面臨招募不足的問題。衛報報道說,基澤維特說,德國現在要反思過去16年對俄羅斯的政策。他認為默克爾執政時期對普京讓步太多。 華威大學的洛夫曼提到德國總理肖爾茨發表增加軍費講話的議會建築仍然留有1945年蘇聯軍隊攻陷柏林時候留下的塗鴉。除了增加軍費,肖爾茨還承諾要援助烏克蘭數百枚毒刺式防空導彈以及德國造的鐵拳-3型反坦克火箭筒。這些都說明,德國針對俄羅斯新政策已經開始偏離德國戰後一貫的外交原則。

東航波音737客機墜毀:MU5735航班廣西藤縣失事 搜救仍在繼續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東方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從雲南昆明飛往廣東廣州途中,在廣西梧州墜毀,並引發山火。事故原因與傷亡情況未明。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星期一(3月21日)表示,機上人員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客機墜毀在梧州藤縣琅南鎮莫埌村附近山區。 國際民航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com資料顯示,失事客機具體機型為波音737-89P型,屬單走道噴射客機,事發時正執飛MU5735航班,星期一北京時間13:11(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5:11)出發,原定15:05(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7:05)抵達,但在14:22失去聯繫。該網站資料顯示,飛機當時的飛行高度為3225英尺(982米)。 中共《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發佈了懷疑是當地民眾拍到墜機後情況的視頻,可見疑似飛機殘骸散落一處山區。香港聯合時報暫時無法獨立核實視頻內容。 與央視同屬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也發佈了疑似飛機殘骸的照片。 官方新華社引述波音中國公司稱,波音方面正在收集更多信息。 波音前段時間曾飽受737 Max客機安全問題困擾,而本次失事的東航客機則屬於此前的737-800系列。據中國媒體報道,失事客機機齡不足七年。 人員傷亡 這是中國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一起空難。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已經證實有人員在空難中喪生,但是沒有給出具體數字或者是否有倖存者。 東航在一份聲明中說,「公司對本次飛機失事中遇難的旅客和機組人員表示沉痛哀悼!」 聲明還說,飛機失事的原因「仍在調查中」,公司將「積極配合」。 東航官網首頁改成黑白色。東航表示,已經啟動應急機制,開通家屬應急援助專線。 東航已確認這架MU5735航班上所有乘客和機組人員均為中國國籍。 搜救努力 廣西出動超過500名消防人員到墜機現場搜救。 事發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全力組織搜救,妥善處置善後,加強民航安全隱患排查。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要求全力以赴搜尋倖存者,盡一切可能救治傷員,妥善處理善後事宜,做好遇難者家屬安撫和服務,實事求是、及時凖確發佈信息,認真嚴肅查明事故原因,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民航安全管理。 中國民航局、應急管理部等有關部門都已派出工作組赴現場,廣西、廣東兩地救援隊趕赴現場參與救援。 為安全起見,失事客機所屬的東方航空公司停飛了全部同類型737-89P型客機,周一絶大多數航班被取消。 目前搜救努力仍在繼續,也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飛機失事現場是三面環山的山坳,進入山坳只有一條小路,大型設備難以進入。且現場沒有通電,可視度比較差。 報道還說,藤縣預計今晚降溫、降雨,或許也會影響現場搜救。 民航安全 失事客機與圖中同款,為波音737窄體噴射客機。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部位於上海,與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是中國三大國有航空運輸集團。 路透社援引航空數據提供商OAG本月統計稱,按每周計劃座位容量計算,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是世界第六大航空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中國航空業過去20年迅速擴張,中國民航局今年2月下旬曾宣佈,中國民航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時間突破1億小時,官方強調這是「世界民航歷史上最好的持續安全飛行紀錄」。 中國國內航班對上一次發生嚴重空難可追溯至2010年8月的黑龍江伊春空難,當時一架河南航空的巴西航空工業(Embraer)ERJ190型客機墜毀,造成40多人死亡。 1994年,一架從西安飛往廣州的中國西北航空公司圖波列夫Tu-154在起飛後發生事故,機上160人全部遇難,據航空安全網報道,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空難。 最近一次飛往中國的國際航班最嚴重事故則是2014年3月的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失蹤事件。飛機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前往中國北京途中失去聯繫,機上載有239人,大多都是中國籍乘客。 MH370客機至今仍未尋回。 波音737-800 波音737-800型客機,是波音公司737型客機系列的一部分。波音737是世界上飛行量最大的商用飛行系列。 波音737-800客機服務於短、中途航線,也是空中客車公司空客320客機的主要競爭對手。 1994年開始研發,1997年出廠,1998年獲得合格證並交付第一架給客戶機身長40米,翼展34.31米,座位162-189個最大航程5765公里至今已經交付了7000多架波音737-800 是 波音 737 Max的前身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馬里烏波爾拒絶投降——3月21日最新情況綜述

馬里烏波爾市民在俄軍圍攻下難以撤離。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進入第26天,烏克蘭拒絶遵從俄羅斯提出之「最後通牒」,讓東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 )向俄軍投降,換取俄方開放其所稱的人道走廊。 此前,俄方將領要求守衛馬里烏波爾的烏軍與「外國僱傭兵」最遲於星期一(3月21日)莫斯科時間05:00(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2:00)棄械投降,換取平民百姓安全撤離。 但烏克蘭政府予以回絶。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說,「毫無疑問」烏方將拒不投降。 馬里烏波爾被視為戰略要塞,市內約30萬人連日來遭受俄軍猛烈轟炸,斷水斷電。當地糧食等物資開始耗盡,但援助隊伍受阻,無法入城。 除此之外,以下是3月21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一處購物與住宅區星期天(20日)深夜遭受猛烈炮轟,應急部門徹夜搜救,目前已知至少四人死亡。市長維塔利·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表示,炮彈擊中購物商場與數間房屋,引發大火。英國國防部表示,情報顯示來自克里米亞半島的俄軍繼續試圖圍困南部港口城市米科拉夫(Mykolaiv),並進一步向西推進,迫近敖德薩(Odesa)。英國預期俄軍封鎖烏克蘭海岸線之舉將讓當地人道情況進一步惡化。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稱,中國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向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爭取支持。美國白宮宣佈,總統拜登(Joe Biden)將於星期五(25日)訪問波蘭華沙(Warsaw),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討論對烏人道主義支援等議題。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達利普·辛格(Daleep Singh)稱,美國仍可擴大對俄製裁,攀上對俄羅斯經濟的「制高點」。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促請中國加入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約翰遜在保守黨大會上將烏克蘭局勢與英國脫歐(Brexit)相提並論,招致批評。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北京不會軍援莫斯科 秦剛在專訪中重申北京言論稱,北京可能對莫斯科軍援的報道是「假消息」。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稱,中國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與軍火,支持莫斯科對烏克蘭的軍事攻勢。北京將「盡其所能讓危機降溫」。 上星期五(18日),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北京要是向莫斯科提供物質支持,將要面對「後果」。 北京上周對有報道稱其對軍援莫斯科持開放態度,駁斥該等言論為「假消息」,但中國政府至今並無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提出任何批評。 秦剛出席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節目時批評西方對俄批評「毫無幫助」,並重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星期五的言論說:「中國在做的是(給烏克蘭)送上食物、藥物、睡袋和嬰兒配方奶粉,而非武器與軍火。」 秦剛稱:「我們需要理性,我們需要勇氣,我們需要好的外交。」 澤連斯基:耶路撒冷適合舉行和談 澤連斯基強調不會承認東部親俄地區的獨立地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以色列正努力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斡旋,而當地有潛力作為烏俄高層和平談判的舉行地點。 澤連斯基星期一凌晨對國民發表錄影講話稱:「以色列總理貝內特先生(Naftali Bennett)正在探討如何舉行談判。我們感謝他的努力,我們早晚會跟俄羅斯開展談判,說不定會在耶路撒冷(Jerusalem)舉行。」 澤連斯基說:「要是可能的話,那將是個適合尋求和平的地方。」 澤連斯基是在星期天透過視像連線向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之後,對烏克蘭國民透露上述內容。 澤連斯基還接受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他說已經做好凖備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直接接觸,並稱談判是結束戰鬥的唯一途徑,一旦談判失敗,將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澤連斯基表明,他不會接受承認任何親俄分離主義地區為獨立主權國家,以換取俄羅斯停火。他還說,要是烏克蘭已經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組織)成員國,「戰爭便不會發生」。 英國促請中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約翰遜拿烏克蘭局勢與英國脫歐比較,引發保守黨內外以至於來自歐洲的批評。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刊登對首相約翰遜的專訪,約翰遜促請中國加入國際社會行列,譴責普京的侵略行為。 約翰遜形容,這是一場善與惡的戰鬥,他警告北京,支持俄羅斯與在二次大戰中選錯邊站錯隊無異。約翰遜相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管治團隊內,有些人已在思考北京的中立立場是否恰當。 約翰遜對該報說:「隨著時間流逝,隨著俄國人的暴行累積起來,我想對眾人而言,無論是積極還是被動地縱容普京的侵略行為,都只會是越發困難,和在政治上越發尷尬。」 與此同時,約翰遜星期六(19日)在布萊克浦(Blackpool;黑池)舉行的執政保守黨春季大會上將烏克蘭局勢與英國脫歐(Brexit)相提並論,成為星期天的熱門話題。不少政界人物對其言論提出強烈批評。 約翰遜在演說中稱,英國人與烏克蘭人一樣,具備「選擇自由」的「本能」,並引用2016年的脫歐公投為例子。 波蘭籍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批評約翰遜言論「在冒犯烏克蘭人、英國人與常識」,曾擔任歐洲議會英國脫歐談判代表的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Guy Verhofstadt)形容約翰遜如此比較烏克蘭與脫歐是「神經病」。 保守黨內也有人對約翰遜言論感到詫異,英國議會上議院議員加文·巴維爾勳爵(Gavin Barwell, Lord Barwell of Croydon)說,在公投中投票跟冒著性命危險活在戰爭中「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 在野自由民主黨黨魁愛德·戴維爵士(Sir Ed Davey;戴宏)說,約翰遜此言是對烏克蘭人民的「侮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西方特工急於想知道 普京到底在想什麼

【香港聯合時報】 西方間諜認為,俄羅斯領導人弗拉基米爾·普京困在了自己創造的封閉世界裏,這讓他們擔心。 多年來,他們試圖了解普京的想法,以更好理解他的意圖。 俄羅斯軍隊似乎在烏克蘭陷入困境,這些努力變得更加必要,因為他們試圖弄清楚普京在壓力下會如何反應。 了解他的心理狀態對於避免危機升級到更危險的領域至關重要。 有人猜測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生病了,但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他實際上已經變得孤立,與外界格格不入。 從他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的照片中可以明顯看出他與外界的隔絶。兩人坐在長桌子各一端。在戰爭前夕,普京與自己的國家安全團隊的會面也如出一轍。但這也可能是普京害怕自己被新冠病毒傳染所做的安排。 一名西方情報官員解釋,普京最初的軍事計劃看起來像是由一名克格勃官員設計的。 他們說,它是由一個強調保密的嚴密的「陰謀小集團」制定的。但結果卻是一片混亂。俄羅斯軍事指揮官沒有做好凖備,一些士兵越過邊境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單一決策人 西方間諜有他們不願透露的消息來源,比許多俄羅斯領導層內部人士更了解這些計劃。但現在他們面臨著一個新的挑戰:弄明白俄羅斯領導人下一步將做什麼,但這並不容易。 「理解克里姆林宮行動的挑戰在於,普京是莫斯科唯一的決策者,」美國中央情報局俄羅斯部門前負責人約翰·西弗(John Sipher)解釋。儘管他的觀點經常通過公開聲明表達得很清楚,但要知道他將如何採取行動是一項艱巨的情報挑戰。 「在一個像俄羅斯這樣受到嚴密保護的體系中,要掌握領導人腦子裏在想什麼這樣可靠的情報是極其困難的,尤其是在他們許多自己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情況下,」英國軍情六處的前負責人約翰·索厄斯爵士(John Sawers)表示。 情報官員表示,普京被孤立在一個自製的氣泡中,很少有外部信息能滲透進去,尤其是那些可能挑戰他想法的信息。 「他是自己宣傳的受害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只聽一定數量的人的意見,而排斥其他一切。這讓他對世界有了一種奇怪的看法,」心理學教授弗恩海姆(Adrian Furnham)說。他是即將出版的《間諜與間諜活動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pies and Spying)一書合著者。這種風險就是所謂的「從眾思維」,即每個人都在強化了他的觀點。「如果他是從眾思維的受害者,我們需要知道群體裏有誰,」弗恩海姆說。 與普京對話的人的圈子從來就不大,但西方情報官員相信,在決定入侵烏克蘭的問題上,他們的圈子已經縮小到少數幾個人,所有這些人都是與普京有著相同想法和癖好的「真正信徒」。 入侵前夕,他在國家安全會議上公開訓斥了自己的外國情報機構負責人,似乎是讓這位負責人蒙羞,卻彰顯出他的小圈子已經變得有多小。他幾小時後發表的講話還顯示這個男人對烏克蘭和西方的憤怒和耿耿於懷。 觀察過普京的人說,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的動力來自一種願望:消除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所感受到的恥辱,以及一種判定,即西方決心壓制俄羅斯,把他趕下台。一位曾見過普京的人記得,他喜歡看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在2011年被趕下台後被殺的視頻。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對普京心理狀態的評估是,普京「受怨恨和雄心兩股交匯怒火的煎熬已有多年」,並形容他的觀點「更強硬」,他與其他的觀點「更絶緣」。 俄羅斯總統瘋了嗎?這是許多西方國家都在問的一個問題。但很少有專家認為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一位在該領域有建樹的心理學家表示,由於我們無法理解入侵烏克蘭這樣的決定,就認為做出這一決定的人是「瘋子」,這種臆斷是錯誤的。 美國中央情報局有一個團隊對外國決策者進行「領導能力分析」,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試圖理解希特勒。他們利用秘密情報研究背景、人際關係和健康。 還有來自與決策者有直接接觸的人的現身說法,比如其他領導人。據報道,2014年,默克爾(Angela Merkel)曾告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普京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與此同時,據報道,馬克龍總統最近與普京會面時發現,與之前的會面相比,這位俄羅斯領導人「更固執、更孤立」。 普京與馬克龍近日在莫斯科會面 出問題了嗎?一些人在沒有太多證據的情況下推測可能的健康狀況不佳或藥物的影響。另一些人則指出了心理因素,比如普京覺得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無法完成自己的使命,保護俄羅斯或恢復俄羅斯的偉大。普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明顯與他人隔離,這可能也對心理產生了影響。 「普京很可能沒有精神疾病,也沒有改變,儘管他近年來更加繁忙,而且可能更加孤立,」前美國政府醫生、外交官、現喬治·布什美中關係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的德科列娃(Ken Dekleva)表示。 但現在的一個擔憂是,普京的封閉小圈子沒有掌握可靠的信息。在入侵之前,他的情報機構可能不願意告訴他任何他不想聽到的事情,戰前對入侵將如何進行以及俄羅斯軍隊會遇到什麼給出了樂觀的估計。本周,一名西方官員表示,與西方情報機構相比,普京可能仍不清楚自己軍隊的處境有多糟糕。這讓人擔心,面對俄羅斯日益惡化的局勢,他可能會做出何種反應。 狂人理論 普京本人講述了他小時候追老鼠的故事。當他把老鼠趕到角落裏時,老鼠攻擊他,迫使年輕的弗拉基米爾逃跑。西方政策制定者正在問的問題是,如果普京現在覺得走投無路了怎麼辦? 一名西方官員表示:「真正的問題是,他是否會在所用武器殺傷力的考量方面加倍施暴。」有人擔心他可能會使用化學武器,甚至是戰術核武器。 「令人擔心的是,他的魯莽會變得難以置信,用一了百了這種殘忍方式出手。」弗恩海姆說。 普京自己可能會誇大他的危險性和非理性。這是一個著名的策略(通常被稱為狂人理論),這個策略中,擁有核武器的人試圖通過讓對手相信他們的瘋狂程度足以讓他們使用核武器,來讓對手讓步,儘管可能讓每個人都死亡。 對於西方間諜和政策制定者來說,了解普京今天的意圖和心態再重要不過了。預測他的反應至關重要,這樣可以知道向他施壓的力度,而又不會引起危險的反彈。 「普京的自我意識中不允許失敗或軟弱,他鄙視這些東西,」德科列娃說,「一個被逼到絶境、被削弱的普京是一個更危險的普京。有時候最好讓熊跑出籠子,回到森林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8日-20日最新情況綜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向以色列議會發表演說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進入第25天,以下是3月20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向以色列議會發表演說,此前他已經向美國、英國和歐盟的議會發表過演說,尋求支持。澤倫斯基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拿來和二次大戰作比較,說俄羅斯就像納粹要徹底毀滅烏克蘭人一樣,這不是軍事行動,而是對烏克蘭發動的全面戰爭。俄羅斯證實其黑海艦隊副司令,海軍上校(Captain 1st Rank)安德烈·帕利(Andrei Paly)在馬里烏波爾戰鬥中喪生,烏克蘭此前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已經有五名將軍在戰鬥中喪生。64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在被俄羅斯軍隊控制三周之後終於獲准離開 教宗方濟各到訪梵蒂岡在羅馬的一家兒童醫院,看望在那裏接受治療的烏克蘭兒童。烏克蘭馬里烏波爾(Mariupol)市議會說,俄羅斯軍隊周六(3月19日)轟炸了當地一所為400人提供庇護的學校,目前還沒有有關傷亡的信息。烏克蘭當局表示,他們已經設法將71名兒童從蘇梅的一家孤兒院轉移到更安全的地區。過去幾周,這些嬰兒一直躲在掩體裏。烏克蘭總統宣佈限制該國11個政黨的活動,其中包括一些被指控與俄羅斯有聯繫的政黨。國際文傳電訊社表示,自俄羅斯入侵開始以來,約有1,500家為俄羅斯做宣傳的媒體機構在烏克蘭被封鎖。澳大利亞已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氧化鋁和鋁礦石。 澳大利亞出口俄羅斯的氧化鋁佔其需求的近20%。馬里烏波爾激戰:這個被圍困的南方城市市長表示,市中心發生激烈的巷戰,阻礙了對仍被困在被炸劇院地下室的數百人的營救行動。俄羅斯軍隊包圍了南部港口,該港口面臨數日的猛烈轟炸;平民遇難:聯合國人權辦公室表示,自入侵開始以來,至少有 847 名平民在烏克蘭遇害,其中包括 64 名兒童,主要是炮擊和空襲,實際人數可能要高得多;波蘭呼籲貿易封鎖:總理馬特烏什·莫拉維茨基敦促歐盟「盡快」對俄羅斯實施全面貿易禁令。他說,對俄羅斯船隻和貨物的封鎖將迫使莫斯科「停止這場殘酷的戰爭」;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烏克蘭西部的一個武器儲存點。高超音速導彈的傳播速度遠超音速,因此難以攔截;空間站套裝:俄羅斯航天局否認其三名宇航員 - 他們登上國際空間站時穿著烏克蘭國旗顏色的制服 - 以表示抗議俄國入侵烏克蘭;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北京一個安全論壇上表示,北約不應進一步東擴,將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逼入絶境」。他還稱「對俄羅斯的制裁越來越荒謬」。中國沒有譴責俄羅斯的入侵,拒絶稱其為入侵,但對這場戰爭深表關切,並反對對莫斯科實施制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莫迪會談後對記者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動搖了「國際秩序的基礎」,需要做出明確回應,日印雙方確認「有必要根據國際法尋求和平解決爭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俄羅斯「毫無拖延」地坐到談判桌前,並呼籲中國對俄羅斯的侵略採取立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德國總理的電話中指責烏克蘭「以不切實際的提議」拖延和平談判;波蘭敦促歐盟停止與俄羅斯的所有貿易 3月18日,利沃夫 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已撤銷克里姆林宮支持的廣播公司《今日俄羅斯》(RT)在英國的廣播許可,立即生效;波蘭邊防署說,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已經有200萬人從烏克蘭逃入波蘭烏克蘭國防部在其Facebook上的每日更新中表示,自衝突開始以來,估計有14200名俄羅斯士兵喪生;與此同時,美國官員周四表示,俄方已經損失了超過7000名士兵,並且還有大約14000人受傷。目前無法獨立核實這些說法據烏克蘭電視台「烏克蘭24」援引尼古拉耶夫(Mykolaiv )地區南部城市沃茲涅先斯克(Voznesensk)市長的話說,該市一個存放武器的倉庫遭到俄羅斯炮擊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軍隊「本周進展甚微」。最新的早間簡報指出,烏克蘭軍隊在基輔和尼古拉耶夫周圍「繼續挫敗俄羅斯包圍這些城市的企圖」。哈爾科夫、切爾尼戈夫、蘇梅和馬里烏波爾仍被俄羅斯軍隊包圍,並遭受了猛烈炮擊 馬里烏波爾劇院 根據英國一份軍事評估稱,烏克蘭無休止的反擊和俄軍的後勤問題正在阻礙俄羅斯的進攻。由於機動性有限和缺乏空中優勢,俄軍無法有效地為前線部隊補充「食物和燃料等基本必需品」西方官員對媒體表示,烏克蘭當地局勢沒有發生巨大變化,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行動使局面陷入僵持與此同時,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表示,俄羅斯軍隊在多條戰線的行動都陷入凍結狀態,不僅燃料、食物和彈藥供應不足,而且還面對烏克蘭方面堅決抵抗的戰鬥力烏克蘭當局稱,在馬里烏波爾一個劇院被俄羅斯轟炸後,有平民從劇院的廢墟中活著走出來馬里烏波爾副市長謝爾蓋·奧爾洛夫(Sergei Orlov)此前表示,在炸彈襲擊之前,估計有1000到1200人在劇院裏避難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州負責人表示,自周三以來,已有53名平民在俄軍的進攻中喪生俄羅斯記者瑪麗娜·奧夫夏尼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說,她希望自己舉著「不要戰爭,停止戰爭」的標語牌在電視台直播節目前抗議的活動,能引發人們質疑俄國當地媒體的報道 一名烏克蘭士兵在哈爾科夫經過一輛被擊毀的裝甲車 土耳其非常謹慎地將自己定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中間人——這似乎正在取得成效。周四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告訴他俄羅斯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的確切要求中國外交部周五(3月18日)發表聲明中說,中國外交部官員周四會見了俄羅斯駐華大使,就雙邊關係交換了意見。聲明說,中國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務專員程國平會見了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Andrey Denisov),就雙邊反恐和安全合作交換了意見澳大利亞和日本強化了對莫斯科的制裁。堪培拉將俄羅斯億萬富翁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和維克多·維克塞爾伯格(Viktor Vekselberg)以及11家銀行和政府實體列入其制裁名單。與此同時,東京又制裁了15名俄羅斯人和9個組織,其中包括俄羅斯國有武器出口商羅索博龍(Rosoboronexport) 拜登周五與習近平通話 2021年11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頻會晤。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通過視頻連線通話。拜登在美東時間星期五上午9時,也就是北京時間當天晚上9時許與習近平開始對話,通話持續將近兩個小時。 這是自從拜登入主白宮以來和習近平第四次通話,是雙方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首次通話。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稱,習近平在通話中說,烏克蘭危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有關事態再次表明,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習近平還說,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目前暫時不清楚拜登在通話中說了什麼。此前美國官員曾經說,拜登計劃在通話中警告中國,如果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或經濟支持,將面臨嚴重後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侵略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責任」,美國將毫不猶豫地讓中國付出代價。 路透社引述布林肯說,中國有責任利用其對普京的影響力並捍衛國際規則,但北京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布林肯沒有詳細說明中國可能付出的代價,華盛頓方面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中國已表示願意幫助俄羅斯。 莫斯科否認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周一表示,俄羅斯有能力在烏克蘭開展行動,未曾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本周亦表示,「近期,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接二連三散佈針對中國的虛假信息,用心險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周一(3月14日)曾在意大利羅馬舉行長達七小時的會晤。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並稱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就涉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問題進行了「實質性討論」。 針對拜登和習近平將在周五通話,有分析說,拜登「認為烏克蘭戰爭代表了專制與民主之間的真正鬥爭,而習近平不相信民主可以在21世紀持續下去。這說明就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兩人「存在意識形態鴻溝」。 美國官員認為,習近平是少數幾個可能對普京產生影響的世界領導人之一。但迄今為止,習近平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美國非常擔心中國可能會幫助俄羅斯提供在烏克蘭使用的軍事裝備。 普京在莫斯科講話 紀念吞併克里米亞八週年 在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今年俄國吞併克里米亞8週年的集會上講話。 成千上萬的俄國人聚集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體育場,參加紀念集會。 體育館內到處可見俄國國旗和字母「Z」,這個字母已經成為入侵烏克蘭的標誌。 普京讚揚俄國在烏克蘭的「特別行動」,並說目的是要挽救在烏克蘭東部的人「免遭屠殺」。 澤連斯基:德國「正在尋找新的路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其夜間發佈的最新Facebook講話中表示,德國正在「尋找一條遠離俄羅斯的新道路」。 澤連斯基說,周四他在德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不僅是作為總統,而且是作為烏克蘭公民,作為歐洲人」而發表的。 他在演講中呼籲德國人採取更多行動,幫助烏克蘭摧毀俄羅斯在歐洲建起的試圖將自由與奴役分隔起來的一堵新牆。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批評說,德國能源政策和商業利益對這堵分隔之牆做出了貢獻,澤連斯基的說法不會讓這些議員感到舒服。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8日-20日最新情況綜述

【媒體互動 第5期】俄烏戰爭:普京為什麼想要烏克蘭中立?

俄國向烏克蘭開戰前一天,俄羅斯電視台報道了普京總統的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開會的新聞;這個委員會由30人組成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通過海、陸、空對擁有 4400 萬人口的歐洲民主國家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的攻擊,破壞了歐洲的和平,理由是現代的、西方傾向的烏克蘭是一個持續的威脅,俄羅斯無法感到"安全、發展和存在"。 在數周的轟炸、數千人死亡和數百萬難民外流之後,問題依然存在:這場所謂「普京的戰爭」,目標是什麼,是否有出路? 香港聯合時報梳理了幾個普遍關心的問題: 普京究竟要什麼? 他在下令軍隊入侵烏克蘭時設定的目標隨著戰事的延續逐漸淡化 —— ​​他原來以為這會速戰速決,甚至不用入侵或戰爭那樣的詞匯,而更願意稱「特殊軍事行動」。 但很明顯,他認為這是俄羅斯歷史上一個關鍵時刻。 外國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說:「俄羅斯的未來及其在世界上的未來地位岌岌可危。」普京最初的目標是佔領烏克蘭並推翻其政府,從而徹底打碎烏克蘭加入西方防禦聯盟北約(NATO)的願望。 他告訴俄羅斯人民,自己的目標是保護遭受欺凌和種族滅絶的人,並致力於烏克蘭的「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但是,烏克蘭沒有種族滅絶,也沒有納粹,總統是猶太人。 他說:「佔領烏克蘭領土不是我們的計劃。我們不打算以武力強迫任何人。」 但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幾十個城鎮,以及那裏團結對抗入侵者的烏克蘭人採取了殘酷的武力攻擊。 轟炸仍在繼續 - 但和平談判的最新報告表明,俄羅斯不再尋求推翻政府,而是把中立的烏克蘭作為目標。 普京為什麼要烏克蘭中立? 烏克蘭自 1991 年獨立以來隨著蘇聯解體逐漸轉向西方——歐盟和北約。普京立志扭轉這一局面。他聲稱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同一個民族,「烏克蘭從來沒有真正的國家傳統」,一句話否認了烏克蘭的歷史。 2013 年,普京向烏克蘭親俄領導人亞努科維奇施壓,阻止烏克蘭與歐盟簽署協議,引發大規模抗議,亞努科維奇 2014 年 2 月因此下台。俄羅斯當年展開報復,佔領了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地區並在東部引發叛亂,支持在八年戰爭中與烏克蘭軍隊作戰的分裂分子;這場戰爭奪走了 1.4 萬人的生命。停火和 2015 年明斯克和平協議從未付諸實施。就在本次俄國入侵烏克蘭前,普京撕毀了和平協議,宣佈承認兩個俄羅斯支持的小國獨立於烏克蘭。2021年,普京總統寫了一篇長文,將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描述為「一個民族」,並將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描述為「俄羅斯歷史性的解體」。 他聲稱現代化的烏克蘭完全是由共產主義俄羅斯創造的,而現在成了一個傀儡國家,受西方控制。 下令出兵時,他還指責北約威脅「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未來」,毫無根據地聲稱北約國家想給克里米亞帶來戰爭。 基輔,這家醫院的兒科不得不搬入地下室 烏克蘭的訴求是什麼?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說,烏克蘭的要求很明確:停火和俄羅斯軍隊的撤離,同時希望得到盟國承諾提供的具法律約束力的安全保證;這些盟國正在積極參與阻止對烏克蘭的襲擊,在衝突中站在烏克蘭一邊。 國際法教授、前聯合國調解員馬克·韋勒 (Marc Weller) 表示,確保俄羅斯軍隊撤回到戰爭爆發前的陣地,不僅是烏克蘭的要求,也是西方的一條紅線;西方將拒絶接受俄羅斯的另一場"凍結的衝突"。 自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的立場有所軟化,澤連斯基總統表示,烏克蘭人現在明白北約不會接納他們為成員國:「這是事實,必須承認。」 波多利亞克說,烏克蘭總統正在研究有可能進一步討論並簽署的文件,「因為這是結束這場戰爭的唯一途徑」。 有沒有可能停戰? 烏克蘭總統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認為,由於俄羅斯軍隊被困在目前的陣地,停火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內開始。 雙方都積極評價談判取得的進展,波多利亞克表示,俄羅斯總統已經軟化了他的要求。 戰爭開始時,這位俄羅斯領導人希望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並承認由分裂分子控制的東部地區的獨立性。烏克蘭將不得不修改其憲法,​​以保證它不會加入北約和歐盟。 克里米亞以及俄羅斯支持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未來地位離最終解決還很遙遠。但是,如果雙方同意擱置這個問題留到以後解決,那麼它們可能不會成為達成協議的障礙。 俄羅斯似乎確實接受了它不能像白俄羅斯那樣廢除烏克蘭的領導層並用傀儡政府取而代之的現實。 分析公司 RPolitik 和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塔季亞娜·斯塔諾瓦婭( Tatiana … Continue reading 【媒體互動 第5期】俄烏戰爭:普京為什麼想要烏克蘭中立?

拜登與習近平通話:習近平稱「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拜登警告給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將承擔後果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通過視頻連線通話。 拜登在美東時間星期五上午9時,也就是北京時間當天晚上9時許與習近平開始對話,通話持續將近兩個小時。 這是拜登入主白宮以來和習近平第四次通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雙方首次通話。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稱,習近平在通話中說,烏克蘭危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有關事態再次表明,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習近平還說,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白宮在會談後發佈了一份簡短聲明。聲明稱,會談聚焦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端入侵。拜登闡述了美國對這場入侵的反應,包括如何讓俄羅斯付出代價。 拜登指出了中國如果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將會造成的後果。同時表示支持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危機。 除了烏克蘭問題外,白宮聲明指兩國元首強調保持溝通的重要性,以管控兩國的競爭態勢。拜登還重申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沒有改變,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引述一位匿名的白宮高級官員表示,拜登並沒有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中國提出具體要求」。「我們認為中國會自己作出決定。」 美國並未詳細透露中國如果支持俄羅斯將會承擔的具體後果,也沒有清楚闡述如何定義物資支持。但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Psaki)在會談結束後表示這可能會影響中國的貿易。 普薩基在記者會上說,「制裁肯定是工具盒裏的選項。」 美國:付出代價 拜登和習近平此次通話,正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面臨一個關鍵節點。 儘管習近平在通話中說,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中國迄今一直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沒有加入對莫斯科的制裁。 此外,美國官員稱,中國還正在考慮是否向俄羅斯提供經濟或者軍事援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談及拜登總統周五將與習近平主席通話時強調,「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侵略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責任」,美國「將毫不猶豫地讓中國付出代價」。 路透社引述布林肯說,中國有責任利用其對普京的影響力並捍衛國際規則,但北京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布林肯沒有詳細說明中國可能付出的代價,華盛頓方面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中國已表示願意幫助俄羅斯。 莫斯科否認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周一表示,俄羅斯有能力在烏克蘭開展行動,未曾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本周亦表示,「近期,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接二連三散佈針對中國的虛假信息,用心險惡。」 楊潔篪周一在羅馬與沙利文舉行會晤 分析:意識形態鴻溝 拜登認為烏克蘭戰爭代表了專制與民主之間的真正鬥爭,而習近平不相信民主可以在21世紀持續下去。 這說明就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拜登和習近平之間存在意識形態鴻溝。 美國說,中國有責任利用自己對普京的影響力捍衛國際秩序和原則。 美國官員認為,習近平是少數幾個可能對普京產生影響的世界領導人之一。但迄今為止,習近平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美國非常擔心中國可能會幫助俄羅斯提供在烏克蘭使用的軍事裝備。 拜登將威脅,如果中國確實在經濟或者軍事上援助俄羅斯,美國將讓中國付出沉重代價。 不過迄今為止白宮還沒有公開,懲罰措施具體有哪些。 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抵抗一直持續了三周,路邊可以見見到俄軍被摧毀的坦克。 俄中關係「上不封頂」?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初訪華時,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反對制裁俄羅斯,並在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上就譴責俄羅斯入侵的決議投下棄權票。 本周一(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曾在意大利羅馬舉行長達七小時的會晤。 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並稱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就涉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問題進行了「實質性討論」。 法新社報道稱,中國正面臨著巨大的外交壓力,西方敦促北京不能成為自入侵烏克蘭以來受到無數制裁的俄羅斯的保命線。 但觀察人士也注意到,中俄之間歷史上有長期的互不信任。 法新社報道援引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中俄關係專家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說,「中國的立場與其說是親俄、不如說是反美」。 分析:北京面前的抉擇 隨著俄羅斯侵略所造成的人命傷亡,也許超出了莫斯科和北京的預期,中國現在必須做出決定。 到目前為止,北京政府一直盡職盡責地提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表示理解俄國入侵的所謂理由是「西方對俄羅斯的所謂圍堵」。而中國官媒則是無情地轉播俄羅斯散播的虛假信息。 中國現在需要決定它是否希望繼續成為一個多元但基本上是文明國際秩序的一員。 中國可以在支持結束衝突的談判中發揮強大作用。而但至少現在,該讓北京知道它必須從莫斯科的朋友那裏要求提供真正的「人道走廊」給成千上萬被包圍和挨餓的烏克蘭百姓,讓他們不受炮彈襲擊和逃難阻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以給他在克里姆林宮的同志打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他如果不打這個電話,也將會告訴我們很多信息。

烏克蘭戰爭下英國與沙特的能源關係重要性凸顯

自從沙特被控殺害記者卡舒吉後,西方國家領導人鮮有訪問沙特。 【香港聯合時報】 2022年烏克蘭戰爭之際,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價格飆升。西方試圖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在這個背景下,英國首相約翰遜出訪中東產油大國沙特和阿聯酋。 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卡特爾歐佩克中最大的生產國,完全擁有通過增加供應來幫助降低市場價格的能力。 這就意味著,西方國家需要沙特的良好意願、需要和沙特政府保持良好關係。 另外,英國也希望在制裁俄羅斯等問題上獲得沙特的支持。 但是,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政府和沙特在人權問題上仍有諸多爭議,並有重重的矛盾。 自從沙特被控殺害記者卡舒吉後,西方國家領導人鮮有訪問沙特。 在英國國內,約翰遜也因此受到特別來自反對黨的批評壓力。 但是,英國外交大臣利茲·特拉斯表示說,雖然英國並不同意沙特阿拉伯或阿聯酋的每一項政策,但這些政策不會像俄國普京那樣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事實上,烏克蘭戰爭加重能源危機的背景下,英國與沙特的能源關係重要性凸顯。 西方與海灣國家關係 在烏克蘭戰爭發生之後,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其他海灣國家並沒有公開譴責俄羅斯,儘管他們確實也投票贊成了聯合國譴責入侵烏克蘭的決議。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的中東安全研究員托比亞斯博爾克博士說,這些國家相對西方國家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沉默反應在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中引起了一些恐慌。 博爾克博士說:「在過去的10年裏,這種想法在海灣地區扎根,西方已經不再堅持任何原則,西方不再願意在世界上行使其權力。」 他說,約翰遜的訪問是英國重建與海灣國家關係的重要機會,並向他們傳達為什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歐洲安全的分水嶺時刻」。 英國經濟與能源 英國2022年3月汽油價格飛漲。 即使在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爆發前,英國和歐洲國家都已經面臨嚴峻的能源緊張、價格不斷攀升的問題。 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石油貿易伙伴,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石油出口國之一。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導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和貿易制裁。 有人擔心,作為對西方制裁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回應,俄羅斯可能會進行報復並限制其向歐洲供應石油。用於製造汽油和柴油的原油批發價格上漲,能源價格又不斷飛漲。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汽油柴油價格已經飛漲。比如在英國,2022年3月中旬末一升無鉛汽油的平均價格達到大約1.75英鎊,有些加油站甚至要收2英鎊一升。而僅僅在2020年前,它的價格長時間處於每升約1英鎊的低點。柴油也創下了每升1.76英鎊的紀錄。 一些專家們甚至表示,汽油可能飆升至每升2.50英鎊,而柴油可能達到3英鎊,甚至可能還要配給。 英國政府也面臨巨大的經濟和民生壓力。 沙特不顧歐洲國家對死刑的批評反對,在英國首相訪問之前在一天之內就處決了81名男子。 人權問題 但人權是近年來影響西方和中東國家關係的一個問題。西方國家一直在批評沙特等國的人權記錄。 因此,英國首相約翰遜訪問沙特受到不少批評。 約翰遜說,西方需要建立最廣泛的聯盟,以停止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 他強調,在他赴沙特與該國舉行能源供應談判之際,也向對方提出了人權問題。 但就在約翰遜這次訪問之前,沙特政府不僅不顧歐洲國家對死刑的批評反對,在一天之內就處決了81名男子。

英國軍購債務和伊朗釋放關押者是怎樣聯在一起的?

扎加里-拉特克利夫和阿舒里獲得釋放後返回英國 【香港聯合時報】 擁有英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女子—納扎寧·扎加里-拉特克利夫(Nazanin Zaghari-Ratcliffe)在伊朗被關押將近六年之後獲釋,返回英國與家人團聚。 與她一起獲釋的還有另一名也是英伊雙重國籍的男子阿舒里(Anoosheh Ashoori)。 他們兩人的釋放也被和英國支付積欠伊朗的一筆40年前的軍購債款聯繫在一起。 40年前的軍購債務從何說起? 1970年代,當時統治伊朗的親西方王室向英國訂購1500輛酋長式坦克(Chieftain),以及250輛裝甲搶救車,軍購金額估計6.5億英鎊。 這筆軍購款項被支付到當時英國國防部附設的私人子公司國際軍事服務公司(International Military Services, IMS)。 但是後來英國只向伊朗當局交付了185輛坦克,伊朗就在1979年爆發了伊斯蘭革命,伊朗王室也被推翻下台。 伊朗政府此後一直試圖向英國討回尚未交付的軍購款項。 伊朗向英國訂購1500輛酋長式坦克 伊朗如何討債? 1990年,伊朗將IMS公司告上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仲裁,國際商會是管理國際貿易糾紛的國際商業組織。 2001年,仲裁結果伊朗勝訴,IMS提出上訴,不過在2002年該公司同意如果上訴不成功將向法院支付3.285億英鎊。 2009年上訴裁決維持伊朗勝訴的原判。 但是,歐盟在2008年已經開始向伊朗實施制裁,IMS支付的款項無法交付給伊朗人。 後來事情如何發展? 英國政府承認因為沒有完全交付坦克裝備而欠伊朗錢,但表示伊朗遭到經濟制裁,沒辦法支付款項。 另外,英國對伊朗的欠款究竟有多少,具體數字也沒有定論。 2002年IMS公司支付的3.285億英鎊的擔保款引發許多爭議,英國對這筆款項中有多少應該付給伊朗也有不同意見。 這怎樣和扎加里-拉特克利夫聯在一起? 扎加里-拉特克利夫2016年4月在伊朗被關押至今將近六年,她被指控陰謀顛覆伊朗政府,她始終否認這個罪名,表示自己是無辜的。 扎加里-拉特克利夫表示,關押她的人透露說,她被關押和英國拒絶還債被聯繫在一起。 2021年,當時英國外交大臣亨特表示,伊朗將她的案件和為償還的債務聯繫在一起。 亨特表示,「我認為他們試圖把扎加里-拉特克利夫押作人質,用來索討酋長式坦克這筆債務,我們當然拒絶將兩者連在一起,因為我們不希望鼓勵人質外交,我們要以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英國政府也不承認扎加里-拉特克利夫和其他雙重國籍被關押者的案件和這筆債款有任何關係。 2021年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扎加里-拉特克利夫的家人請求英國政府介入協助 雙方如何達成協議放人?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和伊朗外交部雙方進行了數個月的談判之後,扎加里-拉特克利夫和阿舒里獲得釋放。 另外還有一名雙重國籍者——塔巴茲(Morad Tahbaz),也被從獄中暫時釋放。 特拉斯也宣佈,伊朗釋放關押者的同時,英國也「同步」解決這筆IMS債務問題。 她表示, 經過「非常複雜的」來回談判之後,英國政府找到支付3.938億英鎊的方法,而這筆款項的支付並不違反現行的制裁措施,全球反恐金融措施,以及防治洗錢法律。 特拉斯表示,雙方達成協議的條件保密,但她指出伊朗所獲得的款項只能用於人道目的。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和土耳其總統通電話 普京提出停戰條件

普京主持政府工作會議資料圖片 【香港聯合時報】 土耳其非常謹慎地將自己定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中間人——這似乎正在見到成效。 周四(18日)下午,普京致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亮出了俄羅斯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的確切要求。 電話結束後半小時內,埃爾多安的首席顧問兼發言人易卜拉欣·卡林接收採訪,卡林是聽取普京和埃爾多安通話的幾名官員之一。 俄羅斯的要求分為兩類。 根據卡林的說法,前四項要求對烏克蘭來說並不太難滿足。 其中最主要的是烏克蘭接受它應該是中立的,不申請加入北約。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似乎已經接受了這一點。 在這一類要求中還有其他一些款項,這些似乎主要是為了讓俄羅斯「挽回顏面」。 烏克蘭將接受逐步解除武裝,以確保它不會對俄羅斯構成威脅;烏克蘭必須保護烏克蘭境內的俄語語言。還有,就是去納粹化。 這一點對澤連斯基來說有更強的冒犯性,他本人是猶太人,一些親屬在大屠殺中喪生。但土耳其方面認為,讓澤連斯基接受這一點不會太難。也許,烏克蘭譴責一切形式的新納粹主義、並承諾打擊就足夠了。 第二類要求是難點所在。 普京在電話中表示,在就這些問題達成協議之前,他需要與澤連斯基進行面對面的談判。澤連斯基已經表示他凖備與普京會面、進行一對一的談判。 卡林對這類要求沒有具體闡述,只是說它們涉及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的地位。頓巴斯部分地區已經脫離烏克蘭;還有,就是克里米亞的地位。 雖然卡林沒有詳細說明,但我們可以假設,俄羅斯將要求烏克蘭放棄烏克蘭東部的領土。這將是非常有爭議性的。 我們還可以假設,俄羅斯將要求烏克蘭正式接受俄羅斯在 2014 年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現在確實屬於俄羅斯。 如果真是這樣,那將是烏克蘭很難吞下的一顆苦果。 不過,這已是既成事實,儘管俄羅斯沒有任何合法權利擁有克里米亞,而且在共產主義政府垮台、普京上台之前還簽署了一項國際條約,接受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 卡林,他是聽普京和埃爾多安通電話的幾名官員之一 儘管如此,普京的要求似乎並不像一些人擔心的那麼苛刻,而且似乎並不值得俄羅斯如此大動干戈、給烏克蘭施加這樣嚴重的暴力、流血和破壞。 鑒於普京對俄羅斯媒體的強權控制,對他和他的追隨者來說,將這一切解釋為一場重大勝利應該不會太難。 然而,對於烏克蘭來說,將會有嚴重的擔憂。 如果沒有特別謹慎地考慮協議所有細節,普京、或他的繼任者總可以以此為借口再次入侵烏克蘭。 即使停火,流血停止了,和平協議可能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成。 烏克蘭在過去幾周遭受了嚴重的打擊,重建被俄羅斯破壞和摧毀的城鎮需要很長時間,重新安置數百萬逃離家園的難民也是如此。 至於普京本人呢?有人曾說他可能病了,甚至可能精神失常。卡林有沒有在電話中發現普京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根本沒有,」卡林說,普京說話句句清晰、精確。 然而,即使普京真的能把與烏克蘭的和平協議包裝為打擊新納粹主義的偉大勝利,他在國內的地位也必然會被削弱。 越來越多的人將意識到,普京做得太過分了,(俄軍)士兵被殺或被俘的故事已經在迅速傳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7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進入第三周。以下是3月18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根據英國一份軍事評估稱,烏克蘭無休止的反擊和俄軍的後勤問題正在阻礙俄羅斯的進攻西方官員對媒體表示,烏克蘭當地局勢沒有發生巨大變化,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行動使局面陷入僵持與此同時,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表示,俄羅斯軍隊在多條戰線的行動都陷入凍結狀態,不僅燃料、食物和彈藥供應不足,而且還面對烏克蘭方面堅決抵抗的戰鬥力烏克蘭當局稱,在馬里烏波爾一個劇院被俄羅斯轟炸後,有平民從劇院的廢墟中活著走出來馬里烏波爾副市長謝爾蓋·奧爾洛夫(Sergei Orlov)此前表示,在炸彈襲擊之前,估計有1000到1200人在劇院裏避難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州負責人表示,自周三以來,已有53名平民在俄軍的進攻中喪生俄羅斯記者瑪麗娜·奧夫夏尼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說,她希望自己舉著「不要戰爭,停止戰爭」的標語牌在電視台直播節目前抗議的活動,能引發人們質疑俄國當地媒體的報道 拜登周五將與習近平通話 2021年11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頻會晤。 美國白宮當地時間周四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周五(3月18日)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討論管理兩國之間的競爭,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問題。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補充說,此次通話是「為保持中美之間開放的溝通渠道所做的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五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約於北京時間周五晚同美國總統拜登就中美關係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拜登總統周五將與習近平主席通話並強調,「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侵略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責任」,美國將毫不猶豫地讓中國付出代價。 路透社引述布林肯說,中國有責任利用其對普京的影響力並捍衛國際規則,但北京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布林肯沒有詳細說明中國可能付出的代價,華盛頓方面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中國已表示願意幫助俄羅斯。 莫斯科否認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周一表示,俄羅斯有能力在烏克蘭開展行動,未曾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本周亦表示,「近期,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接二連三散佈針對中國的虛假信息,用心險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周一(3月14日)曾在意大利羅馬舉行長達七小時的會晤。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並稱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就涉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問題進行了「實質性討論」。 澤連斯基:德國「正在尋找新的路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其夜間發佈的最新Facebook講話中表示,德國正在「尋找一條遠離俄羅斯的新道路」。 澤連斯基說,周四他在德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不僅是作為總統,而且是作為烏克蘭公民,作為歐洲人」而發表的。 他在演講中呼籲德國人採取更多行動,幫助烏克蘭摧毀俄羅斯在歐洲建起的試圖將自由與奴役分隔起來的一堵新牆。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批評說,德國能源政策和商業利益對這堵分隔之牆做出了貢獻,澤連斯基的說法不會讓這些議員感到舒服。 澤連斯基在周四晚上對烏克蘭人的講話中說:「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看到德國為經濟而戰。為新的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和舊歐洲夢想而努力。俄羅斯長期以來沒有認真對待這種合作的夢想。」 他指出:「我們看到德國人的觀點正在發生變化」,「這非常重要。我們看到德國正在尋找新的路徑。」 自冷戰結束以來,德國一直試圖利用貿易、商業和能源聯繫,將和平的俄羅斯融入西方。 但俄羅斯入侵使這些希望破滅,並促使德國緊急尋找其他地區的貿易機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普京將尋找下台階的機會」

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抵抗一直持續了三周,路邊可以見到俄軍被摧毀的坦克。 【香港聯合時報】 即使最殘酷的戰爭也會有結束的一天。有時,就像1945 年一樣,唯一的結果就是搏鬥到你死我活。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戰爭會達成協議,雖然無法讓所有人滿意,但至少結束了流血衝突。 通常,即使在最殘酷和最激烈的衝突之後,雙方都會逐漸恢復他們舊有的、沒那麼敵對的關係。 如果幸運的話,我們開始看到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正在開始這個進程。 憤慨,特別是烏克蘭,對這場戰爭的憤慨將持續幾十年。但雙方都希望、並且需要和平:對烏克蘭而言,城鎮遭遇了猛烈的攻擊;而在俄羅斯方面,則蒙受了人員和物資的重大損失。按照烏克蘭總統的說法,俄羅斯此次的損失超過了在車臣兩次慘烈戰爭的總和,不過這樣的說法無法得以證實。 但沒有人願意簽署可能導致自己倒台的和平協議。 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他正尋求挽回面子的方法。 戰爭出路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外交上已經表現出非凡的技巧,為了擺脫俄羅斯的糾纏,他顯然願意說和做任何他自己和烏克蘭人民可以接受的事。 澤連斯基有個壓倒一切的目標,就是確保烏克蘭走出戰爭後仍然是一個團結、獨立的國家,而不是俄羅斯的一個行政區。 對於普京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宣佈勝利。即便他政府中人人都明白,俄羅斯在這次不必要的入侵中被打得頭破血流;即便俄羅斯了解國際局勢的大約兩成民眾都將明白,普京為了自己的幻想孤注一擲已經一敗塗地,但這些對普京都無關緊要。 普京需要爭取的是民眾中其他絶大多數人的支持,他們更願意相信國家電視台播報的內容,即便有那個特別勇敢的電視主編瑪琳娜·歐夫斯安妮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在電視直播節目中突然出現,告訴觀眾他們看到的都是宣傳。 那麼,普京可以怎樣從這場災難戰爭中走出來,又讓自己在大多數民眾眼中看起來還不錯呢? 首先,要烏克蘭保證,甚至可能寫入憲法,在可預見的未來無意加入北約。澤連斯基已經凖備好這樣做,他向北約提出建立禁飛區這種北約無法同意的要求,然後批評北約令他失望,最後大聲說不確定是否真的值得加入北約。 論聰明而明智的政治定位,這種做法再好不過了。北約受到批評,卻能輕鬆應對,而烏克蘭則有了採取任何行動的自由。 輸贏勝負 但這些都只是容易做的部分。 更難做到的是想方設法實現澤連斯基和烏克蘭急迫加入歐盟的想法。這也正是俄羅斯同樣迫切要制止的,儘管還是有辦法可想。 最讓烏克蘭難以接受的是,俄羅斯完全無視其簽署的保護烏克蘭邊界的莊嚴國際條約,公然掠奪烏克蘭的領土。 1939年,斯大林入侵曾經是俄羅斯帝國一部分的芬蘭。他確信蘇聯部隊會速戰速決,正如普京 2022 對烏克蘭的預想。斯大林的將軍們害怕性命難保,都擁護他的英明想法。當然,斯大林的想法並不英明。 那場冬季戰爭拖到了 1940 年,蘇軍遭到羞辱,芬蘭則因抵抗超級大國而贏得民族自豪感。 芬蘭雖失去了部分領土,因為像斯大林和普京這樣的獨裁者需要看起來功成身退,但芬蘭保留下來的卻最為重要、最為不朽,即作為一個完全獨立、自由和有自決權的國家。 今天,烏克蘭已經擊退了如此猛烈的俄羅斯襲擊,令普京的軍隊顯得軟弱無力。除非普京的軍隊能夠佔領基輔和烏克蘭更多的領土,否則烏克蘭將作為一個國家實體生存下去,就像芬蘭在1940 年一樣。 失去克里米亞、失去烏克蘭部分東部地區將是痛苦、非法和毫無公正可言的損失。但是,如果普京要想勝出,就必須使用比現階段更有殺傷力的武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第三個星期的戰鬥中,沒有人會懷疑誰將是這場戰爭的真正贏家。

日本地震:距離福島約60公里海域發生7.3級強震,4人死亡200萬戶家庭斷電

【香港聯合時報】 日本東北部地區當地時間周三(3月16日)晚上遭到強震襲擊,有近200萬戶家庭的電力供應被切斷。 這次里氏7.3級的地震與11年前引發福島核災難的3·11大地震發生在同一地區。 《日經亞洲》引述政府消息稱,截至目前地震導致4人死亡,至少107人受傷。 震中位於日本東北部的福島縣附近海域。 據法新社報道,很多地區震感強烈,人們甚至無法站立。東京的建築物也在搖晃。 日本當局稱,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3點36分,震源深度57公里。 據報道,福島縣、宮城縣和山形縣可能還發生了餘震。 福島縣相馬市居民周四在一處疏散中心內。 地震發生後,日本氣象廳立即發佈了東北海岸部分地區可能遭1米高海嘯襲擊的警報,但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稱,警報目前已被撤回。 當地的電力供應商表示,地震後,約有70萬戶東京的家庭和日本東北部的約15.6萬戶家庭立刻停電,但許多家庭的電力供應隨後恢復。 日本東北部有許多人被墜落物砸傷。當地媒體報道稱,在福島縣相馬市有一名60多歲的男子死亡。第二例死亡事件發生在宮城縣。 據日本新幹線運營方報告,福島北部的一列新幹線列車也因地震發生脫軌。 首都東京約有70萬戶家庭發生了斷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記者說,政府仍在努力評估地震帶來的損害程度。當局表示,有大量求助電話湧入緊急服務部門。 在石巻市,一名市政府官員對法新社說,他被「極其劇烈的震動」驚醒。 「我聽到了地面發出隆隆聲。我倒沒有感到害怕,而是立即想起了東日本大地震,」他說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離福島海岸近60公里的地方,距日本歷史上最強大的3·11大地震的震中不遠。11年前的那場災難造成了1.8萬人死亡。 2011年那場里氏9級的東日本大地震引發了巨大海嘯,重創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造成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導致輻射洩露。 這是自蘇聯切爾諾貝利(Chernobyl)核事故之後全世界最嚴重的核事故。 日本核監管部門表示,在此次地震之後,暫未在受損的福島核電站現場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國宣佈制裁拜登及多名美國高層 希拉里意外上榜

莫斯科還意外地制裁了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拜登之子亨特。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俄國已對美國總統拜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以及另外12名美國高層實施制裁,不准他們入境俄國。 這份制裁名單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又譯沙琪)和其他政府成員。 莫斯科還意外地制裁了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又譯希拉蕊)和拜登之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 制裁措施將禁止這些人進入俄羅斯境內,並凍結了他們在該國的任何資產。然而俄羅斯外交部稱,制裁不會阻礙受影響個人將來進行必要的高層接觸。 莫斯科制裁名單上的其他美方高層有: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 (Mark Milley)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中情局(CIA)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副國家安全顧問達利普·辛格(Daleep Singh)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署長薩曼莎·鮑爾(Samantha Power)財政部副部長瓦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美國進出口銀行行長雷塔·喬·劉易斯(Reta Jo Lewis) 俄羅斯外交部稱,這是「在對等的基礎上」實施的制裁。 但俄羅斯現在是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國家。 目前西方多國已對俄羅斯高級官員實施了制裁,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和克里姆林宮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 周二(3月15日)美國又宣佈制裁11名俄羅斯國防部領導人,並表示美國可能制裁與莫斯科結盟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 此前,英國對另外370名俄羅斯人實施了制裁,其中包括俄羅斯前領導人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 美國白宮在周二稱,拜登將於下周前往歐洲,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緊急峰會,屆時他將重申華盛頓對其盟友「堅定不移」的支持。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在俄羅斯制裁名單內,被禁入境俄國。 分析: 希拉里·克林頓可能要放棄她想要在索契(Sochi)購買度假別墅的夢想。 在拜登擔任美國總統後,任何在莫斯科創業的計劃都將不得不被擱置。 撇開這些笑話不談。俄羅斯對美國總統、白宮高層以及——有趣的是——這9年來沒有擔任過公職的前國務卿希拉里下達的「制裁令」,是莫斯科對美國和盟國對其實施巨大制裁的一種象徵性但並非特別有效的報復。尤其是這波制裁名單中的美國人中,無人在俄羅斯有重大的經濟利益。 然而,此舉反映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在後者入侵烏克蘭後日益擴大的鴻溝。 禁止美國最高外交官——國務卿布林肯甚至是踏上俄羅斯的土地,表明兩國的關係處於冷戰後的低谷。 這在烏克蘭衝突之外有著非常實際的後果,因為美國和俄羅斯曾希望在伊朗核談判、反恐、全球變暖和其他緊迫的國際問題上進行合作。而現在這些合作的可能性已越來越小。

俄國攻擊烏克蘭會如何影響美國和委內瑞拉的關係?

圖像加註文字,委內瑞拉擁有大量的石油儲量,但任何產量的增加都需要大量的投資。 香港聯合時報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是否有助於解凍美國委內瑞拉的關係?對中國的石油進口可能又會有什麼影響? 美國和委內瑞拉針鋒相對錙銖必較已經好多年了。 但是,2022年3月,在俄國對烏克蘭發動軍事進攻後,美國和委內瑞拉官員多年來首次舉行高級別會談。有跡象表明,美國委內瑞拉關係可能正在積極發展 ,或者說至少正在播下合作的種子。 這是兩國關係的新方向。華盛頓近年來對委內瑞拉石油部門實施了制裁,因為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的民主和人權記錄不佳。馬杜羅本人在美國被起訴後,他頭上還掛有1500萬美元的懸賞金,罪名包括毒品恐怖主義,販毒和腐敗。 作為回報,馬杜羅總統指責美國殖民主義和霸凌,並試圖干涉委內瑞拉的內政。 互惠互利 這不是一種舒適的和解。現在是令人絶望的時刻,需要採取絶然果斷的措施。石油有助於使世界運轉,委內瑞拉擁有很多石油資源。 當世界陷入危機之際,例如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導致價格飆升,領導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讓人尷尬的友誼。 政治歷史學家瑪格麗塔·洛佩斯·瑪雅教授說:「在委內瑞拉,一切都與石油有關。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採取的首要措施之一就是向委內瑞拉派駐一位好大使,來支持委內瑞拉政府,確保石油供應安全。」 毫無疑問,更好的美委關係也將使委內瑞拉受益。馬杜羅希望看到制裁被取消。近期,通常非常喜歡批評美國的馬杜羅總統在委內瑞拉國家電視台上向美國伸出了橄欖枝。 深陷西方制裁和經濟困境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得到中國的支持(2014年習近平訪問委內瑞來接受該國授予的「解放者」勳章)。 馬杜羅揮舞友誼的旗幟 馬杜羅總統3月份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說:「美國和委內瑞拉的兩面旗幟在一起,它們看起來非常漂亮,它們本來就應該團結在一起。一個新的機會已經開啟。我們舉行了一次相互尊重、親切和非常外交性的會議。現在是外交、真相與和平的時候了。」 事實上,馬杜羅還表示,他凖備重返墨西哥主辦的他與在委內瑞拉反對派的會談。在美國與加拉加斯會議幾天后,委內瑞拉釋放了兩名被監禁的美國公民。 到目前為止,如此積極。但這種關係的解凍將走向何方? 總部位於加拉加斯的一個諮詢公司的分析人士說,一段時間以來,在美國國內一直有些人士認為,對委內瑞拉的石油制裁戰略在經歷了這麼長時間之後沒有多大意義,其目標也行不通。當與烏克蘭的衝突開始時,很明顯,對委內瑞拉石油制裁政策使美國陷入困境。 民眾的疑慮和希望 許多人認為美國委內瑞拉的會談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但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雙方關係依然動蕩。 加拉加斯的店主瑪麗亞·尤金妮亞·法裏納說,委美雙方都很虛偽,她不相信任何人。委內瑞拉許多人都表達了這種感覺,他們已經放棄了對任何政客能夠將國家從危機中解脫出來的希望。 然而,其他人更願意給領導人講話表態一個機會。 加拉加斯居民安娜·佩雷茲說,她認為這還算積極的發展。因為委內瑞拉會破產,所以必須有人給予援助。委內瑞拉很弱小,如果美國解除制裁,委內瑞拉的情況會變得更好。 但是,任何期望形勢快速變化的人都可能會感到失望。 美洲理事會副主席、前國務院官員埃里克·法恩斯沃思說,目前他們只有一次旅行,舉行了幾次會議,所以還無法預計目前形勢發生結構性變化。 他補充表示,當人們開始意識到要做出有意義的改變是多麼困難時,就會開始重新考慮是否真的值得為此付出努力。 委內瑞拉曾經有能力每天生產約300萬桶石油。現在不到一百萬。任何產量的增加都需要大量的投資,而這也需要放鬆制裁。專家們說,中東是短期內唯一的解決方案。 馬杜羅的俄羅斯難題 休斯頓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拉丁美洲能源項目主任弗朗西斯科·莫納爾迪說:「與過去兩年相比,委內瑞拉目前正在通過中國出口石油,馬杜羅正在獲得大量資金。」 他說,目前發生的國際形勢巨變,俄國石油出口受到西方制裁,原來的石油市場被破壞,這將使俄羅斯人以大幅折扣向中國運送大量石油,因此這將打亂馬杜羅的算盤。 俄羅斯總統馬杜羅在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後在日內瓦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講話。 這就是另一個大問題所在 -- 俄羅斯和委內瑞拉之間的關係。 委內瑞拉副總統德爾西羅德里格斯3月份說:「暴力是資本主義世界的表現形勢。北約國家挑釁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他們在尋找什麼?毀滅整個世界?委內瑞拉為和平大聲疾呼。你們永遠不會在戰爭的行列中看到我們。」 那麼,美國的訪問可能不僅僅是石油嗎?也許是試圖改變委內瑞拉的政治傾向? 法恩斯沃思說:「我只是看不到馬杜羅會認為背棄俄羅斯人、轉而支持將他置於美國司法部的起訴之下的美國符合他的利益。但我認為會出現 -- 已經開始發生 -- 的情況是:委內瑞拉人會稍微淡化反美言論。」 從不共待天到同牀異夢?這是一個合理且受歡迎的可能性。但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會是真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自願站在戰爭前線的烏克蘭女性

阿利耶娃說,「我愛的一切都在這裏,我願意為基輔而戰。」 【香港聯合時報】 「我們現在的抵抗行動有女性參與,」烏克蘭第一夫人在她的Instagram帳號上寫著。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Olena Zelenska)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引人注目的照片,突顯出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女性也走出來守衛家園。 不只是第一夫人分享這些照片,2月底俄羅斯發動軍事行動後,在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許多拿著武器、穿著軍裝、凖備戰鬥的女性。 數百萬烏克蘭人已經逃向西方避難,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和孩子,她們的丈夫和父親都留在烏克蘭。 但是有許多女性選擇留下來,包括澤連斯卡在內,儘管這樣做她們面臨生命危險。 以下是留在戰爭前線的五名女性的故事。 吉拉·如迪克(Kira Rudik) - 「很可怕,但我很生氣」 國會議員吉拉·如迪克拿到了一支步槍 吉拉·如迪克是烏克蘭國會議員,她說,「戰爭開始前我從來沒摸過槍,我從來不需要槍。」 「但是戰爭開始後,我們都能夠拿起槍保衛自己的家園,我也拿起槍,自己都感到很驚訝。」 「槍拿起來很重,聞起來有金屬和油的味道。」 如迪克組織了一小支抵抗部隊訓練,防守烏克蘭首都基輔。 她沒有透露確實地點,因為她說情報部門警告她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獵殺名單」上面。 雖然如此,作為烏克蘭政黨「聲音黨」(Voice)的領導人,她仍然繼續在烏克蘭國會投入工作,同時和她的分隊在街頭巡邏。 如迪克持槍的照片很快地在網上大量流傳,她表示這引發了其他女性拿起武器保家衛國的一波浪潮。 她表示,「我收到很多女性傳來的訊息,告訴我她們也在戰鬥。」 「對這場戰爭我們不存在任何幻想,我們都知道,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身體安全和下一代,我們必須戰鬥。」 「戰爭很可怕,但我非常生氣,這應該是為國家而戰的最佳情緒。」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料,烏克蘭4400萬人口中,2300萬是女性,烏克蘭從軍女性的比例也是全球最高的其中之一。 烏克蘭軍隊表示,15.6%的士兵是女性,這個比例從2014年到現在增加了超過一倍。 去年12月,烏克蘭呼籲所有18至60歲、健康狀況良好的女性登記表明接受參軍意願,有更多的女性自願參軍。 那些接受徵召或自願留下的女性面臨著生命危險,現在還不清楚俄羅斯入侵後的傷亡人數,但是烏克蘭政府宣稱,2月24日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有超過1000名平民死亡。 現在還無法證實這個數字,但是聯合國說,截至3月8日為止,有516名平民被殺。 此外,隨著戰況持續,據信雙方都已經有數千名戰鬥人員喪生,受傷的人更是難計其數。 澤連斯基表示,戰爭前兩周已經有1300名烏克蘭軍人陣亡。 在戰鬥地區,烏克蘭人躲在地下室或地下鐵車站避難,地面上炮彈空襲日夜不停,每天都有居民樓房被轟炸的畫面,這就是留在烏克蘭戰區內的現實情況。 利瓦陳科(Marharyta Rivachenko) - 「我沒有地方可逃」 國際婦女節,利瓦陳科獲得一大把花 除了政治人物之外,普通女性也自願加入戰爭行列。 俄羅斯入侵的幾天之前,利瓦陳科剛剛和朋友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慶祝25歲生日。 現在,她的城市遭到俄羅斯轟炸,她已經習慣半夜睡覺時聽到空襲警報。 「戰爭開始時,我的家人在哈爾科夫,而我獨自一人在基輔,我沒別的地方可以去,」這位公關經理表示。 「我不想撤退,我想做點什麼,所以我決定加入地方自衛隊。」 利瓦陳科上了急救訓練,在自衛隊裏擔任醫護人員,自願護理傷員。 「我很害怕,我愛我的生活,我想要活下去,但我的性命現在取決於這場戰爭,我要協助結束這場戰爭。」 杜桑(Yustyna Dusan) - 「求生存是當務之急」 在戰爭爆發前,杜桑是動物權利活動人士,但是現在她為求生存暫時沒辦法照顧動物福利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加入地方自衛隊,因為想要自願的人已經很多,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經驗能安全擔任任務。 信息技術招聘顧問杜桑(Yustyna Dusan)嘗試在別的方面幫助自己的國家。 「我現在是後備人員,隨時凖備作戰,之前我撤退到利沃夫,沒有武器也沒有車子,我在那裏幫不上忙。」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自願站在戰爭前線的烏克蘭女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5日至16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21天。以下是3月15日至16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過視頻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說,尋求獲得美國更多支持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此前稱,與俄羅斯的和談開始「聽起來變得現實,但仍需要時間」取得突破烏克蘭談判代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表示,會談中雙方存在「根本矛盾」,但是「肯定有妥協的餘地」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之間的會談已經結束,並將在周三繼續進行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說,在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Chernihiv),10名排隊買麵包的人被俄軍打死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副市長說,俄羅斯軍隊在該市一家醫院裏「像人質一樣」扣押了包括醫生和病人在內的400人據烏克蘭一名高級官員稱,周二約有2萬人能夠離開這座城市基輔市長克利奇科宣佈,基輔將實行35小時宵禁,他警告說,「今天是困難、危險的時刻」俄羅斯空襲擊中一個地鐵站和住宅樓,造成四人死亡俄羅斯記者瑪麗娜·奧夫揚尼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現場新聞直播時高舉反戰標語和吶喊口號,法官命令她為藐視抗議立法支付3萬盧布的罰款 澤連斯基:請繼續幫助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過視頻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說。 澤連斯基感謝美國給與烏克蘭的支持,呼籲他們在今後幾個星期繼續給烏克蘭更多援助。 澤連斯基重申請求在烏克蘭上空實施禁飛區,並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制裁。 演講最後,澤連斯基用英語直接向美國總統拜登喊話:「你是你們國家的領袖,我希望你做為世界的領袖。做為世界的領袖,意味著要引領和平。」 澤連斯基:和談「聽起來變得更現實」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與俄羅斯的和談開始「聽起來變得現實,但仍需要時間」取得突破。 他在Facebook發佈的最新視頻講話中說,戰勝俄羅斯需要所有烏克蘭公民的努力,包括目前通過Zoom進行談判的談判團隊。 俄羅斯繼續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正式放棄加入北約的任何意圖,並正式承認分離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和克里米亞。 俄烏和談將在周三繼續進行。周二早些時候,澤連斯基似乎承認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 烏克蘭談判代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表示,會談中雙方存在「根本矛盾」,但是「肯定有妥協的餘地」。 英國首相約翰遜出訪沙特 英國首相約翰遜抵達阿聯酋,他將和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領導人會談,商討能源安全和其他問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如何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又被推到西方議程的重要位置。 約翰遜說,需要全球聯盟「應對我們面前的新現實」。 但是批評者對這些國家的人權記錄表示擔憂。 捷克、波蘭和斯洛文尼亞總理在基輔會晤澤連斯基 捷克、波蘭和斯洛文尼亞總理周二乘火車抵達烏克蘭首都,這是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第一批訪問基輔的外國領導人。 波蘭副總理、執政黨黨魁卡欽斯基也參加了會面,他們的舉動被視為是表達對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的支持。 在基輔的會議上,卡欽斯基表示,應該向烏克蘭派遣一個具有軍事能力的國際維和特派團。 儘管歐盟警告了潛在的安全風險,但波蘭仍促成了此次訪問。 這三個國家都是前共產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它們也一直是歐洲對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 俄軍和烏軍的戰鬥仍在進行,俄軍也在轟炸包括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在會談進行時,整個基輔都可以聽到巨大爆炸聲。 歐盟稱,這些領導人未帶有任何特定的任務。有分析指,由於乘軍用飛機可能被俄羅斯視為危險的挑釁行為,因此三國領導人才決定乘火車出行。 周三波蘭政府發言人說,三國總理已經返回波蘭。 拜登據報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援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未具名的美國官員說,拜登總統將在周三宣佈美國向烏克蘭追加10億美元(7.77 億英鎊)的軍事援助。 這筆錢據報將用於諸如「毒刺」和「標槍」等反裝甲和防空武器。這筆資金將來自國會上周投票通過的提供給烏克蘭的近140億美元援助。路透社援引一位白宮官員說,這一數字將是8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自2014年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2月26日,美方剛向烏克蘭提供一批最新武器,價值約35億美元。 攝影師和記者在基輔喪生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郊區,一名為福克斯新聞工作的攝影師和一名記者在他們的車輛被擊中後喪生。 福克斯新聞首席執行官蘇珊娜·斯科特(Suzanne Scott)說,55歲的皮埃爾·扎克熱夫斯基(Pierre Zakrzewski)和24歲的奧萊克桑德拉·庫夫希諾娃(Oleksandra Kuvshinova)死亡的消息「令人心碎」。 他們的同事——39歲的本傑明·霍爾(Benjamin Hall)也在事件中受傷並被送往醫院。 斯科特說,扎克熱夫斯基「作為一名記者的熱情和才華是無與倫比的」。她還說,「在他長期任職期間,他幾乎參與了福克斯新聞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再到敘利亞的所有國際報道」。 在此之前,美國記者布倫特·雷諾(Brent Renaud)在基輔郊外的伊爾平鎮被打死,他是首位在這場衝突中喪生的外國記者。現年50歲的雷諾是一名記者和電影製片人。

韓國軍方稱朝鮮發射疑似彈道導彈 但試射失敗

韓國軍方說,火箭在平壤西邊的順安發射升空後可能很快發生故障(圖為朝鮮的戰術導彈試射,2021年) 香港聯合時報丨周三(3月16日 )來自韓國軍方的消息說,朝鮮在平壤附近發射火箭,火箭升空後發生爆炸。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在聲明中表示,火箭在平壤西邊的順安發射,升空後可能很快發生故障。他們認為那是一枚發射升空的彈道導彈,仍然處於推進階段就發生了空中爆炸。 最近一直有報道說朝鮮凖備試射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和韓國此前警告,朝鮮不顧安理會決議,正凖備試射它研發的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和韓國觀察家曾預測,朝鮮可能在4月發射一顆間諜衛星或進行一次洲際彈道導彈測試。測試時間可能會選擇在4月15日,也就是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生日110週年這天。 恢復導彈試驗的時機 朝鮮在2017年進行了3次洲際彈道導彈測試,已經總共進行過6次核試驗。但在2018年6月金正恩同特朗普在新加坡舉行峰會前,朝鮮終止了核試驗和導彈試驗。朝鮮在2018年5月關閉了豐溪里核試驗場,並炸毀了那裏的一些設施。 2016年6月23日朝鮮領導人現場觀看火星-10號地對地彈道導彈發射的情況 但最近來自美國和韓國的消息指朝鮮正在恢復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試驗場。專家分析說,朝鮮並沒有放棄豐溪里的設施,今年朝鮮的很多跡象表明,核試驗場在被恢復。 今年1月朝鮮表示要考慮「重新啟動所有被中止的活動」,隨後,朝鮮在2月27日和3月5日發射測試了新型的洲際導彈導彈火星-17號。 根據韓國和美國的評估,那是中程彈道導彈測試。他們認為那是朝鮮為另外一次洲際導彈導彈試射做凖備。 韓國國家統一研究所的研究員樸亨重分析說,平壤認為,烏克蘭危機令美國目前無力顧及朝鮮半島,因此朝鮮認為有機可乘。 分析:試射失敗不會讓金正恩止步 每一次試射都可以幫助科學家學到更多:哪些做對了,哪些還需要改進。但是,今年對金正恩很重要,這是他執政第10年,他要成功,不要失敗。 正如一位專家指出的,這一次試射到底是在什麼時間點失敗的? 試射地點靠近朝鮮的主要機場順安機場。距離地面較近的大爆炸或許會給機場造成破壞;更高空的爆炸可能會有碎片落入人口密集地區的風險。 美國和韓國的軍事分析人員完成分析後我們可能會得知更多信息。 不管怎麼說,這一次的失敗不大可能會讓朝鮮止步。金正恩開出了他需要得到的武器的清單,他會繼續推進。 衛星和導彈項目 之前朝鮮中央通訊社的報道說,金正恩在視察發射場的時候「他強調這是我們黨和太空科技人員崇高的使命......把發射場同我們國家要成為太空強國的偉大夢想和雄心聯繫起來。」 朝鮮媒體周五(3月11日)報道說,金正恩命令官員擴建一個衛星發射設施,以便在那裏發射運載多用途衛星的不同類型的火箭。 平壤堅持說他們最近進行了衛星發射,並表示其衛星發射項目是和平太空項目的組成部分,但是美國情報機構認為朝鮮的發射是測試新型的洲際導彈。 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科比在英國《衛報》報道中說,「從對這幾次發射分析來看,美國政府認為發射和朝鮮研發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有關」,「這是朝鮮方面的一次嚴重升級。」 多彈頭洲際導彈? 朝鮮在東倉裏導彈發射場,據認為那裏是朝鮮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中心 韓國亞洲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車到賢(Cha Doo-hyeon,音譯)分析說,朝鮮導彈進展迅速,超過了外界預期。 美國認為朝鮮最近測試的洲際彈道導彈在2020年10月10日的工人黨閲兵式上展示過,在2021年底一次國防展覽中也出現過。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科比說,「這些測試的目的並非要展示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而是可能使在未來全程測試之前對新導彈系統進行評估,測試可能被偽裝成太空發射形式。」 朝鮮在2017年11月首次試射火星-15號,朝鮮的第一個洲際彈道導彈。當時的報道說,火星-15號理論上可以達到13000公里的射程。 火星-17號導彈最早在2020年的平壤閲兵中亮相,在2021年度國防展覽中再次現身。美國軍事分析員認為,朝鮮發展的火星-17號可能是一種載荷更大的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 韓美軍事凖備 朝鮮最近凖備測試洲際彈道導彈引起美國韓國高度戒備。美國駐韓美軍說,朝鮮增加導彈試驗危及東北亞的和平,安全和穩定。 美軍周二(3月15日)透露美國林肯號航母已經開進黃海參加那裏的軍事演習,美國印太司令部從林肯號航母上出動噴氣戰鬥機加入從其他空軍基地起飛的戰機,展示空中力量。 與此同時,美國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烏山空軍基地也同時進行了防空炮火演習。韓國國防部長徐旭最近訪問烏山空軍基地,他和駐韓美軍司令官保羅·拉卡梅拉(Paul J. LaCamera)就加強防務姿態發出呼籲。

評估核戰爭風險:如何衡量核戰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核戰威脅迫在眉睫 香港聯合時報丨賽斯·鮑姆(Seth Baum) 研究人員是如何衡量核戰爭的可能性以及嚴重程度的?災難風險專家為你解釋。 上周某一天,我早上醒來,看到窗外陽光燦爛。我住的紐約街區平靜而正常。「很好,」我對自己說,「我們熬過了今晚,沒有發生核戰爭。」 我就職於總部在美國的智庫「全球災難風險研究所」(Global Catastrophic Risk Institute),工作就是思考人類未來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不過,我很少在睡覺前擔心第二天是否出現核武器發射情況。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頭幾天,衝突迅速升級,甚至可能演變成一場核戰。我的國家美國支持烏克蘭,使其成為俄羅斯核攻擊的潛在目標。幸運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 入侵烏克蘭或其他事件會不會導致核戰,這成了極其重要的問題。對個人來說:應該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難嗎?對人類社會來說:全球糧食生產系統要為核冬天做好凖備嗎? 在最壞的情況下,一場核戰爭可能導致全球文明崩潰,可能對遙遠的未來也造成巨大破壞。但是,一個事件是否會導致核戰爭,其後果也是非常不確定的。 在評估核戰風險之重要性和評估難度之間調和緊張關係是我的研究焦點。那麼,如何處理這些不確定性,以及它能告訴我們怎樣解釋當前的事件呢? 風險通常被量化為某些不良事件發生的概率,乘以事件發生時的嚴重程度。可以用過去的事件數據來量化常見風險。例如,要量化一個人死於車禍的風險,可以使用過往車禍的大量數據,並根據不同標凖對其細分,比如這個人住在哪裏、年齡等。很多人死於車禍,這些數據有助於可靠的風險量化。如果沒有這些數據和類似的數據,保險業就無法開展業務。 一個人在核戰中死亡的風險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計算。此前只有一次核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數據是不夠的。此外,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發生在77年前,當時的情況已經不再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核武器還沒有發明出來,當日本遭受轟炸時,美國是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過去沒有核威懾,沒有彼此毀滅的威脅。也沒有禁止使用核武器的禁忌,沒有管理核武器使用的國際條約。 在長崎,一名女士在觀察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場核戰爭帶來的影響。 (Credit: Getty Images) 如果我們僅依靠二戰來評估核戰爭風險,那麼理解將非常有限。不過,雖然只有一個數據,但還有很多相關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風險。 一個例子是在通往核戰之路上半途止步的事件,比如古巴導彈危機。俄羅斯對烏克蘭入侵戰爭的持續可能成為另一個例子——除非它演變成一場真正的核戰爭。 我知道74個「半途而廢」的事件:59個是我的團隊在一項關於核戰可能性的研究中匯編的,另外15個事件是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爆炸可能被誤認為是核攻擊。幾乎可以肯定,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包括一些沒有公開記錄的事件。 另一個重要信息來源是,核戰爭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景概念圖。一般來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故意製造的核戰爭,即一方決定先發制人進行核攻擊,如二戰。另一種是無意導致的核戰爭,一方錯誤地認為自己受到核攻擊,並發射核武器。包括1983年的「神射手」事件,蘇聯最初誤解了北約的軍事演習,以及1995年挪威火箭事件,一次科學發射被誤認為是一枚導彈。 最後,一些關於特定事件的信息可以提供指導。例如,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普京的精神狀態。如果他生氣、喜怒無常、受辱甚至自殺,就更有可能發生核戰爭。 其他因素包括烏克蘭是否成功擊退了俄羅斯軍隊,北約是否會更多參與直接軍事行動,以及是否出現重大誤報。這些細節對了解這一事件是否將導致核戰爭很有價值。 2月19日,一艘俄羅斯核潛艇在黑海航行。 以上都是關於核戰爭的可能性。為了評估風險,我們還需要考慮嚴重程度。 這有兩部分。首先是戰爭本身的細節。有多少枚核武器被引爆?爆炸威力有多大?在哪些位置和高度引爆?戰爭期間還發生了哪些非核攻擊?這些細節決定了最初帶來的傷害。 第二部分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倖存者能夠維持食物、衣服和住所等基本需求嗎?核冬天等次生影響有多嚴重?考慮到各種壓力因素,倖存者還能維持現代文明的表象嗎?還是說文明已經崩潰了?如果真的坍塌了,倖存者或他們的後代會重建文明嗎?這些因素決定了核戰爭造成怎樣的全面、長期傷害。 任何核戰爭,無論程度多麼「微小」,都將對受影響地區帶來災難。不過,讓核武器如此令人擔憂的原因並不是一次爆炸所能造成的破壞。這種破壞本身可能很大,但仍然可以與常規的非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壞相提並論。二戰就是一個例證:這場衝突造成大約7500萬人死亡,其中只有約20萬人死於核武器。對柏林、漢堡和德累斯頓等城市的地毯式轟炸也造成了相當數量的破壞。 核武器是可怕的,但大量使用常規武器也是可怕的。 核武器之所以如此令人擔憂,是因為它們很容易造成大破壞。只需一個發射命令,一個國家就可能受到比整個二戰期間的傷害多很多倍的傷害,而且不需要向海外派遣士兵,而是用洲際彈道導彈運載核彈頭。長期以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直有可能被使用,但從來沒有這麼容易。 這就是禁止使用核武器為何重要的原因。這個禁忌是為了幫助這些國家抵制使用核武器的任何誘惑。如果能使用一枚核武器,那麼也就會使用兩枚、三枚或四枚,以此類推,直到造成大規模全球破壞。 在風險方面,「小型」核戰和「大型」核戰之間的區別很重要。在一場使用了1000枚核武器的核戰中,任何一個人死亡的可能性要比只使用一枚核武器的核戰爭大得多。此外,作為人類整體,文明社會可以輕易使用一枚或少量核武器抵禦戰爭,就像二戰中那樣。如果有更大的數量的核武器,人類文明承受這種影響的能力將受到考驗。如果全球文明失敗了,那麼其影響將進入根本上更為嚴重的範疇,這種情況下,人類的長遠生存能力將受到威脅。一言以蔽之,將影響推入這一類別所需的核武器數量是另一個極不確定的問題。 基於這些不確定性來考慮風險分析的好處是公平的。在這種背景下,我的團隊關於核戰爭風險的研究受到了兩種常見批評。有人說它過於量化了。也有人說它不夠量化。認為「過於量化」的人說,核戰爭本身是一種無法量化的風險,或者至少無法以任何適當的嚴格程度進行量化,因此,連嘗試都不應該。認為「量化不夠」的人說,風險評估對於健全的決策至關重要,而且不管有多少缺陷和不確定性,有一些評估總比沒有好。 在我看來,這兩種觀點都有其可取之處,對我的核戰爭風險分析方法都有所啟發。一些重要決定取決於核戰爭的風險,比如有核國家應該如何管理武器和裁軍。這給了我們充分理由去量化風險。不過,在嘗試過程中,重要的是要謙虛,不要聲稱比我們實際情況了解更多。對風險的虛假量化會導致自身風險,即糟糕的決策。考慮到風險格外高,我們必須做好這件事。 那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現狀又如何呢?導致核戰爭的風險是什麼?我無法給你凖確數字,因為有無數不確定性,以及迅速變化的事態。 我能說的是,這種情況必須極其認真地對待。 賽斯·鮑姆(Seth Baum)是全球災難性風險研究所(Global Catastrophic Risk Institute)的執行董事,這是一家專注評估人類生存風險的智庫。

美國通過台灣「誠實地圖」法案 北京強烈抗議 並稱華府將有「難以承受的後果」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3月11日正式簽署國會通過的《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其中涉及台灣的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將經費用於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特別引發關注。 依據該法案,日後美國行政部門出版品的地圖,需「正確」標示台灣領土地圖,未來台灣在美國官方地圖上的顏色將與中國不同。 台灣外交部針對此事回應說,此事證明「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並感激美方透過實質立法,促進美台關係。北京外交部則在本周抨擊美方借著「地圖問題粗暴干涉內政,大搞政治操弄」。 外界分析,美方在近日有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大背景之下,沒有直接軍事介入背後釋放的信息是中國問題才是美國當下聚焦的焦點,其中台灣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German Marshall Fund)資深研究員司馬安洲(Andrew Small)表示,當下美國針對莫斯科的措施亦有另一個目標,雖然主要目的當然是讓普京付出代價,但次要目的是警告中國若對台灣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將可能面臨的後果。 「這也是美國的亞洲盟友如此堅定支持制裁俄羅斯的原因之一,亦即給北京一個威懾(deterrent)」,司馬安洲在電子郵件中回覆說。 目前同美國一同制裁俄羅斯的亞太「盟友」包含韓國、日本及台灣。新加坡則是在3月5日通過聲明宣佈,新加坡將針對指定的俄羅斯銀行、實體和在俄羅斯的活動等實施金融制裁措施。但近年來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印度及越南等都對聯合國大會早前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決議案投棄權票。 司馬安洲補充分析稱,實際上美國,包括拜登本人亦已經通過先前的聲明表示在任何與台灣相關的意外事態中,美國的軍事參與程度都會有質量上的不同。 北京回應 2019年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地球裝置藝術,將大陸與台灣分開呈現,引發大陸留學生抗議。 2019年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倒置的地球裝置藝術。 拜登簽署法案後不久,北京立即表達強烈反對。 3月14日,針對拜登簽署地圖法案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方此法案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而美方打「台灣牌」如同「抱薪玩火,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台灣外交部副發言人崔靜麟則對外表示,該法案凸顯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正視「台灣並非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台灣外交部感謝美方透過立法對台美關係的支持。 同一天(3月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晤。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 綜合國際媒體引述在場官員說法,會中楊潔篪強調中方對美國在近期涉台問題上一系列「錯誤言行」表示堅決反對,並重申要求美方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等。 唐鳳「地圖」風波 唐鳳則在會後回稱,相信白宮並非是因地圖問題而刪除畫面。 事實上,在美台關係持續升溫之際,有關美國對台灣地圖如何呈現,一直就是個新熱點。 在去年底,台灣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參與拜登上任創立的首屆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時,就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在地圖上呈現的議題,引起不小輿論爭議。 根據路透社當時報導,唐鳳在進行小組討論發言時,展示了一幅由南非非營利組織製作的全球政府開放度的地圖以介紹台灣現況,而該地圖將台灣與大陸以不同顏色區分引起白宮官員注意。根據消息人士對表示,這張地圖出現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方感到不滿並聯繫了美國國務院方面,「憂心地圖似乎將台灣呈現為一個獨特國家」。 對路透社透露內情的美國官員認為白宮此舉反應過度,台灣也對唐鳳視訊畫面被短暫切掉表達不滿。唐鳳則在會後回覆路透社稱,相信白宮並非是因地圖問題而刪除畫面。美國務院則對外回應稱,當時直播畫面出現的混亂情況,純綷是技術上的「無心之過」。 台灣地圖「誠實法案」是什麼? 該法案是2021年7月,由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湯姆·蒂芙尼(Tom Tiffany)、史蒂夫·查博特(Steve Chabot)等人提出。之後被納入「2022財政年度國務院、對外行動和相關計劃撥款法案」,當時獲美國眾議院以217票贊成、212票反對通過。 根據台灣官方媒體「中央廣播電台」報導,蒂芙尼當時稱,自1970年代,美國「一中政策」認知北京所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是「虛假主張」,這項「不誠實政策」應被摒棄。他認為,所提出的條文雖無法改變這項政策,但至少能要求美方使用「誠實地圖」。 台灣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接受台媒東森新聞雲(ETToday)稱,若從立法過程來看,原本條文是直接打破「一中原則」,但修改後,依舊符合美方「一中原則」、戰略模糊的政策,現階段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 媒體又稱,法案條文去年在眾議院提案時,最初是明確禁止地圖把台灣畫成中國一部分,後來則修改文字為「禁止不正確標示」。 在北美研究美台關係的研究團隊「美台國會觀測站」在臉書發文分析稱,法案改名稱在美國很常發生。他們稱,美國國會一開始的提案通常會比較直接與強硬,之後討論的過程,會把法律語氣修改得更緩和,這是因為在美國,國會最終仍然是會尊重行政部門的權限。「也就是說,對於地圖標示正確與否,最終仍然是行政部門做決定。​」 該團隊又調查發現,美國一個政府單位叫做「美國國務院地理學家和國際問題辦公室」(Office of the Geographer and Global Issues),其職責便是透過地圖資料分析全球各種議題,並在該辦公室2020年出版的文件上發現了一份說明,規定「台灣」在政府出版品的地圖上標示需明確的與中國大陸同顏色,且不能將「台北」標記為首都。​ 無論如何,美國《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獲得通過,未來美國官方出版物,包含相關會議上,有關台灣在世界地圖上與中國大陸如何區隔,都會成為議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5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21天。以下是3月15日至16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與俄羅斯的和談開始「聽起來變得現實,但仍需要時間」取得突破烏克蘭談判代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表示,會談中雙方存在「根本矛盾」,但是「肯定有妥協的餘地」烏克蘭和俄羅斯官員之間的會談已經結束,並將在周三繼續進行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副市長說,俄羅斯軍隊在該市一家醫院裏「像人質一樣」扣押了包括醫生和病人在內的400人據烏克蘭一名高級官員稱,周二約有2萬人能夠離開這座城市基輔市長克利奇科宣佈,基輔將實行35小時宵禁,他警告說,「今天是困難、危險的時刻」俄羅斯空襲擊中一個地鐵站和住宅樓,造成四人死亡俄羅斯記者瑪麗娜·奧夫揚尼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現場新聞直播時高舉反戰標語和吶喊口號,法官命令她為藐視抗議立法支付3萬盧布的罰款 澤連斯基:和談「聽起來變得更現實」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與俄羅斯的和談開始「聽起來變得現實,但仍需要時間」取得突破。 他在Facebook發佈的最新視頻講話中說,戰勝俄羅斯需要所有烏克蘭公民的努力,包括目前通過Zoom進行談判的談判團隊。 俄羅斯繼續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正式放棄加入北約的任何意圖,並正式承認分離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和克里米亞。 俄烏和談將在周三繼續進行。周二早些時候,澤連斯基似乎承認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 烏克蘭談判代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表示,會談中雙方存在「根本矛盾」,但是「肯定有妥協的餘地」。 捷克、波蘭和斯洛文尼亞總理抵達基輔會晤澤連斯基 儘管歐盟警告了潛在的安全風險,但波蘭仍促成了此次訪問 捷克、波蘭和斯洛文尼亞總理周二乘火車抵達烏克蘭首都,這是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第一批訪問基輔的外國領導人。 波蘭副總理、執政黨黨魁卡欽斯基也參加了會面,他們的舉動被視為是表達對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的支持。 在基輔的會議上,卡欽斯基表示,應該向烏克蘭派遣一個具有軍事能力的國際維和特派團。 儘管歐盟警告了潛在的安全風險,但波蘭仍促成了此次訪問。 這三個國家都是前共產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它們也一直是歐洲對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 俄軍和烏軍的戰鬥仍在進行,俄軍也在轟炸包括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在會談進行時,整個基輔都可以聽到巨大爆炸聲。 歐盟稱,這些領導人未帶有任何特定的任務。有分析指,由於乘軍用飛機可能被俄羅斯視為危險的挑釁行為,因此三國領導人才決定乘火車出行。 目前尚不清楚他們將會何時返回。 拜登據報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援 2月初,烏克蘭軍隊在裝載美國製造的毒刺導彈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未具名的美國官員說,拜登總統將在周三宣佈美國向烏克蘭追加10億美元(7.77 億英鎊)的軍事援助。 這筆錢據報將用於諸如「毒刺」和「標槍」等反裝甲和防空武器。這筆資金將來自國會上周投票通過的提供給烏克蘭的近140億美元援助。路透社援引一位白宮官員說,這一數字將是8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自2014年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2月26日,美方剛向烏克蘭提供一批最新武器,價值約35億美元。 攝影師和記者在基輔喪生 攝影師皮埃爾·扎克熱夫斯基(Pierre Zakrzewski,左)和記者奧萊克桑德拉·庫夫希諾娃( Oleksandra Kuvshinova,戴著頭盔和防護背心) 皮埃爾·扎克熱夫斯基(左)曾在福克斯新聞擔任攝影師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郊區,一名為福克斯新聞工作的攝影師和一名記者在他們的車輛被擊中後喪生。 福克斯新聞首席執行官蘇珊娜·斯科特(Suzanne Scott)說,55歲的皮埃爾·扎克熱夫斯基(Pierre Zakrzewski)和24歲的奧萊克桑德拉·庫夫希諾娃(Oleksandra Kuvshinova)死亡的消息「令人心碎」。 他們的同事——39歲的本傑明·霍爾(Benjamin Hall)也在事件中受傷並被送往醫院。 斯科特說,扎克熱夫斯基「作為一名記者的熱情和才華是無與倫比的」。她還說,「在他長期任職期間,他幾乎參與了福克斯新聞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再到敘利亞的所有國際報道」。 在此之前,美國記者布倫特·雷諾(Brent Renaud)在基輔郊外的伊爾平鎮被打死,他是首位在這場衝突中喪生的外國記者。現年50歲的雷諾是一名記者和電影製片人。

美國稱俄國向中國尋求援助 美中俄三方各有怎樣表述

美國總統新聞秘書莎琪(Jen Psaki)在楊潔篪與沙利文會談後重申,如果中國援助俄羅斯將面臨「嚴重後果」。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了20天,美國和中國的立場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而美國官員本周稱俄羅斯向中國尋求軍事和經濟援助,將中國立場再次置於輿論中心。 周一,繼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媒《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俄羅斯正在向中國請求軍事和經濟援助後,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都相繼表態。 《金融時報》說,莫斯科希望北京提供軍事物資,用於烏克蘭戰場。該報導援引不具名的美國官員稱,自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便一直請求中國提供裝備。 但受訪美國官員拒絶具體說明俄羅斯正向北京尋求何種支援裝備。報道又說,有跡象表明,中國可能正凖備協助俄羅斯。 美國警告「嚴重後果」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周一(3月14日)在意大利羅馬會晤後,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莎琪(Jen Psaki)被問及中國有沒有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軍事或經濟援助,中國有沒有表達過任何意願提供援助。 沙利文警告說,美國不會允許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地方為俄羅斯規避這些經濟制裁提供生命線 莎琪回答說:我目前還不能確認或說明情報的詳細情況。 當有記者繼續追問,如果中國真的援助俄羅斯會有什麼後果時,莎琪說,「現在不說具體後果會是什麼」,但沙利文在會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如果中國提供任何協助,無論是違反制裁還是支持戰爭,「將會有嚴重後果」。 至於後果會是什麼,莎琪說,「我們還需要與伙伴國和盟國一起協商決定」。 莎琪說,沙利文在與楊潔篪的會談中向中國表達了這一態度,「就像我們已經好幾次公開說過的一樣」。 沙利文周日在會晤楊潔篪之前曾公開表示,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躲避制裁將面臨嚴重後果。 他說,美國相信北京之前知曉俄羅斯計劃對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但不知詳情。沙利文又說,若中國幫助俄羅斯迴避制裁,必定面對嚴厲經濟制裁。 中國批「虛假消息」 楊潔篪與沙利文會談後,中方公布的簡報除了介紹楊潔篪在會談中重申烏克蘭問題一貫立場,要求各方回應「合理關切」之外,還特別突出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散佈不實資訊、歪曲抹黑中方立場的言行。」 中國方面沒有詳細說明「不實資訊」的內容,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周一已經批評說,「近期,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接二連三散佈針對中國的虛假信息,用心險惡。」 另外,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被問及有關中國是否援助莫斯科的消息時,透過電子郵件回覆《金融時報》稱他 「從未聽說」俄羅斯提出這類要求。 俄羅斯稱「不需要援助」 頓涅茨克沃爾諾瓦卡市一輛被燒燬的坦克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一也表示,有關俄羅斯向中國要求提供軍事援助的說法是「虛假消息」。 他說:「俄羅斯自己有獨立的能力繼續這次行動。 正如我們所說,一切都按計劃進行,將按時全面完成。」 分析:北京不希望明確選邊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講師宋文笛分析,北京一來希望維持國際環境穩定,二來希望保護俄羅斯經濟不至於崩盤,三來不希望在西方和俄國之間做出明確選邊,不希望被西方看作是俄羅斯的幫手。 宋文笛認為,軍事上,北京沒有誘因對俄羅斯提供實質軍事援助。 迄今為止,中國在這場衝突中公開保持中立,並拒絶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宋文笛又解釋,經濟上北京或可借由私營部門的所謂「民間」的「自主市場行為」,持續和俄羅斯保持經濟交流。據他分析,在外交上,中國可能會嘗試和其他重要國家共同進行外交渦旋,以期一方面減緩被認為和莫斯科捆綁在一起遭致的國際輿論壓力,二方面尋求成為停火「調解人」的外交得分(credits)機會。 然而,在當代的高科技化作戰環境之下,軍民雙方共用的物資(兩用物資)所在多有。 宋文笛表示,若是中俄雙邊貿易涉及民用經濟範疇的機械設備零件等,入口之後,俄方再將其重新利用 (repurpose)於軍用設備之上,則貿易到底屬於民用抑或軍用,屬性的確存在模糊空間。 他說,美國主動高調呼籲中方切勿軍事援助俄羅斯,除了針對軍事援助,亦有間接對中俄民用貿易施壓的效果。 分析:北京面前的抉擇 英國劍橋大學國際法教授馬克•韋勒(Marc Weller) 隨著俄羅斯侵略所造成的人命傷亡,也許超出了莫斯科和北京的預期,中國現在必須做出決定。 到目前為止,北京政府一直盡職盡責地提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表示理解俄國入侵的所謂理由是「西方對俄羅斯的所謂圍堵」。而中國官媒則是無情地轉播俄羅斯散播的虛假信息。 中國現在需要決定它是否希望繼續成為一個多元但基本上是文明國際秩序的一員。 中國可以在支持結束衝突的談判中發揮強大作用。而但至少現在,該讓北京知道它必須從莫斯科的朋友那裏要求提供真正的「人道走廊」給成千上萬被包圍和挨餓的烏克蘭百姓,讓他們不受炮彈襲擊和逃難阻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以給他在克里姆林宮的同志打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他如果不打這個電話,將會告訴我們很多信息。

烏克蘭戰爭:布查炮火聲中誕生的寶寶

【香港聯合時報】 安娜·泰姆申科(Anna Tymchenko)好害怕。陣痛已經開始幾個小時,但是她家所在的小鎮一直受到俄軍炮擊,公寓都顫抖。她和丈夫被困在家裏,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醫生。 布查(Bucha)距離基輔30公里,自從俄軍入侵以來,一直受到連續的炮擊。 起初,21歲的安娜和丈夫、兄弟一起躲進公寓樓的地下室。但是斷電後,供暖也停了,地下室一團漆黑,而且冰冷刺骨。 安娜的丈夫沃洛迪米爾猶豫不決,既想和家人一起逃離、又怕逃離。最終他們決定開車逃走,但又被迫返回,因為他們聽說,大隊俄軍軍車正在朝他們這個方向駛來。 「然後我們決定就留在公寓裏。」安娜說,「我希望能在家裏生孩子,而不是塵土飛揚的地下室。我呼吸困難,肺部有點痛。」 3月7日晚,安娜的陣痛開始了。她請鄰居來幫忙,他們同意過來,但沒有任何一個鄰居有接生經驗。 鄰居之一是49歲的維多利亞(Victoria Zabrodskaya),她說,他們很擔心,如果出了意外,會不知道如何處理。 2022年1月戰爭爆發前的安娜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孩子。」安娜說,「太超現實了,這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一點經驗也沒有。」 絶望中,安娜的鄰居試圖聯繫醫護,但是手機信號太差。最終,他們總算在陽台上打通了一個婦產醫生的電話,他同意來,但一直沒出現。 那天晚些時候,這位醫生發訊息道歉。他解釋說,俄軍檢查點不讓他過去,還弄壞了他的手機。 安娜的鄰居們只能自己接生,其中只有一個人艾琳娜(Irina Yazova)有醫護經驗。 「胎兒的頭一露出來,我們都害怕了。」維多利亞說,「她臉發青,我們不知道怎麼辦。艾琳娜把胎兒的頭轉過來,寶寶總算生下來了。她沒有哭,我們開始拍打。最後她總算哭了,我們都鬆了一口氣,開始歡呼。」 看到寶寶無恙,安娜的丈夫熱淚盈眶。女兒艾莉薩,生於3月8日,國際婦女節。 2天後,傳來消息,布查是烏克蘭政府和俄國國防部達成協議的疏散通道之一。 「我們一夜沒睡,討論是不是該逃走。」安娜說。 她和丈夫最終決定帶著艾莉薩一起逃走。他們四處詢問疏散通道的安全狀況怎麼樣,還在手機中下載好地圖。 2022年3月,遭受連日炮擊後的布查 第二天,21輛汽車組成的車隊駛往基輔。幫助安娜接生的鄰居維多利亞的車在最前面。她的車上掛著一把用拖布做的白旗,還掛著大紙牌,上面寫著「孩子」。 「一路上,我們看到沿途恐怖的景象。」安娜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在真實生活中會看到這些只會在電影裏看過的情景。路上橫躺著死屍,房子被炸毀了,俄國坦克停在邊上,炮筒指向公路。我們真怕他們會向我們開火。」 幾個小時後,逃難的車隊安全通過所有俄軍檢查點、抵達基輔。然後,他們分頭走自己的路。 「下車後,我真高興。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逃了出來!」安娜說。 安娜盼望著帶艾莉薩去看外公外婆的那一天。她許多親戚都已經離開了烏克蘭,她和丈夫還沒有走。安娜說她仍然不覺得百分百安全。 「我總在回想布查和烏克蘭其它地方發生過的事情。一切都那麼難以想象,但是我們希望能盡早回家。」她說。 文中照片由安娜提供。

烏克蘭西邊的潛在熱點:德涅斯特裏亞的俄國駐軍和軍火庫

德涅斯特裏亞議會大廈前的列寧雕像。他們自己發行貨幣,使用自己的護照 【香港聯合時報】 在烏克蘭邊界西部的德涅斯特裏亞有俄羅斯駐軍和大型軍火庫,俄軍入侵烏克蘭後,那裏成了潛在的熱點受到各方關注。 3月6日,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弗盧努瓦(Michèle Flournoy)在電視節目中說,美國要對普京發出警告不要攻擊摩爾多瓦。 3月9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訪問摩爾多瓦,討論烏克蘭局勢。 摩爾多瓦同烏克蘭西部接壤,但兩國中間的一段狹長地段是德涅斯特裏亞(Transnistria),一個沒有獲得國際承認的獨立地區。 在德涅斯特裏亞不僅有俄羅斯駐軍,還有俄軍的大型軍火庫。 雖然德涅斯特裏亞當局在政治立場上親俄羅斯,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表示中立。不過,有英國媒體報道分析說,德涅斯特裏亞可能會被當作打亂烏克蘭部署、或導致俄羅斯入侵摩爾多瓦的關鍵地點。 之前有來自羅馬尼亞的報道說,烏克蘭在俄軍入侵後炸毀了西部邊界通往德涅斯特裏亞的鐵路橋,防止那裏的俄軍調動。 德涅斯特裏亞總統克拉斯諾謝利斯基支持同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 報道說,目前有1,500名俄羅斯軍人駐扎在德涅斯特裏亞。摩爾多瓦、烏克蘭都要俄羅斯撤軍,但俄羅斯表示,駐軍對維和與保護那裏的俄羅斯公民至關重要。 今年2月2日,該地的俄軍還舉行了演習。 德涅斯特裏亞的主要民族構成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摩爾達維亞人,他們各佔當地人口的大約1/3,但大多數人說俄語。 當地的政治學者迪倫(Anatolii Dirun)曾在報道中說,德涅斯特裏亞歷史上一直認為自己屬於俄羅斯文化圈。 蘇聯解體 德涅斯特裏亞在1990年9月2日宣佈脫離屬於前蘇聯的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獨立,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自稱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但未得到蘇聯政府和摩爾多瓦政府的承認。 德涅斯特裏亞的國旗和國徽上都保留了蘇聯時期的鐮刀斧頭圖案,對許多遊客來說,那裏成了體驗蘇聯的博物館 1991年5月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德涅斯特裏亞宣佈脫離蘇聯獨立,之後摩爾多瓦共和國也宣佈從蘇聯獨立。 1991年11月,德涅斯特裏亞宣佈改名為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多瓦共和國。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第14集團軍仍然在那裏駐扎。 1992年5月開始,德涅斯特河沿岸當局與摩爾多瓦爆發了兩個多月的戰爭。當時,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親俄力量反抗摩爾多瓦試圖脫離分崩離析的蘇聯。 1992年7月,交戰雙方按照俄羅斯劃定的界限簽訂了停火協議,簽字一方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另外一方是摩爾多瓦總統斯涅古爾(Mircea Snegur)。保證停火的安全部隊主要由俄羅斯軍隊和摩爾多瓦軍隊組成。 俄羅斯介入 那場戰爭期間,俄羅斯軍隊名義上保持中立和不介入,但軍官大多同情德涅斯特裏亞,許多人投奔分離武裝。當地的俄第14 集團軍默許當地武裝從他們的軍火庫獲得武器。 德涅斯特裏亞大部分居民都說俄語,當地的學者認為歷史上德涅斯特裏亞一直屬於俄羅斯文化圈 當時許多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志願者,包括頓河哥薩克和庫班哥薩克都參加了德涅斯特裏亞分離武裝一邊的戰鬥。研究蘇聯解體後武裝衝突的西方作者認為,約200-3000志願者參加了戰鬥。 美國學者拉米特(Sabrina Ramet)在研究中東歐右翼激進勢力的書中說,烏克蘭的右翼民兵以保護烏克蘭少數民族的名義加入分離武裝作戰,還有其他人以保護斯拉夫人的名義參戰。 報道說,在摩爾多瓦一邊,羅馬尼亞在1992年6月衝突升級之前也提供了武器彈藥和軍事顧問幫助,羅馬尼亞境內的摩爾多瓦地區的許多志願者也參加了戰鬥。 大型軍火庫 複雜的歷史、特殊的地理位置等等因素讓德涅斯特裏亞常被稱為東歐潛在的「火藥桶」。 事實上,德涅斯特裏亞東邊靠近烏克蘭邊界的村莊科爾巴斯納(Cobasna)有一個從蘇聯時期駐軍留下的大型軍火庫。軍火庫始建於上世紀40年代。 德涅斯特裏亞首都蒂拉斯波爾慶祝獨立的標語牌,上面寫著感謝俄羅斯維護德涅斯特裏亞城市的內容 在2020年貝魯特港口發生大爆炸後,德涅斯特裏亞的軍火庫也受到媒體關注。 來自摩爾多瓦的報道說,那裏存放了22,000噸來自前蘇聯、捷克和東德的武器彈藥,可能算是東歐地區最大的軍火庫。 那裏還有一千多俄羅斯維和部隊守衛,他們禁止國際觀察員進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摩爾多瓦更加擔憂俄軍控制的軍火庫,一些人認為,那裏的武器會流入未來衝突的戰場。 《德國之聲》記者多年前曾在報道中說,科爾巴斯納軍火庫的彈藥的爆炸威力相當於二戰末期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的兩顆原子彈的爆炸當量。 去年摩爾多瓦總統馬婭·桑杜(Maia Sandu)同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德米特裏·科扎克(Dmitry Kozak)討論德涅斯特裏亞局勢和科爾巴斯納軍火庫問題。 當時摩爾多瓦的報道說,科扎克對銷毀軍火庫彈藥的建議反應積極,而且德涅斯特裏亞的總統克拉斯諾謝利斯基(Vadim Krasnoselsky) 也表示支持銷毀建議。 美國媒體在今年3月初報道稱,摩爾多瓦政府和多國外交官都已表示,目前尚未有證據表明德涅斯特裏亞會被捲入(烏克蘭)戰爭,但仍有摩爾多瓦人憂心忡忡。

烏克蘭危機:中國能不能為俄羅斯提供軍事和經濟支持

【香港聯合時報】 隨著烏克蘭戰爭進程深入和國際經濟制裁的影響,俄羅斯正在不斷尋找盟友。 中國試圖與衝突保持外交距離,在聯合國投票譴責俄羅斯入侵時選擇棄權。 但是,如果中國選擇這樣做,通過擴大軍事和經濟聯繫,中國能給俄羅斯多大的幫助? 中國可能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嗎? 美國官員對媒體稱,莫斯科向中國請求援助軍事裝備,來支持其入侵烏克蘭。 中國表示這一說法「用心險惡」,並稱報道「虛假」。 近年來,兩國間大多數武器交易是由俄羅斯流向中國。 中國曾依賴俄羅斯軍事裝備來使其武裝部隊現代化,在1989年天安門廣場鎮壓後,美國和歐洲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讓這越來越有必要。 中國天津接收俄羅斯天然氣的終端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2017年至2021年,中國約80%的武器進口來自俄羅斯。中國是俄羅斯武器出口的第二大客戶, 佔俄羅斯全球出口的21%。 但中國一直在逐步擴大自己的軍事生產能力,現在是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國。 「中國的武器現在越來越先進。例如,中國的無人機製造就是俄羅斯非常感興趣的一個領域。」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魏澤曼(Siemon Wezeman)表示。 但他說: 「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俄羅斯購買了中國的無人機。」 中俄貿易一直在增長 2021年,中國佔俄羅斯總貿易額的18%左右,去年約為1470億美元。 今年1月和2月,中國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5%,達到264億美元。 2月普京去北京冬奧會時,兩國稱他們將在2024年把貿易額提升至2500億美元。 中國是小麥和大麥等穀物的主要進口國,作為全球最大生產國之一的俄羅斯是中國主要賣家。 直到最近,由於擔心疫情,中國才限制從俄羅斯進口小麥和大麥。但這些禁令都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當天解除了。 然而,歐盟至今仍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其貿易總額幾乎是中俄貿易總額的兩倍。 這種情況現在可能正在改變。 「鑒於制裁,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減少是不可避免的,」貿易經濟學家哈丁(Rebecca Harding)表示,「當前的危機使歐盟內部更加關注多樣化供應的必要性。」 中國可以購買俄羅斯能源嗎? 中國是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最大市場之一。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曾引述中國海關總署數據指,2021年,中國自俄進口能源產品334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4%。俄是中國能源進口第一大來源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 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一周前,兩國達成了一項價值逾200億美元的新的煤炭貿易協議。 普京最近還公布了俄羅斯與中國達成的價值約1175億美元的新油氣協議。 中國是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最大市場之一。 然而,到目前為止,俄羅斯最大的能源市場仍是歐盟,歐盟40%的天然氣和約26%的石油都由俄羅斯供應。 「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在過去5年裏以每年超過9%的速度增長。」哈丁說。「這是一種快速增長,但即便如此,對俄羅斯石油來說,中國市場僅為歐盟市場的一半。」 經濟制裁開始產生影響 中國表示,將與俄羅斯「繼續保持正常的貿易合作」,但一些俄羅斯銀行已被禁止使用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 這已迫使中國和其他地方的企業削減從俄羅斯採購,因為貿易商難以安排融資。 近年來,中國和俄羅斯都鼓勵發展替代支付方式。 俄羅斯有自己的國際結算系統STFM,中國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這兩個系統都以本國貨幣運作。 但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仍在全球貿易網絡的金融交易中佔據主導地位。 媒體援引俄羅斯官方數據報道,目前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中只有17%使用人民幣(2014年為3.1%)。 兩國之間的能源貿易仍主要以美元進行。 作為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德國最近宣佈,回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它將暫停新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 根據一項分析,通過俄羅斯和中國(西伯利亞力量2號)達成協議的新管道供應的天然氣,將只有北溪2號管道的五分之一的容量。 目前還不清楚西伯利亞的新天然氣管道何時投產。從長遠來看,中國可能希望增加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以減少對煤炭的依賴,從而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4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20天。以下是3月14日至15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俄羅斯對基輔的炮擊周二早上繼續進行,基輔多個地區住宅建築被炸。據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部門稱,基輔的一座住宅樓遭空襲後導致兩人死亡美國一位高級國防官員表示,幾乎所有的俄羅斯軍事攻勢仍然停滯不前,俄軍在周末幾乎沒有取得進展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之間舉行的第四輪會談在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結束,並將於周二在土耳其繼續進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Facebook上發佈了一段視頻講話,稱他被告知談判進展「相當不錯」;他補充說,烏克蘭軍隊在周一幫助3806人逃離盧甘斯克和基輔地區;一支運送100噸物資的車隊仍滯留在別爾江斯克烏克蘭當局表示,由約160輛汽車組成的疏散車隊已成功離開被圍困的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2012-18年擔任俄羅斯副總理的世界國際象棋組織(FIDE)負責人阿爾卡迪·德沃爾科維奇(Arkady Dvorkovich)在接受美國出版物《瓊斯媽媽》採訪時譴責了這場戰爭。他在俄羅斯境內一個秘密地點說:「戰爭是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任何戰爭。任何地方。包括這場戰爭」 在2018年的一次會議上,德沃爾科維奇當時坐在普京右側。 日本財務省宣佈凍結更多俄羅斯人的資產。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日本財務省宣佈制裁的俄羅斯人已達61人。此前日本已宣佈對俄羅斯11名國家杜馬成員、俄羅斯議會下院、銀行家尤里·科瓦爾丘克(Yuri Kovalchuk)的5名親屬和億萬富翁維克托·維克塞爾伯格(Viktor Vekselberg)進行制裁新西蘭移民部長克里斯·法福伊(Kris Faafoi)宣佈,新西蘭計劃接收4000名烏克蘭出生的新西蘭公民和居民的親屬。這個特殊簽證類別將開放一年。成功的申請者將獲得兩年期的工作簽證,他們的孩子將被允許在新西蘭上學英國國防部的最新情報評估稱,俄羅斯毫無根據地繼續指責烏克蘭打算進行化學或生物武器攻擊。英國國防部公告稱,俄羅斯「可能計劃在假旗行動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該行動「可能」以攻擊失敗、分階段發現烏克蘭特工或彈藥,或捏造烏克蘭政府決策證據的形式出現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Facebook上發佈了一段視頻講話 俄羅斯國家控制的電視台新聞播音員身後出現了一名手持標語抗議的婦女,她的標語上寫著「不要戰爭」俄羅斯繼續轟炸烏克蘭許多城市,對首都基輔的一個公寓樓的空襲造成一人死亡英國內閣大臣邁克爾·戈夫(Michael Gove)啟動了一項將烏克蘭難民安置在英國人家中的計劃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將針對烏克蘭國防工業公司採取行動,以回應周一早些時候烏克蘭對分離主義據點頓涅茨克的彈道導彈襲擊事件。俄羅斯國防部發佈聲明說:「為應對烏克蘭用『圓點-U』導彈攻擊頓涅茨克,俄羅斯武裝部隊將採取行動,使生產民族主義者所用武器的烏克蘭國防工業企業停產」俄羅斯國防部早些時候聲稱,20名平民在烏克蘭對頓涅茨克的空襲中喪生,襲擊方使用的是一枚「圓點-U」彈道導彈攜帶的集束彈藥。但烏克蘭否認發動了這次襲擊,並聲稱是俄羅斯導彈造成 周一,行人走過敖德薩街頭的反坦克障礙物 美國總統拜登誓言將繼續提供武器、食品和資金來幫助烏克蘭。拜登在推文中表示,美國將「張開雙臂歡迎烏克蘭難民」。拜登在周一早些時候表示,美國每天將提供「數萬噸人道主義物資」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萊巴(Dmytro Kuleba)說,他與加拿大外交部長梅蘭妮·喬利( Mélanie Joly)通電話,討論「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方法」。庫萊巴在推文中表示,他和喬利一致認為,對俄羅斯的制裁壓力將「增加」。他補充說,「加拿大在各個方面都支持烏克蘭」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的標誌性酒吧——老赫姆酒吧(Old Hem)的上方曾掛著「你永遠不會獨自喝酒」的字樣。但是,這家以美國傳奇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名字命名並深受該市年輕創意人士歡迎的酒吧現在已成為一片廢墟。它在俄羅斯炮擊這座城市時被完全摧毀。 烏克蘭哈爾科夫老赫姆酒吧被毀的遺址 俄軍據報使用了以前未知的導彈誘餌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官員認為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射的彈道導彈配備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誘餌裝置,可以讓它們避免被攔截。 《泰晤士報》援引一位未具名的美國官員的話稱,這些附在伊斯坎德爾-M(Iskander-M)短程彈道導彈上的裝置每個都有大約一英尺長,並包含產生無線電信號以干擾雷達探測的設備。 除此之外,每個裝置都包含一個熱源來吸引來襲導彈。這位美國官員對《泰晤士報》表示,自1970年代以來,類似的「穿透輔助裝置」就被用於核彈頭。 無法識別這些裝置的武器和彈藥專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它們的各種圖像。 一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周一早些時候對記者表示,自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已經發射了900枚導彈。

沙利文羅馬會晤楊潔篪:白宮稱美中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實質性討論」

楊潔篪周一在羅馬與沙利文舉行會晤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周一(3月14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晤。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 美方公布的會談簡報說,沙利文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美中關係的問題,並稱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就涉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問題進行了「實質性討論」。 美國白宮表示,兩位官員「強調了保持美中之間開放溝通渠道的重要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持續20天,有關美中如何因應戰事發展成為國際焦點。 在談到烏克蘭局勢時,楊潔篪闡明中方立場並呼籲俄烏雙方保持克制。他說:「各方應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保護平民,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楊潔篪表示: 「中方致力於勸和促談,國際社會應共同支持俄烏和談盡快取得實質性成果,推動局勢盡快降溫」。 他補充說,各方的合理關切也應該得到回應。 他還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散佈不實資訊、歪曲抹黑中方立場的言行。 早些時候,沙利文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美國「直接和私下地與北京溝通,大規模規避制裁的努力或支持俄羅斯迴避制裁肯定會產生後果」。 他補充說,雖然美國認為中國在入侵發生之前就知道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正在「計劃一些事情」,但北京「可能還沒有完全理解其全部範圍」。 在會議開始前幾個小時,據《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報道引述美國官員說,俄羅斯要求中國提供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周一表示,有關報道純屬美方的「虛假信息」。俄羅斯方面也否認相關報道,稱有足夠能力和資源達成目標。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初訪華時,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反對制裁俄羅斯,並在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上就譴責俄羅斯入侵的決議投下棄權票。 美國白宮周日(3月13日)曾在官網發表聲明說:「周一,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務院官員們將抵達羅馬。沙利文將會見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這是我們保持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開放溝通管道所做的持續努力的工作之一。」 白宮在同一聲明中補充說,會面將討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對地區和全球安全的影響。 中國官媒新華網則在周日刊出報道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天宣佈:「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於3月14日在意大利羅馬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會晤,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此外,沙利文周日接受美國有限電視新聞(CNN)訪問時說,美國相信北京之前知曉俄羅斯計劃對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但不知詳情。沙利文又說,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迴避制裁,必定面對嚴厲經濟制裁。

烏克蘭戰爭:2022年2月24日後,俄羅斯人的生活同前蘇聯時代對比

【香港聯合時報】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國人的生活也正在發生巨變。邊境關閉、盧布大幅貶值,與此同時,物價飆升。 在俄國的西方公司也紛紛關門和撤走,並切斷對俄羅斯客戶的服務。 波音、空中客車、蘋果、諾基亞、宜家、埃克森美孚、寶馬、福特以及數百家其他公司紛紛宣佈他們將離開俄羅斯。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已經與俄國主要銀行脫鉤。維薩卡和萬事達卡將結束他們在俄國的信用卡業務。 而麥當勞,這個俄羅斯資本主義變革的西方象徵性標誌,也宣佈關閉在俄羅斯的連鎖店。過去30年間前蘇聯(USSR)倒台後出現的許多新生事物似乎在一夜之間消失。 【外匯】 USSR時代(前蘇聯時代): 外匯自由兌換在蘇聯時期是被禁止的。那些非法換匯被抓住者面臨監禁,甚至死刑風險。官方匯率簡直是個笑話(1美元兌換64戈比,指舊俄及蘇聯貨幣kopek)。黑市上美元要值錢得多。 唯一允許可以兌換少許外匯的人是那些巡演的藝術家,以及到國外公務出差者。但他們在回國後,必須交回任何剩餘的錢(通常蘇聯公民都會把錢全部花光)。 盧布貶值 俄羅斯現在… 周三(3月9日)晚間,俄羅斯銀行對外幣現金交易實行了限制。現在在俄羅斯購買任何外幣都將是非法的。 俄羅斯央行證實,俄羅斯公民現在即使出國旅行也不能再購買外匯。唯一能獲得外匯的途徑是使用俄國世界(Mir)銀行卡。但唯一接受Mir卡的國家是土耳其、越南、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有外匯帳戶的顧客可以最多取現金1萬美元,其餘則為盧布,但他們不能提取任何歐元。 俄國公民可以開設新的外匯帳戶,並存款,但卻只允許用盧布提款。俄國央行說,這一臨時措施將一直持續到9月9日。 【出國】 USSR時代(前蘇聯時代): 蘇聯人如果想出國必須要有無懈可擊的記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許可以及各種檢查,所有旅行者還要經過克格勃(KGB)組織的徹底調查。 除了外交官和情報官員,參加社會主義國家旅行團的水手、運動員、專業演員/藝人,以及其他人員也能獲得珍貴的護照。 但對絶大多數的蘇聯公民來說,出國旅行是遙不可及的。 圖像加註文字,蘇聯遊客羨慕西方的生活,但普通蘇聯人卻很難出國。 俄羅斯現在… 之前,想要離開俄羅斯沒有任何限制,但現在越來越難了。 俄國和許多國家之間的航班已經被取消 - 包括歐盟,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美國和加拿大也對俄國飛機關閉了領空。 俄羅斯航空當局已經建議俄國航空公司不要飛往國外,因為他們可能會失去租賃的飛機。據報,一些領事館已經停止接受俄國人的簽證申請。幾乎沒有人向俄羅斯人出售美元本身也限制了國外旅行。 【媒體】 USSR時代(前蘇聯時代): 蘇聯媒體大部分時間是讚揚黨和國家領導人。 在戈爾巴喬夫引入「重組」和「開放」政策之前,蘇聯根本沒有自由媒體。所有報紙、期刊、電視和廣播電台都是由共產黨和秘密情報局資助和控制的。而蘇聯媒體的主要目的就是宣傳社會主義制度,反對西方意識形態,並向人民解釋,只有蘇共才能引導他們走一條正確的道路。 俄羅斯現在… 自從2月24日,負責監督俄羅斯媒體的聯邦通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媒體監督局(Roskomnadzor)對大多數獨立媒體實施封鎖。那些無法繞過封鎖的讀者開始通過Telegram(跨平台的即時通信軟件)來獲取新聞。 數字化媒體新貴「雨」(TV Dozhd)宣佈他們將不會再廣播(去年他們被列入「外國代理人」名單)。Gazprom(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媒體旗下的《莫斯科回聲》被董事會關閉,它的廣播頻率由國家資助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廣播電台(Sputnik)接管。 俄羅斯新出台的一項法律以抹黑俄羅斯軍隊的罪名對「虛假戰爭報道」處以最高15年監禁的懲罰。這導致許多編輯不得不把他們的記者遷出俄國。 【外出就餐】 USSR時代(前蘇聯時代): 廉價的蘇聯自動餐 在蘇聯外出吃飯的地方有3種:便宜的 - 工廠食堂,在那裏一盧布就能吃飽一頓飯;看起來低調普通 - 火車站的咖啡館和酒吧,可以喝伏特加、吃蛋糕(不太新鮮)和奶茶;昂貴的餐館 - 雖然美味佳餚和禮貌周到的服務不常見,但對大多數蘇聯公民來說仍是望塵莫及。 1990年1月31日,全國第一家麥當勞開業了,當時仍是前蘇聯。 俄羅斯現在… 3月8日,麥當勞宣佈,臨時關閉所有在俄羅斯的餐館,並停止在俄國市場的貿易業務。目前尚不清楚,俄羅斯餐飲業會發生什麼變化。麥當勞、星巴克、肯德基以及其他一些公司也宣佈部分關閉他們在俄國的業務。 自從烏克蘭戰爭開始後,莫斯科咖啡館和餐館的顧客數量開始下降。商家說,盧布大幅貶值,食品價格還會上升,餐館需要適應這一新情況。 【食品和消費品】 USSR時代(前蘇聯) 前蘇聯以超市空空如也、持續短缺而聞名。無休止的長隊、貨品短缺、投機商和二手商等等。每一地區都有其特有的短缺商品。最難入手的是汽車和家用電器。 電子產品、質量好的鞋子、書、化妝品都缺貨。蘇聯公民深知西方國家的商店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這令他們十分痛苦。 …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2022年2月24日後,俄羅斯人的生活同前蘇聯時代對比

中國疫情飆升致多地「封城」, 「動態清零」政策受考驗

深圳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 【香港聯合時報】 近日新冠變種病毒奧密克戎迅速傳播導致中國大陸疫情迅速升溫,繼吉林長春實施封閉式管理後,廣東深圳宣佈「封城」,成為兩年前武漢爆發疫情以來實施「封城」的最大中國城市。 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周一(3月14日)的通報,3月13日0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本土病例2125宗, 包括本土無症狀感染788例。 新增本土確診總數是一周前單日的三倍多。最新病例主要集中在吉林、山東、廣東、陝西、上海、天津和江蘇等地。 深圳「封城」 面臨嚴峻疫情,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周日(13日)發佈通報宣佈「封城」,全市公交、地鐵停運,全市人員非必要不離深,並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居家辦公、非城市保障型企業停止運營或居家辦公。 深圳還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封城措施從3月14日延續至20日。作為中國超大城市之一的深圳有人口約1700萬。 通報發出後,深圳的超市中有市民排隊搶購生活物資,為封城做凖備。媒體報道稱,除採購外,還有不少市民回公司拷貝電腦資料,或抱電腦回家,凖備居家辦公。 其實在宣佈封城前一天,深圳已經全面升級管控,「10+1」個區所有餐飲暫停堂食,網吧、酒吧、電影院等場所關閉。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強周一稱,近日深圳報告的病例數再次出現波動,並且出現了城中村、工廠等多個局部小規模聚集性的疫情,存在較高的社區擴散風險,不排除陽性病例數還會繼續增加。 他稱,深圳在入境人員,入境物品等方面面臨較大的外防輸入風險。 3月1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馮鐵建表示,目前深圳疫情反覆,主要是受香港及周邊城市,或省外多個城市疫情的影響。 除了深圳外,本次疫情中吉林是重災區。截至3月12日24時,吉林省本次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52例,無症狀感染者1527例。 自3月11日開始,長春市全市小區(村)、單位實行封閉式管理。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市民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每戶家庭每2天由1人外出採購必要的生活物資。 另外,一直被視為防疫模範生的上海,這次也沒能抵抗住奧密克戎病毒。上海市衛健委周一披露,13日0時至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28例。上海的中小學周一啟動線上教學,鼓勵居家辦公,鼓勵市民非必要不離滬。 堅持動態清零 在「清零」和「與病毒共存」的討論中,中國仍表示要堅持「動態清零」。 中國國務院總理孫春蘭3月12日表示,仍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放鬆,採取果斷措施,盡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路透社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如果取消限制措施,允許旅行恢復到疫情前五分之一的水平,中國廣東省的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會飆升至超過7.5萬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一項研究指出,口罩令、社交距離措施和封鎖等"非藥物干預措施"持續實施,將使感染數保持在可控水平。 在"清零"和"與病毒共存"的討論中,中國仍表示要堅持"動態清零"。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周一凌晨在微博上發文表示,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已經很低,但是中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我國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於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下階段我們無論如何要對這部分人群做好保護。」他指出。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稱俄國向中國尋求援助 北京否認

沙利文警告說,美國不會允許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地方為俄羅斯規避這些經濟制裁提供生命線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持續,有關美中如何因應戰事繼續成為國際焦點。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媒《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報道,俄羅斯正在向中國請求軍事和經濟援助。 不過,當被被問及有關中國是否援助莫斯科的消息時,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透過電子郵件回覆《金融時報》稱他 「從未聽說」俄羅斯提出這類要求。 《金融時報》說,莫斯科希望北京提供軍事物資,用於烏克蘭戰場。該報導援引不具名的美國官員稱,自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便一直請求中國提供裝備。 但受訪美國官員拒絶具體說明俄羅斯正向北京尋求何種支援裝備。報道又說,有跡象表明,中國可能正凖備協助俄羅斯。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又表示,北京的重點是防止烏克蘭戰爭 「失控」。《路透社》引述劉鵬宇稱「烏克蘭的局勢確實令人不安......當務之急是防止緊張局勢升高,甚至失控。」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講師宋文笛分析,北京一來希望維持國際環境穩定,二來希望保護俄羅斯經濟不至於崩盤,三來不希望在西方和俄國之間做出明確選邊,不希望被西方看作是俄羅斯的幫手。 數百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 宋文笛認為,軍事上,北京沒有誘因對俄羅斯提供實質軍事援助。 迄今為止,中國在這場衝突中公開保持中立,並拒絶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宋文笛又解釋,經濟上北京或可借由私營部門的所謂「民間」的「自主市場行為」,持續和俄羅斯保持經濟交流。據他分析,在外交上,中國可能會嘗試和其他重要國家共同進行外交渦旋,以期一方面減緩被認為和莫斯科捆綁在一起遭致的國際輿論壓力,二方面尋求成為停火「調解人」的外交得分(credits)機會。 然而,在當代的高科技化作戰環境之下,軍民雙方共用的物資(兩用物資)所在多有。 宋文笛表示,若是中俄雙邊貿易涉及民用經濟範疇的機械設備零件等,入口之後,俄方再將其重新利用 (repurpose)於軍用設備之上,則貿易到底屬於民用抑或軍用,屬性的確存在模糊空間。 他說,美國主動高調呼籲中方切勿軍事援助俄羅斯,除了針對軍事援助,亦有間接對中俄民用貿易施壓的效果。 中國援助俄羅斯? 根據《紐約時報》的另一篇報道,也同樣引用美國官員稱俄羅斯向北京要求經濟援助以減輕制裁的影響。 迄今為止,中國一直試圖在俄烏衝突中把自己描繪成中立國,但沒有譴責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的入侵行為。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預計將在周一(3月14日)與中國外交政策高官楊潔篪在羅馬會談。 沙利文在上周末接受美媒採訪時稱,美國相信北京之前知曉俄羅斯計劃對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但不知詳情。沙利文又說,若中國幫助俄羅斯迴避制裁,必定面對嚴厲經濟制裁。 分析:北京的抉擇 英國劍橋大學國際法教授馬克•韋勒(Marc Weller)隨著俄羅斯侵略所造成的人命傷亡,也許超出了莫斯科和北京的預期,中國現在必須做出決定。到目前為止,北京政府一直盡職盡責地提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表示理解俄國入侵的所謂理由是「西方對俄羅斯的所謂圍堵」。而中國官媒則是無情地轉播俄羅斯散播的虛假信息。中國現在需要決定它是否希望繼續成為一個多元但基本上是文明國際秩序的一員。中國可以在支持結束衝突的談判中發揮強大作用。而但至少現在,該讓北京知道它必須從莫斯科的朋友那裏要求提供真正的「人道走廊」給成千上萬被包圍和挨餓的烏克蘭百姓,讓他們不受炮彈襲擊和逃難阻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以給他在克里姆林宮的同志打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他如果不打這個電話,將會告訴我們很多信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3月13日最新情況綜述

頓涅茨克沃爾諾瓦卡市一輛被燒燬的坦克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19天,俄軍在首都基輔外展開的襲擊攻勢越來越猛烈。以下是3月13日-14日一些主要情況匯總: 據《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報道引述美國官員說,俄羅斯要求中國提供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從未聽說俄羅斯提出這類要求」,並稱「烏克蘭局勢確實令人不安,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防止緊張局勢升級甚至失控」;中國迄今為止在公開場合拒絶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一預計將在羅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舉行會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推特上表示,「所有國家都應停止向俄烏衝突任何一方提供軍事援助,只允許人道主義援助」美國外交官兼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描述了習近平的困境。他在推特上說,有報道稱,普京向習近平尋求軍事幫助。這樣做意味著中國將接受實質性制裁;拒絶將保持與美國和西方至少有選擇性合作的可能性。哈斯認為這是習近平、中國和21世紀的決定性時刻美國駐基輔大使館再次敦促美國公民立即離開烏克蘭,因為俄羅斯的持續襲擊使安全局勢變得「暴力和不可預測」。大使館警告仍留在烏克蘭的美國公民「仔細考慮」旅行路線和相關風險,因為烏克蘭的道路可能很擁擠,並會在途中遇到戰鬥行動,或者面臨橋樑和道路損壞的情況英國稱俄羅斯海軍通過控制其黑海沿岸切斷了烏克蘭的海上貿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請求北約實施飛區。他說,「如果你不關閉我們的天空,俄羅斯導彈落在你們的領土或北約領土上只是時間問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探視了在軍事醫院康復的傷兵烏克蘭表示已從一些前線地點疏散了14萬名平民,但沒有從被包圍的馬里烏波爾市撤離美國記者布倫特·雷諾(Brent Renaud)在基輔郊外的伊爾平鎮被打死,這是首位在這場衝突中喪生的外國記者。現年50歲的雷諾是一名記者和電影製片人,之前曾為《紐約時報》工作,但他並沒有被該報派往烏克蘭 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龍 白宮剛剛公布了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的細節。兩位領導人強調了他們將追究俄羅斯的負責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海軍已經封鎖了烏克蘭的黑海海岸線,有效地切斷了該國的海上貿易;並警告說,未來幾周俄軍可能會進行進一步的兩棲攻擊。俄軍此前在亞速海已經進行了一次這樣的行動俄羅斯似乎已禁止Instagram在該國運營。網路封鎖觀測站NetBlocks在推文中證實,實時數據顯示,Instagram現在在俄羅斯受到多個提供商的限制據俄羅斯經濟學家的一項估計,自戰爭開始以來,已有多達20萬俄羅斯人離開了他們的國家。歐盟、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已經對俄羅斯航班關閉了領空,因此他們前往土耳其、中亞和南高加索等仍然允許航班飛行且不需要簽證的國家。還有許多人逃往亞美尼亞

沙利文羅馬會晤楊潔篪:烏克蘭及美中俄關係預計成為會談焦點

沙利文接受美媒訪問時說,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迴避制裁,必定面對嚴厲經濟制裁。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19天,有關美中如何因應戰事持續成為國際焦點。 根據華府及北京發佈的消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將在周一(3月14日)在羅馬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晤。 白宮在上周日(3月13日)官網發表聲明說:「周一,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務院官員們將抵達羅馬。沙利文將會見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這是我們保持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開放溝通管道所做的持續努力的工作之一。」 白宮在同一聲明中補充說,會面將討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對地區和全球安全的影響。 中國官媒新華網則在周日刊出報導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天宣佈:「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於3月14日在意大利羅馬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會晤,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此外,沙利文周日接受美國有限電視新聞(CNN)訪問時說,美國相信北京之前知曉俄羅斯計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但不知詳情。沙利文又說,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迴避制裁,必定面對嚴厲經濟制裁。 據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和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引述美國官員說,俄羅斯要求中國提供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

中國官腔進入香港政府用語 分析形容再證北京政治影響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大陸官方發表的聲明和講話中,經常出現「所謂」、「堅決反對」、「不會得逞」等詞語,被外界形容是中國官場用語。香港特首過去通常只會在出席中國大陸的官方活動時使用這些政治詞語。但統計發現,近年、尤其是2019年的示威浪潮開始,香港政府在越來越多的場合開始用上這種語言。 其中,北京政府過去批評一些措施或事件時,往往會在名字前加上「所謂」一詞,表示不認同;回應外國制裁等一些不受北京政府歡迎的措施又會指中方會「堅決反對」,同時形容對方是「霸權主義」;而批評一些針對中國政府的行動時,就會指背後策劃的人「不會得逞」。 香港政府的官員和聲明中,過去甚少會使用這些詞語,但近年開始出現,使用的方式和語境跟中國大陸差不多,而且有上升趨勢。有學者留意到,這種趨勢將會進一步引起國際社會對香港自治程度的關注。 官場用語 媒體從香港政府發放新聞稿的網站,收集了前特首梁振英2012年7月上任,至2021年12月發放的新聞稿,總數約17萬篇,包括政府聲明、官員發言內容、官員回應記者和立法會議員的提問內容,其中約10萬份以中文寫成,其餘約7.7萬份以英文寫成。 另外,從中國外交部的網站,收集了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總共921次的發言人談話內容,包括每天的例行記者會和按特定事件而發表的內容。之後分析特定詞語出現的次數,整理出發言人最經常使用的一些用語。中國外交部網站所載的例行記者會紀錄至2018年6月為止,因此無法收集更舊的資料。 計算香港政府官方過去使用這些用語的次數,並把它們按月份劃分,發現香港政府在回應外國政府實施針對香港的政策時,一些中國官方用語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 其中,香港政府2012年7月到2019年10月從未使用「不會得逞」一詞,直至2019年11月首次以這個詞語批評示威者的行為。 2021年全年使用最少七次,主要用來批評外國政府針對香港的發展、或對中國進行顛覆活動都「不會得逞」,使用的語境與北京政府差不多。 例如,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去年11月發表報告批評北京政府削弱香港的自治權,香港政府發表聲明反駁,開首就指任何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企圖都「不會得逞」。 另外,中國政府批評個別國家和政客的行動或發言時,經常會以「別有用心」一詞形容對方。香港政府在2012年至2018年期間,使用這個詞語的次數不足10次,但香港自2019年爆發示威浪潮、以及2020年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去年中國全國人大決定改變香港的選舉制度後,不同的官員和政府的聲明已經最少使用這個詞語57次,批評一些政客和機構。 這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去年三月,在中國全國人大決定改變香港的選舉制度後召開的記者會上,就已經兩次使用這個詞語,批評「別有用心」的人進入香港的管治制度搞破壞。 北京政府過去批評一些措施或事件時,往往會在名字前加上"所謂"一詞,回應外國制裁等一些不受北京政府歡迎的措施又會指中方會"堅決反對"等詞語。 政治正確? 香港政府近年開始改變過去當地習慣使用的用語,令它們變得政治正確,突顯香港的政治地位是中國屬下一個行政區域。 其中,香港社會廣泛使用「中港」兩字來形容牽涉香港和中國大陸的事物,例如經常開車來往兩地的貨車司機稱為「中港司機」、父親或母親分別來自兩地的家庭稱為「中港家庭」。雖然「中港」一詞有把作為國家的中國和作為地區的香港放在同一水平的意味,但香港社會普遍不會這樣解讀。 而香港政府過去也一直跟隨這個約定俗成的用法,以「中港兩地」統稱香港和中國大陸,但近年開始改用「內地與香港兩地」取代。 中國官方新華社在2020年9月發佈了一批禁用詞,其中要求不宜「將香港、澳門與中國並列提及」,避免「中港」、「中澳」等詞。新華社的要求對象主要是中國大陸的媒體,但香港政府在新華社發佈禁用詞之後就進一步壓縮減少使用「中港」一詞,未知兩者是否有關聯。 另外,香港在主權移交後一直繼續實行自己的貨物進出口政策,過去一段時間也被美國等國看待成一個與中國大陸不同的關稅區。香港政府過去一直以「獨立關稅區」、「獨立的關稅地區」等形容這個狀態,但近年開始把「獨立」兩字改為「單獨」,變成「單獨關稅區」、「單獨的關稅地區」等。 香港政府形容一些事件的用語,也隨著取態改變而有所變化。香港在2019年爆發示威初期,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大多以「黑暴」來形容示威浪潮,主要是因為示威者大多穿著黑色衣服、並進行暴力行徑。 當時政府一度以「暴動」來形容事件,但後來態度軟化,改以「社會事件」形容示威浪潮。這個說法引起一些建制派議員批評,直至2020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審議香港《國安法》前夕,香港政府發出的聲明首次跟隨建制派議員的說法,以「黑暴」形容示威浪潮。 以英文發出的政府聲明和官員講話也有類似的情況。香港在2019年6月首次爆發大規模警民衝突後,香港政府一度以「riots」(暴亂)形容事件,政府態度軟化後用字改為「public order events」(公眾秩序事件),但約在2020年中期大幅減少使用這個字,改回以「riots」形容衝突。 表達忠誠 研究各國政治宣傳策略多年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研究生布吉敏(Bumgi Min)形容,這種重覆使用特定詞語的方式,是中國政府宣傳的常見技巧,令受眾對任何官方指明的事物都會產生負面感覺。 他舉例形容,中國官方經常以「所謂」一詞批評外國的政策或制裁等,之後受眾聽到任何連帶「所謂」一詞的事物,都會產生負面感覺。 至於為什麼香港政府近年開始使用中國的官方詞語,他認為看起來是香港政府嘗試把中國大陸的宣傳技巧完全搬到香港,但他指出香港的輿論環境始終與中國大陸不同,目前不能斷言實際目標是什麼。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與影視學院新聞系副系主任閭丘露薇認為,另一個可能性,是香港政府想透過模仿中國官場的說法,向北京政府表達忠誠。 經向香港政府查詢,當地政府的官方聲明和官員改用中國官場用語的原因,但至截稿至未獲回覆。 香港政府有一段時間稱呼2019年的示威浪潮為"社會事件",但之後跟隨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的做法,改稱"黑暴"。 閭丘露薇說,她認為這種改變會影響外界對香港的印象,令外界質疑「香港是一個在一國兩制下有高度自治的國際金融中心、仰或只是中國眾多大城市之中其中一個」。 布吉敏也認為,政府用語是政治自主的重要指標,如果香港政府的用語與北京政府用語變得一樣,外國受眾就會認為香港政府被北京政府影響。 「結果就是,他們可能會質疑香港還有多少政治自主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人怎麼看制裁?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和歐盟實施一系列嚴格的制裁措施。 外國公司、金融機構、投資者紛紛撤出,俄羅斯和西方世界面臨「失聯」。 消費品巨頭、麥當勞連鎖店,流媒體網飛Netflix宣佈暫停在俄國運作;維薩、萬事達、美國運通走了;俄羅斯貨幣盧布一路暴跌,控制食品、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飛漲難度日增。事實上,超市已經對一些日常用品實施限購。 出國,不僅價碼更高,難度也更大。美國、歐盟和不少其他國家對俄國飛機關閉領空。 普通俄國人怎麼看? 香港聯合時報訪問了三位俄國人,看看迄今為止制裁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瑪麗亞,36歲,莫斯科人:「我根本不在乎」 說實話,我根本不在乎(制裁)。我沒有遊艇,新冠爆發以來也沒有出去旅行的打算。是,宜家關了,還有別的(商店),我想,那我就去看書吧,也許去鍛煉? 「我不願意去想(烏克蘭)那裏在發生什麼」 什麼都沒變。是,他們在打壓示威,但是這樣做已經好久、好久了。是,東西更貴了,我要做三份工,但是過去10年我一直都只能這樣過活,所以,這也算不上新鮮。 我不願意去想(烏克蘭)那裏在發生什麼,我把自己的大腦關掉了。我不認識這些人,我不知道誰在轟炸誰。我住在莫斯科,這裏沒有炸彈。」 達莉亞,37歲,英國:「我們的自由會受限制」 「歐洲夢想俄國人會『清醒』過來、突然起義反抗普京和他的戰爭,那是幻想,不會發生的。 「我知道這會嚴重限制我們的自由」 「戰爭前夜,有朋友勸我刪掉手機裏的短信,刪掉那些可能被用來整治我的內容。我甚至把反戰示威期間我發的一張自拍也刪掉了。 不在俄國,我還是不能自由發聲,因為我父母在俄國,我還要回去看他們,我不想一到就被逮捕。 通過和我有聯繫的人交流,我得到的普遍的感覺是:慌張、絶望。有人說,有俄國人害怕被徵兵逃到外國去了;有人試圖離開、出境時手機被查,還有兩個人在機場被強制返回,因為他們是從軍年齡。好多這些都是傳聞,不過現在,沒人願意給名字,或者把想法寫下來。 你知道什麼更糟糕嗎?在俄國,有大概是這樣的愛國短信:俄羅斯人被趕出歐洲,回來為祖國母親效力吧! 這還蠻令人信服的,如果你因為是在歐洲的俄國人經歷過恨。 我不知道這一切會怎樣結束,但是我知道這會嚴重限制我們的自由——經濟、政治和社會層面。」 帕維爾,55歲,雅羅斯拉爾夫:「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爭」 「這種情況讓人想起大海中一艘著火的船。船上的人可能在所有事情上意見不一,但無論政治傾向或飲食偏好如何將你分開,都必須要把大火撲滅。 「這種情況讓人想起大海中一艘著火的船」 要麼一起滅火,要麼一起死——沒有第三種選擇。 我們俄羅斯人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團結起來贏得這場戰爭,我們可以繼續爭吵並從地球上消失——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消失。 真以為如果我們放下武器,他們就會原諒我們並立即解除制裁,開通全球銀行間系統Swift、開放歐洲領空,那就太天真了。我不這麼認為!他們只會加倍,給我們10倍懲罰。他們會讓我們賠償,把我們變成賤民,榨幹我們。 所以,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團結一心贏得這場戰爭,否則就會被殲滅。我們可以以後再去弄清楚是誰放的火。」 為保護受訪者安全,文中使用化名。

人類驅動的「非自然生命演化」未來將走向何方

座頭鯨發出的歌聲因人類製造的海洋噪音而改變,但這種巨大海洋動物也啟迪了人類的發明創造 【香港聯合時報】 這些跳動的橙色斑點好像是在熱盤子上四濺的爆米花,但跳動的方式卻有些奇怪。單個跳動的斑點是緊緊繞圈自轉。一對對的好像是在跳雙人慢舞。成團的則逆時針旋轉一圈後消散。爆米花相互之間的每一次碰撞都會產生新的運動,但看來相當有規律。 在一段短視頻中看起來像爆米花的東西,實際上是顯微鏡下才能看得到的由青蛙細胞合成的人工有機組織,即活體機器人,被稱為「異種機器人」(xenobot)。 活體機器人似乎是一個怪異的概念,但實際人類第一次提到的機器人就是由肉體而不是金屬製成的。機器人(robot)這個詞是1921年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Ĉapek)的一部戲劇《羅森的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首次開啟使用。這部戲與英國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一樣是一個思想實驗,反映科學家對人造人的願望。恰佩克的劇中人羅森是一位有爭議的科學家。他宣稱,「大自然只發現了一種合成生命體的方法,然而,還有一種更簡單靈活而且快速的方法,是自然界從未出現過的。」 劇中另一角色說,「想象羅森坐在試管前,思考他如何種出一整棵生命之樹。」 但在接下來的一百年,機器人卻是由鋼鐵和金屬絲,而非活體組織研發製造出來。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發育生物學家道格拉斯·布萊克斯頓(Douglas Blackiston)說,「工程學比生物學發展得快。」不過現在生物學正迎頭趕上。布萊克斯頓是設計「異種機器人」的科學家團隊中的成員。他們設計的這種微型活體機器人是用一種青蛙——非洲爪蟾(Xenopus)的細胞組織精心合成,所以才取名為「xenobot」。 這第一批異種機器人在2020年初問世。這是由皮膚細胞構成的微小立方體,由兩條用心肌細胞合成的短腿推動。先由電腦算法設計出藍圖,再由研究人員人工合成,讓異種機器人可以自行行走。(一個令人高興的巧合是,非洲爪蟾的學名Xenopus意思即是「奇異的腳」。)這些有機機器人還可以協同工作,移動其周圍環境的粒子,而且與機械機器人不同的是,受傷後可以自我癒合。 如果活體機器人已夠奇怪的話,那麼下一代活體機器人更會讓人匪夷所思。 布萊克斯頓說,「要是我把你汽車的所有部件任意連接在一起,你一定會覺得結果很糟糕,但現在我們發現,生物學比這靈活很多,可以任意發揮。」布萊克斯頓團隊研發的異種機器人Xenobots 2.0是從青蛙胚胎中提取的幹細胞合成,可以不依賴算法自行發育。這些細胞開始獨立地發展出全新的身體結構,體表長滿可遊動的毛髮狀纖毛。這通常是在肺部發現的特徵,但活體機器人的纖毛更像是可快速擺動的肢體,讓異種機器人能在環境中游動,例如在一個環繞形狀的迷宮中游走,但不會越界。 由於實驗室的特殊條件,青蛙胚胎的幹細胞未能像身處自然界那樣發育成蝌蚪,而是發育成與其兩棲動物本身迥異的一種軀體。它們會自發地自我組裝,蛙式跳躍般地進行演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這異種機器人的性能,布萊克斯頓及其團隊要求人工智能提出一個改進的設計。超級電腦經過演算的改進藍圖是類似視頻遊戲吃豆人(Pacman)形狀的異種機器人,其凹槽看起來像張開的大嘴。這個第三代版本異種機器人(Xenobots 3.0)更令人吃驚:竟然可以用它們的凹槽「大嘴」吃進數百個幹細胞,然後繁衍出新的異種機器人(如本文置頂的圖片所示)。換言之,這種異種機器人已演化出一種全新的繁殖方式,與已知自然界任何繁育方式都不一樣。 未來的幾代版本可以通過設計其生存環境來進行研發。布萊克斯頓說,「現在我們正在認識這個系統的輸入方式。我們現完全集中心思研究如何讓環境因素來幫助形塑機器人的自身設計,這些環境因素包括化學線索、粘性環境、壓縮之類等。」 他說,異種機器人是「一種不完美的有機體」。儘管異種機器人符合生命系統的大多數標凖,但其生育機制是一種「功能性的自我複製」,能組裝成外觀和行為一樣,但並不完全相等的新機器人。 不論如何,異種機器人的創造問世已可以視為整個地球生物界在人類壓力影響下作出創造性演化反應的一個縮影。地球萬物生靈自太初以來一直不斷與環境生態交互適應改變,正是這種相互作用推動了生命的演化。但是,現在卻因為人類以千變萬化的方式主宰著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態環境,從此一個新的因素加入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公式,這個新因素即我們人類。 至少從大約三萬年前狗被馴化之時,人類已開始型塑其他動物的肢體。到今天農業的工業化生產、新物種的引進、以及城市化、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綜合作用,對地球物種正在造成前所未有的自然選擇壓力。我們人類已經成為影響全世界物種演化的最強大力量。 至少對於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所需時間可能相當慢長。因此這使得許多動物無法迅速適應人類統治的地球,目前地球物種滅絶的速度比沒有人類干預的史前時代要快了1000倍。 但動物體內一種內在的基因組可塑性使個體動物能以最佳適應性的身體計劃和行為模式面對新的機遇和壓力,從而有可能使生物短時間發生快速演化。這個所謂的微觀演化可以在動物短短幾代的時間內發生。 也許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國的胡椒蛾。英國工業革命時胡椒蛾的顏色逐漸從白色變成了黑色,以適應大量煙囪冒出的黑色煤煙和被污染的空氣。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導致胡椒蛾顏色由白變黑是基因突變,並計算出發生時間可能在1819年。 胡椒蛾顏色的變化是已知人類環境污染觸發動物微觀演化其中最早一例(Credit: Science Photo Library) 1878年,一位蝴蝶標本收藏家首次觀察到胡椒蛾顏色的變化,並將他的發現告知了演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Charles Darwin),但這位偉人似乎未加留意。後來有人提出這一發現可證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演化觀點,但其實胡椒蛾的「工業黑化」並非是自然選擇的演化例子,而是人類干涉造成的微觀演化。不過當時人類干涉才剛剛開始。 現今除南極洲以外,地球各大陸都能觀察到人類影響造成的動物特徵之變化。 今天在美國,用卡車從一個農場運送到另一個農場的工業蜂箱裏的工蜂,已比其野生的近親個頭大了三分之一,而行為也比野生近親溫順。在過去的100年裏,北美鳴禽改變了翅膀的形狀,以適應因森林砍伐而支離破碎的棲息地。在人類偷獵的壓力下,贊比亞大象生來就沒有象牙。甘蔗蟾蜍在1935年被引進到澳大利亞,初衷是為了消滅有害於甘蔗種植園裏的甲蟲。但在這一物種入侵後,澳洲黑蛇的嘴就變小,因為黑蛇後代學會避開吞食蟾蜍大小的獵物,以免中甘蔗蟾蜍的劇毒而亡,蟾蜍本身則開始獵食同類,作為成功捕食者自己反遭其害。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海蛇因生活在鋅污染的水域中,受毒素影響,蛇身變暗,蛻皮次數增加。有種蚊子已經演化到只能生活在倫敦地鐵的隧道裏,並失去了與其地面表親交配繁殖的能力。在紐約和芝加哥地鐵系統生活的蚊子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基因多樣性下降現象。因氣候暖化歐洲大陸的黑頭鶯棲息地擴大,這種鳥類原飛往伊比利亞半島過冬,現改飛到緯度較高的英國。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演化生物學家薩拉·奧托(Sarah Otto)說,「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物種如人類能如此迅速地改變了生物演化過程。達爾文如在人世,一定會震驚不已!」 奧托說,我們不一定都知道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特定的變化,不知道是出自於物種行為的可塑性還是某個亞種群演化開始,以及某個確定的亞種群於何處開始形成。但是,有足夠多的例子表明,這與基因變化有關,因此我們知道有更深層次的事情正在發生。 她說,「在野外生活避開城市的天鵝與親近人類的天鵝有基因差異。」她指出,遷徙到英國的黑頭鶯和仍然飛往伊比利亞的黑頭鶯之間的區別「很明顯是遺傳的」。她說,「黑頭鶯的幼鳥已有這種差異,」這樣的變化是新物種出現的第一步。奧托補充道,「生活在倫敦地鐵隧道的蚊子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可能正在此形成一個新的生態區域,並為一個物種形成創造新的機會。」 記者問薩拉·奧托,我們人類是否因為干擾物種的生態從而正在減少物種演化的機率,比如現地球上的陸地有36%開發為農業之用,而且全球各地的城市環境越來越彼此相似。一項研究發現,現在人造材料的質量超過了地球生物量的總和。根據許多分析,由於人類活動,地球生物的多樣性正在大量減少。奧托同意這個看法。她說,「在某些方面,我們人類正在同質化地球。但另一方面,人類正在造成非常極端的環境變化。城市環境與我們的農業環境完全不同。」 氣候變化已改變了某些鳥類,如黑頭鶯的過冬路線(Credit: Science Photo Library) 高污染場地,如礦場的尾礦庫,代表著人類干涉自然的另一類極端情況。所有這一切都源出於我們人類。人類導致的物種加速演化無法抵消物種的滅絶危機,不過將因此產生一個由與我們人類共榮共存的動物和植物所定義的世界。奧托說,「演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創造過程,永不會停止,將繼續創造出能忍受我們人類的新物種。」 甚至微生物也受到同樣的人類壓力而演化,有的促成了革新,有的則抑制了革新。奧托說,農業肥料可以把細菌帶到新的土壤環境,就像原生於黑海和裏海的斑馬貽貝和其他侵入性生物通過船舶的壓艙水被帶到異地水域開始新生活一樣。根據微生物學家邁克爾·吉林斯(Michael Gillings)之說,大量被拋棄到大自然中的抗生素(豬牛羊每天排洩的糞便中就有多達五億份抗生素)類似於一個入侵物種,加速了微生物演化的基本速度。與此同時,哺乳動物王國的同質化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微生物是由我們人類作為食肉或視為寵物的有限動物的腸道微生物所組成。 博物學家兼自然節目主持人吉莉安·伯克(Gillian Burke)花了一生的時間觀察世界各地的動物群落。我問她觀察到什麼樣的變化。她說,「我會知無不言的告訴你。我在肯尼亞長大,記得年幼時那裏景貌流動自然,山山水水綿延相連。但現在從空中看下去,風景線已經變成了正方形和直線。」 是否可以這樣說,人類已經把我們的地球家園變成了一個物種演化示範的巨大實驗場?我如是問。伯克回答我說,「對於我,這樣的表述很重要,因為這說明我們正在進行這樣的實驗,但是我們人類也是被實驗的一部分。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就是狠狠對我們敲響警鐘。人類成了驅動物種變異的選擇壓力,病毒傳播得越多,變異就越多。疫苗是一項新的對應創新,但隨後病毒就會說,『好吧,那我就改變主意,玩點其他花樣吧』。人類自己就在這場實驗中。」 伯克補充道,在防疫封城社交隔離期間,大多數人都會注意到動物行為的變化。生活在城市地區的鳴鳥已經學會用更響亮的叫聲來應對交通噪音和其他城市噪音。她說,「但第一次封城時,人們才首次真正體會到這一點。 … Continue reading 人類驅動的「非自然生命演化」未來將走向何方

烏克蘭危機:化學武器有哪些?俄羅斯會使用它嗎?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周五請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特別緊急會議,討論其所稱的烏克蘭計劃發展生物武器問題。烏克蘭和美國駁斥了這一說法,稱其為「假旗行動」,旨在為俄羅斯自己可能對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做辯護。 烏克蘭確實有合法實驗室,政府說那裏的科學家們致力於保護民眾防範如新冠病毒等疾病。 目前, 烏克蘭處於戰爭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該國在其實驗室中銷毀任何危險的病原體。 那麼,究竟什麼是化學武器,它們與生物武器有何不同? 化學武器是指有毒素或化學物質攻擊人體系統的軍火。 化學武器有不同的類別。像光氣這樣的窒息劑會攻擊肺部和呼吸系統,導致受害者出現肺水腫。有一些起泡劑,比如芥子氣,會灼傷皮膚,使人失明。 然後是最致命的一類: 神經毒劑,它會干擾大腦向身體肌肉傳遞的信息,一小滴就能致命。例如,不足0.5毫克的VX神經毒劑就足以殺死一個成年人。 所有這些所謂的化學毒劑都可以在戰爭中用於製造炮彈、炸彈和導彈。但所有這些都被1997年簽署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嚴格禁止,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絶大多數國家簽署了這項公約。這個全球化學武器監督機構位於荷蘭海牙,被稱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該組織監督這些武器的非法使用,並試圖阻止它們擴散。 過去的戰爭中使用過這些化學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以及最近被敘利亞政府用於打擊叛軍的戰爭中。俄羅斯表示,他們在2017年銷毀了最後一批化學武器庫存,但自那之後,有人稱莫斯科要為至少兩起化學襲擊事件負責。 越過紅線 第一起是2018年3月在英國索爾茲伯里發生的襲擊,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叛逃者謝爾蓋·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兒被神經毒劑諾維喬克(Novichok)毒死。俄羅斯否認對此負責,並對兇手是誰提出了20多種不同的解釋。 但調查人員認為,這是俄羅斯情報機構格勒烏兩名官員做的,因此128名俄羅斯間諜和外交官被從幾個國家驅逐。然後,2020年8月,俄羅斯著名反對派活動人士阿列克謝·納瓦爾尼因一種名為諾維喬克化學毒品而中毒,但死裏逃生。 所以,俄羅斯會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嗎? 如果俄羅斯在戰爭中使用毒氣等武器,這將被視為跨越了一條重要的紅線,很可能會促使西方採取果斷行動。 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在幫助盟友擊敗敘利亞叛軍時使用了這些武器,但它為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提供了大規模軍事支持,阿薩德被指對自己的人民發動了數十起化學武器襲擊。 事實是,如果戰爭曠日持久,進攻的軍隊就會試圖打擊防守部隊的意志。 不幸的是,化學武器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這就是敘利亞在阿勒頗所做的。 同時,生物武器不同於化學武器。這個詞語是指將埃博拉等危險病原體變成武器。 問題是,在研究如何保護你的人民免受有害病原體的傷害和秘密研究如何將它們用作武器中間,存在一個潛在的灰色地帶。俄羅斯沒有立即拿出任何證據證明烏克蘭在這一方面存在不當行為。但它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周五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其主張。 當俄羅斯還是蘇聯的一部分時,它有過一個真正大規模的生物武器計劃,由一個叫做Biopreparat的機構管理,該機構僱傭了約七萬人。 冷戰結束後,科學家們開始拆除它。他們發現蘇聯在俄羅斯南部的一個島上用猴子做試驗後,已經將炭疽、天花和其他疾病武器化並大規模生產。他們甚至把炭疽孢子裝進洲際遠程導彈彈頭,瞄凖西方城市。 最後,在這種可怕的非常規武器名單中,有一種「髒彈」,這是一種被放射性元素包裹的普通炸藥。它被稱為RDD,一種放射性散佈裝置。它可能是一種含有如銫60或鍶90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常規炸藥。 它不會比普通炸彈殺死更多的人,至少一開始是這樣。但它可能會使一個巨大的區域——可能相當於整個倫敦市的面積——在完全淨化前,幾個星期內都無法居住。 髒彈像是一種心理武器,旨在引起人們的恐慌,破壞社會的士氣。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在戰爭中被廣泛使用。部分原因是它既危險又難以處理,讓使用者面臨個人風險。

【媒體互動 第4期】烏克蘭戰爭和台灣:解答讀者關於俄烏衝突和台海未來的三個問題

香港聯合時報自2022年新增《媒體互動》欄目,針對讀者和用戶關注的各領域問題予以解答,歡迎大家就自己想進一步了解的問題聯絡我們,聯絡郵箱:hkutnews@hotmail.com 【香港聯合時報】 台北101大樓亮起烏克蘭國旗顏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局勢進展舉世關注。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政府一直站在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上,並且為烏克蘭人不畏強權、抵抗侵略、保衛自己國家的行為表達讚賞和欽佩。 在台灣民間,烏克蘭被入侵的命運也引起非常高度的關注,即使是平常不太關心國際政治的許多台灣人也都密切關注戰局的發展。 分析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不少台灣人感覺自己和烏克蘭一樣都面臨著比鄰強權的武力威脅。因此,不但對烏克蘭人遭受的侵略能夠感同身受,而且更加關心烏克蘭局勢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 烏克蘭戰爭究竟會否、又將如何影響台海關係未來和台灣命運?如果中國「武統台灣」、美國會不會協防?香港聯合時報以下為您分析解答: 波蘭駐台代表高則叡(Cyryl Kozaczewski, 左二)接受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右二)代表捐款給烏克蘭難民賑濟工作 問:烏克蘭戰爭可能如何影響未來台海關係走向? 答:學者認為,烏克蘭戰爭或許會在決策、時間表兩個層面影響北京的「武統」思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說,在發生俄烏戰爭之後,北京會對武力統一台灣「再度三思」。 他表示,「看到烏克蘭戰事的發展,中國在台灣議題上的軍事冒險主義的傾向會弱化,也就是說,北京對透過武力方式軍事解決台海問題的意願和短期內的急迫性都會下滑。」 他說,烏克蘭局勢發展證明,即使是俄羅斯這樣核武級的軍事強國,要有效運用閃電戰術的方式攻下烏克蘭也並非易事,這會讓北京的軍事策略分析師再度三思,除非能夠大幅增加中國相對於台灣的軍事優勢,否則以武力統一台灣是不會成功的。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則認為,中國會從烏克蘭戰事中「汲取教訓」。 曾銳生說,「烏克蘭局勢發展會讓中國對台灣用兵的時間表一下子往後推好幾年。」 他說,中國對台灣用兵是早晚的問題,尤其是習近平不下台的話一定會做,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挫,中國學到的教訓就是一定要做好攻台前的凖備,因此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凖備。 中國一直堅持要統一台灣,並且不排除以武力方式統一台灣 問:中國會不會效法俄羅斯武統台灣? 答: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一度是台灣輿論和網路討論的熱點,一方面說「小國不要挑釁大國,否則會就像烏克蘭一樣」,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台灣人不要以為不會發生戰爭,不要誤判情勢或跨越紅線。 但是,這種說法有可能會發生嗎? 中國外長王毅說,「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而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 台灣總統蔡英文也不接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說法,但出於不同的理由。她表示,「台海局勢和烏克蘭局勢有本質上的不同,不僅是台灣海峽的天險,還有台灣在地緣戰略的地位,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性等,此外,國軍防衛國土的意志和戰力不斷提升,以及盟國對區域安全的高度關注及共同投入,讓我們對台灣的安全有堅強的信心。」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說,烏克蘭局勢和台灣完全不一樣,「兩者沒有什麼好比的。」 他說,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但台灣則不同。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政府依法必須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至於從長遠看,中國會否武統台灣,曾銳生說,「武統台灣不是中國的第一個選擇,而是第二個選擇。」 他說,「習近平的中國夢,就是要讓中國再度強大起來,沒有台灣是不行的。中國最希望看到的是台灣自願和大陸統一,但台灣一定不會這麼做,所以沒辦法只能動武。」 宋文迪則認為,「按照目前烏克蘭的局勢發展,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的意願是下滑的,對台灣透過和平手段促統的耐心是上升的。」 他還說,「攻打台灣要比攻打烏克蘭更難,因為從戰略地理的角度來看,台灣周圍是海洋,不像烏克蘭和俄羅斯那樣有陸地連接。」 「先不論俄羅斯是否能打下烏克蘭,就算俄羅斯最後能打下烏克蘭,也不代表中國能夠打下台灣,因為打擊海權領域的目標,困難度高於打擊大陸領域的目標。」 問:若中國出兵 美國會否協防台灣? 答:去年美軍撤出阿富汗駐軍,塔利班重新控制喀布爾的時候,台灣也有人提過「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意思是台灣不要指望美國,美國的軍事援助或協防台灣的承諾不可靠,強化「疑美」論調,稱美國只在乎自身利益,根本不會在中國武力侵台的時候派兵幫助台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約、美國並無軍事上的行動,如果未來台海兩岸發生戰爭,美國和其他盟國軍事介入的機會有多大? 宋文笛認為,傳統上談論軍事領域,有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也就是大象和鯨魚的差別,前蘇聯、俄羅斯或中國都是偏陸權主義的軍事力量,相對來說,美國一向是以海軍為主的長距離武力投射的海權軍事力量,台灣也是。 他指出,烏克蘭是偏內陸的國家,美國要在那裏實施直接軍事干預的難度、有效性和成本,都比支持海洋國家的台灣要高得多; 美國的主要盟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還有許多歐洲國家,都算是比較偏海權的國家,在台海如果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對同樣是海洋國家的台灣,更容易做出安全上面的貢獻。 宋文笛說,美國的大方向是戰略模糊,未來會不會有重大改變還有待觀察,但能確定的是,美國對印太的戰略,尤其是重中之重的中國,以及連帶的兩岸議題上面,美國能夠和願意投入的精力和資源,都是遠多過於它願意投入烏克蘭和東歐這個次要戰場上的; 再加上美國對台灣安全貢獻的困難度遠低於對烏克蘭來得低,困難度下滑,意願自然上升。所以未來如果有必要的話,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對台灣的安全,仍然會有不低的意願作出貢獻。 曾銳生也認為,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指出,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沒有任何法律或條約規定要求美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但對台灣不一樣,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這個美國的法律要求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而且,台灣是美國整個印太防衛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失去台灣,或中國拿下台灣,美國整個的印太戰略就會垮下來。 但曾銳生強調,雖然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人一定會來幫忙台灣防守。 他解釋說,台灣人自己不防守台灣的話,美國人也不會來「代替」台灣人防守台灣;要是台灣人能夠自己先防守台灣,美國人就會來幫忙台灣人防守台灣。 曾銳生借用美國人常用的一個說法「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補充說, 要是台灣表現出像烏克蘭那樣有決心保衛自己的話,美國不干預的機會非常、非常小。 他說,如果台灣受到像烏克蘭同樣攻擊的話,大部分台灣人都會像烏克蘭人那樣站起來保衛家園,這是人的本性。如果台灣做好自己的防衛工作,有強大的國防力量的話,中國攻台的時間表就會往後推,如果一直不斷往後推,台灣就能避免戰爭的發生。 曾銳生認為,台灣從烏克蘭要學的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在攻擊發生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凖備,讓對方不敢來侵犯你,因為侵犯你付出的代價太大; 但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提高軍事力量強大到一個台灣無法抵擋的程度,那麼到時候台灣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簽「城下之盟」,中國不用動武也能把台灣拿下來。

新冠疫情:中國放行快速自測,嚴格清零政策是否出現鬆動?

【香港聯合時報】 3月11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稱,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後者在新加坡和香港等日增確診逾萬的地區已成為居民家庭自測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 緊接著,3月12日,中國藥監局批准了五家新冠抗原產品自測應用申請變更,意味著有五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 再加上此前中國火速引進輝瑞的新冠口服藥,以及官員關於逐步放開的言論,有觀點認為,在經歷了兩年多嚴格清零政策後,中國內地也將在未來數月逐步放開限制。 何為抗原檢測? 過去兩年,中國檢測新冠病毒的主要方法是核酸檢測,這種方法是對病毒的遺傳物質RNA進行檢測,凖確率高,但需要較為專業的採樣人員和檢測設備。 而抗原檢測主要對病毒表面的蛋白進行檢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將其比喻為「病毒穿的衣服」。 相比之下,後者通過較為廉價的自測盒,可以15分鐘內得出結果;缺點是敏感度低,有可能即使感染,但由於病毒量低,出現假陰性。 中國衛健委稱,在中國三類人適用抗原檢測:一是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且出現症狀5天以內的人員;二是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三是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區居民。 同時,鑒於抗原檢測的局限性,該部門還表示,如果出現陽性結果,需要做進一步核酸檢測。抗原陽性結果可用於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快速管理,但不能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 為何允許居民自檢? 張文宏撰文解釋,中國第一階段的抗疫過程要求非常高,是絶對的清零,所以需要通過核酸檢測快速地結束戰鬥。 張文宏認為,在奧密克戎出現後,核酸檢測難以跟上病毒傳播的速度。 「但是當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後,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如果我們的檢測速度還是像當初完全依靠核酸,就會面臨一定的困難。」 那為什麼這辦法這麼好,以前不用,非要用核酸檢測? 張文宏表示,原因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抗原檢測因為沒有擴增(指通過化學手段把核酸的某種物質擴大,使得即便很微量的核酸也能測出來),所以敏感性要低一些,但一旦檢出陽性就會有很大的價值。比如在香港,核酸檢測跟不上,很多時候就採取抗原檢測。 香港目前日均新增在2萬到5萬之間,大面積爆發使核酸檢測能力備受考驗,不少市民購買自測盒,檢測呈陽性後選擇居家自我隔離。 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因部分香港市民屬無症狀感染,不可能被診斷,但幸得當局採取非常好的辦法即推行快速抗原檢測呈報平台,「對比過去單純核酸檢測報告,敏感性和真實性大大提升。」 一步一步放開限制? 新加坡在去年8月提出與病毒共存,此後日均確診數逐步上升直至破萬,政府向居民定期發放抗原自測盒,成為篩查的重要手段。 奧密克戎開始廣泛傳播後,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這個傳播速度更快,毒性更弱的變種面前,嚴防死守變得越來越難,也越來越不划算。 因此,有人猜測,允許居民自檢是否為逐步放開限制鋪路? 張文宏也向中國媒體坦言,「把一個個突破都給完成了,那麼我想突然有一天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已經做到了完全開放。但是這段時間可能還會比較長,當然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完成比較艱難的任務。」 不過他也提醒,「現在有人說我們可以什麼事都不做,讓疫情去蔓延。但從周邊所有的國家都可以看到,這樣可能會付出比較大的死亡代價。」 還有哪些信號? 一個月前,中國藥監局還有一個舉動引起熱議——附條件批准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Paxlovid進口註冊。 對於中國而言,此舉頗不尋常,僅僅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不到兩月內就批准入華,使其成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首款獲批的進口防疫產品。 Paxlovid等新冠口服藥主要通過抗新冠病毒小分子,來預防重症乃至死亡。輝瑞公司公布臨牀試驗數據顯示,患者在發病後五天內服用,可降低住院/死亡率89%。 然而中國長期實施嚴格的「清零」政策,感染人數並不多,重症則更少,因此Paxlovid快速獲批被外界解讀為「為全面放開做凖備」。 但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則向中國媒體表示,Paxlovid獲批不代表國門打開的時機已經成熟。「如果希望抗新冠病毒口服藥扭轉大流行趨勢,要建立在健康人群通過疫苗接種或者感染獲得群體免疫的基礎上,國內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條件。」 此外,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近期也在微博上發佈長文,坦言中國的「動態清零」不會永遠不變,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 《華爾街日報》也援引知情人士稱,北京冬奧會採取的「閉環」措施取得成功,為中國衛生官員提供參考樣板,中國將探索放鬆新冠疫情零容忍政策的方法。該報道還進一步指出,中國嚴格的措施可能在明年春季之前不會放鬆,但試點開放措施最早可能在今年夏季就會在一些城市落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一直對奧密克戎嚴防死堵的底層原因——群體免疫力低於西方國家、重症牀位少且分佈不均、中國在下半年召開「二十大」前要保持穩定——這三個原因都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如何全面開放還值得觀察。

【風雲人物】烏克蘭第一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

奧萊娜·澤連斯卡利用社交媒體告知全世界真相。 【香港聯合時報】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開始,有人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提供離開烏克蘭的機會,但他說,「我需要的是彈藥,不是搭便車」。 澤連斯基決定留守烏克蘭,同樣選擇留下的還有第一夫人奧萊娜·澤連斯卡(Olena Zelenska)。 他們連同17歲的女兒和9歲的兒子一起留守在烏克蘭。 當澤連斯基表示,他是俄國打擊的第一目標、他的家人則是第二目標後,人們把注意力轉向烏克蘭第一夫人。當然,出於安全原因,她的所在地是最高機密。 誰是奧萊娜·澤連斯卡? 他們相識於大學時代,澤連斯卡在學習建築。 澤連斯卡從她的所在地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告訴人們烏克蘭人所遭遇的苦難,以及烏克蘭瞬息萬變的形勢。 她在擁有200多萬粉絲的Instagram上寫道:「至少有38名烏克蘭兒童已經死亡,這一數字可能還會因我們本來和平的城市遭受炮擊在此時此刻繼續上升」。 在回應丈夫澤連斯基早些時候類似的呼籲時她說,「我們需要馬上在烏克蘭幾個戰鬥最激烈的城市建立人道走廊。躲藏在地下室中的數百名兒童由於沒有食物和醫療護理而死亡」。 人道走廊是指允許平民或難民安全撤離戰區、並獲得人道援助的臨時路線或區域。 44歲的第一夫人曾在克里沃羅格國立大學學習建築與法律。 奧萊娜跟丈夫澤連斯基一樣,也是在烏克蘭中部城市克利維裏赫(也稱克里沃羅格,Kryvyi Rih)長大。 44歲的奧萊娜曾在克里沃羅格國立大學(Kryvyi Rih National University)學習建築和法律,但後來改行,跟丈夫(一位嶄露頭角的喜劇演員和法律系學生)一起從事編劇寫作。 如何相遇? 奧萊娜曾擔任一個喜劇小組的編劇工作,正是該劇組讓澤連斯基出名。 他們相識於大學時代。 在約會8年之後於2003年結婚。1年後女兒出生,2013年他們又生下了兒子。 她曾擔任一個喜劇小組的編劇工作,正是該劇組讓澤連斯基出名。 在俄羅斯入侵前,奧萊娜除了擔任第一夫人,另外的時間還為由他丈夫澤連斯基與人聯合創立的製片公司Studio Kvartal 95(95街區)工作。 2019年,澤連斯基出人意料地成為總統,從一名沒有政治經驗的喜劇演員一躍成為國家領導人,這也把奧萊娜推入公眾視線。 當時她告訴《時尚》雜誌,「但我還是喜歡後台。我丈夫總是在前台。而我覺得留在暗處更自如。我不喜歡派對生活,我不喜歡講笑話」。 第一夫人角色 作為第一夫人,她會見了許多世界領袖和王室成員,包括英國的威廉王子夫婦。 自從成為第一夫人以來,奧萊娜有機會與許多世界領導人以及王室成員會面。她積極為女性權益而活動,並改革了烏克蘭學校的營養系統。 同時,她總是通過自己工作來倡導和慶祝烏克蘭文化,並在全世界傳播烏克蘭語言。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她利用自己的平台向世界媒體發聲。在紀念3月8日國際婦女節時,她譴責了「對烏克蘭平民的大屠殺」,儘管俄羅斯刻意將這場戰爭描述為「特殊行動」。 她關注兒童的傷亡,並提到了在轟炸中死亡的3名兒童的名字。 她說,烏克蘭希望和平,但將會捍衛其邊界和身份。 戰爭期間,奧萊娜一直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支持國人。她對烏克蘭女性在戰爭努力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表示敬佩,從在前線戰鬥的女性,到在炸彈掩體中分娩和照顧孩子的女性。 她的一個帖子說,「我曾寫道烏克蘭的女性比男性多200萬。(那時)只是數字而已。但現在卻有了全新的意義,因為它意味著我們目前的抵抗運動也特別具有了一張女性的面孔」。 由於戰爭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奧萊娜很可能將繼續利用自己的平台直接與世界領導人對話,她其中最近一個社交媒體的帖子呼籲西方的幫助: 「北約國家,關閉烏克蘭的領空!救救我們的孩子,因為明天它也會拯救你們的孩子。」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11日最新情況綜述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國防軍用沙包築起防守。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16天,首都基輔繼續受到攻擊的同時,西北部城市盧茨克(Lutsk)、西部城市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 (Ivano-Frankivsk)和中部大城市第聶伯羅(Dnipro)首次成為襲擊目標。 匯總過去24小時局勢: 烏克蘭局勢最新進展: 3月11日,烏克蘭東部和西部的城市都有爆炸。在西北部的盧茨克,一個機場和噴氣發動機工廠成為目標。在烏克蘭中東部的第四大城市第聶伯羅,據報道有一人在空襲中死亡。西南部的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也有爆炸的報道俄羅斯聲稱已經佔領了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港(Mariupol)以北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城市沃爾諾瓦哈(Volnovakha)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批准來自中東的志願者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為俄羅斯作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凡爾賽舉行的峰會上提出,歐盟計劃到2027年逐步消除歐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這個目標比本周二的提議更為提前烏克蘭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供電仍然沒有修復聯合國難民機構表示,戰爭開始至今已經有250萬人逃離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一次視頻講話中駁斥了俄羅斯關於烏克蘭開發化學武器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他還警告說,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此類武器,將受到「最嚴厲的制裁回應」據報道,普京的部隊正在包圍烏克蘭的幾個城市,緊急事務官員警告說,此類圍攻的戰術意味著像馬里烏波爾這樣的城市中食物正在耗盡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說,俄羅斯軍隊在過去24小時內向基輔移動了3英里(5公里)據對基輔附近俄羅斯車隊的衛星圖像的分析顯示,俄軍部隊正在重新部署到附近地區,這可能預示著重新向烏克蘭首都推進Facebook臉書和Instagram改變他們的規則,「暫時」允許用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呼籲對俄國士兵或普京使用暴力烏克蘭空軍表示,在星期四擊中了10架俄羅斯戰機並摧毀了兩個大型裝甲車隊。烏克蘭空軍在聲明中,俄羅斯的一架蘇-25和蘇-34戰機被擊中。其中一架戰機被一枚毒刺便攜式導彈擊落。烏克蘭沒有提供有關目標位置的詳細信息據報道,一名被稱為世界上最致命的狙擊手之一的前加拿大陸軍狙擊手已抵達烏克蘭,以幫助其抵禦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表示,俄軍轟炸了一座核研究設施,指責莫斯科實施「核恐怖主義」;烏克蘭國家核監管監察局表示,位於東北部城市哈爾科夫的核設施在周四晚些時候的炮擊中斷電並遭受「表面」損壞 烏克蘭軍隊凖備在基輔附近進入陣地 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軍隊聚集在盧比揚卡周圍的樹叢中 衛星圖像顯示安東諾夫機場東北部奧澤拉的部隊調動 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表示正在退出俄羅斯,不會在該國開展新業務。此舉是在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周四早些時候宣佈將關閉其在俄羅斯的業務之後做出的;華納音樂(Warner Music)、索尼音樂集團(Sony Music Group)和優衣庫(Uniqlo)等公司也在周四宣佈暫停在俄羅斯運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警告說,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的食物和水供應嚴重不足烏克蘭已告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它已失去與切爾諾貝利廢棄核電站的所有通訊;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此前表示,該機構已「安排對核設施進行檢查」,但未提供進一步細節俄羅斯駐聯合國外交使團已要求該國際機構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有關烏克蘭在美國協助下生產生物武器的毫無根據的指控。美國聲稱俄羅斯將編造在烏克蘭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以為其未來可能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尋找借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文化世界也產生了影響。在意大利,俄羅斯要求歸還目前借給當地畫廊的高價值藝術品國際航空業安全專家越來越擔心烏克蘭的地對空導彈最終可能落入黑市或落入有組織犯罪團伙手中 威尼斯藝術家提香的《戴羽毛帽的年輕女子》是被要求歸還的藝術品之一 重點新聞延申報道: 烏克蘭難民從邊境進入羅馬尼亞 烏克蘭難民達250萬 聯合國難民事務公署表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的十多天裏,從烏克蘭逃離的難民人數達250萬。 其中的11萬多人是第三國的公民。 另外在烏克蘭境內還有200萬人流離失所。 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電力供應未恢復 烏克蘭的核電監管機構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電力尚未恢復。 該聲明與俄羅斯能源部的說法相矛盾,後者曾表示,白俄羅斯專家已於周四恢復了核電站的供電。 烏克蘭警告說,在俄、烏激烈戰鬥中被損壞的電纜如果不能修復,可能會出現輻射洩漏。 歐盟計劃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凡爾賽舉行的峰會上提出,歐盟計劃到2027年逐步消除歐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這個目標比本周二的提議更為提前。 歐盟委員會在本周二曾提議,「在2030年之前」使歐洲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新提議的目標時間更為提前。 馮德萊恩在推特上發佈了她向歐盟領導人展示的幻燈片的照片,其中包括2027年淘汰俄羅斯化石燃料的日期。 預計稍後歐盟將發表「凡爾賽宣言」,其中可能包括關於能源、國防和經濟的定論。 歐盟領導人夜間發佈了一份關於支持烏克蘭的聲明,包括願意接收烏克蘭成為歐盟成員國的意向。 普京:與烏克蘭談判有「積極」進展 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出現了「積極」的進展。 普京在莫斯科會見白俄羅斯領導人盧卡申科說:「那裏有某些積極的轉變,我們這邊的談判人員已經向我介紹了情況。」 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談判小組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境已經進行了三輪談判,周四,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外交部長在土耳其舉行了會談。 然而,到目前為止,會談還沒有具體的結果。 普京還談到了對俄羅斯的制裁,表示制裁可能對俄羅斯產生積極影響。 他說:「現在是好時機讓我們朝著加強經濟和技術自主方向努力。」 戰爭影響世界糧食價格 聯合國糧食機構說,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糧食和飼料價格可能上漲8%至20%。 在一份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初步評估中,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烏克蘭是否能夠在潛在的長期衝突中收獲農作物是個未知數,俄羅斯糧食出口也存在不確定性。 糧農組織的評估表明,烏克蘭通常的冬季作物穀類、玉米和向日葵的20至30%將不會被種植或未能收割。 該組織補充說,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而烏克蘭是第五大出口國。 俄、烏兩國共供應全世界大麥的19%,14%的小麥和4%的玉米。 路透社援引該組織的話說,預計衝突將在2022至2023年引發全世界營養不良人數猛增800萬至1200萬人。

烏克蘭俄羅斯危機:亞洲經濟體為何在對俄國制裁問題上有分歧

不少亞洲國家希望利用美國的影響力來制衡中國,但印度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希望俄羅斯可以扮演一個平衡的角色。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成為世界上面臨最多制裁措施的國家之一,但亞太地區只有數個國家,願意對莫斯科政府採取懲罰措施。 其中,中國拒絶直接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拒絶對俄羅斯實施任何制裁行動。印度、巴基勒坦、越南、孟加拉、老撾和蒙古都對聯合國大會早前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決議案投棄權票。 而另一方面,親西方的政府,包括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台灣都分別實施制裁,包括日本和韓國政府把部份俄羅斯銀行剔出國際銀行使用的SWIFT通訊系統,但實際影響有限。 這是因為參加制裁俄羅斯行動的亞太經濟體加起來只佔俄羅斯全球貿易的8%。 孟加拉政策建議與治理研究所所長卡蘇(Syed Munir Khasru) 指,中國和印度加起來佔俄羅斯對外貿易的18%,沒有這兩個亞洲大國,制裁行動「對俄羅斯不大可能會有嚴重影響」。 而總統普京也早有凖備。俄羅斯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西方國家已經實施制裁,卡蘇說莫斯科政府當時開始「降低美元在俄羅斯外匯儲備的佔比,兌換成黃金或中國的人民幣」。 中國為何投棄權票? 在北京來說,它正在衡量對莫斯科當局採取行動的好處和壞處。 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俄羅斯的入侵行動前數星期,北京取消了對俄羅斯小麥進口的禁令,並簽署為期30年的協議,從俄羅斯購買更多的天然氣。 同時,包括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等公司和銀行都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 新加坡駐俄羅斯和駐聯合國前代表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 認為,中國主要有三個考量。 首先,中國因為新疆、西藏和台灣等問題,對主權、領土完整和不干涉外國內政等國際關係原則十分敏感。 考斯甘形容,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直接、而且嚴重地違反這些原則」,但他同時指出中國還有第二個考量:除了俄羅斯外,中國沒有其他戰略地位與俄羅斯相近的伙伴。 而雖然中俄都不太喜歡一個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體系,但考斯甘說,中國與這個體系交織的程度比俄羅斯更深,而且在中國來說,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市場比俄羅斯更重要。 他認為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希望穩住局勢,避免被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影響。 不少亞洲國家都有反戰示威,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印度站在哪一邊? 俄羅斯是印度和越南的最大武器供應國,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上月也剛好在莫斯科與普京商討興建天然氣管道的計劃。 考斯甘說,印度擁有大量蘇聯時代的武器庫存,需要保持運作。「而需要讓它們繼續運作的原因是為了應對中國。」 雖然印度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它同時與美國、日本和澳洲建立了四方聯盟,這個聯盟的組成被視為是應對中國的反應。 印度駐俄羅斯前大使莎隆(Pankaj Saran)早前在社交網站發言說:「印度站在哪一方?印度站在自己的一方。」 我們可以透過這種取態,了解亞洲對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反應。這裏的政府早就習慣要就不同事情選邊站,從貿易糾紛到人權議題都一樣,但在經濟議題上,它們的反應經常十分務實。 卡蘇說,如果以印度為世上最大民主國家這個角度看,一般人以為它會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但「許多國家考慮的重點都是以自身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而不是尊重原則和國際慣例」。 騎牆派 聯合國早前就俄羅斯入侵的議案,也顯露了亞洲國家的分歧。當時有五個國家投下反對票,包括俄羅斯,還有朝鮮。 緬甸的代表投票支持譴責俄羅斯,但它的駐聯合國代表由去年軍事政變前的文人政府委任,因此投票意向與現在實際掌控權力的軍政府的取態相反。而俄羅斯在去年政變後,繼續向緬甸出口武器。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科學系副教授莊嘉穎形容,其他規模較小的亞洲經濟體通常來說都會避免批評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以免被它們懲罰,但現在被迫要在俄羅斯、中國和西方陣營之間表態。 「它們明白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十分過份,也對它們賴以維持的主權概念構成挑戰,因此它們選擇沉默,一方面不希望批評莫斯科政府,同時不支持它的行動。」 他指出,即使是西方國家的盟友當中,韓國取態較保守,因為它明白需要就朝鮮問題與俄羅斯合作,同時不想不必要地激怒中國。 聯合國早前就讉責俄羅斯入侵的議案,也顯露了亞洲國家的分歧。 不少亞洲政府擔心,它們都與中國有邊界糾紛,而北京政府現在正密切注視烏克蘭的局勢,看看在將來自己與鄰居爆發邊境衝突時可以做些什麼。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學者曼哈雷·查特吉·米勒(Manjari Chatterjee Miller)說,不少亞洲國家希望利用美國的影響力來制衡中國,但印度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希望俄羅斯可以扮演一個平衡的角色。 這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國家選擇不直接批評俄羅斯,但反過來說,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可以從俄羅斯的入侵行動學到什麼? 米勒形容,中國想理解的問題包括:「如果無法約束俄羅斯、如果制裁沒有效用,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蠶食活動或台灣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她又說,棘手的地方在於,隨著石油價格上漲、戰爭持續、暴行不斷發生,那些騎牆派還能沉默多久。

華為英國兩名董事因公司拒絕譴責俄羅斯辭職 中國公司因烏克蘭危機面臨難題

華為英國公司的兩名非執行董事因該公司在烏克蘭衝突中的立場而辭職。 【香港聯合時報】 華為英國公司的兩名非執行董事因該公司在烏克蘭衝突中的立場而辭職。 安德魯·卡恩爵士(Sir Andrew Cahn)和肯·奧莉薩爵士(Sir Ken Olisa)認為,由於公司未能迅速譴責俄羅斯入侵,他們難以繼續擔任該職務。 華為英國公司對兩人曾提供的「寶貴指導」表示感謝。 當記者詢問華為是否會繼續與俄羅斯開展業務時,該公司表示:「我們不會進一步置評。」 「強有力支持」 兩位董事都認為,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公司應迅速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 據信,雙方都認為,儘管這對該公司來說情況複雜,但公司的立場與他們作為英國公司董事會成員的預期不一致。 華為一名官員表示:「安德魯·卡恩爵士和肯·奧莉薩爵士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被任命為華為英國董事會成員,他們帶來了商業和技術領域的豐富經驗。」 「兩人都對華為在英國的運作上提供了強有力支持,並協助維持了最高的公司治理標凖。」 「毀滅性」行動 在兩人辭職的消息傳出之際,美國警告中國企業不要違反向俄羅斯出口技術的限制。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對《紐約時報》表示,華盛頓可能會對無視對俄製裁的中國公司採取「毀滅性」行動,包括禁用這些公司在生產時所需的美國設備和軟件。 雷蒙多表示,俄羅斯「肯定會拉攏其他國家,繞過我們的制裁和出口管制」。 這些威脅類似於華盛頓2020年針對華為採取的措施,當時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將該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其在未經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取技術。 美國政府當時認為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但華為對這一說法堅決否認。 但這些限制措施嚴重打擊了該公司的盈利情況,並使其無法獲得關鍵技術。 這並非第一次有華為英國的董事會成員因地緣政治問題而離職。 英國石油公司(BP)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布朗勳爵(John Browne, Lord Browne of Madingley)在2020年辭去華為英國董事長一職。不久後,英國政府禁止該公司參與建設該國的5G網絡。 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前董事長麥克·雷克爵士(Sir Mike Rake)也於2021年從華為英國董事會辭職。 中國公司面臨難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半個月。與包括蘋果(Apple)、耐克(Nike)、麥當勞(McDonald's)等眾多西方公司紛紛暫停在俄業務形成對比,幾乎沒有大型中國公司加入這一抵制行動。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援引一位中國科技行業人士的話說,中國企業「不會發表與政府立場相衝突的觀點」。「它們也希望迴避發表對俄友好的聲明,以免在西方市場激起購買抵制。」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初訪華時,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反對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並在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上就譴責俄羅斯入侵的決議投下棄權票。 中國社交媒體上壓倒性的支持俄羅斯的輿論,讓一些中國公司進退兩難。 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上月底表示,由於收益不佳,計劃於3月4日退出俄羅斯,但不到一周後,該公司改變了決定。 電腦製造商聯想在中國也受到了嚴厲批評。此前有中國媒體報道稱,聯想將停止向俄羅斯供應產品,但沒有透露消息來源。 但中國主導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在衝突爆發後宣佈,暫停所有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有關的正在進行和計劃進行的業務。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華為將向俄羅斯的通訊系統提供支持服務,引發質疑。前英國保守黨領袖鄧肯·史密斯爵士(Sir Iain Duncan Smith)在下議院要求對此進行調查。 在輿論風暴中,波蘭知名球星羅伯特·萊萬多夫斯基(Robert Lewandowski)宣佈終止與華為的贊助協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港烏克蘭人的憂慮與驕傲

奧萊娜·史密斯(Olena Smith)及奧克薩娜·舍夫丘克(Oksana Shevchuk)兩姐妹 【香港聯合時報】 「我沒有一天睡好,我在第一周根本無法入睡,我憂慮我父母還有朋友的安危......真的, 我們正遭受傷害......」 這是今年30歲,居住在香港的烏克蘭教師斯拉瓦(Slava)的心聲。 2013年,烏克蘭政治示威爆發,年輕世代將親俄的總統趕下台。 斯拉瓦說, 父母因為擔心她介入運動太深,而且大學畢業後,在烏克蘭又不容易找到工作,讓她先來港與兄長團圓。她最終在香港成家立業。 但沒想到,剛生完女兒不到半年,俄羅斯領導人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為普亭)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烏雲再次籠罩烏克蘭人的生活,遠在香港的斯拉瓦說, 她的生活也完全被打亂了。 「我沒有一天睡好過」 來自烏克蘭中部波爾塔瓦(Poltava)的斯拉瓦說,自己一直在香港照顧剛出生的女兒, 但戰爭爆發後,便是日夜顛倒,在網上不斷搜索戰況,為父母該不該出逃,去哪裏避難做打算。 「我認識的人沒有不在地下躲過俄軍空襲,譬如我的表妹與她三歲的小孩,就曾經在防空洞連續躲了四五天,而年幼的小孩完全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斯拉瓦難過地說道。 斯拉瓦一直在香港照顧剛出生的女兒 三個月前剛生下女兒的她說,網上看到醫院遭受轟炸,一名18個月大的嬰孩命喪戰火中。 斯拉瓦說著說著就落下了眼淚。 「我們正遭受傷害」,斯拉瓦說。 斯拉瓦的雙親仍留在烏克蘭,許多親友加入協助烏軍補給的工作,譬如煮飯等工作。表妹與小孩搭上前往烏國西部的火車,現在他們已經抵達了波蘭。 「在八小時的車程上,母女倆擠在擁擠無比的車廂中,車廂上擠滿了老幼婦孺,連上廁所都很辛苦,更別提可能遭到俄羅斯空襲的恐懼,」她說。 對於俄羅斯協議的「人道走廊」,斯拉瓦說她無法信任俄羅斯。她指出,普京政府這些年來有對人道走廊轟炸的歷史,許多平民喪命,她無時無刻不在為她國家的人民祈禱和平快點到來。 奧萊娜·史密斯(Olena Smith)及奧克薩娜·舍夫丘克(Oksana Shevchuk)兩姐妹來自烏克蘭小鎮蘇梅(Sumy)。十多年來前來到香港,在港島中環開了間烏克蘭餐廳。 兩人說, 這場入侵來得太快,她們的震驚難以言喻。之後,戰事持續升級,她們說透過電視,目睹國人的恐懼及許多人流離失所,她們的心都碎了。 「我們不能接受這場對烏克蘭毫無道理的(senseless)的入侵。」 羅曼(Roman)說, 這場戰爭深深的影響所有移居海外的烏克蘭人。 「我們不相信普京」 2016年來香港就職一家資訊公司的羅曼(Roman)則說, 這場戰爭深深的影響所有移居海外的烏克蘭人。 12歲就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31歲的羅曼表示自己父母雖然都在加拿大,但他們與自己的祖國聯繫甚深。他說他自己每年固定探訪家鄉親友,自己的工作也仍與烏克蘭有關。 戰事爆發,在基輔的阿姨是醫生,留守照顧病患,自己很多朋友則參軍。也有親友一邊躲避空襲,一邊幫軍人煮飯, 他說。 烏克蘭是在「小蝦米與大鯨魚」對抗俄羅斯的入侵,每位受訪者包括羅曼都為烏克蘭的表現感到十分驕傲:「我們的軍隊表現得很強,而且我們很團結」。 羅曼說,自己的心情無法放鬆,他擔憂烏克蘭平民還會持續遭受攻擊,更多人喪命。 「我相信烏克蘭的軍力,我也為他們感到驕傲,但 我還是十分焦慮,我一直在網上了解情況,我每天沒有睡太多覺,為的是與在家鄉的親人保持更多聯繫。」 儘管居住於海外,羅曼與其他年輕一代的烏克蘭人一樣支持烏克蘭民主化進程, 包括2014年後普及烏克蘭語運動和推動與歐美民主國家及機制(譬如歐盟)的連接。 他解釋說,年輕一代烏克蘭人都拜訪過俄羅斯以及歐洲各地,沒有人希望烏克蘭被併入俄國。 「我們的價值觀接近西歐......要烏克蘭回到舊蘇聯模式,是個病態的幻想」。 普京政府正是以烏克蘭去俄國化,在烏克蘭俄語區的民眾或文化遭「迫害」以及烏克蘭意欲加入歐盟或北約(NATO)等組織為理由入侵烏克蘭。 同為烏克蘭人的裏·基裏亞卡(Rie Kiriiaka)來港多年,除了在設計產業工作之外,還是一名兼職DJ。剛滿30歲基裏亞卡說,母親來自俄羅斯,她自己也會說俄語,如同烏國現任總統澤連斯基亦是在說俄語的烏克蘭猶太家庭長大。但基裏亞卡強調,她的母親早就認同自己為烏克蘭人,並十分支持2013年的烏克蘭反俄抗爭。 但斯拉瓦說, 烏克蘭有不少烏俄組合家庭,因為立場不同而分裂。她說, 自己「幸運」,家族中沒有俄羅斯背景,不用面對這個棘手難題。但她認為多數俄羅斯老百姓同樣反對這場戰役。 「俄羅斯人都明白這場入侵,是普京發起,沒有俄羅斯大眾的支持。」 香港與烏克蘭 與基裏亞卡同世代的許多年輕人都參與了2013那年的政治抗俄鬥爭,2014年他們將親俄總統逼下台,之後烏克蘭加速與歐盟及北約建立關係的努力。然而就在同一年,俄羅斯發動戰爭,佔領了烏國克里米亞半島。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港烏克蘭人的憂慮與驕傲

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 主張對華強硬的「政治素人」是誰

尹錫悅是韓國實行民主直選以來,首位沒有國會議政經歷的總統。 【香港聯合時報】 2022年韓國總統選舉結果出爐,在野的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以微弱優勢擊敗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下一屆韓國總統。 此次韓國大選吸引了超過四分之三的合格選民投票。兩名候選人的得票率最終相差不到1%。 尹錫悅是韓國實行民主直選以來,首位沒有國會議政經歷的總統。作為相對的「政治素人」,他從政僅8個多月就得以入主青瓦台。 尹錫悅稱,他的勝利是「偉大人民的勝利」。而他的對手李在明則在周四(3月10日)早上承認敗選,並為他的「缺陷」向支持者道歉。 尹錫悅將在今年5月接過現任總統文在寅的最高權力。韓國總統的任期限制為五年,不得連任。甫一上任的他,需要面對韓國民眾最關心的房價飛漲、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等問題。 擁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但在新冠疫情以及多種因素的衝擊下,該國面臨著一系列社會問題和撕裂。 李在明(左)和尹錫悅(右) 值得注意的是,尹錫悅還被指迎合了韓國國內濃厚的反女權主義情緒,向年輕的男性選民示好。他曾表態將廢除韓國的性別平等部。 在外交政策方面,尹錫悅對朝鮮和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提倡降低對華依賴度。相比之下,他更希望提升與美國的聯繫,包括重建韓美同盟,並在半導體、核電以及其他尖端技術方面與華盛頓合作。 為了應對朝鮮的威脅,他在競選期間還提出可能擴大部署薩德(THAAD)反導系統,但這可能招致中國強烈的反應,為在文在寅時期緩和的中韓關係帶來變數。 儘管尹錫悅看似創造了歷史,但輿論調查顯示,此次大選的兩名主要候選人都非常不受歡迎,他們都被互相曝出多項醜聞。 61歲的尹錫悅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曾就讀於首爾大學,但經過九次努力才通過司法考試。 他曾在檢查部門任職,負責偵辦了兩名前總統朴槿惠和李明博的腐敗案,並不懼政治壓力,起訴了眾多官員和企業高管。他曾被文在寅提名為檢察總長,但隨後因調查文在寅愛將、捲入醜聞的法務部長曹國一案而與現政府頓生嫌隙。 不過,尹錫悅自始至終都無任何從政經歷,他在去年7月才宣佈加入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 2017年,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因腐敗指控遭到彈劾和罷免,韓國保守陣營崩盤。此次大選意味著韓國保守黨派時隔5年再次奪回政權。 各國反應 在尹錫悅勝選後,美國白宮發佈公告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尹錫悅通了電話,祝賀他贏得選舉。 公告說,二人在通話中肯定了美韓盟友關係的力量,稱這一關係是維護「印太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關鍵。 拜登表示,美國將堅持對韓國國防上的承諾,期待能和韓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供應鏈危機等問題上加強合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四(3月10日)也祝賀了尹錫悅的勝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韓是搬不走的近鄰,也是相互離不開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願同韓國共同努力,以建交30週年為契機,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對尹錫悅表示祝賀,表示希望改善因歷史問題而持續緊張的日韓關係。 「我打算與新總統密切合作,改善日韓關係。」他對記者說,鄰國之間的健康關係對全球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 「日韓關係處境艱難,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岸田文雄說。 因慰安婦問題以及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下令日企賠償二戰時期被強徵的韓國勞工問題,這兩個東亞國家的關係在近年降至冰點。 分析:被稱為韓國「特朗普」的尹錫悅 韓國即將迎來一個新時代,保守派贏得了總統選舉。但只僅是險勝。 尹錫悅去年才進入政界,因成功起訴保守派前總統朴槿惠的受賄和腐敗案而聲名大噪。 這位政治新手被比作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經常失言。 他不得不收回自己有關獨裁總統全斗煥「擅長政治」的評論。全斗煥曾在1980年對抗議者發起屠殺。 他承諾要廢除性別平等部,並將韓國的低出生率歸咎於女權主義的興起。韓國是發達國家中婦女權利記錄最差的國家之一。 韓國是發達國家中婦女權利記錄最差的國家之一,針對女性猖狂的性侵、偷拍事件時常引發女性群體抗議。 他在外交政策上比現任自由派領袖文在寅更強硬。 他曾表示,如果平壤試圖攻擊首爾,他將致力於開發技術,對朝鮮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他支持對金正恩政權的制裁,這將使他與韓國的主要盟友美國的政策更加一致。 他希望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並提議韓國應與美、澳、印、日結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進行更全面的合作,後者是一個非正式組織,旨在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但他沒有表示首爾應該加入同盟。 他的外交政策觀點與前任相比有了決定性的轉變。文在寅主張與平壤接觸,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採取會激怒中國的立場。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政壇分裂 尹錫悅的此次勝利標誌著韓國保守派在五年後重新獲得權力,但這場自1987年韓國民主轉型以來最勢均力敵的一次總統選舉無疑展現了這個國家的政治分裂。 保守派通常對中國和朝鮮持鷹派態度,對日本持和解態度,並強烈親美。該集團還與基督教等保守宗教團體聯繫緊密。 而光譜另一邊的進步派則對中國和朝鮮持柔化態度,對日本則更加敵對,並對與美國的同盟關係沒有那麼熱心。 根據蓋洛普(Gallup)在韓國進行的民調,2017年保守派總統朴槿惠因「崔順實干政門」醜聞下台後,大多數韓國人認為自己是自由派。但日益嚴重的社會不公和失業率的攀升,越來越多的選民正在向中間派靠攏,或轉為保守派。 文在寅曾是韓國最受歡迎的總統,他的任內韓國經濟亮眼,在疫情初期也成功抑制了病毒的蔓延。他還提高了最低工資並縮短了工作時間。 但在疫情持續、物價上漲、就業機會減少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韓國人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的最新數字顯示,通過計算該國居民消費價格和失業率得出的2021年韓國「經濟痛苦指數」為6.2,是10年來的最高值。 文在寅還因執政期間的房價飆升,受到選民嚴厲的批評。他對此進行了道歉。 司法系統出身、憑借清算權貴形象積聚人氣的尹錫悅似乎給了選民推動社會更加公平的信心。 不過,相對於選舉對手李在明希望通過類似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新政的強力調控措施來擴大社會福利和救濟、控制房價,尹錫悅更傾向於經濟自由主義。 尹錫悅周四(3月10日)發表當選感言時表示,他能當選體現了民眾希望恢復國家公正和常識的心聲,以及不分幫派實現團結的意願。他表示將絶不忘國民的要求,建設充滿希望的國家。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10日最新情況綜述

被炸毀的馬里烏波爾兒童醫院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15天,俄軍繼續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北部和西北部發起攻擊。 匯總過去24小時最新局勢發展: 俄羅斯和烏克蘭外長在土耳其舉行的和平會談中沒有取得什麼進展烏克蘭外交部長庫萊巴(Dmytro Kuleba)說,兩國外長同意就人道主義問題開展工作,但他說烏克蘭絶不會投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正在按計劃進行土耳其外長梅夫魯特·恰武什奧盧(Mevlut Cavusoglu)則表示,俄、烏會談是一個重要的開始,但「不要期待一夜之間發生奇蹟」烏克蘭副總理表示,烏克蘭正在開放 "七條人道主義走廊",幫助平民離開被俄羅斯軍隊圍困的城市,包括馬里烏波爾據烏克蘭官員稱,馬里烏波爾(Mariupol)面臨最惡劣的人道主義情況,居民們已經在冰冷天氣下被困了好幾天,斷電斷水英國政府對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阿布拉莫維奇實施金融制裁,凍結了他的資產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宣佈,烏克蘭護照持有人將能夠在線申請英國難民簽證在商業領域,優衣庫成為最新暫停在俄羅斯運營的全球品牌美國眾議院議員批准了一項136億美元(103億英鎊)的計劃,向烏克蘭提供緊急援助。該一攬子計劃預計未來幾天將在參議院通過,其中約一半資金用於烏克蘭的國防,一半資金用於難民援助俄羅斯戰機在蘇梅地區東北部城市奧赫蒂爾卡(Okhtyrka)進行了夜間空襲烏克蘭當地官員說,俄羅斯空襲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的一家婦幼醫院,病房被摧毀馬里烏波爾市議會說,襲擊造成巨大破壞,有報道稱多人死傷,兒童被埋在瓦礫下 蘇梅一些地區幾乎被俄羅斯炮擊夷為平地 據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稱,俄羅斯早些時候同意了一項新的12小時停火,允許平民逃離烏克蘭受影響最嚴重的六個地區這些城市的地方當局說,平民一直在離開東北部城市蘇梅(Sumy)和埃內霍達爾(Enerhodar)烏克蘭表示,俄羅斯的持續炮擊再次阻止了居民離開被圍困的馬里烏波爾市以及哈爾科夫附近的伊久姆(Izyum)俄羅斯首次承認其在入侵烏克蘭時使用了應徵入伍的新兵烏克蘭表示,切爾諾貝利廢棄核電站在俄羅斯軍隊佔領該地後失去了電力供應 在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當局為三名陣亡的烏克蘭士兵舉行葬禮。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官方估計在戰爭前兩周喪生的俄羅斯士兵人數約為5000至6000人。烏克蘭聲稱有12000名俄羅斯士兵在戰鬥中喪生。俄羅斯在上周表示,在烏克蘭陣亡的士兵不到500人金屬和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正在切斷與俄羅斯的關係。這家總部位於倫敦的英澳公司的發言人告訴路透社,它「正在終止與任何俄羅斯企業的所有商業關係」重型設備巨頭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約翰迪爾(John Deere)正在暫停與俄羅斯合作伙伴的合作 波蘭表示,它不能承擔向烏克蘭提供二手俄製米格29噴氣式戰機的風險 由於擔心事態升級,美國拒絶了波蘭為烏克蘭戰爭提供20架二手俄製米格戰鬥機的提議。美國國防部稱其為「高風險」舉措,可能會使目前的危機升級俄羅斯目前容忍西方向烏克蘭提供防禦性武器,但部署戰機將是一個重要的升級步驟。即使他們的總部設在烏克蘭,莫斯科也可以辯稱北約提供了將衝突擴大到俄羅斯領土的武器美國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抵達波蘭華沙與波蘭總統舉行會談。她強調美國凖備保衛北約的每一寸領土,並且宣佈美國已經向波蘭交付了一套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美國將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捐款 俄羅斯總統普京2010 年試駕駛拉達的資料照片 俄羅斯汽車製造商拉達(Lada)正在停止其工廠生產。該公司表示,嚴重的西方制裁意味著它無法再獲得所需的零配件供應。這個標誌性品牌於1973年在前蘇聯時代成立,以其實惠的價格而聞名烏克蘭軍方在其關於關鍵戰場事態發展的最新聲明中表示,俄羅斯「不會放棄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14億美元11億英鎊)的緊急資金 白宮: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表示,俄羅斯可能會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或者製造使用這些武器的「假旗」行動(即嫁禍或栽贓行動)。普薩基在推特上批評俄羅斯散佈美國正在烏克蘭開發化學武器的「虛假聲明」。 她說,俄羅斯可能正在為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做凖備,儘管她沒有提供任何證據。 普薩基說:「既然俄羅斯提出了這些虛假聲明,而中國似乎也支持這種宣傳,我們都應該警惕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或者利用它們製造假旗行動。」 俄羅斯國防部在周三早些時候表示,烏克蘭軍隊已將約80噸氨水運往哈爾科夫的佐洛奇夫。 美國副國務卿紐蘭(Victoria Nuland)周二在華盛頓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正在幫助烏克蘭當局保護該國的生物研究設施不被俄羅斯人佔領。 西方官員表示對使用化學武器的擔憂源於俄羅斯聲稱可能為某種「假旗」說法「做好凖備」。 在一條推文中,俄羅斯大使館聲稱「最近發現的文件」顯示,在直接靠近俄羅斯的烏克蘭實驗室發現了生物武器組成部分,而該實驗室是由美國國防部提供資金。 美國駁斥了這些說法,稱這是「多年來我們在烏克蘭和其他國家反覆看到俄羅斯人採取的那種虛假信息行動」。 俄羅斯官員和媒體最近幾天還聲稱,烏克蘭正計劃製造一種所謂的髒彈,用於散播放射性物質。 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長聲稱烏克蘭一直在尋求核武器。 一些人認為,莫斯科正在推動這些主張,以便就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原因向本國公眾提供某種理由。但西方官員也擔心它們可能被用作「假旗」事件的基礎。 英國政府凍結俄羅斯大亨資產 自阿布拉莫維奇收購切爾西俱樂部以來,切爾西取得了重大成功,贏得了包括歐洲冠軍聯賽、英超聯賽和足總杯在內的主要冠軍。 作為英國政府制裁措施的一部分,俄羅斯大亨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出售英超足球俱樂部切爾西的計劃已經被停止。 英國政府周四(3月10日)宣佈對阿布拉莫維奇實施制裁,包括凍結其資產和發佈旅行禁令。 這名億萬富翁是英國制裁的七個俄羅斯寡頭之一。英國制裁的其他俄羅斯億萬富翁包括奧列格·傑裏帕斯卡(Oleg Deripaska)和伊格爾·謝欽(Igor Sechin)。 這是英國迄今最高調的一次制裁行動。英國政府表示,阿布拉莫維奇的資產淨值估計為94億英鎊。 英國政府稱,將提供一份特殊許可證,允許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在受到制裁的情況下繼續運營。

切爾西足球俱樂部:俄羅斯大亨阿布拉莫維奇被英國制裁

俄羅斯大亨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從2003年至今是英國足球俱樂部切爾西的東主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軍事行動持續兩周,作為英國政府制裁措施的一部分,俄羅斯大亨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出售英超足球俱樂部切爾西的計劃已經被停止。 英國政府周四(3月10日)宣佈對阿布拉莫維奇實施制裁,包括凍結其資產和發佈旅行禁令。 這名億萬富翁是英國制裁的七個俄羅斯寡頭之一。 英國制裁的其他俄羅斯億萬富翁包括奧列格·傑裏帕斯卡(Oleg Deripaska)和伊格爾·謝欽(Igor Sechin)。 這是英國迄今最高調的一次制裁行動。英國政府表示,阿布拉莫維奇的資產淨值估計為94億英鎊。 英國政府稱,將提供一份特殊許可證,允許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在受到制裁的情況下繼續運營。 英國財政部周四在一份文件中形容阿布拉莫維奇為一個「親克里姆林宮的寡頭」,與普京關係密切。 據報道,阿布拉莫維奇此前一直否認與普京或克里姆林宮有密切的財務關係,並宣稱已同意烏克蘭的要求,幫助協調談判以結束戰爭。 英國首相約翰遜說,「今天的制裁是英國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人民的最新步驟,對於那些支持入侵的人來說,不可能有安全庇護所。」 「我們對那些促成殺害平民、毀壞醫院和非法佔領主權盟國的人將毫不留情。」 對切爾西的影響? 自阿布拉莫維奇收購切爾西俱樂部以來,切爾西取得了重大成功,贏得了包括歐洲冠軍聯賽、英超聯賽和足總杯在內的主要冠軍。 英國政府已經給切爾西俱樂部頒發了一個特別許可證,允許履行已定的比賽,支付員工工資,並允許現有持票人觀看比賽。 季票持有者仍然可以參加他們有票的比賽,但俱樂部現在不能再出售任何門票。 俱樂部的商店也將被關閉。切爾西也不能接收或轉會任何球員。 據了解,英國政府願意考慮進一步增加特別許可證的內容,允許出售俱樂部。但條件之一是,阿布拉莫維奇必須證明他不會從中獲利。 在阿布拉莫維奇宣佈有意出售切爾西後,到周三有20個買家在關注潛在的切爾西收購案,其中包括英國商人。 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納丁·多里斯表示,政府現在的重點是讓那些使普京政權得手的人承擔應有的責任。 她說,「我知道這給俱樂部帶來了不確定因素,但是政府將與英超和俱樂部合作,確保在足球運動得以持續的同時也打擊那些制裁對象。」 她在推特上表示,「足球俱樂部是文化資產,是我們社區的基石」。 自2003年阿布拉莫維奇以1.4億英鎊收購切爾西俱樂部以來,切爾西取得了重大成功,贏得了包括歐洲冠軍聯賽、英超聯賽和足總杯在內的主要冠軍。 阿布拉莫維奇此前曾表示,出售俱樂部的收益將捐贈給戰爭受害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從格羅茲尼到阿勒頗再到烏克蘭 普京用重炮狂轟回應抵抗

在1999-2000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再次圍攻格羅茲尼,激烈的戰鬥持續了數周。 文 / 傑里米·鮑文(Jeremy Bowen)丨香港聯合時報 我寫這篇文章時,基輔市中心以及郊區大部分地區上還沒受太大影響,但警報聲不時響起。 這裏的每個人都知道,事情可能隨時發生改變,而且很快。也許,在你讀到這篇文章時就變化已經發生了。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受到俄軍炮火的猛攻,馬里烏波爾以及東部的一些城市也是如此。 俄羅斯用炮火來回應抵抗。俄國部隊的軍事凖則是用重型武器轟炸以及空襲來摧毀敵人,而不是讓士兵挨家挨戶面對面去作戰。 哈爾科夫和其他一些城鎮已經受到嚴重破壞,據我們所知,已經有許多平民傷亡。 哈爾科夫政府所在地在一次導彈襲擊中嚴重受損,這一情景被拍了下來。 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是要借此向基輔傳達一個信息 - 看看東邊吧,這可能會發生在你們身上。 從我曾經目睹的俄國在其他戰爭中的行動,只能得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情況可能還會變得更糟糕。 「大地在顫抖」 到目前為止,普京還沒下令讓烏克蘭遭受像當年(1990年代)俄羅斯軍隊對付車臣反叛時那樣把格羅茲尼夷為平地,以及俄國介入2015年敘利亞戰爭時所造成的那種破壞程度。 我曾報道過1994-95年冬季開始的第一次車臣戰爭。就像在烏克蘭一樣,當時的俄羅斯軍隊在地面行動中犯了嚴重的軍事錯誤。 俄軍裝甲車在狹窄的街道受到車臣叛軍的伏擊並被摧毀。許多應徵士兵不想戰鬥和死亡。 在入侵烏克蘭之前,許多軍事分析家認為俄國軍隊現在更加專業化。或許是這樣,但俄國入侵行動再次被後勤供應、戰術錯誤以及年輕士兵(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上戰場)畏戰等問題拖後腿。 此外,還有和1995年攻打車臣時所受到的同樣頑強的抵抗。 車臣於 1991 年宣佈脫離前蘇聯獨立,1994 年俄羅斯軍隊入侵。圖片顯示1995年的格羅茲尼 鮑文(左)和同事一起在格羅茲尼(1995年1月) 在車臣,俄羅斯的答案就是使用火力猛攻。幾周內,俄國的炮擊和空襲就把格羅茲尼(一個典型的前蘇聯鋼筋水泥城市)市中心夷為平地。 我當時在車臣抵抗中心的米紐特卡廣場,一天之中受到不斷的空襲。平民大多數躲藏在地下室中,每次出去尋找食物和水都是冒著生命危險。 那天在米紐特卡廣場,車臣戰士被集束炸彈炸死,建築物起火。24小時後,該市的主幹道被導彈擊中,籠罩在濃煙和烈火之中。在我們的拍攝現場,大地都在顫抖。 壓倒性的空中打擊 除了格羅茲尼之外,在我多年的戰地報道中所看到的最嚴重破壞就是敘利亞。兩者之間的聯繫,正是俄國軍隊的破壞力。 普京決定干預敘利亞不但拯救了阿薩德政權,同時也讓俄羅斯朝著恢復成為世界強國的目標邁出了一大步。 對敘利亞叛軍的兩次決定性勝利對阿薩德政權至關重要,它們都是借助俄國無情的火力實現的。 第一次是在2016年底的阿勒頗。在整個戰爭中,該市東部一直被不同的叛軍派別所控制。但阿勒頗被炮火和空襲粉碎後淪陷。 雖然阿薩德政權炮擊敘利亞人民不需要任何鼓勵,但俄羅斯參戰所造成的摧毀顯然要大得多。在俄國和伊朗基地的俄軍戰略轟炸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俄軍)在敘利亞的戰術是包圍和圍困叛軍控制的地區,實行空中和地面猛烈打擊,最終令抵抗者和任何沒有逃走的平民精疲力竭,其中許多人被殺。 2017年1月的阿勒頗 2018年敘利亞的東古塔之戰,一名英國媒體攝影師被打死。 在阿勒頗淪陷的幾周後,我驅車經過該市東部,看到數公里連綿不斷的殘磚爛瓦。我看不到一處完好無損的建築。整個街區成為廢墟,街道上到處是瓦礫,無法通行。 東古塔之戰(Eastern Ghouta)也是使用了同樣的戰術。那裏是敘利亞首都邊緣由叛軍把守的一系列城鎮和農莊。 2018年,叛軍投降標誌著大馬士革戰役的結束,那裏最初曾一度看上去會由叛軍取勝。 但當2013年,美國決定不對在該地區城鎮之一杜馬使用化學武器的阿薩德政權實施打擊後則改變了一切。 2015年,在俄國參戰後,該地區的長期戰鬥開始決定性地轉向對敘利亞政權有利。 東古塔守衛者為了躲避空襲和炮擊挖掘了一座地下隧道城。但圍城和壓倒性的火力最終贏得了戰爭。這是因為抵抗者或者被打死,或者精疲力盡。而平民,無論怎樣頑強抵抗,最終還是屈從於恐懼和痛苦,期盼投降能帶來的片刻喘息。 現在在基輔,每個人都想知道的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俄國是否會使用對哈爾科夫、馬里烏波爾以及其他城市的方法來對待基輔,甚至,是否會對基輔實施像車臣和敘利亞那樣的打擊? 東正教聖地的神聖不可侵犯是否能讓普京有所克制,不像他在打擊車臣和敘利亞穆斯林那樣無所顧忌?畢竟,普京自己還曾撰寫過烏克蘭在俄羅斯歷史中的重要性。他會為了重新獲得烏克蘭而先摧毀它嗎? 如果(國際)制裁和烏克蘭的抵抗威脅到他政權的穩定,普京會採取更極端的措施嗎? 以往記錄顯示,俄羅斯軍方總是以大炮來彌補其地面部隊的弱勢和不足。烏克蘭人正在祈禱,希望它不要發生在這裏。 基輔市民表示,對平民的打擊讓他們生活在地獄般一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經濟會因戰爭衰退嗎?

烏克蘭的戰爭引起股市動蕩 【香港聯合時報】 儘管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戰爭,專家們仍然相信,今年全球經濟將會增長,但戰爭的影響在全世界都能感受到。 重要的是,影響的糟糕程度將取決於戰爭持續的時間。這將決定最近的市場動蕩是暫時性的還是更長久一點的。 我們將探討這場戰爭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以及它是否會導致經濟衰退。 各地影響不同 總部位於英國的諮詢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表示,這場戰爭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經濟影響將是「巨大的」。但對世界上其他地區來說,情況將各有不同。 例如,波蘭和土耳其與俄羅斯有重要的貿易聯繫,比其他經濟體更容易受到戰爭的影響。 波蘭一半以上的燃料從俄羅斯進口,而土耳其進口超過三分之一的燃料。但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0.5%,而對中國來說,這個數字是2.5%。因此,危機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將較為有限。 波蘭經濟很可能受到戰爭影響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宏觀研究主任本·梅(Ben May)說,預計這場戰爭將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減少約0.2個百分點,從4%降至3.8%。 「但這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衝突不能太長,持續太久。顯然,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那麼其影響將會嚴重得多。」 「滯漲」和油價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對油價的影響,這已經造成了市場的動蕩。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僅次於美國和沙特阿拉伯。 2020年,俄羅斯每天開採1050萬桶石油,出口500萬至600萬桶,其中一半出口到歐洲。 3月7日,在美國和歐洲提出可能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後,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飆升至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在上周上漲21%後,又上漲了18%,至每桶近140美元,之後略有回落。美國隨後於3月8日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英國承諾在2022年底前也採取同樣措施。 衝突加劇了油價上升 研究公司Thunder Said Energy的負責人羅布·韋斯特(Rob West)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供應中斷可能將油價推至每桶200美元以上。」 3月8日,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進一步表示:「價格的飆升將不可預測。如果沒有更高,也將達到每桶300美元。」 諾瓦克在國家電視台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很明顯,拒絶進口俄羅斯石油將給全球市場帶來災難性後果。」 油價上漲不僅推高了燃油價格,還推高了其他所有東西的價格。通貨膨脹上升是因為燃料和能源是商品製造和運輸所需的基本成本。 巴克萊經濟學家表示,這些結合在一起,可能導致「滯脹」衝擊。他們已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1個百分點。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同時面臨物價上漲和經濟停滯時,就會發生「滯脹」。 食品價格上漲 戰爭也可能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糧食生產大國。 南非斯泰倫伯斯大學和摩根大通農業經濟學高級研究員萬迪樂(Wandile Sihlobo)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產量佔全球的14%,佔全球出口的29%。 戰爭也可能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糧食生產大國。 此外,這兩個國家也是玉米和葵花籽油的主要生產國。糧食供應中斷將影響中東、非洲和土耳其的買家。 黎巴嫩的大部分小麥都是從俄羅斯或烏克蘭購買的,埃及和土耳其也是如此。 蘇丹、尼日利亞、坦桑尼亞、阿爾及利亞、肯尼亞和南非也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 「在我看來,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正在進入一場全球糧食危機,而在於這場危機會有多嚴重,」全球最大的化肥公司之一雅苒(Yara)負責人霍爾塞瑟(Svein Tore Holsether)說。 由於汽油價格飛漲,化肥價格已經很高。 俄羅斯是化肥和穀物的重要出口國 俄羅斯是化肥的主要出口國。 「我們在戰前就已經處境艱難,」霍爾塞瑟表示。 「由於化肥的使用,世界上一半人口獲得了食物……如果將化肥從地裏拿走,(產量)將下降50%,」他說。 利率上漲 獨立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全球經濟服務部負責人麥吉恩(Jennifer McKeown)說,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預計將使發展中國家的通脹率上升最多一個百分點。 在一些已經在與通脹作鬥爭的國家,特別是在中歐和拉丁美洲,央行可能會傾向於通過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脹。 麥吉恩說:「這將進一步加重這些經濟體的負擔。」 同時,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歐洲部分國家包括德國、意大利和土耳其也將面臨更高的生活成本。 消費者需求 麥吉恩說,全球消費者購買力的綜合緊縮可能會打擊亞洲經濟體。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經濟會因戰爭衰退嗎?

伊萬·庫利亞克 – 為什麼「Z」在俄羅斯成為支持戰爭的標誌?

俄羅斯體操運動員伊凡·庫利亞克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體操運動員伊萬·庫利亞克(Ivan Kuliak)由於在卡塔爾領獎台上對烏克蘭選手展示「Z」字母受到國際體操聯合會(FIG)的紀律處分調查。這個字母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俄羅斯,「Z」也正在迅速成為堅定支持普京侵略烏克蘭戰爭的象徵。政客佩戴它,汽車、卡車和廣告牌以及公共汽車亭上都可以看到這個標誌。 塞爾維亞人在貝爾格萊德的親俄羅斯示威中也使用了它。人們還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分享這個標誌的各種圖片。 出現在俄國各處的「Z」標誌 倫敦大學學院(UCL)斯拉夫東歐研究學院國際政治講師斯內特科瓦說,它已經成為社交媒體的一個熱點。 她說,「這在許多方面表明俄羅斯在多大程度是、或者說曾經是全球世界的一部分」。 雖然「Z」在俄文西里爾字母中書寫方式不同,它看起來像一個3,但大多數俄羅斯人認識拉丁字母。 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俄羅斯和歐亞大陸研究員法里斯(Emily Ferris)說,「Z」是一個強大和容易識別的符號。 她說,在宣傳時往往最簡單的事情流行起來也最快。 「它看起來很具威攝力,也很鮮明。而且,從審美角度來看,它是一個強有力的字符」。法里斯說。 只用了不到2個星期,「Z」就在支持普京入侵烏克蘭的人中間傳播開來。 在俄國中部城市喀山,有人拍到一家臨終關懷院的大約60名兒童和員工在大樓前的雪地中排列成一個巨大的Z字形。 一家臨終關懷院的大約60名兒童和員工在大樓前的雪地中排列成一個巨大的Z字形。 關於「Z」符號的含義有幾種理論。首先引起社交媒體注意的是俄羅斯開往烏克蘭途中的坦克側面的「Z」字符。 最初,人們以為「Z」是數字2 - 代表2022年2月22日。那一天俄羅斯批准了與烏克蘭東部自稱分離地區 -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 - 的友誼、合作和互助協議。 但現在據信,它只是俄羅斯軍隊識別自己部隊的一種簡單方式。 上周,俄國國家電視台第一頻道在新聞報道中告訴觀眾,「Z」是俄國軍事設備上的常見標誌。支持普京的東正教網站Tsargrad則告訴讀者這一簡單標記可以避免友軍火力,而且不會與其他任何東西相混淆。 俄羅斯特種部隊老兵謝爾蓋告訴俄國雜誌網站《生活》說,不同標記代表不同軍事單位,例如,正方形中的「Z」、圓形當中的「Z」、帶有星號的「Z」,以及「Z」單獨使用。 謝爾蓋說,這些標誌幫助確保那些可能無法跟其他戰友有接觸的俄國部隊呆在他們應該在的位置。 美國空軍中校韋策爾(大西洋理事會智囊團高級研究員)對軍事網站Task and Purpose表示,俄國戰機飛行速度太快,看不清塗抹的白色標誌。但他同意,「Z」字是一種防止誤殺戰友的一種用以消除衝突的措施 - 即來自俄軍攻擊直升機或火炮的友軍火力。 UCL的講師斯內特科瓦謹慎表示,「Z」在俄羅斯的傳播不僅僅是因為社交媒體自發的行為,「它同時也是由政權所推動的。」 斯內特科瓦說,俄國一名政客布蒂娜分享了一個如何在工裝上書寫Z標誌的視頻。斯內特科瓦解釋,「這樣你就可以在上班時向所有人展示,又不必大喊大叫了」。 但斯內特科瓦認為,不應該把這一符號視為法西斯主義。網上有很多把「Z」變成納粹卍字符的模因,「但那是由想要反對(俄國)政權的人所為,」她說。 當然,也出現了一些其他的標誌,比如,字母「V」。「V」也不屬於俄國字母,但在俄羅斯國防部Instagram的官方賬戶的帖子中,它和「Z」並列出現。 在這些符號旁邊還配有文字說明,為俄國軍隊加油打氣。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這兩個拉丁字母的「V」(vostok)意味著東方;「Z」(zapad)是西方的意思。 但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人認為烏克蘭軍隊相信「Z」指的是俄羅斯的「東部部隊」;而「V」則指的是「海軍陸戰隊」。 俄羅斯國防部在Instagram上的各種「V」 和「Z"符號

美國白宮:俄羅斯可能會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

美國白宮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和之後多次對俄軍動向預警。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進入第三周,美國白宮表示,俄羅斯可能會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周三(3月9日)表示,俄羅斯可能會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或者製造使用這些武器的「假旗」行動(即嫁禍或栽贓行動)。 普薩基在推特上批評俄羅斯散佈美國正在烏克蘭開發化學武器的「虛假聲明」。 她說,俄羅斯可能正在為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做凖備,不過她沒有提供任何證據。 普薩基說:「既然俄羅斯提出了這些虛假聲明,而中國似乎也支持這種宣傳,我們都應該警惕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或者利用它們製造假旗行動。」 普薩基沒有給出有關中國的實例。 但是在3月8日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近期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引發各方高度關注。據報道,這些生物實驗室內存儲了大量危險病毒。俄羅斯還在軍事行動中發現美國利用這些設施開展生物軍事計劃。 俄羅斯國防部在周三早些時候表示,烏克蘭軍隊已將約80噸氨水運往哈爾科夫的佐洛奇夫。 美國副國務卿紐蘭(Victoria Nuland)周二在華盛頓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正在幫助烏克蘭當局保護境內的生物研究設施不被俄羅斯人佔領。 有分析認為,西方官員表示對使用化學武器的擔憂源於俄羅斯聲稱可能為某種「假旗」說法「做好凖備」。 在一條推文中,俄羅斯大使館聲稱「最近發現的文件」顯示,在直接靠近俄羅斯的烏克蘭實驗室發現了生物武器組成部分,而該實驗室是由美國國防部提供資金。 美國駁斥了這些說法,稱這是「多年來我們在烏克蘭和其他國家反覆看到俄羅斯人採取的那種虛假信息行動」。 圖像顯示俄軍坦克在烏克蘭首都基輔12公里外的布羅瓦裏(Brovary)。 俄羅斯官員和媒體最近幾天還聲稱,烏克蘭正計劃製造一種所謂的髒彈,用於散播放射性物質。 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長聲稱烏克蘭一直在尋求核武器。 一些人認為,莫斯科正在推動這些主張,以便就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原因向本國公眾提供某種理由。但西方官員也擔心它們可能被用作「假旗」事件的基礎。 此前,西方官員也表示,他們「非常擔心」戰爭可能升級的風險,特別是俄羅斯使用非常規武器的可能性。 所謂「非常規武器」,最可能是指化學武器,但也包括小當量和近射程的戰術核武器、生物武器和俗稱「髒彈」的放射性炸彈。 西方官員稱有充分的擔心理由,因為在俄羅斯參與戰爭的其他地方,特別是敘利亞,俄羅斯的盟友使用了化學武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9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到第14天,俄軍繼續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北部和西北部發起攻擊。 匯總過去24小時最新局勢發展: 烏克蘭表示,在受戰鬥影響最嚴重的六個地區,已經與俄羅斯達成了12小時的停火協議。希望平民能夠通過人道主義通道逃離俄羅斯證實,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和烏克蘭外交部長庫萊巴(Dmytro Kuleba)將於周四在土耳其會面。這將是自俄羅斯2月24日發動入侵行動以來兩國外長的首次會面在俄羅斯同意暫停轟炸後,約7000人已從東北部城市蘇梅(Sumy)撤離俄羅斯在轟炸蘇梅期間,有22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三個兒童烏克蘭稱切爾諾貝利的前核電站在被俄羅斯軍隊佔領後已失去電力供應聯合國表示,自俄羅斯入侵以來,已經有超過200萬烏克蘭人逃離。波蘭邊境當局表示,已經有133萬人從烏克蘭入境,其中超過九成是烏克蘭人蘇梅市長表示,周二開放的人道主義走廊將在周三繼續據俄羅斯國家媒體報道,莫斯科宣佈再次停火,讓受攻擊城市的平民逃亡。當地時間周三10點(即格林尼治標凖時間7點)再次為基輔、切爾尼耶夫、蘇梅、哈爾科夫和馬里烏波爾設立人道主義走廊波蘭提議將境內所有俄製米格29戰鬥機通過美國在德國的空軍基地送往烏克蘭,美國表示拒絶。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說,該提議前景引起北約的「嚴重關切」,而一位美國軍事專家稱波蘭的計劃「令人費解」英國公布了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措施,將賦予政府部門有權利扣押在英國的俄羅斯飛機,俄羅斯飛機在英國飛行或降落可被定為刑事犯罪,英國還將阻止向俄羅斯出口所有航空或空間技術美國總統拜登宣佈美國單方面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目的是對俄羅斯總統弗拉普京進行「有力打擊」麥當勞、星巴克和可口可樂成為最新暫停在俄羅斯運作的西方公司 難民救助 在波蘭首都華沙的中央火車站,志願者為逃離烏克蘭的難民提供食物。 據路透社報道,聯合國難民署負責人表示,對烏克蘭難民救助的重點是幫助那些邊境地區的難民。 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格蘭迪(Filippo Grandi)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在邊境提供幫助」,而不是討論各國之間如何分配難民。 他指出,摩爾多瓦不是歐盟成員,與烏克蘭接壤。由於難民的湧入,摩爾多瓦特別脆弱。 周六,摩爾多瓦外交部長說難民讓國家「接近崩潰」。 格蘭迪補充說,自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離開的難民人數可能已經達到210萬到220萬之間。 援助烏克蘭 在比利時的一個烏克蘭救助中心員工正在整理援助物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應烏克蘭方面請求,中國紅十字會將向烏克蘭紅十字會提供價值500萬圓人民幣的一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等。首批物資已經從北京啟運,後續將通過適當方式盡快交付烏克蘭紅十字會。 台灣通過波蘭捐贈27噸醫療物資和民間的愛心捐款。 英國政府已經承諾對烏克蘭的援助資金將達到4億英鎊。 美國國會也在審批對烏克蘭的援助和軍備援助資金。 德國不向烏克蘭提供戰機 德國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戰機,此前美國拒絶了波蘭提出的通過德國的一個美國基地向烏克蘭轉讓其俄製米格29噴氣機的提議。 波蘭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波蘭提議,將波蘭的米格29戰鬥機通過美國駐德國基地轉交給烏克蘭,但美國表示反對。 德國總理肖爾茨說,德國已經「提供了包括武器在內的各種軍需防務物資」,但他說「戰機肯定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在英國,首相府表示,動用北約飛行員和噴氣機擊落俄羅斯飛機是「站不住腳的」。 此前,英國說正在增加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加送1615枚輕型反坦克導彈,以及射程更遠的導彈,並考慮送地對空導彈。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烏克蘭稱切爾諾貝利的前核電站在被俄羅斯軍隊佔領後已失去電力供應。 烏克蘭原子能公司(Energoatom)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失去電力供應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空氣中,從而擴散到更廣泛的環境中。 核電站需要電力保持20,000根乏燃料棒的冷卻。 烏克蘭外長庫萊巴(Dmytro Kuleba)呼籲俄羅斯同意停火,以便對供電系統進行緊急維修。 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切爾諾貝利的儲備柴油發電機有為工廠供電48小時的能力,「之後,乏核燃料儲存設施的冷卻系統將停止,輻射洩漏迫在眉睫。」 烏克蘭總統向英國議會講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過視頻連線向英國下議院議員發表講話,呼籲英國政府盡可能給予烏克蘭更多幫助。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提到「我們將在森林、田野、海岸和街道戰鬥」,令人想起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二戰中發表的名言。 馬克龍和舒爾茨與習近平通話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周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聯合電話會議。 此舉標誌著歐洲領導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對中國的壓力加大。 習近平在峰會中說,「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 外界認為,這是中國領導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打破沉默公開講話,也是中國對局勢最為強烈的措辭。 不過,習近平仍然強調「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但同時表示「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 中國「願同法方、德方和歐方保持溝通和協調,根據當事各方需要,同國際社會一道發揮積極作用。」

烏克蘭戰爭:11歲男孩獨自一人逃難 安全抵達斯洛伐克

哈桑抵達邊界後受到志願者的照顧 【香港聯合時報】 一名11歲的烏克蘭男孩帶著兩個小包、護照、親戚的電話,獨自一人走上逃難路。他從烏克蘭東部出發,1200公里之後,安全抵達斯洛伐克。 哈桑今年只有11歲,戰火中獨自一人逃離在烏克蘭扎波羅熱的家,媽媽不得不留下來照顧年邁的姥姥。 媽媽把哈桑送上火車,等他到達邊界後,海關官員幫助他。 官員說,哈桑用自己的微笑打動所有人的心,他是「真正的英雄」。 哈桑抵達邊界時,隨身帶著一個塑料袋,一個小小的紅色雙肩包和他的護照。志願者給他食物、飲料,邊檢官員和他在斯洛伐克首都的親戚聯繫。 斯洛伐克警方發佈了哈桑媽媽的一段視頻,她感謝所有人照顧自己的兒子,解釋說哈桑為什麼逃離的原因。 茱莉亞感謝所有人幫助照顧自己的孩子 茱莉亞(Julia Pisecka)說,「我們家所在的小鎮旁邊是電站,俄國人在炮擊。我不能離開媽媽,她行動不便,我只能把孩子送去斯洛伐克。」哈桑的父親已經過世。 扎波羅熱的核電站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周末在遭炮擊後被俄軍控制。 聯合國說,入侵戰爭以來,已經有超過兩百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其中120萬前往波蘭,14萬前往斯洛伐克。 視頻中,媽媽茱莉亞幾乎落淚,她請求(世界)給烏克蘭孩子們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斯洛伐克內政部官員說,哈桑的「微笑、無畏和決心」贏得了所有人的心。 官員說,他們用寫在哈桑手背上和兜裏一張字條上的電話號碼,找到了他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的親戚,親戚來把哈桑接走。 親戚的電話用斯洛伐克語寫在手背上

美國宣佈禁止俄國石油進口 原油價格創新高

拜登表示,決定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時,已經徵詢盟友的意見。 【香港聯合時報】 美國和英國先後宣佈,將會停止購買俄羅斯出口的石油,以求在經濟上進一步對莫斯科政府施壓,作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的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形容,這種做法是針對俄羅斯「經濟命脈」採取的行動,但分析指雖然能源出口是俄羅斯其中一個主要收入來源,這樣做同時會影響西方國家的消費者。 俄羅斯是全球繼沙特阿拉伯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國內經濟十分依能源出口。俄羅斯早前已經警告,俄方可能會停止向德國輸出天然氣,作為對石油禁令的回應,結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此前,不少西方商業機構已經宣佈會暫停或完全結束在俄羅斯的業務,最新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等公司分別宣佈退出俄羅斯市場。 俄羅斯警告,西方國家的行動可能令石油價格漲至300美元一桶。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先後向拜登施壓,要求他加強針對俄羅斯經濟的制裁。拜登最終在美國時間周二(3月8日) 宣佈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他解釋說,禁令代表「美國港口不會再接受俄羅斯的的石油,而美國人也再一次對普京展開力的打擊」。 他同時表示,作出這個決定時已經徵詢盟友的意見。 英國繼美國之後,宣佈在今年內將會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首相約翰遜承認這樣做不會立即對俄羅斯造成打擊,但將會增加俄羅斯面臨的壓力。 「不要忘記,英國牽頭實施的其他制裁仍然有極端的經濟影響」。 過程並不容易 美國和英國目前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和石油副產品,分別佔兩國總進口量的8%和6%。 相比兩國,歐盟十分依賴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因此歐盟至今未有仿效英美兩國的做法,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 歐盟委員會早前表示將會加快尋找替代的供應國,同時開發可再生能源,希望在「遠早於2030年」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明言,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即使有多困難,也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因為這與我們的安全保障有密切關係」。 但德國和荷蘭周一(3月7日)已經先後宣佈不會作出類似措施,這是因為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和石油,分別佔歐盟總進口量的40%和30%,歐洲要在俄羅斯以外尋找替代供應國並不是容易的事。 英國天然氣公司(British Gas)的母公司Centrica前總裁康恩(Iain Conn)指出,天然氣貿易比石油貿易相對說沒有太多彈性,因為天然氣主要依靠固定的喉管供應,因此要尋找替代供應國「十分困難」。 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早前也作出類似的警告,指歐盟將會花上數年時間才能做到,「而且歐盟消費者將要付出更高的價格,他們將會成為被影響最嚴重的一群」。 德國上月決定暫停容許從俄羅斯運送天然氣到歐洲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投產,諾瓦克警告俄國將可能採取報復行動,包括「關閉現正運行的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 受消息影響,國際原油價格進一步上漲,美國布蘭特原油周二最新價格為約131美元一桶,比前一天上漲約2.6%,但比去年同期價格已經上漲差不多一倍。俄羅斯警告,西方國家的行動可能令石油價格漲至300美元一桶。 英國能源分析機構「康沃爾諮詢公司」(Cornwall Insight)分析員巴克利(Robert Buckley)形容,英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數量並不多,只此英國的禁令只有象徵性意義,但隨著美國等採取類似行動,將會令石油價格進一步上升。 英國消息者組織早前警告,針對俄羅斯的行動,可能令當地汽油零售價格急升到每公升1.6英鎊,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約30%。 亞洲不同地區的市場並沒有太受到英美禁令俄羅斯石油的消息影響,股市個別發展,其中日本和澳洲的股票市場早段曾經上漲,但香港股市在上升一段時間後下跌,更創下2016年6月以來的低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歷史學家梳理20世紀烏克蘭歷史上六個關鍵節點

烏克蘭首都基輔。歷史上烏克蘭國的前身是哥薩克酋長國 【香港聯合時報】 俄軍入侵烏克蘭,硝煙滾滾。聯合國數據顯示,不到兩周,躲避戰亂的烏克蘭難民人數超過200萬。 烏克蘭是連接巴爾幹半島和中東歐的要道。她處於西方和俄羅斯之間,歷史上就是俄羅斯和西方交匯的前沿;而位於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又是俄國和烏克蘭交匯的最前沿。 2014年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後,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政府軍和受俄國支持的當地民兵之間的武裝衝突一直沒有停息。 2022年2月下旬,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承認在頓巴斯當地的兩個所謂國家獨立,並發表電視講話說,決定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 俄羅斯為什麼現在入侵烏克蘭?莫斯科又想從自己的鄰居基輔那裏得到些什麼?兩者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關係對讀懂眼下這場危機能提供提供什麼線索? 維多利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謝爾希·葉克爾奇克(Serhy Yekelchyk)是日耳曼-斯拉夫關係和烏克蘭歷史專家。他梳理了烏克蘭歷史上幾個關鍵節點。 其中20世紀6個重大時刻給烏克蘭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走向帶來深遠影響,也給今天的俄烏關係打下伏筆。 烏克蘭東部兩個主要說俄語的州有約40%的俄羅斯族人口,2014年宣佈成立獨立國家,但未被國際社會承認。2022年2月,俄國總統普京突然宣佈承認兩個共和國,並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 (一) 1918:烏克蘭獨立 1917 年,沙俄君主制在戰爭和政局動蕩的壓力下崩潰,烏克蘭愛國者成立了自己的協調機構,中央拉達(委員會),該機構很快發展成為革命議會。 俄羅斯臨時政府授予烏克蘭人民共和國(UNR)自治權,但隨後上台的布爾什維克拒絶承認UNR,派兵入侵,將烏克蘭納入蘇維埃。 UNR 於 1918 年 1 月宣佈完全獨立,並在布爾什維克之前搶先與布列斯特同盟國簽署了和平條約。同盟國之一的德國以「酋長」這個傳統頭銜扶持烏克蘭君主回歸,恢復君主制。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UNR重新上台並宣佈與前奧匈帝國的烏克蘭領土統一。 俄羅斯內戰(1917-22 年)期間,UNR 無法在俄羅斯紅軍和白軍之間倖存下來,因為雙方都不承認烏克蘭的主權。但是,烏克蘭獨立這個先例最終迫使布爾什維克建立了一個蘇維埃烏克蘭共和國,該共和國在1922年成為蘇聯(USSR)的創始加盟國之一。 然而,到了 1930 年代初期,斯大林重拾未競任務,重拳粉碎革命期間壯大的烏克蘭政體。大約 400 萬烏克蘭農民在 1932-33 年當局策劃的饑荒中喪生,這在烏克蘭被稱為大饑荒("饑餓謀殺"),並被認為是種族滅絶——這種解釋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被接受,但俄羅斯至今拒絶承認。 斯大林還摧毀了烏克蘭的文化精英,並開始宣揚沙皇將烏克蘭人視為俄羅斯人"小弟"的觀念。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的「三巨頭」(自左至右):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維埃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 (二)1945年:擴大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斯大林在與希特勒就分割東歐和中歐達成協議後,於 1939 年 9 月入侵波蘭,並將波蘭在 1919 年與布爾什維克短暫交戰後保留的烏克蘭土地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二戰尾聲時,在 1945 年的雅爾塔會議上,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允許斯大林保留這些領土。蘇聯人還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壓,要求它放棄自己境內的「羅斯國」(Rusyn)土地。 在精力充沛的黨魁尼基塔·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1894-1971)領導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幾乎將所有烏克蘭族佔多數的地區都納入其中。赫魯曉夫因此實現了烏克蘭愛國者的長期目標,即建立一個統一的烏克蘭。 但是,他追求的是文化向俄羅斯同化的進程,而不是促進烏克蘭自治。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前波蘭領土上對蘇聯統治的頑固武裝抵抗一直持續到 1950 年代。 俄國成烏克蘭國內政權更替,軍事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 (三)1954年:克里米亞半島的移交 克里米亞(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接壤,但 1921 年成為俄羅斯境內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部分原因是這個半島具有戰略意義。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歷史學家梳理20世紀烏克蘭歷史上六個關鍵節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8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自2月24日開始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動已經持續到第十三天。 以下是匯總的過去24小時最新局勢發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前所未有地通過視頻連線向英國下議院議員發表講話,呼籲英國政府能夠給予烏克蘭更多幫助澤連斯基在講話中提到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二戰中發表的一段講話,「我們將在森林、田野、海岸和街道戰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全面禁止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拜登說,這意味著美國人民將給普京政府「又一記重擊」,「我們不會贊助普京的戰爭」英國宣佈,將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成品油歐盟宣佈採取措施減少歐洲大陸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維多利亞·紐蘭表示,波蘭決定將其俄羅斯製造的戰鬥機交給美國處置,而不是直接交給烏克蘭,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她對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表示,波蘭方面沒有與美方事先協商,此前有報道稱華沙凖備將其俄製米格-29戰機部署到德國的美國空軍基地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拒絶了波蘭將其俄製米格-29戰機機隊移交給美國而不是烏克蘭的意外提議英國交通大臣格蘭特·沙普斯宣佈,現在任何俄羅斯飛機進入英國領空都將構成「刑事犯罪」美國已對一名美俄雙重國籍人士提起刑事指控,她被指控在紐約市從事長達十年的俄羅斯影響力活動。現年61歲的埃琳娜·布蘭森(Elena Branson)面臨六項指控,美方指控她未能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聯合國說,已經有超過200萬人逃離烏克蘭尋求避難根據聯合國最新數字,自從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已經有1207名平民喪生基輔附近伊爾平(Irpin)、蘇梅,有平民通過俄烏雙方同意的疏散通道撤離但是烏克蘭當局說,俄軍繼續炮擊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的疏散通道麥當勞、星巴克和可口可樂成為最新一批暫停在俄羅斯運營的西方公司此前俄羅斯國防部稱,已經開放了從切爾希希夫、蘇梅、哈爾科夫、馬里烏波爾和首都基輔等城市撤離平民的人道主義走廊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負責人馬丁·格里菲斯( Martin Griffiths )呼籲烏克蘭和俄羅斯為逃離戰火的平民確實提供安全通道據烏克蘭國家緊急事務部門稱,俄羅斯軍隊在周一整個晚上和周二凌晨炮擊烏克蘭多個城市,平民傷亡人數繼續增加 據烏克蘭軍方剛剛發佈的關於俄羅斯入侵的最新消息稱,「敵人仍在繼續進攻行動,但其部隊的前進步伐已顯著放緩」;烏克蘭軍隊繼續在南部、東部和北部地區進行防禦;首都基輔和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仍在烏克蘭手中烏克蘭此前拒絶了俄羅斯提出的允許平民疏散的提議,因為許多疏散路線只會通往俄羅斯或其盟友白俄羅斯烏克蘭各地數以萬計的居民斷電,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食物和水供應不足第三輪俄烏和談未達共識,第四輪會談將於周二舉行俄羅斯表示,如果西方繼續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禁令,它可能會關閉通往德國的主要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說,「拒絶俄羅斯石油將給全球市場帶來災難性後果」,導致價格上漲一倍多,達到每桶300美元原定於3月24日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蘇格蘭和烏克蘭之間的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半決賽附加賽已被推遲,比賽現在很可能在6月舉行可口可樂和麥當勞等公司可能因未能從俄羅斯撤出而面臨消費者抵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最新的視頻講話中表示,為了「贏得這場戰爭」,他會留在基輔,不論多久 日本財政部稱,日本公布了與烏克蘭局勢有關的針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第三輪制裁。這輪最新制裁包括對另外20名俄羅斯人和12名白俄羅斯人實施的個人制裁;兩個俄羅斯和12個白俄羅斯組織也成為制裁目標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誓言繼續要讓俄羅斯為其無端和無理入侵烏克蘭付出更高代價烏克蘭國防部情報局稱,俄羅斯軍隊的一名高級指揮官在哈爾科夫附近的戰鬥中喪生;目前還無法獨立核實這一消息;俄羅斯官員目前尚未對此發表評論根據制裁觀察名單網站Castellum.ai的數據,俄羅斯現已超過伊朗和敘利亞,成為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國家,總數達到5532項美國參議員表示,如果華沙將其戰鬥機送往基輔,拜登政府就應當將美國戰鬥機送往波蘭,補充波蘭的戰機機隊;波蘭是少數幾個保留了俄羅斯製造的二手飛機庫存的東歐國家之一,烏克蘭飛行員知道如何駕駛這些俄國飛機。烏克蘭總統此前呼籲向該國提供戰機 馬克龍和舒爾茨與習近平通話 中國多次強調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周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聯合電話會議。 此舉標誌著歐洲領導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對中國的壓力加大。 習近平在峰會中說,"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 外界認為,這是中國領導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打破沉默公開講話,也是中國對局勢最為強烈的措辭。 不過,習近平仍然強調"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但同時表示"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 中國"願同法方、德方和歐方保持溝通和協調,根據當事各方需要,同國際社會一道發揮積極作用。" 周一,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了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第二次通話。 根據公開的通話記錄,博雷利詢問了王毅有關中國在「支持停止敵對行動和對話」及支持建立人道主義走廊以安全疏散平民等問題上的立場。 博雷利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烏戰爭的調解人「必須是中國」。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但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的北京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入侵,也拒絶實施任何制裁,並表示「理解」俄羅斯在安全問題上的關切。 中國此前一直未正面回應是否將擔任調解人角色。中國外長王毅在周六(3月5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時稱,中國鼓勵俄烏直接談判,也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 中國外長王毅在記者會上 王毅:願意開展「必要」的斡旋 關於中國和在烏克蘭的戰爭有兩個問題。中國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來說服俄羅斯總統普京取消入侵行動?而且,更關鍵的是,北京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其與俄羅斯的關係地位來制止戰爭? 每年,中國外長都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會議期間舉行記者會。 這是一個照本宣科的活動,有關方面事先對問題進行了篩選,因此有關答案已在黨的最高層獲得批准。 王毅被問及中國是否對俄羅斯的行為感到失望,以及北京拒絶將烏克蘭發生的事情描述為「入侵」是否削弱了其自身的國際地位。 王毅外長沒有就「入侵」一詞作出回應,但表示他的政府「願意在必要時與國際社會一起參與調解」來解決危機。 一些分析人士說,北京正在利用這場衝突來獲得地緣政治優勢,並指出現在為俄羅斯提供經濟生命線是為了讓普京得以維持目前局面,同時將戰爭根源歸咎於美國。 當被俄羅斯記者問及制裁問題時,王毅表示中俄「共同反對重拾冷戰思維」的作法。 中國政府如要參與烏克蘭戰爭的任何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還必須是得到克里姆林宮首肯的方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習近平與德法領導人峰會 中國還能為結束戰爭做些什麼?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持續了十三天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8日舉行了視頻峰會。 在此之前,美國和歐盟國家一直呼籲中國對俄羅斯施加更大的影響力。 習近平在峰會中說,「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 外界認為,這是中國領導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打破沉默公開講話,也是中國對局勢最為強烈的措辭。 不過,習近平仍然強調「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但同時表示「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 而對西方國家大力制裁俄羅斯,習近平表示「有關制裁對全球金融、能源、交通、供應鏈穩定都會造成衝擊,拖累疫情下負重前行的世界經濟,對各方都不利。」 至於歐洲國家的安全考量,習近平說中國「支持法德兩國從歐洲自身利益出發,為歐洲持久安全著想,堅持戰略自主,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7日表示,中國願意就烏克蘭戰爭開展「必要」的斡旋,並將盡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這是中國首次表示將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扮演調解角色。 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究竟有怎樣的考量?北京還能做什麼來推動戰爭結束?香港聯合時報有以下分析: 一個月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宣佈,北京與俄羅斯新近加強的關係「沒有上限」。 那是在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之前,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進行了面對面的會談,最終達成了一份聯合文件,然後他們去看了冬奧會的開幕式。冬奧會結束幾天后,俄羅斯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入侵。 中國政府對俄羅斯的入侵行動既沒有表示譴責也沒認為有錯,甚至一開始就沒有把它稱為「入侵」。長期以來中國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說這是中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則。 但本周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凖備在調解停火方面發揮作用。中國國家媒體報道說,王毅「重申了中國對烏克蘭主權的堅定支持」,並向其外交部長保證,中國願意盡一切努力,通過外交途徑,結束戰爭。 中國政府最近也對這一軍事行動表示「遺憾」,說極其關注對平民造成的傷害。 中國還做了另外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入侵決議的投票表決中,中國和印度以及另外30多個國家投了棄權票。分析人士說中國這樣的投票頗為讓人意外。許多人曾預計中國會與俄羅斯投一樣的票。 那麼,這是跡象顯示中國政策發生轉變嗎? 這更可能是一個表明中國試圖在既尊重烏克蘭主權原則又承認俄羅斯的「合法安全關切」之間取得平衡的一個跡象。 如果回顧習近平和普京在宣佈他們深化無上限聯盟時簽署的那份5000字的文件,你就會發現,儘管該協議涵蓋了多個共同點和兩國在太空、北極、新冠疫苗合作開發方面的計劃, 但讓他們團結的是反對北約擴張。 這是他們對未來的共同願景,在這個願景中,中國和俄羅斯將更加緊密地合作,實現互利。 本質差異和相似之處 中國是堅定不移地支持俄羅斯和普京,還是對俄羅斯和普京不願表示譴責,這取決於你怎麼看,但另一個關鍵的背景原因是台灣。 台灣這個被北京視為孤懸海外有獨立危險的自治島嶼,是習近平希望看到能與祖國 「統一 」的省份。如果習近平通過武力統一台灣,中國可能會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國的類似、甚至更嚴重的反應:譴責、更嚴厲的制裁、文化上的排斥。 習近平向法、德領導人表示:"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 但是台灣不是烏克蘭。別的不說,這兩個地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 但是,中國在承認俄羅斯所謂的「合法安全關切」,並因「複雜和獨特的歷史背景」而規避對烏克蘭主權應該尊重這一核心原則的同時,中國領導人很可能看到未來在「入侵」台灣時可以要求世界承認其正當性,並期待俄羅斯的對等支持。 還有就是習近平和普京之間的個人關係。兩人至今已會面近40次。 普京今年2月到中國出席冬奧會開幕式時,他是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到訪中國的最重要外國領導人。 普京和習近平都是專制體制的領導人,都雄心勃勃要加深人民與「祖國」之間的聯繫和忠心。習近平的未來願景是,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更加自給自足,在一定程度上與它一直受益的國際間關係脫鉤。 但是,與俄羅斯建立新的「無上限」伙伴關係可能並不意謂中國要脫離美國及其盟國和現有的國際秩序。 畢竟,在這個現有的國際秩序中,中國近年來一直在尋求做更多的事情,如氣候變化和維和行動。 此外,政治問題也是要考慮的,雖然這不是選舉政治,但畢竟是與一個正在發動戰爭的國家有牽扯的政治。 中國對國內民眾所能看到和閲讀的大部分內容進行審查,但戰爭的嚴重性,比任何其他常規衝突都要嚴重,那些可怕的細節每分每秒在社交媒體上被記錄下來,可能會成為中國政府在對俄羅斯立場上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習近平和他身邊的其他高級領導人可能會得出結論:事實上,中俄關係是有限度的,他們需要退後一步,或者挺身而出,努力扮演與俄羅斯對話的調解人角色。 中國已經告訴烏克蘭願意凖備承擔這樣的角色,但是迄今還沒有看到任何開始的跡象。

「三八」 婦女節的前世今生:從紐約工潮到國際節日

2021年「三八」節,曼谷,泰國教育部門前的集會大遊行,要求提高產假待遇,改善女工勞動條件 【香港聯合時報】 今天,全世界迎來第111個「三八」 國際婦女節(IWD)。今年的主題是:「今日性別平等助力明日可持續發展」。 為什麼在21世紀進入第二個10年的今天,三八國際婦女節還有現實意義? 聯合國婦女署指出,對世界上大多數婦女和女童來說,性別平等方面真正的變革極其緩慢,有些領域甚至出現倒退風險。「我們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性別平等的那一天,我們中許多人的孩子們也一樣。」 而且,聯合國數據顯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導致性別平等領域過去25年來取得的成績一夜之間被抹去,男女平權運動倒退四分之一個世紀。顯然,女性在疫情期間承擔了更多家務負擔,而這又影響到她們的職業發展和教育機會。 聯合國指出,在氣候危機和減少災害風險的背景下推進性別平等是21世紀最大的全球挑戰之一。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婦女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為她們占世界窮人的大多數,而且更依賴受氣候變化威脅最大的自然資源。同時,婦女和女童在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是有效和強大的領導者和變革者。她們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可持續發展倡議,她們的參與和領導達成了更有效的氣候行動。 繼續研究各種機會和制約因素,使婦女和女童在與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有關的決策中擁有發言權並成為平等的參與者,這對可持續發展和促進性別平等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今天的性別平等,那麼一個可持續的未來,一個平等的未來,仍會是我們遙不可及的。 值此國際婦女節之際,讓我們一起主張“今日性別平等助力明日可持續發展”。 來朧去脈 國際婦女節設立的初衷是紀念國際女權運動,也借此機會慶祝婦女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貢獻及成就。 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從國際勞工運動派生出來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 Women's Day,也可以翻譯成「國際婦女節/日」,「國際女性節/日」。 種子是在1908年播下的。那年,1.5萬名女性在美國紐約集會遊行,抗議僱主盤剝女工,要求縮短工時、提高工資,爭取女性選舉投票權。 那場大遊行之後,美國社會主義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SPA)於 1909年宣佈設立「全國婦女日」(National Women's Day)。 1911年3月25日,紐約三角內衣廠火災致140多名女工喪生, 震驚美國,導致後來一系列社會改革和勞工法改革,同時也成為美國女權運動發展的重要契機。 後來,女權運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提議把美國的全國婦女日升級為國際婦女節。蔡特金在1910年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上提出了這個倡議,來自17個國家的100名女代表一致同意。事情就這樣定了。 1911年3月19日,在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的女性首次集會遊行慶祝「三八婦女節」。德國各地也舉行了爭取選舉權的集會。 德國女權運動先驅克拉拉·蔡特金被認為是「三八國際婦女節」之母。 婦女節的「國際性」最初幾十年都處於很容易被挑戰的地位,直到1975年情況才有所改變。那年,聯合國(UN)開始慶祝三八婦女節,等於為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國際地位蓋了個官方印戳。 後來,聯合國又決定每年的三八節慶祝應該有一個具體明確的主題。於是,從1996年開始,聯合國的三八國際婦女節慶祝就有了年度主題,1996年的主題是「慶祝過去,規劃未來」(Celebrating the past,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從歐洲勞工運動的土壤里長出來,根子上一直有政治基因,所以每年這一天總有一些地方會有罷工或示威活動,抗議對女性的歧視和不公平,提高公眾的性別平等、平權意識。 意大利男人在三八婦女節時會給女友送含羞草。緣由不詳,據信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羅馬。 為什麼是3月8日? 蔡特金當年提出全世界婦女應該有自己的節日,但沒有固定日期。3月8日正式成為國際婦女節,是在1917年。 1917年3月8日(儒略曆2月23日),因食品短缺和工廠環境惡化爆發的聖彼得堡大罷工持續了三、四天,沙皇遜位,俄羅斯帝國杜馬成員成立臨時政府,並賦予女性選舉投票權,史稱「二月革命」,成為俄國「十月革命」的序幕。當時很多女工參加了大罷工,要求「麵包與和平」,要求選舉權。 這樣,公曆3月8日後來就被定為國際婦女節。 有沒有國際男人節? 有的,11月19日。不過,國際男人節的歷史短得多,1990年代才開始;地位也低得多,聯合國沒有背書。 但是,仍舊有60多個國家慶祝「11·19國際男人節」,英國是其中一個。 英國男人節的重點包括成年和未成年男性的健康關注、改善男女性別關係、推動男女平等、禮讚男性模範榜樣。2017年的男人節主題是「禮讚男人和男孩」。 2020年西班牙馬德里的三八婦女節大遊行敲鍋擊罐聲衝天 婦女節怎麼過? 國際婦女節在很多國家是法定公共假日,包括俄國、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布基納法索、柬埔寨、古巴、格魯吉亞、幾內亞比紹、厄立特里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贊比亞等。 在中國、馬其頓、馬達加斯加,三八婦女節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女性享受一天或半天法定公假,但政府只是建議,並不強迫,僱主可以選擇執不執行。 在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智利、波黑、喀麥隆等地,婦女節不是法定公假,但得到普遍認可,按照慣例男性在那一天要送花給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兒、祖母、女同事等。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家,婦女節的地位等同於母親節,也會送小禮物。 在意大利,三八婦女節那天有送含羞草的習俗,起源不詳,但據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羅馬開始的。 2012年10月,倫敦的議會廣場再現當年爭取女性投票權的場景 從英美到中國 … Continue reading 「三八」 婦女節的前世今生:從紐約工潮到國際節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7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自2月24日開始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動已經持續到第十二天。香港聯合時報匯總目前最新局勢如下: 俄羅斯繼續炮擊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米科拉夫(Mykolaiv),烏克蘭國防部官員聲稱,部隊已經重新控制了東部城市丘休夫( Chuhuiv)。 烏克蘭說 ,俄軍繼續炮擊幾個城市的居民區 ,預警俄軍可能會對首都基輔發動全面攻勢。 烏克蘭方面指責俄羅斯殺害平民,周日俄羅斯隊基輔附近地區伊爾平(Irpin)的炮擊中,一位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孩子被炸死。 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展開了兩輪對話後,已經開始了第三輪談判,重點預計仍然是人道主義安全通道。 烏克蘭的談判人員呼籲俄羅斯停止對平民百姓的攻擊。 人道主義安全通道 俄羅斯表示,周一(3月7日)在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個烏克蘭城市開放新的人道主義走廊,以允許平民撤離。 但烏克蘭表示俄羅斯提議的六條人道主義走廊是 "不可接受的"。 在俄羅斯提案內的四個城市中,只有馬里烏波爾和蘇梅有通往烏克蘭其他地區的疏散路線。所有其他疏散路線都直接通向俄羅斯或白俄羅斯,而白俄羅斯是俄羅斯在戰爭中的一個關鍵盟友。 烏克蘭人排隊離開基輔附近的丘爾平地區。 烏克蘭方面表示,這樣開放的人道主義走廊不可接受,因為烏克蘭人不會從首都基輔去白俄羅斯,然後再去俄羅斯。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發言人說,應該允許烏克蘭公民通過烏克蘭領土離開自己的家園。 周末,馬里烏波爾的兩次停火努力都不成功,那裏的居民正面臨著嚴重食物匱乏短缺。 難民問題 烏克蘭人逃離戰火,被聯合國稱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難民人數增長最快的危機。 由於俄羅斯的入侵,目前已有170多萬平民逃離烏克蘭。 歐盟表示,可能有多達400萬人試圖離開烏克蘭。 難民們大多前往西部的鄰國,波蘭邊境當局表示,已經有超過100萬烏克蘭人進入波蘭。 據聯合國的數字,接待烏克蘭難民的國家是: 波蘭:102.7萬匈牙利:18萬摩爾多瓦:8.2萬羅馬尼亞7.9萬斯洛伐克:12.8萬俄羅斯:5.3萬白俄羅斯: 406 聯合國難民署呼籲國際社會對接待烏克蘭難民的國家提供幫助。 戰事影響全球糧食供應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第三輪談判繼續在白俄羅斯進行。 世界最大的化肥公司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影響全球糧食供應和成本。 總部設在挪威的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說,在俄羅斯入侵之前,由於天然氣價格暴漲,化肥價格已經很高,現在可能會繼續飆升。 雅苒國際的業務遍及世界60多個國家,俄羅斯是該公司相當數量基本原材料的採購地。 該公司說,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有沒有進入全球糧食危機,問題是這場危機會有多嚴重。 國際援助與制裁 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英國將再向烏克蘭提供1.75億英鎊的援助,這使英國的總援助金額達4億英鎊。 但在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的問題上,國際社會仍然沒有共識。約翰遜表示,各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不同,如果對俄羅斯實行禁運,那麼必須是聯合行動。 這也是歐盟至今避免相應美國的號召,對俄羅斯實施能源方面的制裁的原因,儘管有的國家已經表態支持能源制裁。 歐盟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俄羅斯提供了歐盟四成的天然氣和四分之一的石油。 俄羅斯公布「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 俄羅斯周一公布了「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 俄羅斯表示,根據一項政府決議,所有與所謂「不友好國家」的公司和個人的交易,現在必須由俄羅斯政府特別委員會批准。 這份不友好國家名單中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烏克蘭、瑞士、阿爾巴尼亞,挪威、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和台灣,等。 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稱,名單中的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烏克蘭軍事行動開始後對俄羅斯制裁或者參與了制裁。 中國將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烏克蘭難民逃到周邊國家。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紅十字會將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同時他再次呼籲繼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 他強調中國與俄羅斯的友誼「堅如磐石」,合作的前景非常廣闊。 澳大利亞總理敦促中國譴責俄羅斯 王毅講話之前,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敦促中國譴責俄羅斯。 莫里森在悉尼發表的長篇外交政策演講中說,中國曾多次談到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應該證明這些不只是說說而已。」 他說:「沒有任何國家會比中國能對俄羅斯產生更大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沒有表示過譴責,在聯合國安理會看上周譴責俄羅斯的決議表決中,中國棄權。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7日最新情況綜述

【調查新聞】俄羅斯寡頭:面臨全球制裁的超級富豪

普京和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英國、歐盟和美國政府對一些被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核心圈子中的億萬富翁實施了毀滅性制裁。 普京多年來一直警告他的盟友,要保護自己免受此類措施的傷害,尤其是在克里米亞被吞併後,俄羅斯與美國和歐盟國家關係惡化的情況下。 不過,儘管一些與他關係密切的人接受了建議,但還有人將資金投資於海外豪宅和足球俱樂部,他們的公司仍在外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如今他們發現,在現代最全面的經濟懲罰之下,自己要忙著保住資產。以下是我們對其中一些富翁的了解。 阿里舍爾·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 估計淨資產:176億美元 制裁方:美國、歐盟、英國 據稱, 烏斯馬諾夫是普京最喜歡的寡頭之一,也是一位富豪。 據《福布斯》稱,他的身家估計有176億美元。他是一名前職業擊劍運動員,歐盟將他描述為幫助總統解決商業問題的「商人官員」。 他出生在烏茲別克斯坦,當時烏茲別克斯坦還是蘇聯的一部分。他經營USM控股公司,是一家涉及採礦和電信的大型企業集團,包括俄羅斯第二大移動網絡MegaFon。 歐盟於2月28日宣佈對他實施制裁,美國和英國也緊隨其後。烏斯馬諾夫回應稱,制裁是不公平的,並表示所有針對他的指控都是虛假的。 USM控股公司似乎希望避免歐盟制裁,因為他擁有不到50%的股份。他的超級遊艇迪爾巴(Dilbar)以他母親的名字命名,正在漢堡進行改裝,現在有被扣押的風險。 在英國,他的主要有形投資是房地產。在倫敦,他擁有價值6500萬英鎊的碧奇伍德別墅(Beechwood House),這是一座位於市中心的鄉間別墅。在倫敦郊外的薩里郡,他還擁有一座都鐸式豪宅——薩頓廣場(Sutton Place)。這兩家公司都已被英國當局凍結。 他的商業伙伴法哈德·莫希裏(Farhad Moshiri)是埃弗頓(Everton)的所有者,烏斯馬諾夫的USM、MegaFon和Yota公司是埃弗頓的主要贊助商,有傳聞稱他與埃弗頓的關係更為密切。埃弗頓在周三暫停了贊助協議,而莫希裏先生也辭去了USM董事會成員的職務。 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 估計淨資產:124億美元 制裁方:沒有 由於切爾西足球俱樂部(Chelsea FC)的巨大成功,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是俄羅斯最引人注目的億萬富翁之一,但他尚未受到制裁,可能是因為影響力不如普京的其他盟友那麼廣。 他在克里姆林宮的影響力有多大仍是眾說紛紜。一些人表示,他只是被普京總統所容忍,也有人說,兩人關係比這要親密得多。 阿布拉莫維奇強烈否認與普京或克里姆林宮有密切關係,但如果實施制裁,他估計有124億美元的財富受到威脅。周三,他宣佈打算以30億英鎊的價格出售切爾西(Chelsea),據報道,他位於倫敦肯辛頓宮花園的房子正在出售,價值1.5億英鎊。 阿布拉莫維奇在上世紀90年代發家致富,是鮑里斯·葉利欽(Boris Yeltsin)總統任期內最早的寡頭之一。他最大的突破是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西伯利亞石油公司(Sibneft)。他的資產包括世界第三長的遊艇「月蝕號」(Eclipse),該遊艇上周五正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es——附近航行,另一艘巨型遊艇「Solaris」停泊在巴塞羅那。 他近年來開始退出英國。2018年,他決定不再續簽英國簽證,而是使用他新獲得的以色列護照訪問倫敦。他過去會去看切爾西的每一場主場比賽,但現在他很少出現在斯坦福橋。 2017年,奧列格·德里帕斯卡(右)與普京在一起。 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ksa) 估計淨資產:30億美元 制裁方:美國 普京總統上台時,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ksa)非常富有,他的財富峰值約為280億美元,但現在他的身價僅為30億美元。 上世紀90年代,他通過艱苦奮鬥發了財,在一場爭奪鋁工業的惡戰中脫穎而出。美國表示,他涉嫌洗錢、賄賂、勒索和敲詐勒索,並報道稱,他曾「下令謀殺一名商人,並與俄羅斯一個有組織犯罪集團有關聯」。他否認這些指控。 他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需要普京的幫助。2009年,普京總統公開暗示他偷了一支筆,以此來羞辱他。自那以後,他似乎重新贏得了人們的支持,在穆勒的報告中(美國對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一項調查),他被稱為與總統「緊密結盟」。 他創建了一家綠色能源和金屬公司En+ Group,該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但在2018年受到美國制裁時,他將其持股降至50%以下。當時,德里帕斯卡旗下的Basic Element公司發表聲明,稱制裁「毫無根據、荒唐可笑」。 他擁有薩里郡威布里奇(Weybridge)的漢姆斯通豪宅(Hamstone House),巨大的藝術風格裝飾的房子。自從斯克里帕爾中毒事件後,英俄關係惡化,他一直試圖以1800萬英鎊的價格出售這處房產。他還擁有一艘遊艇Clio,周三還在馬爾代夫。 與許多被制裁的寡頭不同,德里帕斯卡一直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對這場戰爭的看法,並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和平。「談判需要盡快開始!」他寫道。 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 估計淨資產:未知 制裁方:美國和歐盟 … Continue reading 【調查新聞】俄羅斯寡頭:面臨全球制裁的超級富豪

王毅:中國願就烏克蘭問題開展「必要」斡旋,承諾向烏方提供援助物資

王毅在周一(3月7日)的中國「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做出此番表態。 【香港聯合時報】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願意就烏克蘭戰爭開展「必要」的斡旋,並將盡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王毅在周一(3月7日)的中國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做出此番表態。這是中國首次表示將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扮演調解角色。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但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的北京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入侵,也拒絶實施任何制裁,並表示「理解」俄羅斯在安全問題上的關切。 願開展斡旋 在每年中國兩會都固定舉行的外交部長記者會上,烏克蘭問題成為關注焦點。記者會開場的四個問題都與之相關。 在回應路透社記者有關中國是否擔心「因拒絶譴責俄羅斯會損害自身的國際地位」的問題時,王毅稱,北京「一直在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 「形勢越緊,和談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來談判。中方願繼續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也願意在需要的時候同國際社會一道開展必要的斡旋,」他說道。 不過,王毅並未透露中國的具體計劃,僅表示這種斡旋將在「需要的時候」進行。 烏克蘭戰火日益激烈。烏克蘭當局稱,該國多座城市的居民區持續受到俄軍火箭彈襲擊,並警告稱俄羅斯將對首都基輔發動全面襲擊。 聯合國難民署周日(3月6日)表示,在過去10天的戰爭中,已有超過150萬烏克蘭人逃離到鄰國避難。該機構稱,這是自二戰以來難民數量增長最快的難民危機。 在俄羅斯發動進攻後,普京已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等領導人對話。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已在白俄羅斯舉行了兩輪和談。但俄羅斯仍在對多個城市發動進攻。 此前,歐盟高級外交及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烏戰爭的調解人「必須是中國」。 但中國此前一直未正面回應是否將擔任調解人角色。外長王毅在周六(3月5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話時稱,中國鼓勵俄烏直接談判,也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 此次記者會通過視頻連線形式進行。 在周一的記者會上,王毅還宣佈,中國紅十字會將盡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不過,王毅並未改變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他強調中國「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作出判斷」,並稱烏克蘭問題「原因錯綜複雜」,需要「照顧當事方的合理安全關切」。 中國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稱為盟友,但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於2月初訪華時,當局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並在聯合國大會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上投下棄權票。聯合國安理會193個會員國中,有141個國家贊成譴責俄羅斯的提案。 王毅還談了什麼其他問題? 在時長約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會上,王毅還就中國和美國、歐盟、印度、非洲、拉美、中亞和東盟等地區及組織的關係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27個問題中,他還回應了中外媒體有關南海問題,以及中國是否會像俄羅斯對烏克蘭一樣對台灣採取行動的提問。 我們整理了他對部分問題的表態: 南海問題: 中國與東盟各國啟動凖則(南海行為凖則)磋商以來,已經取得很多積極進展。這兩年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磋商進程步伐確實慢下來了。但中方對達成『凖則』的前景始終充滿信心。 我們看到某些域外國家並不樂見凖則達成,也不希望南海風平浪靜,因為這將使他們失去插手南海、謀取私利的借口。希望東盟各國能夠看清楚這一點,共同抵制來自外部的干擾破壞。 是否會「武統台灣」 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民進黨當局拒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企圖改變兩岸同屬一中的現狀,通過大搞「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歪曲台灣的歷史,割裂台灣的根脈,到頭來必將葬送台灣的未來。 美國一些勢力為了遏制中國的振興,縱容鼓動'台獨'勢力發展,挑戰和掏空一中原則,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凖則,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的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中美關係 美方領導人和一些高官相繼表示,美方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對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四不一無意」的表態始終漂浮在空中,遲遲沒有落地。 「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維護的是以美國為主導的霸權體系……帶來的絶不是什麼福音,而是攪亂地區和平穩定的禍水。 中歐關係 中歐合作已經歷經幾十年風雨,植根於堅實的民意基礎、廣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戰略訴求,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任何勢力都不能也無法逆轉。 中日關係 當前中日關係依然面臨一些分歧和挑戰……日方應該順勢而為,而非逆流而動,不要為他人做火中取栗的事情,也不要走上以鄰為壑的歧途。 朝核問題與中韓關係 2018年以來,朝方採取了一系列旨在促成對話的積極舉措,但至今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這不符合各方已形成共識的「行動對行動」原則,導致本已嚴重缺失的朝美互信雪上加霜,也使得各種對話提議最終淪為空洞的口號。 中國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韓國也有句俗話叫「三個銅板買房屋,千兩黃金買鄰居」……我們願同韓方以建交30週年為契機,弘揚友好傳統,深化互利合作,更好實現共同發展。 中印關係 我們看到,總有一些勢力試圖在中印之間挑動矛盾,在地區之間製造分裂,但這種做法正在引起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反思和警惕……希望印方同中方一道……堅持增進互信,避免誤解誤判,彼此作相互成就的伙伴,不當相互消耗的對手,確保兩國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前行。 中非關係 中國在非洲建設了超過1萬公里鐵路、近10萬公里公路、近百個港口,還有數不清的醫院和學校。這些都不是什麼「債務陷阱」,而是一座座合作的豐碑。 中拉關係 拉美是一片充滿希望和生機的熱土,不是誰的『後院』。拉美人民需要的是公平正義、合作共贏,而不是強權政治、霸道霸凌。 中國和中亞關係 中國同中亞五國關係正處於三十而立的黃金歲月,呈現蓬勃發展的廣闊前景。中方願同五國一道……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打造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中國和東盟關係 東盟國家不是地緣爭奪的棋子,而是促進地區發展繁榮的重要棋手。我們將繼續把東盟作為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堅定維護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架構。 … Continue reading 王毅:中國願就烏克蘭問題開展「必要」斡旋,承諾向烏方提供援助物資

「我的城市正在遭到炮擊,但在俄國的媽媽不相信我」

奧萊克桑德拉(Oleksandra)說,她母親重覆了她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上看到的敘事。 【香港聯合時報】 炮擊以來,奧萊克桑德拉和她的4隻救援犬一直躲在公寓的浴室中。 「當我聽到第一聲爆炸時,我跑出去把狗從外面的圍欄裏遷回來。人們驚慌失措,汽車也不要了。我也非常害怕,」她說。 25歲的奧萊克桑德拉經常跟住在莫斯科的母親通話。但儘管多次通話,甚至她把自己遭受轟炸家鄉的視頻發給母親,她都無法說服母親相信她所處的危險。 奧萊克桑德拉說,她不想讓父母擔驚受怕。但她開始直接告訴他們平民和兒童正在死亡。 她說,「但即使他們擔心我,他們仍然說它可能是因為意外發生的。俄羅斯軍隊絶不會針對平民。是烏克蘭人自相殘殺」。 烏克蘭人在邊境那頭的俄羅斯有家人和親屬很普遍。但對象奧萊克桑德拉來說的一些人,他們的俄國親屬對俄烏衝突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 奧萊克桑德拉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受到嚴格控制的俄國媒體給他們所灌輸的故事原因。 奧萊克桑德拉的狗是她遭受轟炸時安慰的來源。 奧萊克桑德拉說,她母親(向她)重覆了她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上看到的敘事。 「聽到我媽媽逐字引用俄羅斯電視台的說法時真的令我害怕。他們(俄國官媒)正在給人們洗腦。而且人們就相信他們,」她說。 奧萊克桑德拉表示,她父母明白俄軍在烏克蘭有一些軍事行動。但他們說,「俄羅斯人是來解放你們的。他們不會破壞任何東西,他們不會碰你。他們只打擊軍事基地」。 在我們採訪奧萊克桑德拉時,炮擊仍在繼續。由於網絡連接不好,我們不得不改成語音採訪。 「我幾乎忘記了寂靜是什麼感覺。他們不間斷地炮擊,」她說。 但當天在俄羅斯國家電視頻道中,絲毫沒有提及導彈對哈爾科夫居民區的襲擊、平民死亡、或是在排隊領水時4人死亡的消息。 俄國國家電視台為戰爭開脫,並指責它是由烏克蘭的囂張引起的。它繼續把這一行動稱之為「特殊解放行動」。 任何使用「戰爭」、「入侵」或是「襲擊」等詞的俄國媒體都會以在烏克蘭「故意傳播俄軍軍事人員行動的虛假信息」而遭到俄國媒體監管機構的封鎖。 一些流行電視頻道則說,對烏克蘭平民的威脅不是來自俄羅斯部隊,而是因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把平民當人肉盾牌。 一些俄國人走上街頭抗議戰爭,但這些抗議活動並未出現在主要的國家電視頻道上。 米哈伊洛是基輔有名的餐館老闆,他沒有時間,也沒興趣去看俄國電視對入侵烏克蘭的報道。 當烏克蘭首都基輔開始遭到炮轟時,他和妻子正忙著如何保護自己6歲的女兒和還是嬰兒的兒子。 米哈伊洛與父親在開戰前 夜間,他們的孩子被爆炸聲嚇醒並哭個不停。他們全家決定搬到基輔郊區,然後再逃到國外。 他們前往匈牙利,米哈伊洛把妻子和孩子安頓好後又回到烏克蘭西部參與戰爭努力。 他很吃驚一直沒有父親的消息,他父親在俄國城市下諾夫哥羅德附近的一家修道院工作。他給父親打電話,並描述了所發生的事情。他父親回答說這不是真的。沒有戰爭,事實上,俄國人正從納粹手中拯救烏克蘭。 米哈伊洛說雖然他知道俄國宣傳的強大,但當他從父親口中聽到這樣的話時感到崩潰。 「我自己父親不相信我,明知我在這裏,親眼目睹這一切。我媽媽,父親的前妻,也在經歷這一切,」他說。 他解釋說,因為轟炸母親和外/祖母一起躲在浴室裏。 多年來,俄羅斯媒體一直受到嚴密控制,人們不能對俄羅斯以及它在世界上的任何行為持批評態度。 格拉斯哥大學俄國與政治傳播學專家索斯特克博士說,「國家敘事只會顯示俄羅斯是好人」。 她說,「即使他們所講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偉大的衛國戰爭,俄羅斯也從未真正做過任何錯事。這也是他們現在將不會相信的原因」。 她說,大多數俄羅斯人也不會去尋求其他觀點。她認為,(俄國)對西方高度批評的片面敘事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俄羅斯人跟鄰國中的親屬有相反的看法。 「長期以來,批評俄羅斯的人都被視作叛徒或是外國代理人;所有批評者都是為外國工作的代理人。因此,你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女兒,」她說。 阿納斯塔西婭的父母住在距離叛軍控制的頓涅茨克共和國20公里處的一個小村莊裏。 雖然該村莊仍由基輔當局控制,但他們家中總是開著俄國國家電視台的頻道。他們甚至把時鐘也撥到莫斯科時間 - 彷佛回到前蘇聯時代一樣。 所以,當2月24日阿納斯塔西婭在基輔被警報驚醒的時候,她知道她父母將會如何反應。 她說,「當我凌晨5點跳下牀,迷迷糊糊,我媽媽是我第一個打電話的人。她很吃驚我給她打電話,但她非常鎮靜,幾乎很漫不經心」。 阿納斯塔西婭是一名記者,她10年前搬到了基輔。在她被炸彈爆炸驚醒後擔心,接下來炸彈會擊中哪裏。 阿納斯塔西婭和她的愛貓已經離開。 阿納斯塔西婭後來又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自己害怕。但媽媽安慰她說,「不要擔心,他們(俄羅斯人)絶不會轟炸基輔的」。 阿納斯塔西婭回答說,他們已經在轟炸了。 當阿納斯塔西婭告訴媽媽有平民傷亡時,她媽媽笑著說,「當烏克蘭襲擊頓巴斯時我們也遇到了這種情況」。 阿納斯塔西婭表示,她一瞬間簡直無法呼吸。聽到她媽媽如此殘忍地這樣說讓她心都碎了。 阿納斯塔西婭認為,這是俄國媒體所塑造的「美化俄國軍隊」的形象之一,稱其讓烏克蘭擺脫納粹統治。多年來,她避免跟父母發生政治爭論,但這次她掛斷了跟媽媽的電話。 我們在阿納斯塔西婭離開基輔4天以後,在她所在的防空洞中採訪了她。她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她說,「此刻我頭腦中有許多想法。在我們所有人身上將會發生什麼?我還能回來嗎?我還會再見到我的父母嗎。我仍然深愛著他們,但我內心的某些東西已經破碎了,而且我認為它永遠無法修復了」。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洲和平何以一如既往地脆弱

二戰蘇聯宣傳海報,表達希望打敗納粹,普京經常引用這張海報。 【香港聯合時報】 有些時候,歷史板塊就在我們腳下移動,猛烈地重塑歐洲。現在是時候認識到,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時刻。也是時候不再說,這種事情發生在2022年是多麼難以置信。 當下並不比1914年或1939年更令人難以置信——沒有什麼能預先確定這些年份是黑暗降臨的時候。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正處於戰爭邊緣,也不意味著戰爭將吞噬歐洲其他地區,甚至全世界。 關鍵是,和平永遠是脆弱的,即使在歐洲最遙遠地方發生的事也將永遠影響我們。 但從那些發生變化的重大時刻汲取正確教訓並不容易。 法國軍事指揮官費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稱為休戰「20年」,因為他認為,勝利的盟軍在處理戰敗德意志帝國時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差一點就全對了(譯者注:二戰在20年65天後爆發)。 我們這代人面臨的問題是,當蘇聯解體時,是否在應對俄羅斯方面犯了類似的錯誤。我們高興地看到,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和其他國家在自由國家中佔有一席之地。 波蘭、匈牙利和曾被蘇聯佔領的捷克共和國於1999年加入北約。五年後,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加入這一行列。 費迪南·福煦在1914年左右。 但驅使普京的暗黑力量是硬幣的另一面。他看到俄羅斯被削弱、羞辱,被剝奪了在他看來屬於其從屬國作為緩衝地帶的權利。 他用自己陰暗的過往來說明這一點,這可能還是真的。普京曾是克格勃(KGB)反情報部隊的一名上校,後來淪落為兼職出租車司機。可以想象,他是個非常難相處的人。 他在某種程度上構想了一個神秘的概念,就是要恢復俄羅斯逝去的偉大。這一定是受到2014年從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的鼓舞。畢竟,四年後我們就在俄羅斯欣賞世界杯。 冷戰結束後,30年來西歐主要反應是疏於對重要國防的投資。 1991年12月25日,時任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蘇聯解體並辭職。 幾年前的某一時刻,德國128架戰鬥機中只有4架做好了戰鬥凖備,而荷蘭則計劃銷毀每一輛重型坦克。現在, 荷蘭人正重新考慮局勢,德國人則提議在國防上額外投入1000億歐元(830億英鎊)。 德國反思過去當然是件好事,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思考未來。 德國總理肖爾茨是社會民主黨人,他競選公職當然不是為了承諾提高國防開支,但他已經達到了歷史要求,令人印象深刻。 他對德國議會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代表我們進入了新時代。」他將新時代的挑戰定義為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是允許普京倒轉時鐘,還是動用力量為普京這樣的好戰分子劃紅線。」 對於這位領導人來說,這種言論非同尋常。俄羅斯政界人士曾認為,1941年納粹入侵蘇聯後讓德國在也沒有能力對抗克里姆林宮。 在基輔,一名攜帶火箭發射器的烏克蘭士兵。 雖然瑞典富裕、裝備精良及其在軍事上不結盟的立場,但它是第一個感受到來自東方陣陣寒意的國家,也可能是第一個採取行動的國家。在當前的五年週期中,該國的國防開支驚人地增長了40%,打算增加新的步兵團,購買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 瑞典國防大臣彼得·胡爾特奎斯特(Peter Hultqvist)簡要地說:「我們面臨的情況是,俄羅斯凖備使用軍事手段來實現政治目標。」 因此,那種認為西方唯一需要的武器就是經濟制裁的觀點已經陳腐過時了。你不能用銀行對抗坦克。沒有人希望看到這片大陸變成武裝營地,但當你感到歷史板塊移動時,也必須隨其而動。現在就行動起來吧,購買武器並捐錢——當如刀割的怒火依然在心頭時,這樣做還很容易。 但這個新的遏制時代會有更多的要求。首先要有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的意願,其次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保衛自由的勇氣、遠見和耐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如何跟孩子解釋戰爭?

跟孩子談論戰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很重要。 【香港聯合時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比以往任何時候獲取的新聞來源都更多。 如果孩子聽說發生了侵略戰爭,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或是迷惘。 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對孩子解釋所發生的情況呢?下面這些建議或許對你有幫助: 見機行事 取決於孩子的年齡,戰爭無疑是一個比較棘手的話題,甚至不合時宜。但一般來說,避而不談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孤獨和更加害怕。 隨著時間推移,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整體健康。重要一點是與孩子開誠佈公地對話,以幫助消化他們讀到、看到,或者從學校聽到的消息和內容。 兒童希望大人傾聽和注意他們的聲音,特別是如果他們表現出有興趣的話。他們可能只需要一種安撫,從而懂得自己的感受到是正常的。 最關鍵的是對話時要保持冷靜,互動不至於引起更多的擔憂或是恐懼。 臨牀心理學家科恩表示,父母對孩子如何體驗人生大事起著指導與調節作用。她說,父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他們開始對話前,先弄明白自己的感受。 「父母要沉著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 不要將他們的恐懼折射到孩子身上,」她說。 問問他們都知道什麼 科恩建議在與孩子開展艱難對話時,分兩步走。第一步先站在孩子的立場給與同理心,然後再站在父母的立場發表看法。 父母也可能想問問孩子希望了解什麼,明白他們的一些擔憂,以及他們是否接觸過任何誤導信息。 科恩說,提出簡單問題的一個關鍵是跟隨孩子的主導,讓他們掌握會話主動權。 「孩子的回答會讓你知道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同時也免得父母向孩子灌輸大量自己覺得孩子應該知道的信息。」 她認為,以提問題開始有助於在家中跟孩子對話,因為這樣有利於你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態。同時也會有機會糾正(他們)對任何事實的誤解。 留意不明顯跡象 有些孩子可能願意發聲表達,但另外一些孩子可能會默默地擔心 - 所以,重要的是要察言觀色,發覺他們那些不太明顯的緊張跡象。 比如,孩子可能變得更加依賴父母、入睡困難、咬指甲或是吮手指。 還有一些更隱秘的焦慮跡象,可能包括情緒波動。他們可能無緣無故生氣、胃疼或食慾發生變化。 科恩還說,「孩子們可能對一些事變得挑剔或者僵化,這是他們在試圖控制周圍世界的一種方式,和他們正在經歷的不確定性形成(鮮明)對比」。 不要總讓孩子看壞消息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在看新聞時都應該有一個平衡,比如不同類型的節目和數量。 當然,對大一點孩子來說,不讓他們過度看新聞可能更具挑戰性。 但盡可能試圖讓年齡幼小的兒童遠離那些不適宜他們年齡的電視和網上內容和圖片,因為這些可能會引起他們的焦慮和恐懼。 「孩子可能只想知道一些小細節,比如,衝突中的孩子還能上學嗎?或者他們也許一點也不感興趣。但重要的是要明白孩子的情況,不要告訴他們大量信息讓他們無法承受。因此,我會建議對年齡小一點的孩子一定在看社交媒體時有休息時間,」她說。 尋找平衡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做一些能讓他們腳踏實地和感覺更好的活動,包括做飯、看喜歡的電影、散步或是閲讀喜歡的書。 別忘了:要放在大環境中看問題。應該解釋某些事件的意義。目前,新聞正在報道一些可怕的消息,但告訴孩子這樣的事情非常罕見,並不經常發生。 儘管人們花很多時間談論新聞,除非你離烏克蘭很近,否則這樣的事情仍然不太會影響到你或你的家人。 如果孩子仍感到擔心,還可以鼓勵他們做以下幾件事: 雙腳著地做呼吸練習 - 它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提醒他們多想那些讓他們快樂的事情,並在入睡前想好事,以便他們大腦保持積極狀態。讓他們入睡前找出3件讓他們感恩的事情。在他們牀頭擺上美好的東西 - 或許是一張能讓他們微笑的照片 - 讓它成為他們睡覺前所看到的最後形象。如果他們做噩夢,鼓勵他們說出來,甚至嘗試畫出來。 如果他們希望幫助則積極鼓勵 如果孩子想幫助受戰爭影響者,要給與他們支持 - 這將有助於給他們「一種自主感」(一種對行為與後果的控制感)。孩子們可以捐獻他們的玩具、或是為慈善機構募捐、給當地政府官員寫信、或是製作一些呼籲和平的圖畫。 科恩解釋,這是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最好機會,它比從書本中學來的要更實在,「有什麼比行動更有說服力呢?」 不要撒謊 為人父母,總想盡量安撫孩子。但確保不要過分承諾。 同樣重要的是,當你不知道一些問題的答案時,務必要去查詢更多信息。 科恩說,對孩子撒謊會破壞信任,比如,與其說「一切都會好的」,可以說,「事實上,事情將會發生變化」。因為這是生活的真相:一切都在變化 - 有好的,也有壞的。 … Continue readi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如何跟孩子解釋戰爭?

氣候變化:聯合國IPCC最新報告告訴我們的五個事實

IPCC報告稱,全球最容易受氣候變化相關災害威脅人口已達40%。 【香港聯合時報】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近日發表的最新報告,審視了氣候變化的成因、影響與對策。 報告內容是迄今對全球變暖如何影響萬物的最清晰表述。以下是我們從這份報告得知的五個結論。 一、比想象中還要差 從格陵蘭(Greenland)冰架融化到珊瑚礁遭受破壞,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影響已經達到歷來模型推演中最高值的一端,也比IPCC此前評估的速度快得多。 最新報告明確指出,當前全球約40%人口在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面前「受害風險最高」。 但要承擔這惡果的他們卻是最沒有製造麻煩的一群。 在孟加拉南部薩奇拉地區,海平面上升已導致地下水變鹹,居民難以生活。 全球適應中心(Global Center on Adaptation)是從事協助政府與私營機構作出大規模適應計劃的工作。其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韋爾庫伊詹(Patrick Verkooijen)說:「在非洲,按照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軌跡,約30%的玉米產區將面臨絶收,大豆則是約50%。」 他說:「也就是說,世界部分地區,尤其是在非洲,將變得不宜人類生存。」 「正如IPCC報告所言,要阻止推動這種氣候種族隔離的勢力,時間無多。」 二、得到科學論證的損失與損害 多年來,發展中國家想方設法讓富有國家認真對待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損失與損害, 既因為氣候變化而造成無法適應的境地,或是像海平面上升等在一點點發生事件。 這之所以成為爭論焦點,是因為它與碳排放的長期歷史責任相掛鉤,而富有國家擔心會被告到法庭受審,無止境地為他們有份造成的損失與損害支付賠償金。 環保活動人士不滿格拉斯哥COP26峰會沒能設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補償機制。 此前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美國與歐盟阻止建立一個損失與損害專項基金的政治努力,使應對此問題的政治努力受挫。 現在,IPCC報告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帶來的可見影響包括「廣泛的負面衝擊,以及給自然與人類帶來的相關損失與損害」 IPCC的這次背書有望提升損失與損害在氣候談判中的分量,英方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岑浩文)也同意這一點。 夏爾馬說:「報告強調了一項緊迫性:我們必須為氣候變化做凖備,認識損失與損害這一新現實,尤其是在世上最容易受氣候變化衝擊的群體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並予以解決問題。」 三、科技非萬能 據IPCC所言,採用某些為限制氣候變暖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科技,只會弄巧成拙。 例如,人們擔心那些抽吸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機器會否反而導致更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排放。 種樹植林向來被視為應對氣候變暖的好辦法,但IPCC報告提示,把錯誤的樹木種植在錯誤的地方,效果適得其反。 海因裏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 Böll Foundation)氣候政策專家琳達·施耐德(Linda Schneider)是IPCC觀察員。她說:「當你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碳循環中的其他環節會發生反彈效應。」 「這會導致海洋與陸地中的碳儲備出現氣體釋出效應,補回大氣中被移除的那部分二氧化碳。」 四、希望在城市 大城市既能大大影響氣候,也能為避免最壞的狀況帶來機遇。 城市繼續擴展之際,可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綠色交通與樓宇建設。這有望為數以百萬計人口減少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破壞。 像尼日利亞拉各斯這樣的城市既是受氣候變化衝擊的熱點,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希望所在。 IPCC第二工作組聯席主席黛布拉·羅伯茨(Debra Roberts)說:「我們明確指出,世上各大城市均是關鍵的動員對象。」 「有一部分受害風險最高的人群居住於沿海城市,因此這已經是個切入點。你能透過在沿海城市的發展加以動員,來改變其中的選擇。」 五、「正迅速關上的窗戶」 這份報告對當前與未來給出了嚴峻而慘淡的評估,但報告作者們深信最惡劣的情況仍可避免——要是我們及時行動的話。 報告末段指出,IPCC認為,採取行動的機會最多只會維持到本年代末。 踏入2022年,非洲索馬里再次發生旱災,造成數以萬計家庭流離失所,牲口死亡情況十分嚴重。 「經協調的全球行動要是再遭延誤,我們將錯過那短暫、正迅速關上的窗戶,不能確保一個能存活的未來。」 要是我們能大幅削減碳排放,顯著提高適應氣候變化開支,或許能避免某些災難變成注定發生。 這不單純是投資在綠色能源與電動汽車之上。報告作者表示,在教育、衛生體系與社會公義上的投資也能幫助人類應付氣溫上升所帶來的衝擊。 IPCC還稱,自然保育上投資同樣能成為抵擋最壞情況的堡壘。委員會呼籲把全球30%至50%地方劃為保育區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 Continue reading 氣候變化:聯合國IPCC最新報告告訴我們的五個事實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月5日最新情況綜述

【香港聯合時報】 自俄羅斯軍隊2月24日清晨,多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各地都爆發激烈戰鬥,俄軍速戰速決的計劃似乎未能實現。國際社會反應強烈,紛紛對莫斯科實施制裁。 現在是烏克蘭3月5日星期六的黎明時分,戰鬥一直持續到第十天。 以下是最新進展摘要 位於第聶伯河與黑海交匯處的烏克蘭城市赫爾松成為首個落入俄軍控制的城市幾天來,俄羅斯導彈一直瞄凖首都基輔,甚至擊中了公寓樓。一支通過公路向基輔推進的大型裝甲車隊目前停滯不前位於烏克蘭東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也遭到重創,數以千計的居民被迫在地下室避難南部港口馬里烏波爾仍處於圍困之中,俄羅斯軍隊也正前往另一個港口敖德薩,一旦俄羅斯軍隊佔領這兩個港口將切斷烏克蘭的海上通道周五,俄羅斯軍隊炮擊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廠數小時,後來佔領了這座核電廠。此舉令歐美領導人感到震驚,他們譴責說,這次襲擊可能引發一場核災難現已完全停止使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1986年核事故的發生地,這座核電站現在也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周五表示,俄羅斯軍隊正在逼近烏克蘭的另一個核電廠。她似乎指的是位於基輔以南約200英里的諾烏克林斯( Yuzhoukrainsk)核電廠。 俄羅斯議會下議院國家杜馬周五一致通過一項新法律,將傳播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假新聞」定為犯罪 平民傷亡人數仍不清楚,但聯合國難民署表示,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行動開始以來,已有超過100萬人逃離烏克蘭,還有數百萬人背井離鄉美國和歐盟已針對俄羅斯央行、普京及其核心圈子實施全面制裁,並凍結俄羅斯資產。盧布匯率因制裁措施而暴跌,此舉也打擊了俄羅斯的貿易、投資和旅行與此同時,在莫斯科批准了一項審查烏克蘭戰爭報道的嚴厲法律後,包括香港聯合時報在內的獨立媒體公司已暫停在該國的工作;CBS新聞和ABC新聞亦暫停在俄羅斯的工作俄羅斯議會下議院國家杜馬一致通過一項法律,散播有關武裝部隊的「虛假」信息將可被判處監禁Telegram已成為俄烏戰爭雙方的主要信息和虛假信息來源。該消息應用程序現在表示它將阻止俄羅斯官方媒體《今日俄羅斯》 即RT在歐洲使用其服務 澤連斯基強烈譴責西方繼續拒絶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 烏克蘭周邊城市目前受到俄羅斯炮擊的巨大壓力,平民目標遭到不分青紅皂白的打擊。儘管俄羅斯繼續從該國北部和東部施壓,但靠近黑海的該國南部城市一直面臨著特別的壓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強烈譴責西方繼續拒絶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俄羅斯已禁止Facebook,現在有報道稱俄羅斯還禁止訪問Twitter和YouTube西方公司繼續從俄羅斯撤離,微軟、三星、路易·威登集團(LVMH)等停止在俄羅斯銷售;許多公司——從三星到Airbnb和卡地亞——都以戰爭為由暫停了對俄羅斯的出口或在俄羅斯的業務烏克蘭東南部的馬里烏波爾市市長呼籲在他所說的俄羅斯軍隊的「封鎖」中建立一條通往該城的人道主義走廊 新加坡罕見地表示將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反對莫斯科在烏克蘭的戰爭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舉行了更多的示威活動,以支持烏克蘭及其總統澤連斯基。周五晚上,數千人參加了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和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示威活動,澤連斯基通過視頻鏈接向他們發表了講話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數千人參加了大規模示威活動,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的人不要通過對俄國施加更多制裁來「讓事態惡化」一項新的調查發現,絶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應該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並不尋求莫斯科的政權更迭。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周四在推特上發佈明顯呼籲暗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推文引發了俄方的憤怒。 中國官媒略過殘奧委會主席批評戰爭發言 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發表了批評戰爭的演講,但該段內容被中國官方媒體略過。 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Andrew Parsons)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發表了批評戰爭的演講,但該段內容被中國官方媒體略過。 「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促進和平的奧林匹克休戰是193個會員國在第76屆聯大上一致通過的聯合國決議。它必須得到尊重和遵守,而不是被違反,」他說道。 但在中國央視的直播中,翻譯員跳過了相關內容,導致漢語同傳一度出現數十秒的停頓。 目前尚不清楚該情況是由於技術原因導致的,還是當局授意進行了審查。 先前國際殘奧委會宣佈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參賽,中國官媒對此也未予報道。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絶批評俄羅斯的入侵行為。 戰爭往何處去?五種可能結局 在戰爭的迷霧中,很難看清前進的方向。以下是一些未來潛在結果,大多數前景都不樂觀。 1. 短期戰爭 俄羅斯以毀滅性的攻擊加大軍事行動力度,導致數千人死亡。基輔淪陷,烏克蘭總統被殺或逃亡,俄羅斯建立了親莫斯科的傀儡政權。這將是一個不穩定的結果,容易引發反叛和未來的衝突。 2. 長期戰爭 或許更可能的情景是俄軍陷入了困境,士氣低落,後勤保障也不力。他們甚至需要努力保住佔領的城市。隨著時間推移,烏克蘭軍隊變成了有效的反叛分子,而西方繼續提供武器。也許多年之後,俄羅斯最終會離開。 3. 歐洲戰爭 普京可能會派軍隊進入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等前蘇聯共和國,這些國家並不是北約的一部分。誤判和升級也可能出現。如果普京認為這是拯救他領導地位的唯一方法,可能會冒險。如果他感到大勢已去,可能會試圖進一步升級戰事。 4. 外交途徑解決 普京已經同意進行和談。即使沒有取得多大進展,但他似乎至少接受了通過談判達成停火的可能性。如果戰事對普京不利,普京可能會判斷繼續打仗比結束戰爭的羞辱對領導層的威脅更大。 5. 普京下台 這似乎曾是很難想象的。然而,最近幾天世界已發生了變化。如果這場戰爭對俄羅斯來說是災難性的,可能會帶來民眾革命的威脅。如果那些從普京身上受益的人不再認為他能夠捍衛其利益,那麼這樣的結果並非完全天方夜譚。